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工程訓練

大學生工程訓練

發布時間: 2025-02-11 01:41:26

1. 大學生工程訓練的目的和意義

一、工程訓練在工科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根據工科學生的培養特點,在工程訓練中心這樣的工程實踐環境中對學生進行機械加工訓練、現代製造訓練、電工電子技術訓練、典型機電產品的拆裝調試和設計製造訓練、非金屬材料與復合材料成型訓練、工業安全及環境保護訓練、工程系統運行訓練、創新實踐訓練等與機械、電子、信息及其系統有關的現代工程技術訓練,對於啟發和引導學生認真實踐,積極創新,科學思維和進行工程素質方面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工程訓練有利於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高校工科專業學生校外實習情況存在著不少問題,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減少。校內工程訓練為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工程背景,在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學生在工程訓練中,使用各種工具進行各種技術操作,了解機械結構,了解機械製造和裝配過程。通過對常規工藝設備的觀察、調整與動手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其次,工程訓練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工程技術是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這不僅表現在工程技術的應用價值上,而且表現在學習工程技術類課程必須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如果學生沒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對形象思維要求較高的工程類專業課程,教學效果就不會太好。而在工程訓練教學中,學生要接觸多種機電設備,了解、熟悉甚至掌握其中一部分設備結構、功能和使用,從中了解前人辛勤勞動創造的寶貴財富,不斷地將抽象信息與來自視覺的多維立體信息進行對比,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將抽象信息變為立體形象的能力,即形象思維能力。學生通過實踐掌握一些技術後,根據自己的知識、愛好,設計並製造自己感興趣的產品,既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創新能力。 第三,工程訓練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使學生畢業後更好地適應社會,僅有專業知識和能力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團結協作意識、質量意識、市場意識、安全意識、健康意識、經濟意識、管理意識、社會意識、環保意識、法律意識等。要培養這方面的意識,僅靠課堂上教師的講解是無法完成的,而在工程訓練環境中,學生通過現場學習和耳濡目染,這方面的素質才能得到培養和提高。此外,工程訓練還有利於促進學生知識向能力的高效轉化,使學生的知識得到有機的補充,使大學生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二、加強工程訓練的措施 1做好師資隊伍和工程技術人員隊伍的建設工作 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工程技術人員隊伍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要素。工程訓練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設計及工程培訓中的活動涉及到的內容已遠遠超出了簡單的技能培訓的范疇,對指導和參與工程訓練教學的師資隊伍和工程技術人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他們要具有較強的工程能力和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在師資隊伍和工程技術人員隊伍的建設中,一方面要創造有利條件,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對原有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支持他們在職提高學歷和攻讀學位,提高自身素質;另一方面要大量地引進高層次的工程技術人才,形成以工程技術學科的教師、工程師或技術人員為主的工程訓練隊伍。 2充分重視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工作 工程訓練中心的硬體條件和軟體條件必須滿足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工程訓練中心的硬體設備既要有一定數量和規模的常規設備,以滿足學生常規技術技能培訓的要求,還必須要有一定數量、不同層次、品種多樣的先進製造加工設備、教學演示和教學實驗設備,充分體現實踐教學基礎設施的先進性和前瞻性,以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工程實踐教育的需求。硬體建設應根據資金投入情況,統籌規劃,分步建設,逐步完善的原則進行。軟體建設是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必須在長期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中,堅持體制創新,與時俱進,不斷總結,不斷完善,逐漸形成符合學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工程訓練模式。 3採用開放式訓練方法 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提高設備利用率,也方便學生參加工程訓練,在集中訓練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靈活地選擇空間和時間,對學生進行全方位開放式訓練。學生可事先預約,按照自己的時間計劃參加工程訓練,可以是正常的教學時間,也可以是晚上或者休息日。除完成學校下達的訓練教學計劃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開展有益於實踐能力提高的其他訓練。在時間和空間開放的同時,也要重視訓練內容、方法、手段方面的開放和觀念意識上的開放,以提高學生參與工程訓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 什麼時候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

2023工訓賽比賽時間是3月。

第三屆競賽的簡介:

第三屆競賽是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是面向在校大學生的一項綜合性工程能力競賽,內容上與高校工程訓練教學相銜接,綜合體現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能力、製造工藝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競賽的目的在於激發大學生進行科學研究與探索的興趣,加強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培養。

本屆競賽的參賽對象是全國高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無專業限制。要求以組隊的形式通過所在學校報名參賽;參賽隊的領隊和指導教師總數不超過2人,參賽學生不超過3人。參賽作品的設計及製作統一按照本競賽秘書處發布的命題及其規則進行。

由教育部高教司主辦,大連理工大學承辦。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大連理工大學,成立「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評審委員會」。

以上數據整理自網路、安徽財經大學官網。

熱點內容
華東理工大學朱為宏教授 發布:2025-04-24 02:47:30 瀏覽:327
廣播電視大學老師待遇 發布:2025-04-24 02:29:09 瀏覽:537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郭教授 發布:2025-04-24 02:29:09 瀏覽:29
博士招生江南大學 發布:2025-04-24 02:29:08 瀏覽:585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遼寧賽區獲獎名單 發布:2025-04-24 02:23:52 瀏覽:156
美國的馬里蘭大學畢業演講 發布:2025-04-24 02:05:36 瀏覽:136
蘇州大學學科教育考研真題答案 發布:2025-04-24 02:05:04 瀏覽:198
大學城專線2路時間 發布:2025-04-24 01:51:49 瀏覽:604
北京大學2014年免試研究生公示名單 發布:2025-04-24 01:35:57 瀏覽:735
美國的公立大學排名 發布:2025-04-24 01:33:05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