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血液科電話
① 鄭州大學醫學院雜志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投稿須知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是由鄭州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葯衛生類核心期刊,為雙月刊。1992年獲國家科委、中宣部、新聞出版署聯合頒發的第一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7年獲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1999年獲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進入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另獲省、部級獎勵8項。被認定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國家科委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進入5種重要資料庫(①CA,②CBMDISC,③CMCC,④重慶維普,⑤萬方資料庫),被美國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等國內外18種權威性文摘期刊摘錄。本刊宗旨為反映以本校為主的科研、醫療、教學的新成果、新技術、新經驗,報道國內外醫學新動態,促進學術交流,提高學術水平。本刊設有系列研究、論著、調查報告、技術方法、臨床經驗交流、病例報告、摘要(包括已公開發表論文的摘要)、專題講座、特約綜述、醫學衛生知識、消息、研究快訊、護理體會、中西醫結合、學術新進展、新動態、醫葯衛生管理、名院·名科·名醫、繼續教育、教育研究等欄目。歡迎投稿,歡迎訂閱。
1 總則
1.1 文稿應選題新穎,論點明確,數據可靠,結構嚴謹,層次清楚,條理分明,重點突出,文字精練,表達准確,語句流暢。�
1.2 來稿須由第一作者單位推薦蓋章,作者單位應對稿件的真實性、保密性負責。文責自負,勿一稿多投。請註明:該工作獲得何種獎勵或得到何種基金資助及基金編號。
1.3 稿件用16開400字/頁的方式列印,請按本刊編排體例。要求:文字及圖、表、照片等齊全,簡化字以1986年國務院重新公布的《簡化字總表》為准。英文摘要請隔行列印,以便修改。稿件使用易混淆的字母(文種、大小寫、正斜體)時,請用鉛筆標示。
1.4 名詞術語應規范,全文表達一致。醫學名詞請用新近出版的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系列,葯品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為准。若原詞過長且多次在文內出現者,於首次出現時寫出其全稱,括弧內註明其簡稱或縮略符號,以後再出現時,一律用簡稱或縮略符號。新譯名詞應附外文。已公認的縮略詞,如 ELISA,RIA,PCR,HBsAg等,可直接應用。
1.5 計量單位 嚴格執行 GB 3100~3102-93 量和單位國家標准。凡有單位符號者應使用符號,如「年」寫為「a」,「天」寫為「d」,「小時」寫為「h」,「分」寫為「min」,「秒」寫為「s」等;單位符號一律用正體字母;選用合適的詞頭使量的數值處於 0.1~1000 之間,分子分母不應同時用詞頭,如 5μg/ml 應改為 5mg/L。百分比濃度為非法定計量單位,例如,「5%的 H2SO4」,是不確切的。如果指質量比,則可表示為「 H2SO4的質量分數為0.05」或「 H2SO4的質量分數為 5%」,或者表示為ω( H2SO4) = 0.05」或「ω( H2SO4) = 5%」;如果指體積比,則可寫成「 H2SO4的體積分數為0.05」或「 H2SO4的體積分數為 5%,或者表示為「φ( H2SO4) = 0.05」或「φ( H2SO4) = 5%」。
1.6 圖表 表格設計為三線表,隨文排。線條圖請用硫酸紙墨繪,主輔線粗細比為2∶1,縱橫坐標比例為5∶7。照片須清晰,背面標注圖序、方向及作者姓名。圖和照片的序號及圖題在文中標出,並在相應處留出圖的位置,將圖和照片裝入信封另附。圖、表標目中量和單位用「/」相隔,如標目是單位為 mol/L 的 H2SO4 濃度,應表示為「c(H2SO4)/(mol∙L-1)」,量符號用斜體。�
1.7 統計學符號 以 GB 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為准。符號的大小寫及斜體應標示清楚。如:樣本大小「n」,樣本的算術平均數「x」,樣本的標准差「s」,樣本的相關系數「r」,t 檢驗「t」……用小寫斜體;概率「P」,F檢驗「F」,隨機變數「X」……用大寫斜體;自由度「ν」為希臘文小寫斜體。�
1.8 數字 凡使用阿拉伯數字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如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及時刻等。年份不能簡寫,如「1999年」不能簡寫為「99年」。迄數的表示,如:三萬到五萬應寫成「3萬~5萬」,不能寫成「3~5萬」;50%~80%不能寫成50~80%;3×105~5×105,不能寫成3~5×105。偏差范圍:如 (25±1)℃ 也可寫成 25℃±1℃,但不能寫成�25±1℃。表示物體(如腫塊、皮瓣)的體積、面積,如:長 10 cm,寬 5 cm,高 3 cm,應寫成 10 cm×5 cm×3 cm,不應寫成 10×5×3 cm或 10×5×3 cm3。�
2 文稿編排體例
2.1 分級標題 論文分級不宜過多,一般為1~3級。分級序號:一級用「1,2,3…」,二級用「1.1,1.2,1.3…」,三級用「1.1.1,1.1.2,1.1.3…」。分級序號後均應列出標題。正文中連續敘述的序號採用①…;②…;③…。分級標題應簡短、明確。
2.2 論著 應包括:文題,作者,作者單位,論文負責人簡介(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研究方向,E-mail),關鍵詞,中圖分類號,中文摘要,英文文題,作者的漢語拼音名,作者單位的英文譯名,英文關鍵詞,英文摘要(不一定與中文摘要對照,可寫成能反映全文內容的大摘要,並需自請專家審校),腳注,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致謝及參考文獻等項。
2.2.1 篇名(左頂格):應確切簡明,有特色,並能反映全文的主要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不超過10個實詞,首詞的首字母應大寫,其餘除人名、地名、縮略語外,均小寫),一般不列副標題。
2.2.2 作者署名和單位(左頂格):位於篇名下。作者一般不超過7人,限於參加研究的工作者。作者單位應寫至具體科室,所在城市及郵編。多作者單位時,在作者右上角分別注1),2),3)…,單位前面分別注1),2),3),在作者單位下邊註明本論文的主要負責人(在姓名右上角以△號表示)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研究方向、E-mail 地址。例:
白嚴鳳1)△�周文正1)�吳蘭2)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 鄭州 450052; 2)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血液內科, 北京 100034
△女,35歲,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白血病發病機制,E-mail: [email protected]
英文摘要中的作者採用漢語拼音拼寫,姓在前(全用大寫字母),名在後(首字母大寫),作者間以逗號隔開;國外作者按國際英文慣例書寫。
2.2.3 關鍵詞(Key words)(左空2格):以3~8個為宜。盡量從「Index Medicus」當年醫學主題詞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 MeSH)中選詞,以便於國際檢索。中文名詞採用《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的譯文。中醫葯名參照《中國中醫葯主題詞表》選詞。詞間用分號隔開。
2.2.4 中圖分類號(左空2格):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標注。�
2.2.5 摘要(Abstract)(左空2格):一般以400個漢字以內或150~180個英文實詞為宜,重點論著可不受字數限制。摘要應獨立成文,可作為二次文獻引用,不分段,不使用圖、表,不引注參考文獻。本刊按目的(Aim)、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四項結構書寫。英文摘要隔行列印。
2.2.6 腳註:放於首頁左下方,以 5cm 橫線與正文隔開。為本項研究的資助項目及其編號(No.)。
2.2.7 引言:通常不超過250個漢字,內容為本課題的背景材料,研究的理由,解決本課題的方法和途徑。不應同摘要及討論部分的內容重復。
2.2.8 材料與方法(分級標題為一級):材料指主要研究對象、材料(葯品、試劑、儀器與設備);方法包括分組情況,實驗程序,觀察方法,統計設計方法等。具有創新或重大改進的方法可較詳細地描述,常規方法引用文獻即可。�
2.2.9 結果(分級標題為一級):應按照邏輯順序客觀地描述本研究所獲數據及統計學處理的結果,或研究得出的結論和觀點。不引證他人的資料,不展開分析討論。如果數據較多,層次復雜,文字表述有困難,或某些不宜用文字表述的內容(如:形態、結構的照片,電泳、層析及掃描的圖譜等),可分別用圖、表說明。但文字、圖和表的表達不應重復。�
2.2.10 討論(分級標題為一級):討論內容應簡潔明了,重點突出,著重圍繞本研究的結果進行討論。具體可選擇以下內容寫作:①與他人結果的比較;②對結果進行解釋;③結果的價值;④提出今後的課題及展望。要求客觀,實事求是,措辭恰當,不可推論太遠,評價過頭;還要避免同結果中已敘述過的內容重復。�
2.2.11 致謝(左頂格):指對本項研究有一定的貢獻而在署名中未出現者,如提供材料,協助實驗,繪制圖表,統計學處理,提供合理建議等,並應徵得本人同意。�
2.2.12 參考文獻(左頂格):此項不可省略,按正文中出現的順序,依次編序。正文中的文獻序號應加方括弧標注在人名(等)的右上角。不引出人名時,標注在句末一字的右上角。也可根據需要寫為:參考文獻 [×] 進行。勿引未公開發表的文獻。所引用的文獻均應親自閱讀過,且多數應是近 5a 內的資料,一般不超過10條,重點論著可不受限制。本刊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為:�
[期刊] 序號 作者(3位以內全部寫出,3位以上只寫前3位作者,後加「等」). 篇名. 刊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按《醫學文獻索引》的標准縮寫],年,卷(期):頁�
例:1 段廣才,高守一,劉延清,等. 霍亂弧菌 O1 群毒力基因分布和 DNA 分子特徵. 河南醫科大學學報,1998,33(3):35
[書籍] 序號 作者. 章節題目. 見:主編者. 書名. 卷(冊)次. 版次(第1版可不寫).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頁�
例:1 吳祖澤. 粒系定向幹細胞. 見:吳祖澤主編. 造血細胞動力學概論. 第2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161
2 Rom WN.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2nd Ed.Boston: Little Brownand Compant, 1983.411
2.3 經驗交流 包括:文題、作者、作者單位、腳注、關鍵詞、引言、臨床資料、討論及參考文獻。�
2.4 研究快訊 指研究課題尚未完成,但已獲得階段性研究成果,具有創新性,需搶先報道取得首發權而整理的短文,其形式可看作是摘要的擴充。
2.5 護理體會 包括:文題、作者、作者單位、關鍵詞、引言、臨床資料、護理體會、參考文獻。�
2.6 病例報告 包括:文題、作者、作者單位、關鍵詞、引言、病例簡介(或病歷摘要)、討論、參考文獻。�
3 稿件處理
稿件經二位以上專家評審,3個月內編輯部通知作者。如欲再投他刊,須與編輯部聯系。編輯在與作者商榷的基礎上,對文稿內容進行刪改。作者對退修稿件應針對修稿意見和建議,逐條進行修改、補充、刪減或說明,並應參照本刊「投稿須知」中的有關要求撰寫稿件。來稿請用A4紙4號字列印,並將論文以Word(.doc)文件,同原稿及修改意見一起按規定日期用Email發到學報編輯部郵箱。逾期寄回者,視其情況,推遲刊出,超過2個月仍未寄回者,按自動退稿處理。凡一稿雙投造成的經濟損失,由作者賠償。編輯部對基金項目或代表本校先進水平的課題論文,根據評審意見,可優先發表。本刊被國內外20多家權威資料庫和文摘雜志列為固定收錄刊源,或摘要轉載,或全文上網,或全文進入光碟版雜志,作者來稿時如無特別聲明,即視為同意這些有利於擴大作者及本刊影響,有利於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的舉措。來稿請交付審稿費,編輯部對評審合格稿件按一定標准收取發表費。
Email: [email protected]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大學北路40號《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編輯部(郵編450052)。電話:0371-66974274, 0371-66658056
這就是具體的情況了,祝你好運,記得給分呀。
不明白可以上鄭大官網看看。
② 劉玉峰河南省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內科專家
劉玉峰,河南省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兒內科資深專家,擔任主任醫師和醫學博士的職務。他在兒科血液病和腫瘤領域有著深厚的專長,憑借1995年華西醫科大學博士學位的扎實理論基礎,以及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他具備了出色的兒科疾病分析和解決能力。
擅長診治一系列兒科血液病和腫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等復雜疾病。他的專業貢獻得到了認可,曾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課題,並因其突出的科研成果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學術界,他活躍且成果豐碩,已發表超過30篇專業學術文章。
劉玉峰在多個專業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作為中國小兒血液病研究專家委員會的委員,他在兒科血液病研究領域發揮著核心作用;在河南抗癌學會中,他擔任兒科專業委員副主任委員,積極參與抗癌工作;同時,他還擔任河南省醫學會血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以及實用兒科臨床雜志的編委。此外,他還是河南省青年聯合會第九屆委員會常委和河南省實驗血液學會常委,展現了他在兒科醫療領域的廣泛影響力。
③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特色科室
醫院具有明顯的臨床特色 。婦產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被評為河南省重點學科及特色專科,重症肌無力專業、心電圖科被評為河南省醫學重點培育學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康復科、內分泌科、神經外科、普外科、腫瘤科、眼科、骨科等亦為重點學科。醫院開展的多項醫療技術在省內、甚至國內獨具優勢,如無痛胃鏡和無痛腸鏡診療技術、電子宮腔鏡和電子腹腔鏡治療婦科疾病、微創手術治療食管癌和顱腦疾病、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心臟和腫瘤的介入治療、手術治療重症肌無力和癲癇、汽化電切法治療前列腺疾病、體外沖擊波氣壓彈道碎石技術治療泌尿系結石、產癱的手術治療、脊柱外科、人工髖膝關節置換、纖維支氣管鏡和胸腔鏡診治肺部疾病、超聲乳化治療白內障等。
科室介紹 婦科消化內科普胸外科心血管外科耳鼻喉科幹部門診骨科呼吸內科急診科口腔治療中心泌尿外科內分泌科普外科乳腺外科神經康復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兒科門診心血管內科血液科眼科麻醉科皮膚性病防治門診腎病、風濕免疫科體檢科放射科腫瘤科病理科超聲診斷科核醫學科檢驗科心電圖室醫保科心血管康復體外反搏中心整形外科生物治療中心放療科營養門診北區婦科感染疾控科醫學裝備科針灸理療生殖中心疼痛科更年期門診生長發育門診醫學美容科心理咨詢門診營養門診簡易門診優診室肛腸外科護理部疼痛門診婦產科產科專家門診兒保門診腎病內科ICU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科感染疾病科鄭州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河南省泌尿系結石診療中心高血壓門診
④ 鄭大二附院怎麼樣 哪幾個科室比較好
鄭大二附院還是非常不錯的,屬於三甲醫院,婦產科、神經內科、胸外科、心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等科室比較好。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經八路2號,始建於1952年,佔地面積426畝,是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康復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河南省醫保、河南省新農村合作醫療、河南省大病救助、河南省異地就醫、河南省直幹部保健及鄭州市醫保等定點醫療機構。
科室設置:
醫院設有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心血管內科二病區、心血管內科三病區、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消化內科、腎病風濕科、血液內科、神經外科、血管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乳腺外科、骨科一病區、骨科二病區、普外科、泌尿外科。
婦科門診、婦科一病區、婦科二病區、婦科三病區、產科一病區、產科二病區、產科三病區、生殖醫學科、小兒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科、老年醫學科一病區、老年醫學科二病區、老年醫學科三病區、急診科、神經康復科。
CCU科、重症醫學科(綜合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科、疼痛科、麻醉科、臨床營養科、腫瘤放療科、放射介入科、輸血科、社區及預防保健科、放射科、超聲科、體檢科、核醫學科、針灸理療科、心電圖科、病理科等臨床科室和醫技科室。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