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培養小學數學思維的策略本科畢業論文
1. 小學數學創新思維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小學數學創新思維的,。內容有一份
2.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開題報告
一、做出來不如講出來,聽得懂不如說得通。
做10道題,不如講一道題。 孩子做完家庭作業後,家長不妨鼓勵孩子開口講解一下數學作業中的難題,我也在群里會經常發一些比較好的訓練題,您也可以鼓勵去想一想說一說,如果講得好,家長還可進行小獎勵,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原因:做10道數學題,不如讓孩子「說」明白一道題。小學數學,重在思維的訓練,思維訓練活了,升到初高中,數學都不會差到哪去。家長要加強孩子「說」題的訓練,讓孩子把智慧說出來。孩子能開口說解題思路,是最好的思維訓練模式。很多家長以為數學就是要多做題,可是有的孩子考試做錯了題,但遇到同類或相似題型時,仍然一錯再錯。不妨讓孩子把錯題訂正後,「說」清楚錯誤環節,這樣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
要培養質疑的習慣。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經常引導孩子主動提問,學會質疑、反省,並逐步養成習慣。
在孩子放學回家後,讓孩子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老師如何講解的,同學是如何回答的?當孩子回答出來之後,接著追問:「為什麼?」「你是怎樣想的?」啟發孩子講出思維的過程並盡量讓他自己作出評價。有時,可以故意製造一些錯誤讓孩子去發現、評價、思考。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會在思維上逐步形成獨立見解,養成一種質疑的習慣。
二、舉一反三,學會變通。
舉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牆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牆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後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之前也常常聽到家長反映,接到一些學生來信,說平時學習勤奮,請家教、上補習班,花了很多精力夯實基礎知識,可考試時還是感覺反應慢、思路窄,只能就題論題,做不到舉一反三,對於一些靈活性強的題目往往就束手無策。
在數學的訓練中,一定要給孩子舉一反三訓練。一道題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維可能比較直線,不多做幾道舉一反三或在此基礎上變式的題,他還是轉不過玩了。
舉一反三其實就是「師傅領進門,學藝在自身」這句話的執行行為。
三、建立錯題本,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
每上第一次課,我所講的課程內容都和學生的錯題有關。我通常把試卷中的錯題摘抄出幾個典型題,作為課堂的例題再講一遍。而學生的反應,或是像沒有見過,或是對題目非常熟悉,但沒有思路。這些現象的發生,都是學生沒有及時總結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課後我都建議我的學生做一個錯題本,像寫日記一樣,記錄下自己的錯題和錯因分析。
一般來說,錯題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特別愚蠢的錯誤、特別簡單的錯誤;第二種就是拿到題目時一點思路都沒有,不知道解題該從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卻恍然大悟;第三種就是題目難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對,但是卻做錯了。
尤其第二種、第三種,必須放到錯題本上。建立錯題本的好處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錯的類型,為防範一類錯誤成為習慣性的思維。
四、成為孩子探討的夥伴,而非孩子的領導者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說一些傷及孩子信心的話語,比如:真笨、你怎麼跟你老爸一樣,看看其他孩子,我懷疑你是不是親身的,這道題都不會?快別上學了……。
我承認,思維能力是有超常的孩子,但覺對沒有超笨的孩子,思維能力差,一定是外部環境與平時對孩子訓練不夠。
作為家長,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生命中影響力最重要的老師,要多表揚、多鼓勵,與孩子成為問題探討的夥伴,而不是孩子的教導者和管理者。
道理越辯越明。父母要在家庭中創設一種「自由爭辯交流」的氛圍,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爭辯、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孩子自己獲得新的解題方法時,家長要以平和的心態,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討論這個解題方法的獨特之處。父母和孩子爭辯解題思路,能促使孩子通過自由爭辯,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拓寬思路,促使思維更靈活。這對突破固有的思維束縛、培養思維能力和品質有著良好的幫助。
五、圖形推理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最好的工具
假是真時真亦假,真是假時假亦真;邏輯思維是在規則的確定下而進行的思維,如果聯系生活就屬於非常規思維。一切看似與生活毫無聯系卻自在法則約束規范的范圍內。邏輯推理的「瞞天過海」可謂五花八門,好似一個萬花筒,百變無窮,樂趣無窮。
3.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1、創設游戲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思維。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信心,並通過游戲情境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設游戲情境教學法,盡可能在真實的情境下展開學習,所設的情境也應該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接近或者相符合,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共鳴。情境游戲創設要建立在學生知識結構認知的水平之上。如,採用「尋寶藏」的游戲教學情境。教師在課前將寶物藏在教師內,然後請幾個同學上來尋寶,並限制每人只有一次尋找機會。大部分學生尋找失敗後,會請求教師提供線索幫助,當教師給出提示後,縮小了范圍,有利於學生的尋寶之旅,促進學生在游戲中體驗數學知識,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
2、運用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使得課堂教學信息呈現多樣化,讓學生從中感受形象、直觀、生動有趣的數學知識。多媒體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能力。採用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具體的知識,有效的幫助學生突破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態度。
3、有效開展小組研討交流,如何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組織小組研討交流是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的出發點,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自主研討的空間。加強教師與學生相互研討交流數學思維能力提高的方案,從而達到互教互學、共同發展,以及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境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體的情況,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合理分組,如,讓一個優等生負責一個中等生,讓一個中等生幫助一個後進生,以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合理搭配,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良性互動。教師要為每個小組指派一個組長,負責維持小組秩序、規范研討環節與提交研討報告,避免個別學生進行與研討不相關的言論。此外,在小組研討交流中,教師不能把自己作為一個旁觀者,而是要積極參與到研討交流活動中,對小組研討交流的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並從中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引導學生圍繞正確的思維能力交流進行討論。通過這樣思維能力研討交流,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更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實現小組思維能力研討交流的有效開展。
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師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氣氛融洽的課堂,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4.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思維能力
小學高年級數學是夯實基礎、培養學生一定的數學素養、一定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刻,因為他們馬上面臨著升入中學後更深層次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小學數學的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將直接影響中學數學的學習。中學的數學都有一定的能力要求,數學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它更加強調的是能力、是思維,所以應該從小學的高年級起就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他們在中學學習時能更加有效率、有自信。
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慢慢地從教學中有意識地去指導他們、引領他們,我們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做到舉一反三,比如,對於一道題,我們也講究數學理論,再加上數學分析,不要只是單純地為了做出這道題而去做,我們在讀完題目之後,先不要著急為了所問的問題而著急地去算,而要根據已知的條件想想我們能通過已知的條件算出什麼,得到哪些我們不知道的信息,進行完這個過程之後,也許我們都會猜到出題人出題的本意、他要考的知識點以及他會問的一切問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訓練我們的思維能力,但是這並沒有結束,我們可以變換題目中的已知條件,也許做這道題的結果在下次碰到會變成我們的已知條件,而現在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會變成下次題目的所求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去變換思維,以至於很容易得到答案,當我們按照這樣的步驟完成一道題目之後才算是真正做完了這道題,這也就是做到了我們所說的舉一反三。看似我們只做了一道題,其實不然,我們是做會了一類題目,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在這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樂趣。但對於能力相對高一點的學生,他們可以挑戰高難度,因為有的題目不是只有一種解題方法,也許有兩種或者多種解題方法,而我們通常都會用到的是最基礎的方法。這就需要善於思考的學生,換一種思維去考慮問題,這樣會使做題的步驟簡化,如果學生能夠有意識並經常去思考去發現的話,久而久之就會培養成這種思維,這樣在考試的過程中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提高准確率,這樣才能給其他壓軸題騰出更多的時間,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中考甚至高考考試中還會有滿分甚至接近滿分的學生,這就需要老師在小學高年級就必須開始培養這種思維能力。因為初中的課程難度增大,而且是在具有一定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開展的,高中的難度更大,課程繁重,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
小學中的數學問題大多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系,而在做題的時候,我們不要一味地去猜測或者想像那個情境,而要將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用數學思維去理解它、想像它。比如,兩位同學一起轉轉盤玩游戲,甲同學轉了15次,乙同學轉了20次,而甲同學轉進紅色區域的概率是五分之一,而乙同學轉進紅色區域的概率是十分之一,則問誰轉進紅色區域的次數多?這樣很簡單的數學問題與我們的童年密切相關,我們不能只是去猜測,而要通過數學思維能力來判斷,我們用乘法就可以算出甲、乙兩位同學各自轉進紅色區域的次數是三次和兩次,這就是我們的數學思維能力,而既然從題目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各自轉進紅色區域的概率,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知道兩人轉進其他區域的概率,�@就是我們的邏輯能力。我們可以從已知的條件中推斷出許多信息,收集到許多隱含在題目中的條件,看似在這道小小的題目中邏輯思維能力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但是這種訓練是至關重要的,等到中學這種邏輯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許多暗含的信息,對幫助學生解決那種綜合性的題目、已知條件過多的題目、題目說明很長的題目是非常有用的,不至於學生對題目乃至所問的問題含糊不清、無從下手。
當然,解決問題之後的反思與評價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要在學生經常犯錯、考試易錯的題目中下手,找到學生犯錯的根源,從根源上下手,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一步步地引導學生,不是為了講題而講題,而是更多地讓學生講他們所能想到的所有知識點,最後整合所有學生的思維點,這樣就能讓學生知道自己哪些知識點是沒有想到的,為什麼其他同學想到了而自己卻沒有想到,很容易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學習中會多多注意,這樣的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
總之,小學高年級數學思維能力與邏輯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種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在數學領域的學習中會更加輕松愉悅,也不會讓數學顯得那麼枯燥,最終讓學生終身受益。
5. 小學數學怎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研究心得
在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中,我總結了一些教學經驗。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是時刻將學生放在心裡的,對學生充滿熱情,將自己的學生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愛護。相信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願意學的學生。也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教師要理性對待學生,而不是胡亂去責備學生。在對學生的教育上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對於如何才是有效的教學方式,結合我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經驗:
一、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尋求學生的思維差異
小學數學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鑒於此,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僅重視學生的數學成績,還需要重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某種層面上講要比數學成績重要許多,因為這種自主探究的思維能力將陪伴學生的一生,讓學生終生受益。很多老師對待學生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想盡各種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成績,其中讓學生死記硬背是很多老師常用的方式。由於數學是一門比較偏理科性的學科,學生單靠死記硬背根本無法將數學學好,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會靈活運用,跟數學對知識靈活運用的要求相違背。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多積極參與思考,然後教師在這個時候應該起著引導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究與學習,培養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能力。對於爭議性的問題要開展積極的探究與討論,逐步積累學生的知識,構建、重組新的知識結構。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於數學是一門比較理性的學科,學生是跟數字打交道,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就顯得枯燥無味。而且一旦學生前面的數學基礎沒有打好,後面學起來就越來越吃力,就會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抗拒心理越來越嚴重。如果這個時候教師只是一味地批評學生,結果反而會向更加糟糕的方向發展,學生反而會更加抗拒,對數學學習更加失去了興趣,於是學生就會陷入一種越學越怕學、越學越難學的境地。這種情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是很常見的,這就要求教師去改變這種狀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舉個例子,教師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將鮮活的現實例子與枯燥的數學結合起來。在現在的教學活動中,教學工具多種多樣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多媒體運用於教學中去,將視頻教學、圖片教學和數學教學相互結合起來,讓學生喜歡上數學。
三、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加強自己在教學方面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師的工作重心就是教學,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並沒有把教學工作真正地做好,教學研究是每個教師應該一生探討的問題。所以每一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滿足於現狀,還是需要不斷地探究與學習,去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這要求教師的數學研究工作中下功夫。教師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可以從以下幾點下功夫:
1.在上新課之前,教師要精心詳細地備課。教材是一堂課的中心,教師只有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才能向學生傳授新的知識。而備課可以使教師對教材有充分的了解,能夠讓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少出差錯,給學生傳授正確的知識,所以教師要充分備課,不打無准備之「仗」。
2.教師要加強對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教師需要去總結自己長期以來的教學經驗,同時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來形成比較有邏輯性的教學方法。根據自己以往總結的經驗方法,教師要去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質量,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再積極迎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將新的教學理念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不斷創新和突破,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3.加強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教學練習,共同探究教學方法。教學是一項開放性的活動,它具有共享性。如果學教知識單靠自己來探究教學方式,拒絕與別的學校的合作探究,是不可能讓教學得到進步的。學校應該加強校內外教學研究的合作交流,教師之間共同探討教學心得體會,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這樣可以使雙方共同進步,提升教學的質量。
4.加強在數學作業方面的研究。數學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科,它需要學生長期的動手練習才能夠得到提高,一旦學生不去多做習題,學生的數學成績很難得到提升。作業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作業質量的好壞對學生的練習也有重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作業方面也要加強研究,提高作業的質量。不能僅僅批改完作業就覺得萬事大吉,要去分析作業的可行性,及作業能夠帶來的意義,讓作業真正成為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的一個重要手段,而不是成為學生學習的一個負擔。
四、構建全新的激勵機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是利用學生的成績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雖然比較簡單易行,但是它太過於簡單,不能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要充分地評價學生,就需要構建一個新的激勵機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讓學生在各方面都得到發展,這樣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6.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創造性思維論文
一題多解,思考深入,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7. 1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一、激發學生思維動機
動機是人們「因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映」,它是人們行為活動的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思維的動機是培養其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
教師如何才能激發學生思維動機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教師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識因素,從學生自身生活需要出發,使其明確知識的價值,從而產生思維的動機。
例如:在教學根據實際情況用「進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數的應用題時,先出示題目:小強的媽媽要將2.5千克香油分裝在一些玻璃瓶里,每個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幾個瓶?再讓學生讀題,分析解題思路。當學生回答出求需要准備幾個瓶,就是看2.5千克里有幾個0.4千克時,我先讓學生猜一猜需要幾個瓶,然後讓學生獨立計算出結果。算出結果為6.25,我問學生:「按『四舍無入』法我們准備6個瓶子可以嗎?」學生回答說「不可以。」
我又問:「為什麼?」學生都知道需要再准備一個瓶子裝剩下的0.1千克油,所以需要准備7個瓶子才行。最後讓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想,老師並告訴:這種根據實際情況取近似數的方法叫「進一法」。隨後用同樣的方法教學了「去尾法」。由於這些例題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容易理解掌握。這樣也引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思維動機。
這樣設計教學既滲透了「知識來源於生活」的數學思想,又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起來了,自然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後面的教學活動之中。
二、理清學生思維脈絡
認知心理學家指出:「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寓於知識發展之中的。」在教學中,對於每一個問題,既要考慮它原有的知識基礎,又要考慮它下聯的知識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思維,並逐步形成知識脈絡。
1.引導學生抓住思維的起始點
數學知識的脈絡是前後銜接、環環緊扣的,並總是按照發生—發展—延伸的自然規律構成每個單元的知識體系。學生獲得知識的思維過程也是如此,或從已有的經驗開始,或從舊知識引入,這就是思維的開端。從學生思維的起始點入手,把握住思維發展的各個層次逐步深入直至終結。
2.引導學生抓住思維的轉折點
學生的思維有時會出現「卡殼」的現象,這就是思維的障礙點。此時教學應適時地加以疏導、點撥,促使學生思維轉折,並以此為契機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抓住轉折點,有利於克服學生的思維障礙,有利於發散思維的培養。
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批判能力
沒有批判就沒有創新。因此,批判性思維也是思維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面。設計些陷阱式的思維問題,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當一個問題正面學習完以後,僅有大約百分之六十的學生基本掌握,有的學生因用錯了概念、法則、公式、定理而把題做錯。因此,應加強從反面培養學生的思維批判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當講完某一數學知識後,我故意設陷阱給學生,創設下列情境:一是使學生欲言而不能,心欲求而不得;二是誘使學生「上當」「中計」。經過分析批判後才恍然大悟。這種對事物的認識正確程度是正面培養所不能達到的。
四、教師要設計好練習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1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學習計算方法、掌握解題方法一樣,也必須通過練習因此設計好練習題就成為能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一環。一般情況下,課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有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練習題。但是不一定都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且由於班級的情況不同,課本中的練習題也很難做到完全適應各種情況的需要。因此教學時往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一些調整或補充。
2.設計練習題要有針對性,要根據培養目標來進行設計
例如,為了了解學生對數學概念是否清楚,同時也為了培養學生運用概念進行判斷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斷對錯或選擇正確答案的練習題。舉個具體例子:「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
)」如要作出正確判斷,學生就要分析偶數裡面有沒有質數。而要弄清這一點,要明確什麼叫做偶數,什麼叫做質數,然後應用這兩個概念的定義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數裡面有沒有一個數,它的約數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數又是質數,這樣就可以斷定上面的判斷是錯誤的。
3.設計一題多變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數學知識的結構,都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照知識的內在聯系,適當地運用「一題多變」,可以防止學生的認識局限在所學的例題里,還可以避免解題的思路來束縛原有的路子,從而增強學生解題的應變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學習計算方法、掌握解題方法一樣,也必須通過練習。而且思維與解題過程是密切聯系著的。培養思維能力的最有效辦法是通過解題的練習來實現。因此設計好練習題就成為能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一環。一般情況下,課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有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練習題。但是不一定都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且由於班級的情況不同,課本中的練習題也很難做到完全適應各種情況的需要。通過練習,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8.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論文
數理化都需要「悟性」,需要靈活多變,跳躍性的思維比較適合,天馬行空的遐想。所以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鍛煉比較重要。
9. 淺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思維就是數學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形式,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需求。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要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讓學生有自己的思維,學會自己分析問題。筆者結合實踐,簡單介紹了三種方法,即從激發數學思維的興趣,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三個落腳點著手,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激發學生數學思維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內在思維能力
通過數字謎、巧算題、新定義題型和幾何特殊應用題等新奇有趣的圖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慾望,從而使他們自覺地加入到求解探索中來,再在解題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經常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自己熟悉的實際問題,將數學思維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有了疑問,才進一步思考,才會有所發現。因此,要鼓勵學生養成質疑的習慣,敢於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引導學生主動提問,學會質疑、反省,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發展。在講解題目時要適當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並及時給予肯定,也可以拋出這個問題讓其他學生來解答,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互相解答,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慾望和自主學習的興趣,進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二、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
「九層之台,始於累土。」提高思維能力,前提當然是必須有堅實的雙基,數學概念、定理是推理論證的基礎,准確的理解概念、定理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要有責任感,不能以應付考試為目的對簡單基礎的知識潦草帶過,只著重講考試會考的內容。小學時期正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基礎的階段,應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知識,並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認識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進行例題講解時要把解題思路的發現過程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要讓學生知道應該怎麼去想,怎麼去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去解題,分析思維的活動過程。在數學練習中,要教學生們認真審題,讓他們學會挖掘題目中隱含的條件和易錯點,教導他們運用綜合法和分析法,綜合題目條件,整體分析思考,並且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數學符號和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在細節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還應加強分析、綜合、類比等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加強逆向應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訓練,提高逆向思維能力;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提高發散思維能力;通過對錯題、漏題的分析,提高辨識思維能力。
三、建立錯題本,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
每次上課,我所講的內容都和學生的錯題有關,通過總結學生考試試卷和課後習題的錯題,挑出典型的題目作為課堂例題來講解,幫助同學們分析錯誤的原因,讓在該題上出現錯誤的同學講自己的思路,指出他們思維過程中的錯誤,引導他們往正確的思維方向思考。同時讓同學們在本子上記錄錯題並進行錯因分析,及時總結反思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當然,建立錯題本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們及時總結止損,當錯題本上出現多個同類型錯誤的題時,就應該及時反思,在下次遇到同類型題目時不再犯一樣的錯誤,防範一類錯誤成為習慣性的思維。
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不僅在於傳授知識,也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素養。作為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開拓思維,潛移默化地教授一些思維方法,並逐漸讓他們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這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