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專區 » 大學城大型商業建築空間形態

大學城大型商業建築空間形態

發布時間: 2025-02-14 05:52:56

1. 商業建築室內開放空間的創造

城市中的商業環境對於城市社會和市民是極其重要的,它不僅僅是買賣、經營、購物之所,而且作為城市文化的窗口,成為城市生活的生動寫照。它是整個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承接、發送大量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商業環境是匯集商品,收納資金之地,是體現競爭的環境,由於它富有吸引力,成為人的公共交往空間。商業環境中的中庭與室內商業街,是商業環境中非營業性的開放空間。因為它具備舒適的步行條件,結合了游樂活動,文娛設施,文化展示,而成為城市中歡樂愉悅的場所,是市民休閑生活的重要背景,有"城市大起居室"之稱。它為人們提供了休息、交往、觀光會晤的空間,同時,將商業人流高效地組織到交通中去。
這種室內開放空間具有解決交通集散、綜合各種功能、組織環境景觀、完善公共設施、提供信息交換的作用。溝通了與消費者的促銷渠道,隨時隨地向人們發出商業的信息與動態,對於提高購物活動的效率以及開發商業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庭開放空間的形態創造 中庭(Atrium)最先見於古羅馬時代,由建築物圍起一個院子,有時也採用柱廊式牆體圍合,作為公共活動空間使用。到十九世紀,隨著建築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鋼鐵和玻璃材料的使用,使人們在露天的中庭加上有玻璃的頂蓋,成為室內型公共空間。
中庭為現代商業建築空間注入了新的活力。因為中庭空間是商業建築空間形象的一個精彩高潮,也是創造別致的商業氣氛的重要場所。在這里,空間藝術的創造使中庭形成整個商業建築獨特而別具風格的景觀中心。 中庭作為建築物體內部帶有玻璃頂蓋的多層內院,多設置垂直交通工具而成為整個建築的交通樞紐空間。不同方向的人流在這里交匯,集散。同時,這里也是人們憩息,觀賞和交往行為的場所,使中庭形成一個多元化的活動空間。這種新的內部空間形態反映了現代建築中室內室外化,室外室內化的傾向。因而中庭不同於一般的室內空間,在尺度、形狀、內容等方面也完全改變了傳統的室內空間觀念。
1、 內院式中庭 這是最常見,最典型的一種中庭形式,大型商業建築內部、寬大的直通屋頂的"內院",各層營業廳向中庭開敞,頂部通常為大面積的採光頂,通過扶梯式觀賞電梯做為垂直交通,從而使中庭形成交通樞紐。
① 例如:日本的MYCAL桑名市郊的大型綜合商業中心,其中1號街的中庭空間貫通四層,四周環以走廊,顧客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中庭營業層面貌,在中庭設置了噴水、畫廊和綠化等形成富有活力的商業氣氛。
② 大阪的亞太貿易中心的ITM中心共享空間相配合,使龐大的空間有了變化,設計上不採用昂貴的材料,為表現空間的活力,著重以色彩為主。強烈的原色創造了很有活力的空間氛圍,增強了空間的躍動感。
2、 建築間相聯系的中庭 這種中庭形式往往存在於兩段或幾段建築實體之間。以高架的玻璃採光頂和圍護結構將建築空間聯系起來,為人們提供一個最佳的氣候環境。空間相當高大通透,使人有種身處室外的感覺,中庭內的巨大空間為設計師的創作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形成人們遊憩、娛樂、餐玩、交談等活動的中心場所,也為演藝、集會、展示等商業活動的加入提供了空間。
日本京都港區的浮橋大廈連接兩棟建築中間的拱形共享空間是南北兩廣場室外空間的延伸,設計盡力創造豐富的都市中心生活,使特有的各種價值觀都可以共同欣賞,這樣的空間同時為外來者和在此工作者創造了交流的場所,實現了充滿陽光的開放空間設想。(見圖4)
3、 沿街中庭 如果在設計中有意識地把公共空間置於購物中心一側,形成沿街中廳,並以大面積的玻璃窗向外展示,非常有利於提高內部空間的開放性。在這種中庭中向各層開放的走廊有的設計得層層後退式疊錯有致,形成一個生機盎然的溫室花園。由於採光極好,又親近室外,亭閣、綠化、流水、山石…常常是中庭置景的主角,甚至可以引進大自然的景色,使人置身中庭猶如處在湖畔山川之間。
4、 建築頂部的採光頂中庭 當建築要追求盡量大的使用面積時,中庭就上升到建築的頂部一層或幾層作為一片相對獨立的休息和接受陽光的空中花園,相當於空中商業街的交匯廣場,消除了高層與地面的隔絕感,這種中庭雖然沒有宏大的氣勢和壯觀的商業色彩,但仍給人一種空間開朗,陽光融融的愉悅。
5、 線狀中庭 線狀中庭的特色在於創造一種以人深邃的縱深感的空間並誘發人產生走向盡端的心理。通過色彩紛呈的廣告,店面,獨具特色的採光頂棚處理,營造出豐富,繁華的商業氣氛,形成一種全天候立體化商業街式的中庭。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尼卡市聖卡廣場,中間的雙層線式中庭,上空是高聳的玻璃拱廊,每層開放的挑廊上都種植花草,垂掛在廊外,從中庭下方看去是一片生機盎然,這個中庭還是一個多層的中心樞紐,通過電梯和扶梯與地下各層停車場相連通,每層都有相應的觀賞平台,這個空間如同一條熱鬧非凡的全天候市場,連接著兩端的商業綜合體。
6、 相對獨立的中庭 所謂相對獨立是指這種中庭往往擁有四個採光的牆面,使中庭內的空間與其它部分相對獨立開來,也有些中庭在處理上用相對獨特的語言使自身空間得到強調。
德國杜塞爾多大商業綜合體中的中庭是東西南北四條商業步行街的交匯之處,周圍多家店面,咖啡館,露台,將它全部環繞起來,這種核心的位置強調了中庭空間的向心感,通過對稱性的階梯布局以及向心性的地面鋪裝強調自
身空間。頂部是一個高出其它營業廳二層高度的巨大半球形玻璃穹頂,將中庭完全遮罩起來,更加強了空間的內聚力,營造出一種獨特的空間感受。
以上幾種中庭在空間上各具特色,在使用功能與視覺效果上也是各有利弊,在大型商業建築中,一個中庭往往兼具備上述的幾種空間特色,很難將它們嚴格區分,它們在商業建築中以全天候的條件,千變萬化的空間形象以及巨大的玻璃天棚將建築空間變成富有休閑情調的購物世界。
二、創意的空間--商業文化以及空間多元趨勢 商業建築的中庭是商業建築關注公共性、舒適性和文化品位的體現,人們追求"安全、舒適、愉快的購物"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開放空間創造中關注歷史性、民族性、地方特色以及個性表現已經成為空間創意的重要內容。
地方建築材料有助於突出地方特色和色彩的統一,聖地亞哥郊外的鄉村廣場以木構創造出質朴的商業空間,這顯示了商業設施構成形態的一條基本原則,就是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與定位。又如日本的一些商店,為了創造吸引人的交往環境,內裝修變化很快,同時用園藝設計等簡便的方法更高頻率變換面貌,給人出其不意的新鮮感。
隨著商業環境的發展成熟,單一的購物空間也在發生著變化,越便宜越好的時代過去了,商業設施的魅力在於娛樂性,多種選擇,空間舒適。包括吃喝玩樂的所有內容。因此,商業廣告、餐飲娛樂展示,演藝等多種商業形式也加入進來,愈來愈密切地與購物融合在一起,形成老少皆宜的城市文化,在這個進程的發展中,呈現出幾種趨向:
1、餐飲化 從80年代開始,大都市中幾乎所有的購物中心都把購物與餐飲結合在一起,如在中庭中設置冷熱飲,咖啡座或者開辟出獨具風味的快餐廣場,休閑茶座等,甚至特色餐館也擠入購物中心,以盡量為人群提供方便。
2、娛樂化 現代化的購物環境呈現出"購物 N種娛樂"的模式,電影院、夜總會、旋轉木馬等娛樂設施也走進購物中心,中庭的設計創意空前大膽,甚至是蒙太奇式的。特色上有徹底的"好萊塢化""迪斯尼化"叫人彷彿走進了童話的樂園,體驗時空的錯覺。也有一些開放空間內容包括了溜冰場和游泳池,休斯頓加勒里亞購物中心(Houston Gallena 1997年)就是以溜冰場為中心構成的,上方有架空在冰場上的走廊,頂棚為採光拱頂,購物的遊客與冰上的溜冰者相望,形成奇妙的景觀。
3、展示演藝的加入 在中庭內設時裝表演在購物中心已經非常普遍,這種表演使營銷形象變得引人入勝,這種免費的演藝形式是消費者不花錢就能享受到的娛樂。
中庭還是購物中心多功能的展覽空間,信息在這里千變萬化,商業廣告更是從四面八方席捲而來,中庭內的巨型屏幕隨時報導著從世界大事到總統緋聞,從天氣預報到商品價格無所不包的信息,人們來到這個空間,有如身在世界中心,世界在這一方庭院里大同起來了。
4、社區中心化 大都市購物中心的開放空間逐漸擔負起社會活動交往中心的作用,其中各種社交活動,集會以及私人會晤使它成為市民重要的交往場所,這種類型的開放空間中,配備了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設施,如郵政、圖書館、證件辦理處,銀行等,使市民可以方便地解決社區的日常生活需要。
商業環境的內部開放空間是商業建築設計中至關重要的焦點,是空間樂章中的華彩高潮,它是整個城市休閑生活的重要背景。公共開放空間的設計是工業文明,城市商業,文化特色和空間序列多個領域的綜合,空間設計被並入商業和文明這兩大復雜系統使設計師的工作成為創造空間感受和提高生活質量的富於社會責任感的高尚職業。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 校園公共空間設計

校園是學生們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學習、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校園公共空間的設計也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如何設計一個良好的校園公共環境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校園公共空間設計,希望能幫到你。

校園公共空間綜合設計

【內容摘要】現代教育理念對大學校園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園公共空間成為非正式交流、個性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其空間品質的高低、活力的大小深刻地影響著大學校園的學術氛圍和校園文化。文章以交往活動為線索,著重關注空間形態與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希望利用人的行為或社會活動來啟發環境設計,探討如何在校園中營造富於歸屬感和人性化的公共交往空間。

【關鍵詞】大學校園 交往活動 公共空間設計

一個大學校園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它的建造是百年大計,其場所精神的營造更要經過歲月的沉澱。校園公共空間設計將深刻影響校園發展,包括其場所精神的形成、教學的質量,甚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等,因此對它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很多新建的校園中,由於規模巨大,建設速度快,缺乏長遠持續發展的考慮,因此影響了使用者的感受和使用需求。本文對已建成及改造的、正在進行建設的大學校園公共空間進行歸類、分析,並從規劃、建築、景觀三方面提出校園公共空間的綜合設計要求。

一、校迅衡衡園公共空間的規劃模式——整體考慮、層次豐富

大學園區的主體空間框架是在老校園的架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除了常見的串聯式、組團式和均質式三種布局形式外,更多的是綜合幾種結構形式並依據用地特點而設計。新的校園生活已走向多元化、現代化,綜合、靈活的布局形式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多樣化的活動場所。歸納起來,大學校園主要還有開敞式布局、集約式布局及綜合式布局三種。

開敞式布局的校園空間形態較為自由,並不形成強烈的圍合形態,多與地形良好結合,形成自然的空間關系。但由於缺乏建築對空間領域的畝做控制,容易造成尺度的不適。如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就是一個開敞式布局,雖然其中有圖書館及主體教學樓形成校園主軸,但外部空間尺度巨大,仍無法圍合與限定空間,應注意空間節奏的控制,以多種手段強化。

集約式布局多在小而精的學校建設中出現。它以建築為主,強調空間的集約化利用,一般來說外部空間比例較小。在我國香港這個人多地少的城市,集約式布局的校園最為常見。香港大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理工學院都是這類實例。廣州大學城廣州美術學院分校區、中國美術學院新校區也屬於集約式的布局,特別在中國美術學院新校園里,除了必需的體育與活動場地,校園就是建築,建築也就是校園。進入建築也就是進入了校園,重點開發了中央教學樓的內部空間,在比較苛刻的條件下設計出了動人的空間藝術形象。

綜合式布局的校園多數應用於大型的綜合型新建校園。由於新校區地域資源充足、地形變化較復雜,單一的布局形式顯然不能通用於整個校園的建設,其校園發展模式力求近期緊湊,遠期合理,預留足夠的擴建用地。如浙江大學紫金港新校區、西南交通大學新校區、南京大學浦口校區等。

此外,在很多大型傳統院校中,由於面積較大、發展迅速及多方面原因,已逐步形成非單一中心結構。如清華大學的東西校區、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的文科區、理科區和中心教學區,這種做法雖然是建立在原校區基礎上的一種布局調整,但仍不失為一種值得參考、借鑒的做法。

目前,很多新建校區規劃中以使用類型來進行建築劃分,如教學樓類、圖書館類、行政辦公類、體育館類等,難以形成多中心、多領域結構。

事實上,這種布局對於空間資源利用、學科的獨立發展及師生之間的內部交流有很大的益處。一方面,以公共服務區為中心,其他學攔鉛科群呈輻射狀布置可以有效地控制師生步行的距離在公共服務區的服務半徑之內,大大提高了其使用效率,能夠保證在學校規模不斷擴張的情況下,校園設施仍被充分利用,而步行距離仍可掌握,在尺度上能形成宜人的區域;另一方面,多組團的次中心結構可以形成多層次的公共交往空間,為學院與學院之間、學科與學科之間的交往提供了合適的場所。

二、建築圍合形成戶外空間——空間交接、界面形成

1.建築自身圍合形成公共交往場所——建築體自身內的庭院、天井、附屬綠地等,一般來說尺度不大,舒適宜人,是師生課間休息、活動的主要場所。在這類型空間中發生的交往活動多是與專業相關的交談、研討,需要的環境相對安靜,要提供充足的倚靠、圍合措施以便逗留。

2.建築群圍合形成公共交往場所——校園中比較重要的、由多個建築體圍合而形成的中心廣場。尺度大、形狀規整、向心性強是這類戶外場所的特徵。在廣場中可以舉行的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大至學校的大型慶典活動,小至兒童的游戲、玩耍,都是經常可以看見的。使用的人群類型也相對復雜,使用要求有所提高,需要多種設施以適應多種要求。在這些大空間設計中,一是要注意空間內的區域細化,以適宜的設計模數進行領域劃分;二是要加強校園的戶外識別性,形成醒目、有強烈導向的校園識別系統;三是要從美學上對整體尺度、圖案、紋理各方面多加考慮,創造環境優美的公共場所。

建築邊緣、建築以外的戶外交往場所——校園中的自然山體、湖泊、綠地、運動場等均屬此類。它們是校園中環境最優美、氣候最宜人、可變性最大的區域,是學習以外的休憩、娛樂、鍛煉等場所,人們都喜歡在這些地方進行綠化栽培及維護。同時,增加相關措施、提供充足的照明,做好安全防護也是必要的。

三、校園交通系統——步行優先、適度穿越

校園道路是校園與城市、校園內部之間的交通聯系方式,和城市道路系統一樣,分為純車行道路、純步行道路和人車混行道路三種,是校園景觀的一項基本要素。人們在道路上通行時,往往可以通過感受空間的轉換而構成整個校園的意象,人們對校園的印象就是通過對穿過過程中經歷的景象與事件的片段組合而來的。因為在不同的區域之間、室內外之間穿行,一系列的公共開放空間被步行系統串聯起來,形成了強烈的空間收放序列關系。

校園道路系統不像城市道路系統一樣有過分嚴格的限制,在形式上更為自由,人們在途中相遇並停下來攀談的情景隨處可見。如果道路旁邊有可停留的邊界,人們甚至會有目的地經過或到達這一區域進行活動,因此校園道路系統除了有交通聯系的功能外,還可以負擔部分交往需求,成為“路上的交往場所”。

四、綜合設計手法——創造有活力、可及、宜人、可感知的校園戶外交往空間

1.尺度

尺度處理是否恰當是公共空間設計成敗的關鍵之一,沒有人願意在尺度不舒適的場所停留。它包括了人與實體、空間的尺度關系,實體與實體的尺度關系,空間與實體的尺度關系等。尺度可分為整體空間尺度和內部使用尺度兩種。

首先引用《城市空間設計》裡面的一組數據,D表示距離,H表示高度。當人與實體的距離由遠到近發生變化時,人對戶外實體的認知程度也慢慢深入。右面的數據說明,當D/H<1時,人會感覺到內聚、寧靜並有壓抑感;當13時,場所就會使人覺得空曠離散。所以,很多環境宜人的自由廣場,教學樓、圖書館、禮堂、活動中心等的附屬式戶外交往場所,D與H的比值都應介於1—3之間。

事實上,有些校園主廣場或主要集會區域希望營造適當的開闊感,往往D與H的比值會大於3。對此,日本的蘆原義信先生在《外部空間設計》中對戶外空間尺度有詳細的論述,他提出以20—25米為設計模數,“每20—25米,或是有重復的節奏感,或是材質有變化,或是地面高差有變化,即使在大空間里也可以打破其單調,有時會一下子生動起來…”。②為了使公共交往場所尺度親近宜人,設計者應注意在不影響整體感的情況下,對外部空間進行小型化領域的劃分,促進交往的形成。

2.形狀

簡單來說,大學校園戶外交往空間的形狀分為兩種——規則形狀和不規則形狀。通過對場地的設計而產生的戶外空間形狀多數比較規整,由周邊道路、建築的圍合而形成的戶外空間則大部分呈不規則形狀。

規則形狀的戶外交往場所多見於大型的廣場,尤其是在新建的大學校園中,由於在規劃設計時考慮得比較多,因此大多數校園廣場的形狀都是比較規整,有理可依、有跡可循的。這種類型的交往場所有利於舉行大型的集會活動,人流進出路線也相當清晰明確,向心性、安定感也比較強,是校園內部瞬間人流量最大、標志性最明顯的戶外交往空間。如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主廣場、華南理工大學主廣場。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不規則形狀的公共交往場所就像一切不規則構圖一樣,有時候會讓人覺得隨意、自然,有時候又可以讓人感到興奮、刺激,有著引人探尋、新奇有趣的吸引作用。建築實體的附屬性活動場地及自然綠地多是形狀不規則的,同時也是師生休憩、娛樂等場所。“在大型交往空間里的活動多數是有組織、有主題性的參與,而散見於各種自由活動場地、自然綠地的活動才是校園交往的本色體現。”③因此,不規則形狀設計的戶外交往空間裡面所進行的活動是否活躍是校園活力評價的一個重要標准。要營造及延續校園的活力,必須重視這部分形狀自由的活動場地設計。中國美術學院休閑小廣場、廣州大學城廣州中醫葯大學、廣州葯學院的休閑綠地均屬此類。

需要注意的是,形狀不規則並不意味著可以過分地隨意,還是應該在一個相對完整的空間裡面表現一定的中心或者主題,運用靈活的圍合形成隱約的界面限定,而且內部空間也同樣可以遵循上述的尺度設計原則給予細小的功能區域劃分,並提供部分設施以滿足交往的需求。

3.質感與色彩

空間質感是指圍合形成界面的建築實體的立面、構築物、空間地面以及設施的表面質感。

形成比較統一的空間質感可以給人以界面連續的感覺,有利於兩個不同的戶外空間、室內外之間的交流與延伸。常見的方法是將建築立面或構築物的設計結合考慮,利用相同或相近的材質、拼接比例、凹凸變化、色彩等塑造一種整體空間感。當人們途經或逗留時,都會有空間舒適、流暢的感覺。在某些優秀的設計里,甚至可以用獨特的裝飾工藝將立面和地面統一處理,從而特別適合某些特別活動的發生,形成獨特的交往氛圍,留下與眾不同的交往意象。

色彩是塑造空間性格、營造場所氛圍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里,色彩的運用特別廣泛,尤其在一些步行商業街或商業廣場中,大多運用絢麗的色彩作為廣告及外立面色招攬人群,對於促進消費者購物有刺激作用。在大部分老校區的建設中,校園整體色調都比較素雅,以藍灰、墨綠、深紅色居多,透出絲絲的穩重感和歷史感。但在新建的大學園區內,則建議採用比較活躍的色彩。一方面,用鮮明的色彩設計可以有明確的標識作用,夾雜部分活躍的色調有助於彰顯新校園的個性;另一方面,新校區的外部環境在一定的時間內都未能完善,利用戶外空間及建築的色彩變化來作為場所的提示與引導也會對促進校園交往有很大幫助。

總的來說,校園空間色彩宜明快大方,忌雜亂。

如廣州大學城華南師范大學教學樓的內庭院,以藍、黃、綠三種色調搭配處理,在嚴謹的秩序中凸顯出大學校園的活力。又如中國美術學院的教學樓及廣場、庭院,其色彩基調以白色、灰色為主,給人以寧靜幽雅之感。

4.地面

地面指的是戶外交往場所裡面的地面設計,也包括水面。人們的各種交流、活動都在一定的地面上發生,所以地面的設計非常重要。

場地鋪裝具有一定的裝飾性,既能美化整體環境,也能對局部的建築、小品、雕塑等起到襯托的作用。整體的鋪地色彩、圖案的設計還能在零散的場地之間建立有機的、和諧的聯系,使環境更趨統一。可選用的材料是多種多樣的,如彩色陶制廣場磚、仿古廣場磚、花崗岩、方磚、混凝土等。各種不同的材料能構成不同的性格,或嚴謹或活潑,或雅緻或粗獷,需要與校園不同公共空間中發生的交往活動特點以及環境氛圍相一致。

5.小品與設施

小品與設施是校園空間里最吸引人眼球,最容易出效果的元素。人們在公共場所逗留,多數都會使用一些環境小品和設施,因此它們與人們發生最直接的接觸,值得在設計中再三推敲。

校園雕塑是校園小品的主要組成部分,重要的校園雕塑甚至可以成為校園的標志。它除了供人觀看之外,有的是為象徵性或紀念性而設,可以表達一定的歷史紀念意義,體現特定的文化與思想內涵。

綜合來說,環境小品與設施可以分為可坐性、可用性、可觀性三種。室外的座椅、花壇邊、台階等都可以有坐的功用,是可坐性設施;除了坐以外,還有其他功能的設施,如宣傳欄、電話亭、自行車停放架等都屬於可用性設施;而噴泉、燈具、文化牆等就可以列為可觀性設施。三者之間沒有明確的界定,很多可坐性、可用性設施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可觀性。優秀的設計應該是同時將實用和美觀結合在一起,為人的使用提供最大的可能。

6.綠化設計

綠化設計是戶外環境設計的重點,植物覆蓋也是室外空間組織的要素之一,良好的綠化環境是綠色城市的標志,更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大學校園所不能缺少的。經過精心篩選、栽培的樹種通過合適的行植、列植等種植手法,還可以起到凈化空氣,改善校園小氣候的作用。在北方很多高校里,校園的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綠的是松、紅的是楓、黃的是杏,像一個充滿色彩的童話世界,一點也不比春天遜色。即使在冬天依然一片綠色的南方校園,也可以通過不同花期、不同品種的種植搭配令校園環境鮮活起來。

綠化的真正意義是為人們的交往提供適宜的環境,而不是純粹的美化游樂。在實際的交往中,綠化非常適合於圍合、分隔或者烘托場地的不同功能空間及空間的連接通道,將功能區轉化為功能空間,提供給交往人群一個柔性、舒適的界面,成為人們依靠的背景。

什麼是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空間的設計不僅是目的和結果,也不是設計迎合少數人的標志,而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大眾參與並不斷展現其生活變換的過程,新的設計並不僅是新的風格或新的形式,而是指新的內容和創造新的生活方式。

空間從物理形態上的界定可以清晰地分為:佔有空間和未佔有空間。人們對空間的佔有是靠物化的標識來界定的:如堆起的石頭.刻有標記的界碑等,當然最有效的是建立起構築物,或乾脆建個房子來鞏固對空間的佔用,這樣的物理界定是靠數字和實物等有形而清晰的界定。在相當正常的情況下,空間的合理利用和劃分往往是區分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必要手段,理所當然,公共空間對於公眾的利益的理解和服務負有特殊的責任,我們追求的是如何使其適應人的各種需求,而不是讓公眾去適應各種環境。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機的整體,所以這個問題是我們學習環境藝術設計的或者是已經成為設計師的永恆的主題!

3. 龍湖U城的商業部分

項目介紹:龍湖U城天街商業體量高達24萬方,是大學城第一個開業的商業街,打造的是集購物、休閑、娛樂、運動為一體的shopping mall。自身的商業因子濃厚,有獨立的商業體做支撐,容易形成一個集中性商業,帶來更濃郁的商業氛圍。2012年9月,總面積5萬平方米的U城天街一期的開業,在短短2個月時間內,開業率已達60%,吸引了永輝超市、GAP、熱風、屈臣氏、滿記甜品、沁園、魯西肥牛等百餘個國內外品牌全面入駐大學城。更難能可貴的是,在U城天街開業之後,基本上每個月平均就有2到3家商家選擇入駐,從而為U城天街帶來更加豐富的商家資源,為大學城帶來更加多元化的商業選擇。
一、價格信息均價:12000元/平起價:最低110萬起價格說明:均價11000-15000元/平方米付款方式:銀行按揭貸款,項目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歷史價格:價格時間 最高價 均價 最低價2013年7月15 日 38000 19000 90002013年12月15日 19000 18000 90002014年3月25日15000 12000 7500
二、規劃明細1)體量整個U城天街佔地24萬方,其中自持11萬方,北地塊自持2萬方,南地塊自持9萬方,目前天街一期已於2012年10月開館,現在永輝超市、魯西肥牛、屈臣氏、滿記甜品等均已入住,天街二期初步預計會設置迪卡龍賣場,大型旱冰場。
2)硬體配置電扶梯配置:6部觀光電梯,8部扶梯電梯,12部客運電梯。整個天街2號的電扶梯配置動線來看,幾乎每隔50米就有電扶梯的設置,使得整個天街2號購物的體驗感非常好。
車庫入口:正南正北2個車庫入口,7組團的洋房及別墅入口也是經過天街2號歸家,天街2號獨立的車庫入口配置使得整個商業配套更加高端大氣,也為購物者解決了後顧之憂。
車位配置標准:637部,兩層。商業的車庫的配置為消費者停留的時間預留了很大空間,而且,高標準的車庫配置,更能彰顯商業的氣勢。
LOGO、導視、燈光設置:不同的業態樓層功能分布,廣場的LOGO導視能讓你更清晰的撲捉到每個鋪子,樓層導視、燈光的設置讓消費者購物體驗感更強。
3)層高設計整個天街2號的鋪子每層樓層高都為4.5米,摒棄了以前一樓高層高,2、3樓只有標准層高的配置,此次天街2號讓每層樓的層高都設置在4.2米,可以增加商家的經營內容,同時也能使商家的經營形象品質提升,使得消費者在購物的時候不會因為層高產生壓抑感,2、3樓也能感受到臨街的體驗。
4)內部動線天街2號100%的人流動線,整個商業70%商鋪主面臨街,展示面寬,單棟樓多個途徑進入,樓棟之間間距最寬30米,最窄4米,自然採光面較好,通風性較強,整個商業氛圍較好,場地之間更聚有人氣及人流疏散。
5)結構轉化層為了形成通暢、有效的商業公共空間,天街2號三棟物業形態形成商業連廊,採用了結構轉換。擴大商業的通達性,增大商家的可視性,並形成了最舒適性的人流動線。結構轉換增加成本預估3.3萬平方米*90元/平米*2=600萬
三.項目動態龍湖地產日前發布消息稱,目前龍湖U城天街一起商業運營已非常的火熱,已經有近百餘商家正式入駐,同時還有數家服裝商家將陸續進場裝修。現開業率已達80%,吸引了永輝超市、GAP、熱風、屈臣氏、滿記甜品、沁園、魯西肥牛等百餘個國內外品牌全面入駐大學城。更難能可貴的是,在U城天街開業之後,基本上每個月平均就有2到3家商家選擇入駐,從而為U城天街帶來更加豐富的商家資源,為大學城帶來更加多元化的商業選擇。目前U城天街二期主體商業已經開始動工,最快預估17年正式投入使用,體量達到20萬方,將集大型超市、影院、冰場、主力品牌店為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古代文學考研教授 發布:2025-02-19 07:59:46 瀏覽:525
漳州市醫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2-19 07:51:15 瀏覽:121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專業介紹 發布:2025-02-19 06:54:46 瀏覽:42
美國研究生可以雙錄取的大學 發布:2025-02-19 06:49:47 瀏覽:133
廈門大學社會學考研參考書 發布:2025-02-19 06:15:32 瀏覽:150
大學新生電影里老師 發布:2025-02-19 06:13:46 瀏覽:191
大學生的自我簡介 發布:2025-02-19 06:12:23 瀏覽:61
河南大學2016暑假時間 發布:2025-02-19 06:06:54 瀏覽:612
合肥南站到大學城的公交 發布:2025-02-19 05:51:43 瀏覽:502
經濟史考研武漢大學 發布:2025-02-19 05:43:17 瀏覽: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