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崇魏
A. 利辛縣王人鎮的黨支部叫什麼
利辛縣,位於安徽省北部,2000年從阜陽劃屬安徽省亳州市.
利辛縣位於亳州市東南部,北鄰渦陽,南連潁上、鳳台,東靠蒙城,西接潁東區、太和縣。地處東經115°54′—116°31′,北緯32°51′— 33°27′之間。自然坡降很小,西北略高,東南略低。縣轄26個鄉鎮、668個村居民委員會,7182個村民小組,耕地11.70萬公頃,全縣總人口 142萬人(2006年),其中農業人口佔93.74%。 [編輯本段]自然生態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次之東北風,夏季主導風向東南風。年均氣溫14.8℃,無霜期215天,年均日照時數2223.4小時。年均太陽輻射總量124.7千卡 /cm2,年均降水量823.9毫米。
利辛河渠縱橫,道路交織,四通八達,水陸稱便。縣境內有骨幹河道4條、大溝53條,總長750公里,通航106公里,兼收蓄泄漁航之利。西淝河,古稱夏肥水,自西北而東南蜿蜒 穿過縣境中部;芡河,古稱沙水,亦稱濮水,自西北而東南逶迤流經縣境東部;阜蒙河,1958年開挖人工河道,橫跨縣境中部;茨淮新河,70年代開挖人工河道,自西而東貫通縣境南部。茨淮新河上,闞疃樞紐8項工程結裾聯袂,拔地而起,控馭南北,蔚為壯觀;兩岸青堤綠水,帆船絡繹,鳥語陣陣,漁火點點,呈現一幅美麗的圖畫。縣境內有主幹線公路6條、支線公路23條,總長 461.4公里。S202線省道,自東北而西南穿過縣境西部,阜蚌公路自西而東橫穿縣境中部,成為重要交通動脈。
界阜蚌高速公路建成並投入運行,極大地方便了利辛與外界的聯系。另有鄉村道路412條,總長1581公里,可行駛中型機動車輛。濉阜鐵路,直穿縣境,設置4個火車站,為運送旅客、集散工農業半成品發揮了重要作用。 [編輯本段]建置沿革利辛縣[1]轄地,先秦分屬古鬍子國、州來國地。胡、州來先後為楚所滅,遂屬楚地。秦置郡縣,分屬汝陰、下蔡縣地。漢,析置城父、山桑縣,遂分屬汝陰、下蔡、城父、山桑縣地。三國、兩晉,依漢制。南北朝,南宋將城父縣並入浚儀,北魏於山桑縣地置渦陽縣,遂分屬汝陰、下蔡、浚儀、渦陽縣地。隋,復置城父、山桑縣,遂分屬汝陰、下蔡、城父、山桑縣地。唐,天寶元年(742)改山桑縣為蒙城縣,遂分屬汝陰、下蔡、城父、蒙城縣地。五代、宋(遼、金),依唐制。元,至元二年(1265)省汝陰縣入潁州,遂分屬潁州及城父、下蔡、蒙城縣地。明,洪武中,廢城父縣入亳州,廢下蔡縣入壽州,遂分屬亳、潁、壽州和蒙城縣。清,雍正十一年(1733),於壽州地析置鳳台縣;雍正十三年(1735),於潁州地析置阜陽縣;同治三年(1864),析阜陽、蒙城、亳州、宿州地置渦陽縣,遂分屬阜、渦、蒙、鳳4縣地。民國年間,依清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依清代、民國舊制。
1964年9月12日,安徽省人民委員會向國務院報告:「以阜陽、蒙城之間的公路交叉點之利辛集為中心,分別從阜陽、渦陽、蒙城、鳳台四縣劃出部分地區設置利辛縣。」同年10月31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48次會議通過,決定設立利辛縣。1965年5月1日,由阜陽專員公署籌備,組建利辛縣人民委員會,析阜陽縣王人、王市、馬店、胡集4區,析渦陽縣閻集、江集、張村3區,析鳳台縣闞疃、展溝2區,析蒙城縣望疃區,共10個區組成利辛縣轄區,宣布開始辦公。辦公地點臨時設在閻集區公所院內,同年10月移於今址。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利辛衣淝襟淮,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先秦,為吳、楚邊境隙地,屢成陳鏖戰所。公元前536年,楚令尹子盪率師伐吳,先於豫章,次於乾溪,吳人敗其師於房鍾。乾溪,即今張村鋪一帶;房鍾,即今闞疃集。公元383年,秦晉淝水之戰,境內為晉掩擊破秦重戰場。公元1635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潁州,下蒙城,境內為勵兵秣馬之野。公元1852年,皖北捻軍起義,劉洪立、王之重、江台陵等,相繼揭竿豎旗,聚眾響應張樂行。公元1863年,捻軍主帥張樂行集中20萬人馬,與清軍決戰於張村鋪。公元1898年,閆好文、要韶等再次聚眾結捻,起義反清。
1928年--1934年,中國共產黨相繼在王人、馬店、牛拐灣、胡集蔣疃、張村鋪建立黨組織。1927年2月,張躍祖、李懷恩、鄧友蓮等,成為境內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1929年4月9 日,在阜陽舉行的皖北土地革命大暴動中,中共王人、馬店、牛拐灣黨支部,組織了數千名農民協會會員參加了起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境內有大批熱血青年,投奔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推翻三座大山,獻出了寶貴年華,許多人成為人民解放事業,建設祖國的優秀人才,有270多人為國捐軀。 [編輯本段]地方資源生物資源種類繁多,以栽培植物和飼養動物為主,種植業主要包括麥類、豆類、雜糧、油料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林業主要有桐、椿、楊、桑、槐、榆等樹木;畜牧業以養殖大牲畜、牛、豬、羊、兔、家禽等為主;水產業以魚類為主。
地理位置及交通 [編輯本段]交通利辛縣地理位置重要,交通發達,鐵路、公路、水運條件好。現已形成公、鐵、水綜合運輸網路,京(北京)九(九龍)鐵路從縣域西部穿過。內河航運有茨淮新河、阜蒙河、西肥河。 [編輯本段]農業由於工農業生產較好,交通便利,促進了商貿繁榮。全縣有各種商業機構主要經銷各種糧油、食品、紡織品、百貨、日雜、建材、五交化以及各種農用生產資料等。現有農機、汽車修配、化肥、釀酒、塑料,飼料、針織,制帽、織布、絲綢,造紙、印刷、麵粉、食品等工業,鄉鎮工業發展迅速,主要產品有建材、絲綢紡織品、篩網、草帽等。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利辛縣轄19個鎮、5個鄉:城關鎮、闞疃鎮、張村鎮、江集鎮、舊城鎮、西潘樓鎮、孫集鎮、汝集鎮、鞏店鎮、王人鎮、王市鎮、朱集鎮、永興鎮、馬店孜鎮、大李集鎮、胡集鎮、展溝鎮、程家集鎮、中疃鎮、望疃鎮、劉家集鄉、紀王場鄉、孫廟鄉、新張集鄉 、雙橋鄉 [編輯本段]著名人物【伍子胥】(前?----484年)名員,春秋楚國乾溪(今利辛縣西北部,傳說又叫「陰陽城」)人,吳國大臣。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忌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帶太子建之子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帶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遂成為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齊國。太宰喜乘機進讒,說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夫差聽信讒言,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後9年,吳國果然為越所滅。
【李黼】字子威,生於元成宗大得二年(1299年),祖籍天官李。其父李守忠官工部尚書。泰定四年(1327年),30歲的李黼在大都(今北京),獲廷試第一名,以明經魁多士,授翰林修撰,後轉江西行省朗中,入為國子監丞,遷宜文閣監書博士,兼經筵官,及升秘書太監,拜禮部侍朗。奉旨詳定中外所上封事。已而廷議內外官通調,授江州路總管。元惠宗(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夏五月,羅田販布人徐壽輝見官吏腐敗,法紀盪馳,各族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乃率眾起兵反元。至正十二年正月已末,義軍攻下武昌,逼進江西。時任江州路總管的李黼,扼守九江湓口城,阻擋徐壽輝義軍。二月甲申,義軍進抵九江湓口城,分省政事禿堅不花自北門逃跑,黼引兵登城,義軍已至甘棠湖,焚西門。繼轉攻東門,黼轉救東門,義軍已入城,遂與之巷戰,被義軍包圍,從背後將黼刺落馬下陣亡,卒年55歲。其侄子李秉昭(李冕第三子)亦從戰陣亡。李黼後月余,朝廷追封隴西郡公,謚忠文。詔立廟江州、賜額曰崇烈。
【侯寶璋】(1893—1967),闞疃集人,著名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1934年發表我國第一部《病理組織學圖譜》,用繪圖的方式,把病理學的基本病理改變,簡易明了地表示出來,形象而真實地給人以深刻印象。是年,獲得羅氏基金的資助,去倫敦大學熱帶病研究所工作一年。1942年先後發表《為司馬相如的病下一診斷(中國糖尿病史)》、《醫史叢話》、《中國解剖學史》。1943年發表《中國牙醫史》。1946年應美國國務院的邀請,赴美講學。1947年應英國文化委員會的邀請,赴英講學。1948年受聘於英國教育部任香港大學醫學病理系主任教授,曾代理院長職務。1954年曾相繼發表《中國天花病史》、《瘧疾史》、《楊梅瘡考》。1956年發表《原發性肺癌與華枝睾吸蟲感染的關系》,第一次提出並證明了寄生蟲在人體肝內寄生可以引起惡性腫瘤,因而在學術界引起很大的重視。寶璋的科研成就,在國際上亦享有盛譽。先後發表論文50多篇,著書3部,1961年香港大學授予其榮譽科學博士,並推薦其為英國皇家學會病理學會終身會員。執教近50年,為我國培養了大批醫學科學人材,成為我國著名的病理學家和醫學教育家。曾任北京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兼病理學教授,被選為全國第四屆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總會理事。1967年3月12日,因急性心肌梗病逝,骨灰存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侯廣忠】(1953—2004)著名水電專家。1959年畢業於北京水力發電學校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1959年任浙江黃口水電工程處技術員,1961年在新安江水力發電廠工分場任主任,1980年葛電廠水工分場主任、生技處副主任工程師,1983年任葛電廠副總工程師,1990年葛電廠廠長,1991年獲得湖北省勞動模範稱號,1993年獲得湖北省貢獻專家稱號,1994年獲教授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1995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管應朋】(「萬人迷」,1932--1991)著名民間花鼓戲藝人,為安徽省花鼓戲「四大名旦」之一,與「一條線」、「小白鞋」、「草上飛」齊名。家居利辛縣程集鄉管樓村。青年拜師從藝,蓄發梳辮,飾蘭花(花旦),名重一方。1956年郭子貴先生整理新編並執導「花鼓戲大走場」,由「萬人迷」管應朋出演,先後參加了阜陽地區、安徽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均獲特等獎,而後被選調進京在懷仁堂為中央領導人演出。「花鼓戲大走場」又稱「花鼓戲壓花場」、「游場」,根據「萬人迷」的基本功底為基礎進行再創作,將農村婦女日常生活與勞動動態:喂雞、簸簸箕、薅草、提鞋、扭腰、閃腰等用舞蹈表現出來,揉合進傳統「花鼓戲大走場」中,一連串的舞蹈動作富有生活情趣和美感。「萬人迷」的身段優美靈動有絕活,扭腰、聳肩,背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有節律地顫動如水波盪漾,極有神奇魅力。當年總政文工團、空政文工團曾有多人隨後前往渦陽縣梆劇團學藝而終不能得其要領。「萬人迷」72歲高齡時,主演「九女撲傘」劇目,在全省獲得大獎。「萬人迷」,出身家境貧寒,系遺腹子,識字不多,悟性高,記憶力強。可演劇目上百種。學花鼓戲,其老師為山東藝人藝名「洋紅芋」者。
【孫逸久】(1906—1996)著名農民書法家。阜陽地區書法協會名譽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安徽分會會員。他8歲臨帖學書,楷書攻研嚴趙,行草師承張旭、懷素,苦學苦練,鍥而不舍,至13歲即有名氣,常為鳳台縣城諸大商號寫楹聯匾額,署名「淝北尺童」。青年時代,已有相當造詣。其書法功力深厚,技巧嫻熟,師古而不泥古,得其神韻而法其自然。不少作品參加阜陽、廈門書法聯展,亦被部分報刊採用發表;展出的巨幅草書「壽」字,被收入聯展紀念冊。1985年孫逸久雖壽高八十,仍揮筆不止,頻頻潑墨,有4幅作品參加連雲港市、阜陽地區書法聯展,一部分作品在江蘇、浙江、河南等地巡迴展出。鄭州黃河碑林有他的「源流天上,氣貫中原,澤被華夏」大幅翰墨,挺拔蒼勁,蔚為壯觀。
【吉鴻昌】(1895.-1934. ) 抗日民族英雄,愛國名將,原名恆立,字世五,漢族,河南扶溝人.1895年10月18日出生於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受父親影響,吉鴻昌幼年即具有愛國思想。1913年秋天,不滿18歲的吉鴻昌便投到馮玉祥部當兵。他因吃苦耐勞、智勇正直被馮賞識,提升為手槍連連長,不久又提升為營長。當外國人都在歧視中國人的時候,吉鴻昌在自己胸前掛上「我是中國人」的牌子,真可謂是愛國名將。
1921年,吉鴻昌回鄉探親時,拿出全部積蓄,利用一所破廟作校舍,創辦了「呂北初級小學」。吉鴻昌立下規定:凡是貧家子弟,一律免費上學。學校規模一度壯大,曾被譽為「豫東第一」。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伍奢冢遺址】新石器時代至漢代,位於利辛縣西北20公里,孫廟鄉廟李自然村東北500米,老母豬港南岸。遺址呈谷堆形,佔地30000平方米。因伍奢冢在此而得名。冢上文化堆積層為38米,冢下為18米(河堤剖面),冢南100米處遣仍土城牆,東西長140米,基寬3米,高出地面半米許,城牆北側發現有古井,鍋灶遺跡等。六十年代,曾發現有石斧、骨針、陶網附、紅燒土等。1980年以來,地面採集大量文物標本,經專家鑒定,為大汶口文化晚期遺物。其上層夾雜著東周至漢代遺物。該處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2004年10月28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禪陽寺】位於馬店鄉沈營村,南依阜蚌公路,北鄰黑土溝,遺址現狀為一處中間略高、四周低緩的坡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採集有鴨嘴形、扁鑿形(表面有凹槽)、圓錐形鼎足。器形有夾砂紅陶藍紋罐形鼎,腹飾寬凹藍紋的夾砂厚壁缸等。時代稍晚的陶片,其紋飾有大方格紋、方格填線紋、小方格紋、藍紋和繩紋等。陶色以紅陶為主,黑陶較少。距地表10厘米以下,有大量紅燒土,可能是陶窯或房屋遺跡。從採集標本分析,禪陽寺新石器時代文化可以分為早晚二期,其早期屬大汶口文化,晚期屬河南龍山文化。在遺址中曾採集到銅箭鏃、蟻鼻錢、楚國貨幣等東周文化遺物,說明該遺址亦有東周文化層存在。已列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乾溪「陰陽城」】乾溪在張村南7里,俗稱「乾溝」,位於西淝河北岸自管檯子至亳州城父南有一條大溝叫「乾溪溝」;西淝河南岸自管檯子至王人鄉南儲寨有一條小溝,亦稱「乾溪溝」,俗稱「乾溝」、「趕雞溝」。北乾溪溝較直、較深,且河道變遷不大;西淝河以南河道變遷較大,南乾溪溝自西淝河至老母豬港上段被填塞,僅余王人鄉至永興15公里東西橫溝。春秋晚期吳楚之間頻繁交戰,爭奪徐、陳、蔡、州來諸國,乾溪地方屬吳楚貫例部,楚國為北宋、鄭,東防強吳,常陳兵於淝淮之間,於西淝河乾溪入口處築城屯兵,宜攻宜守,實為戰略要地。當地居民相沿傳呼乾溪入淝口兩岸叫「陰陽城」。在周家歡村與白廟村之間,多次發現陶網墜、蟻鼻錢(楚國貨幣)、銅鼎、銅鏡、銅劍、車馬器等。在南至庄汝、西至魏樓、北至管檯子、東至趙樓,跨河2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發現過3座木橋遺跡,橋礅全是柏樹,每根直徑70厘米。
【東城西城】東城位於縣城西13公里,城址東西1.5公里,南北1公里,呈長方形,土城牆已夷平,而東、北兩方城河尚存。城中曾發現灰陶圈井。城東有一處西漢墓群。墓葬出土隨葬器物有灰陶鼎、豆、壺、舫、罐、銅釜、洗及灰陶俑等。西城位於縣城西27公里王人集東側。城址南北1.5公里,東西0.5公里,城牆已夷平,西、北兩方護城河尚存。西城河沿岸,暴雨後常可揀到蟻鼻錢(楚國貨幣)。城東500米的李寨村有一處漢墓群,出土有新莽貨幣,並書生發現有繩紋陶圈井。
【紀家塔】位於利辛縣西北19.5公里,孫集鎮孫園村東南700米,紀大庄西100米。建於清嘉慶五年(1800),是一座小型墓葬塔,塔體七層六面,塔基平面呈正六邊形,每邊長148米,塔高約10米。塔房原有一寺廟,已毀。此塔系仿木結構磚塔。第一層高約2.2米,其他各層高度自下而上逐層遞減。二、三層外檐口及六角轉變處,均砌一磚挑檐和一磚挑出飛檐。塔身第一層東南距地表64厘米處嵌青石碑一塊,碑高42厘米,寬82厘米,碑文字跡不清,只落款處有「嘉慶五年」、「蒙城舉人李××撰」尚可識。第二層一方向正中嵌青石匾額一塊,鐫刻隸書「芳名永垂」四字。第三層至第七層東南方向,每層正中均砌有拱形佛龕。塔身無窗,塔內中空,無塔心柱,每層只有「十」字形橫木交叉支撐。塔頂為綠紅彩柚葫蘆形按尖,中心以鐵釺貫穿鞏固。全塔玲瓏剔透,保存基本完好。是全省現存最小的古塔。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節孝坊】位於利辛縣西北18公里,孫集鎮政府西800米,孫集至葉馬劉公路北側。是清代光緒皇帝為表彰孫蘭芳之母陳氏忠貞節孝,教子有方,御批「聖旨」所立。整體結構系用青石刻制而成,上下共分三段,由五部分組成,高3.26米、寬1.08米、厚0.39米,佔地面積14.50平方米。石坊上段,頂部為透雕「二龍戲珠」雕工精湛,兩邊為浮雕,刻有花卉、人物、日月圖案否具有中攜刻楷書「聖旨」二字,字體莊重邊刻有「二龍戲珠」與頂部相呼應。中段中間為「節孝坊」石碑,石碑四周均刻有「二龍戲珠」圖案,石碑兩邊豎有對聯,對聯上下端均刻有花卉圖案,碑文略。下段為「節孝坊」底座。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橋古橋】位於利辛縣東25公里,望疃鎮蘆溝集東北600米,胡橋庄西南100米。該橋橫跨工、芡河之上,全長14米,橋梁為5孔,橋面寬4米,磚石結構。橋面用長方條石鋪成,橋礅呈梭狀形,底部用圓柱狀基石鋪墊,上部用青灰磚砌成。整個建築古樸莊重。自明嘉靖時重修,清康熙、雍正年間屢有修葺,現有清道光貳拾壹年五月《重修胡家橋碑記》供考。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伶墓】民國乙丑《渦陽縣志》:「李門集東八里有劉伶墓」。今三里灣鄉劉土樓,舊稱劉伶集,集南有劉伶廟,民國初年廟已拆除,遺有殘碑。集側有一荒冢,當地居民皆指稱為劉伶墓。劉伶,西晉沛國人,「竹林七賢」之一。沛國,漢高帝改泗水郡置郡,東漢改為國,東晉復為郡。轄境相當今安徽淮河以北、西淝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蘇沛、豐等縣地。劉土樓位於西淝河東、北各11公里,當在沛國境內,典籍注為宿縣人,未聞宿縣有劉伶墓。
【劉廷墓】位於縣城西18公里,張村鎮白廟村,墓冢高大,面積約300平方米。劉廷,字省吾,南昌人,明萬曆初都督劉顯之子。隨父出征,作戰勇敢,以功由守備升至總兵,身歷百戰,於諸將中最驍勇。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與清兵大戰於阿而里達崗,因地勢不熟,遭清軍夾擊陣亡。劉廷,舉朝大悚。其所用鑌鐵刀重60多公斤,馬上輪轉如飛,世稱「劉大刀」。天啟初贈少保。《明史》有傳。
【舊城】位於利辛縣城東北18公里,芡河東岸。城址東西1.25公里,南北1.5公里。城址地表可採集到灰陶四分式卷雲瓦當,繩紋簡瓦,幾何形空心磚側表摸印菱形,方援紋磚等漢代遺物。城址外曾發現規模較大的漢磚石墓。墓葬石門,雕刻有朱雀圖案及鋪首街環。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著:越王坐舊城,七十二眼井。落星橋,御花園,報恩寺,四門出棺越王。東部大蔣灣,南有雲蒙山,西靠運糧河,北邊老龍灘。
【傅營六地委駐地】位於縣城西北32公里柳西鄉傅營庄。1946年11月底,中央軍委決定成立豫皖蘇軍區。1947年10月12日,豫皖蘇軍區黨委根據中原局「變淮河為內河,使平漢路東西連成一片,並使豫皖蘇與鄂豫皖確實相接」的指示,決定成立六分區、六地委。10月22日,在亳縣立德寺召開六分區第一次會議;0月24日,分區機關活動在張村鋪、高公廟一帶,六地委、六分區駐於傅營。1949年1月,根據中央《關於在全國解放區行政管轄省縣原邊歸界》的指示,豫皖蘇六分區、六地委隨之撤銷。駐地原有一個院落,現僅存舊房兩間。
【劉家集烈士陵園】位於縣城東北12.5公里,劉家集大街西側60米處。陵園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碑祭後邊南北五排,每排東西5座,共計25座烈士墓葬。1948年5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豫皖蘇區十一團(曾用龍山部隊代號),分析敵情後,按照六分區電令北返,打擊敵新編七十四師,配合華野大軍即將開始的豫東戰役。途中暫住劉家集鎮劉染、戴庄、張庄、徐庄一帶。國民黨新編七十四師駐望疃董集踞點1200餘人,向我駐地搜索進犯。蘇區十一團團首長觀察敵情後,立即命令部隊從三面阻擊敵人。經過一白天的激戰,終以取得勝利。為紀念在戰斗中犧牲的革命烈士,1983年利辛縣人民政府於劉家集南頭建一烈士陵園。由於陵園佔地面積較小,已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1999年利辛縣政府決定將陵園遷移新址。該烈士陵園為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廣大幹群和青少年學生前來憑弔祭掃,緬懷先烈。
【利辛縣烈士陵園】利辛烈士陵園原名路集烈士紀念碑,位於縣城20公里處的路集。這里埋葬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為國捐軀的祝聚民等七位烈士的遺骨。他們在硝煙滾滾的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1984年縣人民政府出資興建,2003年12月縣人民政府出資重修擴建並命名為利辛縣烈士陵園。整個陵園長110米,寬90米,紀念碑高10米,氣勢恢宏,古樸莊重,依「山」傍水,松柏掩翠,滿園馨香。既有陵園之凝重肅穆,又有園林之秀麗清新,集瞻仰、游覽兩種功能於一體。原安徽省委副書記、省人大主任王光宇為紀念碑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原省人大副主任鄭銳為陵園題寫了園名。是利辛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白鷺洲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白鷺洲水利風景區 白鷺洲攔河大壩位於利辛縣闞疃鎮境內,距縣城20公里,總佔地面積1800畝,其中水面600餘畝,是一個依託茨淮新河水利工程新建的,集自然生態、休閑度假、水利文化展示和康體運動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自2006年開始建設,目前已經具備對外開放能力。 [編輯本段]出土文物青銅鼎、金錯刀、大布黃千、陶俑、陶鼎、陶舫、陶壺、鎏金銅佛像、瓷壺、陶網墜、石箭鏃、絲綸誥命
B. 浙江大學中國哲學專業考研經驗分享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人生最艱難的時候就是離勝利最近的時候。考研,我們一「研」為定。
優秀從來沒有既定的樣子,每一個拼盡全力的人,都是閃閃發光的,今日蝺蝺獨行,他日化蝶飛去,願你成為自己的太陽,無須憑借誰的光。
C.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的詳細內容
1 數學物理學部 (191)
艾國祥白以龍蔡詩東陳 彪 陳和生陳佳洱陳建功 陳建生
陳景潤陳木法陳難先 陳式剛 陳希孺程開甲程民德崔爾傑
戴傳曾戴元本鄧稼先丁大釗丁偉岳丁夏畦段學復范海福
方 成 方守賢馮 端 馮 康 甘子釗葛墨林葛庭燧龔昌德
谷超豪關肇直管惟炎郭柏靈 郭尚平郭永懷 郭仲衡郝柏林
何澤慧何祚庥賀賢土洪朝生洪家興胡 寧 胡和生胡濟民
胡仁宇 胡世華華羅庚黃 昆 黃潤乾黃勝年黃祖洽霍裕平
江澤涵 姜伯駒解思深金建中經福謙柯 召 鄺宇平李 林
李邦河李大潛李德平李方華李國平 李家春李家明李惕碚
李蔭遠 李正武廖山濤林 群 林同驥劉應明 盧鶴紱陸 埮
陸啟鏗陸學善呂 敏 馬大猷馬志明閔乃本歐陽鍾燦潘承洞
彭桓武彭實戈蒲富恪錢臨照 錢三強錢偉長錢學森曲欽岳
饒毓泰沈 元 沈文慶沈學礎施汝為 石鍾慈 蘇步青蘇定強
蘇肇冰 孫義燧談鎬生湯定元 唐孝威 陶瑞寶田 剛 童秉綱
萬哲先汪承灝汪德昭 王 迅 王 元 王承書 王鼎盛王淦昌
王乃彥王詩宬王世績 王綬琯王湘浩 王業寧王竹溪 王梓坤
魏寶文魏榮爵 文 蘭 吳杭生 吳式樞吳文俊吳有訓 席澤宗
夏道行冼鼎昌肖 健 謝家麟謝希德 熊大閏徐敘瑢徐至展
許寶騄 嚴濟慈嚴加安嚴志達楊 樂 楊澄中楊福家楊國楨
楊立銘楊應昌葉朝輝葉企孫 葉叔華應崇福 於 淥 於 敏
余瑞璜 詹文龍張 傑 張殿琳 張恭慶張涵信張煥喬張家鋁
張仁和張淑儀張文裕 張鈺哲 張裕恆張宗燧張宗燁 章 綜
趙光達趙忠賢趙忠堯 鄭厚植周 恆 周光召周培源周同慶
周又元周毓麟朱邦芬 朱光亞朱洪元庄逢甘鄒廣田
2 化學部 (175)
白春禮蔡鎦生 蔡啟瑞 曹 鏞 曹本熹查全性 陳 懿 陳冠榮
陳洪淵陳家鏞陳鑒遠陳俊武陳凱先陳慶雲陳榮悌陳茹玉
陳新滋陳耀祖程津培程鎔時戴安邦 戴立信鄧從豪鄧景發
方肇倫費維揚馮守華馮新德 傅 鷹 高 鴻 高濟宇 高世揚
高小霞高怡生高振衡 顧翼東 郭景坤郭慕孫郭燮賢何炳林
何國鍾何鳴元洪茂椿侯建國侯祥麟侯虞鈞胡 英 胡宏紋
黃憲 黃 量 黃葆同黃本立黃春輝黃鳴龍 黃乃正黃維垣
黃耀曾 黃志鏜黃子卿 嵇汝運計亮年紀育灃江 龍 江 明
江元生薑聖階 蔣麗金蔣明謙 蔣錫夔 黎樂民 李燦 李方訓
李洪鍾李靜海梁敬魁梁樹權 梁曉天 林國強林勵吾林尚安
劉若庄劉有成劉元方柳大綱 樓南泉盧嘉錫 盧佩章陸婉珍
陸熙炎麻生明麥松威閔恩澤倪嘉纘彭少逸 錢保功 錢人元
錢逸泰錢志道 任詠華沙國河申泮文 沈家驄沈天慧沈之荃
時 鈞 蘇 鏘 蘇元復孫家鍾唐敖慶 唐有祺 田昭武田中群
佟振合萬惠霖汪 猷 汪德熙 汪爾康 汪家鼎王 夔 王 序
王葆仁王方定王佛松吳奇 吳浩青 吳新濤吳學周吳養潔
吳雲東吳征鎧 武 遲 肖 倫 謝毓元邢其毅 徐 僖 徐光憲
徐如人 徐曉白嚴東生顏德岳楊石先楊玉良姚建年姚守拙
殷之文游效曾余國琮俞汝勤虞宏正 袁 權 袁承業袁翰青
惲子強 曾昭掄張 滂 張存浩張大煜張禮和張乾二張青蓮
張玉奎趙承嘏趙玉芬趙宗燠鄭蘭蓀支志明周其鳳周同惠
周維善朱道本朱起鶴朱清時朱亞傑 庄長恭卓仁禧
3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232)
鮑文奎貝時璋秉 志 蔡 翹 蔡 旭 蔡邦華曹天欽 曹文宣
常文瑞陳 楨 陳 竺 陳鳳桐陳華癸 陳煥鏞陳可冀陳世驤
陳慰峰陳文貴 陳文新陳曉亞陳宜瑜陳宜張陳中偉陳子元
承淡安戴芳瀾 戴松恩 鄧叔群鄧子新丁 穎 方精雲方榮祥
方心芳 馮德培 馮蘭洲 馮澤芳高尚蔭龔岳亭郭愛克韓濟生
韓啟德郝 水 賀 林 賀福初洪德元洪國藩洪孟民侯光炯
侯學煜胡經甫黃家駟 黃禎祥蔣有緒金國章金善寶鞠 躬
孔祥復匡廷雲黎尚豪 李 博 李朝義李季倫李繼侗 李家洋
李竟雄 李連捷李慶逵 李振聲梁 希 梁伯強 梁棟材梁植權
梁智仁林 鎔 林其誰林巧稚 劉承釗劉崇樂 劉建康劉瑞玉
劉思職 劉新垣劉以訓劉允怡婁成後 盧永根陸寶麟 陸士新
羅宗洛 馬世駿馬文昭 毛江森鈕經義潘 菽 龐雄飛裴 鋼
蒲蟄龍戚正武錢崇澍 強伯勤 欽俊德秦仁昌邱式邦裘法祖
裘維蕃 饒子和沈岩 沈其震沈善炯沈允鋼沈韞芬沈自尹
盛彤笙施教耐施立明施履吉施蘊渝石元春宋大祥蘇國輝
孫大業孫漢董孫曼霽孫儒泳談家楨 湯飛凡 湯佩松 唐崇惕
唐守正唐仲璋田 波 童第周 童坦君塗 治 汪堃仁汪忠鎬
王大成王德寶王恩多王伏雄王家楫王善源王世真 王文采
王應睞 王正敏王志均王志新王志珍魏 曦 魏江春魏於全
吳 旻 吳常信吳建屏吳階平吳孟超吳英愷吳征鎰吳中倫
吳祖澤伍獻文蕭龍友謝聯輝 謝少文熊 毅 徐冠仁徐國鈞
許根俊許智宏薛社普 閻隆飛閻遜初陽含熙楊 簡 楊福愉
楊弘遠 楊惟義楊雄里姚 錱 姚開泰葉桔泉葉玉如殷宏章
尹文英印象初於天仁俞大紱俞德浚 曾 毅 曾呈奎曾益新
翟中和張春霆張廣學張景鉞張啟發張樹政張錫鈞 張香桐
張孝騫 張新時張亞平張永蓮張友尚張肇騫張致一趙爾宓
趙國屏趙洪璋趙善歡鄭光美鄭國錩鄭儒永鄭守儀鄭萬鈞
鄭作新鍾惠瀾 周 俊 周廷沖周澤昭朱 洗 朱既明朱壬葆
朱兆良 朱祖祥朱作言諸福棠 庄巧生庄孝僡 鄒 岡 鄒承魯
4 地學部 (192)
安芷生常印佛 巢紀平陳旭 陳 顒 陳國達陳俊勇陳夢熊
陳慶宣陳述彭陳永齡 陳運泰程純樞程國棟程裕淇池際尚
丑紀范戴金星鄧起東丁國瑜 丁仲禮董申保方 俊 馮景蘭
馮士筰符淙斌傅承義傅家謨高 俊 高由禧高振西 谷德振
顧功敘顧知微關士聰 郭承基郭令智 郭文魁 郝詒純 何作霖
侯德封 侯仁之胡敦欣黃秉維黃汲清 黃榮輝黃紹顯賈承造
賈福海賈蘭坡金玉?金振民樂森璕 李 鈞 李崇銀李春昱
李德仁李德生李吉均 李曙光李四光李廷棟 李小文 李星學
林學鈺劉寶珺劉昌明 劉東生劉光鼎劉嘉麒劉振興盧衍豪
陸大道呂達仁馬 瑾 馬杏垣 馬在田馬宗晉 毛漢禮孟憲民
穆恩之 歐陽自遠裴文中秦大河 秦馨菱秦蘊珊邱占祥任紀舜
任美鍔戎嘉余沈其韓盛金章施雅風石耀霖斯行健宋叔和
蘇紀蘭孫 樞 孫大中孫殿卿孫鴻烈孫雲鑄 譚其驤 陶詩言
滕吉文田奇田在藝童慶禧塗長望塗傳詒 塗光熾汪集暘
汪品先王 仁 王 水 王 穎 王 鈺 王德滋王恆升 王鴻禎
王鐵冠王曰倫 王之卓王竹泉魏奉思文聖常翁文波吳傳鈞
吳國雄吳汝康吳新智伍榮生武 衡 席承藩夏堅白肖序常
謝家榮 謝學錦 謝義炳 徐 仁 徐冠華徐克勤徐世浙許 傑
許厚澤許志琴薛禹群楊 起 楊文采楊鍾健 楊遵儀姚振興
業治錚葉大年葉篤正葉嘉安葉連俊殷鴻福尹贊勛 於崇文
俞建章 袁道先袁見齊岳希新 曾慶存曾融生翟裕生 張本仁
張炳熹 張伯聲張國偉張彌曼張彭熹張文佑 張宗祜 章 申
趙柏林趙金科趙九章 趙鵬大趙其國 鄭 度 鍾大賚周立三
周明鎮周廷儒周秀驥周志炎朱 夏 朱日祥朱顯謨竺可楨
5 信息技術科學部 (82)
包為民保 錚 陳桂林陳國良陳翰馥陳俊亮陳星弼陳星旦
褚君浩戴汝為 董韞美馮純伯干福熹高慶獅郭 雷 郭光燦
何積豐侯 洵 侯朝煥黃琳 黃宏嘉黃民強黃緯祿簡水生
匡定波雷嘯霖李 未 李啟虎李衍達李志堅梁思禮林惠民
林為干林尊琪劉盛綱劉頌豪劉永坦陸汝鈐陸元九羅沛霖
母國光彭堃墀秦國剛 闕端麟沈緒榜宋 健 孫鍾秀唐稚松
王 圩 王 選 王 越 王大珩王家騏王啟明 王守覺王守武
王陽元王育竹王占國王之江吳德馨吳宏鑫吳培亨吳全德
夏建白夏培肅薛永祺楊芙清楊嘉墀姚建銓葉培大張 鈸
張 煦 張景中張嗣瀛張效祥鄭耀宗鄭有炓周炳琨周巢塵
周興銘朱中梁
6 技術科學部 (204)
畢德顯蔡昌年蔡方蔭蔡金濤蔡其鞏蔡睿賢曹楚南曹春曉
曹建猷常 迵 陳 達 陳創天陳芳允陳能寬陳新民 陳學俊
陳宗基陳祖煜程耿東程慶國程孝剛褚應璜慈雲桂戴念慈
黨鴻辛鄧錫銘丁舜年都有為竇國仁范守善高景德高為炳
高玉臣高鎮同葛昌純龔祖同 顧秉林顧誦芬顧逸東郭可信
過增元韓禎祥侯德榜 胡海昌 胡文瑞胡聿賢黃克智黃文熙
姜中宏蔣民華金展鵬靳樹梁 柯 俊 雷天覺李 強 李 天
李 薰 李國豪李濟生李敏華李述湯李文采李依依梁守盤
梁思成 林 皋 林秉南林蘭英劉寶鏞劉敦楨劉高聯劉廣均
劉恢先劉仙洲柳百新盧柯 盧 強 盧肇鈞路甬祥呂保維
馬祖光毛鶴年茅以升 孟少農 孟昭英苗永瑞閔桂榮歐陽予
潘際鑾潘家錚彭一剛齊 康 錢 寧 錢令希錢鍾韓邱大洪
任新民邵象華 沈 鴻 沈志雲沈珠江師昌緒石青雲石志仁
史紹熙宋家樹 宋玉泉宋振騏孫 鈞 孫德和孫家棟唐九華
唐叔賢陶寶祺陶亨咸陶文銓童憲章屠守鍔汪 耕 汪胡楨
汪菊潛 汪聞韶王補宣王崇愚王大中王淀佐 王景唐王立鼎
王希季王之璽魏壽昆溫詩鑄聞邦椿吳承康吳良鏞吳碩賢
吳學藺吳仲華吳自良伍小平肖紀美謝光選邢球痕熊有倫
徐采棟徐建中徐士高徐性初 徐芝綸 徐祖耀許學彥薛其坤
嚴 愷 嚴陸光顏鳴皋楊衛 楊 槱 楊叔子楊廷寶 姚 熹
葉恆強葉培建葉渚沛余夢倫俞鴻儒張 維 張 澤 張楚漢
張德慶張恩虯張光斗 張沛霖張興鈐 張佑啟張鍾俊張作梅
章名濤 章梓雄趙淳生趙飛克趙仁愷鄭時齡鄭哲敏支秉彝
鍾萬勰鍾香崇周遠 周 仁 周本濂周干峙周國治周惠久
周錫元周孝信 周堯和周志宏朱 靜 朱森元 朱位秋朱物華
庄逢辰庄育智鄒世昌鄒元爔
7 外籍院士 (28)
巴 頓 伯奇費爾 陳省身 崔 琦 德 泰 丁肇中 馮元楨 傅睿思
高 錕 葛守仁 何毓琦 黃煦濤 霍克弗爾特 霍西金斯 簡悅威 傑 爾
井口洋夫 科 頓 克里斯琴森 庫 什 萊 恩 雷 文 黎念之 李約瑟
李政道 利翁斯 林家翹 林同炎 羅伯特.康 馬庫斯 毛河光 米歇爾
莫里茨 潘諾夫斯基 丘成桐 薩支唐 沈元壤 司馬賀 田長霖 威 利
威塞爾 吳健雄 吳耀祖 肖蔭堂 辛克維奇 楊振寧 姚期智 張立綱
張永山 朱棣文 朱經武 卓以和
中國科學院新增院士名單
數學物理學部(6人):
張偉平43 基礎數學 南開大學
龍以明58 數學 南開大學
王恩哥50 凝聚態物理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邢定鈺 62 凝聚態物理 南京大學
吳岳良45 理論物理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俞昌旋65 等離子體物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化學學部(6人)
張 希 41 高分子化學和物理 清華大學
宋禮成69 有機化學 南開大學
段 雪 50 化工(應用化學) 北京化工大學
趙東元 44 物理化學 復旦大學
柴之芳64 放射化學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高 松 43 無機化學 北京大學
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 (7人)
孟安明43 發育生物學 清華大學
趙進東50 植物生理學、藻類學 北京大學
武維華50 植物生理 中國農業大學
陳潤生 66 生物信息學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楊煥明 54 基因組學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張明傑 40 結構生物學 香港科技大學
謝華安 65 植物遺傳育種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地學部(4人)
張經 49 化學海洋學與海洋生物地球化學 華東師范大學
周衛健54 放射性碳年代學與全球變化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姚檀棟 52 冰川環境與全球變化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穆穆 52 大氣動力學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1人
技術科學學部:5人
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
(共35人,分學部按姓氏筆畫為序)
數學物理學部(6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孫昌璞 46 理論物理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2 李安民 62 數學 四川大學 3 羅 俊 52 引力物理 華中科技大學 4 鄭曉靜(女) 51 力學 蘭州大學 5 席南華 46 數學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6 崔向群(女) 57 天體物理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化學部(8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萬立駿 51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2 包信和 49 物理化學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3 江 雷 44 無機化學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4 江桂斌 51 分析化學、環境化學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5 陳小明 47 無機化學 中山大學 6 周其林 52 有機化學 南開大學 7 唐本忠 52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香港科技大學 8 塗永強 50 有機化學 蘭州大學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5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庄文穎(女) 60 真菌學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 尚永豐 45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北京大學 3 林鴻宣 48 作物遺傳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4 侯凡凡(女) 58 內科學(腎臟病學) 南方醫科大學 5 隋森芳 64 生物物理學 清華大學 地學部(5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周衛健(女) 56 宇宙成因核素與全球變化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2 鄭永飛 49 地球化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3 莫宣學 70 岩石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4 陶 澍 58 環境地理 北京大學 5 翟明國 61 前寒武紀地質與變質地質學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信息技術科學部(4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劉國治 48 高功率微波 中國核試驗基地 2 許寧生 51 真空微納光電子學 中山大學 3 懷進鵬 46 計算機軟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4 陳定昌 72 導航、制導與控制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科技委 技術科學部(7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業 工作單位 1 於起峰 51 實驗力學、精密光測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 王曦 42 材料科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3 王光謙 47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清華大學 4 王自強 70 固體力學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5 王錫凡 73 電力系統 西安交通大學 6 申長雨 46 塑料成型及模具技術 鄭州大學 7 劉竹生 69 火箭總體設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 2009年中國科學院當選外籍院士名單
(共6人,按學科領域排序) 序號 姓名 年齡 國 籍 專 業 工作單位 1 菲立普 · 希阿雷 Philippe G. Ciarlet 71 法國 應用數學 香港城市大學 2 哈邁德 · 澤維爾 Ahmed H. Zewail 63 美國 化學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3 徐立之 Lap-Chee Tsui 59 加拿大 高等教育及基因研究 香港大學 4 郎尼 · 湯姆森 Lonnie Thompson 61 美國 地學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5 馬佐平 Tso-Ping Ma 64 美國 微納電子科學 美國耶魯大學 6 王中林 Zhong Lin Wang 48 美國 材料科學和納米技術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
D. 請問我國著名的歷史家都有誰啊
我再補充一些:
岑仲勉
(1886~1961)
[] 中國歷史學家。學名銘恕,字仲勉,別名汝懋。廣東順德縣人。1886年 9月出生。青年時,入兩廣大學堂(清廣雅書院,後改為兩廣高等學堂),就讀兩年半,考入兩廣游學預備科(清粵秀書院)。1908年10月入北京高等專門稅務學校,1912年12月畢業。其後在上海江海關及廣東財政廳等處任職員,業余從事植物名實考訂及中外史地考證。1934年7月至1935年6月,任上海暨南大學秘書兼文書主任,業余撰著佛游天竺記考釋,於1934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從而引起史學界注意1933~1937年在《聖心》《輔仁學志》《金陵學報》、《中山大學文史專刊》等雜志發表一批論著,其中尤以《水經注卷一箋校》及《金石證史》等引起一些史學名家的注目。1937年經陳垣推薦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同年7月至1948年6月任該所專任研究員。1948年 7月至1961年10月任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先後擔任《隋唐五代史》、《唐代石刻文選讀》、《兩漢西域學》、《蒙古初期史》、《隋唐史》等課程。曾任廣東省政協委員。1961年10月7日病逝於廣州。
岑仲勉的家鄉順德是清代著名西北史地學家李文田的故鄉,故其治學深受清代西北史地學派的影響。岑仲勉把《西域水道記》、《漢書西域傳補注》、《登科記考》的作者徐松奉為先驅,因而有《漢書西域傳地理校釋》和《登科記考訂補》之作。岑仲勉還受到清季英年早逝的唐史學者勞格的影響,所著《郎官石柱題名新著錄》、《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續勞格讀全唐文札記》、《元和姓纂四校記》等都發揚了勞格的未竟之業,而在博大方面有所超過。
岑仲勉治學最重要的成就是以碑刻考證歷史,清代金石家的碑跋,多述小學、碑例、書法等專義,岑仲勉則以碑誌考證史實,又糾正了清金石家過信石刻、偏責史實的毛病,客觀地論證碑誌之價值。除郎官石柱研究外,1936~1942年,著有《金石證史》、《貞石證史》、《續貞石證史》,後收入《金石論叢》,於198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在隋唐史校勘考釋之學中,在辨偽方面,《白集醉吟先生墓誌銘存疑》等文受到國內外學者廣泛好評,與《白氏長慶集偽文》、《論白氏長慶集源流並評東洋本白集》一起,對白居易文集整理有重要貢獻。在追錄史源方面,指出《元和姓纂》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之史源,此為一重要發現。在職官典制考證方面,《翰林學士壁記注補》、《補唐代翰林兩記》是超邁清人的作品。在地理考證方面,《括地誌序略新銓》論定孫星衍排列之非。這方面的專著有50~60年代的《隋書求是》、《唐史余審》、《通鑒隋唐紀比事質疑》、《唐人行第錄》。《行第錄》為對唐代文學史及傳記學很有裨益的首創之作。
岑著《隋唐史》(1950~1953年撰成),反映了作者在隋唐史通論中的創見。如其中對李德裕、陳子昂、四鎮的研究,新意迭出。此外,在他晚年還著有《黃河變遷史》、《府兵制度研究》《西周社會制度問題》《兩周文史論叢》、《墨子城守各篇簡注》。這些專著反映了作者對西周以來的歷史乃至黃河歷史的廣泛興趣。
在中外史地研究方面、尤其是西北史地方面,出版有《西突厥史料補闕及考證》、《突厥集史》、《中外史地考證》等。在突厥史料的搜輯方面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好評。岑仲勉自四十歲至七十五歲三十餘年間,全部史學著作約一千萬字,自1912年起發表論文一百八十餘篇,已刊專著十八種,特刊專著二種。
顧頡剛
(1893~1980)
[] 中國歷史學家原名誦坤,字銘堅。筆名有無悔、天游、張久、誠吾、桂姜園、余毅、勞育、康爾典、周、武興國等。江蘇蘇州人。1893年5月8日(光緒十九年三月二十三)生於一個書香世家。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13年考入國立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考入本科中國哲學門,1920年畢業留校,以助教名義任圖書館編目。1922年在上海任商務印書館編輯,與王鍾麒(伯祥)合編《新學制本國史教科書》,與葉聖陶合編《新學制國語教科書》。1924年回北京大學,任研究所國學門助教,先後編輯《國學季刊》、《歌謠周刊》、《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周刊》。1926年以後,歷任廈門、中山、燕京、北京、雲南、齊魯、中央、復旦、蘭州、震旦等大學和社會教育學院、誠明文學院、上海學院教授,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和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職。
顧頡剛是「古史辨」派的創始人,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疑古思想。他的「傳」、「紀」不可信的思想來自崔述,「經」不可盡信的思想來自姚際恆,治學要融會貫通的思想來自鄭樵。他用歷史進化論的尋求事物演變線索的治學方法學自胡適,對今、古文家的看法則受之於錢玄同。王國維用實物材料研究古史所取得的成就也給他深刻的影響,王氏所考出的真古史被用以破壞偽古史。1909年,他有志於考辨偽古史,從事資料搜集、積累。1914年始作筆記,記錄讀書心得,終生不輟,計約二百冊,四百餘萬字。1916年作《清代著述考》初稿二十冊,對清代學者的治學成績有了全面了解。1921年他計劃推翻偽古史。1923年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一文中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引起史學界的激烈爭論。以後,將自己和他人研討爭辯的文章編為《古史辨》八冊。
他認為古史傳說中的帝王都有神性,都是從神演化為人,古書中所講的古史是由不同時代的神話傳說一層一層地積累起來的,神話傳說發生時代的先後次序和古書上所載的古史系統排列的先後恰恰相反。研究古史要打破四項非信史的基本觀念:①打破民族出於一統的觀念;②打破地域向來一同的觀念;③打破古史人化的觀念;④打破古代為黃金世界的觀念。他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把崔述的「世益晚則其采擇益雜」之說發展為系統的理論認識,為考辨古史傳說提出了新的思想方法,是中國辨偽史上劃時代的發展。
他對古代的民族和地理也作了深入的考辨,以為自西周以至春秋初年,許多種族各自把本族形成時的人作為自己的始祖,而沒有各族公有的共同始祖,只是春秋以後,經過了二百多年的大國攻滅小國,把無數種族並到一起,到了戰國中期才出現唐虞、夏、商、周同出於黃帝的說法秦漢以前的中國只是沒有統一的許多小國,《禹貢》的九州 《堯典》的流放四罪之處、《史記》的黃帝所到的四方是戰國時七國的疆域,而《堯典》的羲和四個居住地,以交趾入版圖,更是秦、漢的疆域, 他以為研究古代地理應當以各時代的地域為地域,不能以戰國的七國和秦的四十郡作為古代早就定局的地域。為了促使史地學者鑽研中國地理沿革史及民族史,他於1934年發起組織禹貢學會,創辦《禹貢》半月刊。在他領導下,學術研究成績卓著,為國內外學者所重視,稱之為《禹貢》派。
他把考定古書著作的時代作為研究古代神話、傳說以及民族和地理等演變過程的重要前提為此,他對《周易》《尚書》《詩經》、《左傳》、《國語》、《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禮記》、《論語》《老子》《莊子》、《墨經》、《山海經》、《穆天子傳》、《戰國策》等書的著作時代,作了不同深度的考訂。他在觀看各種戲劇和搜集整理歌謠時,注意到小說、戲劇、歌謠中故事的隨時隨地變化性,認為研究這一變化過程可以印證古史傳說的變遷。他對吳歌、孟姜女故事作了開創性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對香會、廟宇、神道、婚喪禮節等也作了調查研究。他又熱心於創辦研究民俗的團體和刊物,1926年在廈大創立風俗調查會,1927年創辦中山大學民俗學會和《民俗周刊》,編印《民俗學會叢書》。1936年又在北平創辦風謠學會。此外,他亦重視邊疆問題的研究1938年為昆明益世報編《邊疆周刊》。1941年在成都創立中國邊疆學會。同時,他又先後主編學術刊物《責善》半月刊《齊大國學季刊》和《文史雜志》。
1949年以後,他任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主持標點《資治通鑒》、二十四史晚年深入研究《尚書》,作成《周公東征考證》和《校釋譯論》多篇。1980年12月25日在北京病逝。生平著述極富,已出版的有《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原名《漢代學術史略》)、《三皇考》、《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史林雜識初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吳歌甲集》、《蘇州史志筆記》、《西北考察日記》、《論巴蜀與中原的關系》、《顧頡剛選集》、《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等。
何茲全
(1911~ )
[] 中國歷史學家。山東菏澤人。1911年9月7日(宣統三年七月十五)生1935年在北平大學史學系畢業後,去日本留學,翌年因病回國。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會的專款資助,在中央大學歷史系研究魏晉南北朝史,並在該系講授「中國通史」課。1941~1944年任國民黨中央訓練委員會編審。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47年赴美國,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讀書,並受霍普金大學資助,協助法蘭西斯教授將範文瀾著《中國通史簡編》翻譯為英文。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發生後回國,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先後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晉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茲全主要集中研究漢唐經濟史、兵制史、寺院經濟和魏晉南北朝史幾個方面。是國內最早倡導魏晉封建說的學者之一。早在學生時代,他就發表《魏晉時期庄園制的芻形》、《三國時期國家的三種領民》、《中古時期大族寺院領戶研究》等論文,論述了魏晉南北朝封建依附關系的出現和盛行。以後,他又在《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幾個問題》、《漢魏之際社會經濟的變化》等論文中比較系統地闡發了魏晉封建說的主張。此外,他的《中國中古時期佛教寺院》(1934)一文,在學術界頗有影響。80年代,他又發表《佛教經律中關於寺院財產的規定》和《佛教經律中關於僧尼私有財產的規定》兩文,把寺院經濟的研究引向深入。他在兵制史研究方面,亦有創見,對世兵制魏晉中軍孫吳兵制十六國兵制和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諸問題,他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古代社會》一書,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會及古代向中世紀演變的重要成果全書分四部分,對西周封建說、春秋戰國之際封建說和亞細亞型東方社會說提出不同意見,並就「人類社會發展道路的同與異」發表獨到見解。
作為訪問學者,他於1987~1988年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講學。
他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黨員。秦漢史學會、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唐史學會和北京史學會的理事、副會長和顧問。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兼導師、北京師范大學東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東西方文化研究》主編。他發表的論文,一部分已收入《讀史集》和《五十年來漢唐佛教寺院經濟研究》。
侯外廬
(1903~1987)
[] 中國歷史學家。原名兆麟,又名玉樞,自號外廬。山西省平遙縣人。1903年2月6日(清光緒二十九年正月初九)生於平遙縣西王智村,1987年 9月14日病逝於北京。出身於書香人家,自幼習四書五經。1922年到北京求學,分別考入北京法政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兼攻法律和歷史。1927年赴法留學,入巴黎大學。1930年,侯外廬經莫斯科回國。初在哈爾濱法政大學任教授,講授經濟思想史等課程。「九?一八」事變後,輾轉回到關內,在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等校任教授。抗日戰爭期間他在重慶一面從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一面從事學術研究,相繼出版了《中國古典社會史論》(後改名《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和《中國近世思想學說史》等重要著作,在中國古史和思想史研究領域內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西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等職。「文化大革命」後,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侯外廬堅持應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歷史,對上下幾千年的社會史和思想史做了廣泛、深入的研究,著作宏富,自成體系,開創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學派,其主要特點是:①注重對歷史做整體的、動態的研究。②依據馬克思主義探討中國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社會的發展路徑。指出「亞細亞的古代」不同於以希臘為代表的「古典的古代」的原因在於後者是國家取代家族的革命,而前者則是國家混合在家族中(即「社稷」的維新)。而氏族制的遺留,規定了國民思想的晚出以及偏重於倫理道德的賢人作風;舊傳統遂又成為阻礙歷史前進的巨大惰力。③皇權壟斷的土地所有制(即土地國有制)是秦漢以來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以及定於一尊的封建思想的社會根源。④與土地權力相聯系,皇族地主占據了封建社會整個階梯的頂端。豪族地主既有支持皇權的一面,又有對抗皇權的一面。庶族地主則更多地擁護皇權。豪族地主與庶族地主彼此勢力之消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封建社會不同時期政治、經濟以及思想文化發展的特點,也是封建社會從前期向後期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⑤對思想史的研究,注重批判維護封建主義的正宗思想,更注重發掘不為人所重視的「異端」思想和哲學史上的唯物主義傳統。⑥強調以法典作為歷史分期的標志。如從奴隸制社會進入封建制社會是以秦漢之際一系列法律形式為標志;唐代的兩稅法是封建社會從前期向後期轉變的標志,明代的「一條鞭法」則是封建社會進入晚期的標志。
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國封建社會史論》、《蘇聯歷史學界諸論爭解答》、《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近世思想學說史》(上、下卷)、《中國思想通史》(與杜國庠、趙紀彬、邱漢生等合著,五卷)、《中國思想史綱》(上、下冊)、《宋明理學史》(上、下卷)、《韌的追求》(回憶錄)等。
侯外廬長期擔任中國史學會理事。晚年,擔任中國哲學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名譽顧問、《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主任等。他還曾當選為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
譚其驤
(1911~1992)
[] 中國歷史學家、歷史地理學家。字季龍。浙江嘉興人。1911年 2月25日(清宣統三年正月二十七)生於奉天府(今遼寧沈陽)。1930年畢業於上海暨南大學,1932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研究生院。1932年起歷任北平圖書館館員,輔仁大學、燕京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和國立清華大學兼任講師,廣州學海書院導師。1940年起任浙江大學副教授、教授。1950年起任復旦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198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同年受聘為《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委員。
作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34年協助顧頡剛發起成立了以研究歷史地理為宗旨的學術團體——禹貢學會,創辦了《禹貢》半月刊。他又是中國地理學會的發起人之一,長期任理事,1981年以來任《歷史地理》主編。他主持編繪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是一部由數十位專家通力合作完成的迄今最權威最精確最詳細的中國歷史政區地圖集。他主持編纂《中國國家地圖集?歷史地圖集》,這將是一部包括自然、人文二十個專題的綜合歷史地圖集。
譚其驤長期從事中國史和中國歷史地理的教學,開設過中國通史斷代史史學史、文化史、專著研究、中國歷史地理概論名著選讀歷史地理研究法等課程,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他的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歷代疆域政區、都市、河流湖泊的變遷,海陸變遷,人口、民族的分布和遷徙,文化史,經濟史,歷史地理古籍注釋,地理學史、遼史及歷史人物等方面。已發表的百餘篇論文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和新的結論,其中如對秦漢政區、晉永嘉之亂後的移民、湖南的移民和民族、貴州古代楊保族的歷史、徐霞客(見徐弘祖)的學術貢獻、西漢前黃河變遷史、東漢以後黃河安流的原因、雲夢和雲夢澤的變遷、上海的海陸變遷和開拓過程、馬王堆出土古地圖研究、《漢書地理志》選釋、《山海經》研究、海河水系的形成、中國歷史文化的地域差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1982年前的主要論著已收入《長水集》上、下冊。還主編有《辭海》歷史地理分冊、《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黃河史論叢》等。此外,譚其驤還擔任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古籍規劃小組成員,中國史學會理事、常務理事,上海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等職。
徐中舒
(1898~1991)
[] 中國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初名道威。安徽懷寧(今安慶市)人。1925年考入國立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928年任復旦大學和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所撰《古詩十九首考》一文受陳寅恪賞識,1930年經其推薦,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任編輯員,兩年後升為研究員。在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年,發表一系列學術論著,受到學術界的重視。30年代初期參加整理清代內閣大庫所藏明清檔案,頗著成績;同時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兼課,講授「殷周史料」。1934年與容庚等共同發起成立考古學社。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應中英庚款和四川大學協聘,任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從40年代起,他先後還在樂山武漢大學、成都燕京大學、華西協和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執教。1949年以後除繼續擔任川大教授外,並兼西南博物館和四川博物館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顧問、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中國古文字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以及《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徐中舒長期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先秦史和古文字學是其主攻方向,對明清史和四川地方史的研究也有顯著貢獻。他在治學方法上,除繼承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外,擴大研究視野,力求掌握全面,盡量利用有關學科的科學知識,聯系補充,以體現歷史本身的完整性。他熟悉先秦文獻,既能得心應手地運用這些資料,又具有宏觀素養,善於把田野考古、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工藝學諸方面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反復論證,力求其是。他強調研究古文字學應和古史研究相結合。他的研究成果豐碩。有關中國古典文學的論文有《木蘭歌再考》、《五言詩發生時期的討論》等。古史和古文字方面有《耒耜考》、《再論小屯與仰韶》、《〈左傳〉的作者及其成書年代》、《論〈戰國策〉的編寫及其有關蘇秦諸問題》、《論周代田制及其社會性質》、《論西周是封建社會――兼論殷代社會性質》、《陳侯四器考釋》《金文嘏辭釋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甲骨文中所見的儒》、《西周牆盤銘文箋釋》、《西周利簋銘文箋釋》、《周原甲骨初論》等論文,論證古史、考辨文字,不乏獨到的見解。從40年代開始,還對四川地方史進行研究,撰寫《巴蜀文化初論》、《續論》、《論〈蜀王本紀〉成書年代及其作者》、《〈交州外域記〉蜀王子安陽王史跡箋證》等文。
考著有氏編鍾圖釋附考釋、《史學論著輯存》、《論巴蜀文化》、《左傳選》等;還主持編纂了大型辭書《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殷周金文集錄》、《甲骨文字典》等多種工具書。
李學勤
(1933~ )
[] 中國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北京市人。1933年 3月28日生。1952年肄業於清華大學哲學系。1952~1953年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加編著《殷虛文字綴合》。1954年到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1985~1988年任該所副所長。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主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並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先秦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等。1985年被選為美國東方學會榮譽會員。
李學勤長期致力於漢以前的歷史與文化的研究,注重將文獻與考古學古文字學成果相結合,在甲骨學、青銅器、戰國文字、簡牘帛書及其相關歷史文化的研究領域,均有重要建樹。50年代,他綴合、整理殷墟發掘所獲甲骨,用排譜法研究甲骨文反映的史事和歷史地理,並首次鑒定出西周的甲骨文;他首創殷墟甲骨的非王卜辭說,繼而又就歷組卜辭等問題提出兩系九組的新分期法。在青銅器及其銘文的分期、分區、分國別研究中,也取得了較大成就。在系統研究甲骨、金文的基礎上,他對商周時期的禮制、職官、家族法律等方面作了探索50年代後期,他綜合研究戰國時期金文陶文、古璽、貨幣文字及簡帛,從而促使古文字學領域中新的分支——戰國文字研究形成。他從1975年起先後參加湖南長沙馬王堆帛書、湖北雲夢睡虎地竹簡、湖北江陵張家山竹簡等出土文物的整理注釋,並利用這些新材料,對戰國以至漢初的學術史、文化史進行探索,引起學術界的廣泛注意。
李學勤曾多次前往歐美澳、日、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考察研究當地公私收藏的中國古代文物,與外國學者合作進行搜集和研究,出版了《英國所藏甲骨集》,同時准備出版有關歐洲所藏青銅器的專著。已出版的專著有《殷代地理簡論》(1959)、中國青銅器的奧秘(1980)《東周與秦代文明》(1984) 《古文字學初階》(1985)、《中國美術全集?青銅器》(主編,1985~1986)等,論文迄今已發表近二百篇,主要有論殷代親族制度(1957)《戰國題銘概述》(1959)、《論婦好墓的年代及有關問題》(1977)、《西周甲骨的幾點研究》(1981)、《重新估價中國的古代文明》(1982)、《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轉讓》(1983)、《對古書的反思》(198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