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廟山大學城
❶ 武昌廟山那裡有什麼大學
武昌廟山兩湖大道東側中南財經大學
❷ 武漢有哪些獨立學院主要扎堆在哪幾個大學城當中
武漢的獨立學院眾多,超過了武漢的普通本科高校的數量。湖北是全國獨立學院最多的省,這和湖北省的省情是對應的。湖北學生眾多,211學校眾多。而2本實力相對較弱。3本應運而生幾年間蓬勃發展
主要有: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 武漢工業學院工商學院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武漢科技學院外經貿學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 湖北師范學院文理學院 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影視工程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武漢大學東湖分校
下面介紹幾個武漢比較不錯的獨立院校
華科武昌分校,地址在湖北工業大學旁邊,實際佔地1000畝。辦學在獨立學院里算早的在全國獨立學院武書連版本里是第一。硬體可以,師資也不差。好像原來招生違規,黃牌了,招生量受到限制,過了人口最鼎盛的時期。變得比較低調。個人認為在三本里無論哪方面武昌分校是比較有實力的。錄取分數線接近2本線
武科大中南分校,地址在湯遜湖畔過了廟山,辦學十一年,別看前面武漢科技大學的名頭不太響。中南分校不是純粹的獨立學院,前身是民辦什麼工貿專修學院。是最民辦的獨立學院。與武科大沒有什麼關系,每年白交2000,3000萬給武科大。沒有武科大的申請,他也不會有本科的招生資格。當然國家已經有政策把獨立學院往純民辦方面引導。中南分校自封全國就業最好,校園最美,設備最完備,專任教師最多,特色最鮮明,文獻最多。等十個全國之最。撇來其真實不談,其也反映了三本院校的實力普遍不強的一個現實。中南分校佔地1280畝,藏書100多萬冊。專任教師600多人。中南分校是湖北最會最愛做廣告的,我懷疑中南分校有專門的炒作人士,在各大媒體報紙拿學校的事說事。有時候說的問題是很普遍的很普通的。中南分校辦學實力高於三本的平均水平的,有兩門省級精品課程也不是吃素的。我竊以為中南分校相當於2本2的辦學實力相當於省內2批2的水平。我給中南分校全國最會炒作的頭銜。除去浮躁的思想,中南分校有可能會發展挺好。
華科文華學院,辦學6年,官方公布佔地1280,實際目測建成區500-600畝。前幾年號稱1600餘畝,看來那裡地質不太穩定。一進門就是一個很大的池塘。環境和硬體還說得過去。跟華科主校區很近,前些年排名全國第九。董事長是華科校友,是典型的獨立學院。
武大東湖分校,在大花嶺大學城武大很有實力,東湖分校的校園除了很偏外,還是很大很漂亮設施很齊全的的。光一二期建成區就達到1200畝。我就納悶了,07年還曾第一志願還沒招滿生。其他幾年招生形勢還是蠻好的。有時分數接近2本線。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地址在關山大道末端,靠近關南小區華中軟體園,成立了5年,官方公布校園面積507畝,實際建成區佔地370畝,還有一80畝空地。圖書館藏書60萬冊。有學生11000多人。從數據看來可以看的出是運作最成功的。用不到3個億的投資辦了過萬人的大學,未來可能達到13000多。華夏趕上好時候了才發展這么快,聽有人說,剛到那學校時,那裡是一片黃土高坡。學校慢慢建,建了5年建設還沒有完成。一次性投資力度不大,由於招生形勢好,運行成本相對較低,慢慢夯實基礎,彌補先天不足。是典型的獨立學院。
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弘博集團創辦。黃家湖那裡,佔地1000餘畝。條件可以偏文科。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武漢工業學院工商學院、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武漢科技學院外經貿學院、江漢大學文理學院、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都是與2本學校在一個校區,資源共享的。本質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學院,這些學校是為了緩解高考招生不夠,其二新校區需要資金,需要人「開墾」。其實這樣相當於花3本的錢,讀2本地學校,發3本的文憑。這樣也好各取所需,到時高考人數下降了。就沒有必要這些校中校了。現在高考報名人數已經進入下降通道,專家預計未來5年高考人數會減少三分之一。
❸ 武漢有哪些大學城
1、大花嶺大學城:
武漢大學東湖分校、華中師范大學漢口分校;
2、黃家湖大學城:
湖北中醫葯大學(黃家湖校區)、武漢科技大學(黃家湖校區)、中南民族大學、武漢工業學院;
3、藏龍島大學城:
湖北經濟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武漢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湖北美術學院藏龍島校區、湖北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4、廟山大學城(湯遜湖大學城):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湖北警官學院;
5、流芳大學城:
武漢工程大學(流芳校區)、武漢商貿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6、南湖大學城:
華中農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湖北工業學院;
7、卓刀泉周圍的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武漢體育學院、武漢理工大學、武漢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武漢工程大學、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工業學院商貿學院;
8、光谷周圍的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長江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開放職業技術學院、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紡織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民族大學;
9、司門口周圍的大學
湖北中醫葯大學、湖北美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義校區)。
大學城(英語:UniversityTown),指一種因為高等教育而形成的居民點城鎮模式。一般來說,大學城形成於歐洲,率先出現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家。
大學發展過程中,大學發展規模逐步擴大,有的大學聚集在一起,使得大學周邊地區或大學校園本身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城鎮,比如德國的柏林洪堡地區和海德堡、瑞典的烏普薩拉等等,人們把這種高等院校的集聚之稱為大學城。
大學城中一般有至少一所大型的綜合性大學,或者是集中了一些比較小的但是數量較多的小型院校,比如文理學院和社區學院等。大學城的當地居民一般為學校的雇員和教師,而外來的學生人數一般都會超過當地的本地居民人數。歐洲的大學城一般都以擁有古老大學為榮,那些大學城不僅是教育和文化中心,有時也會因為其巨大的社會和文化影響力而成為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