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老校區照片
1. 話說安徽大學老校區是干什麼的
安徽大學老校區承擔安徽大學部分教學任務。
安徽大學老校區即是安徽大學龍河校區,該校區主要承擔安徽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哲學系、互聯網學院以及管理學院本科生、安徽大學文史哲系部分研究生、以及二本祥散臘獨立學院安徽大學江淮學院的教學功能。
安徽大學龍河校區始建於五十年代掘殲,其保存有若干蘇式的歷史建築(如教學主樓等)。校園內謹滑樹木成蔭、和諧自然,現校園內建築主要由安徽大學教學主樓、逸夫圖書館、問津樓、電化樓、第二食堂、第三食堂、西門大操場和多座宿舍樓等構成。
(1)安徽大學老校區照片擴展閱讀:
安徽大學的學校文化傳統:
1、校徽
安徽大學校徽原制定於80年代後期。校徽總體上為圓形,中心圖案系學校教學主樓的變形、「1928」系學校創建年份,象徵學校的歷史;「安徽大學」中英文文字分別呈弧狀圍繞中心圖案上下。
2、校訓
至誠至堅,博學篤行。8字聯系起來解讀,雖不外乎「德才兼備」的意思,但通過對「誠」「堅」「博」「篤」的強調,突出了對學習目的實踐和對人成才的道德要求。
安徽大學校訓制定於1996年底。1998年,學校在籌辦建校7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邀請中國當代佛學家、社會活動家、書法家趙朴初先生題寫了校訓。
2. 安徽大學怎麼樣值得報考嗎
本人是安徽大學大二的學生,當初填志願時預估除了差錯所以進了安大,其實來學校之前我也在思考同樣的問題,到處查找相關資料,然後看到了很多不是很好的答案,內心其實有些不安。但凡事自己的親身體會才是最直接的,通過在學校兩年的學習和生活,如今讓我來回答這兩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安大很好,很值得。
安大的食堂都是以女生寢室的名字命名的,每個食堂都有三層,都裝修得也很好看。一樓主要是炒菜,二樓三樓則更多一些選擇,我最喜歡的是梅園和桔園,真的巨好吃。
其次是安大的氛圍很好。在學習方面,安大的老師專業能力都很強,能夠教會你很多知識,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能收貨很多,你有不懂的去問老師他們也會很耐心地給你解答。學校的同學也很好學,每天圖書館和空教室里都會有很多學生自習,你一進去就能感受到那種氛圍。學校以及各個學院也經常舉辦各種學術講座,邀請各種大佬傳授干貨,一定要好好把握這些機會哦。
在社團活動方面,安大的社團很多,你想加什麼類型的基本都有,每年迎新後不久就會有百團大戰,很有趣,來的話一定要去看看哦。社團內的活動也很多,能交到很多朋友,也能拓展自己的視野。如果想要鍛煉自己的能力,那就可以加入一些組織,比如院學生會、校學生會之類的。如果你有一技之長,那各種校隊院隊絕對會非常歡迎你。總之在安大,是絕對不會無趣的。
最後一點是,安大男女比例很均衡!!!學校里到處都是好看的小姐姐小哥哥,自由戀愛,自由交友,不愁找不到朋友也不愁找不到對象哦!!!
3. 安大龍河校區是新校區嗎
安大龍河校區不是新校區。
安徽大學龍河校區是安徽省與教育部共建「211工程」高校——安徽大學的老教學區。
始建於五十年代,其保存有若干蘇式的歷史建築(如教學主樓等)。校園內樹木成蔭、和諧自然,現校園內建築主要由安徽大學教學主樓、逸夫圖書館、問津樓、電化樓、第二食堂、第三食堂、西門大操場和多座宿舍樓等構成。
現校區主要承擔安徽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哲學系、互聯網學院以及管理學院本科生、安徽大學文史哲系部分研究生、以及二本獨立學院安徽大學江淮學院的教學功能。約二千多戶安徽大學教職員工的居住於此,安徽大學附屬學校、安徽大學幼兒園也坐落其中。
據2018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安徽大學擁有四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科技產業園,佔地面積3200餘畝,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350餘萬冊,儀器設備總值8.18億元;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
設有26個院(系、部),95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26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約28000餘人:其中研究生6000餘人,本、專科生21800餘人。
(3)安徽大學老校區照片擴展閱讀:
一、歷史沿革
學校創建於1928年當時省會安慶市。抗戰期間,學校被迫西遷,並一度流散,1946年復校,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12月遷至蕪湖,幾經調整,學校於1956年遷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復招生。
1958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學校進入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尤其是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建設行列之後,更是實現了跨越發展。
二、師資力量
2018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26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87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900餘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24名。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名,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2名,入選「皖江學者」特聘教授13名,入選安徽省「百人計劃」5名,入選安徽省「外專百人計劃」5名,享受國務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39名,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62名,入選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14名。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