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世界文化史畢業論文
① 關於世界文化史的論文
一個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發展史,民族文化的徹底摧毀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消亡。人類歷史上那些創造出輝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也許他們的人種依然倖存,但是他們的民族卻隨著其傳統文化的消失而灰飛煙滅。而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連續傳承5000年的古老文明,對其文化的破壞就更是一種巨大的罪行。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奠定了神傳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脈;「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設館授徒,把以「仁義禮智信」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傳與社會。公元一世紀,「慈悲普度」的釋教佛法東傳,中華文化變得更為博大精深。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使盛唐時期達到舉世矚目的輝煌。 雖然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擊,其傳統文化一直表現出極大的融合力與生命力,其精華代代相傳。「天人合一」代表著我們祖先的宇宙觀;「善惡有報」是社會的常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為人的起碼美德;「忠孝節義」是人生於世的標准;「仁義禮智信」成為規范人和社會的道德基礎。在這樣一個前提下,中華文化體現出誠(實)、善(良)、和(為貴)、(包)容等優點。「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親)、尊師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內涵。中華傳統文化追求天人和諧,重視個人的修養,以儒釋道的修煉信仰為根,能夠包容,能夠發展,能夠維護人間道德,能夠使人有正信。 與法律這種剛性約束不同的是,文化約束是柔性的。法律偏重於犯罪之後的懲罰,而文化對於道德的育化卻起著預防犯罪的作用。一個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常常是通過文化具體反映出來。 在中國歷史上,傳統文化達到鼎盛的唐朝恰恰是中華國力鼎盛的時期,科學也因此在世界上獨領風騷。當時歐洲、中東、日本等地都派人去長安學習,周邊國家則以中國為宗主國,萬國來朝,重譯款塞。秦朝以後,中國常常被少數民族佔領,包括隋、唐、元、清和其他少數民族割據的朝代,但是他們幾乎都被漢化,這不能不說是傳統文化的巨大同化力所致。恰如孔子所說:「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從中共1949年竊據政權開始,就傾國家之力開始了對我們民族文化的破壞,這絕不是它出於工業化的狂熱、或希望靠攏西方文明而幹了一些蠢事,而是它在意識形態上與民族的傳統文化勢如水火,因此它的文化破壞就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的,並且是以國家暴力作為後盾的。從建黨到現在,中-共對中國文化的「革-命」從來都沒有停過,也確實企圖徹底「革」中國文化的「命」。 更為惡劣的是,中-共對傳統文化一直採取偷梁換柱的辦法,把從古到今,人在背離傳統文化後產生的宮廷斗爭、權謀詭計、獨裁專制等等「發揚光大」,創造出一套它們的善惡標准、思維方式和話語系統,並讓人認為這種「黨文化」才是傳統文化的繼承,甚至利用人們對「-黨-文-化-」的反感而使人進一步拋棄中國真正的傳統文化。 這給中國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人心不但失去了道德約束,更被-中-共-強行灌輸了其邪惡學說。 一、共-產-黨-為什麼要破-壞-民族文化 (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信仰為本道德為尊 中國人真正的文化是五千年前由黃帝開創的,因此把黃帝稱為「人文初祖」。實際上黃帝也是中國道家思想(「黃老之學」)的創始人。儒家思想深受道家影響,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朝聞道,夕死可矣」。記述天地、陰陽、宇宙、社會和人生規律的《周易》被儒家奉為「群經之首」,其中的預測學連現代科學也難望其項背。佛家思想,尤其是禪宗思想對知識份子潛移默化,影響巨大。 儒家思想是傳統文化中「入世」的部份,重視家庭倫理,其中「孝」又佔了極重的份量,「百善孝為先」。孔子倡導「仁、義、禮、智、信」,但又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家族倫理可以自然擴展為社會倫理,「孝」向上延伸為大臣對君主的「忠」,所謂「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悌」是兄弟之間的關系,可以橫向延伸成朋友之間的「義」。儒家倡導在家族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慈」可以向下延伸為君主對大臣的「仁」。只要家族中的傳統得以保持,社會倫理也就自然得以維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佛家和道家思想則是傳統文化中「出世」的部份。佛、道對普通民眾生活的影響可以說無處不在,與道家思想淵源甚深的中醫、氣功、風水、算卦,以及佛家天國地獄、善惡報應等等思想與儒家倫理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儒、釋、道信仰給中國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穩定的道德體系,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這套道德體系是社會賴以存在、安定和和諧的基礎。 屬於精神層面的道德常常是抽像的,而文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道德體系進行通俗化表達。 以四大名著為例,《西遊記》本身就是神話;《紅樓夢》開篇是大荒山無稽崖上空空大士、渺渺真人和通靈寶玉的對話,這段神話是貫穿《紅樓夢》的線索;《水滸傳》開篇講「洪太尉誤走妖邪」,這段神話是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來歷;《三國演義》開始講天災示警,以「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的天命觀結尾。余者如《東周列國志》或《說岳全傳》也都以類似的故事開頭。 這絕非小說家們在創作時的巧合,而是中國知識份子對於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基本看法。他們的文化作品對於後人存在著深遠的影響。以至於中國人談起「義」的時候往往想到的不是一個概念,而是關羽這個「義薄雲天」的人物,和「屯土山約三事」、「白馬之圍」、「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最後敗走麥城,「義不屈節,父子歸神」等故事。談起「忠」的時候會自然想到岳武穆「精忠報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等。 傳統價值觀中對-「忠義」的贊美就這樣-通過知識份子創作的精-彩紛呈的故事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抽像的-道德說教,通過文化的方式具體化,形象化。 道家講「真」,-佛家講「善」,儒家講「忠-恕」、「仁義」,「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無非欲人同歸於善」。這才是「儒釋道」信-仰為根的傳統文化最有價值的地方。 傳統文化中貫穿著「天、道、神、-佛、命、緣、仁、義、禮、智、信、廉、恥、忠、孝、節」等等,許多人可能一生都不識字,但是對傳統戲劇和評書卻耳熟能詳,這些文-化形式都是民間百姓獲得傳統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因此,中共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就是直接毀去中國的道德,也是在破壞社會安定祥和的基礎。 65回答者:笑醉怡殤-四級2009-6-2 13:05我來評論>>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謝謝大瞎....呵呵...相關內容元曲在中國文化史有什麼影響???2009-9-9《左傳》和《戰國策》哪個更精彩?哪個在中國文化史上價值更高?2009-9-13關於韓國搶奪中國文化史真是假22009-8-13求一本書中國文化史概要12009-5-10急!中國文化史思考題答案!!!22009-1-18更多關於世界文化史 論文的問題>>查看同主題問題:中國文化史論文等待您來回答為什麼說老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與價值在於對文化批判與民族性問題的格外關注?從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學史的角度分析《竇娥冤》中竇天章的人物形象從中國的婚俗變化看西方文化的影響。求英文翻譯,有關唐朝飲食文化(漢→英)美術史題目~麻煩各位幫忙解答一下我國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中國卓越的領導人。 要英語翻譯。。Thank you對近現代史有研究的近來解答其他回答共2條中國的文化底蘊和內涵比全世界其餘別的所有的國家加起來都強的多,都深厚的多~~~ 回答者:永恆的中國戰士-十一級2009-6-2 14:03關於圖騰的,可以寫。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作為龍的傳人,不能對中國的龍文化一無所知。不了解龍文化,就無法了解古老的中華文明。龍的原形是什麼?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 這里,我們將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的奧秘…… 有關龍的記載 根據古代的經文,龍是一種創造物,它有鹿一樣的角,駱駝的頭,野兔的眼睛以及巨蛇的頸。它的腹部看上去像一種「Shen」(一種類似鱷魚的虛構的水龍)。它的爪像鷹,指間像老虎,而它的耳朵則類似於一種水牛。龍有能力在瞬間從一種物體變成另一種;從胖到瘦,從高到矮。它也可以飛上天以及下到海底。看上去,龍似乎是一種具有超能力的創造物,能變換成各種形式。在中國,龍的標志誕生在商、殷朝(公元前16-11世紀,中國出現最早的象形文字期間),它被刻在動物的骨頭與海龜的外殼上。這些刻花描述了一種有角的爬蟲動物,它有牙齒、鱗,有的也有爪子。上述符號通常指明龍被視為一種殘酷的、罪惡的,帶來不幸的創傷。
② 本科畢業論文需要做開題答辯嗎如果需要一般是什麼時候
明年五六月份吧!具體時間得看你們學校的安排
③ 國外本科有畢業論文嗎
美國大學的論文 平常在課上都寫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了 包括有的時候final就是交一篇論文 而且教授最後交成績是有時間限制的 估計一下子 也改不了這么多論文吧(...)【我只是猜測而已 】
總的來說 我們雖然不用寫畢業論文 但是我們有別的很多限制啊
④ 大學本科的畢業論文為什麼在知網上不能搜索出來
大學畢業首先會經歷的事情就是需要寫論文,只有論文過了,學分夠了,你才能順利的畢業,畢業論文知識網搜不到,不代表知識網查重不到!知識網隱形資料庫:聯合比對庫!很多學生都是因為參考學長得比較多,和這個庫重復稿,導致延期答辯,在外面些畢業論文之際,很多的同學都會借鑒參考一些文獻,其中就包括往屆的學長學姐的畢業論文,參考的東西越多,隨之出現得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學校要從知網查重,很多的同學都會把學長學姐的論文簡單在知網上搜檢查一遍,發現沒什麼收錄的問題,或者只是採用了某些的片段,結果學校查重的時候,就會發現標紅的地方就是自己借鑒的地方,知網的功能是隱藏的,並不會對外公開,但是,知網擁有記憶的功能,可以檢測到半年以上的學長畢業論文。
⑤ 本科畢業論文一定要引用外國文獻么全引用中國的行么
本科畢來業論文不一定要引用源外國文獻,全引用中國的也可以。
參考文獻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徵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註明,不再出現於文後參考文獻中。
文後參考文獻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根據中國學術期刊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的要求,將注釋規定為「對正文中某一內容作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的文字」,列於文末並與參考文獻分列或置於當頁腳地。
(5)本科世界文化史畢業論文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專著M ; 報紙N ;期刊J ;專利文獻P;匯編G ;古籍O;技術標准S等。
文獻類型:
參考文獻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碟[CD],磁帶[MT],磁碟[DK]。
⑥ 本科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一定要20個左右嗎,如果沒有參考那麼多呢。還有必須要有英文文獻嗎
這得看導師的要求,有的導師要求確實比較嚴格。一般情況下,20個參考文獻並不多。
如果你的文章中引用了別人的話,是一定要標注的。中英文文獻都可以,
⑦ 如果用別的學校的前幾屆的本科畢業論文拿來自己用 可以么會不會被發現時抄襲的
可以,沒問題,只是有一定的風險,最好不要是同一個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就好。
其實大學的畢業論文只是過過場,基本上講解就是5分鍾多點,老師也形式上問下問題,除非是他特別感興趣而你又做的特別好的。
我畢業也幾年了,有天有師妹也是公然在我們班的群里求物流專業的畢業論文,還要求是優秀的最好,我給了她,最後她還多謝我,請我吃了一頓飯,呵呵..
⑧ 本科畢業論文和知網一篇相同,有關系嗎,會不會影響畢業,論文題目已提交不能修改
我想問下你的問題解決了沒有,我也是這樣,現在擔心不敢查,可以回復我下嗎,很著急。謝謝你
⑨ 大學本科畢業論文需要多少字和參考文獻
不同的學校對於本科畢業論文的字數要求不同,一般非211、985學校的本科畢業論文字數在6000字——8000字左右。
一些要求較高的專業或者重點院校則要求論文字數高達10000字左右或者以上,具體論文各部分字數的大致要求:
1、文獻綜述
字數在1000字——3000字之間。文獻綜述是在確定了選題後,在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述。
2、正文
字數要求在6000字以上,原則上不超過10000字。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內容,是整篇論文的核心所在,占論文的絕大部分篇幅。包括引言、正文、結論或結束語三大部分。
3、標題
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畢業論文題目應簡明扼要,避免過寬、過大、過空,要能准確反映論文的實質性主題內容,包括研究的范圍、層次和深度等。
4、摘要
論文的中文摘要應以最簡潔的語言介紹論文的概要、作者的突出論點和新見解。學士學位論文中文摘要一般不少於200字。
5、關鍵詞
一般為3——5個。關鍵詞根據論文正文內容及論文主題選取。英文關鍵詞要與中文關鍵詞一一對應。
6、致謝
一般不超過300字。致謝可以對下列方面表達謝意:協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其他應感謝的組織或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