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本科畢業論文控制論

本科畢業論文控制論

發布時間: 2023-03-16 11:06:48

『壹』 物流管理本科畢業論文哪個方面好寫,比較好找數據

物流管理本科畢業論文第三方物流運輸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比較好寫,比較好找數據。

物流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學、經濟學、信息技術、現代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貿易、物流類企業單位進行物流活動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等。

例如:供應貨品的采購入庫,倉庫商品儲量的統計,貨品的揀取和記錄,快遞的運輸和配送,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等。

物流管理簡介: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現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上的專業學科。

『貳』 電大法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

法律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制定的法制規范,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實行依法治國,法律維護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電大法學本科 畢業 論文題目有哪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電大法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

1、試析狄驥法學理論的思想史淵源

2、社科法學還是法教義學?

3、馬克思主義法學視野下的民生法治研究

4、工程法學體系構建研究

5、「知識-法學」的基本邏輯

6、西方後現代女性主義法學性別理論評析

7、美國新現實主義法學的發展及其啟示

8、我國法學研究生 教育 芻議

9、法學本科教育中研究性學習理念及其實施

10、我國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的沖突及協調

11、馬克思對德國歷史法學派的法哲學批判

12、通過羅馬法超越羅馬法

13、民國時期法學教育的歷史與 反思

14、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實現路徑研究

15、德國歷史法學派的發展及其意義

16、美國女權主義法學平等觀研究

17、法學視野中的國家利益研究

18、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互動關系研究

19、法學教師群體之角色沖突研究

20、美國女權主義法學平等與差異觀研究

21、分析法學的日常語言分析轉向

22、1949-1957年的中國法學教育

23、晚清社會變遷中的法學翻譯及其影響

24、法學精英培養模式研究

25、中國法學教育網路資料庫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26、略論西方馬克思主義與法學 方法 論

27、我國本科法學教育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運行

28、法制現代化視野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

29、論後現代主義哲學下環境法學研究方法

30、從「案例教學法」到「法律診所教育」

31、全日製法學本科教育若干問題研究

32、農業合作社的法學定義

33、控權--行政法的內在精神與永恆主題

34、中國本科法學教育培養目標的理性思考

35、馬克思主義法學方法論及其當代價值

36、政策定向法學派淺議

37、後現代法學述評

38、現代行政法學「服務控制論」研究--行政法學理論基礎的新探索

39、反思女性主義法學

40、環境倫理學的法學批判

經典刑法學碩士畢業論文題目

1、論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或罪刑適應原則或平等原則)

2、論犯罪概念

3、論罪與非罪的界線

4、論我國刑法中的犯罪構成

5、論犯罪構成理論

6、論犯罪客體的幾個問題

7、論犯罪結果(或危害結果)

8、論行為對象

9、論刑法中的因果關系

10、論單位犯罪

11、論刑法中的不作為

12、論犯罪的故意

13、試論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理論依據

14、試論犯罪目的與犯罪動機

15、論正當防衛

16、論犯罪預備

17、論犯罪未遂

18、論犯罪中止

19、論共同犯罪

20、論牽連犯的幾個問題

21、數罪並罰的幾個問題

22、論死刑

23、論罰金刑

24、論緩刑

25、論自首

26、累犯的幾個問題

27、論罪名

28、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幾個問題

29、論交通肇事罪

30、論走私罪

31、論洗錢罪

32、論有組織犯罪

33、論假冒商標犯罪

34、論重婚罪

35、論挪用公款罪

36、論破壞生產經營罪

37、論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線

38、論__罪

39、婚內__的刑法分析

40、論誣告陷害罪

41、論偽證罪

42、論搶劫罪

43、關於詐騙罪的幾個問題

44、貪污罪的幾個問題

45、論合同詐騙罪

46、論 保險 詐騙罪

47、論受賄罪

48、論濫用職權罪

49、論玩忽職守罪

50、論侵佔罪

51、論刑法對我國多種經濟成份的保護

52、市場經濟與刑法的適用

53、論刑法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

54、市場經濟與刑法觀念的變更

55、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

56、論刑事責任能力

57、論定罪

58、論刑事責任

59、論量刑情節

60、論"死緩"制度

法律畢業論文題目

1、傳播時代的立法泛化及其法律規制

2、美國頁岩氣能源資源產權法律原則及對中國的啟示

3、城中村村民自治建設中推進民主與法治建設

4、我國基層法治教育的時代審視和完善

5、 職場 性騷擾法律規制的困境與思考

6、論科斯法律經濟學的司法適用--從權利沖突問題角度的一個分析

7、論依憲治國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作用

8、論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

9、民營經濟對法治進程的作用

10、法律解釋的理性

11、初探英國法中的浮動抵押制度的范圍與困局

12、古代中國法律中關於權利的問題

13、復旦投毒案的法律思考

14、論傳統中國的守法理由

15、「三能一美」法學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研究--以「第二課堂」為視角

16、法學本科畢業論文模式亟待改革的原因分析

17、中國式法律移植的反思

18、談美國對船舶實施滯留和民事處罰

19、中國政黨關系法治化的路徑選擇

20、政府購買服務的法律規制

21、假離婚的法律風險

22、提升基層幹部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能力

23、略論儒家法律 文化 的傳承與再造--以「和諧觀」與「正義性」為視角

24、二十世紀末以來東西方法律與文學共舞的態勢研究

25、美國水污染源排污許可制度研究

26、俄羅斯聯邦反腐敗法制建設評析

27、淺析法律影視對美國法律文化的影響

28、數字時代美國國家版權立法新趨勢研究

29、中國法治的發展階段和模式特徵

30、 論民族地區法治文化建設的作用

31、新生代農民工法律意識的教育

32、論公共信託理論與水權制度的沖突平衡--從莫諾湖案考察

33、規劃法視角下的墨西哥城市發展進程

34、試論依法治國方略的演進歷程及現實啟示

35、美國農民土地權益保護機制及評價啟示

36、論影響民族地區法治文化建設的因素

37、法學意義上的社會弱勢群體概念

38、從中國傳統厭訟觀看現代法治建設

39、法律概念的 教學方法

40、論道德與法律的沖突與融合

41、大學生創業的法律風險分析--以合同與知識產權風險為視角

42、論法律的道德性

43、現代化進程中的法律發展透視

44、論法律解釋的基本要求與難題

45、論診所式法律教育的概念、特徵、困境及其消解

46、黔東南苗族地區習慣法與國家法的探討

47、信息自由與學術自由沖突

48、淺談依法治國戰略的實現路徑

49、日本修訂紡織品兩項法規

50、國外人才法律制度及其啟示

51、羅馬法監護監督制度的公益法理念及啟示

52、從責任規則和財產規則的角度分析 廣場舞 事件

53、基於字義的法律解釋之界限

54、和諧社會視角下的法律文化培植研究

55、融入政治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之關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制度體系


電大法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電大法學大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選題

★ 電大法學畢業論文題目

★ 電大法學畢業論文題目

★ 法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畢業論文題目

★ 法律本科畢業論文題目大全

★ 電大法學本科畢業論文範文(2)

★ 電大法學專業畢業論文參考(2)

★ 電大法學本科畢業論文

★ 電大法學專業畢業論文參考

『叄』 本科畢業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你好:這個問題是經過抄深入思考提出的,且是困擾很多人的基本問題,有的不確定怎麼問。由於不管本科畢業論文,還是研究生畢業論文,甚至科學研究,針對這點,基本方法都是一樣的。為此,常見的有比較方法、歷史資料借鑒方法、實驗或者實例方法、理論或者數值模擬分析法、引用借鑒方法,等等。

『肆』 畢業論文中研究方法,手段和步驟怎樣寫

(1)文獻研究法:根據所要研究內容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獲得充足的資料,從版而全面地了解所研究課題權的背景、歷史、現狀以及前景。

(2)研究項目分析法:在進行理論的搜集與分析之後,根據現有的研究項目整體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使理論有理有據,設計更合理。

根據許多論文的選題經驗,這一級論文的選題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本專業的研究空白、發生爭議的話題(自己的觀點感到較為充分)、對比性的話題、從其他專業角度研究本專業的話題(這是一種選題的邊際效應)、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話題、剛剛冒出來的本專業的新問題。



(4)本科畢業論文控制論擴展閱讀:

畢業論文的基本教學要求是:

1、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學生處理數據和信息的能力。

2、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3、培養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研究;文獻資料收集、閱讀和整理、使用;提出論點、綜合論證、總結寫作等基本技能。

『伍』 本科畢業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畢業論文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法,調研法,對比法,實證法等

『陸』 法學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社會調查法
這是《調研報告》最大的特色所在,也是對法學傳統理論研究方法的突破。《調研報告》一文主要採用的是訪問調查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
1、訪問調查
訪問調查的主要優點是靈活方便彈性大,可適用於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調研報告》一文採用無結構式訪問調查中的重點訪問與深度訪問的方式,主要對30餘位受訪對象進行深度訪談,這些受訪對象的資格一般為具有一定文化知識水平、對沉默權有所了解的公檢法司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但《調研報告》在採用訪問調查方式的時候,在其對調查結果的評述中並未將被「深度訪問」的對象的意見單列出來,更沒有對在進行深度訪問過程中所取得的超出原先設計的問題之外的新信息新收獲在文章中予以闡述。因為不論調查者的思維有多鏈游縝密,在與受訪者面對面的訪問調查中總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收基兆獲,若能將這些收獲也在文章中稍作提及,將會使文章內容更豐富也更具說服力。
2、問卷調查
由於訪問調查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費用較高,所需人力和時間較多,從而對規模即「量」產生限制性影響,因此為獲得較全面客觀的結果,多採用將訪問調查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研究方式。《調研報告》一文正是將這兩種方式同時結合運用的範例。其在調研中共分發問卷423份,收回有效問卷400份,其中公安人員45份,檢查人員69份,法官40份,律師27份,教學科研人員82份,普通居民137份。通過這種定量的研究方法,確保了調研方法的科學性。
《調研報告》一文通過對訪問調查與問卷調查這兩種方式的結合運用,使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對調研結果所起的重要作用:①用具體詳實的數據為「沉默權在中國」這一課題研究提供豐富的實證資料。如對「沉默權:中國老百姓的認知度有多大」這一問題,調查者就以具體數據進行說明:「絕大多數(平均佔96.7%以上)的被訪者對沉默權『知道』或『知道一點』,只有極少數被訪者(平均只佔3.3%)對沉默權一無所知,這說明我們對沉默權的的啟蒙與宣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②為理論設計提供依據。《調研報告》一文在第四部分「中國沉默權的規則設計」部分對沉默權規則的微觀設計與實施沉默權的配套措施均做了一定理論上的闡述。可以說,這部分理論的升華完全是基於前述對沉默權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如在對我國的沉默權規則應當在多大范圍、多大程度上適用,其就以調研結搏喚租果對之進行闡述:「調查統計揭示,今後我國在制定沉默權規則時,沉默權的使用范圍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應予適當的限制(有71%的被訪者持此觀點);沉默權的適用階段應主要適用於偵查階段(此階段在訴訟三階段中的贊成比例最高),或者偵查、起訴、審判三個階段都予適用(有43%的被訪者這樣認為)。」
由此可見,調查研究方法是最具客觀性及科學性的法學研究方法,也只有這種方法才能更好地為實踐服務。
二、統計分析法
《調研報告》一文運用數理統計學的方法對調查所獲的龐雜的數字進行定量分析,從而為理論推斷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與支持,其運用的統計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1、單變數描述性統計分析
《調研報告》採用的是定類變數,其取值只為類別屬性——職業,即其只將調查對象分為公安人員、檢查人員、法官、律師、教學科研人員和普通居民這六類,對每一個具體變數並無大小、程度之分。同時,從其收回的問卷數量可以看出,普通居民是出現頻次最高的變數值,為137份,即Mo=普通居民,其異眾比率Υ=(N-fmo)/N=(400-137)/400=0.6575。這說明眾數「普通居民」並不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即其餘各個變數均佔有一定比例,可反映出本次調查在對象的選取上是顧及各類調查對象的深度及廣度,從而避免片面性,較具客觀性。
2、推斷性統計分析
推斷性統計分析是根據樣本資料對總體的特徵進行推斷。《調研報告》一文主要採用通過樣本對總體的未知參數進行估計的參數估計中的總體成數的區間估計法。如在第二部分「沉默權:真的很美好嗎」的「沉默權的價值評判」中,其調查結果顯示有80%的律師認為沉默權是一項好制度,若以收回的27份律師問卷調查為樣本,同時假設該調查的置信水平為95%,則P=80%=0.8,F(t)=95%,t=1.96,n=27,則總體成數的置信區間是0.8±0.15,即65%—95%。由此可見贊成沉默是一項好制度的律師有65%到95%的比例。因此,用此方法可以對其他未被調查的律師的意見情況進行一個總體估計評判,從而未沉默權的理論分析提供更廣闊的依據空間。
三、邏輯思維方法
理論思維是社會科學研究過程的後期階段,其特點是在對文獻資料或實證資料整理簡化和定量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思維加工,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綜觀《調研報告》一文,可以看到其在形式邏輯上主要採用了歸納的方法。《調研報告》採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法,其只是對某類對象的部分進行調查,據其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從而推論出該類對象的全部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這就是不完全歸納法。在本篇調查報告中,這種方法的運用比比皆是。如在第二部分「沉默權:真的很美好嗎」的「沉默權存在的理論基礎」中,對「沉默權是否是無罪推定原則的必然要求」這一問題 ,在所有被訪者中有41%認為不是,22%回答不知道,只有37%的人認為是,可見作出准確判斷的被訪者比例並不高,從而推出「我們的普法與政法人員的培訓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的結論。可以說,歸納方法的運用,是一種從個別到一般的思維過程,在調研中這種方法的應用尤其重要,可以使調查結果具有真實性與可信性。
四、組織移植的法律移植方法
組織移植原是生物學中的概念,將其引入法學領域,用以類比研究法律移植問題。法律移植是指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制度或機制和操作技術,納入本國的法治體系中。其存在著與器官移植相類似的問題——「成功地為受體所接受」地問題。我國的許多法律存在著未經深思熟慮就把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法律簡單移植過來,造成異體排斥使許多法律移植失敗的情況。為了改善我國的刑事訴訟法,有必要進行法律移植,而沉默權的引入就是法律移植方法的體現。我們知道,沉默權制度作為現代刑事證據制度的重要內容,其最早使源於羅馬法,後來逐漸在世界各國刑事訴訟種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中國刑事訴訟法開始引入沉默權只是近幾年的事。因而就產生了沉默權在中國的可適應性問題,即中國社會現有的土壤是否真正適合沉默權這一「舶來品」的生長。可見,我國刑事訴訟法學界在不斷完善自身的進程中,也意識到應引入國外已有的先進經驗,即移植國外法律制度,同時也認識到不能盲目引進,必須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找出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缺陷以及導致這些缺陷的可遺傳的「人文基因」(即社會環境),然後尋找和培育可以用來替代和改良「人文基因」的優良基因或方法。於是,在對沉默權進行正式規范之前對其進行一定的調研,發掘其在中國的可適性有多大及完善該制度的措施就顯得相當必要且重要。但不管怎麼說,採用法律移植的方法引入沉默權,是完善我國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一條相當便捷的途徑,同時也開辟了一個嶄新的課題,具有相當的研究價值。
五、實證分析法
實證分析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其實包含著邏輯實證分析和經驗實證分析兩個基本層面。通常所說的「實證分析」一般只是指後者,也就是「社會分析方法」。所謂「經驗實證方法」是按照社會學本身的模式,將法律實施視為一種社會現象,並對這些現象作出社會學解釋的方法。可以說,在幾乎所有社會科學的實證分析方面,社會分析方法是最基礎、最普遍的一種研究方法。實證分析法是屬於描述性方法的范疇。所謂描述性方法即對現實存在的法律規范和法律活動作經驗性的表述和說明,即歸於實然(is)的范疇。實證分析法屬於一種基本的研究方法,與之相對應,在具體方法上主要注重社會調查。
在《調研報告》一文中,其在整體上採用的就是實證分析的方法,通過設計「沉默權:中國老百姓的認知度有多大」、「沉默權:真的很美好嗎」以及「沉默權在中國:是奢侈品嗎」這三個大問題再輔以各個具體的小問題來完成這一次實證調研工作。用實證分析法來研究法學並不多見,常用的是價值分析法(下文將具體闡釋),而實證分析法的作用就在於,以《調研報告》為例,通過具體親身的調研工作能獲取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可以真正對社會各界對沉默權的真實看法有個大致把握,而這些素材是法學研究者坐在書房裡所無從知曉的。而且,也只有通過這種親身的調研,才能知道引入沉默權制度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法學研究就應該是源於實踐而高於實踐,若脫離實踐,只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正如在法學界最早對實證分析與價值分析進行劃分的實證主義法學鼻祖邊沁就極力主張法學研究應以實然法為主。實際上,法律的制定、實施和改革本身必然要作用於社會,也會構成一種極為復雜的社會現象。法學研究者如果僅僅將觀察視野局限在法律規則本身,就會忽視大量的制約法律實現的社會因素。就刑事司法制度的實施而論,目前中國就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刑訊逼供,這就使對沉默權作為一種權利的研究成為必要。可以說,刑訊逼供本身並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甚至與刑事訴訟法直接相違背。但是,它為什麼發生且相當普遍,這就不僅涉及到刑事訴訟立法本身不嚴密的問題,還涉及到社會問題,因此,要對這一問題作出解釋分析,就必須採用諸如數據統計分析、訪談、社會調查等經驗分析方法,以較為精確的方式觀察某一法律現象的現狀、成因和發展軌跡,發現制約法律制定和法律實施的具體社會因素以及它們相互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分析,法學者可以為人們提供有關某一問題動態的、立體的、定量的解釋,使得自己對某一問題的認識盡可能接近客觀實際情況。這就如醫學上診斷與治療的關系一樣。社會學的分析就好比醫生對病情進行診斷,這一工作應盡可能精確,使得有關病症的病理、程度、成因得到准確的分析。至於治療甚至手術活動,則屬於建立在「知」之上的「行」的范圍了。
六、價值分析法
價值分析法是與實證分析法相對應的研究方法。法學者通常用它來論證某一原則、規則、制度的正當性和合理性,或者批判某一制度或現象的非正義性。價值分析法屬於規范性方法的范疇,所謂規范性方法是找出既有法律規范和法律實踐中的不足,並開出解決問題的處方,即歸於「應然」(ought)的范疇。對於實然與應然,我認為它們之間並不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它們是相互關聯補充的,應然是以實然為基礎,實然以應然為歸宿。就《調研報告》而言,其前三部分顯然採取的是實證分析法,而第四部分則是明顯的價值分析法

『柒』 控制論的內容.

控制論是研究各類系統的調節和控制規律的科學。它是自動控制、通訊技術、計算機科學、數理邏輯、神經生理學、統計力學、行為科學等多種科學技術相互滲透形成的一門橫斷性學科。它研究生物體和機器以及各種不同基質系統的通訊和控制的過程,探討它們共同具有的信息交換、反饋調節、自組織、自適應的原理和改善系統行為、使系統穩定運行的機制,從而形成了一大套適用於各門科學的概念、模型、原理和方法。控制論創始人維納在他的《控制論》一書的副標題上標明,控制論是「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

控制論一詞Cybernetics,來自希臘語,願意為掌舵術,包含了調節、操縱、管理、指揮、監督等多方面的涵義,維納以它作為自己創立的一門新學科的名稱,正是取它能夠避免過物游分偏於哪一方面,「不能符合這個領域的未來發展」和「紀念關於反饋機構的第一篇重要論文」的意思。

控制論是多門科學綜合的產物也是許多科學家共同合作的結晶。但是,控制論的誕生和發展是與美國數學諾伯特.維納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

維納少年時是一位天才的神童,他11歲上大學,學數學,但喜愛物理、無線電、生物和哲學,14歲考進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學動物學,後又去學哲學,18歲時獲得了哈佛大學的數理邏輯博士學位。1913年剛剛畢業的維納又去歐洲向羅素和希爾伯特這些數學大師們學習數學。正是多鍾學科在他頭腦里的匯合,才結出了控制論這顆綜合之果。維納在1919年研究勒貝格積分時,就從統計物理方面萌發了控制論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加了美國研製防空火力自動控制系統的工作,提出了負反饋概念,應用了功能模擬法,對控制論的誕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1943年維納與別格羅和羅森勃呂特合寫了《行為、目的和目的論》的論文,從反饋角度研究了目的性行為,找出了神經系統和自動機之間判舉的一致性。這是第一篇關於控制論的論文。這時,神經生理學家匹茨和數理邏輯學家合作應用反饋機制製造了一種神經網路模型。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的設計者艾肯和馮.諾依曼認為這些思想對電子計算機設計十分重要,就建議維納召開一次關於信息、反饋問題的討論會。1943年底在紐約召開了這樣的會議,參加者中有生物學家、數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他們從各自角度對信掘螞碧息反饋問題發表意見。以後又連接舉行這樣的討論會,對控制論的產生起了推動作用。1948年維納的《控制論》出版,宣告了這門科學的誕生。

控制論的研究表明,無論自動機器,還是神經系統、生命系統,以至經濟系統、社會系統,撇開各自的質態特點,都可以看作是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在這類系統中有專門的調節裝置來控制系統的運轉,維持自身的穩定和系統的目的功能。控制機構發出指令,作為控制信息傳遞到系統的各個部分(即控制對象)中去,由它們按指令執行之後再把執行的情況作為反饋信息輸送回來,並作為決定下一步調整控制的依據。

這樣我們就看到,整個控制過程就是一個信息流通的過程,控制就是通過信息的傳輸、變換、加工、處理來實現的。反饋對系統的控制和穩定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無論是生物體保持自身的動態平穩(如溫度、血壓的穩定),或是機器自動保持自身功能的穩定,都是通過反饋機制實現的。反饋是控制論的核心問題。控制論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過信息的變換和反饋作用,使系統能自動按照人們預定的程序運行,最終達到最優目標的學問。

控制論是具有方法論意義的科學理論。控制論的理論、觀點,可以成為研究各門科學問題的科學方法,這就是撇開各門科學的質的物點,把它們看作是一個控制系統,分析它的信息流程、反機制和控制原理,往往能夠尋找到使系統達到最佳狀態的方法。這種方法稱為控制方法。控制論的主要方法還有信息方法、反饋方法、功能模擬方法和黑箱方法等。信息方法是把研究對象看作是一個信息系統,通過分析系統的信息流程來把握事物規律的方法。反饋方法則是動用反饋控制原理去分析和處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所衷腸反饋控制就是由控制器發出的控制信息的再輸出發生影響,以實現系統預定目標的過程,正反饋能放大控製作用,實現自組織控制。但也使偏差愈益加大,導致振盪。負反饋能糾正偏差,實現穩定控制,但它減弱控製作用、損耗能量。功能模擬法,就是用功能模型來模仿客體原型的功能和行為的方法。所謂功能模型就是只以功能行為是相似為基礎而建立的模型。如獵手瞄準獵物的過程與自動火炮系統的功能行為是相似的,但二者的內部結構和物理過程是截然不同的,這就是一種功能模擬。功能模擬法為仿生學、人工智慧、價值工程提供了科學方法。黑箱方法也是控制論的主要方法。黑箱就是指那些不能打開箱蓋,又不能從外部觀察內部狀態的系統。黑箱方法就是通過考察系統的輸入與輸出關系認識系統功能的研究方法。它是探索復雜大系統的重要工具。

控制論誕生後,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與迅猛地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第一個時期為本世紀50年代,是經典控制論時期。這個時期的代表著作有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45年在美國發表的《工程式控制制論》。第二個時期是60年代的現代控制論時期。導彈系統、人造恆星,生物系統研究的發展,使控制論的重點從單變數控制到多變數控制,從自動調節向最優控制,由線性系統向非線性系統轉變。美國卡爾曼提出的狀態空間方法以及其它學者提出的極大值原理和動態規劃等方法,形成了系統測辨、最優控制、自組織、自適應系統等現代控制理論。第三時期是70年代後的大系統理論時期。控制論由工程式控制制論、生物控制論向經濟控制論、社會控制論發展。1975年國際控制論和系統論第三屆會議,討論的主題就是經濟控制論的問題。1978年的第四屆會議,主題又轉向了社會控制論。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人工智慧研究的開展,使控制系統顯現出規模龐大,結構復雜,因素眾多,功能綜合的特點,從而控制論也向大系統理論發展。在世976年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的學術會上,專題討論了「大系統理論及應用」問題。控制論也形成了工程式控制制論、生物科。其中生物控制論又分化出神經控制論、醫學控制論、人工智慧研究和仿生學研究。社會控制論則把控制論應用於社會的生產管理、效能運輸、電力網路、能源工程、環境保護、城市建議,以至社會決策等方面。維納在1950年出版的《人有人有的用處——控制論和社會》一書中著重論述了通信、法律、社會政策等等與控制論的聯系。阿希貝1958年發表的《控制論在生物學和社會中的應用》一文,認為運用非線性系統的控制理論,可以研究社會系統。

控制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它體現了現代科學整體化發展趨勢,為現代科學技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學方法。我國際60年代初就開始翻譯介紹控制論的著作,但是,只是近年來才開始對它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經濟、人口、能源、生產管理等方面,開始運用控制論建立數學模型。如投入產出模型、人口模型等,在運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捌』 畢業論文---關於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研究,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寫

試論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內部控制是一個古老而又重滿活力的話題,其目的就是要迴避風險,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就是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控制系統。修訂後的《會計法》已於2000年7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這一規定體現了兩層含義:一是各單位都必須建立內部會計監督制度,這是各單位的法定義務,必須履行。二是各單位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必須健全。僅制定製度是不夠的,還必須健全,即所制定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切合實際、有效執行。同時,這一條規定也是新增的,盡管在此之前,《會計法》也有會計監督的條文,但專門對企事業提出在本單位內部要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還攜擾是第一次。為了規范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中國證監會於2000年11月份,發布了《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細則》,財政部於2001年6月份,發布了《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這些規范的發布和實施,對於強化企業內部監督,整頓和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天,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和激烈的同業競爭,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並在實際工作中加以應用,充分發揮其作用,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內部控制制度的內涵 內部控制制度是指一個單位的各級管理部門,為了保護經濟資源的安全完整,確保經濟信息的真實、正確,利於協調經濟行為,控制經濟活動,利用單位內部因分工而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並予以規范化、系統化,使之組成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 內部控制制度是在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經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現代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預定目標,要實現預期目標,就必須制訂計劃、制定製度,進行科學的社會分工,按照科學的程序來控制、規范運作者、記錄者、傳遞者的行為,內部控制制度是這些管理手段的總稱。理解該概念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內部控制制度的主體 盡管內部控制的概念最早是由審計師而不是管理者提出的,但必須明確,內部控制的主體是企業管理機構而不是審計人員。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與有效成為現代審計的首選內容。 (二)內部控制制度的客體 內部控制的客體是其作用的對象,即它要解決的問題。內部控制屬於企業管理的范疇,其所控制的對象無疑在企業內部。現代企業管理的特點之一就是對各種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以保證其正確、合理、合法和經濟有效。因此,對企業整體考察,內部控製作用的對象應該是企業內部的各種經濟活動。 (三)內部控制制度的目吵宴標 按一般比較公認的觀點,內部控制的目標有四個:第一,保護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第二,確保會計信息的准確性和可靠性;第三,促進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第四,保證企業管理部門方針、政策和指令的貫徹執行。 (四)內部控制制度的手段 內部控制的手段是為實現上述目的而採用的各種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程序和措施的總和。在企業內部只要是以職責分工為基礎所設計的控制手段,即對經濟業務活動進行制約和協同的各種方法和措施都屬於內部控制的范疇。例如,企業內部普遍實行的部門責任制、崗位制、目標責任制、錢賬物分管制、各種計劃、業務處理規程和各種核對與審批制度等都是具體的內部控制手段。以職責分工為基礎設計控制手段是內部控制的一大特點,也是使之區別於其他控制的重要標志。 (五)內部控制制度的實質 從系統的觀點來看,內部控制是企業整個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其主體是企業管理者,其課題寓於企業管理客體范圍之內,其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手段最終都要服從於整個企業管理目標的需要。因此,內部控制制度實質上是一種管理制度。 二、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因素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根據內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目標,對建立和設計內部控制制度具有規律性和普遍意義的知識進行高度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指導性的法則和標准。它回答為實現控制目標應當如何指導科學建立和設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沒有正確的指導原則,就不可能設計出科學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根據內部控制的基本目標,建立和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應遵循以下原則:辯碰旦 1、合法性原則 內部控制本身就是經濟控制的核心,經濟監督是實現科學控制的基本環節。沒有經濟監督就沒有科學的經濟控制。國家為加強宏觀經濟控制統一制定、頒布了方針政策和財經法規制度,企業等單位為實現經營目標和加強微觀經濟控制制定了經營方針和內部管理制度。按照控制論的原則,這些均是為了實現經濟管理科學化,藉以約束和規范人們的經濟行為而實施的預防性控制。內部控制本身既是預防性控制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確保其它預防性控制實現的進一步控制。因此,建立和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必須以有利於加強經濟監督、確保財經法規和經營方針貫徹執行為目標,這是應予遵循的首要原則。

『玖』 論文的格式要求

論文的格式要求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論文的格式要求,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編排式樣及字體字型大小

1、論文封面

文頭:封面頂部居中,宋體3號加粗,上下各空兩行。固定內容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本(專)科畢業論文」。

論文標稿簡嫌題:黑體2號加粗,文頭下居中。

論文副標題:黑體小2號加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姓名、層次(高中起點本科、專科升本科專科等)、專業、年級、學號、指導教師、成績項目名稱在正副標題下居中依次排列,各佔一行。以上內容均用黑體3號加粗。指導教師和成績兩欄內容留空,由指導教師和學院畢業論文領導小組根據具體情況填寫。

以上所有內容均需列印在一頁中。

2、中文內容摘要及關鍵詞

「中文摘要」用黑體小3號加粗,頂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用宋體小4號,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關鍵詞三字用黑體小3號,內容用黑體小4號;關鍵詞單佔一行;各個詞中間空一空格。

中文內容摘要及關鍵詞列印在一頁中。

3、目錄

「目錄」用黑體3號加粗,頂部居中;內容用仿宋體小4號。

4、正文文字

論文標題用黑體3號,頂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用宋體小4號,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行間距1。25倍。忌用異體字、復合字及一切不規范的簡化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體字。

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黑體小3號;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黑體小4號;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三級以下標題:三、四、五級標題序號分別為「1。」、「(1)」和「①」,與正文字體字型大小相同,可根據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後必須加句號。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

5、注釋

正文中加註之處右上角加數碼,形式為「①」或「⑴」,同時在本頁留出適當行數,用橫線與正文分開,空兩格後寫出相應的注號,再寫注文。注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每個注文各佔一段,用5號楷體。

注釋文獻為期刊時,書寫格式為:序號 作者。題目。期刊名, 年份(期數):起止頁碼。例如:

[2] 王健。高額儲蓄與國際收支順差的利弊及對策。《經濟與管理研究》,XX(2):5—10

注釋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序號 作者(和譯者)。書名。出版地:出版單位,年份:起止頁碼。例如:

[3] 王眾托。《企業信息化與管理變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XX。20—30

引用互聯網站上的.文章時,著文的格式為:序號 作者。文章題名。網址。發布時間。例如:

[15]王金營。中國和印度人力資本投資在經濟增長作用的比較 年8月9日發布咐唯

6、附錄

項目名稱用黑體小3號,在正文後空兩行頂格排印,內容編排參考正文。

7、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用黑體小3號,在正文或附錄後空兩行頂格排印,另起行空兩格用宋體小4號排印參考文獻內容,具體編排方式同注釋。

8、指導教師評語

項目名稱用黑體2號,第一行居中編排。內容由指導教師列印或手寫並在指定位置簽署姓名和日期。

9、答辯委員會評語

項目名稱用黑體2號,第一行居中編排。具體內容由學院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列印或手寫,由答辯委員會負責人在指定位置簽署姓名和日期。

(二)論文中的圖、表和公式

1、表

正文或附錄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頭和表體兩部分,編排的基本要求為:

表頭:表頭包括表號、標題和計量單位,用黑體5號,在表體上方與表格線等寬度編排。其中,表號居左,格式為「表1」,全文表格連續編號;標題居中,格式為「××表」;計量單位居右,參考格式為:「計量單位:元」。

鍵手2、圖

文章中的圖應統一編號並加圖名,格式為「圖1××圖」,用黑體5號在圖的下方居中編排。

3、公式

論文中的公式應居中編排,有編號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編號排在右側,編號形式為「(1)」。公式下面有說明時,應頂格書寫。較長的公式可轉行編排,在加、減、乘、除號或等號處換行,這些符號應出現在行首。

(三)標點符號和計量單位

1、標點符號

論文寫作中應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忌誤用、混用,中英文標點符號應區分開。

2、計量單位

論文中所用單位一律採用法定計量單位,單位名稱和符號的書寫方式,應採用國際通用符號。

(四)用紙規格和裝訂

畢業論文一律用a4列印紙,於右下角加頁碼。頁面設置為:上、下2.5厘米,左、右2.厘米,頁眉1.5厘米、頁腳1.5厘米,裝訂線位置左側1厘米。

(五)畢業論文由學生自己裝訂,上交一份。

拓展: 論文的研究方法

文獻閱讀法。

通過網路資源、高校圖書館網路資料庫資源、校圖書館館藏圖書等方式,獲得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網路資源一般使用CNKI,萬方。通過大量文獻的閱讀和學習,吸取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精華,形成了自己研究的理論框架。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

一些如經濟總量分析、人員遷徙、消費結構等涉及量化指標的分析,需採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於行業和企業則多以官方統計數據和年報季報為基礎,採用經濟模型進行了定量分析。

微觀與宏觀分析相結合。

從宏觀處著手,找到各類影響因素,然後再以某一行業為例,即從微觀的角度,進一步論證其准確度。在此基礎上,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的分析更加能夠印證某一領域的發展狀況和進展情況等。

理論與實際分析相結合。

論文研究必須經過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只有理論,論文顯得枯燥,加上一些實際案例,比如以公司、實例為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使研究結果建議更具有科學性。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系統科學法。

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橫向科學的迅猛發展,為發展綜合思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地完善。而以系統論方法、控制論方法和資訊理論方法為代表的系統科學方法,又為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

;

『拾』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論文3000字

在現代生活中,計算機的應用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計算機應用技術水平的提升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計算機應用技術3000字 畢業 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計算機應用技術3000字畢業論文篇一:《計算機應用與技術探討》
[關鍵詞]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計算機應用技術得到的迅猛發展,在各個行業中均已廣泛應用。計算機應用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需要提升具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安全保護意識。計算機應用技術水平的提升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 文章 首先介紹了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概況,分別對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用途和發展現狀進行討論,再次討論了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從而詳細的論述了我國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情況。

[摘 要]計算機應用 發展現狀 發展趨勢

當今社會,計算機應用涉及到了數據處理、家庭和辦公自動化、遠程信息控制和信息系統構建等多中領域,分別需要不同的技術支撐和技術應用范圍。而如何有效的掌握知識,促進能力,拓展創新,是推廣和使用信息技術的必由之路。

從計算機的發展歷程看,也是知識和技術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和過程,隨著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技術的出現使用,計算機的功能更大的被發掘出來,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了人工,成為重要的角色。

一、全面掌握應用知識,提高應用技術能力

所有計算機技術答斗的應用是以掌握相關的知識為前提的,這種知識可以使理論的,也可以是操作的,可以集中學習,也可以邊學邊做。在當前計算機的應用領域,關乎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有很多,像計算機教學、平面設計、軟體開發與應用、信息工程師和系統管理等,除了要求掌握基本通用的知識外,專業方面的知識也甚為關鍵。

每個計算機工作的技術應用人員,需全面系統的掌握計算機知識應用的理論體系,以完整夯實的基礎帶動應用能力的發展,遵照社會需求,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復鞏固基本的應用知識,反復操練應用技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運用,在實際工作中,會面臨到很多新的情況,這就需要能融會貫通,隨機應變,通過知識的變式和創新,能力的在發展去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計算機知識和能力的變通性和替代性很強,沒有單一的要求,需要計算機應用操作人員觸類旁通。

二、以重點為核心,以多元化發展為方向

計算機的應用技術的分工日漸細密,而且各個工種是相互配合和合作的形勢展開,每個人只需重點掌握一項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就可大有作為,成為自己的關鍵,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當確立重點,在不同的工作領域確定不同的自我應用技術。

以重點為核心,以多元化發展為方向,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重點性和全面性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因為計算機技術本身都存在有本質的和密切的聯系,不存在單一技術領域,都是知識某一部分的合成,像在平面設計方面,同時運用到了“辦公自動化、網頁製作和PS”等基本知識,您只懂得平面的創意或設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相關的技術支持,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應用型和技術型是互相統一的,要理論知識和技術並重,重點突出和全面發展兼具,這樣才會有效的發揮出個人應用技術的效能。

三、有效拓展能力,推動應用創新

在當前計算機 教育 中,應用人才的培養與學術研究和市場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從某種程度上說,只重視理論而忽視技術能力和創新實踐的培養,這樣的應用僅僅停留在知識應用的表層,無法深入到技術能力深處,無法推動應用創新。

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實踐操作和技術應用清迅磨的問題,往往不能有效迅速的解決,這就是確乏 經驗 的表現,經驗是學不昌陸到的,是在實際應用工作中感悟到的,是個人的自我思考和體會。

在知識學習和運用的同時,必須輔之以計算機的實踐操作,感受能力的體現,不斷 總結 經驗,提高應用技術的熟練度,方能化繁為簡,形成真正的能力,這是從現實中磨礪出來的。在能力提高的同時,通過完善理論體系和能力體系,完全會有自己獨特的創新和感悟,來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主要問題。而知識和能力應用的嵌入式和混合式發展,要求計算機從業者有著全面的知識底子和互通的理論融合。針對某一問題的解決,做到多樣化和多重性,以求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 措施 ,而且能起到熟練技能和選擇優化的效果。

四、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技術的內容非常廣泛,可粗分為計算機系統技術、計算機器件技術、計算機部件技術和計算機組裝技術等幾個方面。計算機技術包括:運算 方法 的基本原理與運算器設計、指令系統、中央處理器(CPU)設計、流水線原理及其在CPu設計中的應用、存儲體系、匯流排與輸入輸出。計算機作為一個完整系統所運用的技術。主要有系統結構技術、系統管理技術、系統維護技術和系統應用技術等。計算機領域中所運用的技術方法和技術手段。計算機技術具有明顯的綜合特性,它與電子工程、應用物理、機械工程、現代通信技術和數學等緊密結合,發展很快。

第一台通用電子計算機ENIAC就是以當時雷達脈沖技術、核物理電子計數技術、通信技術等為基礎的。電子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對計算機技術產生重大影響,二者相互滲透,密切結合。應用物理方面的成就,為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真空電子技術、磁記錄技術、光學和激光技術、超導技術、光導纖維技術、熱敏和光敏技術等,均在計算機中得到廣泛應用。機械工程技術,尤其是精密機械及其工藝和計量技術,是計算機外部設備的技術支柱。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各自的進步,以及社會對於將計算機結成網路以實現資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長,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也已緊密地結合起來,將成為社會的強大物質技術基礎。離散數學、演算法論、語言理論、控制論、資訊理論、自動機論等,為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計算機技術在許多學科和工業技術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又在幾乎所有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

1.系統結構技術

它的作用是使計算機系統獲得良好的解題效率和合理的性能價格比。電子器件的進步,微程序設計和固體工程技術的進步,虛擬存儲器技術以及 操作系統 和程序語言等方面的發展,均對計算機系統結構技術產生重大影響。它已成為計算機硬體、固件、軟體緊密結合,並涉及電氣工程、微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理論等多學科的技術。

2.系統管理技術

計算機系統管理自動化是由操作系統實現的。操作系統的基本目的在於最有效地利用計算機的軟體、硬體資源,以提高機器的吞吐能力、解題時效,便利操作使用,改善系統的可靠性,降低算題費用等。

3.系統維護技術

計算機系統實現自動維護和診斷的技術。實施維護診斷自動化的主要軟體為功能檢查程序和自動診斷程序。功能檢查程序針對計算機系統各種部件各自的全部微觀功能,以嚴格的數據圖形或動作重試進行考查測試並比較其結果的正誤,確定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4.系統應用技術

計算機系統的應用十分廣泛。程序設計自動化和軟體工程技術是與應用有普遍關系的兩個方面。程序設計自動化,即用計算機自動設計程序,是使計算機得以推廣的必要條件。早期的計算機靠人工以機器指令編寫程序,費時費力,容易出錯,閱讀和調試修改均十分困難。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的應用和技術操作過程當中,首先要夯實基礎,以此培養能力,提高技能,達到知識和能力的融會貫通和綜合應用,從而提高素質,然後以計算機主幹核心知識構造自己的應用體系,確定目標,將計算機的多功能化融會到日常生活當中,有效解決各種為題,打造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侯曉璐.淺析計算機應用的發展現狀和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7).

[2] 馮麗萍,張華.淺談計算機技術發展與應用[J].現代農業.2012(08).

[3] 馬忠鋒.計算機應用的現狀與計算機的發展趨勢[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07).

[4] 蔣天宏.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的原因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8(34)
計算機應用技術3000字畢業論文篇二:《初探計算機應用與技術》
[摘 要]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和操作的普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的輔助作用,成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成為我們必備的基本技能,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計算機技術在工作中的重大作用,要求我們能有效的去靈活運用和操作,熟練的掌握基本的知識而後應用技術,為以後的熟練工作打下基礎。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 技術

當今社會,計算機應用涉及到了數據處理、家庭和辦公自動化、遠程信息控制和信息系統構建等多中領域,分別需要不同的技術支撐和技術應用范圍。而如何有效的掌握知識,促進能力,拓展創新,是推廣和使用信息技術的必由之路。

從計算機的發展歷程看,也是知識和技術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和過程,隨著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技術的出現使用,計算機的功能更大的被發掘出來,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了人工,成為重要的角色。

一、全面掌握應用知識,提高應用技術能力

所有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是以掌握相關的知識為前提的,這種知識可以使理論的,也可以是操作的,可以集中學習,也可以邊學邊做。在當前計算機的應用領域,關乎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有很多,像計算機教學、平面設計、軟體開發與應用、信息工程師和系統管理等,除了要求掌握基本通用的知識外,專業方面的知識也甚為關鍵。

每個計算機工作的技術應用人員,需全面系統的掌握計算機知識應用的理論體系,以完整夯實的基礎帶動應用能力的發展,遵照社會需求,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復鞏固基本的應用知識,反復操練應用技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運用,在實際工作中,會面臨到很多新的情況,這就需要能融會貫通,隨機應變,通過知識的變式和創新,能力的在發展去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計算機知識和能力的變通性和替代性很強,沒有單一的要求,需要計算機應用操作人員觸類旁通。

二、以重點為核心,以多元化發展為方向

計算機的應用技術的分工日漸細密,而且各個工種是相互配合和合作的形勢展開,每個人只需重點掌握一項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就可大有作為,成為自己的關鍵,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當確立重點,在不同的工作領域確定不同的自我應用技術。

以重點為核心,以多元化發展為方向,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重點性和全面性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因為計算機技術本身都存在有本質的和密切的聯系,不存在單一技術領域,都是知識某一部分的合成,像在平面設計方面,同時運用到了“辦公自動化、網頁製作和PS”等基本知識,您只懂得平面的創意或設計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相關的技術支持,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應用型和技術型是互相統一的,要理論知識和技術並重,重點突出和全面發展兼具,這樣才會有效的發揮出個人應用技術的效能。

三、有效拓展能力,推動應用創新

在當前計算機教育中,應用人才的培養與學術研究和市場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從某種程度上說,只重視理論而忽視技術能力和創新實踐的培養,這樣的應用僅僅停留在知識應用的表層,無法深入到技術能力深處,無法推動應用創新。

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實踐操作和技術應用的問題,往往不能有效迅速的解決,這就是確乏經驗的表現,經驗是學不到的,是在實際應用工作中感悟到的,是個人的自我思考和體會。

在知識學習和運用的同時,必須輔之以計算機的實踐操作,感受能力的體現,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應用技術的熟練度,方能化繁為簡,形成真正的能力,這是從現實中磨礪出來的。在能力提高的同時,通過完善理論體系和能力體系,完全會有自己獨特的創新和感悟,來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主要問題。而知識和能力應用的嵌入式和混合式發展,要求計算機從業者有著全面的知識底子和互通的理論融合。針對某一問題的解決,做到多樣化和多重性,以求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措施,而且能起到熟練技能和選擇優化的效果。

四、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技術的內容非常廣泛,可粗分為計算機系統技術、計算機器件技術、計算機部件技術和計算機組裝技術等幾個方面。計算機技術包括:運算方法的基本原理與運算器設計、指令系統、中央處理器(CPU)設計、流水線原理及其在CPu設計中的應用、存儲體系、匯流排與輸入輸出。計算機作為一個完整系統所運用的技術。主要有系統結構技術、系統管理技術、系統維護技術和系統應用技術等。計算機領域中所運用的技術方法和技術手段。計算機技術具有明顯的綜合特性,它與電子工程、應用物理、機械工程、現代通信技術和數學等緊密結合,發展很快。

第一台通用電子計算機ENIAC就是以當時雷達脈沖技術、核物理電子計數技術、通信技術等為基礎的。電子技術,特別是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對計算機技術產生重大影響,二者相互滲透,密切結合。應用物理方面的成就,為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真空電子技術、磁記錄技術、光學和激光技術、超導技術、光導纖維技術、熱敏和光敏技術等,均在計算機中得到廣泛應用。機械工程技術,尤其是精密機械及其工藝和計量技術,是計算機外部設備的技術支柱。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各自的進步,以及社會對於將計算機結成網路以實現資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長,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也已緊密地結合起來,將成為社會的強大物質技術基礎。離散數學、演算法論、語言理論、控制論、資訊理論、自動機論等,為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計算機技術在許多學科和工業技術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又在幾乎所有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

1.系統結構技術

它的作用是使計算機系統獲得良好的解題效率和合理的性能價格比。電子器件的進步,微程序設計和固體工程技術的進步,虛擬存儲器技術以及操作系統和程序語言等方面的發展,均對計算機系統結構技術產生重大影響。它已成為計算機硬體、固件、軟體緊密結合,並涉及電氣工程、微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理論等多學科的技術。

2.系統管理技術

計算機系統管理自動化是由操作系統實現的。操作系統的基本目的在於最有效地利用計算機的軟體、硬體資源,以提高機器的吞吐能力、解題時效,便利操作使用,改善系統的可靠性,降低算題費用等。

3.系統維護技術

計算機系統實現自動維護和診斷的技術。實施維護診斷自動化的主要軟體為功能檢查程序和自動診斷程序。功能檢查程序針對計算機系統各種部件各自的全部微觀功能,以嚴格的數據圖形或動作重試進行考查測試並比較其結果的正誤,確定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4.系統應用技術

計算機系統的應用十分廣泛。程序設計自動化和軟體工程技術是與應用有普遍關系的兩個方面。程序設計自動化,即用計算機自動設計程序,是使計算機得以推廣的必要條件。早期的計算機靠人工以機器指令編寫程序,費時費力,容易出錯,閱讀和調試修改均十分困難。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的應用和技術操作過程當中,首先要夯實基礎,以此培養能力,提高技能,達到知識和能力的融會貫通和綜合應用,從而提高素質,然後以計算機主幹核心知識構造自己的應用體系,確定目標,將計算機的多功能化融會到日常生活當中,有效解決各種為題,打造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孫曉風.網路改變生活――突飛猛進的計算機網路[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7

[2] 李輝.信息處理技術與工具[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8

[3] 計算機專業知識教材編寫組.計算機專業知識核心[M].人民出版社,2011,1

[4] 計算機應用教程[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1

[5] 計算機應用基礎編寫組.計算機應用基礎[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7
計算機應用技術3000字畢業論文篇三:《試談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
摘 要:本文則主要針對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簡要概述、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歷史和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索,分析我國目前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狀況。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技術;發展歷史;發展狀況;發展趨勢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對於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人們對於計算機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了。這要勢必對於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的改革和更新才能不斷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對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念,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高科技原動力。

1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概念

計算機應用技術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對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影響最為廣泛、最為直接的一門技術和學科。所謂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就是指計算機能夠應用於社會各個行業中和各個領域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等,它是一門比較系統的邊緣性學科,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的很重要的一門專業知識。計算機應用技術不單單知識研究著計算機的專業知識,它在應用方面還綜合了其他很多的知識,是計算機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有效結合,也是轉向其他專業領域的重要載體。計算機的應用的分類可以大體的分為數值計算領域和非數值計算領域,各有各的特點,對於其他行業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有很重要的作用。

2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歷史

計算機應用技術在我國最早是在19世紀40年代中期出現的,在我國的主要應用還只是應用於國防武器的生產和研究方面,並沒有真真正正的應用於人民的日常和現實生活之中,處於這個階段的計算機主要還是數值領域的計算機應用。到了20世紀50年代之後,計算機應用技術開始向非數值領域的階段發展,應用面也開始逐步擴大,逐步由軍事領域向企業信息管理、工商業事務處理以及相關的數據處理等方面發展。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應用技術開始被廣泛的應用到社會經濟等更多的領域,這大約是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之後,計算機應用技術在現在的階段已經很廣泛的應用於服務行業、農業以及 文化 教育等行業,也開始進入到了普通人們的生活,進入到了千家萬戶。與此同時,信息網路也開始在全球的范圍內廣泛流行,人們將計算機應用技術和網路的技術有效的結合,使得計算機應用技術開始在網路方面的發展有所建樹,大大的促進了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加快了信息化社會的發展。

3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現狀

3.1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廣泛應用

計算機應用技術目前為止已經進入到了我國的各行各業,而且其應用技術廣泛,涉及面也比較廣。除此之外,應用涉及的領域也有所擴大,不單單是數據處理的領域,還設計了數值計算、過程檢測與控制和近幾年剛剛興起的人工智慧所涉及的領域。

數據處理是現階段計算機應用最為廣泛的一個領域,主要應用是對相關的數據資料的應用和處理,比如加工處理、操作和管理等,使用計算機既方便又快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近幾年,各個公司也已經逐步的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統,有效地對相關的信息進行管理、處理和儲存。數值計算也是一個計算機應用技術較為廣泛的領域,因為計算機具有運算速度快、精度高、判斷能力強等特點,產生了很多的學科,例如生物控制、計算物理、計算化學等學科。過程檢測和控制,主要利用計算機的自動控制的能力,對生產中的某些信號進行自動的檢測,並且自行的錄入到計算機系統並同時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相關的處理,同時加快了自動化的生產效率。人工智慧,是將計算機模擬人類的大腦,主要是人類的思維活動和判斷能力等,使得計算機的適應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等更加強大了。

3.2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主要作用和存在的相關問題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對於社會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現在對於社會關系的發展和社會關系的發展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計算機應用技術在社會中的廣泛應用,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在受到時間和地域的影響,解決了很多由於信息不暢而導致的各種不方便的問題。在短短的幾秒鍾之內,人們就可以將自己想要表達的信息表達出去,大大的增加的社會的交往,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有助於社會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和社會交往。除此之外,還促進了社會的信息化的發展,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復雜的信息等可以被儲存到電腦之中,更多的信息可以被廣泛的共享和使用,這為社會的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基本的條件。

但是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在社會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泛,隨著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因為我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發展歷史較短,發展水平相對比較低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上網的企業和上網的家庭用戶的數量遠遠不如西方的發達國家,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普及程度和應用程度等與西方的國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還有,我國的對於信息化的發展投入力度還不夠,進而限制了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無法滿足計算機應用技術在相關的技術方面的要求。西方發達國家的信息化水平比較高,對於信息的研發力度較大,所以計算機的應用技術相對來說就比較發達。所以我國的有關的科技發展速度和改革更新的速度等都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其相關的 政策法規 等也需要進一步的改善。

4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計算機應用技術為了以後能夠充分的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要充分的摸清以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趨勢,使得計算機應用技術能夠更好的為當今的社會等服務,朝著微型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發展。

當今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已經不僅僅應用於一些較大的電器,已經應用到了家用電器和一些比較微型的小型設備之中了,另外還有一些將處於工業控制的核心部位等,使得有些小型的電器步入智能化的步伐之中。除此之外,還有些掌上電腦、iPad等電器之中,受到更廣大歡迎。智能化是當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其主要的模仿人們的“聽、說、讀、寫、想”等過程,使得某些電器具有人類的思維模式和邏輯判斷的能力。巨型化的發展趨勢,與微型化的計算機並不矛盾。這里的巨型化指的並不是計算機的體積,而是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快速、精度更高,同時能夠儲存更多的信息,性能更強。目前我國正在研究性能比較強大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其運算速度能夠達到每秒鍾幾百億次,正在朝著巨型化的方向發展。

5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對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概述,發展現狀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同時還對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趨勢等有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分析和探討。計算機應用技術對於人們的學習生活等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企業的發揮有了更明顯的作用。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大大的加快了我國信息化的發展進程,我國以後計算機應用技術必然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等也有更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侯曉璐.淺析計算機應用的發展現狀和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7).

[2]馮麗萍,張華.淺談計算機技術發展與應用[J].現代農業,2012(08).

[3]馬忠鋒.計算機應用的現狀與計算機的發展趨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7).

熱點內容
易中天大學生 發布:2025-01-12 01:31:05 瀏覽:339
取消高考全部上大學 發布:2025-01-12 01:09:32 瀏覽:404
大學生女發型 發布:2025-01-12 01:03:45 瀏覽:306
景德鎮陶瓷大學老師吧 發布:2025-01-12 01:03:04 瀏覽:837
吉首大學張景龍教授 發布:2025-01-12 00:40:09 瀏覽:577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田琳簡歷 發布:2025-01-12 00:37:04 瀏覽:248
淮安大學城申通快遞電話 發布:2025-01-12 00:23:11 瀏覽:262
上海開放大學老師諸杭 發布:2025-01-12 00:11:39 瀏覽:950
中山大學副教授周建華 發布:2025-01-12 00:03:52 瀏覽:100
重慶大學楊宇教授 發布:2025-01-11 23:59:32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