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專區 » 上大學的目的調查

上大學的目的調查

發布時間: 2025-04-29 00:09:58

⑴ 為什麼要上大學的理由10個

上大學的十個理由就是為了學知識,學到知識報效國家,也為家族光宗耀祖,質疑只自己的事業,也能輝煌騰達

大學生調研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檢驗理論的科學性,意義:提升多種能力。
1、目的:調研可以檢驗理論的科學性和准確性,對學科的發展和完善具有推動作用,通過實地調查和實證研究,大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同時發現新的問題和趨勢,為學科的理論創新提供支持。
2、意義:通過調研,大學生可以培養和提升多種能力,包括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溝通與表達能力等。

⑶ 為什麼要上大學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知識經濟時代快速到了,各行各業對學歷的要求逐漸提升,對高知識群體越來越重視,顯示好皮歷出上大學的十足魅力。總的來看,我認為上大學主要有以下幾個好處:

通過大學學習,可以進握神一步鞏固提升自己的專業學習能力。大學與中小學教育顯著不同之處就在於,大學是進行專業教育的地方,學習的本領都是專業知識,而不再是基礎知識。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可以提高自己學習能力,學習能力的提升將有助於今後人生的發展,畢竟在工作上也需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這是上大學最大的好處之一。

大學是更高層次的學歷教育,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無論是本科院校還是專科院校,只要認真學習,不荒廢時光,都可以獲得豐富的專業知識,這是上大學與不上大學的根本區別,也是上大學最大的好處。

在大學里接受系統的專業培訓以後,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學是進行專門技能人才培友搜養的地方,上大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就業。因此,整個大學的培養過程都是圍繞著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而進行,瞄準就業方向而努力。所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是大學最主要的任務之一,也是上大學最大的好處。

⑷ 父母供我上大學,我上大學為什麼。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曾經少年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真的飛到了大學,才發現夢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美。當你周圍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鄙夷不屑地說「大學生滿地都是」;當畢業的時候學校勒令你於某月某日之前搬出宿舍而絲毫不去過問你的工作和前途;當用人單位一次又一次退回你的求職簡歷,當年的「天之驕子」顯然已經成為社會弱勢群體之一。 (zigui.org)這樣殘酷的社會現實,我們沒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社會和周圍的環境。新東方的徐小平說過,「大學教育只是給你一種眼光,而絕不能保證你將來做什麼。我們很難預測機遇,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提高自身的能力,去增加把握機遇的機會和可能。」 的確大學,不是為了學多少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為此,大學,我們究竟應該做什麼呢?做好人生職業的規劃。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高中時代,我們只知道學習、考大學,對於自己的人生方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把握。懵懂之間,我們上了大學,也許起初心裡邊對大學有著美好的憧憬:學更多的知識,走更遠的路,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然而,要想走更遠的路,就要盡量不走彎路。因為不走彎路就是捷徑。為了不走彎路,我們在進入大學的一開始就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並且矢志不渝地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誠然,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在大學期間,有許多學生由於離開了父母和老師的管制和約束,一下子變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麼,於是開始放任自己、虛度光陰。等到畢業的時候才驚訝地發現,讀了四年大學到最後什麼都不會,「前途無亮」。沒有目標註定要失敗,沒有目標的人生是毫無價值的人生。沒有了目標,惰性就會在我們的心中占據上風,於是,不思進取、自甘墮落,人才變成了蠢材。當他們走出象牙塔的時候,心裡有的肯定只是後悔。然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後悔卻顯得蒼白無力。 為了少走彎路,人生規劃便成為了每一個大學生至關重要的事情。做好大學生涯的規劃,最重要的就是合理地安排好時間,在學習、專業、人際關系、情感、自我成長、社會工作等方面的精力應有一個具體而有科學地分配。 如何做好科學的人生規劃呢?首先,要熟悉校園環境。為此,我們可以找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們,向他們了解大學的學習、生活的情況。其次,要根據自己的性格和興趣來確定人生方向。或許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點,不清楚適合自己的職業,這並不要緊。人的性格和興趣是在生活中不斷被發掘的。通過職業性格測試,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思考和總結自己的行為等,我們不難發掘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和適合的職業。之後,就可以確立自己到底適合干什麼,然後朝著這個方向不斷的努力。最後,要注重在實踐中適當的修正自己所做的人生規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起初我們所做的人生規劃在現實社會中肯定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我們在堅持自己的選擇的同時,還應該懂得適當的變通,這樣才能讓自己少走彎路。 .掌握為人處世的學問社會上流行過這樣一句話:天資好不如學問好,學問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做人就是指內在的人格和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 大學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我們身處其中不僅要跟同學和老師打交道,還要跟社會上的各色人等打交道,因此,掌握為人處世的方法就成了在校大學生一門「必修課」。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一個人的成功,12.5%是靠自身的知識,87.5%則來自人脈關系。好的人際關系會讓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得心應手,反之,會給我們帶來不必要的煩惱,甚至可能產生心理疾病.要掌握為人處世的學問,對於大學生來說,以下幾個方面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是必備的: (一)尊重他人,平等交往。 (大學生都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好像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而看不起別人。每個人都有人格尊嚴。就算你比別人強,你看不起別人,別人也同樣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就算你比不上別人。尊重他人就要平等交往,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平等,「高人一等」在人際交往中是無法立足的。 (二)心胸寬廣,熱情大方。 寬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格。一個胸懷寬廣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會是受歡迎的人,而一個心存妒忌、斤斤計較的人則很難擁有很好的人際關系。寬容的同時,還要能夠熱情地幫助別人。雖然「酷」正在大行其道,但是,靠耍酷是無法處理好人際關系的。你對別人酷,別人只會對你更酷;而你對別人熱情,別人就會對你更加熱情。 ((三)真誠待人,講究信用。 真誠是人的名片,人不真是無法在社會上長期立足的。真誠是人際關系的橋梁,只有真誠相待,才能相互信任,結成友誼。有了真誠,還應該講究信用。講究信用是人際關系得以穩固的保證。在與人交往中,「言必行,行必果」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如果一個人講的話,每次都要打七八折,那麼,更多的人脈只是帶來更多的負面效應罷了。 (四)不卑不亢,虛懷若谷。 由於各種原因,大學生很容易產生自卑感。馬加爵引起的喧囂已經漸漸逝去了,但它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因自卑而導致的悲劇。假如他能適時的糾正自卑,假如他能不卑不亢的與身邊的人交流,或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自卑可能導致悲劇,而謙卑卻是一種美德。現在的大學生都在想方設法裝牛B,謙卑的人反而成為了落伍的土八路了。但是,在人際交往中,裝牛B不過是嘩眾取寵,只有謙卑、虛懷若谷的人才能讓自己更有人格魅力。 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 進入大學,我們在學習上有了專業的概念。剛開始,很多人對自己的專業可能知之甚少,但學著學著,一部分人發現了其中的樂趣所在,並迷戀其中;一部分人卻對其不感興趣,而對專業以外的某個方面情有獨鍾。 有一項調查表明:在已完成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被訪者中,不足1/3的人對自己的專業有所了解;而表示對所學專業不甚了解的比例超過了一半,其中「不太了解」的佔42.7%,「很不了解」的佔14.6%。 不得不承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所學專業不了解,沒有興趣。因此,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就成了很多大學生必須面對的一件事。既然專業無法改變,那我們就要調整自己,找准自己真正喜歡學的是什麼。 一個人對某個方面是否有濃厚的興趣,對於他的學習生活和職業生涯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種工作有興趣,他會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並且能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倦;相反,如果他對某種工作沒有興趣,則只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10%~20%,還容易筋疲力盡。達爾文起初因對數學、醫學缺乏興趣,曾被降到「差班」學習,但他對打獵、搜集標本等卻興趣盎然,最終成為了偉大的生物學家。 怎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呢?興趣不是感性的樂趣,而是理性的志趣,因此,擴大知識面,接觸更多的社會實踐,才能最終自己的真正興趣。在大學期間,如果專業和興趣完全吻合,那麼你在成功的路上就會更加的順利。當然,你必須要努力學習,這樣才會感受到專業的樂趣,而如果你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可以不學習了,那即便你的專業與興趣再吻合也是白搭。如果專業與興趣彼此矛盾,我們大可不必為此煩惱,協調專業和興趣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修第二學位、尋找興趣和本專業的結合點等等。總之,大學要學什麼必須要很明確,畢竟四年的光陰咱們浪費不起啊! 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 大學是獨立人生的開始。進入了大學,遠離了父母的呵護,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必須自己安排。學習要靠自己自學,形形色色的人際關系要自己處理,各種社團活動讓人眼花繚亂。自由的空間大了,往往會人雲亦雲,獨立自主似乎成了「怪癖」。然而,作為大學生,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要學會獨立思考,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 從小學到中學,我們已經習慣了老師填鴨子式的教學方法。進入大學後,老師的作用已經漸漸淡化了,學習必須自主。大學生在學習上有一個最明顯的感受:老師講課速度特快,很多學生覺得跟不上,以至於學習沒動力,於是開始不聽講甚至逃課。這就是因為不會自學導致的結果。 凡是經過科班訓練的人都會比較認同這一點:圖書館是自學最好的場所,可以說是第二課堂。在課堂上沒弄懂的問題,下課後要主動去圖書館找資料,及時把問題消化;此外,學習要有計劃,這樣學習才能更主動;同時,要善於思考,要活躍自己的思維,不要成為課本的奴隸,因為「漁」遠勝於「魚」。 另外,在生活上,也要學會獨立與自理。學會適應當地的飲食習慣;學會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學會計劃自己的生活,特別是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錢財。走進大學,我們有了自由支配錢物的權利,如果缺乏相應的理財意識,就會陷入「經濟危機」。學會合理的規劃開支,培養自己獨立支配錢物,不僅在大學,在一生中都將受益匪淺。 大學四年,學好專業知識固然重要,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更為重要。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的把握住自己,能夠正確的處理所面對的各種問題,那麼我們就能夠真正的成熟起來。 理性的對待自己的情感世界 親情、愛情、友情,這是人類亘古不變的情感話題。要問世界上什麼事情最難,我認為就是這最讓人琢磨不透的情感。因此,如何理性的對待情感,就成了大學生無法迴避的一個現實問題。 出門在外的大學生,感受最深的應該是對家中親人的思念。「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親情是一切情感的源頭。然而,在學校里大肆花錢而對家裡省吃儉用的父母不聞不問;只顧享受所謂的「甜蜜浪漫」的兩人世界而很少打電話問候自己的父母,很多學生已經習以為常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用一生的心血來培養我們,這不僅僅是義務,更是親情體現出的博愛。當這些學生的父母知道真相後,該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啊!丟掉了親情,我們將變成沒有靈魂的軀殼,那是多麼的可怕啊!人要學會感恩,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愛護父母,懂得親情的珍貴。 沒有親人的人,人生是殘缺的;沒有朋友的人,旅程是孤獨的。常言道,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普希金說:「不論是多情的詩句,漂亮的文章,還是閑暇的歡樂,什麼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誼。」 友情是如此的重要,但如何交到好朋友卻不是那麼容易。 好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之間是完全的真情流露。只有用自己人格的魅力,用廣博的寬容真誠之心,我們才能追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誠摯純潔的友誼。 大學是一個滋生愛情的地方,不期而至的愛情讓人嚮往。盡管如此,我覺得大學生談戀愛並不是值得提倡的事情。多數情況下,大學里愛情是因為寂寞產生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情。對於人生觀、價值觀和愛情觀都還不夠成熟的大學生來說,我們的年輕還無法承受過多沉重的承諾。就算海誓山盟,那也很可能脆弱得不堪一擊。 雖然我否認談戀愛是大學生的必修課,但也並不認為愛情是大學生的禁區。果真能在大學期間和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兩情相悅,而且兩個人都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面對前路的一切困難,那麼,談戀愛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戀愛雖然只是一堂選修課,但到了水到渠成之時,何不認真修滿這個學分呢? 新生不斷的來,老生不斷的走,大學就像一條永遠流淌的河,變的是河中的流水,不變的是河岸的景色。對於我們來說,大學是生命中最為關鍵的階段。大學生活中,最有意義的收獲不是學會了某個具體的工藝原理,也不是獲得了令人興奮的獎學金,而是學到了「方法」。 願每一個完成學業,揮手告別大學時光的人,都能夠在邁向社會時,微笑的對自己說:「我已經用心採摘了大學生活中最有意義的收獲,我已經做好了面對人生風雨的准備,我能行

熱點內容
上海東方大學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發布:2025-04-29 03:13:59 瀏覽:671
怎麼查被別人頂替上大學 發布:2025-04-29 03:08:14 瀏覽:77
大學生宿舍被盜 發布:2025-04-29 03:00:46 瀏覽:585
研究生導師購物卡多少合適 發布:2025-04-29 03:00:39 瀏覽:919
掌上大學怎麼連接寬頻 發布:2025-04-29 02:56:56 瀏覽:375
大學生創業切糕 發布:2025-04-29 02:46:13 瀏覽:232
溫州醫科大學研究生目錄 發布:2025-04-29 02:28:33 瀏覽:927
東北大學美術專業研究生考什麼 發布:2025-04-29 02:28:22 瀏覽:806
大連工業大學博士招生 發布:2025-04-29 02:25:21 瀏覽:15
二本大學的王牌專業 發布:2025-04-29 02:19:08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