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光纖研究生
Ⅰ 上海大學通信考研
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考研專業代碼:085208、專業名稱:電子與通信工程。考試科目:政治、外語、專業課一或者專業課二。
通信工程專業是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下屬的本科專業。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子技術、通信電子線路、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
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資訊理論與編碼、移動通信、光纖通信、微波技術與天線、廣播電視發送技術、廣播電視網路技術、數字廣播電視技術等。
(1)上海大學光纖研究生擴展閱讀:
通信工程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通信領域內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光波、無線、多媒體等通信技術。
3、掌握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分析與設計方法。
4、具有設計、開發、調測、應用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統和通信網建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通信工程專業
Ⅱ 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怎麼樣
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是通信、電子、信息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院由通信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上海電子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學光纖研究所和生物醫學研究所組成。學院現有教職工208名,其中院士一名(中科院院士黃宏嘉教授)、正高職24名、副高職57名。學院目前在校研究生約600名,在校本科生約1600名。
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由原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所屬無線電電子學系、上海市電子物理研究所、光纖技術和現代通信研究所、原上海工業大學所屬通信與電子工程系和原上海大學所屬通信與信息工程系於1994年5月合並組建而成。學院下屬三個系和兩個研究所,即:通信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通信與信息工程系、光纖研究所和上海市電子物理研究所。1998年通信與信息工程系撤消,該系的教職員工分別融合到通信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1999年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所屬的生物醫學工程系和生物醫學研究所轉入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2002年生物醫學工程系撤消,該系教職員工及相關學科並入電子信息工程系。
經過50年的建設,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現有三個本科專業:通信工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五個碩士點: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生物醫學工程;1個工程碩士點:電子與通信工程;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涵蓋通信與信息系統和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二級學科,擁有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博士點,設有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博士後流動站。學院擁有上海市特種光纖與光接入網重點實驗室,同時,該實驗室於2007年7月被教育部批准立項建設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7年12月被科技部批准立項建設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學院現有的教學和學術單位還包括:電子電工實驗教學中心、現代通信工程研究開發中心、信息工程研究開發中心、微波與電磁兼容研發中心、遙感與空間信息科學研究中心、智能交通系統研究中心、數字視音頻處理與多媒體傳輸研究中心,其中數字視音頻處理與多媒體傳輸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新型顯示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四大研究中心之一。
1995年學院以「通信技術」的學科名稱被批准為上海市教委第三批重點建設學科,2001年學院以「通信與信息系統」的學科名稱被批准為上海市第一期重點建設學科,2005年學院以「信息與通信工程」 的學科名稱被批准為上海市第二期重點建設學科,2008年學院以「通信與信息系統」 的學科名稱被批准為上海市第三期重點建設學科。同時,2007年學院以「電路與系統」的學科名稱被批准為上海市教委第五批重點建設學科。1997年1月學院以「光纖通信及通信信息新技術」 的學科名稱進入「九五」「211」工程第一期建設項目,2001年1月該「211」工程建設項目通過「211工程」專家組驗收;2003年3月學院以「信息學科與技術」 的學科名稱進入「十五」「211」工程第二期建設項目,2007年11月該「211」工程建設項目通過「211」工程專家組驗收;2008年9月學院以「信息與通信工程」 的學科名稱進入「十一五」「211」工程第三期建設項目。
近年來,通過「211」工程以及上海市重點學科的建設,通過全院教工的共同努力,學院在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學院現有博士學位人員77名,占教師人數的50%。在工程教育、優秀本科生培養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本科生全國電子競賽方面多次獲得國家獎。在特種光纖、寬頻接入網技術、視音頻新技術、數字媒體內容安全等學科方向上走在國際或國內的前列。目前,學院正瞄準國際前沿的學科研究方向,根據國際和上海市的經濟發展需求,銳力進取,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和科研氛圍,增強師生的創造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以新一輪的「211」工程第三期建設以及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為契機,使一些相關學科保持或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朝著「通信與信息工程」的研究型學院目標大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