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研究生無線谷
㈠ 無線谷的發展概況
無線谷核心區佔地450畝,由6個研究中心和一個移動通信綜合測試場構成,將要建立包含各類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測試平台以及無線通信技術研發和生產企業集聚的無線通信產業基地,在布局上為三個圈。「無線谷」會由內核提供技術支持,通過中層的小試、中試,把技術成果轉移給外層企業,成為高端通信技術集聚的「能量谷」。無線谷項目的開工建設,是推動南京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特別是振興南京電子信息產業,加速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通信產業的重要抓手和引擎。
2008年「無線谷」項目啟動
已被列為全區科技創新一號工程的東南大學「無線谷」項目,在市、區領導的直接關心、支持下,得到有效推進。2008年8月30日,副市長、區委書記李琦,區長柏鵬,區委常委、副區長戴華傑,副區長高吉祥來到東南大學了解項目的最新進展情況,並就需要抓緊的工作和亟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現場辦公,全力促進項目盡早動工、順利推進。
開發區與東大共同建設的有東大科技園和無線谷兩個科技項目,是東大科技資源和開發區產業平台融合發展的絕好機會。據介紹,就東大科技園項目建設,開發區已搭建了工作班子,確立了辦公場所,理清了發展目標,並將與東南大學攜手共同把東大科技園建成在全國有特色、有影響力並與園區現有優勢產業相結合,同時對園區產業提升有帶動力的公共孵化平台和測試平台。
「無線谷」項目這一提法在全國尚屬首次。項目在開發區內已明確了具體選址,並做好了開工前的各項准備。合作以來,雙方組成的項目工作小組積極溝通,並加大宣傳力度,為項目建設營造更好的氛圍,逐漸打響了知名度,並已成為省市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同時,開發區已同步開展了對園區現有通信產業現狀的調研分析,對區內通信類企業進行梳理,並列出企業重點名單,尋求加強與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的技術合作,拉長和延伸開發區現有通信產業鏈條。
園區領導吳舉峰在匯報中說,下一步,開發區將重點一方面加快推進東大科技園江寧園的建設及項目引進,另一方面是積極配合東大,加快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的申報和建設工作,力爭於2008年底開工建設,2009年底前建設完成,2010年正式掛牌。在國家實驗室掛牌的同時,啟動通信技術國家工程中心的建設工作。根據無線谷項目的發展規劃和目標,開發區還將籌建通信產業所需的公共研發和測試平台、信息交流平台、知識產權交易和保護平台以及面向創業創新型企業的投融資平台等四大平台,建立適合通信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軟環境。
在東大的兩位教授先後就無線谷項目的籌建進展和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規劃設想進行說明後,高校和政府雙方紛紛就可操作性的推進舉措進行了商討。「這是一條『產學研』的新路子,我們希望從人才的集聚、研發的集聚,最終形成產業的集聚、稅收的集聚。」柏鵬區長提出,項目的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上都要採用集約的方式;在申報國家實驗室同時,還要發揮基地在無線通信領域的核心地位作用。
李琦書記認為,我們已不是考慮要不要建的事,而是要盡快建的問題,這是一個基本要求。就市委書記朱善璐提出的項目開工的要求,李琦書記進一步明確了東南大學、開發區及區各相關部門的工作步驟,希望江寧和校方以此為新的起點,更好的合作,共同實現「研究成果產生於校園,轉化在江寧,產業化在開發區」的目標。
2008年9月28日,南京市江寧區科技創新一號工程、省市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東南大學「無線谷」在江寧開發區啟動。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科技部部長萬鋼,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南京市市長蔣宏坤出席啟動儀式。 江寧開發區同步開展對園區現有通信產業現狀的調研分析,尋求與國家實驗室的技術合作,現已有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願意與東大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共建聯合研發機構。開發區還將籌建通信產業所需的公共研發和測試平台、信息交投平台、知識產權交易和保護平台以及面向創業創新型企業的投融資平台。
2009年最新進展:2009年2月14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教育部部長周濟、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省長羅志軍,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文化部副部長歐 陽堅、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副省長何權、南京市市長蔣宏坤等部省市領導陪同下來我校視察。劉延東同志對我校堅持特色發展,在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以及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作出的突出貢獻給予充分肯定。要求有關部委和省市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籌建進程,將「南京無線谷」早日打造成類似於美國「矽谷」的國際性產業園區。
學校黨委書記胡凌雲、校長易紅,副校長胡敏強、沈炯等校領導和信息工程學院的尤肖虎、洪偉教授等陪同視察。
在文正樓六樓會議室,胡凌雲書記首先代表學校對劉延東國務委員來我校視察指導工作表示熱烈歡迎。易紅校長向劉延東及隨行的領導同志匯報了學校工作,他從學校歷史發展、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目標及戰略等方面匯報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工作思路和成績。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大專項副總師、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尤肖虎教授介紹了該院的歷史沿革,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以及為國家、地方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績,並就南京通信技術實驗室籌建工作進行了重點匯報。
隨後,劉延東一行先後參觀了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易紅校長及實驗室負責人洪偉、尤肖虎向劉延東等領導同志匯報了實驗室的科研情況、主要成果和在研項目。劉延東同志仔細聽取介紹,並不時饒有興趣地發問,對實驗室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參觀結束時,劉延東同志對學校作出重要指示。她說,聽了學校的情況匯報,看了學校尤其是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很高興、很振奮、很受鼓舞。多年來,東南大學一直堅持特色發展,尤其是在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她強調,中央提出了「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 促轉型」的方針,高校是「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力量,東南大學立足電子信息學科優勢,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建設通信技術實驗室和南京無線谷,是貫徹落實中央方針的重要舉措。中央已提出了10大產業振興計劃,其中包括電子信息產業在內的5個產業振興規劃已討論通過,為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廣闊前景。她希望,有關部委和省市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籌建進程,將「南京無線谷」早日打造成類似於美國「矽谷」的國際性產業區。同時,她希望學校繼續堅持特色發展,保持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協調統一,積極探索高水平大學建設,為國家和區域經濟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無線谷」 2015年實現千億產值無線谷(WirelessValley)不是游樂場,而是正在南京市江寧區正在建設的以無線技術為基礎構建的一個「無處不感知的世界」。
2009年9月4日,在南京金陵江濱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中國(南京)無線產業發展論壇上,工信部科技委副主任、國家無線電頻率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陳如明教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寬頻無線通信研究室主任卜智勇教授、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高西奇教授、江蘇省信息產業廳副廳長胡學同博士,就「城市信息化及應急通信與無線城市融合發展策略思考」、「無線寬頻建設及其產業化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等話題展開討論。
「到2015年,中國無線谷將實現產值1000億元,集聚超過500家通信研發、製造、服務企業。」江寧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楊良虎特別介紹了「中國無線谷」發展戰略規劃——計劃用10—12年時間,以東南大學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為技術依賴平台和持久核心技術驅動力,依託南京發展無線通信產業的基礎和優勢,將無線谷打造成為世界級高端通信產業生態群落、官產學研螺旋創新示範區。
南京市朱善璐書記一年三次調研2009年11月15日,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率有關部門負責人再次前往江寧開發區「南京·中國無線谷」項目現場調研。「這已是朱善璐書記今年來第三次調研該項目了。」東南大學科技處副處長宋鐵成感慨地說:市委主要領導對一個項目重視到如此程度,可見這個項目的不一般,正由東南大學申請籌建的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是「南京·中國無線谷」的一期工程,佔地450畝,總投入4.5億元,這個項目進展順利。
江寧開發區和東南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建設「無線谷」協議,該項目已成為江蘇省科技創新一號工程,目標是打造中國無線通信產業的集聚區。國務委員劉延東考察該項目時期勉:將無線谷早日打造成類似於美國「矽谷」的國際性產業園區。
據介紹,國家實驗室是未來科技創新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籌建中的「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是列入教育部985建設的唯一面向通信技術發展的一類平台項目,將構建「知識創新——戰略高技術研發與轉移——實現核心競爭力產業」平台。
㈡ 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哪個校區
在南京的江寧九龍湖校區不過大四後回到四牌樓
㈢ 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哪個校區
本科生1到3年級在九龍湖校區,4年級在四牌樓校區。研究生在四牌樓校區。
㈣ 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在在哪個校區 具體地址
現在有兩個辦公地方,一部分老師在四牌樓校區,也就是在玄武區四牌樓2號,郵編是210096;一部分老師在江寧的無線谷(南京通信技術研究院),靠近九龍湖校區,具體位置在秣周東路9號,郵編是211111。
㈤ 無線谷的介紹
無線谷位於南京市江寧開發區蘇源大道以東,由東南大學和江寧開發區合作建設。採用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方式,打造包括各類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測試平台以及無線通信技術研發和生產企業集聚的無線通信產業基地。
㈥ 東南大學通信研究生在哪個校區
果斷的 四牌樓 李文政樓
不過最近在九龍湖建了個無線谷 可能近幾年會搬過去吧
㈦ 東南大學的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怎麼樣往年的考研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東大的通信全國算很強,去年院長剛拿了全國科技進步一等獎。有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能力好,現在很多又搬到南京無線谷專門給信息學院提供科研場所。畢業生長三角找工作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錄取分數線每年都是360分上下,幾個專業方向有時候也會有大小年,但是競爭都是非常激烈的,想考上都不容易。報考人數和試卷難度每年都會不一樣,你過於關注這些事情沒有意義,你需要做的就是早早進入狀態開始復習准備盡量考到更好的分數。浪費時間在無謂的事情上只會考不上。
考研和本科專業沒有任何關系,只要符合學歷要求就可以報考任何專業。但是跨專業考研你要付出的努力就更多,保證本專業學好的前提下,要把電氣工程的專業課也要學好,而且是自學,或者旁聽,就更加沒有人來管你幫助你,都要靠你自己去學去問去搞懂。難度雖然不小,但是跨專業考研考上的人多得是,有的學機械的都可以考電氣,你本身學弱電的考強電壓力應該比他們小,基礎課都差不多,關鍵是專業課。初試都是一起考試筆試,拼分數。但是復試和找導師時候你的專業素養就比較重要,如果你電氣專業課也學的比較好,素養不錯,那麼你就是強電弱電都懂,就屬於素質很高的學生了。但是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夠努力,考研能考上的都是很努力用功的,至少在復習准備階段。尤其是985熱門專業的研究生錄取率比高考還低,初試能考上的就已經很少了,考不上基本都是打醬油半路放棄的。要能堅持每天枯燥學習8小時以上,不受任何干擾,你如果跨專業付出的辛苦要更多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動不動要打兩把游戲那肯定是考不上的。考研唯一的敵人只有自己的懶惰和懈怠。不要整天上網關注無謂的內容,抓緊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