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新建本科院校專業特色的培育

新建本科院校專業特色的培育

發布時間: 2022-03-26 04:10:58

A. 2021年高考招生新增37個本科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亮點

會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

學生的選擇性增加了

專業對一個學生來說很重要。在高考結束後,他們抗議根據自己的分數向相關機構報到。他們也絞盡腦汁選擇專業,專業對他們的人生規劃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專業的增加無疑會給他們更多的選擇。他們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充分展示自己,通過在學校的學習和進步,對自己的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對自己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利。

這兩年,我國出現了很多高新技術,無論是電子產品還是高鐵,還是其他一些新興的專業。

外企、私企、民企都很重視這種難得的人才。而且,我國很擅長科技,這方面的政策補貼等等。所以以後很多事情要想跟上腳步,就必須在此刻做一些及時的調整,為以後的某些方面做好人才儲備。

B. 專業特色比較明顯的大學本科

要選專業特色鮮明的大學,最好在原來國家名部委開辦的行業性院校里去選,如原來冶金版部的 七八所鋼鐵學院(權北科大、中南大學、東北大學、武漢科大、內蒙古科大、遼寧科大、安徽工大等),石油部所屬的中國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西安石油大學、長江大學。行業院校一共150多所,在往不一一列舉了。你只要搜一下「行業特色院校」,就能找到這些最有專業特色的大學。以上所言,僅供參考。

C. 特色專業的建設內容

特色專業建設內容 本科教學的開展。
(1)教學團隊建設與精品課程建設。教學團隊是以課程或課程群為核心形成的教師群體,通過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開展教學研究與改革,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與教學水平。會計學專業經過長期的培育,已經獲得2個院級教學團隊。大多數會計系教
師是教學團隊的成員,以教學團隊建設為紐帶,團隊成員合作共進。會計學專業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全校組織的教學測評中,會計系教師大多名列前茅。會計系積極加強課程建設,特別是精品課程的建設。《基礎會計學》列為校級精品課程建設。精品課程的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基礎會計學》的教學效果,有力地促進了相關課程建設與教改研究的深入開展。
(2)教學改革常抓不懈。會計系一貫重視教學改革,教研活動制度化、規范化。每學期都規劃有教研活動的核心內容,每周或每兩周定期開展教研活動,討論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共商解決的措施,效果顯著。設立系級教改與實驗立項,國內首創。為鞏固本科專業教學評估的成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水平,加強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培育教學團隊、精品課程及教研成果,會計系開展系級教改與實驗項目立項。系級立項的教研成果大都孵化成了省級、校級及院級重點課題。
(3)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採用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通過實踐教學(包括專業課程實踐環節、校外專業實習環節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
(4)優化師資隊伍。優化教師專業知識結構,以思想建設為先導,通過繼續教育、培訓、參加學術會議等方式培養優秀青年教師,在其知識不斷得到更新和補充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到企業鍛煉,提高教師的創新意識、科研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
(5)加強系級資料室建設。縱觀全國會計學科發展的優勢學校,無一例外地都具有較好的系級教研資料。在學院經管類資料的基礎上,會計系廣開渠道,通過購、贈等方式積累會計學科資料。 會計系已經具有多種高層次報刊資料及圖書幾百種,極大地方便了教師課間的閱讀與資料查閱。 碩士研究生教學。
(I)倡導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生「三助」是指「助教、助研、助管」,對於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要。助教協助導師教學;助研做導師的科研助手和夥伴;助管協助導師管理教學科研等日常事務。學生通過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跟導師學習,提高自己的科研創新能力;通過參與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參與日常管理就是協助導師管理一些基本事務,如回復信件、列印整理資料、報送科研材料、接聽電話、接待等,日常的管理工作對於碩士研究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人際溝通具有重要意義。
(2)探索「三三式」創新培養模式。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重點,貫穿於研究生培養過程的始終。為此,會計系探索「三三式」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創新培養模式,旨在將研究生培養分為「三個階段」,即培養科研素質階段、加強課程學習階段和學位論文撰寫階段。在這三個階段劃分的基礎上,通過學校、導師、研究生「三位一體」的共同努力,努力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科研實踐能力以及科研創新能力「三種能力」,從而全面提高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此外,還可以在導師指導下,積極利用暑期開展調研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研究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抓科研促教學
抓科研促教學教學與科研是高等學校發展的兩條主線。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會計系立足教學,抓科研促教學。,
(1)科研成果積累。會計學專業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從事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精細化管理、職能滲透、協同發展等科研成果不但為企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而且將科研成果滲透到教學中。學生由此接觸到最前沿的學科知識,拓展了視野,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支持。
(2)調動科研信息志願者的能動性。會計系科研信息志願者義務進行科研及學術會議等信息的搜集和發布,將各種會議、徵文、比賽、課題招標等信息通過電話、簡訊、郵件、張貼等形式通知到每位教師,同時傳達到相關班級學生,確保信息暢通。
(3)積極申報課題與獎項。會計系注重將已做的各項工作總結整理,積極申報高層次的相關研究課題,不管是縱向課題還是橫向課題、大課題還是小課題,都要抱著積極爭取的心態努力申報,而且在申報課題前,也要積極准備,盡量研究別人尚未研究的課題。對於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要積極申報科研獎項。對於申報不成功的課題,在前期研究撰寫申報書的基礎上,積極撰寫成學術論文發表,「副產品」成效顯著。
(4)以文赴會學術交流。為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擴大會計系的知名度,會計系與著名高校及企業建立了友好聯系,鼓勵教師以文會友,參加學術活動。同時,研究生導師也積極指導、支持研究生撰寫論文,參加學術會議。通過學術交流,極大地提高了會計系的知名度。 搭建平台培養能力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多層次的能力,會計系搭建了一系列平台。
(1)設立「教學論壇」。為進一步促進教研活動的開展,會計系設立了以系級教學改革與實驗改革立項為主題的「教學論壇」,鼓勵教師從事教研活動。「教學論壇」的設立極大地激發了年輕教師參與教研的熱情。
(2)創辦「財會論壇」。會計系於2006年創辦了財會論壇。論壇以「交流、啟迪、創新」為宗旨,積極為財會師生搭建學術交流平台。通過內容豐富的學術報告和研討,介紹學科發展前沿知識、理論創新成果,營造了濃厚的學術研究氣氛,豐富了學生基於專業知識的課余文化生活,啟蒙了學生的科研活動,激發了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
(3)成立「會計協會」、「會計學社」。2008年,會計系發起成立了學生學術團體——會計協會,吸納了廣大會計學專業研究生、本科生和會計愛好者參與。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會計協會開通了會汁學習網站和博客,每年組織知識競賽、校外現場參觀、考研考證經驗交流等活動,既豐富了學生專業知識,也為教師和學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為了加強會計學專業研究生的學習交流,培養科研能力,提高學術素養,2010年會計系為研究生搭建了「會計學社」交流平台。「會計學社」由研究生自主開展活動,聘請會計系教師作為指導,成效顯著。
(4)創辦「會計科技活動月」。為了進涉提升學生對會汁學專業的熱愛,提高學習興趣,營造學習與研究會計的氛圍,會計系和經管學院團委決定,從2008年起,每年的5月作為「會計科技活動月」。在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中,組織徵文比賽、知識競賽、學術報告、考研考證經驗交流等系列活動,激發學生對會計學專業的認同感,培養學生會計科技素養,對宣傳會計法規准則等也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職能滲透融合發展(I)符部門職能相互滲透:會計系始終認為培養學生是所有教師的共同責任,主動與學院團委聯系,相互協作,摸索出政治輔導員、會計系、專業教師多層面工作相互滲透的「三維培養模式」,學生的學風、考風和綜合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2)管、理滲透協調配合。考慮到學校屬於綜合性大學,理工科歷史深厚、優勢突出的特點,會計系積極探索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教學模式,將理工科教育理念滲透到會計學科發展中。為此,會計系積極將理工科教師在教學、科研、學生能力培養等方面的做法,引入會計學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中。積極邀請理工科學生參加創新活動,通過「財會論壇」、「會計科技活動月」、「會計協會」、「挑戰杯」全國創業大賽講座等平台的活動,管理與理科學生發散思維及直線思維、定性思維與定量思維、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等相互融合、相互滲透,使創新能力與創新思維達到了新的高度 。

D. 中國新建本科院校質量報告指出了什麼內容

《中國新建本科院校質量報告》是在連續五年發布《全國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監測報告》的基礎上,對新建本科院校辦學質量和轉型發展的首次大檢查、大展示、大交流。

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已有新建本科院校678所,佔全國普通本科高校1219所的55.6%,新建本科院校占據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極大地緩解了人民群眾「上大學難」的問題,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奠定了基礎。

根據轉型升級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建設了一批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數據顯示,2000年新建本科院校新設本科專業56個,2005年增長到856個,2013年達到1156個。專業建設成果明顯,新建本科的就業率達到89.5%,其中電子封裝技術、房地產經營管理等15種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呈現出「部分院校已具備新型應用型大學的雛形,成為應用型本科的領跑者;更多的院校正在應用型道路上行進,還有一批應用型大學正在萌芽、成長」的繁榮景象,可以說新建本科院校轉型正在路上。

E. 21年教育部公布37種新本科專業,新增專業有哪些共同特點

21年教育部公布37種新本科專業,新增專業都符合著一些社會的變化。我們都知道所有教育部的話,可以說是是我們每一個孩子,或者說是每一個中國公民都比較關注的一個,而且面臨許多的問題,還有不五天的時間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到了,高考的時間,所以說在這個時間內都是非常緊張的,再一個高考完之後就會面臨著報專業報學校的一些問題,所以說,這個時候假如說曾經和你在一個班裡玩的特別好的人,

F. 廣西區本科各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排名

廣西區各高校獲得的第一到第六批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排名如下:
1、廣西大學(12個)
新聞學
礦物資源工程
農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林學
輕化工程
木材科學與工程
自動化
工商管理
英語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水利水電工程

2、廣西師范大學(7個)
物理學
漢語言文學
思想政治教育
化學
歷史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法學

3、廣西醫科大學(5個)
臨床醫學
預防醫學
口腔醫學
護理學
葯學

4、桂林理工大學(5個)
資源勘查工程
旅遊管理
化學工程與工藝
勘查技術與工程
環境工程

5、桂林電子科技大學(5個)
通信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信息與計算科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6、廣西民族大學(5個)
非通用語種群(越南語、泰國語、寮國語、柬埔寨語、緬甸語、印尼語6個語種)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壯語言文學)
民族學
檔案學
對外漢語

7、廣西師范學院(4個)
地理科學
土地資源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
思想政治教育

8、廣西藝術學院(4個)
繪畫
廣告學
藝術設計
音樂表演

9、廣西工學院(3個)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土木工程
自動化

10、廣西中醫學院(3個)
中葯學
中醫學
針灸推拿學

11、桂林醫學院(2個)
生物技術
葯學

12、廣西財經學院(2個)
國際經濟與貿易
工商管理

13、梧州學院(2個)
電子信息工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

14、河池學院(1個)
漢語言文學

G. 新建本科怎樣轉型

■盛正發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承載主體,已佔我國本科院校的近三分之一,成為了本科群體中的生力軍。近年來,隨著高考生源數量的不斷下降,高校間競爭日趨激烈。新建本科院校由專科升格為本科是政策推動的結果,但由規模擴張轉型到內涵提質,則需要依靠自身扎實的工作。可以說,誰轉型得快,誰就可能避免被「關停並轉」的結局。 作為一所本科院校,科研是學校的基本職能之一,要培養學生基本的科研方法、初步科研創新能力。新建本科院校升格後,由教學為主轉型到教學、科研、服務與文化傳承創新並舉,學校職能已發生變化,其中科研既是區別於專科的重要特徵,也是學校的薄弱環節。學校應找准自已的生態位,與研究型大學錯位發展,大力開展應用型科研,使之成為促進本科教學質量提升的源泉,服務地方的基石,傳承創新文化的動力。因此,應用型科研將成為新建本科院校轉型過程中聯系教學與地方服務的重要紐帶。 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言:大學的第一原則就是研究與教學的統一。從柏林大學提倡教學與科研相統一,到美國贈地學院把應用型科研成果服務於地方,科研都極大地促進了大學自身的發展。 然而,通過對50位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學校長和書記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科研工作難以擺准位置。時輕時重,因人而變。第二,學術積淀和科研氛圍差,教學任務重。第三,年輕教師多,科研帶頭人缺,團隊組建難。第四,本科經驗不足,科研管理欠科學。原有管理人員許多沒有本科學習和工作經歷,科研管理手段落後。第五,科研評價制度輕重失衡。往往拿研究型大學或專科的科研製度來管理學校科研工作,處於「舊制未改,新制待立」的階段。 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發揮應用型科研的紐帶作用,順利實現轉型,應採取有效措施。 正確理解科研的重要作用。學校層面首先要准確定位,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這一主題,積極探索科研服務教學及地方的有效途徑,使科研在服務中培養師資,凝聚團隊,促進學科建設,實現文化傳承和創新。其次,要堅持科研促教學原則,才能培養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更好地推動教學研究,持續改進教學,促進學校的課程和專業建設,促使教師由知識傳授者向學習指導者的轉變,為新建本科院校培養出更多的教學科研復合型人才。再其次,打好科研服務地方這張牌,走特色科研之路,保持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發展的正確方向。 大力開展應用型科研。結合教學搞科研,結合產業搞科研,結合行業搞科研。科研與教學相互配合,科研與社會相互融合,這是應用型大學科研建設的重要途徑。大學一般有教學、科研、服務和傳承創新等四大職能,但對於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大學而言,其中科研的具體內涵不同。研究型大學主要是開展基礎性或前沿性研究,而新建本科院校要結合自身條件和地方需求開展應用型科研,以高質量的科研應用成果服務社會,提高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校在區域創新體系中的地位。 實行非均衡發展戰略。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後面臨軟硬體建設,許多學校負債運行,資源有限,難以全面建設。同時,由於各校「出身」不同,學校各學科的基礎不同。因此,學校科研建設應實施「點軸」戰略,根據「學科基礎好,地方需求大」的原則,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選取發展潛力大、影響教學和科研關鍵的學科點,集中力量進行科研平台和團隊建設,然後再擴展並連點成軸,交叉發展。但要著眼現實,長遠規劃,科研工作不因領導更換而搖擺,不因主觀臆斷而忽視高等教育規律,要量力而行。加州理工也是先集中辦工科,然後再辦理科和文科,實行分步非均衡發展,最後形成綜合性大學。 新時代、新需求,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有新思路、新舉措。羅素認為「我們考察一下大學的功能後就會同意:研究與教學同等重要。當前,我國已進入新型工業化階段,地方社會各行各業更加依賴科學技術。新建本科院校科研不能游離於地方社會之外,相反,應與社會形成「共生」關系,以便向未來的社會成員提供「操演今世後生」的場所和機會,也能順利實現新建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教所所長)

H. 如何確立產教融合,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

一、高校發展型態與轉型的關系

高校發展型態大致可以分為新型、轉型、定型三個重要階段。新型是起點、轉型是需求、定型是深化。其中,轉型意味著高校辦學理念、辦學定位、辦學體制、辦學舉措的整體轉變,是地方本科高校從追求傳統的、既定的「學術型態」向現代的、創新的「應用型態」的整體位移,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是一場「國家、民族需求」倒逼教育領域深刻變革的客觀需要。目前,新建本科高校學科專業趨同、人才培養同質化、服務區域經濟能力弱、學生就業能力差等態勢,導致出「一大一少」(畢業生規模大、行業企業可用之才少)的應用人才需求危機,迫使地方本科高校必須轉型,重新審視新定位、新規劃,進而定型,這才意味著地方本科高校發展已經進入成熟穩定狀態。

二、起點與目標的關系

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技術大學轉型的邏輯起點在於各種內外動力因素的「深度融合、協同創新」。外源動力在於產業轉型升級和市場競爭加劇的必然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下,高等教育統籌分類管理和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客觀要求;內源動力在於高校組織的核心價值觀及辦學理念的根本轉變,也是辦學定位、辦學規劃的根本體現。要放眼世界看教育、關注未來思教育、緊貼需求做教育。維護好高校的聲譽、滿足好學生家長的期待。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關鍵是更新思想觀念,核心是以市場需求為引領、以產教深度融合為導向,目標是為國家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企業行業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心靈手巧」的「能工巧匠」,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就業創業技能。

三、轉型過程與評價的關系

地方本科高校能否順利轉型、進而定型,關鍵是制定一個好的轉型方案,並構建一套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來評價與審視方案的優劣。重慶有6所高校被教育部(微博)確定為應用技術大學戰略研究試點高校,占教育部試點高校總數的近1/6,占重慶新建本科高校的1/2。我們首先制定了轉型方案評審指標體系,以評審為抓手促進科學轉型。評審指標包括:一級指標3項,即方案制定過程、方案主要內容和工作保障;二級指標14項,即:轉型發展調研論證、程序審核、學校章程、辦學定位、辦學結構、專業特色、產教融合、教師隊伍、實驗實訓、教學教法、教材建設、組織領導、經費保障、輿論宣傳等。滿分100,並規定70分以上為通過,60-70分為暫緩,60分以下為不通過。在此基礎上,我們聘請教育部知名專家、市級部門主管領導、相關行業企業負責人等組成專家組,對6所試點高校的轉型發展方案進行了逐一評審。通過考核,有4所試點高校轉型方案通過、2所暫緩通過。對試點高校是一次檢驗,對觀望的其他本科高校也是一次振動,防止盲目性、防止濫竽充數。

四、高校轉型與制度設計的關系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地方高校轉型起步晚、法制化建設滯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規定籠統而不系統,甚至無法可依,政府的引領性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利益攸關方的權益、地位、作用沒得到很好的保障,政府、行業企業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因此,必須加快制訂《應用技術型大學條例》,明確應用技術型大學的地位、作用、管理、辦學方向和運行機制等重大事宜;修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教師法等有關內容。從「四大載體」即:學校、教師、學生、課程出發,建設一套法規體系,包括:應用技術型大學布局、規劃、資產、人事、准入退出、教師注冊、教師待遇、教師引進、學籍注冊、學生資助、課程建設、教材編寫等內容。

五、教與學的關系

地方高校在轉型發展中必須打破「有什麼就設什麼」、「設什麼就教什麼」、「教什麼就學什麼」的「以教為導向」的思維慣勢,真正按照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要求和進程,及時調整辦學定位、優化專業結構、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實訓條件,讓轉型發展回歸市場需求、辦學理性和教育本源。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微博)借鑒德國模式,全面實施「雙體系教育」,即:「技術實戰+職場關鍵能力」的教育模式。建立了雙體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最大程度模擬企業運作,對本科學生進行職場關鍵能力課程教育,並選拔部分具有軟體基礎和有志成為軟體精英人才的優秀學生進行實戰特訓,使學生在具有專業知識的同時具有很強的職場關鍵能力,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正在實現「中國根、世界夢」的追求。

六、轉型與激勵的關系

促進高校發展轉型關鍵在於落實好高校辦學自主權。也就是把《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的七項辦學自主權落到實處、落到行動中。處理好辦學自主、監督管理、評價激勵的關系。特別是應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發揮好「五個調控激勵作用」。一是分類撥款調控。經費向應用技術型高校傾斜,探索新的撥款機制和標准。二是專業設置調控。增加應用技術型專業的數量和比例。三是招生計劃調控。招生指標向應用技術型高校和緊缺、急需人才的專業傾斜。四是就業目標考核調控。對專業對口就業率低、排名靠後的專業,採取限期整改甚至停辦等措施。五是院校設置調控。凡是要更名為「大學」的高校,或新設本科高校,必須是應用技術型學校。

七、高校與企業行業的關系

推進地方高校轉型,實施產教融合式發展戰略,重在於做好「六個納入」,即: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劃納入產業轉型升級總體規劃;把技術開發與服務納入行業企業科技創新體系;把實踐教學設備和設施建設納入行業企業生產一線基本建設體系;把「雙師型」教師隊伍培育納入行業企業「能工巧匠」培訓體系;把師生服務保障納入社會服務保障體系;把畢業生就業創業納入行業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管理體系。經過近一年的思考,我們於本月11日成立了「重慶市屬高校轉型發展聯盟」,制定了聯盟章程,明確了性質、目標、任務和責任,就是基於整合相關資源優勢,為高校、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有關團體等利益攸關方搭建一個交流協作的平台,實現應用技術技能人才「供與需」的無縫對接。

八、辦學與需求的關系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促進產業結構重心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進而向第三產業轉移,產業轉型升級由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迫切需要大批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要突破人才供需瓶頸,應當做到「五個吻合」。一是高校辦學規模、專業布局結構與產業調整升級的需求相吻合;二是高校人才培養規格與職業崗位標准相吻合;三是高校實驗實習實訓條件與生產一線裝備水平相吻合;四是專業課程體系及內容與生產勞動流程相吻合;五是教法訓法與行業企業項目、案例相吻合。我們通過研製高校規模核定系統、建立高校專業動態核定機制、教師實踐性教學能力系統培訓等方式,力求實現專業群與產業鏈有效對接。

九、高校史與中國史的關系

中國近代教育從1904年清政府頒布癸卯學制之後,至今恰好110年,新中國建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我們從110年、60年、30年這三個時間節點來看中國近代的高等教育,概括起來就是追求「高大全」,
主要表現在:類型定位重學輕術、層次定位層層攀高、規模定位越大越好、學科定位綜合求全、目標定位北大清華。地方本科高校尤為突出,辦學定位不清、辦學特色不明顯、專業結構不合理、人才培養同質、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就業率低、片面追求學術導向等,這些問題嚴重製約其發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但根源在於我國目前還缺乏清晰的高等教育分類體系,分類管理的體制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

十、高校分類與中國未來的關系

從世界范圍看,分類定位是各國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不得不解決的難題,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水區」,更是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的轉變,以及大眾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高等教育系統分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兩大系統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成為高校統籌管理和分類指導的必然選擇、教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教育規律理性回歸的必然選擇。

基於以上十大關系的思考,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國地方本科高校的發展定位,編制出與國際化接軌的「十三五」規劃,展現出我國應用技術型高校服務地方、服務行業、服務中國、服務世界的生機、活力和風采。讓我們積極推進地方本科高校加快轉型,從駐馬店起步,逐漸成長、成熟和成型,走出中國、走向世界,走向光明的未來!

I. 如何確立產教融合,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

如何確立產教融合,特色辦學理念:
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突出強調要堅持產教融合,並設專章提出推進產教融合的具體工作要求。
當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還存在著政府主導職能不強、行業指導能力薄弱、企業主體作用缺失、學校育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反映出教育界與產業界缺少支持產教融合的頂層設計與運行機制。
為解決產教融合的頂層設計和運行機制問題,《意見》強調,把產教融合作為基本理念貫穿到新時期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層面,這充分體現了新時期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理念的先進性。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意見》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作為新時期全面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原則。二是強調發揮行業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作用,提出教育部要聯合行業部門、行業協會定期發布行業人才需求預測、制訂行業人才評價標准,同時要求各職業院校積極吸收行業專家進入學術委員會和專業建設指導機構,主動接受行業指導。三是突出校企協同育人,強調發揮企業辦學主體作用,推進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並把這一點作為在人才培養層面落實產教融合的有效途徑。四是強調對接行業產業推進專業課程建設。近年來,由教育部牽頭,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先後印發了18個大類的410個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准,公布了230個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准及5個專業儀器設備裝備規范。為進一步對接行業產業推進專業課程建設,《意見》強調要引導職業院校「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科學合理設置專業,圍繞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形成與區域產業分布形態相適應的專業布局」,同時在課程建設層面強調,「對接最新職業標准、行業標准和崗位規范,緊貼崗位實際工作過程,調整課程結構,更新課程內容,深化多種模式的課程改革」。這將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針對性,增強職業院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匯聚產教兩方面力量和資源共同提高職業教育人才質量,需要相應的工作機制。政府和市場是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建設的兩大基本力量,既要發揮政府的主導統籌作用,又要尊重市場在產教融合中起決定作用的規律,明確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學生等各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有效建立「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辦學機制。
當前,我國教育界與產業界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的建設已形成共識,一些地方、行業先試先行,相繼出台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關法規和制度。《意見》在總結這些經驗的基礎上,把機制建設作為推進深化產教融合的抓手,從教育教學各層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一是強化行業指導,全面改進教學工作。《意見》提出要「建立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的教學指導機構」「通過授權委託、購買服務等方式,完善購買服務的標准和制度」,調動行業發揮指導作用。同時提出,在職業教育最高行政管理層面建立教育與行業聯合工作機制,並要求職業院校積極吸收行業專家進入學術委員會和專業建設指導機構,從而更好地指導學校教學工作。二是突出教產聯動,建立完善教學標准規范體系。《意見》提出「要建立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建立「教學標准與職業標准聯動開發機制」。三是強調校企協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意見》明確要求職業院校要繼續「深化校企協同育人」,倡導「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共建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術服務和產品開發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業教育實踐平台等」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從而有效發揮企業人才培養重要主體作用。《意見》強調集團化辦學的優勢,鼓勵支持職業院校以產業或專業(群)為紐帶,深化校企合作,從而實現人才培養鏈和產業鏈相融合。《意見》還明確提出「積極推動現代學徒制試點、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這既是對我國長期以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探索的深入總結,也是對職業院校和企業界創新成果的充分肯定,將進一步激發廣大職業院校和企業界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力地推動校企協同育人長效機制的形成。
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是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是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的必然要求,更是職業教育教學層面堅持產教融合的具體體現。《意見》從改革教學過程的角度對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人才培養模式做出明確部署。一是要求「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突出做中學、做中教」,二是著眼於增強專業教學的職業性,肯定近年來教學改革創新的經驗,倡導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三是強調提高實踐性教學的實效,進一步明確對公共基礎課的實踐性教學要求,並對課時安排與實習形式做出要求,強化了實踐教學的課時保障。此外,《意見》還強調實習崗位要與專業對口,崗位工作內容要與專業學習內容對口。四是從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出發,明確提出「加大對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關鍵在教學。《意見》貫徹落實新時期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發展要求,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產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理念,以實現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為目標,突出了產教融合機制建設,著力推進校企協同,對新時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進行了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勾畫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美好前景。

熱點內容
大學生展翅計劃 發布:2024-11-06 22:24:24 瀏覽:671
大學一個專業幾個班 發布:2024-11-06 22:20:11 瀏覽:952
王敏復旦大學附屬眼科 發布:2024-11-06 22:18:33 瀏覽:592
大學城消防中隊 發布:2024-11-06 22:08:49 瀏覽:957
崇實大學專業 發布:2024-11-06 22:07:38 瀏覽:193
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官網 發布:2024-11-06 21:48:48 瀏覽:36
gogo新天地廣州大學城 發布:2024-11-06 21:48:31 瀏覽:398
悉尼大學研究生入學條件 發布:2024-11-06 21:48:28 瀏覽:944
金融專業世界大學排名 發布:2024-11-06 21:46:06 瀏覽:386
安徽大學老師公寓 發布:2024-11-06 21:25:24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