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大學生物理競賽
❶ 湖南物理競賽省一名單
近日,中國物理學會正式公布了2020年第3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一、省二、省三全部獲獎名單及證書編號,其中湖南省一共有112人獲得一等獎,是獲得一等獎最多的省份,分別來自湖南省16所中學,112人全部來自各中學的高三學生。
具體獲獎一等獎學生分布學校如下:
郴州市第一中學、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各2人,郴州市第二中學、衡陽市第一中學、湖南廣益實驗中學、寧鄉市第一高級中學、永州市第四中學、長沙市長郡梅溪湖中學、長沙市第一中學1人。
湖南省獲得一等獎分布的學校大部分學校來自長沙市,傳統名校雅禮中學、長郡中學、湖南師大附中3所學校獲獎人數就占據了半壁江山,而國家集訓隊中湖南師大附屬中學更是有8人,也將獲得清華、北大的保送名額。其他地市獲獎和學校不多,還需要對競賽提高重視程度才行。
❷ 物理競賽各省排名
物理競賽各省排名
本屆物理競賽廣東共有704名同學獲獎,其中107人獲得一等獎,192人獲得二等獎,405人獲得三等獎,物競省賽獲獎人數較2021年增加了111人!
省一方面:獲獎人數前三甲分別是深中、華附、省實、廣附,深中獲獎人數最多,共24名同學獲得省一;華附19人獲得省一;省實和廣附各9人獲得省一;
省二方面:獲獎人數前三名分別是華附、深中、省實;
省三方面:獲獎人數前五名分別是省實、石門中學、華附、深中、潮陽實驗。
704名同學,分別來自省內的98所高中
湖北物理競賽總分是400分,裡麵包括了80分的操作分,近幾年各省各地的競賽層出不窮,以省市為單位來看,湖北省獲得金牌總數排名第4位。
浙江省憑借省內中學全面開花的優勢,摘得24枚金牌,比去年增加了4枚,湖南省這幾年競賽發展趨勢很好,趕超湖北。
上海市、湖北省各較去年增加4人,但是與浙江這個強省還是隔著很大距離,以學校為單位來看,湖北省強校華師一附中占據全國第二名。
物理競賽省三分數線分別是省一390到400,省二380到389,省三370到379。根據查詢相關信息得知,決賽滿分400分(理論滿分280,實驗操作滿分120分),通過復賽考試可以拿到省一、省二、省三,即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二等級、三等獎,俗稱省獎,而復賽的分數為370到400分。
❸ 強基計劃獲得2020物理奧賽湖南省一有什麼優勢
1、參加強基計劃,優勢比你想的大
2020強基計劃競賽破格門檻設置在五大學科競賽銀牌,很多「涼競賽」的言論愈演愈烈,導致很多人覺得強基計劃只是競賽尖子的游戲,但實則不然。
強基計劃入圍是以高考成績判定的,能入圍同一所院校的,高考成績一般相差不超過10分。強基校測成績1分,摺合高考成績7.5分。想要脫穎而出獲取最終的錄取名額,15%的校測成績才是關鍵!
2020年大部分高校強基校測題目均涉及競賽內容,越是頂尖的高校,競賽題目就越多,考試就越有難度!很多沒有競賽基礎的考生都表示與高考題風格相差很大,沒有解題思路;相反,有競賽基礎的考生則表示題目很熟悉。特別是有部分省一考生高考成績壓線入圍,但最終卻反超錄取。
2、參加綜合評價,招生高度認可
受特殊招生政策影響,2019年起綜合評價高校開始將競賽獎項作為綜合評價報名的必要條件之一,部分層次較高的大學如東大、山大、哈工大威海等獎項明確要求省一獎項。
有些冬令營要求考生有競賽獎項,如清華的生科營、化學前沿體驗營和北大化學春季聯賽,一般這樣營含金量會比較高,對升學也有很大幫助。
一些重點校的學科營,如南科大科技創新營、廈大的經濟學科營等省一獎項報考也會有優勢,如果恰好是目標高校或對相應學科專業感興趣建議報名參加。
河北強基計劃提醒
如果省一獎項排名靠前,選拔入省隊,還可以參加清北金秋營、交大致遠營等高校組織的競賽營,若能在營期測試中脫穎而出,也能被推薦到高校招生部門,獲取簽約機會。
省隊的競賽生如果能在決賽中表現突出,獲得更高獎項,還有機會與清北、上交、復旦等名校簽約,進入國家集訓隊還可以保送清北,專業任選。
7.培養競賽思維,反哺高考
學習競賽本就是在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鑽研探索,如果考生在某些科目上有優勢並獲取了一定獎項,不僅能對單科知識體系理解的更加透徹,在學習競賽過程中養成的習慣和拼搏鑽研精神對課內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有很大幫助。
河北強基計劃提醒
低年級家長不妨鼓勵並培養考生的相關學科特長,反哺高考,同時在強基、綜評等特殊招生校測中發揮優勢,也可以提前嘗試專業方向,進入大學學習時佔得先機、快人一步!
所以,只要把握住機會,發揮獎項的最大作用,省一競賽生的前路依舊光亮!
❹ 湖南省大學生物理競賽什麼時候進行
進入高三的一個月後,也就是十月份。
❺ 湖南科技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學院規模
湖南科技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形成了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勇於創新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6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3人,具博士學位教師19人。學院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人數達900餘人。
學院以培養基礎扎實、勇於創新、技能強、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為目的,高度重視教學質量和學風建設,並鼓勵和支持學生積極報考研究生,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和各種集體活動。學生曾多次獲得大學生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全國電子大賽、湖南省大學生物理競賽、全國節能減排作品競賽及全國電腦鼠競賽等科技競賽獎,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歷屆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就業率均在95%以上。
學院確立了以物理學和光學為重點的學科建設目標,已在引力理論與相對論天體物理、激光等離子體物理、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理論、非線性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振動理論、電磁材料、光電子器件、無線電物理以及物理課程與教學論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較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及教研教改課題30餘項,獲省部級成果獎項10項。近幾年在《Physics review》、《physics letter》、《Physica》、《Chinese Physics》、《Chinese Phys.Lett》《Material Letter》、《物理學報》、《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儀器儀表學報》等國內外權威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公開發表論文近200篇。
學院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現建有學生課外實驗實踐基地和課外科技競賽培訓基地;學院教學科研設施良好,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3500餘台件,價值1500餘萬元;資料室藏書近2萬冊,各類期刊1000餘種。學院學術環境寬松,工作氛圍和諧,教學與科研工作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