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logo
⑴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有何區別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區別是成立時間不同、設施不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是國內規模大、學術力量雄厚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於一體的腫瘤學醫教研基地之一。
中心由1964年建立的原「華南腫瘤醫院」與原中山醫學院腫瘤研究所聯合組建而成,實現了臨床診治與基礎研究的緊密結合。中心老一輩的專家,謝志光、梁伯強、林劍鵬、李振權、李國材、管忠震、區寶祥、潘啟超、閔華慶、廖月琴等,在國內學術界做出卓越的貢獻,他們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及治病救人的仁心仁術積淀為我院優秀的文化傳統,激勵著一代代學人奮斗不息。
1999年本中心腫瘤學成為廣東省重點學科,2001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同年成立國內首家抗腫瘤葯物臨床試驗研究基地(GCP中心)。2005年獲評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本中心還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合作中心。
2003年與美國著名的M.D.Anderson癌症中心結為姐妹醫院,與瑞典、日本、法國、英國等世界先進的癌症防治機構亦有合作和交流。2009年4月,中心升格為副廳級單位,升格後的腫瘤防治中心設置了7個職能處室、27個業務科室。2009年12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地下放療中心落成,成為亞洲大的放療中心。2010年底中心成為「廣東省腫瘤規范化診療指導中心」。
2010年12月,華南生物治療基地在我中心正式掛牌。中心現有職工1534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240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博士生導師48人,碩士生導師97人,在讀研究生400餘人。碩士、博士招生專業:腫瘤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麻醉學、分子醫學。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創建於1987年9月,佔地總面積為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1018平方米,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橫枝崗78號,是一所三級甲等腫瘤醫院,現已實現醫保廣東省全覆蓋,同時是湖南郴州、衡陽、青島等地的醫保定點醫療腫瘤醫院機構。
⑵ 中山大學腫瘤科排名
中山醫科大學腫瘤及防治科排名第3名
中山大學腫瘤科簡介: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由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和中山大學腫瘤研究所組成。經過五十餘年的不懈努力,腫瘤防治中心已經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學術力量最雄厚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於一體的腫瘤學醫、教、研基地之一,學科地位、綜合實力已居全國領先水平,在全國尤其是廣東省的腫瘤防治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是國家重點學科(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新葯(抗腫瘤葯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中國中西醫結合腫瘤中心、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廣東省抗癌協會的依託單位。
⑶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百度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651號,是全國規模最大、學術力量最雄厚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於一體的腫瘤學醫、教、研基地之一,同時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合作中心,廣東省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所在單位
⑷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歷史沿革
醫院創建於1964年,前身是華南腫瘤醫院。1966年,華南腫瘤醫院更名為「中山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1985年,中山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更名為中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1987年,中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與研究所合並成立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防治中心。2001年10月,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更名為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⑸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總院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山大學腫瘤研究所)成立於1964年3月,是新中國成立最早的四所腫瘤醫院之一。中心是全國規模最大、學術力量最雄厚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於一體的腫瘤學基地之一,承擔國家腫瘤防治重任,在全國尤其是華南地區及港澳台的腫瘤防治工作中發揮著龍頭作用,學科地位、綜合實力居全國領先水平。
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衛健委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2021年11月20日,入圍《中國醫院排行榜》第三名。
截至2022年9月,學校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開設141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4個,專業學位類別43種;有在校學生67135人,有普通本科生33224人,碩士23125人,博士10163人,留學生623人;有專任教師47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