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博士擴招
① 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擴招嗎
擴招。因為隨著中國的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化,這導致了社會上擁有大學學歷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隨之而來的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因此國家就會鼓勵人們去考博士,2022年國家的博士生開始擴招了,總人數達到了128522人,任博士考試成功以後再進行博士後的學習,在2022年博士擴招的學校中主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等。
② 清華大學2024年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推薦免試全日制工程碩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清華大學2024年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面向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招生。專項以培養卓越工程師為目標,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高水平工程師隊伍。招生類別包括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能源動力和生物與醫葯五個工程專業學位類別。總招生計劃預計約240名。
申請條件包括:擁護黨的領導,志願為祖國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工程技術或研究興趣濃厚,具備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誠實守信,學風端正,無違規行為;身心健康,符合體檢要求。
申請流程分為報名和提交材料兩個階段。申請人需登錄清華大學研究生申請服務系統填寫報名信息,提交電子文檔形式的申請材料,包括身份證明、在學證明、自述、外語水平證明、推薦信、學業成績單及附加申請材料。報名前需仔細核對是否符合申請條件,不符合條件者不予錄取。
招生採用「申請-審核」制,材料審查後確定參加綜合考核名單。資格審查通過後,組織專家進行綜合考核,依據考核成績擇優錄取。推薦擬錄取名單後,申請人需通過教育部推薦免試服務系統完成志願填報、繳納報名費、接受復試確認及待錄取確認等環節。
錄取當年6月進行資格復審,通過者方能被正式錄取。復審要求包括完成本科課程學分、無不及格記錄、論文訓練優良、獲得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符合各擬錄取單位自定標准等。
專項培養的碩士生為全日制工程碩士,基本修業年限3年,實行工學交替培養模式,校內學習1年+企業科研實踐2年。學費標准為1.0萬元人民幣/學年。博士生為全日制工程博士,基本修業年限5年,工學交替培養模式,校內學習2年+企業科研實踐3年。學費標准為1.2萬元人民幣/學年。
專項採取校企導師組指導方式,研究生入學後結合科研項目確定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申請人需保證申請信息及材料的真實性,對弄虛作假、違規行為一經查實,將取消免試讀研資格。
相關信息查詢、申訴及聯系方式等細節可在清華大學研究生招生網或申請服務系統中查詢。如有疑問或異議,可通過指定的通信地址、電話或電子郵件進行申訴。專項招生院系聯系電話請咨詢清華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
③ 博士生擴招 培養質量至關重要
博士生擴招 培養質量至關重要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40多所院校陸續發布招生簡章,公布博士生擴招規模,引發輿論關注。其實,早在2018年,教育部已明確提出2020年我國博士生招生總規模將達到10萬人。
有人擔心,博士生擴招會帶來學歷貶值和培養質量下降。一些高校為保證培養質量,相繼出台「分流淘汰」機制。比如,清華大學在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時,明確提到「完善資格考試、選題報告等培養環節的實施細則、考核要求和分流與退出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也發布詳細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實施細則》。
嚴把人才「出口關」,建立和完善退出機制,對保障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不過,博士生培養是系統工程,分流和退出只是大系統中的小環節,不是人才培養的終極意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更應該在博士生入學後的培養階段,即課程設置、科研素養培養等重要環節上下功夫。僅以筆者所觀察的一些文科專業為例,博士人才培養的部分中間環節還有可改進的空間。
首先,課程體系設計需要進一步完善。文科的課程學分一般在20分左右,課程總數在8門左右,除卻3門左右的公共課程,面對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其餘課程多是入門、導學性質,考核方式只需上交一篇簡單的課程論文,更具針對性的方法類課程所佔比例非常低。
科學、規范的研究方法訓練是進入學術研究領域必不可少的工具。筆者從身邊一些博士生了解到,大家只是把博士課程看作完成「學分」的任務,第一年的時間為湊夠學分,選修不少跟自己研究方向不相關的課程,第二年就直接進入論文開題階段,研究問題難確定,研究方法不清晰,趕鴨子上架,「迷茫」在所難免。
「唯論文」的科研評價體系,異化了博士生的學習目標和秩序。國內多數學校都以至少發表兩篇C刊論文為基本要求。在此並不是否定C刊的價值,若是直接取消發表論文的要求,這於博士生未來求職而言,並無實際益處,畢竟整個科研評價體系均以C刊為核心指標。鑒於當下C刊數量較少,不少期刊為了提高引用率,選稿偏重作者知名度和職稱,博士生總體論文質量也無法與成熟的學者抗衡,而一些期刊也在縮減發表文章的數量,最終導致供求關系嚴重不平衡,不少人因發不了C刊而無法畢業。對博士生的評價標準是不是過於單一,有沒有更加多元、有效的評價方法,需要各個學校、學科立足實際情況,認真檢視,當然,多元並不意味著降低評價標准。
導師對學生的投入和學生對科研的投入之間是正相關的,有的導師盡心盡責,定期開展學術研討、讀書報告等活動,真正起到督促和激勵的.作用,有的導師負責博士生數量過多,根本無暇顧及每個學生,還有導師行政事務繁忙,無法抽身,有名無實,完全靠學生自己摸索。
毋庸置疑,考核是質量監督的重要手段,但作為系統性的培養機制,任何環節設置都應該以促進學生科研能力和學術素養為根本目標。嚴格、有效的制度應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對博士生進行分流淘汰的同時,還需要系統性、綜合性考慮,完善人才培養的基礎環節。畢竟,在課程設置、學術訓練、導師職責、評價方式等細節方面,仍有很多優化的空間。
④ 清華大學博士生招生有什麼變更政策
2016年清華大學博士申請條件:
1、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應屆本科畢業版生、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權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或已獲得碩士學位的往屆生(在職人員錄取後須脫產入校學習)。
2、對發展中國家問題有強烈研究興趣和學術志向。
3、2016年入學博士生招生計劃見下表,每項擬錄取1人,總數不超過9人:
⑤ 985碩士畢業想到清華北大讀博難不難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作為頂尖學府,博士生的招生要求較高,競爭激烈。985碩士畢業生或其他院校的碩士畢業生,若想進入這兩所高校攻讀博士學位,難度不低。進入這兩校讀博通常需通過綜合素質、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全面評估。除了碩士階段的成績和研究經歷外,還需具備出色的科研實力、推薦信和個人陳述,以及良好的英語水平。此外,還需經過復試等環節,如學術報告和面試等。盡管難度大,但並非完全沒有機會。若您擁有卓越的學術水平、顯著的科研成果和優秀的綜合素質,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准備,仍有機會進入這兩所高校讀博。同時,也可考慮申請其他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博士項目,以增加錄取機會。
要想順利進入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讀博士,需要多方面的准備。首先,要保持卓越的學術成績,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積累豐富的研究經歷。其次,要撰寫優秀的個人陳述,突出自己的學術背景和科研成果。同時,要積極獲取推薦信,展示自己在學術界的影響。此外,提高英語水平,通過相關考試,如托福或雅思,以滿足語言要求。在准備過程中,還需參加學術報告和面試,展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術素養。
具備一定的競爭意識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也是成功的關鍵。面對挑戰,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斷改進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時,要善於利用資源,積極參加學術活動,拓展自己的人脈關系。通過持續的努力和准備,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為進入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讀博士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