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范大學徐匯校區專業
1. 上海師范大學校區專業分布
上海師范大學有兩個校區,分別是徐匯校區和奉賢校區。上海師范大學徐匯校區有哲學、法學、社會工作、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經殲埋孝濟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資產評估、金融學、金融工程、經濟學等專業。
(1)上海師范大學徐匯校區專業擴展閱讀
上海師范大學奉賢區:哲學與法政學院、商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學院、體育學院、對外漢語學院、氏稿外國語學院、數理學院液升、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等。
2. 上海師范大學那些專業在徐匯校區
音樂、人文、謝晉影視藝術、除了個別如生環一直會在奉獻之外,其它的基本上都會在一到三年後回到徐匯。
3. 介紹一下上海師范大學
簡稱:上海師大或上師大
舊稱:上海師范學院
英文名: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英文縮寫shnu
成立時間:1954年10月16日
學校主頁: http://www.shnu.e.cn/
學校官方論壇:(學思湖畔) http://bbs.shtu.e.cn/
學校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號(徐匯);奉炮路553號(奉賢)。
現任校領導:黨委書記 周鴻剛 校長 李進
上海師范大學是上海市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文科見長並具有教師教育特色的文理工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學校現有本科專業82個,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等10個學科門類,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22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93個。全日制本專科生23587人,研究生3356人,留學生2000餘人,夜大學學生14532人;
上師大校徽 [編輯本段]學校歷史1954年7月5日,上海師范專科學校成立,位於上海虹口區西體育會路(現中山北一路)441號;
1955年8月9日,新校舍主要建築群竣工,校舍整體設計為庭院式古建築風格,所有建築物均是紅磚牆大屋頂,近1萬平方米的5層教學大樓坐落在校園中央
1955年8月18日,學校即由西體育會路遷來桂林路新址,即現徐匯校區。
1955年9月,實有圖書67798冊。遷來桂林路新址後,有了新建的獨立的圖書館。
1956年7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長劉季平在上海師范專科學校舉行的大會上宣布,在上海師范專科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上海第一師范學院和上海第二師范學院。同時撤銷上海師范專科學校建制。人們形象地比喻:「一隻小母雞生下兩個大雞蛋」。從此,上海地方培養起大學本科師范生,這是本市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1956年暑假後,上海師專改建為師范學院,校名分別定為上海第一師范學院和上海第二師范學院。上海第一、第二師范學院是文理分科的兩所學院,兩院本、專科兼設。一師院培養中等學校文科師資;二師院培養中等學校理科師資。
1958年7月22日,創辦剛滿兩年的上海第一、第二師范學院,合並成為上海師范學院。她是一所以文理為主的綜合性師范學院。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先生擔任第一任上海師范學院院長。原與第二師院相鄰的上海音樂學院舊址,劃歸上海師范學院,成為上海師院東部,全院總面積佔地558.65畝。12年來,不少學科相繼脫穎而出,如外國文學翻譯家朱雯,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馬茂元,現代漢語專家張斌,中國古代史專家程應鏐,中國近代史專家魏建猷,光學專家沈德滋等。
1978年8月,上海師范學院復建,並且自1978年起開始招收研究生共設立25個碩士招生、專業。1978年復校初為101萬冊(包括外文圖書7.3萬冊;
1984年,更名為上海師范大學;
1994年10月,上海技術師范學院並入上海師范大學,成立新的上海師范大學;
2003年8月,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並入上海師范大學,成立上海師范大學旅遊學院;
1956年主教學樓現第一教學樓和正校門; [編輯本段]校訓和校訓釋疑:上海師范大學校訓:厚德 博學 求是 篤行
厚德
「厚德」一詞,源出於《易經》。《易·坤》說「君子以厚德載物」。還說:「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把「厚」和「德」聯系在一起,謂「厚」「德」者可以「載」。白話文的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才能承載天下的重任,擔負起宏大的事業。這里的「厚」字,是使動詞,與「德」搭配,有「使道德充裕、厚實」的意思。古人非常重視「德」,他們把「德」,看成是和天地乾坤一樣的大事情。我們今天提倡「文明修身」,「德」,就是其中的核心內涵。這里的「德」,包含了許多內容,包括「誠」、「信」、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品格、志向、趣味等等。大學承擔著培養全社會精英「晶元」的重要任務,所以,特別要強調一個「德」字。做人,離不開「德」;身正為師,德高望重。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厚」與「德」都應該視為「修身」最重要的一環。
博學
「博學」一詞,源出於孔子的《論語》。《論語·雍也》篇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對「博學」,古人也是非常重視的。學生到大學是來學習的,老師講授知識,培養學生,中心也是圍繞一個「學」字。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名份和實質都是一個「學」字。「博」有「大」的意思,「廣」的意思,「通達」、「多聞」、「豐富」、「淵博」的意思。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使「學問」「淵博」,都是他們的立身之本。
求是
「求是」是「實事求是」的速寫。《漢書·河間獻王傳》說:「修學好古,實事求是。」顏師古註解說:「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求」,是「尋找」、「探索」、「探求」的意思:「是」,是「正確」、「真理」的意思。兩字合在一起,即從實際出發,探索真理,求得正確的結論。「德」和「學」的總體要求及基本精神是「求是」。
篤行
「篤行」一詞,源出於《禮記·中庸》。《禮記·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是「篤厚」、「真實」、「真誠」、「忠誠」的意思;「行」,就是去做,去身體力行。在「德」厚、「學」博,從實際求得真理和正解以後,更重要的一層,是去做。學生在學,弦歌一堂;畢業以後,要成為社會棟梁。不僅要學知識,學本領,還要把學到的知識和本領用出來;只學不做,不是我們的培養目標。因此,「行」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行」,優秀的品德,學到的東西,才能顯現出來。「行」,是我們「學」的目的和歸宿點。 [編輯本段]學校地理位置: 市委黨校瞭望上海師范大學西部校區
徐匯校區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西南片,北鄰桂林公園和康健園,南面上海火車站南站,佔地700畝,交通便利,地段繁華,風景優美;
奉賢校區位於上海市奉賢海灣鎮大學城,北鄰上海應用技術學院,西鄰華東理工大學,南面海灣鎮和碧海金沙旅遊度假區,佔地1800畝; [編輯本段]學校定位與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適應的高質量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高能級社會服務和高品位文化傳播的基地,教師教育特色鮮明、整體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居於全國高校先進行列、部分學科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文理工協調發展的開放式、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並高舉師范教育的大旗,發揮師范大學文理科的學科優勢,秉承技術師范學院培養中等職業教育師資的歷史傳統,強化教師教育的特色,努力把學校辦成文、理、工協調發展,貫穿教師教育的綜合性大學。
形成和完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辦學格局,穩定本科招生規模,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拓展留學生教育和繼續教育,建成具有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以及留學生、繼續教育學生培養合理結構的,對上海區域發展有重要貢獻率的「國際化、綜合性、高水平」師范大學。
文、理、工多學科協調發展,傾力保持文科優勢,快速提升理工科實力和整體水平,凸現教師教育學科特色,強化藝術教育和旅遊教育。根據社會需求設置和建設專業,新增專業數主要用於社會發展急需、體現學校特色和錯位競爭優勢的目錄外專業,對社會需求不大的長線專業實施隔年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編輯本段]教學機構:人文與傳播學院 教育學院 法政學院 外國語學院 商學院 音樂學院 美術學院 謝晉影視藝術學院 金融學院 對外漢語學院 旅遊學院 女子文化學院 數理學院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信息與機電工程學院 建築工程學院 體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進修學院、行知藝術學院 [編輯本段]本科專業:提前錄取批次:
漢語言文學基地班 漢語言文學(師范) 歷史學(師范) 英語(師范) 教育技術學(師范) 學前教育(師范) 小學教育(師范) 思想政治教育(師范) 公共事業管理(師范) 數學(師范) 物理學(師范) 化學(師范) 生物學(師范) 科學教育 地理學(師范) 計算機科學(師范)
第一批本科專業:
漢語言文學 對外漢語 古典文獻學 應用心理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環境科學
藝術和體育類專業: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音樂學、音樂表演、音樂表演(交響樂團)、錄音藝術、舞蹈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 美術學、藝術設計、繪畫(油畫) 雕塑 繪畫(書法)戲劇影視文學、攝影
第二批本科專業:
新聞傳播學類(含廣告學、廣播電視新聞學)
經濟學類(含金融學、金融工程、投資學、保險)
化學類(含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
電氣信息類(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公共管理類(含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工商管理類(財務管理、資產評估)
地理科學類
哲學 英語 日語 法語 編輯出版學 社會工作 檔案學 文化產業管理 公共關系學 理 法學 人力資源管理 教育學 教育技術學 統計學 生物技術 生物科學 園藝 食品科學與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汽車服務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經濟學 物業管理 電子商務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 旅遊管理 會展經濟與管理
東部草坪 [編輯本段]上海師范大學學科建設基本情況博士後流動站:6個
中國語言文學 歷史學 哲學 數學 教育學 心理學
博士學位授予點:22個
哲學:中國哲學
法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文學:文藝學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漢語言文字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 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歷史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考古學與博物館學 歷史地理學 歷史文獻學 專門史 中國古代史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世界史
理學:計算數學
工學:環境科學
碩士學位授予點:93個
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 中國哲學 外國哲學 邏輯學 倫理學 美學 宗教學 科學技術哲學
經濟學:政治經濟學 國民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
法學:法學理論 法律史 政治學理論 中外政治制度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中共黨史 國際政治 國際關系 外交學 民俗學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學:教育學原理 課程與教學論 教育史 比較教育學 學前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 成人教育學 職業技術教育學 特殊教育學 教育技術學 基礎心理學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 體育人文社會學 體育教育訓練學
文學:文藝學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漢語言文字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 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英語語言文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傳播學 音樂學 美術學 設計藝術學 廣播電視藝術學
歷史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歷史地理學 歷史文獻學 專門史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現代史 世界史
理學:基礎數學 計算數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應用數學 運籌學與控制論 理論物理 無機化學 分析化學 有機化學 物理化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天體物理 自然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 植物學 動物學 水生生物學 微生物學 遺傳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工學:通信與信息系統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計算機應用技術 應用化學 工業催化 環境科學
管理學:旅遊管理 行政管理 教育經濟與管理 [編輯本段]學術研究基本情況</B>
學思湖全國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都市文化學
上海市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都市文化學、中國近現代社會史、域外漢文古文獻學、對外漢語、中國哲學、稀土功能材料、科學計算與模擬技術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星系與宇宙學半解析;稀土功能;
學術期刊:《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 《外國中小學教育》 《上海中學數學》 《旅遊科學》 [編輯本段]辦學條件學校佔地總面積2500餘畝,其中徐匯校區佔地500餘畝(不包括教師公寓),奉賢校區佔地1800餘畝。擁有徐匯和奉賢2個中心圖書館,佔地32000餘平方米,館藏總量330餘萬冊,擁有77個中外電子資料庫和4個具有館藏特色的資料庫。2009年6月,我校圖書館成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全校固定資產總值近12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1.85億元。 [編輯本段]2008年~2020年發展目標2008~2020年整體建設目標:力爭到2020年,使學校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教育質量、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得到顯著提高,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和文化建設服務的能力明顯增強,成為上海市高素質師資和各類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成為解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重大問題的決策咨詢基地。把學校建設成為適應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建設需求的、居國內高校前列、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綜合性大學,綜合實力躋身全國高校前70位、師范類院校前10位。 [編輯本段]2008年~2014年發展規劃1、人才培養
本科專業增至85個左右,本科生壓縮到20000人左右。研究生達到5000人以上,其中博士研究生達到400人左右。留學生達到4500人左右。繼續教育類學生15000人左右。
2、科學研究
積極爭取承擔國家級項目,每年達到40項左右。同時積極爭取橫向課題及其他各類項目,每年達到200項左右。「十一五」期間每年科研總經費超過一億元,「十二五」期間在此基礎上每年增長10%~20%。
爭取公開出版的著作和發表論文數每年增長10%,其中發表在各學科領域前沿雜志的論文數每年增長20%。每年推出精品學術專著5-10部,培育對上海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有影響的決策咨詢與對策研究成果3-5項。爭取在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教學研究與技術領域獲得的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每年增長10%以上。
3、學科建設
加強學科建設,新建5~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使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達到8個左右;新建25個左右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使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達到50個左右;新建3~5個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流動站總數達到8個;新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以上,使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總數超過20個,新建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7個,使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總數達到120個,同時積極發展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爭取再獲得1~2個國家重點學科、1~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2~4個教育部地方共建重點實驗室;力爭獲得國家重點實驗室,再建設1~2個上海高校E-研究院、2~3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和10個左右上海市重點學科,10個左右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形成若干個上海領先、國內先進、國際上有影響的優勢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