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博士培養方案
❶ 浙江大學的特色和培養的學生與方向
主要有六大教育特色
1. 學校根據學生需求,引導並逐步推出雙專業/雙學位培養模式,形成以計算機+X、生物+X、外語+X以及X+信息、X+管理、X+法學、X+經貿等雙專業/雙學位培養方案供優秀學生選讀。
2. 學校支持各院、系開設若干跨學科、綜合性、有特色的輔修班,如「創新創業管理強化班」、「工程教育高級班」等,以培養新型專業人才。開放所有專業,鼓勵學生修讀第二專業或第二學位。
3. 考慮特殊專業人才培養需要,鼓勵探究知識,學校實行特殊培養方案和若干本碩(博)統籌培養計劃,學生經選拔後進入竺可楨學院進行特殊專業培養。
4. 竺可楨學院,是由優秀學生組成的榮譽學院,是學校實施特殊培養方案、學生追求卓越學習的領地。經申請批準的學生可自主選擇各專業出口,自由進出,選擇按普通培養或特殊培養方案完成學業,學生修滿規定的榮譽課程學分,可申請獲得浙江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榮譽證書。在每屆新生中選拔400-500人(含保送生、自主招生學生和高考生)。
5. 丘成桐數學班,是由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創立的數學專業英才班。每年由丘成桐先生親自主持選拔,招收具有突出數學才能、有獻身數學事業信念和創新精神的優秀學生約15人。優秀的畢業生將被推薦到國內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機構繼續深造。
6. 巴德年醫學班(醫學試驗班),實行「八年一貫、兩段完整」的醫學博士培養模式。第一階段要求學生完成浙江大學非醫學類專業的本科學業,第二階段接受臨床醫學專業教育。入學後進入竺可楨學院,經學科大類的通識教育後,可以自主選擇非醫學類的本科專業,完成學業獲相應專業學士學位,並要求修完相應的醫學預科課程,第5年進入臨床醫學專業課程學習,完成學業者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❷ 西湖大學浙大聯合培養博士項目好嗎
西湖大學浙大聯合項目好。
西湖大學是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舉辦。學校按照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堅持發展有限學科的理念,緊緊圍繞自然科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方向,力求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原始創新方面有所突破。西湖大學採取突出個性、多學科交叉的培養方式,以博士研究生培養為起點,著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浙江大學前身求是書院成立於1897年,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經過一百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基礎堅實、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居於國內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研究型、綜合型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若干所重點大學之一,可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12個學科門類授予學術性學位,並有可授予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1個,可授予碩士專業學位類別35個,是全國重要的研究生培養基地。
為適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求和提升科技國際競爭力,深入探索改革高等教育和促進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的新機制,浙江大學和西湖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人才培養方面開展深入合作。經教育部批准,兩校從2018年起共同實施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聯培項目學生在浙江大學注冊學籍,由兩校聯合培養,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學習要求並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後,發浙江大學博士畢業證書,授予浙江大學博士學位。
❸ 浙江大學各個校區的專業是怎麼分配的
浙江大學各個校區的專業分配:
紫金港校區:大一大二的學生及部分研究生,社科的高年級學生
之江校區:法學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法學專業的研究生
玉泉校區:工科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
華家池校區:醫學院高年級學生
西溪校區:教育學、心理學的高年級學生
海寧校區:國際學院
舟山校區:海洋專業的高年級學生
浙江大學專業推薦
1、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19年9月數據統計,浙江大學計算機學科ESI學科排名世界前1‰,位列全球第22位。USNEWS計算機學科排名全球第十,國內第三。
本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具備系統軟體、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系統結構及應用等領域的研發能力。目前浙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大都簽約於世界頂級企業、國防軍工單位、國家重點機關和著名民營企業單位,就業形勢良好。
2、浙江大學-軟體工程
IT行業是目前就業率、薪資最高的少數行業之一,而軟體工程正是其中炙手可熱的專業,市場需求大。該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從事軟體開發、測試、維護和軟體項目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在軟體工程學科全國評估中,浙江大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並列全國第一。目前浙江大學的軟體學院在杭州和寧波兩地辦學,杭州以培養本科生為主,寧波以培養研究生為主。
3、浙江大學-光學工程
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也是浙江大學最具影響的優勢學科之一。光學工程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年輕的學科。
它的發展表徵著人類文明的進程。它的理論基礎——光學,作為物理學的主幹學科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道路,鑄造了幾何光學、波動光學、量子光學及非線性光學,揭示了光的產生和傳播的規律和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關系。
1952年浙江大學設置了國內第一個光學儀器專業,並曾為我國「兩彈」研製做出過重要貢獻。學校目前建有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個國家級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