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中國本科學歷率

中國本科學歷率

發布時間: 2022-04-12 08:33:44

Ⅰ 中國擁有本科學歷及以上的占總人口比例多少

中國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

1、從恢復高考(1977年)以來,40年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9577萬人,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生佔一半,也就是說,本科生有4800萬人左右。

2、1977年之前和民國時期的大學生少得可憐,對數據的影響不是很大。

3、看起來的確是很多,但是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3億人,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只要是本科生,等於碾壓了97%的中國人。

全國各類高等教育

1、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83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63所(含獨立學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長1.22%。

2、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職(專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

3、全國共有成人高等學校277所,比上年減少5所。

4、研究生培養機構815個,其中,普通高校580個,科研機構235個。

5、普通高等學校校均規模10605人,其中,本科院校14896人,高職(專科)院校6837人。

Ⅱ 中國本科率和碩博率究竟是多少

本科生佔全國人口比例僅為3.8%,而研究生的比例佔全國人口的0.627%,博士生就更少了。

北京的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比例均位列全國第一。其專科以上學歷人口超過50%,意味著每兩個北京人中,就有一個是專科以上學歷。其本科學歷人口佔比高達35.3%,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這與北京高校雲集有直接關系,全國三分之一左右的985高校和211高校集中在北京。

上海、天津緊隨北京,三大直轄市奪得三甲。上海與天津都是高教重地,天津的一本錄取率更是全國第一。

內蒙古位列第四,這一點出乎很多人意料。專科以上人口佔比達到了20.55%,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大專以上學歷,本科以上人口佔比9.76%。

經濟第一的廣東,大專、本科、碩士人口佔比在全國平均線以下,大專佔比只有14.39%,本科人口佔比只有6.01%,碩士佔比只有0.37%。一方面因為廣東人口規模大,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另一方面,是其不均衡發展導致的。其實珠三角的高學歷人才還是挺多,珠三角經濟發達。孔雀東南飛,主要就飛向了長三角和珠三角。

但除了珠三角之外,廣東還有粵東、粵西,這兩個區域經濟很薄弱,像梅州、潮汕地區很多家庭都不太重視子女教育,低學歷人口眾多,廣東的學歷人口佔比就很難高得起來。

Ⅲ 我國的本科率達到了多少呢

我國的來本科率達到了4.43%。

從恢復源高考到2017年,總共有11518萬人被錄取進大學。

如果按照大概的比例計算,專科生佔一半比例,也就是說,本科生有5759萬人左右。

看起來的確是很多,但是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4億人,大學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不到9%,而本科生只佔4.43%。

就是說,即使是三本生,學歷水平也足以碾壓我國95%的人了。

因為4.43%的本科率是按照14億的總人口來算的。如果換成青壯年勞動人口去算的話,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3)中國本科學歷率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統計局計算,1997年0-14歲的總人口是 32093萬人。這些人基本是在2001年--2015年上的大學,現在是26--36歲,那這15年間錄取了約8370萬人。於是可以計算出現在中國21-35歲的人口中,有26.08%的人上了大學。

這個比例情況下,如果在城市工作,更高的錄取率下,「碰面就是大學生」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Ⅳ 中國現在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摘要 中國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

Ⅳ 全國本科生佔比是多少呢

全國本科生佔比是百分之四點四三。

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40年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11518.2萬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生佔一半,也就是說,本科生有5759.1萬人左右。但是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3億人,截止到2020年,大學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8.86%,本科生只佔4.43%。

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有:

(1)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1076萬人,比上年增加167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2)當前高校學生出國留學深造的比例大幅下降,北京大學本科生出國比例從2019年的30.01%降至了18.9%;清華大學本科生出國比例從15.3%降至6.9%。其他高校普遍降至了10%以下。

(3)應屆畢業生靈活就業比例在增加,且成為就業的主要方式之一。

(4)根據各大學的統計數據,畢業生平均需要投遞23個左右的簡歷,耗時2-3個月才能獲得5-10個面試機會並最終獲得工作錄取通知。

Ⅵ 中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是多少

本科生僅占總人口的3.4% 。

從2019年起,北京大專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50%,其中本科以上的人口佔比超過35%,在我國31個省區市中排名第一。上海大專以上人口佔比超過30%,其中本科以上佔比超18%,排名第二位。此外,天津、內蒙古的大專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20%。相比較而言,廣西、西藏、貴州大專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足10%。

這造成了兩大現象:首先,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頂尖大高校留京率持續下行;其次,不少中西部地區開出優惠條件吸引高學歷畢業生。

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2002年時是15%,到2019年,這一數據已經達到51.6%,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普及化是提高國民素質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美國在2010年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口比例是24%。不過,需要注意兩點,首先是高等教育結構是否合理,其次是高等教育的質量如何。

避免盲目學歷「競賽」:

整體學歷的提升,一方面帶來人口素質的逐步提升;但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學歷提升的盲目性。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後,繼續以學歷為導向辦學,必然會出現高職擴招、專升本擴招、研究生擴招、博士擴招。而讀完博士,從事的工作可能就是之前研究生或本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出現這種局面,無疑就是教育浪費和人才浪費。

可以看到,目前學歷所帶來溢價在減弱。現在研究生的數量在逐步上漲,相對來說本科生的競爭力在下降。而大城市本來就是高學歷人才聚集的地方,必然出現高學歷人才更多的現象。人們認為教育是對能力的一種培養,因此從薪酬上看,博士生的薪酬一般比碩士生高,碩士生的薪酬也會比本科生高,這促使了人們追求高學歷。但一些目前由博士擔任的職位,可能本科生就可以干。

Ⅶ 中國現代同齡人的本科率是多少

90後同齡人本科率大概20%,高考本科錄取率40%左右,初中升高中錄取率50%左右,所以算出來90後同齡人本科率20%左右。

大學本科:

大學本科是指高等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一般由大學或學院開展,極少部分高等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已經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

普通本科教育重於理論上的專業化通識教育,應用型本科側重於應用上的專業教育和實際技能教育,學生正常畢業後一般可獲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在中國,大學本科學歷主要分為統招全日制本科和非統招本科兩種。

普通高等教育統招本科(又稱普通本科、全日制本科)通常是由全國各地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自主招生或保送等方式進行招生,全日制教學,學制4—6年;另外應屆專科畢業生可以通過統招專升本選拔考試接受本科階段教育,學制2年。

非統招本科教育是對應統招普通本科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分為自考本科、成人高考、遠程教育、業余教育、開放教育等多種類型,沒有固定修業年限,學習方式多種多樣,學生既可以在相關教育機構學習也可以自學。

基本解釋:

[regular college course;undergraate course in a university or college] 大學或學院的基本部分(區別於預科、專科),學生畢業後一般可獲「學士」學位。

本科,大學本科的簡稱。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學生畢業後一般可獲「學士」學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是在總體上與一般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同類專業水平相一致的自學考試專業類型。

此類專業可分為分段式本科和一體式本科(註:分段式本科和一體式本科的概念是筆者為方便讀者閱讀而自創的概念)。



Ⅷ 中國現在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從恢復高考(1977年)以來,40年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9577萬人,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版生佔一半,也就是權說,本科生有4800萬人左右。
而1977年之前和民國時期的大學生少得可憐,對數據的影響不是很大。(在這里我要吐槽一下民國的大師們了,那個時候的大師水平也就那樣,瘸子裡面挑將軍,後來之所以真的成為大師,是因為後來不斷地學習,當時的大學教育水平真心不咋滴。)
看起來的確是很多,但是中國的人口總共是13億人,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換句話說,只要你是本科生,你就碾壓了97%的中國人。

Ⅸ 中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是多少

本科生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3.69%。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統計年鑒顯示,2019年,在對全國101.6萬人以上人口做了抽樣調查後發現:這一百多萬被抽樣調查大學專科人數77946人,佔比7.67%;本科學歷人數63739人,佔比6.27%;研究生6485人,佔比0.64%。整個大專以上學歷人數148170人,佔比14.58%。

抽樣調查發現:

這個抽樣調查的結果,基本就是我們國家目前的學歷現狀。也即,全國本科人口佔比只有6.3%,研究生佔比只有0.64%,大專以上學歷人口佔比只有14.6%。

看到這里,本科以上學歷的人不要再妄自菲薄了,你已經打敗了全國90%以上的人口,還是很值錢的。

這還是經過多年發展的結果。2009年,這個抽樣調查的數據中,大專以上學歷人口佔比只有7.29%。十年之間,這個數據翻了一番,堪稱不錯戰績。

Ⅹ 中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

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國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31個省份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省份有13個,在9年至10年之間的省份有14個,在9年以下的省份有4個。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和廣東受教育年限位居前五。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佔比由8.93%提升至15.47%。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古和江蘇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佔比位居前五;北京有超過四成人口擁有大學文化程度。

受教育年限:這5個省份提升多

從平均受教育年限看,在10年以上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廣東、遼寧、陝西、江蘇、吉林、新疆、海南、內蒙古和湖北13個省份。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超過11年,北京以12.64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居榜首,上海和天津分別達到11.81年和11.29年。

這三大直轄市位居前三,主要與城鎮化率高有關。作為城市經濟體,這三地的城鎮化率均早已超過80%,三地的教育基礎雄厚,因此整體的受教育年限也比較高。

三大直轄市之外,東北的遼寧、吉林和中西部的山西、陝西整體的受教育水平也比較高。這些地方在計劃經濟時代,重化工業發展較為突出,工業化帶動城鎮化,而城鎮化又影響了受教育水平。

以東北為例,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第一財經分析,東北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時間比較早,東北當年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是當時全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科教基礎很好,整體受教育水平較高。

相比之下,一些沿海發達地區如浙江和福建,受教育程度年限也比較少。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開明對第一財經分析,福建的城鎮化比較晚,加之高教基礎比較差,以前很多人受教育年限都比較短,因此整體受教育程度也比較低。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福建受教育程度低,既有過去存量的因素,也有後來增量的因素,即福建的產業結構中,輕紡工業十分突出,這些產業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文憑要求較低,加上高校資源較為薄弱,因此福建的受教育水平比較低。

西部地區尤其是大西南地區的山區比較多,教育發展較為滯後,「普九」工作完成得比較晚,再加上這一地區的城鎮化起步較晚,城鎮化率較低。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幅度較大的前5個省份為:西藏(1.5)、貴州(1.1)、上海(1.08)、安徽(1.07)和雲南(1.06)。

廣東大學文化人口佔比為何不高

從受教育程度來看,全國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 億人;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佔比由8.93%提升至15.47%。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古和江蘇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佔比位居前五。

北京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達到了41.98%,這一佔比在全國遙遙領先。一方面,北京不僅城鎮化早、城鎮化率高,而且高教資源實力也是首屈一指。另一方面,從產業結構來看,北京以現代服務業、高新產業為主,這些產業吸引的外來人口主要是以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才為主。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也可稱為數字經濟、信息經濟,這一產業一直是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熱門方向。北京市四經普結果顯示,北京在該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高達138.9萬人,相當於滬深之和。其中,相當多的從業人員,是來自外地的大學畢業生。

另一大強一線城市上海的大學文化程度人口也到了33.87%,位居全國第二。作為我國城區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上海擁有大量的跨國企業以及上證所等金融機構,總部經濟、研發創新等十分突出,進而吸引了大量人才。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2019屆畢業生留在上海工作的比例都超過七成,在全國重點高校中名列前茅。

熱點內容
推免研究生申請導師郵件主題 發布:2024-11-02 02:27:47 瀏覽:478
蘇州科技大學研究生部 發布:2024-11-02 02:17:20 瀏覽:873
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專業排名 發布:2024-11-02 02:05:52 瀏覽:277
大學專業與考研 發布:2024-11-02 01:48:52 瀏覽:202
在鄭州上大學月消費多少時間 發布:2024-11-02 01:03:25 瀏覽:202
南開大學教授艾躍進評論北大 發布:2024-11-02 01:01:41 瀏覽:46
山東大學在職博士考試 發布:2024-11-02 00:54:41 瀏覽:174
西南交通大學橋梁工程考研 發布:2024-11-02 00:53:05 瀏覽:100
山西財經大學新生宿舍 發布:2024-11-02 00:47:30 瀏覽:771
阿爾託大學博士 發布:2024-11-02 00:46:05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