復旦大學2014博士
Ⅰ 復旦大學就業情況怎麼樣
復旦大學 就業情況怎麼樣
高考填報志願時 復旦大學 就業情況怎麼樣一直是同學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以下是 復旦大學 就業指導中心發布的 復旦大學 就業質量報告,當然每一年的就業情況、就業率變化都不大,供大家參考。
復旦大學 2014 屆畢業生共 7509 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 358 人。畢業生總數比2013屆減少 296 人,降幅約為 3.79%。
截至10月31日, 復旦大學 2014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1為 96.95%,比去年同期高出 0.1 個百分點;簽約率為96.04%。其中,高職就業率為 96.57%,本科就業率為 97.04%,碩士就業率為 97.38%,博士就業率為 95.54%。就業人數為 4103 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 54.67%,升學(包括國內直研、考研和攻讀博士後)人數為 1052 人,比例為 14.01%, 出國(境)畢業生總數為 1195 人,比例為 15.91%,定向委培畢業生有 931 人,占 12.40%,228名畢業生未落實就業去向,約占畢業生總人數的 3.04%,具體數據見圖 3。
國際紐約時報(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原國際先驅論壇報,2013年更名)發布的《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150強, 復旦大學 位列中國第二。該調查共訪問了4500名來自全球20個國家的招聘與行政人員,包括美國、中國、日本、英國及歐洲地區,當中超過一半受訪者來自1000間全球領先的公司。劍橋、哈佛、耶魯名列前三, 復旦大學 名列第 36 位,較2013年(43位)提高 7 個名次。此項調查結果同時於美國《紐約時報》刊登。2013年,我校針對 397 家用人單位畢業生滿意度調研顯示,用人單位對於復旦畢業生的滿意度保持較高水平,表示非常滿意比率達到 72.8%,很滿意比例達到 17.6%,一般滿意比例為 7.2%,不太滿意和不滿意的比例分別是 1.4% 和 1%。調研同時請用人單位對於我校畢業生相關工作能力進行評價,1—5分別表示從最差到最好,結果顯示,用人單位滿意我校畢業生的因素主要是主動學習能力、專業素質、科研能力、綜合素質、工作責任心等方面均十分突出,具體統計數據見圖 14。
從 3976 份有效調查樣本來看,不同學歷畢業生就業崗位和專業的匹配程度差別比較大,護理專業的高職專業性強,崗位和專業相關度最高;博士生次之,崗位和專業相關度超過60%的人數比例接近90%,而碩士生崗位和專業相關度超過60%的人數比例不到75%;我校通識教育培養下的本科生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度較低,崗位和專業相關度超過60%的人比例只有50%左右。
Ⅱ 復旦大學就業怎麼樣,復旦大學就業怎麼樣
復旦大學怎麼樣就業
復旦大學 2014 屆畢業生共 7509 人,本科生 2875 人,碩士研究生 3323 人,博士研究生 1078 人,護理學專業的高職畢業生 233 人。男生 3582 人,女生 3927 人,男女比例接近 1:1。
截至2014年10月31日,復旦大學2014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 96.95%,簽約率為96.04%。其中,高職就業率為 96.57%,本科就業率為 97.04%,碩士就業率為 97.38%,博士就業率為 95.54%。就業人數為 4103 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 54.67%,升學(包括國內直研、考研和攻讀博士後)人數為 1052 人,比例為 14.01%, 出國(境)畢業生總數為 1195 人。
2014屆畢業生主要進入與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新興戰略產業、重點央企、現代專業服務業、三級甲等醫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國有銀行等單位就業。其中,進入大型國有企事業單位畢業生數量超過就業學生總數的 65%。2014屆畢業生赴世界500強企業就業的畢業生總數達到 681 人,占所有去企業就業總人數的 24.63%,相當於每四名去企業就業的復旦大學畢業生中就有一人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工作。
復旦大學2014屆畢業生就業情況
復旦大學2014屆畢業生就業單位的行業分布廣泛,醫療衛生、金融、現代高端製造業、IT信息高科技、教育科研和以律所、會計師事務所、咨詢公司為代表的現代專業服務業成為學生就業去向的主渠道。
畢業生就業崗位和專業的匹配程度差別比較大,護理專業的高職專業性強,崗位和專業相關度最高;博士生次之,崗位和專業相關度超過60%的人數比例接近90%,而碩士生崗位和專業相關度超過60%的人數比例不到75%;本科生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度較低,崗位和專業相關度超過60%的人比例只有50%左右。
Ⅲ 復旦大學博士申請難度
復旦大學博士申請難度挺高的。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FUDAN),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
截至2014年10月,學校建有的合作中心有復旦-北卡聯絡辦公室、北歐中心、奧地利中心、復旦-耶魯教育合作中心、復旦-BI聯絡辦公室、中瑞復旦學院等機構。
2021年6月,復旦大學等12家單位,入選「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台。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統計學、光學工程、電子科學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復旦大學
Ⅳ 復旦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復旦大學最年輕的教授是郁培文。
5歲的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習應用數學。3年後,由於學習成績優異,獲得郭沫若獎學金。學習4年後,他感覺純理論的數學太過單一,沒有實用性,希望學習的知識可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19歲的他,考入了香港科技大學,選擇了自己更喜歡的運營管理專業。24歲時,博士畢業,經過嚴格的幾輪面試,進入復旦大學任教,在國際頂尖雜志發表多篇論文,被評為復旦大學副教授。
(4)復旦大學2014博士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郁培文博士是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數據驅動的運營管理,科技與媒體行業的運營與創新。他有多篇學術論文發表於管理科學的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主持並參與了多項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資助的研究項目,包括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他還承擔了來自醫療、酒店、軍工以及零售等多個行業的企業委託合作研究項目。他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中學畢業於安徽天長中學。
2005年,郁培文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習應用數學。2008年10月,獲得第28屆郭沫若獎學金。
2009年,四年後,純理論的數學對於他的吸引力已經下降,他更希望自己能夠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他進入了香港科技大學,並選擇了自己更感興趣的運營管理專業。
2014年,五年博士生涯結束後,郁培文順利通過兩輪面試,進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