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考上大學的成功人士
『壹』 有哪些成功人士沒有讀過大學
有成龍、李嘉誠、李想、比爾蓋茨、愛迪生。
1,成龍
成龍(Jackie Chan),1954年4月7日出生於香港,自幼隨父母移居澳洲。他小時候常常打架鬧事,因此讀完小學一年級就輟學在家。
1988年獲得世界十大傑出 。2003年當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2004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2006年入選《福布斯》全球十大慈善之星。
2,李嘉誠
1928年7月29日,李嘉誠生於廣東潮州潮安縣北門街面線巷的一個家庭。5歲進入觀海寺小學念書。1937年7月7日,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1938年日軍轟炸潮州。1939年6月,剛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
李嘉誠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 ,1999年始連續15年華人首富。
3,李想
李想,1981年10月出生於河北石家莊,80後企業家代表人物。曾先後創立泡泡網、汽車之家,現任車和家創始人及CEO。
1998年還在上高中的李想就開始做個人網站,2000年注冊泡泡網並開始運營,僅憑借著自己對IT產品的一腔熱愛和滾雪球式的資本積累,高中學歷的李想讓泡泡網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獨樹一幟。
2005年,李想帶領團隊從IT產品向汽車業擴張,創建汽車之家網站。
4,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蓋茨三世,簡稱比爾或蓋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企業家、軟體工程師、慈善家、微軟公司創始人。曾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體設計師。
5,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1855年,愛迪生開始上學,那所學校只有一個班級,校長和老師都是恩格爾先生。因為愛迪生有刨根問底的天性,在上課時經常經常問老師問題一些另類的問題(如:風是怎麼產生的;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而不是四),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被老師以「低能兒」的名義攆出學校。
『貳』 沒學歷但最後很成功的成功人士的例子
1、李想是又一個在傳統教育體制之外成長起來的個案。在高三那年他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不上大學,繼續創業。那個時候,他自己做的網站「顯卡之家」已經開始實現盈利,他也因此順利賺得人生「第一桶金」。「就是這件事改變了我之後的生活,順理成章地把我引到了創業的道路上。」李想坦言,「如果當時沒有做出一點成績,我應該還是會去上大學,那麼興許現在我就是一個IT方面的編輯了吧。」
2、傑克·韋爾奇是榜樣「雖然我放棄了上大學,但我自始至終沒有放棄過學習。」李想如是說。在學生時代,李想就靠著多年從書本上積累下來的理論知識為各種電腦類刊物寫稿。令人很難想像的是,在這個如此強調實踐操作的領域,李想竟能全靠「紙上談兵」,成為一個專業的「電腦達人」。
3、知識拓展:記者手記帶著年輕的成熟 ,北京的冬天很凜冽,但一走進李想他們的大辦公室,就能感受到一股生動的暖意:橙色的燈光很柔和,緊湊的格間里走動忙碌著的都是一群年輕人。李想准時出現在會議室,臉上帶著謙和的笑容,沒有我想像中的那種成熟世故的味道,正如他的同事所說:「他是個很隨和的人。」
『叄』 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人會有好發展嗎
我認為這個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有能力、有干勁、有頭腦的人,不管他有沒有上過大學,都是能幹出一番事業的;如果一個人,本身就是懶懶散散的,做事毫無激情,那麼,就算他是讀大學出來的,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發展前途的。大學的畢業證、學位證,只是一個文憑而已,只能在表著讀過大學,並不意味著其他。
就像比爾.蓋茨,他在哈佛讀過兩年大學而已,還沒畢業就輟學了,離開學校之後,他和朋友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並且不段的發展壯大,現在他已經是世界上富豪之一了。
像李嘉誠,他是我國有錢人之一,他的發家史是從學徒開始做起的,沒有上過學,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才慢慢地創辦了這么龐大的資產和企業,而他獲得種種榮譽博士的這些稱號,都是他在發家以後去學習而得來的,不是他讀完大學之後再去創業發展的。
當然,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成就,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成就,像我表哥,他小學畢業之後就出去社會拼闖了,從一個小小的洗菜學徒做起,慢慢的接觸廚房的事物,現在,他能夠稱得上是一名大廚了,在大城市那邊的酒店裡面工作著,每個月的工資是我現在工資的好幾倍,如果他想跳槽的話,估計其他的酒店和餐館,是會很樂意接收他的,這也算是在廚師方面做的出色的了。這大概就是行行出狀元吧。
『肆』 輟學的成功人士們有哪些
輟學的成功人士們有林肯、高爾基、比爾·蓋茨、喬布斯、巴菲特。
1、亞伯拉罕·林肯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是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領導了拯救聯邦和結束奴隸制度的偉大斗爭。人們懷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堅強的個性,他一直是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景仰的總統之一。盡管他在邊疆只受過一點兒初級教育,擔任公職的經驗也很少。
然而,他那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義意識,使他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伍』 誰知道一些沒有高考過的社會成功人士的例子了啊
姚明、劉翔也沒有高考
徐小平: 我支持黃雅莉放棄高考,只是表達了這么一個基本事實:特殊人才的成功有其特殊的規律,對他們,不能也用高考來一刀切。 反對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要反對規律——自然規律、教育規律,以及特殊人才的成功規律。黃雅莉脫穎而出成為「超女」,她已經是特殊人才了。她的成功,將有她自己的規律。 大學教育是社會文明的基石,是人才成功的基本通道,這是不用爭論的——但極少數的特殊人才除外。我反復講過,高考適用於所有普通人,但不適用於特殊人才。畢竟,全國的億萬少女,能夠以「超女」之名登台掙錢的人,也就這么幾個。有特殊才能、不上大學就能夠大賺其錢、大出其名的人,永遠只是人口中的萬分之一。瞧,1萬個孩子裡面,9999個都參加了高考,大家就放過這最後一個吧! 假如一個孩子有特殊才能,家庭、學校和社會應該鼓勵他(她)發展這個才能,而不是讓高考這個「絞肉機」來絞殺之。我們社會被扼殺的特殊才能的人還少嗎? 藝術明星與體育明星,從來不需要用高學歷來證明其價值。事實上,在藝術與體育領域獲得成功的明星們,絕大多數沒有參加過高考。實在要學歷,他們也都是在功成名就、退役或改行之後再到學校「過把癮」。 劉璇、郭晶晶、劉翔、姚明、丁俊輝、李雲迪……所有藝術和體育人才,能夠在這些領域成功的人,都是有特殊才能的人。讓這些人參加高考,只會毀了他們,而不會成全他們。 我的文章就是反對把讀書、知識、文化、成功這些概念與「上大學」等同起來——這是一種「社會無意識」。喚醒這部分民眾,也是我的目的。 對於青年人的職業規劃,我的建議就是:走自己的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擅長、激情、經驗、家庭條件、身體特點等等綜合資源來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全中國最深入理解大學生痛苦的人,非我莫屬。這些痛苦的大學生,大多數情況,都是在家長和學校的逼迫下,不能按照自己心願和本能學習、生活的人。所以我要說,無論上不上大學、能不能上大學,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才是人生成功與幸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