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校區分布
1. 江蘇大學總共有幾個校區(各專業新生在哪個校區)
江蘇大學 總共有4個校區,分別為本部校區、北固校區、夢溪校區、中山校區。
一、江蘇大學總共有幾個校區
1、 江蘇大學 本部校區。
本部校區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學府路301號,是 江蘇大學 前身之一的江蘇理工大學辦學所在地。目前,本部校區主要承擔機械學院的教學管理任務。
2、 江蘇大學 北固校區。
北固校區位於鎮江市京口區東吳路2號,是 江蘇大學 前身之一的原鎮江醫學院辦學所在地。目前,該校區主要承擔 江蘇大學 醫學類專業的教學管理任務。
3、 江蘇大學 夢溪校區。
夢溪校區坐落在鎮江市城區的東南部夢溪園巷30號。該校區為 江蘇大學 前身之一的原鎮江師范專科學校辦學所在地。目前,夢溪校區主要承擔人文學科和成人教育的教學管理任務。
4、 江蘇大學 中山校區。
中山校區位於中山西路63號。中山校區承擔著 江蘇大學 冶金學科的教學管理任務,同時是 江蘇大學京江學院 新生就讀所在地。
二、江蘇大學簡介
江蘇大學 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組建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優秀高校、首批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全國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高校、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具有百年辦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原江蘇理工大學的前身鎮江農業機械學院,是為貫徹毛澤東同志關於「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的重要指示,1960年由南京工學院(現 東南大學 )分設獨立建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劉坤一、張之洞等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學校作為國內最早設立農機專業、最早系統開展農機教育的高校,堅持立足江蘇、服務行業,始終以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為使命,培養了我國第一批農機本科、碩士和第一位農機博士、博士後,為我國農業裝備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為推動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形成了「工中有農,以工支農」的鮮明辦學特色和獨特的文化情懷。
學校辦學起點高,綜合實力一直位居全國百強之列。早在1978年,學校就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近年來,學校聚焦內涵發展,深入實施「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發展戰略,國內外辦學影響持續提升。QS、THE、ARWU等國際權威世界 大學排名 ,學校均躋身top1000。《2021中國大學評價》,學校綜合排名列全國第38位。
學校辦學規模較大,辦學條件優良。學科涵蓋工學、農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法學、文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設有27個學院,98個本科專業。專任教師2700餘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經歷的比例達41%),集聚了一批高層次人才群體。在校生40000餘人,其中研究生13000餘人,學歷留學生2300餘人。 江蘇大學京江學院 全日制在校生11000餘人。校園佔地面積3000餘畝,各類建築面積120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8億元。圖書館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藏書330萬冊,訂閱各類資料庫116個,自建特色資料庫11個,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站、農業裝備文獻資源中心和國際賽珍珠文獻資源中心。擁有一所集醫療、教育、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附屬醫院。設有 江蘇大學 出版社和雜志社,出版圖書近3000種,主辦國際、國內學術期刊11種,其中《 江蘇大學 學報》(自然版)、《 江蘇大學 學報》(社科版)、《排灌機械工程學報》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高校教育管理》為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學校辦學水平高,擁有一批高水平學科。工程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化學、農業科學、葯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生態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計算機科學10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工程學進入前1‰,ESI綜合排名列全國第45位。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0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擁有1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設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校堅持以學為中心、教為主體,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形成了以30個國家一流專業和一批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優秀教學團隊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重大賽事中表現優秀,「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連續7屆喜捧「優勝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連續4屆獲得雙金獎,校大學生男子排球隊屢獲全國冠軍,女子沙灘排球隊獲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第7名,女子足球隊獲世界大學生「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季軍。
2. 江蘇大學有幾個校區
一、江蘇大學有幾個校區 江蘇大學 有4個校區,分別為本部校區、北固校區、夢溪校區、中山校區,本部校區地址為鎮江市學府路301號、北固校區地址為鎮江市東吳路2號、夢溪校區地址為鎮江市東南部夢溪園巷30號、中山校區地址為中山西路63號。
二、江蘇大學簡介
江蘇大學 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組建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優秀高校、首批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和首批全國來華留學生質量認證高校。
學校具有百年辦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原江蘇理工大學的前身鎮江農業機械學院,是為貫徹毛澤東同志關於「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的重要指示,1960年由南京工學院(現 東南大學 )分設獨立建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劉坤一、張之洞等在南京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學校作為國內最早設立農機專業、最早系統開展農機教育的高校,堅持立足江蘇、服務行業,始終以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為使命,培養了我國第一批農機本科、碩士和第一位農機博士、博士後,為我國農業裝備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為推動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形成了「工中有農,以工支農」的鮮明辦學特色和獨特的文化情懷。
學校辦學起點較高,綜合實力一直位居全國百強之列。早在1978年,學校就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近年來,學校聚焦內涵發展,深入實施「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發展戰略,國內外辦學影響進一步擴大。THE、USNews、ARWU等國際權威世界 大學排名 ,學校均躋身top1000。《2018中國大學評價》,學校綜合排名列全國第39位。
學校辦學規模較大,辦學條件優良。學科涵蓋工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法學、文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等11大學科門類。設有25個學院,89個本科專業。專任教師2550人(具有海外經歷的比例達25%),集聚了一批以院士、*、國家傑青、、*等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群體。在校生37600餘人,其中本科生23000餘人,研究生12000餘人,留學生2600人。 江蘇大學 京江學院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校園佔地面積3000餘畝,各類建築面積120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9.8億元。圖書館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藏書305萬冊,訂閱各類資料庫113個,自建特色資料庫9個,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國際賽珍珠文獻資源中心。擁有一所集醫療、教育、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附屬醫院。設有 江蘇大學 出版社和雜志社,出版圖書1500餘種,辦有國際、國內學術期刊11種,其中《 江蘇大學 學報》(自然科學版)、《 江蘇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排灌機械工程學報》《高校教育管理》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學校辦學水平較高,擁有一批高水平學科。工程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化學和農業科學5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綜合排名列全國第52位。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7個江蘇省「十三五」一級重點學科,2個江蘇省「十三五」一級重點(培育)學科。擁有1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6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設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校堅持以學為中心、教為主體,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形成了一批以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優秀教學團隊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重大賽事中表現搶眼,「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連續6屆喜捧「優勝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連續4屆獲得雙金獎,校大學生男子排球隊屢獲全國冠軍,女子沙灘排球隊獲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第7名,女子足球隊獲世界大學生「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季軍。
學校堅持以貢獻謀發展,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與服務社會能力。「十三五」以來,學校獲批國家自然基金項目512項(連續6年居全國高校前50位),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0項。截至目前,學校共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3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2項;擁有國家水泵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混合動力車輛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等一批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建有國家知識產權培訓(江蘇)基地。學校牽頭成立的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被認定為江蘇省首批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015、2016年度,學校發明專利授權量分別列全國高校第6位和第8位。2017年世界大學國際申請排名,學校分別列全球高校第41位、中國高校第9位。
學校堅持國際開放戰略,不斷提升國際合作與交流水平。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奧地利、澳大利亞、日本等34個國家和地區的152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與奧地利格拉茨大學共建了孔子學院和漢德語言文化中心。與德國馬格德堡大學、美國阿卡迪亞大學等合作舉辦了一批聯合辦學項目,合作建設了高端裝備關鍵結構健康管理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流體工程裝備節能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世界食品保藏研究中心等一批國際科研合作平台。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和諧校園、民主法治和校園文化建設,黨建創新不斷加強。學校黨委被中央組織部表彰為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兩次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多次獲江蘇省文明單位、和諧校園、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3. 江蘇大學有幾個校區
江蘇大學有4個校區:
北固校區: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東吳路2號
夢溪校區:江蘇省鎮江市京回口區夢溪園巷30號答
本部校區:江蘇省鎮江市學府路301號
中山校區:江蘇省鎮江市 潤州區中山西路63號
(3)江蘇大學校區分布擴展閱讀:
江蘇大學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組建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設有25個學院,93個本科專業。專任教師2600餘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經歷的比例達32%),集聚了一批以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群體。
學校辦學規模較大,辦學條件優良。學科涵蓋工學、農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法學、文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
學校辦學水平較高,擁有一批高水平學科。工程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化學、農業科學、葯理學與毒理學6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綜合排名列全國第5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