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呼吸內科
⑴ 什麼叫臨床醫學
這個專業主要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製作出分類鑒別的能力。
要掌握與醫學相關的自然科學基本理論與方法
掌握醫學基礎學科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掌握臨床醫學學科的基本理論與臨床技能
掌握常見病、多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
具有對急、難、重症的初步處理能力
掌握公共衛生及醫學相關方面的知識
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
掌握一門外語
⑵ 醫科排名大學排名
一、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當之無愧的是我國醫科類大學中的翹首!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的唯一一所醫科全國重點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一體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醫學院校,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
該校一直堅持小規模招生,奉行「小而精」的辦學理念。在醫學領域的成績有目共睹,現擁有6所附屬醫院,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葯學;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生物學、葯學。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共有13個學科入選A檔,其中3個學科榮獲A+,分別是基礎醫學、葯學和生物學,臨床醫學榮獲A,護理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榮獲A-。A+學科數量居全國高校醫學領域之首。
二、首都醫科大學
該校由北京市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3方共建。
在高校林立的北京,首都醫科大學作為一所雙非院校,很容易被忽視(目前在我國,醫科類大學中211院校非常少),然而,其在醫學領域的實力卻是不容小覷的。得益於北京的地理優勢等原因,近些年的發展非常迅猛。
學校現擁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外科學(神外)、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神經生物學、內科學(呼吸系病)、內科學(心血管病)、神經病學、兒科學。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共有2個學科入選A檔,分別是臨床醫學和護理學(A-)!
除此之外,首都醫科大學最為厲害的當屬其附屬醫院了,學校現有19所附屬醫院、21所臨床醫學院,包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詳的三甲醫院。
三、南京醫科大學
該校為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三方重點共建大學。
該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4個部級重點實驗室,24所附屬醫院和50多所教學醫院;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內科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葯理學;5個國家特色專業:護理學、口腔醫學、康復治療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8年1月中國內地高校ESI綜合排名中,南京醫科大學位列全國第35位!位列江蘇省高校第三位,僅次於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
該校共有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葯理學和毒理學、免疫學、一般社會科學。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獲評A+,位列全國第一(並列),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獲B+,葯學獲評B。
四、南方醫科大學
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是軍委移交地方院校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實力最雄厚的一所。
現擁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各1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門):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學、預防醫學、中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
該校的臨床醫學、葯理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行列。博士招生規模位列全國獨立醫學院校第二。
2018年,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即「111計劃」,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立項名單,全國共有25所地方高校獲批,其中南方科技大學入選。
南方醫科大學近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均榮獲B+,相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
五、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是我國醫科類大學中為數不多的211院校之一。就在前不久,北大醫學部公布的2019推免研究生的生源中,天津大學位列全國高校第4位,醫學高校第1位!
截至2018年9月,學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452項,獲省部級及其以上科技獎勵309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8項。
該校現擁有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泌尿外科學、神經外科學、內分泌(內分泌與代謝內科)(培育);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葯學、護理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該校的臨床醫學在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建設學科(自定義)!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葯學、護理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該校的臨床醫學在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自定義)。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共有7個學科入選B檔(遺憾的是,未有學科入選A檔)!應該說,這個成績作為醫學類為數不多的幾所211院校,不算特別突出,差強人意!
⑶ 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特色科室
醫院與北醫一院和北醫三院、上海長征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及省內的青海省人民醫院、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等有著長期的友好協作關系,擁有一批國內各學科的客座教授,已形成了以骨科創傷、普外科、婦產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糖尿病專科、超聲介入科等為特色的優勢學科。
醫院致力於學科發展的前沿,近幾年購置了螺旋CT、PET功能的1.5核磁、多功能數字胃腸機、8台數字化彩超診斷儀、數字化內鏡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大型醫療設備。緊跟現代外科技術發展步伐,目前,能夠開展代表區域先進水平的超聲引導下各臟器的佔位性病變的介入治療術、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陰式子宮切除術、斷肢再植術、全髖關節置換術等手術;大力開展微創技術,現已成功實施了微創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宮外孕、卵巢腫瘤、胃穿孔修補、闌尾切除等;消化科在省內率先開展了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植入術治療胃癌、食管癌性狹窄等手術;超聲介入科在省內率先開展了甲狀腺腫瘤的微波射頻消融、乳腺腫塊旋切等微創介入手術。
⑷ 中國的醫學院都有哪些
1、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的唯一一所醫科全國重點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一體的管理體制,是中國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
北京大學醫學部,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是中國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開辦的第一所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學校。
3、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始建於1927年,原為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1932年,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獨立為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立醫學院。
4、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入選中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是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示範中心學科組長單位、上海市卓越醫學教育計劃專家組組長單位、全國法文醫學特藏中心。
5、中山大學醫學院(原中山醫科大學)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位於廣東廣州,是隸屬於中山大學的二級學院,是教育部、衛生部首批共建高校醫學院之一。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前身為創辦於1866年立的博濟醫學堂、創辦於1908年春的廣東光華醫學堂以及創辦於1909年春的廣東公醫學堂。
(4)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呼吸內科擴展閱讀:
截至2015年3月,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共有教職工473人(專職教師192人),其中教授、研究員、主任技師6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副主任技師8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千人計劃」人才5人,國家「青年千人計劃」人才4人。
廣東省「珠江學者」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獲得者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廣東省教學名師4人;共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
⑸ 青海玉樹地震,對於這次事件有何看法!
重建家園是對逝者最好紀念 我們要從救災思維漸漸轉變為重建思維。正如汶川重建給我們的啟示: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就是我們對逝者的最好紀念。一個被毀滅的城市可以重新崛起。面對自然力量的暴虐永不屈服,這就是人的力量,是人類的可貴之處。而人類的力量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個孤單個體,每座城都不是一座孤城。玉樹不是一座城在戰斗,它的身後有著13億同胞的支持。 從昨天凌晨開始,中國進入哀悼時間!全國所有網站都將首頁改成了黑白色,所有報紙也一律發表重要社論、報道。昨天上午十點,中國大地暫時屏住了呼吸,城市鄉村裡,大街小巷中,人們都在為玉樹地震遇難同胞祈禱。在青海,全省人民默哀三分鍾,汽車、火車、輪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自4月14日玉樹地震發生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8天。當此國殤之際,舉國上下第一時間投入救援。8天以來,所有人的第一個信條就是救人!沒有什麼比救人更緊急,沒有什麼比救人更重要。黨和國家領導人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指揮救援,各兄弟省市、民間組織、志願者迅速組織救援物資,大量新聞記者不顧生命危險深入報道。因為他們知道,廢墟下的人們還在等待,廢墟上的倖存者仍然牽掛著廢墟下的生命。那時候,來不及悲傷,來不及哭泣,也來不及紀念。現在,2064這個死亡數字出現在所有報紙的頭版,人們終於控制不住這么多天壓抑的情感:原來,已經有這么多同胞離我們而去。 這時候,所有生者需要一次公共儀式來釋放他們的情感,需要燭光、淚水,需要長久的擁抱和深沉的鞠躬,以紀念那些逝去的同胞,也用來安慰在世的靈魂。國旗再次為普通人而降。這是繼汶川地震之後,又一次為自然災害中遇難的普通公民設立的全國哀悼日。一個國家的集體哀悼,首先是在國家層面表達對國民的尊重,其次也是在哲學層面表達對生命的尊重,同時也讓每一個活著的同胞體驗同一種情感,這種情感不單是對逝去生命的緬懷,更是對身邊每個生者的珍重,這就是全國哀悼日的意義。而人們用行動證明了他們對逝者的紀念。在前晚央視舉行的賑災晚會上,募集到21.75億元。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演藝明星,無不以自己的方式作出公眾人物的表率作用。他們給玉樹人民帶來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是精神上的慰藉。 今天,哀悼日剛剛過去,大規模的紀念活動和募捐活動還會持續。雖然救援部隊仍然不放棄一絲努力,但實質性救援已經接近尾聲。這個時候,我們要從救災思維漸漸轉變為重建思維。死者長已矣,來者尤可追!正如汶川重建給我們的啟示: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就是我們對逝者的最好紀念。我們對逝者仍然懷著無限悲痛,但玉樹人民需要堅強活下去,需要從廢墟中重新站立!海德格爾說:「向死而生!」重建新家園需要的就是這種向死而生的勇氣。的確,只有經歷過死,才明白生的意義。因此,我們才那麼珍惜可以重建的機會,我們同時也慶幸,畢竟還有那麼多玉樹人活了下來。活著就有希望,一切可以重來,一個被毀滅的城市可以重新崛起。面對自然力量的暴虐永不屈服,這就是人的力量,是人類的可貴之處。而人類的力量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個孤單個體,每座城都不是一座孤城。全國人民的慰問,無論是精神的或物質的,都將被祖國的信使帶到玉樹這塊土地。玉樹不是一座城在戰斗,它的身後有著13億同胞的支持。 現在,無論是紅十字會還是各種政府捐助機構都已經收到大量捐款。政府和民間機構要用好這批捐款,它們是玉樹重建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受到重創的玉樹人民精神上也受到了重大打擊。倖存者除了生理醫療,還需要心理治療,克服災難帶來的恐懼,只有走出恐懼,玉樹才能重生,玉樹人民才能開創新生活! http://news.sohu.com/20100422/n271668400.shtml 醫療隊:每一個玉樹人都是我們的親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0年05月12日06:38 5月的玉樹,春草已發芽,綠樹漸婆娑。一片廢墟上,升騰起生的希望。 在玉樹藏族自治州體育館內有這么一支醫療隊,他們首批進入地震災區;首先成立臨時黨支部;首個「地震寶寶」誕生於此;無數條生命在此獲得新生…… 4月15日16時28分,州體育館一頂帳篷內傳來嬰兒「呱—呱—」的啼哭聲,外面焦急等待的人們終於露出了笑容,並不約而同地鼓掌。 這個還沒起名字的嬰兒,是玉樹災區震後降臨的首個生命,為這里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醫生們抱著被潔白紗布包裹的小生命說:「這小傢伙至少有6斤重!」 在旁邊病床上,博拉的臉色疲憊而安靜。望著在身邊忙碌的醫生們,她面露微笑,豎起大拇指,用不太流暢的漢語說:「謝謝,大夫!」 地震後的7天7夜裡,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救援醫療隊共接診傷病員達3200餘人次,進行外科治療830餘例,處理和轉運重症傷員540餘例,診治高原反應病人70餘例,搶救重症肺炎、難產等急危病人12例,到周邊鄉村、寺院等巡診7000餘人次。 玉樹地震發生後,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迅速組建2支醫療隊奔赴玉樹災區,成為首批開展醫療救護工作的白衣天使。同時在第一時間,醫療隊就成立了臨時黨支部。 黨支部書記、醫療隊隊長杜玉雄要求全體隊員:「一定要堅持生命高於一切的原則,把最好的救治、最好的服務帶到災區,絕不讓一個受傷的群眾耽誤救治,讓災區群眾看到生命的希望。」 看著一個個從廢墟下搶救出來的生命,聽著一聲聲痛徹心扉的呻吟,所有醫護人員在臨時黨支部的帶領下,迅速調整好狀態,忘記了餘震的危險,忘記了高原反應,全力投入到救治傷員的緊張工作中。 沒有帳篷,他們火速把傷員抬到安全地帶後立即開展搶救;夾板不夠,他們把裝有食品的紙箱撕開,用瓦楞紙當夾板進行臨時固定;對病情危重的傷員,他們立即注射強心針並迅速轉運。 每天連續24小時的緊張救治,醫護人員根本沒有時間休息。渴了,喝口冰冷的礦泉水;餓了,吃口自帶的干糧。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不拋棄,不放棄! 4月18日凌晨2時,黨支部書記杜玉雄不顧自己因冠心病導致的身體不適,將自己服用的「速效救心丸」拿給患有急性心絞痛的受災群眾,為進一步治療爭取了時間,終於挽救了這名56歲藏族婦女的性命。 急診內科醫師童世君,憑著多年的臨床經驗,與隊員們一起成功救治了一位已被其他醫療隊認為無法救治的腦水腫患者,硬是把這位來自北京的志願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在救災第一線堅持將近一個月,回憶過去的一切,白瑪永措,這個美麗的藏族姑娘說得最多的是同事們的辛苦,而不願意提自己的辛勞。她說,她要一直堅持下去,看到玉樹重建的那一天。 4月14日清晨,29歲的女醫生白瑪永措聽到家鄉玉樹地震的噩耗後,就匆匆乘車從西寧趕到災區,但家鄉的房子已是一片廢墟,在玉樹工作的弟弟怎麼也聯系不到。 「我沒有幫上我的家人,但我還能幫助其他人。」當日下午,白瑪永措毫不猶豫地加入到首批醫療救助隊中。從此,她再也沒有離開過州體育場內那兩間帳篷,再也沒有回家看過一眼。 4月21日,連日來的緊張、疲勞終於使白瑪永措病倒了,高燒38.5攝氏度,但輸液後燒一退她就又回到了崗位上。 「每一個玉樹人都是我的親人。每一個來救助自己親人的人,也都是我的親人。」白瑪永措說,她希望一直堅守在災區,看到玉樹重建的那一天。 「5月9日是母親節。我特別想我的兒子,他才兩歲就會在電話中說"媽媽,你小心點!""媽媽,你注意安全!"」白瑪永措紅著眼圈告訴記者,一想到其他同事也都有孩子,也都在幫助別人,她就沒有理由不堅強。 「我的同事通過不同的方式做著特別有意義的事,我除了感激和感動,沒有其他什麼話說。」白瑪永措說,院骨科主任跪在地上給傷員正骨,一個晚上就打了70多個夾板;保衛科科長一直在背傷員,不知道背了多少人;副主任葯師張恩源胸悶氣短,每天除了配葯還親自下廚,成為「多面手」;還有一直堅守在災區的藏族護士多傑旦周,在地震中失去了母親和弟弟…… 據新華社青海玉樹5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