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淺談杜甫詩歌成就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淺談杜甫詩歌成就

發布時間: 2022-04-07 11:51:55

⑴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

76. 漢語新詞語修辭方式造詞法 (字數:8691,頁數:11 )
77. 古代送別詩的研究 (字數:12515,頁數:14)
78. 副詞「才」與「就」在句法中的異同 (字數:9645,頁數:12 )
79. 當前社會用字不規范現象的調查與分析 (字數:7989,頁數:10 )
80. 從李娃和霍小玉形象比較看唐傳奇之女性形象塑造 (字數:8051,頁數:07 )
81. 淺析《雙城記》中卡爾登的利他主義 (字數:9160,頁數:12 )
82. 從封建倫理綱常小析《琵琶記》中蔡伯喈的形象 (字數:7421,頁數:11 )
83. 《紅樓夢》中的鴛鴦形象 (字數:10157,頁數:14)
84. 《滄浪之水》女性形象分析 (字數:11348,頁數:13)
85. 簡訊中積極修辭藝術的探討 (字數:8023,頁數:13 )
86. 《說文解字注》「舟」部校勘記 (字數:9308,頁數:12 )
87. 論《人生》對「交叉地帶」愛情的描寫 (字數:9421,頁數:09 )
88. 論《莊子》語言的修辭美 (字數:12075,頁數:13)
89. 談古詩十九首中的遊子詩 (字數:9497,頁數:12 )
90. 淺談對竇娥悲劇的認識 (字數:9099,頁數:13 )
91. 淺析李清照詞花與酒的意象及其關系 (字數:9594,頁數:10 )
92. 論唐傳奇《任氏傳》中的女性主義 (字數:6406,頁數:08 )
93. 李煜詞的特點及其對豪放詞的貢獻 (字數:8730,頁數:09 )
94. 淺析《黑駿馬》中的草原情懷 (字數:7499,頁數:10 )
95. 從陶淵明之詩文透視其歸隱 (字數:8995,頁數:12 )
96. 周星馳電影熱反映的當代文化心態 (字數:6347,頁數:07 )
97. 秦觀與豪放派 (字數:11511,頁數:14)
98. 淺析趙壹抒情小賦的藝術特徵 (字數:6867,頁數:08 )
99. 試論《西廂記》的語言藝術成就 (字數:8791,頁數:13 )
100. 淺析《紅樓夢》中小紅形象 (字數:7802,頁數:12 )
101. 淺析杜甫生平對詩歌愛國主題表達的意義 (字數:8635,頁數:09 )
102. 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思考 (字數:11003,頁數:14)
103. 王維與孟浩然山水田園詩詩風之比較 (字數:7527,頁數:10 )
104. 論歌妓對宋詞的影響 (字數:11762,頁數:14)
105. 芙蓉內外——古華《芙蓉鎮》人物性格與命運 (字數:7557,頁數:09 )
106. 《鼓掌絕塵》中的俗語 (字數:8047,頁數:10 )
107. 論《莊子 》寓言中「魚」的意象 (字數:9394,頁數:12 )
108. 淺論阿Q形象及其當代性 (字數:8226,頁數:11 )
109. 試探廣告語的「潛引力」 (字數:9163,頁數:13 )
110. 論吳宇森電影的「暴力美學」風格 (字數:6588,頁數:10 )
111. 李楊愛情現實故事與戲劇故事的比較 (字數:9336,頁數:12 )
112. 站在道德盡頭的審視——余華小說《兄弟》的社會畫面分析 (字

⑵ 杜甫的文學成就

杜甫在藝術上取得具有開創性的巨大成就,為了更好地說明杜詩的藝術成就,我們把杜詩大致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兩類來講。

一、杜甫的敘事詩

杜甫的詩,被後人稱為「詩史」。晚唐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三
》說:「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
。故當時號為『詩史』」。《新唐書·文藝傳·杜甫傳贊》說:「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在於他用詩記敘了安史之亂中發生的許多重要事件,反映了百姓在戰爭中承受的種種苦難,而且能以生動、飽滿的形象,展現了整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正如楊義所說:「杜詩的一大本事
,就是把敏銳深刻的詩性直覺,投入歷史事件和社會情境之中,把事件和情境點化為審美意象,從中體驗著民族的生存境遇和天道運行的法則。」(《李杜詩學》下編)。
杜甫的詩描寫了具體的情景,包括當時的氛圍和人的感情,比單純的提供歷史事件的史料,更具有動人心弦的力量。如前面提到的《
哀江頭》、《北征》、「三吏」、「三別」、《洗兵馬》等。這些詩不但可以證史,可以補史之不足,而且比歷史事件更為具體生動、感人。杜甫的詩,因為具有「詩史」的特質,所以在敘事詩創作中的成就最值得注意。為了適應內容的要求,杜甫的敘事詩多用伸縮性較大的五七言古體。

1.善於鋪陳,高度概括。

元稹談到杜甫詩的藝術時說杜甫善於「鋪陳始終,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杜甫詩中用賦法之處很多,但杜甫的「鋪陳」,很注意對現實生活作藝術的概括,善於把豐富復雜的社會現象和憂國憂民的情懷濃縮在一些場面中或個別人物形象上。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十個字,揭示了令人觸目驚心的階級對立的社會現實。《洗兵馬》中:「三年笛里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概括地寫出戰爭帶來的創傷。《羌村三首》中:「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鄰人滿牆頭,感嘆亦歔欷。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描寫兵荒馬亂中,家人相逢的場面,雖然寫的只是杜甫一家的遭遇,卻反映了廣大百姓的悲慘命運。《兵車行》,寫的是「道旁過者」和行人的對話,但眾多行人的不幸也顯示無余。《新婚別》中寫的是一個徵人妻的痛苦,卻集中了安史之亂中無數青年夫妻生離死別的遭遇。

2、精心刻畫細節,於細微處見真實。

《北征》是杜甫的名作,他在詩中回憶自己由鳳翔到鄜州省家一路上所見所感,詩中寫到家的情景:

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嬌兒,
顏色白勝雪。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
海圖坼波濤,舊綉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短褐。

這一段描寫相當細膩,通過妻子的「衣百結」,兒女的「垢膩腳不襪」「補綻才過膝」以及補丁上顛倒錯亂的圖案這些細節,形象地反映了戰亂中民不卿生、窮困潦倒之象。
《丹青引》寫曹霸的才高運蹇,為了表現曹霸繪畫的高超本領,杜甫選擇了曹霸為功臣畫像的細節:「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精到的細節描寫,淡化的是故事性,加強的是真實性。

3、抒情色彩濃郁。

杜甫的許多敘事詩,他是當作抒情詩來寫的。杜甫是個感情十分豐富的人,他無法不把自己的愛、恨、同情、憐憫傾注在所描寫的事件,所刻劃的人物形象上。如《丹青引》中:「即今漂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對曹霸的懷奇才而不為世所用,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在《羌村三首》中,寫道自己回到家裡後,父老們來慰問,說起世道的艱難,生活的艱辛,「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肺腑之語,句句動人,寫盡了動亂年代中詩人對普通老農的體貼又無能為力的心情。
《無家別》是一首優秀的敘事詩,也是一首扣人心弦的抒情詩。詩中以一個當兵的農民的口吻自敘道:「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生我不得養,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當他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中時,才知道老母早已病死,當他再一次被徵召入伍時,竟然沒有一個可以告別的人!因此他悲憤地說,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思呢?讀到這樣的詩句,誰能不為之動容!

二、杜甫的抒情詩

杜甫抒情詩的數量比敘事詩多,在形式上,有五七言古體,但更多的是近體。杜甫抒情詩的藝術特點,主要有:

1.情景交融。

被人推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是杜甫流寓夔州後的作品。夔州在長江邊,詩中寫到的風急、猿嘯、鳥飛、木落、江水流逝,都是眼前之景,但是在這些景物之中
,深深地溶進了作者的時局之嘆、身世之感。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句,在「落木」前面冠以「無邊」,在「長江」前面加上「不盡」,又用「蕭蕭」、「滾滾」兩個象聲詞分別形容落葉聲、流水聲,這就使登高所見的秋景,十分寥廓、聲色俱現,而在景物中,顯然寄寓著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對自己一生事功的失望、對漂泊四方、寄食於人而又年邁體弱處境的無奈。所以,詩的頸聯用十四個字,高度概括了他此時感受到的「八可悲」:「萬里,地之遠也
;悲秋,時之慘淡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鶴林玉露》)尾聯「艱難苦恨」四字,無限沉痛。此詩人稱「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他滯留夔州期間,還寫下了著名的組詩《秋興八首》,以下是第一首: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詩人看到的是江峽秋色,引起的是故園之思。他正因眼前開放的叢菊,想起不得不滯留夔州兩載的辛酸,耳邊傳來暮砧之聲,又給異鄉遊子帶來更濃郁的鄉思。融情於景,情景交融,在景物的描寫中,處處有詩人跳動的激情。

2、抒情、議論、敘事熔於一體。

杜甫敘事詩的抒情色彩很濃郁,這一點已見前述。而在他的抒情詩中,也往往情事結合,如《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述懷》、《
秦州雜詩》、《八哀詩》等,因為敘事和抒情的結合,突出了作品的時代色彩。在杜甫的抒情詩中,抒情還往往和議論相結合,特別是在近體詩中。沈德潛說:「讀(杜甫)《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諸將》五首,不廢議論,不棄藻繪,籠蓋宇宙,鏗戛韶鈞;而橫縱出沒中,復含醞藉微遠之致;目為大成,非虛語也。」(《說詩晬語》上)杜甫的議論「帶情韻而行」,如《諸將》中:「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昇平」,諷刺了諸將的只能坐享太平,不能為國分憂;《登樓》中:「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上句對社稷穩固充滿了信心,下句警告入侵的吐蕃軍隊,你們必敗無疑。《
蜀相》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既高度評價了諸葛亮一生的業績,又寄萬分感慨於筆端。

3、抒情曲折委婉,跌宕反復。

杜甫的抒情詩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喜悅種種復雜的感情。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首詩是杜甫流落梓州時,突然聽到叛將史朝義自縊,其部下歸降唐軍的消息時,驚喜欲狂,沖口而出的,情緒雖非常熱烈,但起伏跌宕有致。先寫自己初聞時涕淚揮灑,繼而看到共患難的妻子也掃去了愁雲,於是更加欣喜若狂,要高歌、要酣飲,接著馬上作起了回家鄉的打算,「巴峽」、「巫峽」、「襄陽」、「洛陽」四個地名,用「即」、「便」、「從」、「穿」、「下」「向」幾個副詞、介詞、動詞連接起來,表達了作者似箭的歸心。這首詩一氣流注,驚喜溢於字外,人稱老杜「生平第一快詩」(《讀杜心解》),但是又轉宕自如,以曲取勢,曲折如意。
《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一首長篇抒情詩。在詩的第一段,詩人自述平生的理想是「竊比稷與契」,感嘆歲月蹉跎:「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闊」,但縱使命運對自己這樣不公,還是「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並不是沒想過要遠離塵俗,過「蕭灑送日月」的日子
,只是「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無法改變自己的初衷啊!僅僅這第一段,就迴旋往復,百轉千折,使人感受到杜甫那種仁者的情懷


三、杜甫的藝術造詣

杜甫詩在語言藝術上的造詣很高,在敘事詩中,他注意語言的個性化,根據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份,運用不同的語言,刻劃人物的形象。如著名的「三吏」「三別」,多通過人物的對話和獨白來揭示詩歌的主旨、塑造人物的形象,其中《潼關吏》中的對話: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這一段對話,雙方神情畢現。詩中的「我」,對潼關的安危極其關心,「修關還備胡」?透露了心情之急切。而關吏的答話表現出他對所築工事充滿了信心,他興致勃勃地邀「我」四處查看,邊看邊指點關隘的險要,反映了守關將士昂揚的鬥志和必勝的信念。關吏的這八句話,浦起龍評為「神情聲口俱活」(《讀杜心解》)。而「我」的囑咐,則表現了詩人思慮的精深。
杜甫詩中大量地引用俗語,造成親切感、真實感,有助於突出人物的性格。如《兵車行》中:「爺娘妻子走相送」,「牽衣頓足攔道哭」;《前出塞》中:「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新婚別》中「免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都很附合普通百姓的身份和口吻。元稹《酬李甫見贈》詩雲:「杜甫天才頗絕倫,每尋詩卷似情親。憐渠直道當時語,不著心源傍古人」。高度評價了杜甫詩運用口語、俗語、使詩歌更接近生活的表現手法。但杜甫又十分注意詩句的錘煉,他善於選擇富有表現力的字、詞用到恰當的地方。如《夏日李公見訪》中:「牆頭過濁醪」的「過」字,寫出了杜甫和鄰里之間的關系,也寫出了因貧困而陋屋低矮的情景。他不但善於用動詞使詩句活潑起來,還善於用副詞使詩富於轉折變化,如「自」字的用法;「歸來始自憐」、「
孤雲無自心」、「暗飛螢自照」、「立國自有疆」等,增加了句子的表現力。杜甫重視煉字,他說:「新詩改罷自長吟」,「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正是這種自覺地追求,使他在詩歌語言藝術上達到巨大的成功。所以皮日休說杜詩「縱為三十車,一字不可捐」(《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因成一千言》)
杜甫詩歌的藝術風格是多樣的,正如唐人元稹所說:「上薄風雅
,下該沈宋,言傍蘇、李,氣奪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並序》)。也如宋人王安石所言:「至於子美,則悲歡窮泰,發斂抑揚,疾徐縱橫,無施不可。故其詩有平淡簡易者,有綺麗精確者,有嚴重威武若三軍之帥者,有奮迅馳驟若泛駕之馬者
,有淡泊簡靜若山谷隱士者,有風流蘊藉若貴介公子者……此子美所以光掩前人而後來無繼也。」(《杜詩鏡銓》附錄三)
杜甫轉益多師、集眾人之所長而成一家之獨特風格,風格既統一
,又表現出豐富性。杜甫詩的總體風格,就是他自己在《進<雕賦表>
》中曾說過的一段話:「則臣之述作雖不能鼓吹六經,先鳴數子,至於沉鬱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企可及也。」杜甫的「沉鬱頓挫」雖然指的是他的辭賦,但用來指他的詩歌藝術風格,也是非常准確的。杜甫憂生念亂,仁民愛物,既有濟世之志,又遭貧病流離之苦。這里的「沉鬱」「頓挫」指作者的詩篇中,有時寫得「沉著痛快」;有時寫得「沉摯深入」;有時「積健為雄」;有時沉厚紆曲,根底盤深;有時波翻浪卷、起落跌宕,音節上表現著抑揚緩急。
杜甫生活在萬方多難,滿目瘡痍的時代,個人的命運和國家一樣不幸,作為一個仁厚深沉的詩人,他的詩中流露出深廣的憂患意識,各種感情奔突、作用於他的心中,千回百轉,欲揚又抑,正是在這種深沉低回、欲說還休中,體現出杜詩的美學特徵。
杜甫在以沉鬱頓挫為主要風格之外,還具有蕭散自然的特色。這一類風格一般表現在寫景、抒情詩中,是生活較為安定時期的作品,如《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三: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唯葯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境界安寧幽靜,表現了瀟灑散淡、閑適愉悅的情趣。他如「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江亭》),「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漫成二首》其二)等,都寫出了自在閑適,無心疏懶的心境和神態。
至於對後世的影響,我想主要是對宋代以黃庭堅為首的江西詩派的影響吧!
不知能不能為你幫些忙
再見!

⑶ 結合作品理解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一、頓挫是其最主要的風格1該風格的形成與詩人的性格遭際有關。2、其次與杜甫的審美理想沉鬱有關。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對詩書畫的審美要求是寫真傳神,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善用典型化的手法,重眾多事物中選取最具代表性者,又從眾多現象中提煉出本質,發覺意蘊加以集中概括。以句為例,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以篇為例,則如《三吏》、《三別》等杜甫還追求宏觀的驚世駭俗與微觀的毫發無爽相統一的審美效果。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見長江滾滾來」是壯而感傖者,有宏大壯闊之美。同時,作為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崇尚寫真傳神,追求體物工細、毫發無爽。如詠月之詩,「光細弦欲上,影斜輪未安」細致的描繪出月初前半夜之月。杜甫又善於將宏大與精微、壯闊與深細完美的結合起來。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既是從大處著眼,而「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又是從小處著墨。杜甫的沉鬱頓挫,還與其寓意的深遠,表達的一波三折有關。3杜甫的沉鬱頓挫還與他「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態度以及語言的凝練蒼勁,句式的拗折變化有關。杜甫是語言的巨匠,杜詩的語言有精煉蒼勁的特點,這取決於他深邃的事項、深入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如「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就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為了表達或強調某方面的意義杜甫還打破打破五言上二下三、七言上四下三的句式常規,予以變化。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二、另外杜詩還具有多種風格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他經歷了個人遭遇、國家命運的巨變,有豐富廣泛的生活閱歷。二是杜甫對前代詩歌的態度比較寬容,主張「轉益多師」而不輕易否定。他的創作能博採眾長,四傑的繁復,沈宋的精工,高岑的渾厚等他都能兼包並容,並形成自己的風格。三是杜甫豐富多彩的語言,也使他的詩具有多副筆墨、異彩紛呈的風格。「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是潑墨渲染.」「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是工筆刻畫。「出師未捷生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悲壯語。「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是豪放語。由此可見,杜甫確實是集詩家之大成者。三、杜詩的藝術表現手法既有體物工細、表現深曲的特點。還有以議論為詩的傾向。1不僅在五七言古詩中如《詠懷五百字》、《北征》等運用而且在五七言近體詩《春憶李白》、《戲稱六絕句》、《詠懷古跡》中也運用自如。2、議論與形象有機結合3、議論與敘事相結合4議論與抒情相結合,以情韻行之。5議論手法十分多樣四、杜詩眾體皆備,且多有創新,而五七言律詩成就尤高。他的樂府詩擺脫了六朝以來模擬剽竊、陳陳相因的俗套。如《兵車行》、麗人行和三吏三別等都是根據內容的需要自擬新題無復依傍,為樂府詩的發展開拓新路杜甫的五七言律詩中,七律成就尤高杜甫在這方面的成就,對中國詩歌藝術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杜甫以前,七律多用於宮廷應制唱和,這類詩內容貧乏,其語言亦平緩無力,而在這以外,佳作也為數不多。到了杜甫,不但在聲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更重要的是充分發展了這一詩歌形式所蘊涵的可能性。

⑷ 簡述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杜甫是我國古代最負盛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在他筆下,突出地表現了對祖國命運的關注,對人民苦難的同情;他大膽抨擊權貴官吏軍閥的罪惡,甚至指向執政者。他的詩,由於廣泛、真實地反映了唐代社會由轉衰的種種現實,而被稱為詩史。杜詩語言精美,韻律謹嚴。「沉鬱頓挫」是他的基本風格。同時,在不同內容、不同詩體的作品中,作者又善於創造性地利用各種形式,或鋪排敘事,或述懷抒情,或大筆揮灑,或精細描摹,都能曲盡其妙,顯示出極高的藝術才能。

⑸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總結與展望怎麼寫

題目大綱發過來,要根據論文研究的範式,寫總結

⑹ 杜甫詩得成就與影響

成就: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具有「沉鬱」的特點,「沉鬱」一詞最早見於南朝,「體沉鬱之幽思,文麗日月」,後來杜甫寫更以「沉鬱頓挫」四字准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語言,「至於沉鬱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對杜詩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其詩歌風格的形成,與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著密切關系。同時,杜甫處於盛世末期,少時有雄心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國運衰微,加之仕途不濟命途多舛,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詩詩風大有轉變,趨近現實主義。而杜詩對意象選擇的個性化,是杜詩語言的基礎。 常在杜詩中出現的意象,例如古塞、秋雲、猿嘯、殘炬、急峽、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觀,以及織女、老婦、老農、嫠婦等普通百姓,還有官吏、將軍、惡少等權貴勢力,都表現了杜甫對「中興濟世的熱切,對淆亂乾坤的指斥,對橫行霸道的憤慨,對漂泊流離的悲傷,對生靈塗炭的悲憫,對物力衰竭的惋惜,對博施濟眾的贊美」,而正是這些沉重情感的表達,使得杜詩的語言趨於「沉鬱頓挫」。

⑺ 急求論文:結合杜甫的生平談其詩歌創作

杜甫(公元712--770年),漢族,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閑。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游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范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一幕幕凄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一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復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杜甫生平

杜甫的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所謂「放盪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開元19(時20歲)年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歸洛陽應舉,不第。再漫遊齊趙。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採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飢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史傳論述

《新唐書·杜甫傳》

作者:歐陽修 宋祁 摘自《新唐書 藝文傳》

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天寶十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數上賦頌,因高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時。臣賴緒業,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於人,竊恐轉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若令執先臣故事,拔泥塗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至沈鬱頓挫,隨時敏給,揚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右拾遺。與房琯為布衣交,琯時敗陳濤斜,又以客董廷蘭,罷宰相。甫上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帝怒,詔三司親問。宰相張鎬曰:「甫若抵罪,絕言者路。」帝乃解。甫謝,且稱:「琯宰相子,少自樹立為醇儒,有大臣體,時論許琯才堪公輔,陛下果委而相之。觀其深念主憂,義形於色,然性失於簡。酷嗜鼓琴,廷蘭托琯門下,貧疾昏老,依倚為非,琯愛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賜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獨蒙。」然帝自是不甚省錄。

時所在寇奪,甫家寓鄜,彌年艱窶,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輔飢,輒棄官去,客秦州,負薪采橡栗自給。流落劍南,結廬成都西郭。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不至。會嚴武節度劍南東、西川,往依焉。武再帥劍南,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至其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亦暴猛,外若不為忤,中銜之。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於門。武將出,冠鉤於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殺彝。武卒,崔旰等亂,甫往來梓、夔間。

大歷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嘗從白及高適過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懷古,人莫測也。數嘗寇亂,挺節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橈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雲。

贊曰: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宋之問、沈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競相襲沿。逮開元間,稍裁以雅正,然恃華者質反,好麗者壯違,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長。至甫,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厭余,殘膏賸馥,沾丐後人多矣。故元稹謂:「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昌黎韓愈於文章慎許可,至歌詩,獨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誠可信雲。

《舊唐書·杜甫傳》

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

甫天寶初(註:應為開元末)應進士不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註:應為右衛率府參軍)。十五載,祿山餡京師,肅宗徵兵靈武。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註:時未嘗到河西),謁肅宗於彭原(註:應為鳳翔),拜右拾遺(註:應為左拾遺)。房〔王官〕為布衣時,與甫善。時〔王官〕為宰相,請自帥師討賊,帝許之。是年十月,〔王官〕兵敗於陳濤斜。明年春,〔王官〕罷相。甫上疏言〔王官〕有才,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王官〕為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時關輔亂離,穀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註:成州之上漏去秦州),自負薪采〔木呂〕,兒女餓殍者數人。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註:公不赴功曹之命,系代宗廣德元年居梓、閬間事)。

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成都(註:武凡兩鎮成都,其在上元二年,則以綿州刺史遷東川節度,兼除西川。至以黃門侍郎再帥劍南,乃代宗廣德二年事),奏為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註:此在嚴再鎮後,非上元也)。武與甫世舊,待遇甚隆。甫性褊躁,無器度,恃恩放恣,嘗憑醉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雖急暴,不以為忤。甫於成都浣花里,種竹植樹,結廬枕江,縱酒嘯詠,與田夫野老相狎盪,無拘檢。嚴武過之。有時不冠。其傲誕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無所依(公之去蜀東行,以公詩證之,當在嚴武未卒之前)。

及郭英□(「刈」的左部)代武鎮成都,英□武人,粗暴,無能刺謁,耐游東蜀,依高適(註:時適已官京朝,不在東蜀,公亦未依適)。既至而適卒。是歲,崔寧殺英□,楊子琳功西川,蜀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註:去蜀後居夔且二年,史漏),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亂(註:其時江陵無警),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陽(註:自衡往郴,舟泊耒陽耳,未嘗寓居也)。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註:阻水不在岳廟),旬日不得食。耒陽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註:當作大歷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註:此說出於唐小說家,不可信,當以公詩正之),時年五十有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業自耒陽遷甫之柩(註:元氏撰墓系,無自耒陽之文),歸葬於偃師西北首陽山之前。

天寶末詩人,甫與李白齊名,而白自負文格放達,譏甫齷齪,有飯顆山頭之嘲誚(註:唐《本事詩》雲:太白戲杜曰:「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蓋譏其拘束也。此詩太白集不載,不可信)。元和中,詞人元稹論李、杜之優劣,自後屬文者,以稹論為是。

國學寶典——杜甫

[又名:杜工部,詩聖]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陽人,曾祖依藝為鞏令,因居鞏。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後獻《三大禮賦》,明皇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安祿山陷京師,肅宗即位靈武,甫自賊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遺。以論救房琯,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輔飢亂,寓居同州同谷縣,身自負薪采梠,哺糒不給。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嚴武鎮成都,奏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賜緋。武與甫世舊,待遇甚厚。乃於成都浣花里種竹植樹,枕江結廬,縱酒嘯歌其中。武卒,甫無所依,乃之東蜀就高適。既至而適卒。是歲,蜀帥相攻殺,蜀大擾。甫攜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亦亂。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陽。卒年五十九。元和中,歸葬偃師首陽山,元稹志其墓。天寶間,甫與李白齊名,時稱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壯浪縱恣,擺去拘束,誠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白居易亦雲:「杜詩貫穿古今,盡工盡善,殆過於李。」元、白之論如此。蓋其出處勞佚,喜樂悲憤,好賢惡惡,一見之於詩。而又以忠君憂國、傷時念亂為本旨。讀其詩可以知其世,故當時謂之「詩史」。舊集詩文共六十卷,今編詩十九卷。

杜甫年譜

712壬子睿宗太極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於河南鞏縣。
717丁巳玄宗開元五,杜甫六歲。嘗至郾城,觀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
718戊午玄宗開元六,杜甫七歲。始作詩文。
720庚申玄宗開元八,杜甫九歲。始習大字。
725乙丑玄宗開元一三,杜甫十四歲。壯游詩曰:「習年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從,以我似班揚。」原註:崔鄭州尚,魏豫州啟心。
726丙寅玄宗開元一四,杜甫十五歲。百憂集行曰:「憶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開元一八,杜甫十九歲。游晉,至郇瑕(今山西猗氏縣),從韋之晉、寇錫游。
731辛未玄宗開元一九,杜甫二十歲。游吳越。
732壬申玄宗開元二0,杜甫二十一歲。游吳越。
733癸酉玄宗開元二一閏三月,杜甫二十二歲。游吳越。
734甲戌玄宗開元二二,杜甫二十三歲。游吳越。
735乙亥玄宗開元二三閏十一月,杜甫二十四歲。自吳越歸東都,舉進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開元二四,杜甫二十五歲。游齊趙。交蘇源明。
737丁丑玄宗開元二五,杜甫二十六歲。游齊趙。
738戊寅玄宗開元二六,杜甫二十七歲。游齊趙。
739己卯玄宗開元二七,杜甫二十八歲。游齊趙。
740庚辰玄宗開元二八,杜甫二十九歲。游齊趙。
741辛巳玄宗開元二九,杜甫三十歲。歸東都。築陸渾庄,於寒食日祭遠祖當陽君。
742壬午玄宗天寶一,杜甫三十一歲。在東都。姑萬年縣君卒於東京仁風里。六月,還殯於河南縣,公作墓誌。
743癸未玄宗天寶二,杜甫三十二歲。在東都。
744甲申玄宗天寶三,杜甫三十三歲。在東都。五日,祖母範陽太君卒於陳留之私第。八月,歸葬偃師,公作墓誌。是年夏,初遇李白於東都。秋,游梁、宋,與李白、高適登吹台、琴台。嘗渡河游王屋山,謁道士華蓋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寶四,杜甫三十四歲。再游齊、魯。是時李之芳為齊州司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來齊州,公嘗從游,陪宴歷下亭及鶴山湖亭。旋暫如臨邑(屬齊州)。秋後至兗州,時李白避歸東魯。公與同游,情好益密。公贈白詩所雲「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將西去,白亦有江東之游,城東石門一別遂無復相見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寶五閏十月,杜甫三十五歲。自齊、魯歸長安。從汝陽王琎、駙馬鄭潛耀游。
747丁亥玄宗天寶六,杜甫三十六歲。在長安。
748戊子玄宗天寶七,杜甫三十七歲。在長安。屢上詩韋濟,求汲引。與書家顧誡奢訂交,約當此時。
749己丑玄宗天寶八,杜甫三十八歲。在長安。冬日,歸東都,因謁玄元皇帝廟,觀吳道子所畫壁。
750庚寅玄宗天寶九,杜甫三十九歲。來長安。初遇鄭虔。
751辛卯玄宗天寶一0,杜甫四十歲。在長安。進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賢院。秋,病瘧。友人魏君冒雨見訪,因作秋述貽之。病後過王倚,王餉以酒饌,感激作歌贈之。是年,在杜位宅守歲。
752壬辰玄宗天寶一一,杜甫四十一歲。在長安。召試文章,送隸有司參列選序。暮春,暫歸東都。冬,高適隨歌舒翰入朝,與公暫集,俄復別去,公有詩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寶一二,杜甫四十二歲。在長安。首夏,同鄭虔游何將軍山林。次子宗武約生於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寶一三閏十一月,杜甫四十三歲。在長安。進封西嶽賦。自東都移家至長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梁丘投詩河西節度使歌舒翰。歲中,張�自盧溪召還,再遷為太常卿,公復上詩求助。又進雕賦,表中詞益哀激。秋後,淫雨害稼,物價暴貴,公生計益艱,遂攜家往奉先,館於廨舍。
755乙未玄宗天寶一四,安祿山反。杜甫四十四歲。在長安。歲中往白水縣,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奉先。十月,歸長安,授河西尉(河西縣故城在今雲南河西縣境),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歲暮,喪幼子。
756丙申肅宗至德一(玄宗天寶一五)七月改元,安祿山稱大燕皇帝。玄宗奔蜀。殺王國忠、楊貴妃。杜甫四十五歲。歲初,在長安。五月,至奉先壁難,攜眷來往白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齋。六月,又自白水取道華原,赴鄜州(今陜西鄜縣)。至三川縣同家窪,寓故人孫宰家。聞肅宗及位靈武,即留妻子於三川,孓身從蘆子關奔行在所。途中為賊所得,遂至長安。九月,於長安路隅遇宗室子弟,乞捨身為奴,感慟作哀王孫。
757丁酉肅宗至德二閏八月,安慶緒殺祿山。張巡、許遠戰死。郭子儀復東京。史思明等降。杜甫四十六歲。春,陷賊中。在長安時從贊公蘇端游。四月,自金光門出,間道竄歸鳳翔。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遺。是月,房管得罪,公抗述救之。肅宗怒,詔三司推問,張鎬、韋陟等救之,仍放就列。六月,同裴薦等四人薦岑參。閏八月,墨制放還鄜州省家。於是徒步出鳳翔,至邠州,始從李嗣業借得乘馬。歸家卧病數日。作北征。十一月,自鄜州至京師。
758戊戌肅宗乾元一(至德三)二月改元,復以載為年,史思明反。杜甫四十七歲。任左拾遺。春,賈至、王維、岑參皆在諫省,時共酬唱。時畢曜亦在京師,居公之鄰舍。四月,玄宗親享九廟,公得陪祀。六月,房管因賀蘭進明譖,貶為邠州刺史。公坐管黨,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是秋,嘗至藍田縣訪崔興宗、王維。冬末,以事歸東都陸渾庄,嘗遇孟雲卿於湖城縣城東。
759己亥肅宗乾元二,史思明稱燕王。杜甫四十八歲。春,自東都歸華州(陜西華縣),途中作三吏、三別六首。時屬關輔飢饉。遂以七月棄官西去。度隴,赴秦州(甘肅天水)。是時有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寄李白二十韻。又有寄高適、岑參、賈至、嚴武、鄭虔、畢曜、薛據及張彪詩。時贊公亦謫居秦州,嘗為公盛言西枝村之勝,因作計卜居。置草堂,未成,會同谷宰來書言同谷可居,遂以十月,赴同谷。途經赤谷、鐵堂峽、鹽井、寒峽、法鏡寺、青陽峽、龍門鎮、石龕、積草嶺、泥功山、鳳凰台,皆有詩。至同谷,居栗亭。貧益甚,拾橡栗,掘黃獨以自給。居不逾月,又赴成都。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經木皮嶺、白沙渡、飛仙閣、石櫃閣、桔柏渡、劍門、鹿頭山。歲終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時高適方刺彭州,公甫到成都,適即寄詩問訊。
760庚子肅宗上元一(乾元三年)閏四月改元,杜甫四十九歲。在成都。春,卜居西郭之浣花里。表弟王十五司馬遺貲營造,徐卿(疑即知道)、蕭實、何雍、韋班(應物侄)三明府供果木栽,開歲始事,季春落成。時韋偃寓居蜀中,嘗為公畫壁。初秋,暫游新津,晤裴迪。秋晚至蜀州,晤高適。冬,復在成都。
761辛丑肅宗上元二,史朝義殺史思明。杜甫五十歲。居草堂。開歲,又往新津。二月,歸成都。秋,至青城。旋又歸成都。是時多病,生計艱窘。始有遷地吳楚之念。冬,高適至成都,嘗同王掄過草堂會飲。
762壬寅肅宗寶應一四月改元,帝及玄宗崩,太子豫及位。詩人李白死(701-762)。杜甫五十一歲。自春至夏,居草堂。與嚴武唱和甚密。武時有饋贈。七月,送嚴武還朝,以舟至綿州,抵奉濟驛,登陸,遂分手而還。會徐知道反,道阻,乃入梓州。秋末,回成都迎家至梓,然頗有東游之意。十一月,往射洪縣,到金華山玉京觀,尋陳子昂讀書堂遺跡。又訪縣北東武山子昂故宅。旋復南之通泉縣,訪郭元振故居,於慶善寺觀薛稷書畫壁。又於縣署壁後觀稷所畫鶴。
763癸卯代宗廣德一(寶應二)七月改元閏正月,李懷仙殺史朝義。杜甫五十二歲。正月,在梓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便欲還都,俄而復思東下吳楚。間嘗至閬州(四川閬中),因游牛頭、兜率、惠義諸寺。既歸梓,又因送辛員外,至綿州。自綿歸梓。又往漢州。夏,返梓州。初秋,復別梓赴閬。九月,祭房管。秋盡,得家書,知女病,因急歸梓。十一月,將出峽為吳楚之游,於是命弟占歸成都檢校草堂。
764甲辰代宗廣德二,杜甫五十三歲。春首,自梓州絜家東荍出峽,先至閬州。會朝廷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以行程既定,不赴召。二月,離閬東去,聞嚴武將再鎮蜀,大喜,遂改計卻赴成都。三月,歸成都。六月,嚴武表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秋,居幕中,頗不樂,因上詩嚴武述胸臆。遂得乞假暫歸草堂。是時,曹霸在成都,公作丹青引贈之。弟穎往齊州。歲晚,因事寄詩賈至。是年與嚴武唱和最密。
765乙巳代宗永泰一閏十月,杜甫五十四歲。正月三日,辭幕府,歸浣花溪。自春徂夏,居草堂。五月,攜家離草堂南下。至嘉州(四川樂山)。六月,至戎州(四川宜賓)。自戎州至渝州(重慶)。候嚴六侍御,不到,先下峽。入秋,至忠州(四川忠縣),居龍興寺院。九月,至雲安縣(四穿白帝城)。因病,遂留居雲安,館於嚴明府之水閣。
766丙午代宗大歷一(永泰二年)十一月改元,杜甫五十五歲。春,在雲安。時岑參方為嘉州刺史,寄詩贈之。春晚,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閣。秋後,柏茂琳為夔州都督,公頗蒙資助。是年多追憶舊游之作。
767丁未代宗大歷二,杜甫五十六歲。在夔州。春,自西閣移居赤甲。三月,遷居瀼西草屋。附宅有果園四十畝,蔬圃數畝,又有稻田若干頃,在江北之東屯。弟觀自京師來。秋,因獲稻暫住東屯。適吳司法自忠州來,音以瀼西草堂借吳居之。是時,始復動東游荊湘之意。十月十九日,於夔州別駕元持宅觀李十二娘舞「劍器」。本年冬,仍復多病。秋,左耳始聾。
768戊申代宗大歷三閏六月,杜甫五十七歲。正月中旬,去夔出峽。臨去,以瀼西果園贈南卿兄。三月,至江陵。夏日,暫如外邑。留江陵數月,頗不得意。秋末,移居公安縣。遇顧誡奢、李晉肅(賀父)及僧太易,留憩公安數月。歲晏,至岳州。
769己酉代宗大歷四,杜甫五十八歲。正月,自岳州至南嶽,游道林二寺,觀宋之問題壁。宿青草湖,又宿白沙驛。過湘陰,謁』湘夫人祠。更溯流而上,以二月初抵鑿石浦,宿之。又過津口,次空靈岸。宿花石戌,次晚洲(在湘潭)。三月,抵潭州(湖南長沙)。發潭州,次白馬潭,入喬口。至銅官渚,阻風。發銅官,宿新康江口。次雙楓浦,遂抵衡州(湖南衡陽)。夏,畏熱,復回潭州。時蘇渙居江側,忽一日,訪公於舟中,公請渙誦詩,大賞異之,遂訂交焉。終歲在潭州。
770庚戌代宗大歷五,杜甫卒(712-770)。杜甫五十九歲。春,在潭州。正月二十一日,檢故帙,得高適上元二年人日見寄詩,因追酬一首,寄示漢中王瑀及敬超先。暮春,逢李龜年。四月,避亂入衡州。欲往郴州依舅氏崔偉,因至耒陽,時屬江漲,泊方田繹,半旬不得食。聶令馳書為致牛炙白酒。盛夏回棹,秋至潭州,小憩,遂遍別親友,溯湘而下,將出沔鄂,由襄陽轉洛陽迻邐歸長安。冬天11月,竟以寓卒於潭岳間的一條小船上,旅殯岳陽。

⑻ 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杜甫的詩歌是唐代現實主義高峰的代表
。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縣,一度在長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稱少陵野老,後世稱其為「杜少陵」。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當時人稱「詩聖」。他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顯示了唐帝國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又被後世稱之為杜拾遺、杜工部。

⑼ 杜甫詩歌的創作成就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的詩人,他把現實主義的詩歌創作推向了最高峰,杜甫詩歌的創作成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作為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典型化的描寫是其詩歌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杜甫極善於選擇典型的藝術形象。在反映人民苦難時,他總是選擇那些富有悲劇色彩的弱勢群體中的人物,如寡婦、老人、兒童、失業徒、遠戍卒等,在這方面,其「三吏」、「三別」最為典型。
(2)在其他題材的詩作中,杜甫也多注意創造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如《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家書抵萬金」,正是亂離人最普遍的感情,具有典型意義。
又如聽到安史之亂平定後所寫的平生第一首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詩人欣喜欲狂的心態,十分傳神。
(3)現實主義的詩作,最講客觀性,真實性,而杜甫最善於寓主觀於客觀。杜甫的詩作都濃富自己的愛憎褒貶之情,但是,為了加強感染力,詩人盡量隱蔽起自己,讓詩中的人物和事實站出來講話以感染讀者。「三吏」、「三別」是這方面的典範之作,其中尤以《石壕吏》、《麗人行》等詩最具代表性。
(4)在詩中發表議論也是杜詩的一大特色。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八哀》、《洗兵馬》、《春日憶李白》、《蜀相》、《諸將》、《詠懷古跡五首》等,議論頗多,極富特色。杜詩中的議論,多不是抽象的說理,而是與生動的形象有機結合在一起。杜詩敘事、抒情結合議論,情理、事理兼備,更有動人的力量。
(5)精美而豐富的語言是杜詩的又一特色。杜甫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故其語言造詣極高。他嘔心瀝血,特別善於錘煉字句。他常打破五七言詩慣常的節奏,或使用倒裝,形成拗句。如:「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旅夜書懷》)是一、四結構,「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又是四、一結構;「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小寒食舟中作》)是「春水坐船如天上,老年看花似霧中」的倒裝。
(6)杜詩內容廣博,體式多樣,風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導風格是其夫子自道的「沉鬱頓挫」。杜詩的沉鬱頓挫,與其思想、經歷,以及美學觀點都大有關系。沉鬱頓挫是杜甫早年對自己創作風格的一種描述,表示自己學力深厚、技巧嫻熟;待其詩風成熟之後,「沉鬱頓挫」才有了憂憤深廣、潛氣內轉而又波瀾老成的含義。

熱點內容
中南大學2016博士成績查詢 發布:2024-11-02 12:09:09 瀏覽:394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徵求意見 發布:2024-11-02 11:59:31 瀏覽:440
北京交通大學項目管理專業 發布:2024-11-02 11:52:09 瀏覽:875
大學生申請貸款理由 發布:2024-11-02 11:49:04 瀏覽:35
2016東南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發布:2024-11-02 11:42:49 瀏覽:185
約克大學生活費 發布:2024-11-02 11:23:46 瀏覽:243
大學生生涯規劃答案 發布:2024-11-02 11:21:47 瀏覽:288
導師推薦信博士申請基金 發布:2024-11-02 11:07:58 瀏覽:689
河海大學研究生院主頁 發布:2024-11-02 11:07:24 瀏覽:911
大學老師過了50歲 發布:2024-11-02 10:44:11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