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貨幣銀行學答案
『壹』 浠ヤ笅鍝涓欏規槸瀹為檯鍙橀噺a浜烘皯閾惰屽叕甯冪殑
澶у伐11縐嬨婅揣甯侀摱琛屽︺嬪湪綰誇綔涓2
1. 涓嶅睘浜庢垜鍥戒腑澶閾惰岃亴璐g殑鏄錛堬級銆
A. 鍒跺畾鍜屾墽琛岃揣甯佹斂絳
B. 鍙戣屼漢姘戝竵
C. 緇忚惀鍥藉跺栨眹鍌ㄥ囧拰榛勯噾鍌ㄥ
D. 鎺ュ彈鏅閫氬眳姘戝瓨嬈
姝g『絳旀堬細D 婊″垎錛4 鍒 寰楀垎錛4
2. 涓澶閾惰屽瑰晢涓氶摱琛岀殑鏀炬劇殑褰㈠紡涓錛屼笉鍖呮嫭錛堬級銆
A. 闄愰濊捶嬈
B. 淇$敤鏀炬
C. 鎶墊娂鏀炬
D. 璐寸幇鏀炬
姝g『絳旀堬細A 婊″垎錛4 鍒 寰楀垎錛4
3. 涓嬪垪錛堬級涓嶅睘浜庤法鍥戒腑澶閾惰屽埗搴︺
A. 瑗塊潪璐у竵鑱旂洘
B. 涓闈炶揣甯佽仈鐩
C. 涓滃姞鍕掓瘮嫻瘋揣甯佺$悊灞
D. 鍖楃編鑷鐢辮錘鏄撳尯
姝g『絳旀堬細D 婊″垎錛4 鍒 寰楀垎錛4
4. 涓嬪垪錛堬級鏄璐у竵闇奼傚嚱鏁扮殑瑙勬ā鍙橀噺銆
A. 璐у竵鏈韜鐨勬敹鐩
B. 鏀跺叆
C. 閲戣瀺璧勪駭鐨勯勬湡鏀剁泭鐜
D. 瀹炵墿璧勪駭鐨勯勬湡鏀剁泭鐜
姝g『絳旀堬細B 婊″垎錛4 鍒 寰楀垎錛4
5. 閾惰屽悓涓氭媶鍊熷逛簬鍟嗕笟閾惰屾潵璇達紝灞炰簬錛堬級銆
A. 涓欏硅祫浜т笟鍔
B. 鏃㈤潪璧勪駭涓氬姟錛屽張闈炶礋鍊轟笟鍔
C. 鍗蟲槸璧勪駭涓氬姟錛屽張鏄璐熷轟笟鍔
D. 涓欏硅礋鍊轟笟鍔
姝g『絳旀堬細D 婊″垎錛4 鍒 寰楀垎錛4
6. 涓嬪垪錛堬級涓庡叾浠栭噾鋙嶆満鏋勪笉灞炰簬鍚屼竴鎬ц川銆
A. 涓鍥戒漢姘戦摱琛
B. 涓鍥介摱琛
C. 涓鍥藉啘涓氶摱琛
D. 涓鍥藉緩璁鵑摱琛
姝g『絳旀堬細A 婊″垎錛4 鍒 寰楀垎錛4
7. 鎻愰珮鍒╃巼錛屽硅揣甯佷緵奼傜殑褰卞搷鏄錛堬級銆
A. 璐у竵渚涚粰涓庤揣甯侀渶奼傚悓鏃跺炲姞
B. 璐у竵渚涚粰涓庤揣甯侀渶奼傚悓鏃跺噺灝
C. 璐у竵渚涚粰澧炲姞錛岃揣甯侀渶奼傚噺灝
D. 璐у竵渚涚粰鍑忓皯錛岃揣甯侀渶奼傚炲姞
姝g『絳旀堬細C 婊″垎錛4 鍒 寰楀垎錛4
8. 闅忕潃璧勬湰甯傚満鐨勫彂灞曪紝錛堬級鎴愪負鐩存帴鋙嶈祫棰嗗煙閲屾渶涓昏佺殑涓浠嬫満鏋勩
A. 鍟嗕笟閾惰
B. 淇℃墭鍏鍙
C. 淇濋櫓鍏鍙
D. 鎶曡祫閾惰
姝g『絳旀堬細D 婊″垎錛4 鍒 寰楀垎錛4
9. 錛堬級鐨勭獊鍑虹壒鐐規槸浠ュ彂琛岃偂紲ㄥ拰鍊哄埜鏉ョ歸泦鏈鍏鍙哥殑璧勬湰錛屽苟鐢ㄤ簬璐鍏ュ叾浠栧叕鍙哥殑鑲$エ鍜屽哄埜錛屽啀浠ヨ喘鍏ョ殑榪欑嶈瘉鍒鎬綔鎷呬繚錛屽炲彂鏂扮殑淇℃墭鎶曡祫璇佸埜銆
A. 淇℃墭鎶曡祫鍏鍙
B. 鎶曡祫閾惰
C. 淇濋櫓鍏鍙
D. 鍏卞悓鍩洪噾
姝g『絳旀堬細A 婊″垎錛4 鍒 寰楀垎錛4
10. 鏈鍩烘湰鐨勩佹渶鑳借〃鐜板晢涓氶摱琛岀粡钀ョ壒寰佺殑鏄錛堬級鑱岃兘銆
A. 淇$敤涓浠
B. 鏀浠樹腑浠
C. 淇$敤鍒涢
D. 鍒涢犱俊鐢ㄦ祦閫氬伐鍏
姝g『絳旀堬細A 婊″垎錛4 鍒 寰楀垎錛4
澶у伐11縐嬨婅揣甯侀摱琛屽︺嬪湪綰誇綔涓2
璇曞嵎鎬誨垎錛100 嫻嬭瘯鏃墮棿錛-- 璇曞嵎寰楀垎錛100
鍗曢夐 澶氶夐 鍒ゆ柇棰
浜屻佸氶夐橈紙鍏 4 閬撹瘯棰橈紝鍏 24 鍒嗐傦級 寰楀垎錛24V 1. 鎸夌収淇濋櫓淇濋殰鐨勮寖鍥村垎綾伙紝淇濋櫓鍙鍒嗕負錛堬級銆
A. 璐浜т繚闄
B. 璐d換淇濋櫓
C. 淇$敤淇濊瘉
D. 浜鴻韓淇濋櫓
E. 鍐嶄繚闄
姝g『絳旀堬細ABCD 婊″垎錛6 鍒 寰楀垎錛6
2. 浠ヤ笅灞炰簬鍟嗕笟閾惰岃祫閲戞潵婧愮殑鏈夛紙錛夈
A. 瀛樻
B. 鍚屼笟鎷嗗
C. 璐鋒
D. 涓澶閾惰屽熸
E. 璇佸埜鎶曡祫
姝g『絳旀堬細ABD 婊″垎錛6 鍒 寰楀垎錛6
3. 浠ヤ笅錛堬級鐜拌薄鏄涓庨嗗悜閫夋嫨闂棰樼浉鍏崇殑銆
A. 緇忕悊浜虹敤鑲′笢鐨勯挶瑁呬慨璞鍗庣殑鍔炲叕瀹
B. 瀵屾湁鐨勪漢緇撳氭椂鎷呭績瀵規柟鏄涓轟簡閽辨墠璺熶粬緇撳氱殑
C. 韜浣撲笉濂界殑浜烘洿鎰挎剰鍙傚姞浜哄誇繚闄
D. 鏀垮簻閮ㄩ棬瑕佹眰涓婂競鍏鍙稿叕甯冪湡瀹炰俊鎮
姝g『絳旀堬細BC 婊″垎錛6 鍒 寰楀垎錛6
4. 涓澶閾惰屼綔涓衡滈摱琛岀殑閾惰屸濓紝鍏舵剰涔夊湪浜庯紙錛夈
A. 闆嗕腑綆$悊鍟嗕笟閾惰岀殑瀛樻懼噯澶囬噾
B. 鍏呭綋鏈鍚庤捶嬈捐
C. 鍙戣岃揣甯
D. 浠g悊鍙戣屾斂搴滃哄埜
E. 鍏ㄥ浗紲ㄦ嵁鐨勬竻綆椾腑蹇
姝g『絳旀堬細ABE 婊″垎錛6 鍒 寰楀垎錛6
澶у伐11縐嬨婅揣甯侀摱琛屽︺嬪湪綰誇綔涓2
璇曞嵎鎬誨垎錛100 嫻嬭瘯鏃墮棿錛-- 璇曞嵎寰楀垎錛100
鍗曢夐 澶氶夐 鍒ゆ柇棰
『貳』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完善《貨幣銀行學》課後題
我國的金融市場雖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與國外成熟的金融市場相比仍存在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一)金融結構失衡。我國的金融機構雖然呈現不斷優化趨勢,但現存結構狀態仍然不能夠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以及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甚至嚴重製約了金融效率與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二)金融創新乏力。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金融創新還很落後,且存在金融創新過於依賴政府,在有限的金融創新中,各領域進展失衡的狀況。這些都降低了金融資源的效率,削弱了我國金融機構的創新競爭力。(三)金融監管存在突出問題。從內部看,金融機構面臨著與國有企業一樣的困境,即如何真正解決激勵與約束機制問題;從外部監管看,首先表現為金融法規建設滯後,中國現行有關金融監管方面的法律經過多年修改,已經較為系統,較為完善。但由於我國的整體法律基礎不牢固,金融監管經驗不足,法律的涵蓋面並不廣泛,法律的局限性嚴重,特別是一些臨時性的管理條件、實施辦法,缺乏一致性、連續性、權威性,對金融市場發展極為不利。(四)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塞不通,人為割裂,迫使資金變相暗通,阻礙了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聯動效應,阻滯貨幣政策的傳導,減弱了貨幣政策效力,使貨幣市場的發展能有效地帶動資本市場的發展。且銀行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造成了金融市場的一些監管真空。
如何完善:(一)加快貨幣市場的發展
首先,要重新認識貨幣市場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同業拆借市場。一是要規范、健全同業拆借市場交易網路系統;二是充分發揮同業拆借市場的融資功能,在有效利用有形拆借市場的前提下,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穩步發展我國的無形拆借市場,提高我國同業拆借市場的融資能力;三是規范拆借市場行為,通過制定有關的交易規則和監管辦法,規范市場運作,嚴格市場管理和監控,使拆借市場運轉正常化、良性化;四是加大抵押擔保拆借比重,改變我國拆借市場上基本以信用拆借為主要手段的現狀,以此達到防範和分散風險的目的;五是加大中央銀行的調控力度。
第三,大力發展商業票據市場。
(二)加快資本市場的發展
首先,應調整非國有經濟與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政策,適當擴大它們的投資需求;其次,進一步健全國債市場;第三、適當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第四,逐步使社會保障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第五、著力發展產權交易市場;第六、完善資本市場的組織結構體系;第七、發展機構投資者。
『叄』 跪求電大貨幣銀行學形成性考核答案。
貨幣銀行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貨幣銀行學作業1
一、解釋下列詞彙
存款貨幣:是指能夠發揮貨幣作用的銀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夠通過簽發支票辦理轉賬結算的活期存款。
准貨幣:可以隨時轉化為貨幣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資產,一般由銀行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外幣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工具,如銀行承兌匯票、短期國庫券等構成。
貨幣制度:是國家對貨幣的有關要素、貨幣流通的組織與管理等加以規定所形成的制度,簡稱幣制。
無限法償:貨幣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論支付數額多大,不論用於何種性質的支付,對方都不得拒絕接受。
格雷欣法則:金銀復本位制條件下出現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指當兩種市場價格不同而法定價格相同的貨幣同時流通時,市場價格偏高的貨幣(良幣)就會被市場價格偏低的貨幣(劣幣)所排斥,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良幣退出流通進入貯藏,而劣幣充斥市場。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聯合國同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布雷頓森林協定》為基礎建立的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中心內容是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實行「雙掛鉤」和固定匯率制。
牙買加體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國際貨幣制度,主要內容是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匯率安排多樣化、多種渠道調節國際收支。
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廣義的外匯是指一切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狹義的外匯則專指以外幣表示的國際支付手段。
匯率:兩國貨幣之間的相對比價,是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是貨幣對外價值的表現形式。
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基準來計算應付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因此也稱為應付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幣為基準來計算應收多少外幣,因此也被稱為應收標價法。
固定匯率:指兩國貨幣的匯率基本固定,匯率的波動幅度被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
浮動利率 :浮動利率是指在借貸期間內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定期進行調整的利率。
徵信:指對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作用信息進行系統調查和評估。
商業信用:是指工商企業之間在買賣商品時,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商業票據:是商業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業信用的債權人為保證自己對債務的索取權而掌握的一種書面債權憑證。
銀行信用: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信用。
國家信用:是指以國家(政府)為一方的借貸活動,即國家(政府)作為債權人或債務人的信用。
消費信用:是企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用於生活消費的信用。
國際信用:是指跨國的借貸活動,即債務人和債權人不是同一個國家的居民。
利息:是借貸關系中資金借入方支付給資金貸出方的報酬。
利率:是指借貸期滿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出的本金額的比率。
收益資本化:是指對於有收益的事物,可通過收益與利率的對比計算出它相當於多大的資本金額。
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機制,在某一時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它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
二、判斷正確與錯誤
1.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最早的貨幣形式是鑄幣。 (錯)
2.貨幣作為計價單位,是指不僅用貨幣去計算並衡量商品和勞務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實現商品的價值,從而使貨幣成為計算商品和勞務價值的惟一現實標准。 (對)
3.貨幣具有降低產品交換成本,提高了交換效率的作用。 (對)
4.在對貨幣層次的劃分上,世界各國大體相同而且長期穩定。 (錯)
5.虛金本位制是指本國貨幣雖然仍有含金量,但國內不鑄造也不使用金幣,而是流通銀幣或銀行券,銀幣或銀行券不能在國內兌換黃金,只能兌換本國在該國存有黃金並與其貨幣保持固定比價國家的外匯,然後用外匯在該國兌換黃金這樣一種具有過渡性質的貨幣制度。
( 對 )
6.復本位制是金、銀兩種鑄幣同時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 ( 對 )
7.牙買加體系是一種新的國際貨幣制度。 ( 對 )
8.在金幣本位制度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是鑄幣平價,市場上的實際匯率則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但其波動的幅度不超過黃金輸送點。 ( 對 )
9.國際借貸說從商品市場的角度研究貨幣的長期匯率水平的決定。(錯)
lO.貼水表示遠期匯率高於即期匯率。 ( 錯 )
11.在現代經濟中,信用活動的風險和收益是相匹配的。 ( 對 )
12.從本質上說,社會誠信系統就是信用調查系統。 (錯 )
13.商業信用的工具是銀行承兌匯票。 ( 錯 )
14.銀行信用既可以貨幣形態提供.也可以商品形態提供。 (錯 )
15.賒銷是消費信用的獨有形式。 ( 錯 )
16.由於銀行信用克服了商業信用的局限性.它終將取代商業信用。(錯)
17.從本質上看,支票實際上是一種即期匯票。 (錯)
18.利率有多種分類法,比如按利率的真實水平可以期分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場利率。(錯)
19.利率的期限結構是指違約風險相同,但期限不同的證券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即在一個時點上因期限差異而產生的不同的利率組合。 ( 對 )
20.利率市場化並非指利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而是指政府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遵循價值規律,確定利率水平。 ( 錯 )
三、單項選擇題
1.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貨幣量指標中的貨幣增長率指標反映了( C )的狀況。
A.貨幣存量 B.貨幣流量
C.貨幣增量 D.貨幣總量
2.一定時期內貨幣流通速度與現金和存款貨幣的乘積就是( B )。
A.貨幣存量 B.貨幣流量
C.貨幣增量 D.貨幣總量
3.流動性最強的金融資產是( D )。
A.銀行活期存款 B.居民儲蓄存款
C.銀行定期存款 D.現金
4.馬克思的貨幣理論表明( D )。
A.貨幣是國家創造的產物
B.貨幣是先哲為解決交換困難而創造的
C.貨幣是為了保存財富而創造的
D.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5.價值形式發展的最終結果是( A )。
A.貨幣形式 B.紙幣 C.擴大的價值形式 D.一般價值形式
6.貨幣在( A )時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A.商品買賣 B.繳納稅款
C.支付工資 D.表現商品價值
7.貝幣和谷帛是我國歷史上的( C )。
A.信用貨幣 B.紙幣
C.實物貨幣 D.金屬貨幣
8、美元與黃金內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是( C )的特點。
A.國際金本位制 B.牙買加體系
C.布雷頓森林體系 D.國際金塊本位制
9、牙買加體系的特點是( C )。
A.保持固定匯率 B.國際收支可自動調節
C.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 D.國際儲備貨幣單一化
10、市場人民幣存量通過現金歸行進入的是( C )
A.發行庫 B.國庫 C.業務庫 D.金庫
11、目前人民幣匯率實行的是( B )。
A.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固定匯率制
B.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C.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盯住匯率制
D.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彈性匯率制
12、在匯率制度改革中,目前我國實現了( D )。
A.資本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 B.經常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
C.資本賬戶下人民幣完全可兌換 D.經常賬戶下人民幣完全可兌換
13、信用的基本特徵是( C )。
A.平等的價值交換 B.無條件的價值單方面讓渡
C.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單方面轉移 D.無償的贈予或援助
14、在我國,企業與企業之問普遍存在「三角債」現象,從本質上講它屬於( A )。
A.商業信用 B.銀行信用 C.國家信用 D.消費信用
15、在現代經濟中,銀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資形式。以下對銀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B )。
A.銀行信用在商業信用的基礎上產生 B.銀行信用不可以由商業信用轉化而來
C.銀行信用是以貨幣形式提供的信用 D.銀行在銀行信用活動中充當信用中介的角色
四、多項選擇題
1、在我國貨幣層次中,狹義貨幣量包括( AE )。
A.銀行活期存款 B.企業單位定期存款
C.居民儲蓄存款 D.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存款 E.現金
2、我國貨幣層次中准貨幣是指( BCDE )。
A.銀行活期存款 B.企業單位定期存款
C.居民儲蓄存款 D.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存款 E.其它存款
3、關於狹義貨幣的正確表述是( AD )。
A.包括現鈔和銀行活期存款 B.包括現鈔和准貨幣
C.包括銀行活期存款和准貨幣要性就越小
D.金融產品創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訂貨幣層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E.金融產品越豐富,貨幣層次就越多
4、貴金屬不能自由輸出輸入存在於( DE )條件下。
A?銀本位制 B.金銀復本位制
C?金幣本位制 D.金匯兌本位制 E.金塊本位制
5、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AB )。
A.各國無法通過變動匯率調節國際收支
B.要保證美元信用就會引起國際清償能力的不足
C.缺乏統一穩定的貨幣標准
D.浮動匯率為主加大了外匯風險
E.無法滿足各國對國際清償能力的需要
6、人民幣貨幣制度的特點是( ACE )。
A.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計價、結算的貨幣單位
B.人民幣主幣無限法償,輔幣有限法償
C.人民幣採用現金和存款貨幣兩種形式
D.現金由中國人民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發行
E.目前人民幣匯率實行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7、若其他條件不變,一國貨幣貶值將引起該國( BC )。
A.進口增加 B.出口增加 C.進口減少 D.出口減少 E.國內物價水平降低
8、牙買加體系下的匯率制度具有以下性質( ACE )。
A.匯率制度是以信用貨幣本位為基礎 B.可以實現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
C.以浮動匯率制為主導 D.以固定匯率制為主導
E.無法實現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
9、高利貸信用的特點是( ACE )。
A.具有較高的利率
B.促進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
C.具有資本的剝削方式
D.具有資本的生產方式
E.與社會生產沒有直接的密切聯系
10、根據融資活動中當事人的法律關系和法律地位,信用形式可以分為( AB )。
A.債務信用 B.股權信用
C.直接信用 D.間接信用
E.銀行信用
11、以下對現代信用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BD )。
A.現代信用活動與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關系密切
B.信用關系成為觀代經濟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經濟關系
C.在現代經濟活動中,風險與收益並不經常匹配
D.現代信用活動中,信用工具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E.現代信用活動越來越獨立於信用中介機構及其服務
12、下列屬於社會徵信系統子系統的有( ABCDE )。
A.信用檔案系統 B.信用調查系統
C.信用評估系統 D.信用查詢系統 E.失信公示系統。
13、以下對商業票據的描述正確的是( BCE )。
A.商業票據是一種所有權憑據 B.商業票據可分為期票和匯票兩種
C.商業票據的流通轉讓有一定的范圍 D.商業票據只可以轉讓一次
E.商業票據又稱商業貨幣,它包括在廣義的信用貨幣范疇之內
14、銀行信用的特點是( ABE )
A.銀行信用可以達到巨大規模 B.銀行信用是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信用
C.銀行是作為債權人的身份出現的 D.銀行是作為債務人的身份出現的
E.銀行信用具有相對靈活性,可以滿足不同貸款人的需求
15、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關系表現為( ABCE )。
A.商業信用是銀行信用產生的基礎
B.銀行信用推動商業信用的完善
C.兩者相互促進
D.銀行信用大大超過商業信用,可以取代商業信用
E.在一定條件下,商業信用可以轉化為銀行信用
五、分析思考題
1、為什麼說貨幣是價值形態和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邏輯的角度看,貨幣是源於商品的,是伴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的,沒有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就不可能有貨幣,因為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而貨幣主要是媒介商品交換的,是商品價值的外在表現。所以說,貨幣是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歷史的角度看,交換發展的過程可以濃縮為價值形態的演化過程:從簡單價值形態到擴大價值形態再到一般價值形態、貨幣形態。價值形態發展演變的過程,其結果是推導出貨幣。所以說,貨幣是價值形態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根本上說,貨幣起源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形成於價值形式的發展。
2、為什麼要劃分貨幣供給層次?
現實經濟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貨幣,需要將它們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使貨幣供給的計量有科學的口徑。
處於不同層次的貨幣,貨幣性不同。
由於不同層次的貨幣供給形成機制不同,特性不同,調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劃分貨幣供給層次有利於有效地管理和調控貨幣供應量。
各國劃分貨幣層次的共同依據是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但具體貨幣層次的劃分均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進行。
我國貨幣層次3個口徑的劃分:
M0=流通中現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貨幣(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其他存款)
3、現行信用貨幣制度有何特點?
現行信用貨幣制度的特點:貴金屬非貨幣化;流通中的信用貨幣主要由現金和存款貨幣構成;現實經濟中的貨幣均通過金融活動投入流通;中央銀行代表國家對信用貨幣進行統一管理與調控成為金融和經濟正常發展的必要條件。
4、匯率是如何決定的?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問題?
匯率的決定是極其復雜的問題,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與影響因素也不同。在金本位制度下,兩國貨幣匯率是由其含金量的大小決定的,鑄幣平價是決定匯率的基礎。外匯匯率的波動是在市場供求關系變動的影響下圍繞鑄幣平價,在黃金輸送點之間上下波動。
在信用貨幣流通制度初期,各國參照過去金幣含金量規定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匯率主要是由紙幣法定含金量的對比決定的。1944年國際貨幣制度採用布雷頓森林體系後,在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情況下,各國貨幣根據與美元所規定含金量的比例確定匯率,中央銀行負有穩定匯率的責任;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各國普遍採用浮動匯率制度,匯率主要由兩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來決定。因此,當前凡影響外匯供求的因素就成為影響匯率變動的深層次因素,主要有:國際收支、通貨膨脹、利率、經濟增長狀況、中央銀行的干預、市場預期等,其中任一因素的變動都能引起匯率的變動。隨著金融的發展,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推進,決定和影響匯率的因素變得日益復雜,於是許多經濟學家又從其他角度來解釋匯率的決定。例如貨幣分析法認為導致貨幣市場失衡的各種因素,通過對各國物價水平的影響而最終決定匯率水平;金融資產說則認為金融資產的供求對匯率的決定性影響;我國學者提出的換匯成本說主要把考慮貿易品的價格對比作為決定匯率及其變動的因素,我國一直依據出口換匯成本作為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的重要依據。
正確理解和看待人民幣匯率決定的歷史背景與條件約束。教材上分了四個階段來描述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過程。人民幣匯率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出口換匯成本。1994年以後至目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基本制度框架:銀行結售匯制度與銀行周轉頭寸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銀行間市場撮合交易制度;銀行間市場匯率浮動區間管理.
考慮人民幣匯率決定的特殊國情及其變化。199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改革績效是顯著的。人民幣匯率一直保持了穩定,即使在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仍然堅持不貶值,不僅贏得了世界的普遍好評,也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首先是促進了進出口額大幅增長,發揮了匯率對外貿的調節功能。其次,有利於我國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10年來,人民幣匯率的穩中有升,不僅提高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威信,還降低了進出口交易的成本。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幣匯率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第一,現行的強制結售匯制並未真正意義上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因為現實中實行的是無條件地售匯和有條件的購匯。同時,這種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稱,打擊了企業創匯的積極性,扭曲了市場的供給和需求,表現出虛假的外匯供給大於外匯需求。第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水平,一方面規定外匯指定銀行應持有的外匯頭寸限額,另一方面中央銀行在上海外匯交易中心設立外匯交易室直接進入市場從事外匯買賣。當外匯指定銀行在辦理結售匯業務過程中出現超過限額的頭寸後,必須在外匯市場上進行拋補。這使得外匯指定銀行僅成為中央銀行經營外匯業務的櫃台,而不是真正的市場交易主體。同時中央銀行被動地服從市場吞吐外匯和人民幣,這與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初衷相悖,一定程度的喪失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第三,現行結售匯製造成了國內外匯市場與國際外匯市場的分割,迫使企業只關注國內的結售匯價,而無需理睬國際市場匯價的變動。從而削弱了企業自主經營的權利和加強風險管理的能動性。因此,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遠,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下,這一命題顯得格外重要和充滿魅力。
5、何謂利率市場化?結合我國利率改革的進展情況論述其必要性。
所謂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機制,在某一時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它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利率市場化強調在利率決定中市場因素的主導作用,能真實反映資金成本與供求關系,靈活有效地發揮其經濟杠桿作用,因此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利率決定機制。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利率體制改革刻不容緩。要充分發揮出利率對經濟的作用,需要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金融經濟發展的要求與重要內容。我國已明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和總體思路,確定了改革的基本原則,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正穩步推進。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既是我國利率改革的方向,也是對世界的承諾,更是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本質要求。
『肆』 現急求貨幣銀行學課後習題答案,請注意是:《貨幣銀行學》主編:安燁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要的是這個版本
第一章
1. 為什麼說貨幣是商品經濟內在矛盾的產物?
1)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勞動的私人性質決定了產品歸私人所有,可是產品又不是或主要不是供生產者本人消費,而是供其他社會成員消費。所以私人的產品必須納入社會總產品中進行分配。
2)私人勞動順利轉化為社會勞動,只有通過商品交換實現
3)價值不能自我表現,只有在兩種商品相交換中,通過另一種商品表現出來,這樣,商品交換中價值必然要求價值表現,必須有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稱為價值形式。
3.典型的金本位制有哪些特點?它在歷史上對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什麼作用?
1、可以自由熔化,自由鑄造,保持流通穩定;
2、輔幣和銀行券可以與金幣自己兌換,按名義價值流通;
3、金幣可以自由輸出入國境。
作用:金本位制是種比較穩定的貨幣制度,這種貨幣制度使貨幣的國內價值和國際價值相一致,外匯行市相對穩定,不會產生貨幣貶值,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擴大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4.紙幣本位制的特點:
1. 政府或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為本位貨幣
2. 由國家法律強制流通,具有無限法償能力。
3. 與黃金的聯系逐漸削弱,並最後取消。
4. 貨幣通過銀行用渠道注入流通。
5. 非現金流通構成貨幣流通的主要部分
5.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具有商品的兩個屬性——價值和使用價值。
其次,貨幣不是普通商品,是特殊商品。
最後,貨幣在充當一般等價物的過程中,體現著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
6.貨幣有哪些職能?
(1)價值尺度。(2)流通手段。(3)貯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貨幣。
7.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哪些特點?它在歷史上對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什麼作用?
1、可以自由熔化,自由鑄造,保持流通穩定;
2、輔幣和銀行券可以與金幣自己兌換,按名義價值流通;
3、金幣可以自由輸出入國境。
作用:金本位制是種比較穩定的貨幣制度,這種貨幣制度使貨幣的國內價值和國際價值相一致,外匯行市相對穩定,不會產生貨幣貶值,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擴大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8.什麼是紙幣本位制?有何特點?應如何理解目前我國的「一國四幣」制度?
紙幣本位制:定義:紙幣是國家強制發行和流通的不能兌換金銀的貨幣符號。紙幣是因流通才有價值,它不能退出流通,不能兌現,一般也不能超越國界流通。 紙幣本位制是以紙幣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
特點:1)政府或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為本位貨幣
2)由國家法律強制流通,具有無限法償能力。
3)與黃金的聯系逐漸削弱,並最後取消。
4)貨幣通過銀行用渠道注入流通。
5)非現金流通構成貨幣流通的主要部分。
一國四幣 1)一國兩制下的地區貨幣制度
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門相繼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繼續維持原來的貨幣金融體系,而台灣則用台幣,從而出現了人民幣、港幣、澳元、台幣「一國四幣」的的特有歷史現象。
2)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於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的,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貨幣制度的開端。人民幣採取現金和存款貨幣兩種形式,從未規定過含金量,不與任何外幣確定正式聯系,不依從於任何外國貨幣制度。除人民幣外,任何外幣、金、銀一律禁止在我國內地流通。人民幣主幣是元,「元」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法定計價、結算的貨幣單位,具有無限法償能力,人民幣輔幣的貨幣單位有「角」「分」兩種,分角元均為10進制,由國家授權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
第二章
1.什麼是信用?信用的發展經歷了那幾個階段?
信用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v 高利貸信用
v 資本主義信用
v 社會主義信用
2..借貸資本的特點
第一,借貸資本是作為商品的資本。
第二,借貸資本是所有權資本。
第三,借貸資本有特殊的運動形式。
第四,借貸資本最富有拜物教的性質。
3.商業本票與商業匯票的區別
v 匯票是一項付款的委託命令,而本票是一項付款承諾
v 匯票涉及三方當事人,即發票人,收款人和付款人,發票人不負責付款責任,而本票只有兩方當事人,即發票人和收款人,發票人承擔付款責任是主要負責人
v 匯票有承兌制度,持票人應根據所持匯票的承兌期限向付款人承兌,本票務承兌制度。
4.什麼是信用工具?有何特點
信用工具又稱為金融工具,是以書面形式發行和流通、藉以保證債權人或投資人權利的憑證。它是資金或資本的載體,藉助這個運載工具實現資金或資本由供給者手中轉移到需求者手中。信用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資產,是金融市場上的重要交易對象。
信用工具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徵:
第一,返還性。即債權人或投資人可按信用憑證上所記載的應償還債務的時間,到時收回債權金額。
第二,流動性。流動性是指信用工具迅速變為貨幣而不致遭受損失的能力。
第三,收益性。即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給持有者帶來收益。
第四,風險性。風險性是指由於某些不確定因素導致的金融資產價值損失的可能性。
5.優先股和普通股的含義及特點
優先股票是一種股東有優先於普通股分紅和優先於普通股資產求償權的股票。此種股票的股息收益一般是事先確定的。但在一般情況下,優先股股東不能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也沒有像普通股股東那樣的認股權,尤其是不能分享公司獲得的高額利潤。同時由於股息固定,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對優先股票持有人十分不利
普通股票是股票中最普遍和最主要的形式。普通股股東,其獲得的股息隨著股份公司利潤的變動而變動。
6.高利貸信用的利息率為什麼會特別高?
高利貸的利息率高,原因有兩個:一是借款人的借款大多不是用於追加資本、獲取利潤,而是為了取得一般的、必需的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如果是用於追加資本,借款者考慮到高額利息會使他無利可圖,就不願意借了。二是在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商品貨幣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不容易獲得貨幣,而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又很大,為高利貸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7.銀行信用為什麼會取代商業信用,成為現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1.銀行信用的主體與商業信用不同。銀行信用的債務人是廠商、政府、家庭和其他機構,而債權人則是銀行和各類金融機構。這克服了商業信用方向上的局限性。
2.銀行信用的客體是單一形態的貨幣資本。這一特點使銀行信用能較好地克服商業信用的局限性。一方面,銀行信用能有效地集聚社會上的各種游資,它可集聚從企業再生產過程中游離出來的暫時閑置的貨幣資本,另一方面,銀行信用是以單一的貨幣資本形態提供的,可以不受商品流轉方向的限制,能向任何企業及任何機構、個人提供銀行信用,從而克服了商業信用在提供方向上的局限性。
3.銀行信用與產業資本的動態不完全一致。銀行信用是一種獨立的借貸資本的運動,它有可能與產業資本的動態不一致。
8.簡述信用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1)信用與生產①信用促進利潤的平均化
②信用的存在可以節約流通費用
③信用促進了股份制的迅速發展,使生產規模擴大
2)信用與消費①調劑消費 ②推遲消費 ③刺激消費
3)信用與經濟調節:一方面,由於信用的發展,出現了多種銀行和信用機構。另一方面,由於信用的發展,出現了多種信用工具。
利用信用調節經濟,各國調節的重點均放在總供給和總需求上。主要是通過信用緊縮或放鬆銀根,達到控制生產規模和產品總量及結構,以調節市場商品和勞務供給。
4)信用與危機
第三章
1.可貸資金理論
• 可貸資金利率理論認為利率不是簡單地由投資和儲蓄或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來決定的,而是由可貸資金的供給與可貸資金的需求來決定的。可貸資金的供給既來自於中央銀行,也來自於人們的儲蓄以及人們的貨幣反窖藏,還有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可貸資金的需求則來自投資和人們的貨幣窖藏。如果考慮到投資和窖藏是利率的遞減函數,儲蓄和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以及人們的反窖藏則是利率的遞增函數這些因素。
2.利率對經濟活動的調節作用
• (一)利率變動對資金供求的影響
• (二)利率變動對信貸規模和結構的影響
• (三)利率變動對穩定物價的作用
(四)利率變動對國際收支有重要影響
3.怎樣理解我國目前進行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 一國的利率體制即一國對利率的管理制度總和,包括利率政策、利率決定機制及利率變動幅度的有關規定。
從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來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將利率提高到接近市場均衡狀態的水平,保持經濟、金融運行穩定;第二階段的目標是通過擴大利率浮動范圍,下放利率浮動權,以完善利率浮動機制;第三階段的目標是通過增加金融交易品種,擴大交易規模,形成金融資產多樣化,先在非存貸款金融交易中實現利率自由化,然後通過這些金融交易與銀行存、貸款業務的競爭,促使銀行先放開貸款利率,再放開存款利率,最終實現利率市場化。
第四章
1.金融體系的構成
v 金融制度
v 金融機構
v 金融市場
v 金融工具
v 金融調控機制
2.金融體系的功能
• 1、在時間和空間上轉移資源的功能
• 2、清算和支付結算的功能
• 3、聚集和分配資源的功能
• 4、分散、轉移和管理風險的功能
• 5、提供信息的功能
• 6、解決激勵問題的功能
3.當代金融體系變革的原因,其發展趨勢是什麼?
原因:
• 1、伴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國際金融一體化潮流。
• 2、發展中國家為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經濟和金融開放。
趨勢:
• (一)金融體系市場主導化
• (二)金融機構國際化、集團化
• (三)金融工具創新化、金融業務多元化
• (四)金融服務現代化、信息化
• (五)金融市場一體化
• (六)金融監管的國際化
第五章
1.商業銀行的職能
• 1.信用中介
• 2.支付中介
• 3.信用創造
• 4.金融服務
5.調控經濟
2.單一銀行制與總分行制的優缺點
單一銀行制:是指銀行業務完全由一個銀行機構(總行)經營,不設立任何分支機構的制度。
優點:(1)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銀行兼並和壟斷
(2)機構精簡、管理少、靈活性大、央行的控制和意向傳導速度和快。
缺點:限制了大銀行的競爭力,人為地形成了資金的迂迴運動,降低了效率,進而限制了自身的業務創新和規模的擴大
分行制:是指在中心城市設立總行,在國內外廣泛設立分支機構的一種組織形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這種形式。
優點:(1)經營規模大,抵禦風險能力強。
(2)能為客戶提供全方面的金融服務。
(3)節省現金准備,提高收入水平。
缺點:(1)容易造成壟斷
(2)機構過多,管理和控制不便,易失效。
3.商業銀行的最基本業務是什麼?它有哪些部分組成?
商商業銀行的基本業務是負債業務
組成:1)自有資本
2)存款業務: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儲蓄存款
3)其他負債業務:向中央銀行借款(再貼現,再貸款);同業拆借(銀行同業拆借,抵押借款,轉貼現借款,回購協議);發行資本債券;國際金融市場借款。
4.什麼是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具體有哪些?
中間業務是指銀行不運用或較少運用白己的資財,以中間人的身份代替客戶辦理收付和其他委託事項,提供各類金融服務並收取手續費的業務。
傳統的中間業務包括匯兌結算、票據承兌、代理收付、代客理財、信託租賃以及國際業務中的信用證、代客買賣外匯等
主要業務:結算業務;委託代理業務;銀行卡業務(信用卡,支票卡,記賬卡,智能卡);信用證業務;信託業務;租賃業務;其他新的中間業務(咨詢和信息服務,代理通融,基金託管,表外業務)
5.試訴商業銀行的存款創造原理。如何修正存款的派生系數。
存款創造原理:原始存款扣除法定準備金貸放出去形成貸款,在貸款中提取一部分現金後剩餘的形成新存款,再將這部分新存款扣除法定準備金後貸放出去形成新貸款,這部分新貸款不立即或部分提取從而變成新的存款,再從這部分新存款中扣除法定準備金後貸放出去形成新貸款,如此循環的進行下去,從而進行存款創造
派生倍數的修正:1、現金漏損
2、超額准備金
3、活期存款轉為定期存款
『伍』 貨幣銀行學作業答案社會主義經濟生活中為什麼離不開貨幣
從貨幣的產生看,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社會主義經濟生活中仍是商品經濟。
從貨幣的職能看,流通手段和價值尺度的基本職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發展出支付手段、世界貨幣及貯藏手段等職能,社會主義經濟仍然需要貨幣的各種職能。
從貨幣在現實生活中作用看,仍是財富的象徵和代表,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標。
因此,社會主義經濟生活中離不開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