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專區 » 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

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1-13 13:39:30

❶ 人大代表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因為農村孩子上了大學就沒人種地了,沒人種地就沒人養活那些寄生蟲代表了

放屁的腦殘混蛋代表

❷ 為什麼有人大代表說農村孩子不能上大學

她的言論極端錯誤!!我相信全國人民會反對她!!

❸ 為何兩會委員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

並不是說農村孩子在大學學不好,更多的基於這個人情社會里的考慮。農村孩子相對朴實,專沒有人脈的屬支持,沒有人指點,自己要走很多彎路,畢業後不是很容易融入城市生活。看看80後的農村考入大學的,只有少數非常優秀的能依靠自己獨立在城市安身立命,大多還是有一種「漂」的感覺,沒有歸屬感。
但是,大學越來越成為一種基礎教育,不鼓勵上大學是錯誤的。大學基本成為提高自身素質的一種途徑。
反而是,戶籍制度造成大量農村孩子回不去,因為上學就必須遷出戶口,以後再回鄉創業、就業困難重重。

❹ 王平是誰向中央建議不讓農村孩子上大學是真的嗎

全國政協委員抄、北京中襲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
我們也不要鼓勵我們農村的孩子去上大學,因為一旦農村孩子讀了大學,就回不到自己的家鄉,回不去自己的家鄉就是一個悲劇。
她說的是不鼓勵,她認為孩子在城市讀完大學,面臨就業壓力,在城市難很好生存下去,不如學門技術在家鄉穩定發展,應該差不多這個意思。
可以說嘛,她了解到了農村出城的大學生就業問題,但也忽略了人的主動性,不是你說讀完大學就買不了房子的,不是畢業後就要蝸居城市一輩子打工,說到底,這是個人的問題,政府很難可以幫助到國家中的每一個人,只能說幫你提供各種渠道和教育補貼等。
所以提出這個想法,估計是沒考慮多方面因素。

❺ 政協委員王平建議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有什麼不對

如果在農民工面前說出這樣的混賬話來,說不定會他打幾個大嘴巴。如果按照王平委員的思維邏輯,我們不知道中國的農業還要不要實現農業現代化,怎麼實現農業現代化?一個堂堂正正的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究竟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詛咒農民不要鼓勵孩子上大學?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你真的願意讓他們不要上大學,去四海為家當一個漂泊的農民工打工仔嗎?恐怕回家把這話說給自己的兒女,也會引起全家人的強烈反對。
說實話,中國的農業必須用有知識的農民來徹底改變現狀;說實話,如果不依靠科學文化知識,中國的農業永遠走不出貧窮的束縛;說實話,如果不在廣大農村普及科學文化知識,中國農民和農業糧食生產就不會出現連續10年10連增的世界奇跡;說實話,如果我們都按照王平委員的思維方式去對待農業和農民的發展前途,中國農業就不會有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如果按照他的思維邏輯,農民祖祖輩輩就只能當農民。
沒想到,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王平先生心胸如此狹窄;沒想到,這樣的委員也能稀里糊塗地參政議政。這簡直就是一個世界級的笑話。然而,王平先生的言論不僅極大地傷害了廣大農民以及他們子孫後代的感情;而且,就連起碼的仁愛情懷都沒有;而且,他要讓農民永遠世襲當農民,並讓農民養活著他。這樣的全國政協委員除了自私自利,那就只剩下私慾了。因此,像這樣嫉賢妒能的政協委員他代表不了廣大農民,如果被他代表,那就倒了八輩子門,永遠都別想有翻身得解解放的時候。
《韓非子·有度》中曰:「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國治。」就是說,在上的人能夠去掉偏私而遵循法度,就會使人民安樂、國家太平。由此可見,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必須得有一個客觀公正的心態,說話辦事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反映客觀現實,絕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摻雜自己的私心。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和國家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和「群眾利益無小事」。作為政協委員,理應擁有這樣的責任和情懷,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全國政協委員,真的讓我們有些懷疑。我們真的不明白,王平先生為啥要說,「不要鼓勵農民的孩子上大學」?難道,全國的農民都成為文盲他王某人才高興嗎?怎麼會有如此愚蠢的思想?對此,我們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讓全政協委員王平當上國家領導人,中國的農民就得被他打入十八層地獄,永遠都不會有出頭之日。然而,全國農民朋友真的不敢讓這樣的政協委員當大官。然而,我們也更加相信,就憑王某人的狹隘思想境界,也難成什麼大器。

❻ 為何兩會委員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

這只是個別委員的看法,有點片面,我不贊同!
讀大學,是人對自身認知的回要求,接受高等答教育也是公民的權利,無論支持、鼓勵與否,都不能剝奪農村孩子自己的選擇權。其實,農村孩子上大學,也是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的好途徑。

問題在於,農村孩子讀了大學,就回不到自己的家鄉。這位委員也說了一句實話:回不去自己的家鄉就是一個悲劇!
確實如此,學成不回家,不建設家鄉,家鄉依舊貧窮落後,那就是悲劇。
我們的教育,是把一個人教育成象錢學森那樣的人(錢學森說:「我是個科學家,但是離開美國,只要回到家鄉,即使是種蘋果也很幸福」);還是要教育成自私自利,只圖自己舒適快活的人?這是農村人個人品德的問題,也是中國教育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但絕對不是不是上不上大學的問題。
中國的有些農村富裕程度超過城市的,其實也不少,他們的經驗中,至少都有一條:就是教導好了年輕的一代、留住了這些人才。希望其他的地區都可以學習借鑒。希望農村可以成為年輕人成長的舞台!

❼ 農村的孩子就不應該上大學嗎

今年兩會上王平代表提出: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上了大學就不會再回農村了。在針對記者提問時,王平委員回答說,「現在大學生找工作並不容易,農村的孩子上了大學也可能連工作都找不著。而且你看看現在,咱們花了多少錢供一個大學生,上大學是要很大費用的,往往一個家有一個大學生就返貧了。」
雖然咋們的委員說的是實際情況,但同時他也遺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們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大國,絕大部分的人都是農民。如果說,農民的孩子不上大學,那麼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工作是不是就不用開展了。直接套用資本主義的制度不就得了,還需要自我尋找最適合的道路嗎?這不是吃力不討好嗎?再者,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說:「我們要繼續向貧困宣戰,決不讓貧困代代相傳。」難道說這世世代代的農民就能和貧困宣戰?還是說這一板一眼的農作物的價值遠遠高於科技生產力。
一個國家,靠什麼甩掉自己的貧困帽子,靠循規蹈矩的農業生產?錯!靠的是科技,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是人們知識不斷積累,智慧與智慧不斷地碰撞的結晶。也許有人會說,科技的生產可以靠不是農民的一代讀書讀出來啊,那麼,什麼是人權平等?這明明就是階級思想問題!
這種農村人不上大學問題的提出,說到底,也是迫於社會說的現狀問題啊。這種問題繼續改變,就需要我們農村大學生從自身找找原因,為什麼這么多年過去了,今年就有人提出不讓農村人上大學了?分析下當今的就業形勢,大部分的農村大學生在畢業後就業率低。這也就給人們一種假象,讀書無用。剛畢業的大學生要自己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只有定位準了,才會有平和的心態去面臨社會的洗禮。
雖然古語有雲:百無一用是書生,但人類的精神文明建設靠的還是知識的力量去讓人們自發的維護良好的環境。只有所有的孩子都去讀書了,這個文明才會繼續維持。更重要的是,國家需要大量的人才,農村也需要科技建設。

❽ 為什麼農村孩子想改變命運一定要上大學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最近語出驚人,「我們也不要鼓勵我們農村的孩子去上大學,因為一旦農村孩子讀了大學,就回不到自己的家鄉,回不去自己的家鄉就是一個悲劇。」
由是,又掀起一輪讀書或者說讀大學有沒有用的討論。越來越多觀點認為,如果沒有用,就不要鼓勵農村孩子去上大學。
其實不光存在不鼓勵農村孩子去上大學,即便在城市,家裡貧窮的人家,也有不鼓勵孩子上大學的。甚至,城市裡家庭條件不錯的,也有不鼓勵孩子上大學的。譬如去年《成都商報》有一個報道,成都一女孩考上本科,他父親說卻算了一筆賬:讀4年書花8萬元,如果打工至少掙8萬元,撿垃圾都比讀書強。他寧願出錢資助女兒做點小生意,也不願「扔幾萬學費進去打水漂」。
讀書、讀大學有沒有用?這個討論其實有一個基本的前提。是將讀書與找工作賺錢聯系起來,將讀書進行投資——收益分析,這沒有什麼錯。我讀過美國財經作家愛德華多·波特寫的《一切皆有價》一書,作者以經濟學的視角探討了社會中一直以來為大家關注的恆久命題,比如商品、生命、幸福、工作、女性、信仰、未來等等,用「價格化」辦法去觀察,發現「一切皆有價」。
理論上,一切皆有成本,故一切皆有價格,有時是顯性的,有時是隱性的(比如免費)。既然連生命、幸福、信仰這些在我們看來崇高的、不可褻瀆的事物,都可以無情地「明碼標價」,讀書上大學理當可以進行價格換算。否定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物質生活,將讀書視為不食人間煙火一般高潔飄渺,那也是不實際的。
換位思考,一個貧困家庭供一個孩子讀大學,當然希望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如果「畢業即失業」,就是投資不能產生預期收益,意味著投資失敗,這對投資行為是一種負激勵,我們完全能理解一分一厘來之不易的家庭對這種失敗的「難以承受之痛」。
問題的難處在於,對讀書如何定價、以何種方式定價,卻是一個異常困難的事情,它直接關系人們對讀書有用與無用的判斷。如果單純以物質為判斷准繩,事情會簡單得多。然而,價格無法活在真空里,文化、社會、心理等多種因素都會參與其中,都在發揮作用,使判斷變得非常復雜。那麼,我們既然要算算讀書這筆賬,就既要算物質收益,也要算精神收益,既要算有形的收益,也要算無形的收益,既要算畢業時點的收益,更要算這筆投資在人一生中的收益。
倘若讀書對一個人來說,既難以有較好的物質收益,而且還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那確實沒有必要投資。倘若讀書對一個人來說,即便短時難有較好的物質收益,但讀書本身給他極大的快樂,那麼,誰又能預料這快樂帶來的動力,會在以後給他什麼樣的回報?
我看到一個報道說,一個農村孩子考上了大學,父母卻不支持他上大學,理由是「讀書有什麼用?家裡這么窮,你就該跟哥哥一樣出去打工!」,結果這位「90後年」的農村孩子為了上大學,到工地「搬磚」圓自己的大學夢。
那麼在這個農村孩子的心裡,他就認定了讀書在他的計算里是劃算的,至少在精神收益上是劃算的,比如人格的錘煉,素質的修練,知識、能力的積累,我們不能以找不到工作,或不加深思的「讀書無用」,就否定讀書和大學教育的價值。
有研究表明,接受更多的教育,積累更多人力資本的人,總體上要比接受更少的教育要獲得更多的收入。作為普通人,如果我們沒有條件做一個「例外」,還是應該理性地選擇具有普遍可靠性的辦法來安排自己的「人生投資」行為。當然,政府有責任創造公平的投資機會和投資環境,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按自己的條件和偏好來進行「人生投資」。

❾ 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的賬該怎麼算

他主要是看清了社會的黑暗,沒有背景和錢很難,即使上了大學和很難找到工作,很難讓家庭擺脫貧困,還因為高昂的學費又把家庭拖進貧困的深淵。

❿ 不應該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的一辯論詞

呵呵。這種辯論詞真不好說。不管是城裡孩子或者農村孩子,都應該鼓勵學習知識,上大學,完成自己的夢想。

熱點內容
海南大學答辯時間 發布:2024-11-28 17:36:47 瀏覽:461
大學生受疫情影響 發布:2024-11-28 17:24:39 瀏覽:877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學長 發布:2024-11-28 17:22:57 瀏覽:202
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嫖娼 發布:2024-11-28 17:15:28 瀏覽:852
國防大學張教授 發布:2024-11-28 17:09:54 瀏覽:723
哈爾濱工程大學各專業分數線 發布:2024-11-28 17:05:11 瀏覽:108
宋祖兒上大學 發布:2024-11-28 17:05:01 瀏覽:405
泉州華僑大學專業 發布:2024-11-28 17:03:19 瀏覽:236
康奈爾大學博士幾年 發布:2024-11-28 16:49:36 瀏覽:810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部 發布:2024-11-28 16:47:29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