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最新消息
1. 被冒名頂替上大學者高考分數是多少
被冒名頂替上大學者高考分數是546分(理工科)。
6月15日,記者從山東省聊城市冠縣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獲悉,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的女子陳某某,高考分數為303分(文科),比當年文科類專科分數線低243分。
被頂替者高考分數為546分(理工科),超出理科類專科分數線27分,考上山東理工大學,但錄取通知書卻被陳某某獲取。目前該事件仍在調查中。
(1)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最新消息擴展閱讀
冒名頂替上大學者已立案審查:
記者從冠縣縣委宣傳部獲悉,經聯合調查組調查,冒名頂替者原名陳某某,生於1986年,有兩個身份證號碼,其中一套身份信息因「無照片」於2012年8月8日被公安機關注銷;另一套身份信息顯示,陳某某曾將姓名改為與被頂替者同名,之後頂替他人到山東理工大學就讀。
目前,冠縣紀委監委已對頂替者陳某某立案審查,並將其涉嫌違法線索移交公安機關,冠縣公安局正組織開展調查。
2. 冠縣女孩陳秋媛,被冒名上大學,頂替者現狀如何
相信有很多的小夥伴對新人都是有關注的,而且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事情就是頂替上大學,發生在山東冠縣的事件。陳秋媛在2004年的時候參加了高考,當時考了546分,在那個年代本科線是差了三分,所以他落榜了。但是他的第三志願被山東理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錄取了,但是他一直以來都沒有收到通知書,這讓他以為自己沒有機會再上大學了,所以便開始進入另一種生活就是打工。
三、任何人沒有權利剝奪受教育的權利
即使中國在高考這方面是有一個比較黑暗的龐大的產業鏈,如果說你們家的孩子考試落榜了,這些復讀班的老師們會馬上打電話過來,從而高考的個人信息很有可能會被售賣出去,這已經變成了一個人人都知道的秘密,想要得到這些信息是非常容易的,完全不用黑客竊取,都是通過正規途徑所獲得的,像他這種並不是個別的案例,因為山東省的高考分數是很高的,很多的學生都在利用其他地區學生的學籍,然後報一個好的學校。
這次事件影響是非常惡劣的,不僅損害了當事人的教育權利還使得那麼更加的重視學籍管理,現在隨著案情進一步的深入細節也會慢慢地浮出水面。現如今被頂替的人更是受到了應有的處罰,要知道適合高考的年齡只有那麼一段時間,這可是決定一個人一生的一件事情。雖然說現在上大學已經不完全是唯一的渠道,但是卻能夠建立起最為基礎的知識體系。是任何人都不能夠通過違法的手段剝奪的。
3. 被頂替上大學農家女事件最新進展如何
近日,山東聊城冠縣被頂替上大學的陳春秀告訴記者,媒體曝光前,她曾到冠縣教育和體育局想查詢自己的高考信息,對方告知需提供除身份證以外的身份證明,以證明「自己是自己」。另外,陳春秀還先後向當地公安、紀委等多部門反映情況,均未得到有效答復。
如今,冒領通知書等材料涉及哪些人,相關部門仍未給出結論,頂替者的親戚曾找來希望私了,而頂替者連一句道歉都沒有。她說,「想質問頂替者為什麼那麼自私,更可恨的是幫她辦事的人,任意踐踏別人的人生!」
(3)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最新消息擴展閱讀:
陳春秀的丈夫回應:
隨著媒體的介入,頂替者的形象也清晰起來。這個女孩也姓陳,和她同年高考,卻是個文科生,當年只考了303分,比大專分數線差了243分。
她父親曾是公務員,舅舅曾是縣審計局的領導,她畢業後去了煙庄街道審計部門工作,還一直用著陳春秀的身份。她在本周手寫了一份承認自己冒名頂替的材料,稱相關入學材料由已經去世的舅媽找中介代辦。
4. 被頂替上大學陳春秀再發視頻,你覺得她是蹭熱度嗎
陳春秀再發視頻,我覺得她並不是在蹭熱度。
在一個月之前,山東冠縣的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一經曝光就在網上引發了熱議。陳春秀今年已經36歲,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她2004年高中畢業之後,就再也沒有上過學了,一直在外面打工。對於陳春秀而言,沒有上過大學一直是她的心結,後來為了實現自己的大學夢,陳春秀一邊做幼兒教師,一邊准備成人高考,圓自己的大學夢。然而,當陳春秀到學信網上查詢自己的學籍信息時,竟然意外發現自己已經上過大學,但是照片上的人很明顯不是自己。陳春秀馬上意識到自己是被冒名頂替了,事實上,當年陳春秀的高考分數是546分,只比山東理科本科的分數線低了3分,她便填報了山東理工大學的志願。不過,此後陳春秀一直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她以為自己落榜了,便沒有再出去打工了。
總而言之,陳春秀再發視頻,我覺得她並不是在蹭熱度。
5.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頂替者是什麼人
經聯合調查組調查,冒名頂替者原名陳某某,生於1986年,有兩個身份證號碼,其中一套身份信息因「無照片」於2012年8月8日被公安機關注銷;另一套身份信息顯示,陳某某曾將姓名改為與被頂替者同名,之後頂替他人到山東理工大學就讀,後在縣城附近某鄉鎮工作。
據媒體報道,高考「落榜」16年後,山東冠縣人陳秋媛(化名)打算報考成人教育學校,填補心中的遺憾。然而,在信息填報時她才發現,「陳秋媛」已經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並順利畢業。學信網上的「陳秋媛」,照片欄上是一個陌生女孩的頭像。
陳秋媛這才知道,16年前,自己被人冒名頂替上了大學。
(5)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最新消息擴展閱讀:
頂替者被注銷學歷
6月3日,山東理工大學在其官網發布一則《關於對陳秋媛進行學歷注銷處理的公示》。公示稱,「經過資料收集、學院聯絡核查和學校審核,我校2004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陳秋媛系冒名頂替入學,經學校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我校將按程序注銷陳秋媛學信網學歷信息。」
6月9日,山東理工大學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學校對此事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了調查組,正在全面調查核實。山東省教育廳新聞中心負責人則表示,如查實,一定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6. 苟晶被冒名事件有新進展,班主任率人找上門,你怎麼看
近日,我看到了認證為“山東連續兩年高考被頂替當事人”的苟晶的媒體平台,翻閱了近幾日她發的文章和視頻,我認為這是一個貧寒子弟的血淚哭訴,自己的十年寒窗為他人做了嫁衣,自己的人生,前途被他人偷走,這樣的事擱在誰的身上也受不了,也會憤懣發聲為自己討回公道。
但是,現在事情已經引起大家的關注,山東也已經成立了專案組,事情水落石出只是時間的問題,我想也應了那句老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從決定偷走別人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會被人唾棄,而偷來的前途也必將隨著事情的水落石出而毀於一旦。
7. 山東冠縣女孩陳秋媛,被冒名上大學,頂替者現狀如何
山東冠縣女孩陳秋媛,被冒名上大學。雖然我感到憤慨,卻並不驚奇。我和她是一個市裡,只不過痴長她幾歲,99年上的大學專科。對於被冒名頂替這事,陳秋媛不是唯一。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頂替者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改變了一個農家女的命運,對於多年後仍想學習的陳秋媛來說,考上大學肯定會很努力,專升本、考研也不是不可能的,但這一切都被頂替者破壞了。顯然對頂替者簡單的停職並不能補償陳秋媛受到的損失,它直接是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我們現在對這件事情並沒有太多的信息,期待當地政府能一查到底,給出一個讓人基本滿意的結局。
8. 被頂替上大學農家女之前為什麼被要求自證身份
近日,山東聊城冠縣考大學被頂替的陳春秀告訴采訪她的記者,媒體曝光前,她曾到冠縣教育和體育局想查詢自己的高考信息,對方告知需提供除身份證以外的身份證明,以證明「自己是自己」。
從村委會5月27日開具的《證明信》可以看出,內容與其身份證信息完全一致。另外,陳春秀還先後向當地公安、紀委等多部門反映情況,均未得到有效答復。
(8)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最新消息擴展閱讀
涉事高校承認入學審核不嚴
在山東理工大學的協調下,有記者聯繫到了2004年時任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的艾修俊,他給記者介紹了當時的情況。
山東理工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艾修俊說:為了新生資格審查,學校專門下發了文件,我們對新生進行了「四對照」來核查新生的真實情況。這「四對照」是對照準考證、錄取通知書、戶籍證明,以及學生本人的照片。當年(2004年)通過復核,查出了3個有疑問的學生,最後核實,由學校下發文件進行了處理。
艾修俊所提到的文件,是山東理工大學2004年下發的《關於做好2004級新生資格審查工作的通知》,在「入學資格審查」部分明確標明要「按照中學檔案和電子檔案以及本人情況進行審查,做到准考證,錄取通知書、戶籍證明和本人照片材料相一致,凡不一致者,要及時查明原因,做到有實有據,同時對於存在「替考、冒名頂替上學等情況的學生,要及時匯總上報招生就業處」,艾修俊介紹,學校當年查到了3名有問題的學生,但其中並沒有陳某某。
山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魏修亭表示在新生入學資格審查方面,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學校發文件發通知、開會布置,然後由學院的相關專業輔導員進行入學資格審查的初核工作。一般來說,一個輔導員審核幾百人的信息,假如這個輔導員的工作不夠細致,責任心不強的話,就有可能出現問題查不出來。
現在他們也在進行反思,一個是從審查的機制上進行反思,建立比較完善的機制,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同時也得加大審核力度,多增加人手,最後在審查的過程中形成閉環。
9. 被別人冒名頂替上了大學,怎麼做才能找回公道
對弄虛作假復、考試舞弊制,騙取加分資格或企圖冒名頂替的新生,堅決取消其入學資格並嚴肅處理。
加大對違規招生的監督檢查力度,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零容忍。認真開展新生入學復查,對弄虛作假、考試舞弊,騙取加分資格或企圖冒名頂替的新生,堅決取消其入學資格並嚴肅處理。
報到入學的取消其學籍,不予新生學籍電子注冊;同時配合公安、紀檢監察等部門一查到底,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加強高校招生社會監督,建立國家、地方、學校的多級招生信息公開制度,認真落實招生信息「十公開」。
(9)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最新消息擴展閱讀:
2020年高考的相關要求規定:
1、各地教育部門會同本省(區、市)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聯系會議成員單位進一步健全聯防聯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加大防範和打擊力度,全力保障考試安全。
2、從5月份開始,各地有關部門陸續開展了「打擊銷售作弊器材」「凈化涉考網路環境」「凈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清理整頓涉考培訓機構和助考中介」等5個專項行動,依法打掉了一批「助考」犯罪團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