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青島校區
Ⅰ 青島大學有幾個校區啊
青島大學主要有復中心校制區(麥島校區)、四方校區(成教學院)、東部校區(大部分專業的一年級新生所在校區,有人稱為嶗山校區)以及醫學院校區,試點本科沒聽說過,青大在省內大部分專業是一本招生,師范學院和國際學院除外
Ⅱ 青島大學有幾個校區啊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浮山校區、金家嶺校區、松山校區三個校區,共佔地2655畝,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與膠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青島大學膠州校區(佔地3000餘畝)。
固定資產28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05億元,館藏圖書406萬冊,電子圖書 140 萬冊,主辦7種學術期刊;設有35個學院,1個醫學部,開設102個本科專業,有9個博士後流動站。
青島大學(Qing University)簡稱「青大」(QU),位於山東省青島市,由山東省與青島市共建。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大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2)東華大學青島校區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4月,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教育部卓越計劃試點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15個;國家精品開放課程6門,省級精品課程51門;國家教學成果獎6項,省級教學成果158項。
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應用物理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紡織工程、臨床醫學、自動化、朝鮮語。
山東省級品牌特色專業:紡織工程、臨床醫學、自動化、旅遊管理、漢語言文學、輕化工程、應用物理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經融學、醫學檢驗、繪畫、醫學影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
山東省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支持計劃:數字媒體技術、護理學。
Ⅲ 青島大學簡單介紹
青島大學是山東省與青島市共同建設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其前身為1909年創辦的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如今已經發展迅猛。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青島大學簡單介紹,希望對大家有用。
青島大學概況
原青島大學合並之初稱為青島大學文理學院。1984年5月,全國人大六屆二次會議上,原國立山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曾呈奎、青島市書記王今吾等代表提出「關於創辦新型的綜合性青島大學」的議案。同年8月,青島市人民政府向山東省人民政府呈報「關於建立青島大學的請示」。1985年9月13日,舉行開學典禮。首任校長是來自南開大學的何炳林院士。建校之初青島市領導和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對學校給予了多方面的支援,有全市六百萬人民每人拿出一元錢幫助學校建設之說。1993年,時任青島書記俞正聲任青島大學管委會第一任主任。
1993年原青島大學、山東紡織工學院、青島醫學院、青島師范學院合並組建新青島大學。
1994年,青島大學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7所准備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11工程扶植對象建設費每年1000萬元。同年,青島大學正式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教委列為碩士授予單位。
1995年,青島市向青島大學建設方面投資達1.2億元。
2013年5月13日,在合並辦學20周年之際,青島大學確定了學校校史起 點和校慶日,並正式啟用新校訓和新校徽。學校決定,校史起點為1909年舉辦的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這是學校醫學院辦學的歷史起點,是學校辦學歷史多源頭中最早的一支。校慶紀念日確定為每年的5月14日,學校同時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確定為校友返校日,這個日子恰逢母親節。
青島大學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學校實施特聘教授人才工程,截至2014年3月,擁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1000餘人,特聘教授120餘人,院士2人、外聘院士9人,國家__專家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或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山東省傑出基金獲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6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2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7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1個,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2個。
兩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嗣瀛
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立信、陳秉聰
青島大學科研成果
2007-2010年間,青島大學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5項2010年獲批省部級以上科研立項183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1項,縱向科研經費達6411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3項,發明專利22項;青島大學出版學術專著448部;發表學術論文10041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910篇。2009年教師學術論文被SCI、EI、ISTP系統收錄302篇,A&HCI收錄1篇;出版學術專著107部;申請發明專利46項,授權發明專利19項。
2007年,外聘院士張仲華教授和自動化工程學院陸大榮教授、遲宗濤教授合作的《量子化霍爾電阻基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省社科優秀成果獎10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2008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2009年,夏延致教授獲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謝俊霞教授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個項目獲得省自然科學或科技進步二等獎;獲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獲省社科獎勵一等獎1項。
青島大學學校排名 編輯
2013年中國大學綜合實力100強(武書連) 99位
2013年中國高校研究生教育100強(武漢大學) 97位
2013年中國大學科學貢獻排名(校友會) 64位
NATURE&SCIENCE論文排名 28位
2014年中國大學綜合實力100強(武書連) 96位
2016年6月14日,2016中國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800強出爐,青島大學排名第206。
2016年6月21日,武書連2016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公布,青島大學排第96位。
2016年6月21日,武書連2016中國大學理學排名出爐,青島大學排名第92。
2016年06月27日,2016中國大學教師水平排行榜公布,青島大學排名第173位。
青島大學校區建設
中心校區
青島大學中心校區坐落於青島市中心的香港路與寧夏路交匯處,背依浮山,面朝大海,校園風景秀麗,被譽為青島東部花園。鄰近青島東部商圈,校園內的青島大學體育館和青大劇院是青島市主要的公共活動場所,經常舉辦各類文體活動。
中心校區駐有文學院、法學院、經濟學院、國際商學院、旅遊學院、外語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學院、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的大二大三大四學生;文學院藝術設計、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紡織服裝學院、醫學院、機電學院工業設計、師范學院、漢語言學院全部學生;全部研究生、留學生。
東校區
青島大學東部新校區位於青島市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三面環山,一面向海。
東校區駐有文學院、法學院、經濟學院、國際商學院、旅遊學院、外語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學院、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的大一新生;國際學院、軟體技術學院、應用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霍爾姆斯學院、高職學院全部學生。
西校區
青島大學西校區1952年至1956年為第一次院系調整青島工學院從國立山東大學遷出後的校區,1956年青島工學院紡織系調入華東紡織工學院(東華大學),測量系遷往武漢,建立武漢測繪學院(武漢大學),土木系調至西安,並入新組建的西安建築工程學院(長安大學),其他系調往西安交通大學。1956年青島醫學院從山東大學獨立建院後的遷此。西校區是國立山東大學在青島的另一處歷史遺存。西校區位於青島市台東商圈、登州路啤酒街,毗鄰青島啤酒廠。登州路校區駐有醫學院護理學專業學生。
青大圖書館
青島大學圖書館是山東省面積較大的現代化圖書館之一,圖書館主樓位於校園中心,設有14個書庫,21個閱覽室,有3000多個閱覽座位。是山東省最早實現圖書自動化管理的圖書館之一,是山東省首批獲得「圖書館自動化管理先進」稱號的單位。基本形成了以社會科學、 政治、經濟、中國文學、語言文學、自然科學、工業技術類為主的藏書體系。
看過「青島大學簡單介紹」的人還看:
1. 2017年青島大學排名榜
2. 2017年青島大學排名
3. 2017年青島大學排名
4. 2017山東省大學排名
5. 2016年山東省大學排名
Ⅳ 2021年度中國大學排名出爐,哪些大學名列前茅
2021年度中國大學排名出爐,哪些大學名列前茅?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等。
浙江大學:
五個校區,每個都是拍照聖地。秋季的紫金港,去向食堂的路上兩旁的楓葉樹五色斑斕,煞是好看。梅雨季節時期的煙雨江南也是別有一番看頭,只是對於我這個北方人來說每天被褥和鞋子都是濕漉漉的確實不是很友好。每天傍晚光是看落日都不會膩味,到了晚上被溫暖的橘燈照亮的校園顯得溫馨靜謐;玉泉作為一個老校區,人文底蘊深厚,老建築繁多,學術氛圍濃厚;西溪和華家池算是涉足比較少的兩個校區,只去過一兩次;坐落在錢塘江畔的之江校區,原身是之江大學,也算是為數不多的坐落在山上的一個校區,里邊的建築基本都是民國時期修建的,保存完整,基本都是屬於文物級別的了,建築風格偏歐式,每年來這里拍婚紗照、畢業照的人群絡繹不絕。
Ⅳ 東華大學的歷史沿革
1950年6月,在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由華東紡織管理局主持,會同上海棉紡織業同業公會,將4所分散的私立紡織院校(私立中國紡織工學院、私立上海紡織工業專科學校、誠孚紡織專科學校、文綺染織專科學校)合並,定名為私立上海紡織工學院。
1951年6月,交通大學紡織系、私立上海紡織工學院、上海工業專科學校紡織科等3所院系合並建立「華東紡織工學院」。
從1952年到1956年,先後有6所校系調整並入華東紡織工學院。按並入時間先後,依次是:南通學院紡織科、武漢中南紡織專科學校、四川樂山技藝專科學校印染班、蘇州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紡織科、上海華東交通工業專科學校機械科、青島工業學院紡織系,學校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一所紡織高等學校。
「文革」期間,華東紡織工學院停課和停止招生5年。1969年學校下放到上海市,1972年4月更名為上海紡織工學院。
1979年,學校重歸紡織工業部領導。1980年恢復華東紡織工學院校名。
1981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批准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並設立博士後流動站。
1985年,經紡織工業部批准,學校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
1994年11月,中國紡織總會管理幹部學院並入中國紡織大學。
1995年9月,學校通過了「211工程」部門預審。1997年5月通過了「211工程」可行性論證和立項審核。
1997年10月31日,中國紡織總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約共建中國紡織大學。
1998年9月1日,學校正式劃轉為教育部直屬高校。
1999年8月,上海紡織高等專科學校並入中國紡織大學。
1999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中國紡織大學更名為東華大學。
1999年9月,國家輕工業局上海玻璃搪瓷研究所並入東華大學。
2003年,東華大學無錫校區並入江南大學。
Ⅵ 沿海的大學有哪些
沿海的大學有:
1、深圳大學:簡稱「深大」,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創辦。2006年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4年11月27日,正式成立深圳大學研究生院。
2、海南大學:簡稱「海大」,坐落於濱海之城海口,2008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被列為海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重點支持高校,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作物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3、廈門大學:簡稱廈大,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被譽為「南方之強」。廈門大學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一側是南普陀寺,一側是白城沙灘與胡里山炮台,與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隔海相望。
4、中國海洋大學:簡稱中國海大、海大(OUC),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前身是高恩洪於1924年創辦的私立青島大學,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5、大連外國語大學:前身為大連日語專科學校,始建於1964年。2013年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大學,2013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