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選導師看重什麼
Ⅰ 本科生,應該如何選擇導師,有什麼建議嗎
選擇導師時,本科生不應僅看重導師的學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導師的人品和性格。一位大牛級別的導師雖然在學術領域有著顯著成就,但他們的要求通常較高,對學術貢獻有著嚴格的標准,這可能導致學生在適應過程中面臨較大壓力,甚至影響學術興趣和研究動力。
尋找導師時,可以關注那些處於事業上升期的副教授,他們往往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指導學生。例如,有同學選擇了一位博士後作為導師,這位導師全心全意指導該同學,從論文題目到修改論文,全程參與,已成功投稿頂級會議。這樣的導師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研究機會。
選擇導師時,考慮導師的研究方向是否與自己的興趣相符合至關重要。一位導師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和深厚的學術底蘊,更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耐心。例如,我的導師專注於物聯網群智計算領域,雖非大牛,但對學術研究極為負責,是我在科研道路上的重要導師。在他的指導下,我已成功提交了三篇SCI論文,他對學術的嚴謹態度和對真實貢獻的高標准要求,為我以後的學術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指導。
綜上所述,在選擇導師時,應當綜合考慮導師的學術背景、研究方向、個人性格以及與學生的互動情況。尋找一位既能提供學術指導、又能在心理上給予支持的導師,對本科生的學術生涯至關重要。同時,選擇導師時不應過分追求大牛級別的導師,而應更加註重導師與自己學術興趣的匹配度以及導師的指導質量。
Ⅱ 選擇導師時,你最看中的導師品質是什麼
1. 導師最佳年齡:30~35
一定要選擇年輕的導師。年輕的導師在單位歷淺,做事情比較小心謹慎,對學生負責的幾率比較大。帶不好學生可能會影響升職。年輕老師社會閱歷淺,比較單純,不會那麼黑。年輕老師富於創新精神,有朝氣,對新事物敏感。
不要選60歲以上的導師.正所謂"強弩之末,其勢不能穿縞也".其實45歲以上的導師基本上已經不做研究了.
2. 職稱考慮:有博士學位的副教授為最佳
職稱越高,名氣越大的導師,往往不把帶學生當成一回事情。在他們眼裡,當博導帶學生就是「踢著玩兒」的事情。有博士學位這一點很重要。還有,一定要看你未來的導師有沒有在國外高級期刊上發表過文章。
3. 不要選胖子做導師
常言道,「心寬體胖」。身體胖的人,往往比較懶,不喜歡費大力氣做事情,也不喜歡替他人操心。他們投機取巧,精於鑽營。給這種人當學生會很累。因為他們早就盤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讓你來干,然後據為己有。這種人往往心黑。
個子矮的人也不要考慮。
瘦高個老師最好!
4. 不要選有行政職務的人做導師
有行政職務的人時間太少,這些人心思不在做學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