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第五屆研究生模擬職場
1. 大連理工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大四化環學長前來答題,談談一些基礎課的老師吧。
1.大學物理A
強烈推薦余虹老師啊!對,就是教材的主編,同時還是mooc得負責人。余老師講課授課的方式非常適合我們,她根據本課程知識結構的特點,將重點突出在課件上,層次分明。講完課後會及時總結,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通過例題使知識更條理化。課前還會回顧上次課內容,重點鮮明,真的是位
2. 用一句話寫出體驗到的職業感受
我面試過數以百計的各個層面的員工,其中最讓我感到遺憾的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有著非常好的素質,甚至有的還是名校的畢業生,因為不懂得去規劃自己的職業,在工作多年後,依然拿著微薄的薪水,為了一份好一點的工作而奔波。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只要稍微修正一下自己的職業方向,就能夠在職業發展上走得更從容。
有一次一個大連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好像是學電子的,來應聘我們的公關企劃部部長。那小伙長得不錯,將近一米八的身高,很陽光,個人素質也很好。他研究生畢業後去了一家稍微有點規模的IT企業,因為他對於軟體的了解很不夠,就沒有做技術,而是從事管理,後來做到了總經理助理,主管行政和企劃。工作5年後的薪水也就是5000多點,他在公司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我在面試的過程中了解到,他之所以應聘我們的公關企劃部部長,只是因為我們這個職位給的薪水還可以,而不是因為他喜歡這樣的工作。後來我幫助他分析,依照他的素質和職業興趣,如果選擇得當,幾年後應該有著很好的發展。但是我們公關企劃部部長的職位並不適合他,如果我們聘用了他,不但耽誤企業的發展,而且也會耽誤他本人的發展。我幫助他分析以後他恍然大悟,對我十分的感謝。後來他經過認真的思考及時修正了自己的職業道路,目前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所以有時候沒有應聘上反而是面試的成功。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樣的人大多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最初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應該在哪個領域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幾年過去了,稀里糊塗的換了幾家公司,回過頭來才發現,只是積累了不同行業、不同職能方向不成功地豐富經驗。而且據我觀察越是聰明的人越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因為似乎什麼工作都難不倒聰明人,他們就有機會嘗試不同的工作,結果卻都是「蜻蜓點水」。一段時間以後突然發現,多種多樣的工作經驗並沒有給自己帶來沉甸甸的收獲,反而造成了自己缺乏專長、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局面。最最關鍵的就是他們永遠都難以結束低薪長跑,白白浪費了上天賦予他們的才智。
當然,和此相對應的是另外的例子。有的人起點並不高,既非名校也不是什麼好得不得了的專業,甚至這里邊還有大專和中專畢業的人,但是因為他們的正確的職業發展之路,幾年之後他們在職場上的價值超過了很多當初起點比他們高的人。我們公司現在的財務總監就是專科畢業的。但在十多年的財務生涯中,從出納、會計、主管會計到財務經理,他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很踏實。不少和他同齡的本科生、研究生也還沒有取得這樣的成績。我也認識不少拿著高薪的人士,他們中不乏低學歷的人才,只是因為在一個領域里辛勤耕耘而成為這個領域的專精之士,從而能夠獲得和他們價值相匹配的薪酬。
各種有趣的職場現象還有很多。
有的人進了國有企業,進了政府機關,沒有得到太大發展,一直非常矛盾,想離開又不願失去既得利益,轉換成本越來越大,勉強得來一官半職,也很是沒意思。始終處在矛盾當中,年輕人的激情在無聊的事務中慢慢消磨。也有的人盲目的相信考證和考研,希望藉助證書增加自己在職場的砝碼;有人成功了,為數不少的人卻越讀越窮,所獲得的薪酬遠遠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如果把考證和考研比作投資的話,至少是投資收益率不高。我就親自面試過不少MBA,至少我是覺得他們沒有獲得和他們的投資相匹配的回報。
我們身邊總有這種從一工作就抱怨不斷卻委曲求全的人存在,他們或者從一開始就沒有為自己的職業做過規劃,要麼只進行過短期的職業指導,等有了一份自己可以接受的工作之後就「適可而止」,任由無聊和無奈一天天侵蝕自己日漸衰老的心。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和觀察。有太多的人不了解如何去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包括不少讀過職業生涯方面的書的人。接觸到不少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對這樣的問題更是全然沒有概念,甚至我看到有的人30歲了還在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感到迷茫,而且看趨勢還要繼續迷茫下去。究其原因關鍵是功力太淺,僅僅囿於職業來考慮職業,沒有能夠從更高的高度上來考慮這樣的問題;而目前所謂的職業生涯之南的書也大都為學者所作,理論性有餘,實踐性不足,用以促進思考或許還有點幫助,用來指導實踐則全無所獲。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近來我一直考慮怎麼樣將自己對於職業生涯的經驗和觀點能夠系統的表達出來,以期能夠對這方面的問題感到困惑的朋友有所幫助。有些內容純粹是我自己的感悟,有的是別人的感悟但我比較認同,僅對在這方面給予我啟發的朋友們表示感謝。
首先想表達的第一個觀點就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其實一生來講失敗的人和成功的人努力差不多,我甚至發現很多在職業發展上並不順利的人非常努力,反而一些人順風順水,彷彿很輕易的就得到了別人眼中的成功。成功的人努力幾年就很輕鬆了,頂多智力上開發的多一些;而失敗的人也很努力,因為一旦他不努力就沒有飯吃。
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大的幸福在於選擇對兩件事,一是找對單位、找對老闆、找對上司;第二件事就是找對妻子或丈夫。為什麼這么說呢?當太陽升起時我們與上司共事,當日落西下時我們與自己的愛人相擁。 正確的選擇是如此重要,然而你會發現現實生活當中很多的人面臨選擇的時候竟然會非常草率。一個人花在影響自己未來命運的工作選擇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購買衣服上的心思要少的多,這是一件多麼奇怪的事情,尤其是當他的未來幸福和富足全部依賴於這份工作時。幾乎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錯誤的——沒有人會故意做出一個不利於自己的決定。他們之所以選錯,往往是由於不懂得如何選擇。很多人認為自己無法了解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工作,只好換來換去,希望能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但許多年過去了,仍然很迷惑。所以我們要認真選擇,否則你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那片土地適合你生長,什麼樣的環境適合你發展。和企業發展是一個道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沒有選擇對明確地方向以前,單純的談速度是沒有太大意義的,甚至有時等待優於行動。沒有明確選擇的行動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瞎折騰,瞎折騰的結果就是無序導致無效.
3. 【關於「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事件」的思考】
【關於「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事件」的思考】
一、孩子,一路走好!
10月13日,距離國慶收假後的第五天,大連理工化學工程專業的一名25歲研究生,在實驗室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件事曝光後,網路聲音不絕入耳的撲面而來,充斥著屏幕。
這一生,在25歲戛然而止,如一朵花,才向著陽光還未綻放,就在暴風雨中被吞噬殆盡。他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點點東西,也只能窺見一二。與這悲劇形成鮮明對比的,只剩那字里行間的謙卑與溫柔。無法想像,他在當時是懷著何種的絕望寫下這幾頁內容,文字在此刻是不是也成了最無力匱乏的表達方式。更無法想像,一個人會有多麼無助,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卻只用這短短幾頁字走完了自己這一生的路。就連身邊的朋友也沒想到,他會自殺。沒有導師的「霸凌」,自己也不是不學無術,看起來好像只是運氣「差」了一點。
當事情上了熱搜之後,有一些「不悅耳」的聲音不斷溢出屏幕:
「想不明白為什麼要走這條路!父母怎麼辦呢?」
「該學生寫下遺書透露了自己論文、實驗、畢業等困境.......這才哪到哪啊,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應該重視起來。」
誰不懂得「生命只有一次,活著比什麼都重要?」還是簡簡單單輕飄飄的一句抗挫力太弱,心理健康有問題。一時間「脆弱論」「矯情論」充斥了整個屏幕,陌生人不再「友好」,網路也不再「安靜」。大雨中,百鬼夜行,有的人混在其中,比鬼還高興。我們沸騰,站在一切的道德制高點里指責,在別人的悲劇里滾了個滿懷。即便他的生命消逝,隕落,都換不來他人如自己一般的同情與溫柔。
就像遺書中最後所寫:「讓我下輩子變成某間貓咖里的一隻貓吧,野貓也行,畢竟貓的年齡十來年,我活了二十五年,也沒比貓久多少」
誰能夠想到六年前的他還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對未來的生活充滿著無限遐想與培春手憧憬。
冬天的雪大么
南方的娃沒怎麼看過雪,求教一下前輩們
新生報道是哪一號啊?
他曾經也是會為了期待一場冬天的雪對遠離自己家鄉的北方充滿好奇期盼。
也像無數個考上大學的少年們一樣,在整個夏天心跳不止的看遍自己即將要去到的大學所在的貼吧,論壇。
唯一不變的不論是六年前的他還是如今的他,言語間都有著自己獨有的幽默溫暖。
劇變的是曾經是「新生」,如今卻是「盡頭」。這一去,再也回不了頭,或許,他也不曾願意回頭。這個世界並沒有用寬容溫柔待他。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同樣,未經他人苦,莫笑他人弱。沒有人能真正清楚他生前所經歷的眼淚,苦痛與崩潰。
刀子已然沒入了身體,他們無法拔出來,更無法插在別人身上。感受不到疼,也理解不了他們想要離開的心。沒有人是真的不想活下去,但凡有丁點希望誰也不會想要殺死自己。可原因就在於,你沒法想像一個人能有多麼的絕望。
有輕生念頭的人,最常聽到的安慰,「世界是美好的,會有人愛你的」。可如果這個人想的是「這個世界很美好,可是我不配」,要怎麼辦?生活在一片黑暗中的人,常被建議「去看看風景,吃些好吃的,會開心的」。可如果這個人就是在這些趣事里,找不到應有的趣味,又怎麼辦?人生本就是一個難題沒錯,但衡量的標准對每個人而言,並不相同。
對於已經離開的人,活著的我們必須明白: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夠以最真實的自己生存,這本是一件值得自豪和驕傲的事。
而一直以來不可言說的自殺,其實換個角度看,也是讓人明白:「可以在我願意的時候離開這個世界,這令生命變得可以承受,而不是毀掉它。」
沒有人自殺是為了想要死去,他想要的只是痛苦停止。大家可以關注自殺現象,但不應該放大自殺個案,或者把它作「娛樂化」處理。維特效應每每出現,毫無疑問,都將是整個社會和無數家庭的悲劇。
今天,當我們看著別人走向死亡的時候,與其脫口而出為什麼,然後揣測評判他們的過往——不如默默哀悼,像尊重他們曾經活著那樣,尊重他們的離開。
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但至少我們可以嘗試憐憫他人,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在別人的悲劇里再次添悲。
二、自殺是一項森神情勢嚴峻的公共衛生議題。
對於現代社會的不少人而言,生活節奏加快、負擔加重,死亡好像越來越不能稱之為人生中「一件最可怕的事」。
「你做事太慢了,還想不想幹了?」;一配嫌個工作多年的工薪族,每天都活在唯唯諾諾之中;不屬於自己職位的工作,因為能者多勞,所以得做;新人沒經驗需要人帶,因為資歷略深,所以得管;出了問題莫名被甩鍋,因為種種「理由」,所以得扛。繼續這樣去工作,找不到生而為人的實在感。可如果選擇放棄,意味著背負失業壓力,沒有了社會尊嚴。被上司、被同事、被職場、被身邊的所有扼住咽喉,卡在人生的瓶頸,動彈不得。既沒有力量去改變,又沒有時間去化解。在事業受挫的人心中,是不是殺死自己,就可以讓一切從頭來過?
「做了母親不都是這樣?我不是有幫你做家務嗎?」;一個初為人母的女性,沒日沒夜履行著所謂的「職責」;家庭瑣事一概不管的丈夫,時不時會對自己進行言語暴力;不分場合哭鬧的孩子,總等待著有人耐住性子去哄;看似和藹可親的公婆,看吧,馬上又要來頤氣指使教育自己了;作為母親,作為妻子,作為兒媳,好像都低了人一等;全心全意的扮演好他們想要的角色,然後呢?獨獨就是不能做回自己。在被家庭折磨的人心中,是不是殺死自己,就可以迎來一種解脫?
「明明還那麼年輕,就得了那種病,真可憐。」;一個厲害的體操選手,因罹患不治之症,餘生只能靠輪椅度過;當命運摧毀了明媚的未來,當失去就是人生,當整個世界變得滿目蒼夷;陌生人的俯視與同情下,是無止盡的崩潰、憤怒、哀慟;宣洩過後,頹然望向鏡中,仍是那張與健康毫無干係的,蒼白的臉。在身患絕症的人心中,是不是殺死自己,就可以重新點燃希望?
像知曉蒼蠅掉進牛奶,黑白一目瞭然那般,我們同樣也知曉著:死亡會給萬物帶來終結。然而世間許多事是可以瞭然於心,只一點,僅限關於你的自身。很少有人會站在自殺者的角度,去理解並心疼他們或晦暗或苦澀的情緒。哲學家尼采詞條說過,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座橫屍遍野的戰場。
我們每個人小的時候,應該都曾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會有人愛我的,我能實現各種期望中的可能……然而長大後,一路奮戰下來,等待我們的只有種種失望和不為人知的自我救贖。成人世界布滿抑鬱和焦慮,這個事實的確有夠消極。可盡管消極,我們依舊不得不把它說出來。因為這就是許多人想要發泄的真情實感,這些東西不能也不該用糖衣去粉飾。
明明是得了抑鬱症而處於痛苦中的人,卻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向身邊人道歉;明明是受到性侵,被傷害侵蝕的女孩,卻一次次責備著自己,「都怪我太軟弱」。
數據顯示,自殺是一項情勢嚴峻的公共衛生議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每年有逾80萬人自殺身亡,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亡;自殺在15~29歲年齡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
自殺是指個體在復雜心理活動作用下,蓄意或自願採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生命的危險行為。自殺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
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調查顯示,有精神障礙、夫妻矛盾、經濟困難者是最容易自殺的三大人群。
據統計,中國每年至少有25萬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中國青年報援引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調查分析稱,自殺已成為15~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
據報道,在中國青少年和女性人群是自殺的主要群體。青少年自殺的原因在於他們所面對的社會壓力比較大,而在學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造成了他們心理素質不高,面對壓力缺乏相應的應對能力。預防青少年自殺決不是青少年的個人行為,除了要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素質和自控能力外,學校和家庭在預防青少年自殺做到「共同參與」至關重要。
現代婦女身兼多職,給她們帶來不同壓力,而可能導致抑鬱症。我國婦女整體面臨的壓力比較大,又容易受情緒影響。婦女除了要在工作中接受和男士一樣的社會競爭壓力之外,還要做好家庭主婦,她們過得特別累,有許多婦女還常常受到家庭暴力的侵害。此外,婦女還受到來自子女方面的壓力,一旦子女學習、生活遇到問題,做母親的就很容易自責,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減少女性自殺事件的發生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①婦女應當善於利用社會資源,及時尋求社會的支持,比如感到比較壓抑的時候,應當多尋求親友、家人的支持與幫助。②應當擴大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社會介入多的活動,不能太孤僻,把自己束縛在丈夫和孩子身上。
積極的因素可以預防人們產生自殺的想法和行為。這些因素包括:良好的自信心、足夠的社會支持(特別是與家人和朋友的聯系)、穩定而幸福的婚姻。
預防自殺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精神疾病的早期診斷與及時治療。另外,成立專門機構提供電話咨詢,或進行專業干預,也是防範措施之一。
三、自殺原因及分型
1.失調型
失調性自殺指個人與社會固有的關系被破壞。例如,失去工作、失去學習能力、失去自理能力、親人死亡、失戀或悲傷等,令人彷惶不知所措而難以控制而自殺。
2.宿命型
宿命性自殺指個人因種種原因,受外界過分控制及指揮,感到命運完全非自己可以控制時而自殺。如監犯被困的密室中、宗教徒為主而獻身。
3.自我型
自我性自殺與利他性自殺正好相反。指因個人失去社會之約束與聯系,對身處的社會及群體毫不關心,孤獨而自殺。如離婚者、無子女者。
4.利他型
利他性自殺指在社會習俗或群體壓力下,或為追求某種目標而自殺。常常是為了負責任,犧牲小我而完成大我。如屈原投身汨羅江,以死喚起民眾的覺醒;孟姜女哭長城,殉夫自殺;疾病纏身的人為避免連累家人或社會而自殺等。這類自殺者的共同心理的死是有價值的,是唯一的選擇。
5.傳染型
維特效應即為「自殺模仿現象」。當內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內心痛苦的人採取了自殺的形式。他就會很容易去認同這種消除痛苦的手段。
在有關自殺的研究中,自殺的傳染性是一個受重視的現象。不少研究都介紹過因影視、廣播等媒體詳盡報道一些自殺事件,而使社會上自殺或企圖自殺者增加的事實。日本曾出現一位走紅女演星跳樓自殺事件,此後的幾個月中,連續不斷出現採用類似方式而自殺的事件,其中女學生居多;築波大學發生過一男性教師從理工大樓7層跳樓自殺,一年中在同一地方先後以同樣的方式自殺3人。
自殺的模仿性現象及潛意識引導確實存在。最容易引發模仿性自殺的新聞報道有以下特徵:詳細報道自殺方法;對自殺而引致的身體傷殘很少提及;忽略了自殺者生前長期有心理不健康的問題;將引發自殺的原因簡單化;自殺者知名度高,社會影響大;使人誤認為自殺會帶來好處等。為減低自殺的傳染現象,大眾傳播媒介注意在報道自殺事件時應該持謹慎態度,應盡量指出自殺者實際有很多其他可以選擇的途徑,自殺不是唯一出路,以便盡量減少那些有自殺意念的人認為自殺是一種正確處理困難的方法,自殺是一種可以理解的選擇。
6.其他類型
中國學者把自殺分為情緒性自殺和理智性自殺兩類。
情緒型自殺常常由於爆發性的情緒所引起,其中由委屈、悔恨、內疚、羞慚、激憤、煩躁或賭氣等情緒狀態所引起的自殺。此類自殺進程比較迅速,發展期短,甚至呈現即時的沖動性或突發性。
理智性自殺不是由於偶然的外界刺激喚起的激情狀態導致的,而是由於自身經過長期的評價和體驗,進行了充分的判斷和推理以後,逐漸地萌發自殺的意向,並且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自殺措施。因此,自殺的進程比較緩慢,發展期較長。
四、自殺情緒及其緩解
1.自殺情緒的形成
自殺行為的形成相當復雜,涉及生物、心理、文化及環境因素,根據精神醫學研究報告,自殺的人70%有憂鬱症,精神疾病者自殺機率更高達20%。
在社會環境因素中社會的脫序現象---暴力、犯罪、毒品、離婚、失業等,以及個別情況因素中的家庭問題、婚變、失落、遷移、失業、身體疾病、其它自殺事件的影響與暗示等,都是影響自殺的成因。研究顯示任何單一因素都不是自殺之充分條件,只有當它們和其它重要因素合並發生時才發生。
自殺情緒,即感到想要自殺的心情,是指原本就異常低落、痛苦、迷茫的情緒變得深刻而強烈,以至於結束自身生命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每個人體驗到的自殺情緒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是感到難以再承受無邊的痛苦,另一些人可能未必是希望去死,而是感到不想再這樣活下去了。隨著自殺情緒的起伏,人可能會一時間產生強烈的自殺意圖,一時間又畏懼死亡,在進退皆苦的心境中反復掙扎。以下是一些處於自殺情緒中的人常見的感受、念頭和體驗:
感到活著沒有意義;感到無法承受的、彷彿沒有盡頭的痛苦;感到自己對他人來說不被需要、沒用、沒有價值;感到深刻的孤獨和被拋棄感,感到自己與周遭世界是隔離的;感到無助和迷茫,似乎除了結束自己的生命,沒有其他選擇;感到如果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其他人都會過得更好;憎恨自己,怪責自己;身體感到麻木,感到自己被抽離。
2.如何識別周圍人的自殺情緒?
當一個人產生自殺情緒,ta可能不會直接向周圍人如實傾訴自己的感受。但有一些人們可以觀察到的表現和行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預警信號」:
表現得極度沮喪、抑鬱和絕望;表現得特別憤怒,大發脾氣,找人尋仇;做出一些瘋狂的、冒險的行為,甚至是自毀的行為,且不計後果;蓬頭垢面,不再重視自己的外表;濫用酒精或葯物;焦慮、易激惹,總是無法入睡、早醒,或是一直嗜睡;情緒突然變化,特別是長期憂郁的人突然表現得很愉悅(因為可能是做好了自殺的決定);減少或不再參與社交活動,不再與朋友、家人聯系;談論有關自殺的事,即使是以開玩笑的口吻;把身邊財物贈與他人,與他人告別,寫下遺囑;購買安眠葯、農葯、繩索等可能用於自殺的工具。
如果你看到周圍人有這些言語或行為表現,請特別留意:他們可能正在自殺情緒中掙扎,需要你的關心和幫助。
3.調適
當有人談及自殺念頭時,你要認真考慮相信他的話,因為他可能有了麻煩,他正發出求援訊號,他也可能正打算把這想法付諸於行動,所以你不要忌諱,一定要做些什麼。
(1)發現身邊人有自殺情緒,如何提供幫助?
1)主動聯絡對方,詢問對方的自殺意圖。
在對方提到與自殺有關的內容時,直接詢問對方是否真的在考慮自殺。問話方式必須是直接的,以免被誤解成其它意思。多數情況下,真的在考慮自殺的人會想要談論這件事。
2)用心傾聽。
如果對方承認了自己想要自殺,那麼你可以傾聽對方的想法和感受。要允許對方充分地表達自己。可以通過發問來幫助對方傾訴,但不要過多表示好奇,也不要岔開話題或是講自己的遭遇。傾聽時務必專注、耐心,不要一心兩用。你的傾聽將會使得對方的情緒得到緩解。
3)鼓勵對方求助。
不要答應為對方保守秘密;你不應當是唯一一個支持和幫助ta的人。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對方向外求助;同時,你也需要聯絡包括專業人士在內的其他人來一起說服對方尋求幫助。如果對方執意拒絕來自周圍人的幫助,也要確保有恰當的人知道ta目前的狀況(即使透露這件事違背了ta本人的意願)。不要獨自應對自殺危機。
最終,比起殺死自己,人需要更多的勇氣活下去。生活從來都不吝於向我們展示它艱難困苦的一面。而當個體在苦難的磨折之下難以為繼時,唯有人與人之間深厚的聯結,可以牽絆住彼此的生命,讓渺小的你我不至於孤立無援。在死亡與危機面前,我們不應當是彼此的陌路客。
(2)自己產生自殺情緒怎麼辦?
1)主動尋求幫助。
自殺情緒會控制人們的思考能力。你可能感到求助是困難的,覺得沒有人會聽你說、沒有人會理解你。請記住,這些都不是事實。如果他人不清楚你需要幫助,那麼他們伸出的援手也會失去方向。無論發生什麼,無論你感到多麼絕望,一定要尋求幫助。
我們無法預估哪些資源在我們需要幫助的那一刻是可用的;在危機情況下撥打電話無效,無異於雪上加霜。但求助依然是必要的。如果你看到這里,如果你有自殺的情緒和念頭,請堅持向不同的人和機構求助。
2)與信任的人一起做出安全計劃。
要知道,你不必一個人承受所有的痛苦。在意識到自己有自殺情緒的開始,你可以向你信任的朋友或是親人訴說你的感受。如果你感到難以對身邊的人開口,或是怕他們擔心,也可以預約專業的心理咨詢師。
讓這段信任關系中的另一方成為你的「知情監護人」,和ta一起制定一份安全計劃。這份計劃需要包括,如果你感到自殺情緒特別強烈時,你可以通過怎樣的途徑聯繫到ta;你和ta會做出哪些步驟,來逐步幫助你解除危機。把這份計劃寫下來,放到自己平時看得到的地方。
3)在自殺情緒強烈的危機時刻,如果沒有妥善的安全計劃,請報警,或撥打急救電話。
五、對自殺的認識誤區
1.那些說自己要自殺的人,只是在博關注,並不是真的想死。
這是非常嚴重的謬誤。那些有自殺的想法的人,往往會通過某種途徑和周圍人表達自己的自殺情緒和念頭。出於害怕被評價或嘲笑,這些表達可能顯得特別模糊。例如,有些人會半開玩笑地說自己想要去死,或是試探性地和周圍人提到關於自殺的假設。這些言語都不是為了博關注,而是自殺傾向的體現。
2.談論自殺是危險的,詢問他人是否想要自殺,會變相鼓勵ta實施自殺行為。
詢問他人是否想自殺,並不會讓原本沒打算自殺的人想要去死,更不會強化ta的自殺念頭。恰恰相反,談論自殺能夠鼓勵原本有自殺念頭的人去和身邊的人傾訴、去向外求助。嚴肅對待他人關於自殺的言論,詢問ta是否真的想要自殺,也是在表達對ta的關心和在乎。而對於有自殺念頭的人來說,有個人願意接納自己的想法、傾聽自己的苦難,可能會給他們多一點想要活下來的希望。
3.只有患精神疾病的人才會自殺,自殺都是因為抑鬱症。
想要自殺的人的確處於絕望情緒之中,但未必患有精神疾病。美國疾控預防中心數據顯示,54%因自殺去世的人,生前未患有任何已知的精神疾病。
另一方面,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未必會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殺傾向的確是抑鬱症的症狀之一,但不是每個抑鬱症患者都會想要自殺。
4.想要自殺的人都是決意去死的。
恰恰相反,絕大部分想要自殺的人都會在生死之間掙扎、猶豫。如果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眼下面臨的絕境是有可能得到解決的,他們不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
有些人會在沖動下自殺,例如喝過量農葯,然後在幾天後死去,但他們可能在這幾天里意識到,自己其實是想要活下去的。在美國,對於跳金門大橋自殺未遂的倖存者的訪談也發現,多數人在半空中時會為自己的決定感到後悔。
5.自殺都是懦夫的行為,是自私的表現。
這是一種對於自殺者的污名。人們想到要自殺,並非是蓄意逃避責任、不夠堅強,或是自私地把悲傷留給活著的人,而是因為他們無力承載內心的痛苦。自殺者往往沉浸在強烈的無助和絕望情緒之中,這種情緒超過了他們能夠承受的范圍,他們也想不到其他方法來緩解這些情緒,是以產生了結束生命的念頭。
6.自殺都是突然發生、毫無預兆的。
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迷思,是因為作為旁觀者,只能看到自殺者實施自殺行為的那個瞬間。當然,的確有一些自殺個案是毫無徵兆的(特別是在青少年人群中,沖動自殺的比例會稍高一些)。但大多數自殺者在實施自殺行為前的一段時間里,都會處於自殺情緒中,也可能向周圍人釋放一些求助信號。了解並重視這些信號,我們就有機會阻止悲劇的發生。
六、共情就是救贖
生命諸多不美好的背後,仍有無盡的可能。當你依舊保持著對工作對家庭對人生的自尊心,當你很努力,很直接的在堅持。雖然很累,但這些遲早會被注意到。當你沉溺於水底依舊能看到一絲光亮,當你掙扎後探出水面深吸了第一口氣。生命,也終會讓你感受到它的美妙。每個人都會面臨難捱的低谷,而他們卻沒能被提醒——想要看見濃烈的希望,就必須先穿過窒息的黑暗,人生亦是如此。
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針不刺到別人身上,他們就不知道有多痛。我們從來都習慣站在「上帝視角」去一次又一次的評判一件事,審判一個人。可最悲劇的卻是我們彷彿丟失了自己生而為人那份該與生俱來的悲憫與寬容。畢竟,眾生皆苦,只是這一粒沙還沒有落在我們自己頭上,一粒沙不足以淹沒一個人,可一粒粒沙就是一片毫無希望令人窒息的沙漠。有一些特定的痛苦就是痛苦,它不會隨著時間的遷移而改變,無法言說,無法和解,更無法癒合。
「共情」對於本就已經敏感脆弱的人來說,就是一份「救贖」。當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坍塌」了,他要需要多少時間和勇敢去重新建立起支撐自己在這個世間重新走一遭的底氣。我們無法評估苦難,無法感同身受苦難,但我們可以嘗試用憐憫自己的感情去憐憫他人。這份憐憫就足以變成那「一絲絲」的甜,將他人拯救於絕望。
丁俊貴
2020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