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專區 » 名人上大學

名人上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1-22 21:29:29

① 有哪些名人沒有上過大學

比爾·蓋茨

身份:微軟創始人

學校:哈佛

輟學原因:創業

「最成功的輟學生」蓋茨在1973年進入哈佛,兩年後輟學,和比他高兩個年級的老友保羅·艾倫一同創辦了微軟。

蓋茨出生於1955年10月28日,與兩個姐姐一塊在西雅圖長大。他們的父親, William H. Gates II,是西雅圖的律師。蓋茨已故的母親,Mary Gates,是學校教師,華盛頓大學的董事以及United Way International(國際聯合勸募協會)的主席。

蓋茨曾就讀於在西雅圖的公立小學和私立的湖濱中學。在那裡,他發現了他在軟體方面的興趣並且在13歲時開始了計算機編程。 1973年,蓋茨考進了哈佛大學。在和現在微軟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結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時候,蓋茨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MITS Altair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的一個版本。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蓋茨離開了哈佛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與孩提時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創建的微軟公司中。在計算機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這樣信念的引導下,他們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體。蓋茨的遠見卓識以及他對個人計算機的先見之明成為微軟和軟體產業成功的關鍵。在蓋茨的領導下,微軟持續地發展改進軟體技術,使軟體更加易用,更省錢和更富於樂趣。公司致力於長期的發展,從目前每年超過50億美元的研究開發經費就可看出這一點。

史蒂夫·喬布斯

蘋果CEO

學校:里德學院

輟學原因:家庭環境差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高中畢業後就讀奧勒岡州的里德學院,但只念半年就因為父母財務緊張而輟學。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喬布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剛剛出生,就被大學教授的父親與頹廢派藝術家的母親無情地遺棄了。幸運的是,一對好心的夫妻收留了這位可憐的私生子。

雖然是養子,但養父母卻對他很好,如同親子。學生時代的喬布斯聰明、頑皮,肆無忌憚,常常喜歡別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不過,他的學習成績倒是十分出眾。 當時,喬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矽谷」附近,鄰居都是「矽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職員,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很迷戀電子學。一個惠普的工程師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薦他參加惠普公司的「發現者俱樂部」。這是個專門為年輕工程師舉辦的聚會,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廳中舉行。就在一次聚會中,喬布斯第一次見到了電腦,他開始對計算機有了一個朦朧的認識。 在上初中時,喬布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與比他年長5歲的沃茲見面。沃茲是學校電子俱樂部的會長,對電子也有很大的興趣。兩個人一見如故,8年後他們創辦了蘋果電腦公司。

弗蘭克·賴特

身份:美國史上最牛建築師

學校: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時代》評論他花在造大學上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其中就讀的時間。他影響了整個美國建築的進程。

賴特從小就生長在威斯康星峽谷的大自然環境之中,在農場賴特過起了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想大自然索取的艱苦勞動中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蘊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潛在的生命流,體會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節奏。賴特認為住宅不僅要合理安排卧室,起居室,餐櫥,浴廁和書房使之便利日常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強家庭的內聚力,他的這一認識使他在新的住宅設計中把火爐置於住宅的核心位置,使它成為必不可少但又十分自然的場所。賴特的觀念和方法影響了他的建築。 賴特的一生經歷了一個摸索建立空間意義和它的表達,從由實體轉向空間,從靜態空間到流動和連續空間,在發展到四度的序列展開的動態空間,最後達到戲劇性的空間。布魯諾。塞維說如此評價賴特的貢獻:「有機建築空間充滿著動態,方位誘導,透視和生動明朗的創造,動態是創造性的,因為其目的不在於追求耀眼的視覺效果,而是尋求表現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動本身

巴吉明斯特·富勒

身份:哲學家、建築師、發明家

學校:哈佛

巴吉明斯特·富勒,建築師,哲學家,發明家,藝術家,兩次從哈佛輟學。後輟學時代,經歷了一系列生意上的失敗以及女兒之死帶來的打擊,甚至想過一死了之。1927年設計節能屋,1933年設計節能車,他的許多發明到現在都不落伍,他讓世界變得更好。

詹姆斯·卡梅隆

身份:奧斯卡最佳導演

學校:加州大學富爾頓分校

執導過包括《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等叫好又叫座改變電影歷史的影片。

1954年8月16日,詹姆斯·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電氣工程師,母親是一個藝術家,這似乎註定他一生下來就會具有工程和藝術兩方面的才華。少年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就具有非凡的工程才能和組織能力,他曾經帶領小夥伴們製造過一個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彈坑的拋石機,以及用一個自製的潛水艇把一隻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在藝術方面,他曾和母親學習過多年的繪畫,並且曾在家鄉舉辦過畫展,並且很小就開始寫科幻小說,他 12歲時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淵》故事的原型。在他14歲的時候,他看到了大師斯坦利 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當時詹姆斯·卡梅隆被驚呆了,在電影院里連續看了10遍之多,從此在他心靈中萌發了製作電影的願望。他開始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中學畢業以後,詹姆斯·卡梅隆被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的物理系錄取,他很快就對大學的課程感到失望,跑出校園闖盪社會。他干過機械修理工,給別人開過大卡車。1977年,詹姆斯·卡梅隆看到了喬治 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激動地意識到這就是他想要創造的東西。這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並開始為此忙碌起來,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他開始到處尋找機會成為電影人,熟悉從鏡頭到攝影機導軌的各種電影製作器材,甚至和朋友制定了人生第一個拍攝計劃,想要利用手頭的設備和自製的模型製作一部10分鍾的科幻影片!

馬克·扎克伯格

身份:Facebook創始人

學校:哈佛

在宿舍創辦了Facebook。2010年,《福布斯》將他評選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凈資產40億美元。

扎克伯格生於1984年,在美國紐約州長大。作為牙醫和心理醫生的兒子,扎克伯格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從小就是個電腦神童。10歲的時候他得到了第一台電腦,從此將大把的時間都花在了上面。高中時,他為學校設計了一款MP3播放機。之後,很多業內公司都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包括微軟公司。但是扎克伯格卻拒絕了年薪95萬美元的工作機會,而選擇去哈佛大學上學。在哈佛,主修心理學的他仍然痴迷電腦。

在上哈佛的第二年,他侵入了學校的一個資料庫,將學生的照片拿來用在自己設計的網站上,供同班同學評估彼此的吸引力。 黑客事件之後不久,Zuckerberg就和兩位室友一起,用了一星期時間寫網站程序,建立了一個為哈佛同學提供互相聯系平台的網站,命名為 Facebook。Facebook在2004年2月推出,即橫掃整個哈佛校園。2004年年底,Facebook的注冊人數已突破一百萬,Zuckerberg乾脆從哈佛退學,全職營運網站。 Facebook是美國第二大社交網站,微軟2.4億美元贏得Facebook1.6%股份收購權。

湯姆·漢克斯

身份:奧斯卡影帝

學校:加州大學薩克拉門托分校

歷史上唯一一個連續兩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得主,也是加州大學薩克拉門托分校最知名的輟學生。

湯姆·漢克斯於1956年7月9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市,全名叫托馬斯·J·漢克斯。父親艾摩斯·漢克斯是廚師,母親珍娜·特納在醫院工作。在他5歲時,父母離異,他由當廚師的父親撫養長大。其後,父親又結過兩次婚,漢克斯又換了兩個媽媽,未滿10歲的他經常性地經歷遷移漂泊的生活,頻繁地轉學,更換住址。

成年後的漢克斯很不願提起他並不美滿的童年。但也正因如此,生活使他學會用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過去的經驗培養出我獨立自主的精神」,使他學會用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直到他在加利福尼亞州大學讀書時,才突然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入了學校組織的劇社,從而接觸到了專業的知識培養與演技訓練。畢業後,漢克斯來到紐約尋求演藝事業的發展。

哈里森·福特

身份:好萊塢知名影星

學校:瑞普學院

憑借《星球大戰》、《奪寶奇兵》享有盛名。畢業前輟學,1977年主演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紅遍全球。

1942年7月13日,哈里森-福特出生在美國芝加哥市,父親是一名愛爾蘭天主教徒,母親則是俄裔猶太人

。哈里森還有一個比他小三歲的弟弟。少年時,福特對表演沒什麼興趣,也不很喜愛看電影,常常喜歡獨來獨往。中學畢業後,他離開芝加哥,到威斯康辛州的 Ripon大學就讀,學習不進取,成績不理想,大三時(1963年)就與第一任妻子瑪麗(Mary Marquardt)結了婚。畢業前因交不出畢業論文,只得肄業。這時他開始有了一個念頭,「何不試試當個演員?」於是1964年,他帶著妻子來到了洛杉磯,開始了他的好萊塢明星夢。

Lady Gaga

身份:美國當紅藝人

學校:紐約大學提斯克藝術學院

Lady Gaga讀了1年就輟學,全力打拚歌唱事業,隨後以驚世駭俗的裝扮震驚紐約社會,使得全世界掀起旋風。

Lady GaGa1986年出生於紐約的Yonkers,雙親為義大利人。小時候就讀於名為the Sacred Heart的天主教學校,時尚名媛Paris Hilton(帕麗斯·希爾頓)和Caroline Kennedy都是她的校友。2006年,Gaga在自紐約大學輟學之後,簽約Interscope Records成為作曲人。曾為布蘭妮、菲姬、小野貓、阿肯等知名歌手作曲。當Akon發現Gaga同時具有幕前演唱的實力後,他簽約Gaga到自己旗下,自此她開始籌備首張個人專輯。2008年,Gaga發布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The Fame》,她自己解釋此專輯為「有關讓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如何著名。」

老虎伍茲

身份:高爾夫球第一人

學校:斯坦福

輟學原因:專心打高爾夫

老虎伍茲被公認為史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之一。在職業高峰時期,其年收入最高達1億美元以上。

他之所以叫Tiger是因為曾經在越南一個叫做Tiger的人對他的父親有過救命之恩,父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記住這個恩人,所以取名叫Tiger WOODS

泰格·伍茲的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泰國人,而他是黑色皮膚。至成名之後,人們習慣上稱他為「老虎」,因為「泰格」在英文中是「老虎」的意思,「伍茲」的意思是「樹林」。可見他的父母當初給他起名字時也是頗動了一番腦筋,林中的老虎自然是如魚得水般地瀟灑自在。就如咱們中國的劉翔,他們的名字好像從一開始產生便寓意著某種結果。 要說起來,泰格·伍茲的兒童時代過得並不是那麼輕松,他的家庭經濟能力較差,有能吃飽肚子的時候就該要偷笑了。所以可千萬別認為玩兒高爾夫球只是有錢人的娛樂,對於窮孩子往往更諳世事。懂事的小泰格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在上學之餘自己悄悄跑到高爾夫球場做起球童來,而所謂的球童就是去幫那些玩兒球的有錢人做撿球、拎包兒那樣的小事情,掙點小費以填補自己學校的費用或者生活費。 泰格伍茲孩童時就表現出了非凡的高爾夫天賦,他3歲時就擊出了9洞48桿的成績,然後5歲時又上了《高爾夫文摘》雜志。他在18歲時成為了最年輕的美國業余比賽冠軍,然後又史無前例的在1994,1995和1996年完成了該賽事的帽子戲法。

② 有什麼名人沒有讀過大學

有很多名抄人是沒有讀過大學的,比如:

  1.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東高密,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在小學五年級時因文化大革命輟學,在農村勞動長達10年,主要從事農業,種高粱、種棉花、放牛、割草。在文革期間無書可看時,他甚至看《新華字典》,尤其喜歡字典里的生字。後來,莫言靠著《中國通史簡編》這套書度過了文革歲月,接著又背著這套書走出家鄉。

  2.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1855年,他開始上學,那所學校只有一個班級,校長和老師都是恩格爾先生。因為愛迪生有刨根問底的天性,在上課時經常經常問老師問題一些另類的問題(如:風是怎麼產生的;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而不是四),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被老師以「低能兒」的名義攆出學校,所以愛迪生小學還沒畢業。

③ 哪個有名人30多歲上大學

請自行網路新聞,80,90歲的老爺爺都想要考大學,什麼時候讀書都不算版晚,我學新聞的記得以前采權訪過一個江西籍的企業家,人家都成家了,創業以後又重新去讀了個大學,還是很有必要的,本科和專科是分水嶺,在社會上基本都是被區別對待~~~除非你打算一直在基層,如果是希望能往上升還是需要全日制本科

④ 哪些名人沒有上過大學就成名了

1、比爾.蓋茨
2、華羅庚
3、愛迪生(小學沒畢業)
4、愛因斯坦
5、成龍根本就沒版上過學,你看人家現在那英語水權平,所以不是大學就能教出名人的
6、李嘉誠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並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
成龍 小學文憑
李嘉誠 初中文憑
成龍、愛迪生、愛因斯坦、李想、黃庭堅、徐孺子、劉和珍

⑤ 名人是否應該免試上大學

多數不應該,因為這些人文化素質太低下,我在大學期間有些名人,特別是體育與藝術方面的,可以說是……當然,不排除特殊,又如說台塑的王永慶、招商局的秦曉,他們本身就是管理學大師,應該有相應的學位

⑥ 名人該不該免試上大學

要看是什麼名人了~
象演員什麼的也是名人~而且知名度很高
但是在專某方面沒本事就是屬沒本事
不應該免試~
象在某個領域憑借自己努力沒上過大學而成名的
那一定是他們有自己的能力所以才能成名
那麼,免試(只在自己固定的學術領域內)應該可以~
大家也容易接受~

⑦ 求家境貧寒但通過各種努力上大學最終成功的名人實例

1、任正非

任正非祖籍浙江省浦江縣黃宅鎮,1944年,出生於貴州安順地區鎮寧縣一個貧困山區的小村莊,靠近黃果樹瀑布。 任正非家中還有兄妹6人,父親任摩遜是鄉村中學教師,任正非小學就讀於貴州邊遠山區的少數民族縣城,高中就讀於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都勻一中。

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是任正非一生第一個決定性因素。因為父母對知識的重視和追求,即使在三年困難時期,任正非的父母仍然堅持讓孩子讀書。

1963年,任正非就讀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已並入重慶大學),還差一年畢業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父親被關進了牛棚,因掛念挨批鬥的父親,任正非扒火車回家看望父親。

父親囑咐他要不斷學習。任正非回到重慶後把電子計算機、數字技術、自動控制等專業技術自學完,他還把樊映川的高等數學習題集從頭到尾做了兩遍,接著學習了許多邏輯、哲學。

2、馬雲

1964年9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馬雲的爺爺抗戰時做過保長,解放後被劃為「黑五類」,取名為「馬雲」,就是希望馬雲以後乖巧懂事,少惹是非。

1984年,馬雲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第三次參加高考,這次數學考了89分,但總分離本科線還差5分。由於英語專業招生指標未滿,部分英語優異者獲得升本機會,馬雲被杭州師范學院破格升入外語本科專業。進入大學後,馬雲變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憑借出色的英語穩坐外語系前五名。

3、俞敏洪

1962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葫橋村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里,父親是一名木匠,母親則是當地生產隊的婦女隊長。俞敏洪還有一個姐姐,是一名赤腳醫生。

1976年,俞敏洪初中畢業,畢業後並沒有上高中,而是回農村去了。因為當時政策是貧下中農的子女一家只能有一個人上高中。1978年,初中畢業於江陰市夏港中學,同年,參加高考落榜。1979年,第二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之後俞敏洪上高考補習班,並報考北京大學。

1979年,第二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之後俞敏洪上高考補習班,並報考北京大學。1980年,第三次參加高考,順利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這次高考的英語成績是93分。

(7)名人上大學擴展閱讀

2013年5月17日由陳可辛執導的青春勵誌喜劇《中國合夥人》上映,電影以新東方的創業故事為主線,以俞敏洪和徐小平、王強三人在新東方的共同奮斗、兄弟情誼為藍本創作的。成東青原型就是俞敏洪。

1993年11月,俞敏洪選擇棄教從商,創建了新東方學校,在34個城市建立了英語學校和其它學習中心。俞敏洪之所以創辦新東方,是由於他沒能獲得美國大學的獎學金。

創立新東方學校最終使俞敏洪得以成行美國,他目的地是紐約證交所,而不是一所大學,2006年,新東方在紐約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經過配售後,俞敏洪現持有新東方25%的股權,同時通過其它員工和同事持有的股份保留著投票控制權。

⑧ 名人眼中的大學

【大學是什麼】50位名家論大學

大學是什麼?我們在這里給出了很多名人大家的答案,但是當然了,這些全都是「參考答案」。

大學是傳授普遍知識的場所,是一切知識和科學,事實和原理,探索和發現,實驗和思索的高級保護力量。它描繪出理智的疆域,在那裡對任何一切既不侵犯也不屈服。

約翰 ·紐曼,19世紀中葉任愛爾蘭都柏林新天主教大學校長,1873年出版《大學的理念》成為西方教育學最為經典的文獻。

大學不僅是傳統的教育機構,而且是科學研究的中心。它總是把科學當作一個沒有完全解決的難題來看待,它因此也總是處於研究探索之中。

洪堡,德國現代大學之父,1809年受命改革普魯士的教育體制。

大學把學生培養成有知識、能工作的公民,它進行科學研究,發展創造新文化新知識,傳播知識給廣大民眾,使之能用這些知識解決經濟、生產、社會、政治及生活方面的問題。

范·海斯,1904-1918年任威斯康辛大學校長,曾提出了對世界高校發展頗具影響的「威斯康辛思想」。

大學不在訓練人力(manpower),而在培育「人之獨立性」(manhood)。大學教育在知識以外,更應重視德性的問題。

赫欽斯,被譽為「20世紀最具人文情懷的大學校長」。1929年起擔任芝加哥大學長期間,採取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措施。

大學是全心全意獻身於發展知識,解決各種問題和培養人才,並盡量努力向高水平看齊的特殊組織,是一個學人的樂園。它不是一個溫度計,對社會每一流行風尚都作出反應。大學必須經常給予社會一些東西,這些東西不是社會想要的(wants),而是社會需要的(needs)。

弗蘭克斯納,美國著名教育家,1930年創建了普林斯頓高級研究中心。

現代大學是一種多元的機構,有若干個靈魂目標、權力中心、社群、若干種職能、為若干種顧客服務等等。整個大學就是一個錯綜復雜的職能網路,社會在變化,培養、教學、科研、服務等職能也因之變化。

克拉克·克爾,20世紀中葉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他提出的「多元化巨型大學觀」更為現代大學的轉型奠定了基礎,被稱為當代高等教育轉型的設計師。

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陞官發財之階梯。

蔡元培,1916年至 1919年任北京大學校長,20世紀初中國現代大學教育制度的創立者。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學實行通才教育,主張健全人格,由教授治校,有學術自由探討的風氣。

梅貽琦,1931至1948年任清華大學校長,帶領清華走過了第一個黃金時代。同蔡元培同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

大學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承擔社會責任,轉移社會風氣,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能夠思考解決重大問題、復雜問題的知識分子,而不僅僅是培養各行各業的專家。

楊東平,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編有《大學精神》一書。

大學之所以稱為大學,關鍵在於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學的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嚴謹求實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負的文化,是崇尚學術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論聯系實際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強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楊福家,復旦大學前校長,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首位英國大學華人校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出自《大學》)

《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也。大學者,大人之學也。

朱熹,南宋思想家,程朱理學集大成者。

大學教育除了給人以專業知識外,還應讓學生擁有一個清楚的頭腦,一顆有熱情的心。

馮友蘭,中國當代哲學家,著有《中國哲學簡史》,是了解中國哲學的首選讀本。

高等教育學習的目的不在實用,而是為了鍛煉「純粹思維」的能力,激發學生了解「理念世界」、追求「純粹真理」的興趣。這個階段的教育結束後,大多數人擔任政府官吏,少數出類拔萃的人,再以5年時間學習辯證法。這些人就成為哲學家,可以擔任國家最高統治者的職務。

柏拉圖,古希臘哲學家,西方思想的偉大創始人之一,西方高等教育機構的開創者。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即以人為本。不僅要傳授學生專業知識,更要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

費希特,德國哲學家,1810年被推選為柏林大學首任校長。

如果大學不僅提供知識和領悟(方法),而且還教以信仰和「理想」的話,這就超越了科學與學術的界限……」很多大學教師,大多數並不是「激進」的政界的人物,卻要充當「政治家」式的政界的中介人,不能遵守作為義務的自律,把培養學生特定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觀作為教育的特權和當然的任務,正是這樣的傲慢自大,會導致大學走進死胡同。

馬克思·韋伯,社會行動理論的首倡者和理解的社會學的奠基人,近現代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大學的存在就是為結合老成與少壯從事創造性之學習,而謀求知識與生命熱情的融合。

在中學階段,學生伏案學習,他們應該站起來,四面望。

懷海德,英國哲學家,與羅素合著的《數學原理》成為英美哲學邏輯實證論的必讀經典。

大學作為一種高等教育機構,目的是讓幾乎所有人都接受高等教育。它的功能是文化傳播,專業教學,科學研究和新科學家的培養。

奧爾特加·加賽特,西班牙著名思想家,現代大眾社會理論的先驅,加繆譽之為「尼采以後歐洲最偉大的作家」。

大學應該拋棄其研究職能,把精力集中到從事自由教育和專業教育上。

悉尼·胡克,法蘭克福學派著名學者,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

大學與所有類型的研究機構不同,它原則上是真理,人的本質,人類,人的形態的歷史等等問題應該獨立、無條件地被提出的地方,即應該無條件反抗和提出不同意見的地方。

德里達,當代法國哲學家,解構主義思潮創始人。

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問題就是高深學問。大學是以認識論和政治論兩種高等教育哲學為基礎確立其地位的。存在著兩種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學,一種哲學主要是以認識論為基礎,另一種哲學則以政治論為基礎。

布魯貝克,美國教育哲學家,他的著作《高等教育哲學》是西方第一部從哲學角度對高等教育進行研究的專著。

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錢學森,中國科學家,火箭專家,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和航天計劃的技術領導人,對航天技術、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開拓性的貢獻。

大學教人的道理,在於使人們凈化個人的心靈,陶冶個人的情操,培養個人的善良美德,在於團結群眾,教育群眾,棄舊揚新,從而使人們達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我們的大學培養人,不僅僅要適應目前的市場經濟和經濟建設的需要,而且更應該站在市場經濟的前面,站在社會發展的前面,去引導市場經濟,引導社會發展。大學培養的不是今天的人才,而是明天、後天、21世紀的人才。

楊叔子,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華中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在大學,理科學生學一些文科知識是很重要的,當代學科都是互相交叉的。跨學科領域的研究無疑是今後研究的重點,沒有「跨領域」研究就沒有創新,多方面的、跨領域的知識會提供更多的成功機會,這在我個人的工作經歷中也得到了證明。

王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的成果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

過去幾十年台灣的迅速工業化和商業化已經使我們的大學校園帶有一種明顯的實用主義氣息……如果我們不盡早採取措施,我擔心大學所崇尚的人文主義理想和精神會喪失殆盡,大學會降格為一種庸俗的教育場所。

陳維昭,前台灣大學校長,台灣大學醫學院教授。1979 年成功地分割「忠仁、忠義連體嬰」,是全球第四例。

隨著倫理、道德、信仰、哲學、科學的深刻變化,人類開始意識到,未來將不再是過去的重演。這種時代趨勢給教育帶來深刻的影響。從此,教育的指向不再是重復僵硬的知識或真理,而是創新。而大學最重要的品質也不再是守舊的穩定,而是迎著風險追求進步。

李開復,曾創立微軟亞洲研究院。2005年7月加盟Google,擔任中國區總裁一職。

五十多年來中國的大學培養了幾代畢業生,他們對國家的貢獻是無法估價的巨大。沒有五十多年來中國大學畢業生的貢獻,今天的中國不可能是目前所達到的狀況。我更進一步認為,中國最好的大學對中國的貢獻,比哈佛今天對美國的貢獻大;中國二流的大學對中國的貢獻,也比美國二流的大學對美國的貢獻大。

楊振寧,美籍華人,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

大學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一代人的質量。一所真正偉大的學校,應該猶如一個核心,能聚集來自各地的自由思想者。詹姆斯.科南特,曾任哈佛大學校長。二戰期間,他是組織美國科學的中心人物,包括開發原子彈。

大學的目的並不在於教給學生一些知識,而在於為其養成科學的精神,而這種精神無法靠強制,只能在自由中產生。

施萊爾馬赫,德國哲學家,著有《論宗教》、《基督教信仰》等。他認為宗教是「從有限中獲得的對無限的感覺」,宗教就是人類普遍具有的「絕對依存感」。

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教育,是人們遺忘了所有學校灌輸的知識後,仍能留存的東西。

愛因斯坦,舉世聞名的德裔美國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

大學所施的教育,本來不是供給傳授現成的知識,而重在開辟基本的途徑,提示獲得知識的方法,並且培養學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

竺可楨,當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曾任浙江大學校長。

諸君皆系大學生,然所謂大學者,非校舍之大之謂,非學生年齡之大之謂,亦非教員薪水之大之謂,系道德高尚,學問淵深之謂也。

馬相伯,1903年創辦震旦學院。1905年創辦復旦公學,並兩度擔任該校校長(監督)。

夫大學校之目的,既在研究高深之學問,大學校之學課,又復網羅人類一切之系統智識,則大學校不僅為一國高等教育之總機關,實一國學問生命之所在,而可視之為一學問之國家者也。

梁啟超,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動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學者,戊戌維新運動戊戌變法領袖之一。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大學有責任成為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重要源頭,成為社會探索和理論創新的重要力量,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學不謀求成為一個利益集團。

萬鋼,中國科技部部長、原同濟大學校長。2004年成為同濟大學校長,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同時被科技部聘任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並承擔了燃料電池轎車項目。

一所名副其實的大學必須是發源於本土的種子,而不能在枝繁葉茂、發育成熟之際,從英格蘭或德國移植而來。它不同於棉紡廠,運營6個月就可以滿足一種迫切需要。一所大學不是靠多在報紙上發表一些社論,大量發布廣告,或多拍幾封電報就能建立起來的。美國的大學在成立之初就決不是外國體制的翻版。

查爾斯·艾略特,哈佛歷史上最傑出的校長,正是在他在職的四十多年裡,哈佛從一個地方性的大學發展成世界頂尖的學校。

你們學生是中國的未來,你做的決定、執行的方式,即將對整個世界產生影響,你們是這個國家未來的領導人,你們的領導方式和你們的價值取向對英國人民也會產生影響!

布萊爾,英國前首相。

這種自由包容的校風之下,長久之下北大為這個國家、為這個社會培育了很多精英分子。尤其在國家、民族需要的時候,可以說都是能夠挺身而出,各領風騷。不但為整個國家民族和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尤其是展示了中國知識分子那種感時、傷時、憂國的情況。

連戰,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

一國之大學,乃一國文學思想之中心,無之則所謂新文學新知識無所附麗。國之先務,莫大於是。(胡適引一英國教師所言)

胡適,現代學者,歷史學、文學家、哲學家。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校長。

一個大學的歷史存在於什麼地方呢?在書面的記載里,在建築的實物上,當然是的。但是,它同樣也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相對而言,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時間是有限的,但它畢竟是存在,而且這個存在更具體,更生動,更動人心魄。

季羨林,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作家。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文化重建,價值理想、信仰的重建,本應該是大學的任務。因此,大學生的問題,正是大學教育的問題的折射;用廉價的贊頌來掩蓋大學生的問題,其實質就是要掩蓋中國大學教育的問題。

錢理群,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當代著名學者,理論家,北京大學博士導師,以中國現當代文學為研究方向,寫下了大量研究著作。

1930年代的中國,那是中國大學的黃金時代,今天我們的高等教育培養的、留學回來的學生,都比不過那個時代培養出的人才。才、學、識和膽氣都不如。這是學校的問題:那個時代的大學能容納許多有怪癖的大師。今天的大學連我一個普通教授說幾句話都容不得,大師們就算活到今天,也會被大學驅逐出去的。

張鳴,原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政治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因為和其領導之間發生了一點在他看來非常嚴重的沖突,被撤去主任職務。

「大樓」不能取代「大師」,這是目前大家談得比較多的;我想補充的是,「學問」不等於「精神」,辦大學,必須有超越技術層面的考慮。學校辦得好不好,除了可以量化的論文、專利、獲獎等,還得看這所大學教師及學生的精神狀態。好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有明顯的精神印記。

陳平原,現為北京大學教授,著有《大學何為》。

不論是作為批評和創造的前沿,還是追求真理的「民主機構」,或是後工業社會的「軸心組織」,由它們標示的大學形象都是相當現代的,但內蘊在這些現代形象中的,仍是那不被風暴搖撼、不受時光溶蝕的大學之魂:以超脫於任何潮流,超脫於任何階級、派別和權力機構的獨立精神去保持和發展人類自由知識和人類價值。

蕭雪慧,女,倫理學者,致力於以倫理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人文科學研究。現任職於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著有《教育:必要的烏托邦》。

如果竺可楨在、蔡元培在、童第周在,就可以是一流的。判斷一所學校,我看人,不看大學。

陳丹青,當代藝術家,他的《西藏組畫》被認為是文革後劃時代的現實主義經典油畫作品。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人員的積極參與——所有參與者的智力、驅動力或者承諾——這是大學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流大學要有一流的師資,一流的學科,一流的成果,一流的學生,一流的設施,當然一流的領導與管理更是成功的要素。

陸登庭,曾任哈佛大學校長。現為該校榮譽校長。

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徐志摩,中國詩人、散文家。代表作有《再別康橋》。

大學是一個賠本生意,不應該看作是要賺錢的,不應當用金錢來衡量。因為人才是整個中國最需要的,用金錢來衡量是很不應當也很不道德的事情。(大學應該)替我們國家、替全世界培養人才,培養領袖人才,培養能夠為社會服務的人才,培養能夠推動人類認識自然界、認識世界的人才。讓我們的境界能夠得到提升,能夠和世界上的文化結合起來,這才是大學應該做的事情。

丘成桐,「華人數學第一人」、國際最頂尖的數學家之一。因披露國內高校海外人才引進存在漏洞而備受關注。

大學能培養一切能力,包括愚蠢。

契河夫,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情趣雋永、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的巨匠,著名劇作家。

建一所大學,等於毀掉十所監獄。

雨果,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第一,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第二,北大是常與黑暗勢力抗戰的,即使只有自己。

魯迅,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說《狂人日記》,雜文集《野草集》等。

在公眾輿論控制的社會中,大學應當成為一個精神的島嶼。有了這個精神島嶼,大學才不會淪為一個精神荒蕪的世俗之地,抑或才不成為一個人心浮躁、追名逐利的市肆里巷。

索爾·貝婁,美國著名猶太裔作家,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在給《走向封閉的美國心靈》一書作序時這樣說。

後記

大學是什麼?我們用若干筆墨來追尋的這個問題一定有一個答案的,只不過對每一個人而言,可能不同。

大學應該是「精神」的,上大學卻可以是功利的;當下有很多大學是功利的,我們上大學還可能是「精神」的么?

很遺憾,我們問了一個問題,但是卻無法回答;我們找了很多答案,最後還是發現迷失在眾多的答案當中。是因為世界本來復雜,還是大學太過深邃?

最後借一次大學辯論賽上某個辨手的總結發言來結束我們這個巨大的問題,但是請注意,在你身在大學的一千多個日子裡,總有那麼一些時候,「大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會偷偷的爬進你的頭腦,折磨你,直到你給它一個答案。

「作為這個時代的一名大學生,我們很容易就忘記了追求大學的本質精神而著重去追求那些社會上的東西,比如工作,比如職位,比如出國、比如勾心鬥角、比如爾虞我詐,可是大學偏偏應該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它不是務實而應該很大程度上是務虛的,它為每個即將走上社會的人們提供一個最後的純潔的精神樂園,它是浮華中的一片凈土,是不隨世風而變化的伊甸園。……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好嗎,讓世界告訴我們,大學的路啊,究竟通向何方? 」
謝謝!

⑨ 哪些名人沒上過大學

未完成大學的人

比爾·蓋茨

身份:微軟創始人

學校:哈佛

輟學原因:創業

「最成功的輟學生」蓋茨在1973年進入哈佛,兩年後輟學,和比他高兩個年級的老友保羅·艾倫一同創辦了微軟。

蓋茨出生於1955年10月28日,與兩個姐姐一塊在西雅圖長大。他們的父親, William H. Gates II,是西雅圖的律師。蓋茨已故的母親,Mary Gates,是學校教師,華盛頓大學的董事以及United Way International(國際聯合勸募協會)的主席。

蓋茨曾就讀於在西雅圖的公立小學和私立的湖濱中學。在那裡,他發現了他在軟體方面的興趣並且在13歲時開始了計算機編程。 1973年,蓋茨考進了哈佛大學。在和現在微軟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結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時候,蓋茨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MITS Altair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的一個版本。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蓋茨離開了哈佛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與孩提時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創建的微軟公司中。在計算機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這樣信念的引導下,他們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體。蓋茨的遠見卓識以及他對個人計算機的先見之明成為微軟和軟體產業成功的關鍵。在蓋茨的領導下,微軟持續地發展改進軟體技術,使軟體更加易用,更省錢和更富於樂趣。公司致力於長期的發展,從目前每年超過50億美元的研究開發經費就可看出這一點。

史蒂夫·喬布斯

蘋果CEO

學校:里德學院

輟學原因:家庭環境差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高中畢業後就讀奧勒岡州的里德學院,但只念半年就因為父母財務緊張而輟學。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喬布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剛剛出生,就被大學教授的父親與頹廢派藝術家的母親無情地遺棄了。幸運的是,一對好心的夫妻收留了這位可憐的私生子。

雖然是養子,但養父母卻對他很好,如同親子。學生時代的喬布斯聰明、頑皮,肆無忌憚,常常喜歡別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不過,他的學習成績倒是十分出眾。 當時,喬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矽谷」附近,鄰居都是「矽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職員,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很迷戀電子學。一個惠普的工程師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薦他參加惠普公司的「發現者俱樂部」。這是個專門為年輕工程師舉辦的聚會,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廳中舉行。就在一次聚會中,喬布斯第一次見到了電腦,他開始對計算機有了一個朦朧的認識。 在上初中時,喬布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與比他年長5歲的沃茲見面。沃茲是學校電子俱樂部的會長,對電子也有很大的興趣。兩個人一見如故,8年後他們創辦了蘋果電腦公司。

弗蘭克·賴特

身份:美國史上最牛建築師

學校: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時代》評論他花在造大學上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其中就讀的時間。他影響了整個美國建築的進程。

賴特從小就生長在威斯康星峽谷的大自然環境之中,在農場賴特過起了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想大自然索取的艱苦勞動中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蘊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潛在的生命流,體會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節奏。賴特認為住宅不僅要合理安排卧室,起居室,餐櫥,浴廁和書房使之便利日常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強家庭的內聚力,他的這一認識使他在新的住宅設計中把火爐置於住宅的核心位置,使它成為必不可少但又十分自然的場所。賴特的觀念和方法影響了他的建築。 賴特的一生經歷了一個摸索建立空間意義和它的表達,從由實體轉向空間,從靜態空間到流動和連續空間,在發展到四度的序列展開的動態空間,最後達到戲劇性的空間。布魯諾。塞維說如此評價賴特的貢獻:「有機建築空間充滿著動態,方位誘導,透視和生動明朗的創造,動態是創造性的,因為其目的不在於追求耀眼的視覺效果,而是尋求表現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動本身

巴吉明斯特·富勒
身份:哲學家、建築師、發明家

學校:哈佛
巴吉明斯特·富勒,建築師,哲學家,發明家,藝術家,兩次從哈佛輟學。後輟學時代,經歷了一系列生意上的失敗以及女兒之死帶來的打擊,甚至想過一死了之。1927年設計節能屋,1933年設計節能車,他的許多發明到現在都不落伍,他讓世界變得更好。

詹姆斯·卡梅隆

身份:奧斯卡最佳導演

學校:加州大學富爾頓分校

執導過包括《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等叫好又叫座改變電影歷史的影片。

1954年8月16日,詹姆斯·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電氣工程師,母親是一個藝術家,這似乎註定他一生下來就會具有工程和藝術兩方面的才華。少年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就具有非凡的工程才能和組織能力,他曾經帶領小夥伴們製造過一個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彈坑的拋石機,以及用一個自製的潛水艇把一隻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在藝術方面,他曾和母親學習過多年的繪畫,並且曾在家鄉舉辦過畫展,並且很小就開始寫科幻小說,他 12歲時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淵》故事的原型。在他14歲的時候,他看到了大師斯坦利 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當時詹姆斯·卡梅隆被驚呆了,在電影院里連續看了10遍之多,從此在他心靈中萌發了製作電影的願望。他開始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中學畢業以後,詹姆斯·卡梅隆被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的物理系錄取,他很快就對大學的課程感到失望,跑出校園闖盪社會。他干過機械修理工,給別人開過大卡車。1977年,詹姆斯·卡梅隆看到了喬治 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激動地意識到這就是他想要創造的東西。這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並開始為此忙碌起來,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他開始到處尋找機會成為電影人,熟悉從鏡頭到攝影機導軌的各種電影製作器材,甚至和朋友制定了人生第一個拍攝計劃,想要利用手頭的設備和自製的模型製作一部10分鍾的科幻影片!

馬克·扎克伯格

身份:Facebook創始人

學校:哈佛

在宿舍創辦了Facebook。2010年,《福布斯》將他評選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凈資產40億美元。

扎克伯格生於1984年,在美國紐約州長大。作為牙醫和心理醫生的兒子,扎克伯格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從小就是個電腦神童。10歲的時候他得到了第一台電腦,從此將大把的時間都花在了上面。高中時,他為學校設計了一款MP3播放機。之後,很多業內公司都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包括微軟公司。但是扎克伯格卻拒絕了年薪95萬美元的工作機會,而選擇去哈佛大學上學。在哈佛,主修心理學的他仍然痴迷電腦。
在上哈佛的第二年,他侵入了學校的一個資料庫,將學生的照片拿來用在自己設計的網站上,供同班同學評估彼此的吸引力。 黑客事件之後不久,Zuckerberg就和兩位室友一起,用了一星期時間寫網站程序,建立了一個為哈佛同學提供互相聯系平台的網站,命名為 Facebook。Facebook在2004年2月推出,即橫掃整個哈佛校園。2004年年底,Facebook的注冊人數已突破一百萬,Zuckerberg乾脆從哈佛退學,全職營運網站。 Facebook是美國第二大社交網站,微軟2.4億美元贏得Facebook1.6%股份收購權。

湯姆·漢克斯

身份:奧斯卡影帝

學校:加州大學薩克拉門托分校

歷史上唯一一個連續兩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得主,也是加州大學薩克拉門托分校最知名的輟學生。
湯姆·漢克斯於1956年7月9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市,全名叫托馬斯·J·漢克斯。父親艾摩斯·漢克斯是廚師,母親珍娜·特納在醫院工作。在他5歲時,父母離異,他由當廚師的父親撫養長大。其後,父親又結過兩次婚,漢克斯又換了兩個媽媽,未滿10歲的他經常性地經歷遷移漂泊的生活,頻繁地轉學,更換住址。

成年後的漢克斯很不願提起他並不美滿的童年。但也正因如此,生活使他學會用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過去的經驗培養出我獨立自主的精神」,使他學會用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直到他在加利福尼亞州大學讀書時,才突然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入了學校組織的劇社,從而接觸到了專業的知識培養與演技訓練。畢業後,漢克斯來到紐約尋求演藝事業的發展。

哈里森·福特

身份:好萊塢知名影星

學校:瑞普學院

憑借《星球大戰》、《奪寶奇兵》享有盛名。畢業前輟學,1977年主演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紅遍全球。

1942年7月13日,哈里森-福特出生在美國芝加哥市,父親是一名愛爾蘭天主教徒,母親則是俄裔猶太人

。哈里森還有一個比他小三歲的弟弟。少年時,福特對表演沒什麼興趣,也不很喜愛看電影,常常喜歡獨來獨往。中學畢業後,他離開芝加哥,到威斯康辛州的 Ripon大學就讀,學習不進取,成績不理想,大三時(1963年)就與第一任妻子瑪麗(Mary Marquardt)結了婚。畢業前因交不出畢業論文,只得肄業。這時他開始有了一個念頭,「何不試試當個演員?」於是1964年,他帶著妻子來到了洛杉磯,開始了他的好萊塢明星夢。

Lady Gaga

身份:美國當紅藝人

學校:紐約大學提斯克藝術學院

Lady Gaga讀了1年就輟學,全力打拚歌唱事業,隨後以驚世駭俗的裝扮震驚紐約社會,使得全世界掀起旋風。
Lady GaGa1986年出生於紐約的Yonkers,雙親為義大利人。小時候就讀於名為the Sacred Heart的天主教學校,時尚名媛Paris Hilton(帕麗斯·希爾頓)和Caroline Kennedy都是她的校友。2006年,Gaga在自紐約大學輟學之後,簽約Interscope Records成為作曲人。曾為布蘭妮、菲姬、小野貓、阿肯等知名歌手作曲。當Akon發現Gaga同時具有幕前演唱的實力後,他簽約Gaga到自己旗下,自此她開始籌備首張個人專輯。2008年,Gaga發布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The Fame》,她自己解釋此專輯為「有關讓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如何著名。」

老虎伍茲

身份:高爾夫球第一人

學校:斯坦福

輟學原因:專心打高爾夫

老虎伍茲被公認為史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之一。在職業高峰時期,其年收入最高達1億美元以上。

他之所以叫Tiger是因為曾經在越南一個叫做Tiger的人對他的父親有過救命之恩,父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記住這個恩人,所以取名叫Tiger WOODS

泰格·伍茲的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泰國人,而他是黑色皮膚。至成名之後,人們習慣上稱他為「老虎」,因為「泰格」在英文中是「老虎」的意思,「伍茲」的意思是「樹林」。可見他的父母當初給他起名字時也是頗動了一番腦筋,林中的老虎自然是如魚得水般地瀟灑自在。就如咱們中國的劉翔,他們的名字好像從一開始產生便寓意著某種結果。 要說起來,泰格·伍茲的兒童時代過得並不是那麼輕松,他的家庭經濟能力較差,有能吃飽肚子的時候就該要偷笑了。所以可千萬別認為玩兒高爾夫球只是有錢人的娛樂,對於窮孩子往往更諳世事。懂事的小泰格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在上學之餘自己悄悄跑到高爾夫球場做起球童來,而所謂的球童就是去幫那些玩兒球的有錢人做撿球、拎包兒那樣的小事情,掙點小費以填補自己學校的費用或者生活費。 泰格伍茲孩童時就表現出了非凡的高爾夫天賦,他3歲時就擊出了9洞48桿的成績,然後5歲時又上了《高爾夫文摘》雜志。他在18歲時成為了最年輕的美國業余比賽冠軍,然後又史無前例的在1994,1995和1996年完成了該賽事的帽子戲法。

⑩ 名人的大學生涯是怎樣的

愛因斯坦這樣理解大學: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學生離開學校時是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

耶士培在他的《大學的理念》中再三強調:大學必須具有「知識上自由的流」。

蒙羅指出:學術自由之存在,不是為了大學教師的利益,而是為了他服務的社會的福祉,最終則是為了人類的福祉。

懷海德說:大學的存在就是為結合老成與少壯以從事創造性之學習,而謀求知識與生命熱情的融合。

培克把大學描繪為:純粹學術之聖杯的堡壘,把教師譽為奉事聖職的騎士。

大學不在訓練人力(manpower),而在培育「人之獨立性」(manhood)。大學教育在知識以外,更應重視德性的問題。
——赫欽斯,被譽為「20世紀最具人文情懷的大學校長」。1929年起擔 任芝加哥大學長期間,採取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措施

大學必須經常給予社會一些東西,這些東西不是社會想要的(wants),而是社會需要的(needs)。
——弗蘭克斯納,美國著名教育家,1930年創建了普林斯頓高級研究中心

大學之所以稱為大學,關鍵在於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學的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嚴謹求實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負的文化,是崇尚學術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論聯系實際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強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楊福家,復旦大學前校長,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首位英國大學華人校長

大學應該拋棄其研究職能,把精力集中到從事自由教育和專業教育上。
——悉尼?胡克,法蘭克福學派著名學者,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

大學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一代人的質量。
——詹姆斯?科南特,曾任哈佛大學校長。二戰期間,他是組織美國科學的中心人物

諸君皆系大學生,然所謂大學者,非校舍之大之謂,非學生年齡之大之謂,亦非教員薪水之大之謂,系道德高尚,學問淵深之謂也。
——馬相伯,1903年創辦震旦學院。1905年創辦復旦公學,並兩度擔任該校校長(監督)

一個大學的歷史存在於什麼地方呢?在書面的記載里,在建築的實物上,當然是的。但是,它同樣也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相對而言,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時間是有限的,但它畢竟是存在,而且這個存在更具體,更生動,更動人心魄。
——季羨林,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作家

判斷一所學校,我看人,不看大學。
——陳丹青,當代藝術家

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徐志摩,中國詩人、散文家。代表作有《再別康橋》

大學能培養一切能力,包括愚蠢。
——契河夫,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建一所大學,等於毀掉十所監獄。
——雨果,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熱點內容
清鎮到大學城 發布:2025-01-11 22:40:02 瀏覽:270
導師在研究生招生復試 發布:2025-01-11 22:40:01 瀏覽:151
蘭大婦產科學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1-11 22:08:03 瀏覽:682
中國大學生在美國失聯 發布:2025-01-11 22:05:37 瀏覽:691
體育生考上了大學就必須上體育專業嗎能轉系嗎 發布:2025-01-11 22:03:20 瀏覽:16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楊光老師 發布:2025-01-11 21:57:18 瀏覽:422
ed2k大學生12p 發布:2025-01-11 21:57:18 瀏覽:16
美國國際大學成立時間 發布:2025-01-11 21:56:17 瀏覽:349
北京大學教授房地產 發布:2025-01-11 21:12:13 瀏覽:806
白岩松在美國耶魯大學演講我的中國夢 發布:2025-01-11 21:02:40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