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本科生看不起
『壹』 為什麼只有本科畢業於清華的才能被認同為清華人呢
本科階段就是清華的學生,這種情況下就相當於是一個母校的關系,如果說是後來通過研究生或者說考博士進去的,那他的母校並不是清華,他只是將清華大學作為一個學習的一戰,就並不是他最初始的母校。所以他是不被承認的。
『貳』 清北本科生可直接落戶上海,這是不是一種學歷歧視呢
清華和北大的本科生畢業之後可以直接落戶上海,這不是一種學歷歧視,擇優錄用無可厚非,生活中也是如此。
那麼上海在選擇人才的時候,肯定也是擇優錄取,名校的畢業生尤其是北大清華這樣在國內甚至世界百強的名校中都是名列前茅的高級學府,那麼畢業生綜合素質自然不必多說,肯定是優中選優,這也為上海省去了很多考核的麻煩,同時,更多的人才為城市帶來新鮮血液,在城市建設當中以及城市發展中,都起到了如虎添翼和錦上添花的作用。
優秀的人才也是相互吸引,同理優秀的城市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強強聯合之下,必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和超乎想像的創造才能,為上海這座城市添加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
『叄』 清華大學的碩士是不是和本科生差遠了啊
清華的碩士論優秀程度,總體上當然比清華本科差遠了,清華本校優秀本科生很少選擇本校讀研,很多都去世界一流大學了
『肆』 為什麼說清華是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碩士,三流的
其實任何一所學校基本上都是這樣,不僅是清華
在中國任何一所學校里,基本上都是一流本科生、二流碩士生、三流博士生
簡單點說,大家讀碩、讀博通常只會選擇填報更好的學校;拿我母校安徽師范大學(全國綜合排名 107 -- 120 的樣子)來說,我們的本科生考研基本上都傾向於選擇211/985或本學科實力比安徽師范大學更好的學校,原先成績拔尖的學生幾乎都不會繼續留在本校讀研(即便有也是非常非常少),我們的本科生多數高考考進來都是超過一本 30 -- 40分;讀我們學校研究生的基本上是成人本科、專科、二本和一些很弱勢的普通一本為主,他們本科院校的教學質量、師資力量比母校差個檔次,所以想通過考研讓學歷上畢業學校看上去更好點才選擇我們學校。而他們考研院校的選擇,只是被很多本校本科生更不看好甚至是被本校本科生淘汰掉的一個目標院校。在能力允許范圍內,誰深造不想選擇一個更好的大學/研究所,除非超出自己能力范圍?所以說,考進來的那些原先的本科生,基本上不如本校本科生。這在任何一個學校都是普遍現象。從碩士到博士的跳躍也是一個道理。考上來的那些學生,在眼界、興趣、專業只是寬度和厚度等方面,與本校畢業本科生真的有挺大差距的
不過畢竟碩士比本科多讀了幾年書,論絕對知識面和技能的話,碩士比本科生一般還是不會差的,但在讀本科生比在讀碩士生年紀也小幾歲,同一個院校的在讀本科生和在讀碩士生相比,未來發展空間和後勁往往更大而已。
再比如,你本科是清華/北大/中科大/復旦/浙大/哈工大/華中科大等的,在國內算最頂尖的一批學生,但清華的碩士可能是准一流的,因為清華最優秀的一波本科生基本都選擇更好的學校,出國去世界一流的哈佛、麻省、牛津、斯坦福、柏林洪堡大學等世界一流名校深造了,以此類推清華博士在全球所有博士生裡面的優秀程度又不及清華碩士在全球所有碩士中的優秀程度了;這些頂尖985的研究生一般來自211、普通一本甚至二本院校,論本科階段的基礎和今後的培養潛力,就比他們本校的本科生明顯差一大截,甚至很多很多。
所以有本校本科生看不起本校碩士生,本校碩士生看不起本校博士生的鄙視鏈存在
『伍』 清華大學研究生受本科生鄙視嗎
其實也沒這么嚴重啦。
很多研究生本科不是清華的(這是問題的關鍵。。),對此專我們當然不能忽視清華本科和非清屬華本科的差別。所以在一部分清華的本科生看來,可能本科不在清華的研究生比不上本科在清華的研究生。況且如今的研究生入學考試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研究生就業也比較難。。
當然這只是個例問題,並不是說非清華本科的研究生就一定比清華本科的研究生差,我們依然可以發現大部分的研究生都是優秀的。所以不能偏激地看待這種現象。。
補充回答:其實不用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關鍵在於自己為人處事的態度是不是真的端正,倒不是說清華同學真的會鄙視學術水平不如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