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專區 » 趙鵬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趙鵬清華大學研究生會

發布時間: 2021-12-18 13:02:09

㈠ 90後大學生趙鵬菲:放棄大好前途,跑到山區支教,你支持他嗎

"我的數學課是體育老師教的"。也許各位讀者也時常在網路上用這句話戲謔別人數學學得差,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真有現實的例證,真相也令人動容。

趙鵬菲的3年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後,他選擇繼續留在這里任教。選擇紮根在山區工作,需要的不只是無比的勇氣,更需要持續的堅守。他在大山裡播撒希望,培育祖國的"幼苗"。他非常普通,但卻有著常人沒有的勇氣和善良,這份善良不僅贏得了他女友的芳心,更值得大家的尊重!趙鵬菲的選擇,真的很偉大!

㈡ 研究生小伙為愛赴山區支教,體育專業教6門課,3年過去怎麼樣了

在這個國民文化水平普遍提升的時代,大學生已經不「香」了,為了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不少本科生選擇加入考研大軍。

待到研究生畢業,選擇一份工資待遇好、薪資高、有五險一金的工作,似乎才對得起「研究生」這三個字。但是有這樣一個人,他和別人「不一樣」,他選擇到山區支教。

這么一聽,大概都覺得這個人有點傻,覺得可惜了他研究生的學歷,畢業後竟然選擇當一名小學教師,還是山區的小學。

可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情懷和選擇。起初趙鵬菲自己也沒想過走上這條道路,女友一句「替我照顧好我父母」,讓他的人生軌跡就此改寫。我們也可以調侃一句,「都是因為愛情」。

他們在學生心底種下求知的種子,用自己的心血進行灌溉,期盼每名學生都長成參天大樹。

相信在趙鵬菲的感染下,很多山區孩子長大後也會選擇回到山區支教,將這份愛與教育傳承下去。不只趙鵬菲,中國還有許多在山區奉獻自身的山村教師,他們憑自己的學識和熱情,將知識傳遍全國各地,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我們都要向他們致敬!

㈢ 求《管理運籌學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8年3月第一版 趙鵬。誰有啊電子版,謝謝。

《管理運籌學教程》
作者:趙鵬編著 頁數:330 出版日期:2008
簡介:本書主要針對大學本科交通運輸管理和經濟管理專業的特點及要求,同時兼顧了管理、系統工程等專業的要求,論述了運籌學各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與理論、模型、主要演算法和應用.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線性規劃、對偶理論、整數...

我有

㈣ 趙鵬菲為了一句承諾,碩士畢業後他去山區支教,後來怎樣了

為了追求更高的學歷,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到了考研大軍中,而隨著考研人數的逐漸增加,相信研究生這個身份所具有的含金量也會越來越低,在未來也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成為像碩士、博士這樣的高層次人才追求學術是一個方面,但更多的恐怕還是追求良好的個人發展,因此像這種學歷的人群如果不到一線城市工作,不拿到高薪彷彿就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今天筆者給大家講述的則是一位研究生跑到大山裡當老師的故事。

趙鵬飛1990年出生於河北唐山市,是體育專業的一名研究生,在畢業之前他也曾想過和女友一起在大城市發展,然而2016年女友前往尼泊爾支教,而女友在臨走前放心不下自己的父母,於是便拜託男友有空的時候去照顧一下爸媽,趙鵬飛答應了這件事。

曾經不止一次的聽說過,現在年輕人心中充滿了迷茫,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在哪裡,如今趙鵬菲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他為了山區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雙眼而選擇留在了山區,那麼其他人心中是否也應該有一個類似這樣的夢想並為之奮斗終生呢?

㈤ 趙鵬的簡介

趙 鵬,北京凱亞國嘉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會計師、首席專家,北大研究生,專業涉及會計、財稅、統計、經濟管理、金融投資等方面,積30年、多層次、多行業公司內部管理及外部服務工作經驗,具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資產評估師、房地產估價師、產權經紀人、獨立董事等資質。
北京凱亞國嘉會計師事務所,是財政許可、工商注冊的財務、稅務、審計、會計執業服務機構。

㈥ 體育學畢業教6個科目,獨自支教3年只是為了愛情的人是誰

在這個國民文化水平普遍提升的時代,大學生已經不「香」了,為了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不少本科生選擇加入考研大軍。

待到研究生畢業,選擇一份工資待遇好、薪資高、有五險一金的工作,似乎才對得起「研究生」這三個字。但是有這樣一個人,他和別人「不一樣」,他選擇到山區支教。

這么一聽,大概都覺得這個人有點傻,覺得可惜了他研究生的學歷,畢業後竟然選擇當一名小學教師,還是山區的小學。

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情懷和選擇。起初趙鵬菲自己也沒想過走上這條道路,女友一句「替我照顧好我父母」,讓他的人生軌跡就此改寫。我們也可以調侃一句,「都是因為愛情」。

㈦ 趙鵬逍的介紹

趙鵬逍,中國作者導演、影視編劇。1969年出生於幹部家庭。1994年至1998年,他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攻讀本科並獲得學士學位。1998年至2000年,他於北京電視台任新聞欄目責任編輯及綜藝欄目總策劃、總編導。2000年至2003年,他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攻讀研究生並獲得碩士學位。後在北京電影學院留校任職。2006年,他自編自導了35毫米膠片電影《葵花子》。2007年,他親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自編自導了電影《天脊》。

㈧ 趙鵬大的個人經歷

1931年5月25日,趙鵬大降生在遼寧沈陽一個鐵路小職員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正值中國多事之秋,出生後4個月就爆發了「九一八」事變,也就開始了他隨父母逃難入關的動盪生涯。從初小開始直至高中畢業他就換了6所學校,但不論搬遷到何地,他父母都沒有讓他耽誤學業。從他12歲開始,就離開父母到一所東北流亡中學——設在四川自貢市靜寧寺處的國立東北中山中學住校讀初中。應該說,在那裡求學生活條件很艱苦,但學習條件極好。生活苦主要是指飯菜極差以致難求一飽,而且基本無菜可吃,經常以辣椒粉拌鹽粒佐餐。學習條件好是指學校師資力量很強,教師都是從北方流亡四川的原名牌大學教授
如原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校的教授擔任外語、數學、化學、生物等課程的任課老師。學生是幾十人合住一間大寢室,而且是上下鋪,但盡管如此,學校要求極為嚴格,每天早晨都要檢查「內務」:被子要鋪平疊好,上罩白床單,而且要求四周稜角分明,有如豆腐塊一般。每人床下有一個裝衣物的竹籃,必須擺放整齊。每日三餐必須在值日生喊完「立正、稍息、開動」之後才許動筷吃飯等等。這三年緊張而艱苦的生活,對他日後的成長影響頗大,比如對各種艱苦環境和較差的生活條件比較容易適應,這為以後從事地質野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趙鵬大自幼獨立生活,集體觀念強,養成了整齊有序,嚴格守時,行動敏捷等習慣,這些良好習慣對於做好任何工作都是必要的。
確定人生理想,選准發展方向
1948年當他報考大學的時候,可以在不同時期報考許多大學。當時,他也曾報考了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師范大學等,甚至還有遼海商船學院,但他唯一的志向目標是報考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立志學習地質幾乎是他從小學就有的學習願望。當年在四川威遠縣上小學,教師曾帶他們下煤礦參觀,他對地下能有如此之多煤炭感到奇怪,也使得他對從事礦業活動的人們很崇敬、很欽佩。在四川自貢市上小學時,教師帶他們去大墳堡參觀鹽井和火井,看到鹵水如何從地下提升到井口,又如何利用天然氣「火井」將鹵水熬煉成鹽。當年,甚至每天上學放學都是從輸運鹵水的竹管道上自如行走。到了中學,聽教師說地質學家能計算出埋藏在地下的礦量有多少。所有這一切使他立志要學習地質,當時他的祖父極為反對,認為學地質是「看風水」,以後成為「風水先生」有何出息?父親主張他報考軍校,推崇軍事救國。當時只有已在北京大學上學的哥哥極力支持他報考北京大學地質學系,說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歷史最久、師資最強、條件最好,一個系擁有一所獨立的小樓——地質館。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報考北京大學一舉而中,使得他學習地質的理想得以實現。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有極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尤其是師生之間親密無間。當時北京大學地質學系薈萃了很多中國一流的地質學家,系主任孫雲鑄教授生動的「古生物」課,在課堂上不時穿插以英國風情和名人軼事,令人神往;王鴻禎教授的「地史」課帶領大家回溯遠古、漫遊世界,豐富而精彩的教學內容引人入勝;馬杏垣教授的「普通地質學」教學內容新穎,板書秀麗,圖文並茂,給人以極大享受。這些老師對他產生了很大影響,尤其是馬杏垣先生多次帶領他去野外實習和工作,其野外地質觀察能力之強、想像力之豐富、素描之精美,分析問題之深刻,舉止言談之風趣幽默,待人接物之大將風度,無不給他留下深刻的印像,成為他敬佩和學習的榜樣,以致「文革」期間有人大批他走「馬杏垣道路」。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趙鵬大在那裡如魚得水。
在大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就超前自學了不少大學高年級的課程,還閱讀了大量地質期刊雜志,創作並在報刊雜志上發表和新華電台播放了數十篇科普文章,如《漫談湖泊》、《化石的故事》、《煤》、《石油的成因》等。最後,趙鵬大選擇了「礦」作為「主攻」目標,這不僅是因為自幼對礦「情有獨鍾」,更因為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他就認識到開發礦產資源對國家建設與保衛國防的重要意義。所以,他的大學畢業論文選擇了「陝北四郎油田地質問題」進行研究。1952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北京大學,在全國院系調整中被分配到剛剛籌建的北京地質學院參加建院工作。
1954年,國家派他前往前蘇聯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攻讀研究生,師從著名地質學家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院長雅克仁教授。這位具有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導師對趙鵬大說:「你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礦床學家或礦床勘探學家必須跑上500個礦床!」。所以,趙鵬大在留蘇期間每年都利用寒暑假到前蘇聯烏拉爾、烏克蘭、科拉半島及外貝加爾等地區參觀和考查了數十個各種類型的礦床。其中包括世界級的禾洛姆塔烏鉻礦床、尼克泊爾鎳礦床、阿帕奇特磷大石礦床、白樺金礦床等等,大大開擴了眼界。在前蘇聯學習期間,包括趙鵬大在內的一些留蘇研究生為了早日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曾向當時我駐蘇大使館提出:「能否只在前蘇聯大學聽一些國內尚未開設的新課程,學完後不作研究生論文,不要副博士學位,這樣可以縮短在國外的時間。」結果,大使館堅決不同意,要求他們「一定要作論文,一定要拿學位」。事實證明,大使館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
作為留蘇研究生,決不是僅僅要求多聽幾門課的問題,而是要求通過研究生論文工作學習和了解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過程:從收集原始資料,設計實驗研究流程,選擇必要與恰當的研究方法,到最後形成結論。這一套科學研究方法的訓練與實踐,恰恰是研究生最重要的學習內容。的確,後來通過論文工作,了解了相關地質學發展動態,參與了前沿課題的研究。在學術思想上親身實踐和領悟到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要點:要了解前人對所研究問題的工作成果,進行文獻綜述;要明確自己的主攻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關鍵步驟;要自己獲取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工作要突出創新,一定要形成立足於自己工作的新論點、新見解和新方法;力求成果對國民經濟建設有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當時,他選擇了「礦產普查與勘探」作為攻讀的專業方向,並以中國富有但在當時屬於新類型的網脈狀鎢錫礦床作為論文研究對象。在研究中他發現:要求有定量結果的礦產普查勘探工作(如最後要求計算儲量)缺乏定量的研究過程。例如,從礦床勘探類型的劃分,勘探網度的選擇,合理勘探程度的確定到勘查精度的評價等等都是定性描述、經驗判斷乃至主觀要求。這種因人而異缺乏客觀准則,定性分析缺乏定量依據,規范要求缺乏科學論證,經驗總結缺乏抽象提煉的現象比比皆是,這就大大降低了礦產普查勘探作為一門現代學科的科學性及作為實踐性最強的應用學科和實際工作的可操作性。因此,他的研究生論文把地質勘探工作和礦床地質研究定量化作為首取方向。從此以後,定量地學及後來的數學地質特別是定量勘查就成為他終身的研究方向。 回國伊始,趙鵬大在北京地質學院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工作,承擔了重要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他用所學到的知識,報效生他養他的祖國。1960年,28歲的趙鵬大晉升為副教授,並在中國首次招收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研究生。在「礦產普查與勘探」教材建設中,他第一次將「礦床勘探中礦體地質研究」作為專門章節編入教材,從而加強了礦產勘查的理論基礎。1958—1962年,他參加在福建進行的1∶20萬地質填圖及找礦工作,在《閩浙湘贛區域成礦規律》專著(1960年)中提出「區域勘探評價」的概念,並以專門章節加以論述,首次從大區域角度研究礦床勘探程度、勘探經濟及合理勘探程序。由於他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1960年初被評為北京市文教戰線先進工作者,出席了市文教群英會。1963—1966年,趙鵬大患上了嚴重的臏骨軟化症,有時竟然不能正常行走。他忍著巨痛仍帶領學生到雲南個舊錫礦區進行教學實習和科研生產,登山下井身先士卒。他對個舊錫礦的條狀礦體、細脈帶型礦體等特殊類型的復雜礦體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系統的礦床地質及勘探方法,在勘探手段的合理選擇、勘探精度的正確確定和勘探工程最佳布局等方面均提出獨到見解,而且首次利用數學模型模擬礦床勘探過程。因而其成果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和生產部門的重視。80年代以來,他對找礦勘探地質學的研究成果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進一步完善了該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他在《礦床勘查與評價》專著中,針對礦產勘查難度日益增大的趨勢,提出了集「理論找礦、綜合找礦、立體找礦、定量找礦」為一體的科學找礦新思路和新方法,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視。以他為學科帶頭人的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科於1988年被評審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傳統地質學屬於定性的、歷史的科學。數百年來,地學家們都習慣於運用傳統的觀察、比較、歷史分析等研究方法,習慣於定性描述地質現象和地質過程。有人甚至還認為「地質學家是概念和模型定量化的最強烈的反對者」。趙鵬大對定性描述為主的傳統地質學有著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地質學與數學交叉結合,地質學走定量化發展道路是歷史的必然。定量化研究方法是他根據客觀世界發展的需要所作出的選擇。社會經濟和生產的發展,要求對礦產資源進行更為精確的定量評價,政府和社會對環境與資源的關注,要求更准確地和定量地預報諸如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要求確定發現新礦床的概率。這些現實的要求都需要地質學與數學緊密結合,定量化地解決問題並給出答案。
而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數據獲取和分析處理技術的發展,則為地學定量化准備了條件。選擇定量化研究方法,也源於他對地質學研究對象的特點和地質學學科發展趨勢的把握。與自然科學中的其他學科如物理學、化學等相比較,地質學更顯得學派林立,「百花齊放」。各種學說、理論自成體系,互不銜接,甚至論據相同,結論卻完全相反(如火成論與水成論,活動論與固定論,均變論、漸變論與突變論等),使得後繼學者往往無所適從;實際地質工作者也各自沿用不同的理論體系作指導,沒有統一的科學工作程序。他認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地質學沿用傳統的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迄今為止,地質學中的大多數假說、准則、理論都是不可證明的,大多數實驗結果不可能准確地重復和再現,很多推斷預測的成果是多方案和多樣化的,不少名詞術語一詞多解或同物異名,因而造成地質學研究中的困難。解決這一困難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要推動地質學與數學的結合,推動地質學的定量化、模型化、標准化。
一門科學,只有當它達到能夠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一門成熟的科學。早在前蘇聯留學期間,他就開始在找礦勘探中運用數學分析解決問題,回國後便首開中國數學地質學研究,系統地研究礦床勘探中數學模型的應用問題。他把找礦勘探地質學的任務確定為分析成礦地質條件、圈定成礦遠景區域、研究地質體變異特徵、查明礦床形成和分布規律,進行地質、技術、經濟和環境評價,並確定合理開發途徑,主要包括地質體物質組成分析、結構構造特徵分析、成因過程分析、類型異同分析、發展演化歷史分析、地質技術經濟分析等。早在50年代起,他便致力於數學與地質學的結合,開始了早期的數學地質研究。他在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學習期間,就在前蘇聯學術刊物上多次發表概率統計在地質勘探中應用的學術論文。60年代,他創造性地將概率模型應用於個舊錫礦復雜礦體勘探過程的模擬,為選擇合理勘探手段,提高鑽孔見礦率提供了科學基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964年,他提出應用數理統計研究礦床合理勘探手段及工程間距的途徑和方法,比美國學者科克(Kock)、林克(Llink)在《地質數據統計分析》一書中提出的類似方法早6年。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礦體變異數學模型,為礦床勘探類型的定量劃分提供了可靠准則和依據。他率先在中國開展礦產資源定量預測的研究工作。
1975年起,先後在江蘇、安徽、湖北、內蒙古、雲南、新疆等地的一些礦區或成礦遠景區開展了不同比例尺成礦定量預測工作。在吸取國外先進理論和大量實踐基礎上,於1983年提出了「礦床統計預測」的基本理論、准則和方法體系,並以此為內容,編寫了教材和專著,在學校中開設了這方面的課程,從而創立了「礦床統計預測」新學科方向。至今,礦產資源總量預測已成為中國地質勘查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978年,地質出版社出版了《寧蕪火山岩盆地鐵銅礦床成礦規律、找礦方向及找礦方法研究》專題成果。由趙鵬大執筆編寫的《寧蕪地區鐵礦床統計預測》作為該項成果的組成部分,於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80—90年代,他在不斷豐富和完善「數學地質」學科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建立了「數學地質學」新體系,即研究地質體數學特徵,建立地質體數學模型;研究地質作用因素及相互關系,建立地質過程數學模型和研究地質工作方法及地質數據特點,建立地質方法數學模型。
1982年,他發表了《試論地質體數學特徵》一文,首次論述了「地質體數學特徵」的內容和方法。
1989年,在成礦預測中根據「求異理論」提出「地質異常找礦」新概念,並於1991年發表了「初論地質異常」一文,系統闡述了「地質異常」的不同模式、不同尺度水平、成礦意義及其表示和研究方法。1995年發表文章論述中國「地質異常」一改傳統的區域構造劃分方法,從定量求異的角度對中國主要成礦帶的分布總結出新的規律。「地質異常」的提出,豐富了成礦預測的研究內容,完善了對物、化探異常的綜合配套解釋,為尋找超常礦床提供了新的途徑。地質體數學特徵和地質異常等新問題的提出,開辟了對地質體進行深入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創立了數學地質的一個嶄新的學科方向。
1990年,他帶領課題組成員,將「數學地質」新體系的研究成果編寫成專著《地質勘探中的統計分析》。該專著於1992年獲國家教委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優秀著作一等獎,同行專家鑒定為「總體上達到國際水平,其中部分數學地質方法的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地質體數學特徵研究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㈨ 趙鵬大的學術交流

由於趙鵬大院士在國內外礦產普查與勘探和數學地質學界的聲譽和影響,他經常被邀請出席或主持國際學術會議。
1989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上,中國學者趙鵬大教授宣讀了《礦產定量預測的基本理論、基本准則和基本方法》,引起與會各國學者的關注和重視。
1992年他應邀出席了在日本召開的第29屆國際地質大會,並受聘擔任數學地質Ⅱ224分組講座會的主持人。大會期間,國際數學地質協會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授獎儀式,授予他國際數學地質最高獎——克倫賓獎章,他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亞洲人。新華社作為一條重要新聞發往國內,全國各大報刊登載。
1996年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在中國北京召開,他被國際數學地質協會選為負責籌備數學地質學科組討論會的專門委員並主持分組討論會。
2011年5月27日獲悉,我國著名數學地質學家、礦產普查勘探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鵬大教授獲得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IAMG)「終生榮譽會員」稱號。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副主席成秋明教授代表協會向趙鵬大院士頒發榮譽證書並宣讀了賀信。 據悉,2011年5月6日,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經過提名和全體理事會會員投票,全票一致通過授予趙鵬大院士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終身榮譽會員稱號。他是第五位獲得該榮譽的科學家,前四位分別是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的創始人包括Dan Merriam(2005),Richard Reyment(2008),Danie Krige(2009),和Walther Schwarzacher(2010)。
由於他的學術成就和威望,他在國內外許多學術團體中任職。他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及地質勘探、礦業、石油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博士後流動站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國際定量地層委員會表決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主編,《計算機與地球科學》(美國,英文版)通訊編委,《不可再生資源》(美國,英文版)編委。他還曾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國際地質數據委員會亞洲地區代表、國際數學地質協會專門委員、第八屆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
幾十年來,他為發展中國地質礦產事業作出了堅持不懈和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出版了十多部專著,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百餘篇學術論文,多次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為表彰他在建立和發展中國數學地質及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科作出的重大貢獻,國家勞動人事部於1988年授予他「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3年11月,他光榮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5年又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和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最近,他被莫斯科大學授予名譽教授稱號,莫斯科地質勘探科學院名譽院士和紐約科學院院士等稱號。趙鵬大教授執教四十餘年,從50年代開始,他多次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礦床普查與勘探」課程,1960年便開始招收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的研究生。1978年他首次在中國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數學地質」、「地質勘探中的統計分析」、「礦床統計預測」等課程。1983年,以他為首編著的《礦床統計預測》一書獲地礦部優秀教材獎。1984年和198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先後批准他為「礦產普查與勘探」和「數學地質」兩個學科的博士生導師。他已指導培養博士生四十餘人。他指導的研究生多已成長為全國礦產資源勘探、預測和數學地質領域的骨幹力量,各自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

熱點內容
2015信豐中學高考大學錄取名單 發布:2024-10-06 18:27:34 瀏覽:716
mpacc北京語言大學錄取名單 發布:2024-10-06 18:21:28 瀏覽:333
大學六人間宿舍面積 發布:2024-10-06 18:16:53 瀏覽:853
2016上海大學研究生錄取名單公示 發布:2024-10-06 18:13:18 瀏覽:384
李和平教授重慶大學 發布:2024-10-06 18:09:04 瀏覽:712
北京市大學生英語競賽 發布:2024-10-06 18:04:23 瀏覽:431
上大學明星 發布:2024-10-06 17:59:59 瀏覽:392
南京大學研究生培訓班 發布:2024-10-06 17:59:26 瀏覽:486
中國民航大學特聘教授陳達 發布:2024-10-06 17:59:25 瀏覽:761
大學生不足和努力方向 發布:2024-10-06 17:42:40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