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專區 » 論上大學的目的背景

論上大學的目的背景

發布時間: 2025-04-09 20:05:35

1. 為什麼要上大學

首先,上大學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人

有不少大學生認為我所學的專業和學校都是父母的選擇,為了考大學拚命也是父母的要求,上大學是為了父母。這種觀點實在是大錯特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上大學都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父母,更不是為了別人。這是上大學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最根本的歸宿所在。

在大學期間的專業學習以及大學期間所歷練成長的過程,素質能力提升的過程都是為自己今後積蓄發展力量的過程。這一過程真正造就的是你本人的能力,而不是其他人,其他人不會也不可能替代自己。

從上大學的結果來看,無論今後從事什麼職業什麼工作,這都是用自己所學來做支撐的,並非他人所學能替代。因此,要始終帶著為自己上大學、為自己未來而奮斗的心態來做好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

其次,上大學的直接目的和根本推動力是就業

一切不以就業為目的的上大學都是扯談。從大學及高等教育發展歷史來看,只有這所大學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一方面通過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來推動社會進步,一方面社會的進步推動大學的發展,兩者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發展和大學發展。

對大學生而言,無論是在頂尖大學就讀還是在普通院校就讀,其最終歸宿始終不可能避免是運用所學應用於工作之中,也就是就業。有的人會說,上大學只是為了就業有點兒小看理想了。

要我說,一點兒也沒有小看,反而能夠就業、能夠充分就業,才能說明你能夠擁有實現理想的基本條件。如果上了大學卻不能以大學所學去就業,那豈不是浪費了青春年華嗎?

最後,上大學是人生全方位成熟發展的最佳途徑

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老師,會經歷長達十幾年甚至幾早猛十年的學習教育。但歸根結底來說,大學期間的學習是個人全方位發展的主要階段和主要過程。

在這一個階段,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會如何為人處世,如何面對挫折和壓力,如何提升自我。這一過程是對人生具有重大意義的過程,其期間不僅會塑造人格,還會對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遠影響,這種影響將伴隨著今後一生。

因此,上大學的意義還在於通過大學的學習,使得自己能夠順利成長成才,能夠立足於殘酷的社會競爭之下。這也是上了大學和沒有上大學在面臨社會競爭之下所表現出來不同特點及應對水平的根本原因所在。

學習觀

全面學習觀就是學習者應以濃厚且廣泛的學習興趣盡可能多地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學習,積極拓展知識面、豐富知識結構,促使自己成為一個適應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強調在學好、學精專業知識的同時,應廣泛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做到專精與廣博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過去,中國曾流傳一句順口溜:「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在當時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社會現實性,然而在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社會生產、生活的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要求人必須有高度發展的能力系統,只有具備綜合能力的人,才能在現代競爭中獲勝。

現代人才不僅要具有扎實寬厚的學科知識,還要具有將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當然,全面學習並不是全面出擊、平均用力,應防止缺乏重點、華而不實、形式主義。在學好、學精專業知識的同時,應廣泛涉獵相關學科知識,做到專精與廣博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1)論上大學的目的背景擴展閱讀

在學習書面文化時,還應該注意如下幾點:

其一,要了解所學知識的來源及其發展變化,掌握一些概念、公式或原理的基本含義及其推導論證過程,正確認識這些概念、公式和原理在該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比如說,在法學方面,許多人認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觀點是來自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倡導,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政治家伯里克利就提出了這一觀點。

對於西方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很多人都大談泰鄭咐納的《藝術哲學》,而不知道柏拉圖就已經具有了「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思想萌芽;對於文藝起源的「游戲說」,很多人不知道其理論萌芽可以肇始於德謨克利特。

其陸叢橋二,還應該努力發現和掌握書本之間、學科之間、書面文化和非書面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所學到的書面文化融會貫通起來,而不再是支離破碎的知識碎片和一些死的教條。

比如,在藝術領域,達·芬奇把在解剖學中學到的人體結構和透視學的原理運用於繪畫;在管理學領域,人們可以把數學方法運用到經濟管理和人事管理,可以把模糊數學和物理學上的測不準關系(亦稱測不準原理)用於社會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復雜性和模糊性。

其三,學習書面文化時,還要注意書面文化的時效性問題。所謂的「知識爆炸」,實質上就是突出了知識的時效性問題,因為許多知識雖然沒有方生即死,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進步,很快就被新知識、新理論所淘汰,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某些理論和學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各領風騷三五年」的易逝性,或者稱之為曇花一現,從而體現了真理和價值的相對性。在天文學史上,從「地球中心說」到「太陽中心說」,再到新的宇宙理論,都體現了天文學的發展和進步,而時至今日,關於宇宙中行星的觀點又有了巨大的突破。

在社會科學方面,新觀點、新思潮更是層出不窮,簡直是日新月異。因此,學習知識應該特別注重知識的內在發展邏輯,追求知識發展的與時俱進,既要掌握必要的傳統知識,又要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尋找新的知識增長點,從而把新舊知識融會貫通起來,把握其內在的發展走向。

其四,要聯系書面文化和社會實踐的內在聯系,一方面用書面文化指導社會實踐,一方面用社會實踐反過來檢驗書面文化,把書面文化和社會實踐緊密聯系和溝通起來,使二者相互促進。

這樣,書面文化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的論證和深化;實踐在書面文化的指導下更進一步明確方向和目的,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最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讀書一定要讀好書。王充《論衡·軼文》有言:「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王充這里指的是人格高尚的文人所著之書具有「勸善懲惡」的作用。可以說,讀偉人之書,如同拜偉人為師,如同與偉人交友,久而久之,讀者就會潛移默化地得到熏陶和升華。

荀子《勸學》篇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所說的「先王之遺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傳統經典,作為中國歷史的文化積淀,這些「先王之遺言」仍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值得我們今天學習和借鑒。

2. 為什麼要上大學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1. 上大學能讓你接觸到來自不同地區和文化背景的同學,拓寬你的視野。
2. 大學生活幫助你深入思考人生的意義,並重塑你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3. 雖然學歷並不直接決定個人的成就,但它通常影響著初次就業的機會和起薪水平。高學歷者往往能在更高層次的工作和獲得更高的工資。
4. 大學文憑常常是進入某些行業和機構,如大公司和政府機關,的敲門磚。沒有大學學歷,農村孩子可能只能回家務農或成為建築工人,城市孩子則可能讓父母為其未來擔憂。
5. 大學文化以知識和學科為基礎,這是大學與其他社會組織的顯著區別。大學的核心特徵是追求真理和未來,強調學術自由和自治,以及內部的鬆散結合,這些都是大學發展和進步的關鍵因素。

熱點內容
松江大學城學生聯盟吧 發布:2025-04-16 16:50:06 瀏覽:9
南京農業大學植物營養學考研 發布:2025-04-16 16:31:23 瀏覽:785
上海海事大學會計考研 發布:2025-04-16 16:19:34 瀏覽:308
美國春田大學排名 發布:2025-04-16 16:12:03 瀏覽:228
贛南醫學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4-16 16:10:20 瀏覽:146
南林的優秀本科生考研去向 發布:2025-04-16 16:07:39 瀏覽:348
武漢大學牛的教授 發布:2025-04-16 16:02:47 瀏覽:180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官網 發布:2025-04-16 15:53:17 瀏覽:575
昆明醫科大學口腔研究生考試 發布:2025-04-16 15:52:31 瀏覽:845
重慶理工大學復試名單 發布:2025-04-16 15:46:32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