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研究生團校
❶ 我想考社會工作的研究生往北京考哪個學校好考一點並且學校還不錯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啊 本人認為該校有幾大優勢
1、社工師資隊伍強。清華北大人大盡管學校名氣大 但是這個專業出身的老師並不多 尤其人大盡管每年都招100多的社工研究生 但是是在蘇州分校上課 而且是外聘的其他學校老師 或者是有社會學的老師講課 中青院的史柏年 許莉婭 陳濤這些在社工圈子裡都是小有名氣的 而且依靠團校的牌子致力於兒童、青年社工尤其是打工子弟學校的社工實物
2、該校社工研究生90%公費,每年只交住宿費即可
3、該校地處北京,在眾多名牌學校壓力下,畢竟學校不出名 ,所以競爭激烈程度不如其他院校,2010年之後研究生才出現復試刷人的現象。所以考研的性價比比較高
4、高校社工研究生是研究性碩士而非專業性碩士,這個好處就不多說了吧
5、社工專業在這個學校是重點特色專業,不像在其他學校,社工是邊緣學科、弱勢專業
所以,可以試著了解下這個學校的導師,考研嘛個人感覺選一個名氣大的不如選一個自己所學專業在這個學校受到重視的學校。另外還有中華女子學院也是值得推薦
祝你成功
❷ 政法大學都有哪些學校
政法類大學,是指以法學、政治學為主要學科專業的高等院校。國內著名的政法類院校有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國外著名的有美國耶魯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巴黎政治學院等。
國內著名的政法類院校:
1、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法大」,位於北京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為「立格聯盟」成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
1954年,學校遷址至學院路;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文革中學校停辦,1978年復辦;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並,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1985年學校開辟昌平校區。
2、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簡稱「西政」,位於重慶市,是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政法類高等學府,改革開放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自主招生試點高校。
學校以法學為主,經濟學、文學、管理學、哲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
學校前身為1950年創建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並當時的重慶大學法學院、四川大學政法學院、重慶財經學院法律系、貴州大學法律系、雲南大學法律系,正式成立西南政法學院。
郭沫若先生題寫院名,首任院長是周保中將軍。1958年,中央公安學院重慶分院並入學校。199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95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成為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3、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位於中國上海,是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首批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單位、最高人民法院自貿區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和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為五院四系成員,亞洲法律學會、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滬港大學聯盟創始成員;是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原名華東政法學院,1952年6月由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在聖約翰大學舊址合並成立。1958年,學校並入上海社會科學院。
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第二次復校。2000年,學校由司法部劃歸上海市管理。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
4、西北政法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西法大」,坐落於陝西省會西安,由中央與陝西省共建,是一所法學特色鮮明,哲學、經濟、管理、文學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是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陝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為法學傳統「五院四系」成員、全國政法大學「立格聯盟」和陝西高校「長安聯盟」創始成員,是西北地區法學教育研究中心。
西北政法大學源於中國共產黨1937年創辦的陝北公學和1941年的延安大學,歷經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西北政法幹部學校、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等時期;1958年,西北大學法律系並入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學院。
1963年更名為西北政法學院;2000年由司法部劃轉陝西省,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學校;2006年更名為西北政法大學。
5、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坐落於北京市,是中宣部批準直管的國家級「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依託單位、團中央首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全國研究培訓基地。
中央編譯局「青年政治人才培養研究基地」共建單位和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學校歷任校(院)長均由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兼任,馮文彬、胡耀邦、韓英、王兆國、胡錦濤、宋德福、李克強、周強、胡春華、陸昊、秦宜智等同志先後擔任校(院)長。
1948年9月中央團校創建於河北省平山縣。1985年9月在中央團校基礎上組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起由團中央和教育部共建,2018年入選北京市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❸ 共青團清華大學研究生委員會的職能部門簡介
辦公室是校研團委的綜合辦事機構,它綜合協調上級各指導機關、研團委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工作關系,在研團委內部起著承上啟下、綜合協調的中樞和紐帶的作用。辦公室的工作要點可以簡要地概括為「三個中心」和「兩個保障」,即「信息中心、管理中心、交流中心」、「辦公保障、財務保障」。辦公室的主要部門和職能如下:
綜合組:負責辦公室內部各部門的服務與管理工作,負責部門例會的策劃和組織,以及部門的感情建設,起著辦公室內部交流的紐帶作用;同時兼顧部門內部的培訓工作和突發工作的協調安排等。
創新服務組:負責校研團委各部門之間的感情建設,組織部門沙龍、男女生節活動、生日會及羽毛球賽籃球賽等集體活動,營造校研團委內部的友好互動氛圍;通過「清研團辦」微信公眾號,挖掘研團同學工作背後的故事,展示研團同學的風采;探索、優化和創新校研團委的辦公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會務組:負責校研團委書記會、大小部長聯席會、總支書記例會的組織協調,及會議的相關服務工作;負責各類通訊錄的及時更新,編制研究生工作系統通訊手冊和校研團委幹部簡歷手冊等;
外事協調組:負責協助承辦與研究生相關的大型外事活動,如國內外政要人士、著名高校學者來訪交流等,主要涉及活動的前期通知報名工作,以及活動現場的會務組織等工作。負責協調校研團委與外單位、外校學生組織的工作交流。協助統籌全校研究生大型活動(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的組織工作。
信息組:負責校研團委工作周報、工作上報、研團研會工作周報、研工部簡訊、校團委月度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的搜集整理,協助做好校研團委內部信息報送的培訓及服務工作。
文檔組:負責收集整理校研團委各部門的學期初工作計劃和學期末工作總結,研究生團委各類文件的管理及FTP的維護;負責校研團委大型活動的申報、文檔管理和保存,編寫大型活動開展流程以指導各部門規范開展各項活動,編撰研究生團委年鑒。
公共管理組:負責校研團委倉庫的布置和管理,公共物品的記檔、會議室預定、會議室維護等;負責製作研團主要骨幹及總支書記風采照片牆;負責製作校研團委主要幹部名片等。
財務管理組:負責校研團委的財務管理,推行各部門的預決算制度,定期組織各部門財務報銷,安排財務培訓,科學化管理執行財務審計工作。 組織部是校研團委在組織工作方面的執行機構,主要從組織建設和人才培養的角度促進研究生團委工作的順利開展。組織部工作本著「抓落實、促提高、見實效、重服務」的方針,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骨幹服務組:負責研究生團系統的骨幹隊伍建設。主要工作包括骨幹選拔推薦、骨幹培養、骨幹考核、骨幹交流等工作。骨幹服務組在「擴大比例、提高水平、構建體系、重點引導」的指導思想下進行骨幹隊伍建設,擴大骨幹來源,加強骨幹隊伍管理,推動骨幹梯隊建設,此外還負責研團委的常委會和全委會的會務工作。
骨幹培訓組:負責各級研究生團組織和團幹部的培訓工作。主要包括暑期團校(研究生班)暨新生骨幹訓練營工作,研究生社工骨幹領導力培訓課程等工作,以加強骨幹隊伍思想建設、提高研究生社工骨乾的工作能力,強化研究生社工系統網路,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骨幹隊伍。
骨幹研修組:負責研究生社工骨幹研修班的開展與組織。研修班服務於學校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新性的人才培養目標,主要工作包括學員招募和選拔、學員培訓、紅色團隊建設和暑期短期掛職、政務體驗等工作。研修班通過全面系統的學習和實踐活動,促進學員對國情黨情的認知,堅定學員的共產主義信念,幫助學員樹立服務國家和社會的理想和目標,提高學員的責任意識和綜合能力,以期成長為「跨學科、復合型、應用性」的高素質人才。
基層聯絡組:負責院系研團總支的聯絡與建設工作。主要包括基礎團務工作,院系聯絡工作等,以促進院系研團組織建設,使得團工作繼續從校級拉動型向校、系、支部(班級)三級互動型轉變。
基層專項組:負責院系研團總支評優工作,全面衡量和展示院系研究生團總支的建設成果,促進工作交流,推進工作創新,完善工作體系,激發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以評促建、評優學優」的效果,推動我校研究生共青團工作水平穩步提高,更好地服務於廣大研究生的成長成才。
基層團務組:組織開展研究生集體建設的理論研究、案例分析、情況調研工作,承擔學校研究生集體建設的相關研究任務;負責實施研究生先進集體的評選工作,並對優秀集體進行宣傳、提煉經驗、總結推廣;制定研究生集體建設方法的案例集及相關指導性手冊,為研究生集體建設提供指導與支持;負責研究生共青團相關組織制度的建設和落實和校研團委自身的組織建設,籌備和組織團員代表大會、團員代表會議、全委會;開展基礎團務工作,包括團員信息統計,團證注冊,團證補辦,團費收繳等;完善,修訂,推行《清華大學研究生基層集體工作手冊》;加強對團工作的理論學習,收集,研討和宣講共青團相關的重要講話、文件、書籍等材料,面向組織部開展內部培訓。
主題教育組:結合學校「行健新百年,共築中國夢」主題教育的整體安排,緊密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實踐活動的中心要求,充分依託院系研團總支,充分吸收和整合資源,做好頂層設計,點面結合地推動思想引領與主題教育工作。
綜合組:組織召開組織部部務會、全體會以及部內各項培訓會;負責部內工作制度建設、財務工作,協調組織部各組常務工作的開展。牽頭負責部門項目性工作(非計劃型)的開展,負責研團研會各類大型項目的人員協調與組織(新);組織部相關文件、文號的管理與存檔;促進部內工作交流和情感建設。負責與上級組織的溝通。 宣傳部的工作職責是配合學校及研究生院中心工作,根據我校研究生團員的思想狀況,策劃、組織我校研究生方面的重點宣傳報道任務,建設校級研究生媒體等宣傳陣地,推動院系研團總支宣傳工作開展。宣傳部設有如下媒體平台:
研通社:擁有覆蓋各院系研究生的記者團和通訊員隊伍,以及全校唯一一支面向校級高端采訪的外事記者隊伍;與「新華網」、《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外部媒體廣泛聯絡,與「清華新聞網」、《新清華》等校級媒體深入合作,全面展示清華研究生風采。
《清華研究生》報:全國首家研究生報紙,是宣傳戰線的一面旗幟,每期發行10000份,覆蓋面廣、影響力大;作為《中國研究生》北京通聯站,是在京高校研究生相關的信息樞紐和資源中心。
博學網:面向清華研究生的綜合信息網站,以打造研究生學術資源平台和工作信息平台為核心競爭力,集合了資源共享、新聞發布、視頻點播等諸多功能,引領研究生網路生活新方式。 實踐部是學校研究生工作系統開展「啟航計劃」就業引導工作的主要協調部門,其中心工作是配合學校在全校研究生范圍內開展以提高研究生社會適應力和就業競爭力的社會實踐活動,負責全校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申報、培訓及指導等工作;建立研究生就業實踐基地,開展以就業引導為核心的「啟航計劃」系列活動與就業實踐活動等,並進行職業培訓、生涯規劃等就業引導工作。實踐部下設綜合組、基層組、項目組、宣傳組、調研組、調度中心和啟航中心。
自2003年在全校研究生中開展「啟航計劃」以來,已累計有5000餘名研究生參加就業實踐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研究生就業引導工作。從2009年以來,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校研究生團委在充分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建設基地,組織實踐,加深了解,堅定選擇」的新思路,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就業實踐的系統化、規范化,吸引了更多的研究生同學參加就業實踐活動並引導其就業擇業。 清華大學紫荊志願者研究生服務團是一支以清華大學在校研究生為主體的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志願者隊伍。服務團積極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旨在組織、協調清華大學研究生志願者活動,為校園和社會提供志願服務,培養清華研究生的主人翁意識和奉獻精神,倡導良好的校園風氣。紫荊志願者研究生服務團目前採取理事會形式管理日常事務,設團長一名,副團長六名(分管內務、宣傳、項目、院系和兩支專項隊伍工作),理事六十餘名。
❹ 孟慶國的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公共政策與管理、政府管理與創新、電子政務與公共服務等。先後承擔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社科規劃項目、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軟科學課題、國家部委委託課題20餘項,發表相關論、編、譯著6部、研究論文60餘篇。主要成果曾獲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清華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入選清華大學骨幹人才支持計劃及2006年度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獎(優秀青年教授獎),入選2010年度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
作為主講教師承擔研究生及MPA核心課程及部分方向性必修課程《公共管理》、《電子政務》、《政府績效管理》、《公共管理前沿》,以及公共管理培訓課程《政府改革與趨勢》、《服務型政府建設》、《政府管理與創新》、《電子政務》、《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等教學工作。累計指導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博士後及博、碩研究生40餘名,其中多篇獲清華大學優秀學位論文。
孟慶國,男,漢族,1964年10月19日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高級政工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內蒙古自治區團校校長、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院長,兼任第二屆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內蒙古青年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第九、十屆內蒙古青年聯合會常委,內蒙古師范大學法政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內蒙古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社科聯哲學分會會員、社會學分會會員。榮獲內蒙古自治區高校工委、內蒙古師范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和內蒙古自治區第一、二、三屆哲學社會科學政府獎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二等獎,首屆內蒙古青年「五四」獎章等多項榮譽。
個人簡歷1982年9月—1986年7月,在內蒙古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學習,獲哲學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1984 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7月 — 1991 年7月,任內蒙古師范大學馬列主義教研部德育教研室主任;1988年9月—1991年7月,在內蒙古師范大學政治經濟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學習,獲哲學碩士學位;1991 年7月— 1994 年10月,任內蒙古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理論科負責人,兼任內蒙古師范大學黨委中心學習組理論幹事;1994年10月 — 2002 年6月,任內蒙古師范大學校辦產業——華遠科技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1999 年12 月被評為高級政工師;2002 年 6 月 — 2006 年 3 月,任內蒙古自治區團校校長、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常務副院長;2004年10月被評為副教授;2009 年12 月晉升為教授;2006年10月—2009年7月,在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習,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6 年3月—2014年1月,任內蒙古自治區團校、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正處級);2014年1月至今,任內蒙古自治區團校校長、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院長(副廳級)。
❺ 北京考研學校有哪些排名如何
北京考研學校有哪些?排名如何?北京考研學校共59所,其中前五名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以及北京理工大學,為了幫助大家了解詳細情況,學姐整理出了北京考研學校及排名一覽,快來一起看看吧!
一、北京有碩士點的大學
北京有碩士點的大學共59所,包括: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服裝學院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印刷學院
北京建築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農學院指稿虛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醫學科學院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首都體育學院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敬高易大學
北京物資學院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外交學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國際關系學院
北京體育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
中國戲曲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舞蹈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中華女子學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區)
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城市學院
中央團校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二、北京市大學排名唯燃
市內排名全國排名學校名稱11清華大學22北京大學3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417北京師范大學518北京理工大學619中國人民大學7醫1(21)北京協和醫學院829中國農業大學936北京科技大學1040北京交通大學11財2(44)中央財經大學12政1(46)中國政法大學13財3(47)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4醫2(47)首都醫科大學1548中國石油大學(北京)1662北京郵電大學1763北京工業大學1864北京化工大學1970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76華北電力大學2177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2語1(80)北京外國語大學2381北京林業大學24醫9(85)北京中醫葯大學2586首都師范大學26語2(92)中國傳媒大學27民1(101)中央民族大學28語4(120)外交學院29133北京建築大學30財8(13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31語5(156)北京語言大學32財11(170)北京工商大學33177北方工業大學34202北京信息科技大學35語7(208)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36218北京電子科技學院37226國際關系學院38230北京農學院39231北京印刷學院40體2(241)北京體育大學41政5(265)中國人民公安大學42270北京聯合大學43285北京石油化工學院44財22(307)北京物資學院45體3(330)首都體育學院46政8(405)中國勞動關系學院47語14(463)中華女子學院48政19+(600+)北京警察學院
本文由學姐手動整理自互聯網,供同學們參考。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學力在職申碩有困惑?院校專業不好選?點擊底部官網,有專業老師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碩士/博士開放網申報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