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岩上大學
㈠ 海淀區教育名人有哪些急ing~
1、人大附中聯合總校校長 劉彭芝
劉彭芝,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第九任校長。她先後榮獲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班主任、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首都巾幗十傑、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北京市科技先進工作者、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先進女職工、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作為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劉彭芝開拓創新,以教育家的理念和戰略家的眼光,提出了「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祖國的騰飛,一切為了人類的進步」的辦學思想,帶領全校教職員工,以十年超越幾十年的速度,將人大附中從一所普通的重點中學建設成為一所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世界名校,成為首都基礎教育界的一個窗口。
海淀教育_教育名家談
㈡ 湖南大學建築學導師有哪些
博士生導抄師:魏春雨,襲柳肅,陳飛虎
教授:袁朝暉,石 逸,劉宏成,鄧廣,黃禮攸,陳翚,胡驫 ,朱忠東,楊建覺,肖艷陽,阮國新,何照明,焦勝,席宏正,陳清海,吳永紅,何韶瑤,廖艷紅,陳曉明,黃文勝,盧健松
講師:向昊,蔣蘇琦,石健,李旭,龍玲,鄒敏,陳煊,劉爾希,鍾力力,章為,羅藎,鍾明芳,章靜,閆岩,齊靖,宋明星,黃茜,肖堅,吳志勇,姜敏, 魯利宇,張蔚,苗欣,肖燦,許乙青,龔震西,明輝,李煦,聶承鋒,歐陽虹彬
㈢ 怒江水電基地的怒江之爭
怒江的開發計劃刺激了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成長的環保記者們。對於怒江的水電開發,一些記者持批判態度,一邊進行報道,一邊不忘記自己「環保人士」的身份,他們以媒體和環保NGO(非政府組織)的雙重身份努力影響政府決策。
2003年9月,人民日報社記者趙永新的一篇題為《為子孫保留一條生態江》的文章,以其非同一般的影響力揭開了圍繞怒江開發所進行的長達數年的爭議。在這些反對建壩、開發怒江的記者眼中,對怒江無節制、無計劃的開發會貽害無窮。
2003年9月3日,在國家環保總局主持召開的「怒江流域水電開發活動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專家座談會」上,汪永晨和來自雲南大學的何大明等專家學者,對怒江建壩發出了強烈的抗議。同時到場的還有汪永晨組織的十幾家媒體的記者,他們將會上專家們反壩的聲音通過各大主流媒體傳向社會,而這也是媒體與NGO第一次參加由政府部門召開的有關江河開發的研討會。
接下來在2003年10月25日召開的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汪永晨用一張會議用紙,一支鉛筆,徵集了62位科學、文化藝術、新聞、民間環保界人士反對建壩的聯合簽名——「請保留最後的生態江——怒江」。後來這份簽名被媒體廣泛宣傳,達到了廣泛的影響效果。次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環境NGO代表撰寫的《保護天然大河怒江,停止水電梯級開發》、《關於分類規劃江河流域,協調生態保護與經濟開發的提案》議案提交給了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
「環保人士連怒江都沒有去過」,為了回擊一些挺壩者的這種指責,2004年2月16~24日,汪永晨帶領北京和雲南的20名新聞工作者、環保志願者和專家學者到怒江進行了為期9天的采風和考察,並與當地的居民進行交流。接著,隨行的記者們便以怒江地區兩岸生物多樣性及文化習俗等題材進行了大量的報道。
就在他們「游」怒江的路上,一個令他們振奮的消息傳來,溫家寶在發改委上報國務院的《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報告》上親筆批示:「對這類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且有環保方面不同意見的大型水電工程,應慎重研究,科學決策。」
自此,眾人關注的怒江水電工程被迫叫停。而事實上,後來據2005年9月9日香港《文匯報》消息,當年7月,溫家寶總理赴雲南考察工作期間,有地方官員向他反映怒江水電建設停工已久,地方不知如何進退,希望中央能盡快定奪。溫總理回京後,立即指示國家發改委、環保總局、水利部等有關部門「加緊論證研究,盡快拿出自己的意見」。但是,在當時看來,媒體和環保組織又一次成功地影響了政府的決策。
一位持反壩態度的記者告訴《科學新聞》,在怒江開發中之所以持這種觀點,是因為「我覺得觸動最大的還是在崇山峻嶺之間,人類試圖征服自然的行為,譬如西南的一些水電工程。但它們卻在一系列的地震斷裂帶上,將江河分成一段段靜止的河流,盡管工程方可能說他們做過各種試驗、防護,但是我認為對於大型工程來說,必須要公開更多細節、更多的公眾參與,更加有序的流域規劃,才能更好的開發江河。而不是目前的這種無序的開發方式」。
另一位參與了怒江開發報道的記者告訴《科學新聞》:「我認為,報道始終要中立。盡可能聽取各方意見。比如怒江事件,我做的更多的是在一項重大工程面前,民間組織如何成功影響政府決策,而這正是一個健全公民社會的必然組成部分」。
關於怒江開發的爭議一直持續數年,社會和政府對於怒江也十分關注。2008年國家公務員的試卷上的申論題目之一便是「怒江建水電站的爭議」。而從2003年怒江開發方案通過至今,關於怒江開發的爭議已經持續5年之久。水電水利專家們也一反往常沉默的做法,有一些人如水博(張博庭)等通過各種渠道對水電進行科普,而記者們也是從各自的興趣點進行相關報道,與之前不同的是,以反壩為主流此時轉變為百家爭鳴。
地震之劫
媒體對於水壩爭議的報道聚焦於怒江多年之後,一場地震將人們的視角吸引到了另外的點上。
2008年「5·12」大地震發生後,在舉國悲痛的同時,關注水壩的人們也將目光投到了距汶川僅17公里的紫坪鋪水壩。
在地震發生前,就有媒體報道說四川岷江上的紫坪鋪水庫高壩對於地震的抵禦能力太低,如果遇到松潘大地震後果不堪設想。當地震發生後,趕到紫坪鋪的行政官員看到大壩表面一片狼藉,馬上向上級報告紫坪鋪大壩的危險性。這個消息被媒體得知後立即發布,從而也吸引了國內外的反壩人士的關注。但事實上,第二天水利專家們到現場檢查後認為,紫坪鋪大壩結構安全穩定,他們立即將大壩安全的消息向社會正式發布。
紫坪鋪大壩在汶川地震的強烈搖晃下,並無損傷,反而在抗震救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據介紹,5月17日紫坪鋪電站恢復並網發電,為震後搶險救災提供了便利條件;紫坪鋪水庫形成的寬闊水面,為地震後道路的嚴重塌方和空中氣候受阻的救災提供了可靠的水路保障。
而對於地震和大壩之間的關系,一些媒體也開始更多地表現出不同的視角,而不再僅僅是以環保作為唯一視點,更多地重視專家們的意見。如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工學院嵇少丞教授在新語絲網站發表的《汶川大地震與紫坪鋪水庫有關嗎?》一文被《南方周末》刊登。
上述環保記者也表示,「媒體需要告知公眾這項工程中會影響到哪些群體,哪些環境因子。當然,反過來也需要說明的是事情的復雜性。也就是說,任何一件事需要和當地的特殊經濟、社會環境聯系起來,就如我曾經在文章中引用過的一句話:你不能讓當地人光著屁股搞環保。」既然政府需要一個生態社會,那麼就應更多給予這些地方財政轉移支付,劃分更多地功能區,譬如,環境保護的區域,就不要更多開發。」
而對於媒體多年來的反壩,水利水電等領域的專家們也在思考著自己的不足。「公眾的科學認知不足,而我們專家們的聲音沒有出去。」國際大壩委員會主席賈金生告訴《科學新聞》。
同時,雖然有專家認為這些反壩的聲音造成了怒江的擱置、移民矛盾的增加,但是專家們不否認他們不斷地「挑毛病」也是有作用的。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原院長高季章表示「這些反壩的聲音也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幫助,他們讓我們在水電的研究中可以考慮得更為周全」。
「世界上並沒有哪個組織是真正反壩的,要麼他們是因為想要保持純原生態,要麼是因為他們的某個在意的利益點被影響,才會導致他們表現出來對於大壩的反對。」一位對反壩有研究的水利水電專家對《科學新聞》解釋。 (本文來源:科學新聞 作者:閆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