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❶ 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
中醫學起源於漢族,是由漢族人民發展出來的,它本身也是漢族文化體系的組成部分。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篇1
淺談中醫學對心力衰竭的認識
心力衰竭,是各種原因導致心臟負荷過重、心肌損害及收縮力減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償期)的一種綜合征,是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其發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趨嚴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問題。中學對本病病因病機的認識淵源已久。在治療上也已取得了較理想的療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醫結合市級課題《中葯益心湯對心衰患者血漿腦鈉肽作用的臨床研究》結果再次證實利用中醫理論指導臨床,運用中醫中葯治療該病對於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醫學對心力衰竭的認識
心力衰竭屬於中醫的“心水”、“心悸”、“喘證”、 “水腫”等范疇。《內經》記載:“心脹者,煩心短氣,卧不安”、“脈痹不已,復感外邪,內舍於心……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上氣而喘”,“心脹”和“心痹”就其臨床表現而言可歸於心力衰竭。張仲景發展了《內經》水氣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匱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卧,煩而躁,其人陰腫”,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狀。中醫學“心衰”病名首見於唐代孫思邀《備急千金要方》。詳述見於宋代《聖濟總錄·心臟門》:“心衰則健忘,不足則胸腹脅下與腰背引痛。驚悸,恍惚,少顏色,舌本強”,此處“心衰”雖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現,但與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聯系的。
2、中醫學對心力衰竭病因病機的認識
中醫學認為心主血脈,心力衰竭則是各種病因導致這一功能受損而發生的病證。心衰的病因主要為心臟自病或他臟之病影響及心,造成氣血陰陽諸虛,或六淫外邪犯心,從而損傷心臟。
2.1 心氣虛衰為發病基礎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動血液在全身經脈中運行以濡養周身,心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心氣”上,即心氣是推動血液在血脈中運行的動力來源。心氣充沛,才能維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證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脈管中正常運行。正如《仁齋直指方》所謂:“人以氣為主,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竅壤判……血脈流行者亦氣也……盛則盈,衰則虛”。可見,若心氣虛衰,推動血液運行無力,就會出現周身失養,進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內經》稱“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聖濟總錄》:“虛勞驚悸者,心氣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則明確指出了心氣虛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機。鄧鐵濤[1]認為:“五臟皆致心衰,非獨心也”。肺、脾、肝、腎的功能失調都可影響到心,而發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與肺、脾、腎等臟相互影響。
2.2 正虛為本,瘀血為標
心力衰竭發病機制始則多因心氣虛弱、氣不運血、心陰虧耗,表現為氣陰兩虛、心血不暢,進而氣虛陽衰或陰損及陽,而致“陰陽兩虛,心脈瘀滯”,成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礎。尤以心陽(氣)虧虛,心臟鼓動減弱,營運無力為其病理變化的主要方面。心氣不足貫穿心力衰竭始終,是心力衰竭惡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曰:“元氣既虛,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為瘀”。心血瘀阻則出現心悸,胸悶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點或瘀斑等。
2.3 水氣泛溢為最終結果
《素問·逆調論篇》說:“夫不得卧,卧則喘者,水氣之客也”。其認為除血脈不通外,心力衰竭還與水氣內停有關。又如《三因方·水腫》稱:“短氣,不得卧,為心水”。心氣虛損衰竭,無力推動血行,血流遲滯,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論出:心氣虛導致血瘀,血瘀又進而引起水停,從而引發了咳喘、水腫、心悸等一系列證候。
關於心衰病機雖有較多論述,但認識是有一致之處的,即心衰的正虛與標實是相互交織共同存在的。其中,陽氣虛衰,水飲與血瘀內停是貫穿於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機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機可以概括為:心氣虛→血瘀→水停→心虛加重,與現代醫學心力衰竭的神經內分泌機制(心功能不全→神經內分泌激活→心室重構→心功能不全加重)雖分屬不同的理論體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3、中醫治療心力衰竭的研究進展
3.1 辨證治療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靈魂,中醫對於心力衰竭的治療最重要的就是辨證論治,心力衰竭的辨證分型主要是依據病因病理的變化進行,由於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機制為本虛標實,所以現代大多醫家都以虛實為綱,病變累及臟腑為目,結合臨床實踐辨證分型。
3.2 專法治療
楊積武[9]創制的強心寧煎劑涵蓋了現代醫學治療本病所倡導的強心、利尿、擴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構的治療大法。方由人參、黃芪、附子、丹參、澤瀉、五加皮、川芎、甘草組成。以達益氣溫陽,強心利尿,行氣活血化瘀,安神寧心之功。吳時達[10]等認為心衰的中晚期經中醫辨證多為陽虛水泛,採用溫陽健心靈口服液以溫陽益氣、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療效。李慶海[11]認為本病虛以氣陰兩虛為主,而心腎陽虛則多見於疾病的末期;實以水飲瘀血為主,治以益氣養陰、活血利水為基本治則,創驗方參麥寧心合劑。方由人參、麥冬、五味子、葶藶子、雲苓、玉竹、車前子、桑白皮、當歸、丹參、枳實、生龍骨、生牡蠣組成。諸葯合用共奏益氣養陰、活血利水之功。益氣養陰則氣血充足,鼓動有力,活血利水則瘀散水行,郁熱自消,心安神暢。我們根據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心衰為本虛標實之證,心臟陽氣不足(虛衰)為本,水停瘀血為標。因此,治療需標本兼治,在補虛的基礎上兼以利水消腫、活血化瘀。治宜溫陽益氣,活瘀化飲為基礎。自擬益心湯:黃芪、白術、茯苓、桂枝、炙甘草、澤瀉、澤蘭、枳殼、車前子、當歸、桃仁、南葶藶子、黨參、臨床觀察其對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及血漿腦鈉肽的作用均明顯優於對照組。
3.3實驗研究
王振濤等[12]採用左冠脈結扎術致心肌梗死後心衰大鼠模型,觀察了相同種類活血益氣葯的不同劑量配伍對心衰大鼠心臟系數及功能的影響,發現活血益氣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後心衰模型大鼠心臟系數及功能,且方劑配伍中多量活血葯的應用均能較明顯改善心衰大鼠的組織學指標心臟系數。同時從心臟組織形態學角度證明了活血葯和益氣葯均有逆轉心室重構作用。趙英強等[13]採用腹主動脈縮窄術復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檢測方法及電鏡觀察強心劑組及對照組的心肌細胞凋亡情況,結果顯示,正常對照組無心肌細胞凋亡,模型組凋亡明顯,強心沖劑能明顯改善凋亡,其作用與卡托普利相當。沈雁等[14]研究發現,溫心膠囊能明顯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物mRNA表達水平,加強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阻止膠原降解及基質改建,調控細胞外基質代謝,提高衰竭心臟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認為心復康口服液能通過改善慢性壓力負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線粒體腺苷酸轉位酶1(ANT1)、心肌線粒體腺苷酸轉位酶2 (ANT2)的表達,從而抑制細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謝,治療心力衰竭後的心肌損傷。
應用中醫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較大的進展,無論是基礎理論,還是臨床應用。眾多醫家對於心衰的認識雖各有一家之言,但總的來看其認識大同小異,基本上傾向於本虛標實,氣陰兩虛,水瘀互阻。在增強療效、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避免不良反應等方面顯示了獨特的優勢。
參考文獻
[1]葛鴻慶,趙梁,郝李敏.鄧鐵濤教授從脾論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經驗[J].上海中醫葯雜志,2002,36(4):9-10.
[2]霍根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醫病理實質[J].河南中醫,2009,29(2):114-117.
[3]周亞男,張軍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氣下陷說及從氣、血、水論治[J].新中醫,2009,41(4):7-8.
[4]連林芳.辨證分型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4,8(4):301-302.
[5]楊培君,楊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醫治療概要[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2,25(1):2.
[6]李立志.陳可冀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經驗[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4(2):136-138.
[7]王勝林.董耀榮治療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的經驗[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11):1633-1634.
[8]韓偉鋒.邱保國論治心力衰竭經驗擷要[J].四川中醫,2006,24(10):2-4.
[9]許抗抗,楊積武,楊積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經驗[J].遼寧中醫葯大學學報,2009,11(1):84-86.
[10]吳時達,吳桐,吳昌碧.溫陽健心靈口服液治療收縮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1,8(2):88-91.
[11]范立華,李慶海.李慶海教授治療慢性心衰經驗[J].光明中醫,2009,24(5):819-820.
[12]王振濤,王碩仁,趙明鏡等.活血和益氣方葯對心肌梗死後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構影響的比較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22(5):376-378.
[13]趙英強,孫蘭軍,李慧臻等.強心沖劑對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溫心膠囊對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物mRNA表達的干預效應[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3):85-87.
[15] 王洪良,曾雪濱,王艷飛等. 心復康口服液對慢性壓力負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轉位酶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1,18(1):18-20.
>>>下頁帶來更多的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
❷ 中西醫結合醫學論文範文(2)
中西醫結合醫學論文範文篇2
淺論新時期中西醫結合
21世紀必將是中西醫結合醫學蓬勃發展的世紀,也是全人類傳統醫葯與現代醫葯相結合的“結合醫學”蓬勃發展的世紀。促進和實現中西醫結合,是我國醫學發展的方向和遠大目標,是我國醫葯衛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擔的歷史使命。
中西醫結合醫學的定義是:“綜合運用中西醫葯理論與方法,以及中西醫葯學互相交叉滲透中產生的新理論與新方法,研究人體結構與功能、人體與環境(自然與社會)的關系,探索並解決人類健康、疾病及生命問題的科學。”中西醫結合是我國獨具特色的一門學科,它是建立在中國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基礎上,且在兩者之間相互兼容、相互滲透、相互結合後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
中西醫結合的內涵,應該是通過比較中西兩種醫學體系在醫療實踐中所採用的思維方式、認識手段和應對措施的異同,吸收各自的長處,逐步做到在理論體繫上融會貫通,在臨床實踐中優勢互補。現代科學可以幫助理解和闡明深奧復雜的中醫理論,而中醫葯學對人體生命現象的獨特認識和對疾病獨到的治療手段又能豐富和充實現代生命科學的內涵。中西醫結合是我國醫學事業發展的特色和亮點,也是我們縮短與醫學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並以自己的特色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優勢所在。
目前國外對“結合醫學”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趨勢,美國NIH1992年用於整個替代醫學的研究經費僅200萬美元,而近年僅哈佛大學麻省總院用於中醫葯的科研經費已超過1億美元。廣東等省政府都已明確將中醫、中西醫結合研究列入全省重點工作之一。這些都為我們積極謀求中西醫結合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面對這樣一個大好的時機,中西醫結合工作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一、中西醫結合的意義
1.疾病預防。如在傳染病的預防當中,中醫學在這方面辦法不多,而西醫學“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簡單方便。
2.疾病診斷。中醫在診斷上是籠統的、抽象的、理論性的,而西醫在診斷上是具體的、准確的、實在的。如高血壓腦血管意外患者,中醫說是“中風”、“肝風內動”等所致,這的確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確診斷該病,就需要應用現代化設備,即西醫檢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療。對某一種疾病,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思考,明確中醫治療療效好還是西醫治療療效好,然後應用療效好的方法治療,以盡量減少患者痛苦,減輕患者負擔。
4.疾病康復。許多疾病,西醫只能採取加強營養、增強功能鍛煉等措施,靠人體自身恢復,而中醫可以採用針灸、理療等康復措施,這時中、醫康復治療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論互補發展
建國初期制定的“團結中西醫”的衛生工作方針,以及1954年以後中西團結合作的真正實現,是中西醫結合邁出的第一步。在中西醫結合的研究過程中,“西學中”人員是中西醫結合研究的主體。後來隨著中醫院校正規教育的發展,通過進一步學習西醫而由中醫成長為中西醫結合人才者逐漸增多。這類人才與“西學中”相比,雖有西醫學基礎不夠堅實的缺陷,但在“系統學習,全面掌握”中醫學方面,卻又表現出一定的優勢。確立現代科學方法為中西醫結合研究方法,是中西醫結合研究工作的關鍵。現代科學方法當然包括現代醫學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學不過是物理、化學、數學等非生命科學在生命研究領域中的應用。由於方法論的統一性,現代醫學與不斷發展的現代自然科學的高度親和性,是傳統醫學所無法比擬的。
近兩百年來,現代科學的進展帶來西醫的飛速發展。西醫一直致力於從微觀角度探討生理、病理,從而帶動新的療法及葯物的發明。在後基因組學時代,生物醫學界認識到基因並不能決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等幫助人們了解從基因到蛋白再到組織和器官,直至人體這一復雜系統的運作方式。其治療手段的發展可歸結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為目標的靶向治療、代表葯物等。
因此,多數學者認為中醫應當向西醫學習,打開黑箱,探求臟腑經絡陰陽的本質,各相當於西醫的何種系統、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葯治療不僅能表現為臨床療效,而且要從分子機理上進行實驗驗證,從而說明中醫的某一理論是科學的,並且把這當作中西醫結合的首要任務。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西醫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並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腎本質的研究、陰陽的物質基礎、經絡的實質等。
三、用西醫的方法評價中醫療效
具體而言,就是用隊列研究、循證醫學的方法評價中醫療效,規范中醫的“辨證”。例如冠心病全都歸於數種乃至一種證型,並以固定的方葯施治,再以隨機、雙盲、對照的方法判斷療效。多數學者認為這種以病統證,及於方葯的治療及評價體系,有助於中醫證的客觀化及療效的可重復性。
這種方法將中醫辨“證”的特點納入到了西醫診“病”的體系之中,簡化了中醫的思維,易於掌握,方便西醫運用中成葯,例如治療心衰用參麥針,治療發熱用清開靈,等等,但同時也失去了中醫個體化治療的優勢。中醫診斷和治療的核心環節是證。通過患者的表現,歸納出屬於何證,便可制定相應的法、方、葯,如葯證相符,即可收到預期的效果。否則,即需進一步思考辨證、用葯是否正確。成功治療一例患者後,以後遇到類似的患者就會考慮以相同的理法方葯略作調整加以應用,同一類證可以用同一類方,《傷寒論》即為代表,這就是中醫療效的可重復性。
中西醫結合可以理解為把中醫學理論和西醫學理論相聯系,各取其優勢,做到優勢互補,然後應用到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過程中,實現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目的;為了推廣中醫葯,證明中醫葯的療效,對中葯進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葯的西葯化研究,這也是中西醫結合的一部分內容。
參考文獻:
[1]沈自尹.從腎本質研究到證本質研究的思考與實踐――中西醫結合研究推動了更高層次的中醫與西醫互補.上海中醫葯雜志,2005,34(4):47.
[2]北京中醫學院.中醫學基礎[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05.
猜你喜歡:
1. 中西醫結合醫學畢業論文範文
2. 大學生醫學論文範文
3. 本科醫學畢業論文範本
4. 大學醫學論文範文
❸ 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
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
中醫學不是自然科學的分支,它一直與中國古代哲學交融在一起,中醫學有著自己對生命本體的認識,有著自己特定的思維方式與思維過程。下文是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 篇1
【摘要】中醫臨床基礎醫學成立至今,盡管在學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現狀並不容樂觀,尤其在學科性質、學科定位、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明顯問題。因此,面對現狀,應當有策略、有計劃的積極應對在現有基礎上,強化經典以彌補不足,並盡可能發揮學科原有的優勢,大膽進行改革,努力推陳出新,以促進學科的迅速發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對中醫學科專業目錄進行了調整,將《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三門傳統經典課程合並組建為中醫臨床基礎學科。此後,各中醫院校以此為模式,紛紛進行了學科的改革,以新的中醫臨床基礎學科來開展各項工作。盡管臨床基礎學科從組建開始就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但教學、科研、臨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進行著。回顧新學科成立後近8年的時間,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進步,尤其學科的整體面貌有燦然一新之感。但若從各方面的具體情況而言,其現狀不容樂觀。
【關鍵詞】中醫臨床醫學;現狀;對策
1學科現狀的客觀評價
臨床基礎學科成立至今,從學科發展的總體狀況來看,應該說是利弊共存、喜憂參半。對此作一客觀的評價和分析,是目前學科發展中不可迴避的重要工作。
1.1學科面臨的困境
臨床基礎學科成立後雖然對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一些有利的影響,但也明顯地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歸納起來說,主要面臨三方面的困境。其一,《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的合並是行政劃分的結果,合並之前應該進行過科學的論證。但到目前為止,在實際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與合並之前無太大變化。因此,遠遠沒有達到產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於歷史的原因,各校原來的《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專業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傷寒專業實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匱、溫病專業方面研究水平較高。而簡單地合並之後,就沖淡了三門課程的原有優勢。也許初衷是以優促建,以好帶動全體共同前進。但結果卻是相互牽扯制約,干擾了學科的發展進程。
其三,沒有新的統一的教材,教學還是保持著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現出「臨床基礎」的特色或獨特之處。三門課程的合並,結果就象是「拼盤」一樣,只有形式,沒有貫穿整體的核心內容。
1.2學科長處面面觀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機勃勃的一面,因此,臨床基礎學科以新學科的形式出現,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以理推之,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其一,拓寬了專業范圍。由於臨床基礎學科涵蓋了《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三門課程的豐富內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圍較之原有學科明顯擴大,在研究的內容方面則可更為靈活。《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均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治療學內容,但在外感熱病及內傷雜病的診治方法上,又有著一定的相通之處。因此,打破原有的學科框框,可以對這些交叉內容進行深人的研究,改變以往此類研究較少的現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學術思維模式。以前三門課程單獨而立時,在學術思維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乾的。比如,雖然溫病學理論的形成與《傷寒論》有密切關系,但在具體的研究思維方面,卻很少聯繫到《傷寒論》來展開思考。再如,《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同為張仲景所作,盡管各自涉及的重點不同,但學術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從這一方面進行學術研究的學者卻並不多見。所以,三門課程合並之後,對學術的發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尤其對仲景學說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其三,為該領域研究生整體能力的提高提供廣闊的空間。溫病學是研究外感熱病的專門學科,《傷寒論》中亦有許多有關外感熱病的理論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討感受溫熱病邪引起的溫病,後者則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熱病。二者在這一點上既有共同之處,又各有所長,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學科之中,研究生在選題時,理論、實驗及臨床研究必然會受到學科研究領域的限制,因而對其整體學術水平和能力的培養都是不利的。而學科合並之後,突破了這個「瓶頸」,研究生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將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導師也將從外感熱病辨治的角度進行培養,從而使研究生實際診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學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臨床基礎學科目前存在的問題,找出其關鍵環節至關重要。筆者認為,當前臨床基礎學科不良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學科性質模糊、學科定位不準、課程設置僵化。
但大多專家認為既不是基礎學科,也不宜劃在臨床基礎學科的范圍內。但如此一來,就帶來一些不良的後果。因為學科性質的含糊不清,導致學科在發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確的目標,從而影響了學科發展的速度。
2.1學科性質模糊致使發展方向不確定
一般來說,學科性質取決於學科所涉及領域的主要特點和研究的根本內容,而其性質如何又對該學科的發展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臨床基礎學科所包括的《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的學科性質,長期以來被認為與《內經》相同,屬於古典醫籍范疇,因而被合稱為四大經典。從其內容來看,實際包括了從基本理論到臨床診治各種疾病的方法,內容極為豐富。臨床基礎學科成立後,有學者對學科性質的表述是:既有基礎學科的特點,又有臨床學科的屬性。單純從這一定義來看,應當說是抓住了原來三門學科的基本特點,並沒有任何的錯誤。但是,由於學科在定名時已經強調是「臨床基礎」,這就表明,該學科應是基礎與臨床的橋梁。該學科是一門聯絡基礎與臨床的橋梁學科。說明它既不同於純基礎的生理、生化、解剖、中醫基礎理論等學科,又不同於內、外、婦、兒等純粹的臨床學科。而完全屬於臨床基礎的學科大致有中葯、方劑、中醫診斷學等。對於臨床基礎學科的性質究竟如何確定,一直以來尚未有定論。
2.2學科定位不準導致教學重心不明確
正是由於學科性質模糊帶來的學科定位不準,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對教學重心的把握難以確定。以往三門課程屬經典時,主要的教學重心是放在培養學生臨床處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學環節均圍繞這一主題加以強化,比如多講一些名家的臨證經驗、穿插臨床診治的典型醫案,有些課程還安排學生去醫院見習等等。不少中醫院校還把這三門課劃入臨床,有自己的專門病房,以方便學生在學習中實習。這些,都是為了提高學生臨床處理疾病的整體能力而做的具體工作。現在,將臨床基礎學科定位為橋梁課,那麼過於偏重臨床就違背了「橋梁」的特點,從而造成教師教學中的困惑,最終將對教學質量產生不良影響。
2.3課程設置僵化造成學科知識不系統
任何學科的存在,均應具有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這樣一個重要條件。臨床基礎學科所涵蓋的三門課程,雖均可包括在中醫學辨證施治的理論體系之中,但具體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點。比如,《傷寒論》主要是探討六經辨證,並以這一理論體系貫穿始終;溫病學則主要探討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並將其作為外感溫熱性疾病臨床診治的基本綱要。因此,彼此之間在理論體系方面就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況且,形成臨床基礎學科這一新學科之後,在學術發展方面,未能將這些各具特色的理論體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會貫通為一體。所以,在課程設置方面並未出現新的改變,目前的現狀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課程原貌,給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覺。按邏輯推論,伴隨新學科成立的應當是相應的較完整、統一的理論體系,在課程設置上也應有相應的變化,但目前學科在這一點上明顯滯後,這也是學科不能很好發展的重要原因。
2.4研究范圍太廣致使力量分散無特色
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分為二的,臨床基礎學科研究范圍的擴大,盡管給學者們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研究空間,但研究范圍太廣太雜,也必然帶來一些弊端。主要表現在研究力量分散(學科人員本身就不多),並會因此而造成研究內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響,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科在研究內容上缺乏特色。而一個學科沒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個中醫學研究領域中就會逐漸地失去競爭力和應有的地位。
2.5經典著作淡化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由於三門經典課程合並形成臨床基礎,對原有的經典著作的重視程度逐漸降低,因此學生在掌握中醫基礎知識方面出現明顯的不扎實現象,換而言之,就是中醫的基本功受到明顯影響。在中醫學之中,許多非常重要的理論均來自於經典著作。其實,《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學包括的原著內容,還只是中醫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連這些都不強調要牢固掌握,那麼,中醫的精華要如何來保留和傳授給學生呢?當然,教學質量的問題還涉及到後期的臨床實習等復雜環節,但在校期間對經典著作淡化而產生的不利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3學科工作的應對策略
面對當前中醫臨床基礎學科的現狀,我們應當採取怎樣的策略和措施呢?鑒於近期內學科的構建不可能有較大變動,必須在現有的條件下揚長避短、積極努力,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科的發展。
3.1大膽嘗試,推陳出新
為了促進學科學術體系的發展,在課程設置和教材的編寫方面必須大膽進行嘗試。近年來,不少專家和學者對此已經做了許多探討,比如,有專家提出可以將三門課程以及其他學科中有關中醫辨證論治體系的內容提取出來編成辨證理論的教材、將《傷寒論》和溫病學有關外感病的內容編寫成《外感熱病學》、或直接將三門課壓縮編成《中醫臨床基礎》等等,有些院校已經開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這些設想和構思均有積極意義,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問題,可以組織專家有針對性地進行深人論證和研討,在取得一定共識之後,委託某一院校牽頭編寫,先在小范圍內試用,成功後再普及。希望能在中醫臨床基礎學科改革的過程中達到推陳出新的目的,並由此促進中醫學理論和中醫教育事業的進步。
3.2擺脫束縛,發揮優勢
臨床基礎學科將《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組合在一起,但學科的發展不應受到所謂「臨床基礎」一個學科的束縛。各校可根據自己原來三門課程的不同優勢選擇其側重點,可以《傷寒論》為重點,也可以金匱或溫病學為重點。總之,盡可能發揮原有的優勢,拋棄門戶之見。三門課程之間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於其優勢保持和擴大的工作,均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努力進行。比如,在研究內容方面,可以根據以前的優勢項目制定幾個主要的研究方向繼續深人研究,並合理的將學科人員分組結合,按照個自的長處配合工作。一旦目標明確,人員分工妥當,各項工作就會有序地進行,而學科也應當會因此而不斷發展。
3.3保持特色,強化經典
多年來的中醫教育實踐證明,經典著作中的許多辨治理論是中醫學的精華所在,切不可輕易地將其丟棄。《傷寒論》、《金匱要略》均為古典醫籍,堪稱是中醫理論發展的根基之一;溫病學雖然是現代教材,但其內容卻來源於古代溫病學家的原著,如《溫熱論》、《溫病條辨》、《溫熱經緯》、《濕熱病篇》等,均是溫病名家的經典之作,)其中包涵了豐富的臨證經驗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對於這些經典原著的內容,應予以保留,並作為深人研究中醫理論的必要課程。加強原著的學習,不僅對提高學生處理疾病的實際水平很有幫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並能夠使其在診治疾病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中醫的特色。
3.4適應現狀,彌補不足
首先,應當逐漸的適應目前的現狀,盡管大家對該學科有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見,但為了將其不利影響降低到最小,必須停止爭論,將目光轉向如何彌補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過多地糾纏其學科是否為橋梁課,可以按照以往的習慣仍將其定位在偏重臨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臨床技能培養的重點。這樣可以避免因教學重心不明確可能導致的學生學完三門課程後什麼都不扎實的缺點。其次,為了改變學科合並後人員減少而產生的不利狀況,除了要求全體教師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尤其是拓寬知識面之外,還可以考慮嘗試讓青年教師學習教授二門課的做法。既可以逐漸培養一專多能的師資力量,還能為將來的學術理論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礎。同時,鼓勵大家多做《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三門課程之間的交叉研究,力爭從中找到一些較好的契合點,甚至提出新的觀點、創立新的理論。
綜上所述,中醫臨床基礎學科的現狀有喜有憂。面對現狀,我們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積極的態度,有策略、計劃的努力做好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中醫世家.中醫基礎理論2009.12.14
[2]中國中醫基礎醫學199812
中醫學專業畢業論文 篇2
心力衰竭,是各種原因導致心臟負荷過重、心肌損害及收縮力減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償期)的一種綜合征,是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其發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趨嚴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問題。中學對本病病因病機的認識淵源已久。在治療上也已取得了較理想的療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醫結合市級課題《中葯益心湯對心衰患者血漿腦鈉肽作用的臨床研究》結果再次證實利用中醫理論指導臨床,運用中醫中葯治療該病對於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醫學對心力衰竭的認識
心力衰竭屬於中醫的「心水」、「心悸」、「喘證」、「水腫」等范疇。《內經》記載:「心脹者,煩心短氣,卧不安」、「脈痹不已,復感外邪,內舍於心……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上氣而喘」,「心脹」和「心痹」就其臨床表現而言可歸於心力衰竭。張仲景發展了《內經》水氣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匱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卧,煩而躁,其人陰腫」,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狀。中醫學「心衰」病名首見於唐代孫思邀《備急千金要方》。詳述見於宋代《聖濟總錄·心臟門》:「心衰則健忘,不足則胸腹脅下與腰背引痛。驚悸,恍惚,少顏色,舌本強」,此處「心衰」雖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現,但與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聯系的。
2、中醫學對心力衰竭病因病機的認識
中醫學認為心主血脈,心力衰竭則是各種病因導致這一功能受損而發生的病證。心衰的病因主要為心臟自病或他臟之病影響及心,造成氣血陰陽諸虛,或六淫外邪犯心,從而損傷心臟。
2.1心氣虛衰為發病基礎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動血液在全身經脈中運行以濡養周身,心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心氣」上,即心氣是推動血液在血脈中運行的動力來源。心氣充沛,才能維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證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脈管中正常運行。正如《仁齋直指方》所謂:「人以氣為主,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竅壤判……血脈流行者亦氣也……盛則盈,衰則虛」。可見,若心氣虛衰,推動血液運行無力,就會出現周身失養,進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內經》稱「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聖濟總錄》:「虛勞驚悸者,心氣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則明確指出了心氣虛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機。鄧鐵濤[1]認為:「五臟皆致心衰,非獨心也」。肺、脾、肝、腎的功能失調都可影響到心,而發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與肺、脾、腎等臟相互影響。
2.2正虛為本,瘀血為標
心力衰竭發病機制始則多因心氣虛弱、氣不運血、心陰虧耗,表現為氣陰兩虛、心血不暢,進而氣虛陽衰或陰損及陽,而致「陰陽兩虛,心脈瘀滯」,成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礎。尤以心陽(氣)虧虛,心臟鼓動減弱,營運無力為其病理變化的主要方面。心氣不足貫穿心力衰竭始終,是心力衰竭惡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曰:「元氣既虛,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為瘀」。心血瘀阻則出現心悸,胸悶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點或瘀斑等。
2.3水氣泛溢為最終結果
《素問·逆調論篇》說:「夫不得卧,卧則喘者,水氣之客也」。其認為除血脈不通外,心力衰竭還與水氣內停有關。又如《三因方·水腫》稱:「短氣,不得卧,為心水」。心氣虛損衰竭,無力推動血行,血流遲滯,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論出:心氣虛導致血瘀,血瘀又進而引起水停,從而引發了咳喘、水腫、心悸等一系列證候。
關於心衰病機雖有較多論述,但認識是有一致之處的,即心衰的正虛與標實是相互交織共同存在的。其中,陽氣虛衰,水飲與血瘀內停是貫穿於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機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機可以概括為:心氣虛→血瘀→水停→心虛加重,與現代醫學心力衰竭的神經內分泌機制(心功能不全→神經內分泌激活→心室重構→心功能不全加重)雖分屬不同的理論體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3、中醫治療心力衰竭的研究進展
3.1辨證治療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靈魂,中醫對於心力衰竭的治療最重要的就是辨證論治,心力衰竭的辨證分型主要是依據病因病理的變化進行,由於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機制為本虛標實,所以現代大多醫家都以虛實為綱,病變累及臟腑為目,結合臨床實踐辨證分型。
3.2專法治療
楊積武[9]創制的強心寧煎劑涵蓋了現代醫學治療本病所倡導的強心、利尿、擴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構的治療大法。方由人參、黃芪、附子、丹參、澤瀉、五加皮、川芎、甘草組成。以達益氣溫陽,強心利尿,行氣活血化瘀,安神寧心之功。吳時達[10]等認為心衰的中晚期經中醫辨證多為陽虛水泛,採用溫陽健心靈口服液以溫陽益氣、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療效。李慶海[11]認為本病虛以氣陰兩虛為主,而心腎陽虛則多見於疾病的末期;實以水飲瘀血為主,治以益氣養陰、活血利水為基本治則,創驗方參麥寧心合劑。方由人參、麥冬、五味子、葶藶子、雲苓、玉竹、車前子、桑白皮、當歸、丹參、枳實、生龍骨、生牡蠣組成。諸葯合用共奏益氣養陰、活血利水之功。益氣養陰則氣血充足,鼓動有力,活血利水則瘀散水行,郁熱自消,心安神暢。我們根據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心衰為本虛標實之證,心臟陽氣不足(虛衰)為本,水停瘀血為標。因此,治療需標本兼治,在補虛的基礎上兼以利水消腫、活血化瘀。治宜溫陽益氣,活瘀化飲為基礎。自擬益心湯:黃芪、白術、茯苓、桂枝、炙甘草、澤瀉、澤蘭、枳殼、車前子、當歸、桃仁、南葶藶子、黨參、臨床觀察其對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及血漿腦鈉肽的作用均明顯優於對照組。
3.3實驗研究
王振濤等[12]採用左冠脈結扎術致心肌梗死後心衰大鼠模型,觀察了相同種類活血益氣葯的不同劑量配伍對心衰大鼠心臟系數及功能的影響,發現活血益氣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後心衰模型大鼠心臟系數及功能,且方劑配伍中多量活血葯的應用均能較明顯改善心衰大鼠的組織學指標心臟系數。同時從心臟組織形態學角度證明了活血葯和益氣葯均有逆轉心室重構作用。趙英強等[13]採用腹主動脈縮窄術復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檢測方法及電鏡觀察強心劑組及對照組的心肌細胞凋亡情況,結果顯示,正常對照組無心肌細胞凋亡,模型組凋亡明顯,強心沖劑能明顯改善凋亡,其作用與卡托普利相當。沈雁等[14]研究發現,溫心膠囊能明顯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物mRNA表達水平,加強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阻止膠原降解及基質改建,調控細胞外基質代謝,提高衰竭心臟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認為心復康口服液能通過改善慢性壓力負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線粒體腺苷酸轉位酶1(ANT1)、心肌線粒體腺苷酸轉位酶2(ANT2)的表達,從而抑制細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謝,治療心力衰竭後的心肌損傷。
應用中醫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較大的進展,無論是基礎理論,還是臨床應用。眾多醫家對於心衰的認識雖各有一家之言,但總的來看其認識大同小異,基本上傾向於本虛標實,氣陰兩虛,水瘀互阻。在增強療效、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避免不良反應等方面顯示了獨特的優勢。
參考文獻
[1]葛鴻慶,趙梁,郝李敏.鄧鐵濤教授從脾論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經驗[J].上海中醫葯雜志,2002,36(4):9-10.
[2]霍根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醫病理實質[J].河南中醫,2009,29(2):114-117.
[3]周亞男,張軍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氣下陷說及從氣、血、水論治[J].新中醫,2009,41(4):7-8.
[4]連林芳.辨證分型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4,8(4):301-302.
[5]楊培君,楊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醫治療概要[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2,25(1):2.
[6]李立志.陳可冀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經驗[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4(2):136-138.
[7]王勝林.董耀榮治療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的經驗[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11):1633-1634.
[8]韓偉鋒.邱保國論治心力衰竭經驗擷要[J].四川中醫,2006,24(10):2-4.
[9]許抗抗,楊積武,楊積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經驗[J].遼寧中醫葯大學學報,2009,11(1):84-86.
[10]吳時達,吳桐,吳昌碧.溫陽健心靈口服液治療收縮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1,8(2):88-91.
[11]范立華,李慶海.李慶海教授治療慢性心衰經驗[J].光明中醫,2009,24(5):819-820.
[12]王振濤,王碩仁,趙明鏡等.活血和益氣方葯對心肌梗死後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構影響的比較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22(5):376-378.
[13]趙英強,孫蘭軍,李慧臻等.強心沖劑對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溫心膠囊對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物mRNA表達的干預效應[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3):85-87.
[15]王洪良,曾雪濱,王艷飛等.心復康口服液對慢性壓力負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轉位酶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1,18(1):18-20.
;❹ 中醫畢業論文
中醫學不是自然科學的分支 ,它一直與中國古代哲學交融在一起 ,中醫學有著自己對生命本體的認識 ,有著自己特定的思維方式與思維過程。下文是中醫畢業論文範文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醫畢業論文範文大全【1】
試談中醫學專業的生理學教學改革
摘 要:在醫學課程中,生理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
根據教學要求,中醫學專業學生也要學習生理學。
針對該層次學生,我們認為採取“中西醫融合”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醫學專業 生理學 中西醫融合
作為一名生理學教師,面對中醫學專業同學,如何能夠既突出中醫學的特點,又講好生理學的基礎知識,是學好中醫學專業的重點。
在中醫專業教學工作中,我們逐漸摸索出一些較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醫融合”。
1 對教師的要求
生理學是研究正常機體功能活動規律的科學。
在中醫基礎理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學好西醫的基礎。
但中醫專業學生在學習生理學之前,往往先學習中醫學基礎理論,特別是中醫學基礎的“臟象學”部分,相當於中醫的“人體生理學”。
中醫學對生理過程的認識自成一套體系,當學生接觸到西醫生理學時,這兩種不同的理論體系會對學生學習和理解造成困難。
因此,作為西醫院校畢業的教師,要掌握中醫基礎理論知識、中葯學以及中醫診斷學等內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識層面,又有利於更好地與學生探討[1]。
另外,教師還需正視一個新問題:如何應對已從網路獲得大量信息的學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師不斷補充學術養份、拓展學術視野、更新學術理念,以保持對學術新知的熱情,從而主動及時地給自己的學術生命輸入新鮮血液[2]。
本教研室要求教師除了課堂教學外,在課余時間也要學習中醫的基礎理論和相關學科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層面;另一方面,利用現代網路技術,積極關注前沿學術動態,了解學術熱點,參加科研活動,撰寫科研文章。
2 理論教學中要做到“中西醫融合”
中西醫都是科學,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發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3]。
在理論教學中,盡力尋找到一些生理學與中醫學的共通點,在講授的時候加以結合,以此構建中西醫理論體系之間的溝通平台[4]。
第一,我們對中醫學和西醫學中內涵一致,僅僅是提法不同的內容進行整合。
打個比方,學習緒論這章時,根據內環境穩態內容,把生命活動的對立統一、維持相對穩定狀態等普遍存在的規律與陰陽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互相轉化的陰陽對立統一學說相比較,使學生在掌握內環境穩態的基礎上,對於中醫理論的總綱―“陰陽學說”[3]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又如,在講授器官生理作用時,把中醫理論中臟腑的相關功能與之相比較:西醫中心臟的泵血功能與中醫學中心主血脈的功能是一致的;西醫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貯血和消化,這與中醫學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醫中生成尿液是腎臟的主要功能,這與中醫學中腎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
通過“中西醫融合”的方法將兩大理論體系不斷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為學生架設起一座溝通中西醫學的橋梁。
第二,除了比較這些共通點,我們還特別提出中西醫之間對器官生理功能和意義理解上的差異,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理解和記憶。
例如:中醫學對心功能的闡述是“藏神,主血脈”,它除去包含西醫生理學中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其中還囊括神經系統的部分功能。
3 實驗教學的“中西醫融合”
生理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其一切理論都源於實驗[5]。
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如動脈血壓調節實驗中,學生通過給家兔耳緣靜脈注射肝素、烏拉坦等葯品,隨後進行頸總動脈插管,就可以掌握靜脈注射、動脈插管等操作方法。
同時通過牽拉、夾閉頸總動脈以及電刺激迷走神經等操作,來驗證降壓反射的相關理論,使學生對此知識點理解得更透徹,記得更牢固。
實驗教學是最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如何做好生理實驗,如何通過實驗得出相應的理論知識。
同時,在常規的實驗項目中,我們還特地加入一些中醫葯學內容,以提高中醫系同學的興趣。
例如,實驗5:調節動脈血壓中,可以建議同學觀察三七這種中葯對動脈血壓的影響;還可以觀察中葯木香對小腸平滑肌的影響。
4 根據不同專業區別對待
在我校,中醫專業學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學生起點差異比較大,而且生理學教學課的時間有限。
因此,作為生理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知識掌握的不同水平,對教學內容有所側重,當然是在保證掌握基本內容的前提下。
例如:生物電現象的形成機制,對於葯學專業,這部分內容熟悉即可,並不要求學生掌握其詳細過程;但對於中醫專業,該部分內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過這種不同專業和層次的區別對待,在有限的課時內,既做到了生理學基本原理和知識點的覆蓋,又突出各專業的特色和重點。
5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對於中醫學專業學生而言,生理學內容較多,而課時少,如果採取“填鴨式”的講授方法,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所以在要使學生有限的時間內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識,作為教師必須抓住各章重點,突破難點。
抓住重點就是對教學大綱中所要求掌握的重點知識,進行詳盡地講解。
如呼吸運動的調節重點在於呼吸的反射性調節,而其中又以化學感受性反射尤為重要。
因此授課時主要講授化學因素CO2,O2和H+對呼吸的影響,這樣才能突出重點,做到層次分明。
也利於引導學生把握住重點進行自學和復習。
至於難點內容,也就是學生認為難以理解、難於掌握的內容,可採取比喻的方法,從而化難為易。
教學中抓住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就能抓住要點,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
[1] 余暢,余華榮.“中西醫結合”在生理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醫葯管理雜志,2012,20(4):339-340.
[2] 文菊華,陳懿,鄧冰湘,等.五年制中醫學專業生理學教學的體會[J].醫葯教育,2011,18(3):116.
[3]李保蘭,韓曼.我校中醫實驗班生理學教學模式改革之探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8):363.
[4] 肖愛嬌,閔建新,伍慶華.PBL教學法運用於中醫院校醫學專業生理學教學的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13,35(3):154-156.
[5] 劉海梅,閆福曼,徐進文,等.中醫院校生理學推行TBL教學法的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7):489-491.
中醫畢業論文範文大全【2】
淺析中醫臨床醫學面臨的挑戰及策略
【摘 要】中醫臨床基礎醫學成立至今,盡管在學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現狀並不容樂觀,尤其在學科性質、學科定位、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明顯問題。
因此,面對現狀,應當有策略、有計劃的積極應對在現有基礎上,強化經典以彌補不足,並盡可能發揮學科原有的優勢,大膽進行改革,努力推陳出新,以促進學科的迅速發展。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對中醫學科專業目錄進行了調整,將《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三門傳統經典課程合並組建為中醫臨床基礎學科。
此後,各中醫院校以此為模式,紛紛進行了學科的改革,以新的.中醫臨床基礎學科來開展各項工作。
盡管臨床基礎學科從組建開始就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但教學、科研、臨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進行著。
回顧新學科成立後近8年的時間,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進步,尤其學科的整體面貌有燦然一新之感。
但若從各方面的具體情況而言,其現狀不容樂觀。
【關鍵詞】中醫臨床醫學;現狀;對策
1 學科現狀的客觀評價
臨床基礎學科成立至今,從學科發展的總體狀況來看,應該說是利弊共存、喜憂參半。
對此作一客觀的評價和分析,是目前學科發展中不可迴避的重要工作。
1.1學科面臨的困境
臨床基礎學科成立後雖然對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一些有利的影響,但也明顯地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歸納起來說,主要面臨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的合並是行政劃分的結果,合並之前應該進行過科學的論證。
但到目前為止,在實際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與合並之前無太大變化。
因此,遠遠沒有達到產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於歷史的原因,各校原來的《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專業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傷寒專業實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匱、溫病專業方面研究水平較高。
而簡單地合並之後,就沖淡了三門課程的原有優勢。
也許初衷是以優促建,以好帶動全體共同前進。
但結果卻是相互牽扯制約,干擾了學科的發展進程。
其三,沒有新的統一的教材,教學還是保持著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現出“臨床基礎”的特色或獨特之處。
三門課程的合並,結果就象是“拼盤”一樣,只有形式,沒有貫穿整體的核心內容。
1.2學科長處面面觀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機勃勃的一面,因此,臨床基礎學科以新學科的形式出現,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以理推之,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其一,拓寬了專業范圍。
由於臨床基礎學科涵蓋了《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三門課程的豐富內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圍較之原有學科明顯擴大,在研究的內容方面則可更為靈活。
《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均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治療學內容,但在外感熱病及內傷雜病的診治方法上,又有著一定的相通之處。
因此,打破原有的學科框框,可以對這些交叉內容進行深人的研究,改變以往此類研究較少的現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學術思維模式。
以前三門課程單獨而立時,在學術思維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乾的。
比如,雖然溫病學理論的形成與《傷寒論》有密切關系,但在具體的研究思維方面,卻很少聯繫到《傷寒論》來展開思考。
再如,《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同為張仲景所作,盡管各自涉及的重點不同,但學術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從這一方面進行學術研究的學者卻並不多見。
所以,三門課程合並之後,對學術的發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尤其對仲景學說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其三,為該領域研究生整體能力的提高提供廣闊的空間。
溫病學是研究外感熱病的專門學科,《傷寒論》中亦有許多有關外感熱病的理論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討感受溫熱病邪引起的溫病,後者則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熱病。
二者在這一點上既有共同之處,又各有所長,分而研究均不全面。
在原有學科之中,研究生在選題時,理論、實驗及臨床研究必然會受到學科研究領域的限制,因而對其整體學術水平和能力的培養都是不利的。
而學科合並之後,突破了這個“瓶頸”,研究生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將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導師也將從外感熱病辨治的角度進行培養,從而使研究生實際診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學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臨床基礎學科目前存在的問題,找出其關鍵環節至關重要。
筆者認為,當前臨床基礎學科不良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學科性質模糊、學科定位不準、課程設置僵化。
❺ 醫學本科生的論文怎麼寫
醫學本科生的論文怎麼寫
醫學論文的撰寫方法,是撰寫者在實際過程中知識廣度和綜合能力的體現,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醫學本科生的論文怎麼寫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摘要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MB)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門交叉學科,其核心思想是任何臨床決策都應當建立在最佳證據的基礎之上。本門課程的開設對於學生的辯證思維的培養、醫學文獻信息的評價與運用等能力的提高效果顯著。本文從開課的必要性、課程設置時間及課時量、教學過程及考核等幾個方面談談循證醫學在中醫專業本科生教學過程中的體會及思考,以期為後期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關鍵詞 :循證醫學;循證醫學實踐;教學改革
循證醫學又稱循證醫學實踐是一種新的醫學實踐形式,是慎重、准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研究證據,兼顧經濟效益和價值取向,進行醫學實踐的科學。[1]其核心思想是須在當前最佳的證據基礎上建立並且制定全面的臨床相關實踐的決策,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將醫務人員個人經驗與臨床證據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意願三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
雖然這個學科興起至今不過二十餘年,但以其對問題科學辯證的思考方式、多學科融合和跨地域合作的實踐模式,使其在短時間內迅速滲透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衛生領域和醫學教育各個方面,為臨床醫療決策的科學化,提高醫療質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3]。因此循證醫學被《英國醫學雜志》評為20世紀醫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創新和革命之一。
由於循證醫學屬於舶來品,國外對於循證醫學教育起步較早,如美國超過20%的大學在20xx年以前開設循證醫學課程,隨後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將循證醫學設置為醫學生的必修課程。[4]現有更多的國家在不同層次醫學生或繼續教育課程中引入了循證醫學。在我國中醫領域最早接受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培訓的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醫科和廣西中醫葯大學。我校在中醫學專業本科生中開設「循證醫學」課程時間較短,尚處於摸索階段。筆者在帶教的過程中的一些感悟總結如下,希望為中醫學專業循證醫學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1開課的必要性
中醫學已有數千年歷史,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顯著的臨床療效,為人類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中醫療效評價的科學性是中醫現代化和全球化的瓶頸問題。
循證醫學屬於臨床實踐的范疇,其核心思想是臨床醫生在對病人進行診治時,應充分掌握當前所能獲得的最佳科學證據,任何決策均建立在科學證據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的醫療環境和條件,同時考慮患者的價值觀及願望,從而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宗旨。循證醫學實踐的方法被廣大醫務工作者及國家衛生行政部門所接受,目前臨床疾病相關指南、國家衛生政策的修訂等都基於循證醫學的評價方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中醫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為了推動中醫葯走出國門被更多人認可,加快國際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促進中醫模式從傳統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中醫領域的臨床、科研人員逐步認識到用科學的方法對臨床問題進行分析與決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中醫學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因此在中醫學專業學生中開展循證醫學教育有其特殊性,切不可照搬西醫院校的方法和內容。在中醫葯領域進行循證研究應在其基本理論框架內進行,同時借鑒現代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對中葯評價不能忽視中醫葯的特點,有效性評價應根據中葯的功能主治選擇目標病症,重視以病統證、病症結合的評價,既符合中醫理論,也能為西醫和國際認可,有利於國際接軌。[5,6]循證醫學能幫助中醫葯鑒別和確認中國傳統醫學中真正有價值的部分,讓其走出國門為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所接受,得到更好的繼承與發展,因此對於現代中醫學專業的學生,走上臨床前學習循證醫學相關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2課程設置時間及課時量
我校於20xx年下半年將循證醫學引入中醫學專業四年級本科生的課程體系當中,屬於專業限選課,每周一次,每次2學時,共8周16學時。
目前不同的學者針對課程設置時間意見不一,主要有4個時間段:低年級、實習前一學期、實習期間和實習後段。[7-9]雖然有作者認為在低年級學生中介紹循證醫學原則上可以鼓勵學生採用批判性的思維考慮在臨床輪轉時所進行的治療和臨床決策,並且可以鼓勵學生學習醫學基礎課程。[10]但筆者認為中國低年級的醫學生課程任務較重,除了要學習醫學基礎課程外,還需要學習很多公共必修課,使得學生可以用於實踐的時間很少。而循證醫學這門課本身注重的是實踐,因此在實習前開設循證醫學課程,可以促進學生在實習期間經常運用循證醫學實踐的相關方法,閱讀科學期刊頻率也會大為增加。
而且這個階段的中醫學專業學生已經修完衛生統計學、預防醫學和醫學科研方法等課程。有研究表明,有一定流行病學及統計學基礎的同學對循證醫學部分相關章節內容的理解明顯比沒有學習過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知識的班級的同學課堂反映好。[7]
3教學過程及考核
由於本門課程課時量較少,因此針對中醫專業本科生課堂教學旨在讓其了解循證醫學實踐的基本概念、操作程序和方法,建立循證醫學實踐的思維模式。因此為中醫學專業本科生編訂的教學計劃中教學內容主要有:循證醫學基本概念、提出臨床問題、循證證據及其檢索、證據評價、系統綜述與Meta分析。
就教學方法而言,國內外循證醫學教學常採用方法有講授法、以問題為基礎的小組討論、小組學習、雜志俱樂部等方式。[11]鑒於我校的課時限制和大班授課的客觀情況,為避免上大課時老師「一言堂」,學生「一聽而過,聽完就忘」的現象,本門課程採用課堂講授及案例分析相結合的形式。授課分兩部分,前半部分以老師講解為主,給學生介紹循證醫學的相關知識,其中貫穿一些歷史上的經典案例。第二部分以學生見習中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做具體案例,結合所學習的臨床知識來進一步鞏固循證醫學實踐的基本步驟「提問-索證-評證-用證」。由於是大班授課,案例講解多採用學生先閱讀和討論,最後老師指導的形式,特殊問題課後單獨指導,從而幫助同學們掌握和鞏固循證醫學實踐的相關方法,培養循證醫學辯證的思維,達到教學目標和要求。
目前,考慮到該門課程學習的重點在於實踐,因此我校對該門課程的考試方式主要採用報告考核的形式,4~8位同學組成一個小組,選取見習過程當中遇到的感興趣的臨床案例,開展「提問-索證-評證-用證」的循證醫學實踐,並將實踐過程及收獲整理成報告的形式上交。由於我校實際情況限制,目前授課都只能採取大班授課,這樣的考核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補充了學生「實踐」的不足。總體來說,我校中醫學專業本科生循證醫學教學目前受師資力量、實習醫院條件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如何將循證醫學的方法與中醫理論體系進行有機結合開展教學工作還需要更多的院校、教學醫院、教師和學生共同嘗試、摸索、創新以及不斷總結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泓午.循證醫學[M].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12.
[2]SACKETTDL.Evidence‐basedmedicine[M].WileyOnlineLibrary,2000.
[3]李幼平,李靜,孫鑫,等.循證醫學在中國的起源與發展:獻給中國循證醫學20周年[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6.16(1):2-6.
[4]張鳴明,李幼平.循證醫學的起源和基本概念[J].遼寧醫學雜志,2001.15(5):225-7.
[5]李廷謙,劉雪梅,張鳴明.中文期刊發表的中醫葯系統/Meta分析現狀調查[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7.7(3):180-8.
[6]李幼平,吳泰相,劉關鍵,等.中國循證醫學中心促進中醫葯現代化的策略[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7.7(3):159-61.
[7]邱紅燕.醫學本科生循證醫學教學的幾點體會及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9):194-5.
[8]王琰.關於開設臨床醫學本科生循證醫學課程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12(5):139.
[9]黃鵬,李譞超,陳寶,等.南昌某高校不同層次醫學生對循證醫學的認知、需求和評價[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17-9.
[10]SRINIVASANM,WEINERM,BREITFELDPP,etal.Earlyintroctionofanevidence-[J].,2002.17(1):58-65.
[11]高鈺琳,陸愛平.國外循證醫學教學研究進展[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9):16-7.
;❻ 中醫學的論文優秀範文(2)
中醫學的論文篇2
淺談中醫學與氣功
【摘 要】 中醫學的氣的概念和氣機的變化,對氣功的理論和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大力整理和應用中醫理論指導氣功和學術非常必要。中醫學對於氣功的指導地位的提升有助於規范中醫氣功學的術語和臨床技術規范。
【關鍵詞】 氣功;中醫學;內養功
中醫學中對氣的論述是權威的、實用的。千百年來在臨床運用中經過嚴格的實踐檢驗,對中醫的氣的理解有助於氣功練習和指導病人有效地習練功法健身祛病。歷來氣功的解釋多趨於使用佛家和道家術語,而使用中醫術語進行是對氣功詮釋有助於加深對氣功術語和氣功醫療操作的規范,而且易於接受。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談到了主觀精神因素的平靜恬淡,會使氣機暢達回歸到原來的自然狀態,精神內守對於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關於氣:何為氣?
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具有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特性。氣的生成來自於:
1.1 先天之精氣:即受之於父母的先天稟賦之氣。其生理功能的發揮有賴於腎藏之精氣的生理功能;
1.2 水谷之精氣:即飲食水谷經脾胃運化後所得的營養物質;
1.3 吸入之清氣: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
其中先天之精氣為基礎,奠定了總體的根基,後天之氣補充和滋養先天之氣使之源源不斷、生生不息、循環不止。水谷之精氣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氣匯聚於胸中形成宗氣,走息道司呼吸、貫心脈輔心行血。呼吸和心血的運行直接影響氣血之運行,在氣功中呼吸調節能很好的調節氣血的運行可見一斑。
2 氣的分布與分類
根據所在的部位、功能及來源的不同,氣分可為以下三類。
2.1 元氣:元氣又稱「原氣」、「真氣」,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主要由腎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並受後天水谷精氣的不斷補充和培養。元氣根源於腎,通過三焦而循行全身,內至臟腑,外達肌膚腠理,無處不在。元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溫煦和激發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因此說元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機體的元氣充沛,則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會因元氣虛衰而產生種種病變。
在氣功練習中,動功能使氣機調達,推動元氣敷布三焦。靜功意守丹田則有溫補元氣的功效,在練習中動靜結合達到完美的練功效果。
2.2 宗氣:宗氣是積於胸中之氣,屬後天之氣的范疇。由肺吸入之清氣和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結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運化功能的強弱,直接與宗氣的盛衰密切相關。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稱為「氣海」,又名為膻中。
宗氣的主要功能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二是貫注心脈以行氣血。凡氣血的運行、肢體的溫度和活動能力、視聽的感覺能力、心搏的強弱及其節律等,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若宗氣不足,臨床可見語聲低微、呼吸微弱、脈軟無力等症。
呼吸的停閉調節有助於宗氣的生成和運行,改善氣血的運行,加強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脈、為一身之大主,肺主氣,為臟腑之華蓋,為相輔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對於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習練氣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氣血狀態,氣功一詞由茲而生不足為奇。
2.3 營氣:營氣是行於脈中而具有營養作用的氣,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所化生。因其富有營養,於脈中營運不休,故稱之為營氣。營氣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血關系密切,可分不可離,故常常將「營血」並稱。營氣與衛氣相對而言,屬於陰,故又稱「營陰」。
營氣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營養和化生血液兩個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華部分是營氣的主要成分,是臟腑、經絡等生理功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同時又是血液的組成部分。
2.4 衛氣:衛氣的功能主要表現在防禦、溫煦和調節三個方面,包括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溫養臟腑、肌肉、皮毛;調節控制汗孔的開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溫的恆定。
調節脾胃功能的氣功練習方法內養功是首選,早期時候的科研和臨床都已證實。
3 氣的功能
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3.1 推動作用:氣的推動作用,是指氣具有激發和促進作用。氣是功能極強的精微物質,能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殖、生長與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動經氣的運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
3.2 溫煦作用:是指氣通過氣化產生熱量,使人體溫暖,驅除寒冷。氣維持並調節著人體的正常體溫,保證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及經絡的生理活動,並使血液和津液能夠始終正常運行而不致凝滯、停聚。
3.3 防禦作用:正如《素問·刺法論》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是指氣具有護衛全身肌表、防禦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方面,氣可以護衛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說(《素問·評熱病論》),氣又可以與入侵的邪氣作斗爭,以驅邪外出。
3.4 固攝作用:氣的固攝作用,主要是指氣可以保持胃、腎、子宮、大腸等臟腑器官位置的相對穩定;統攝血液防止其溢於脈外;控制和調節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體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遺精滑泄。
3.5 氣化作用: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生理功能效應,氣化過程就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的過程。具體表現在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如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然後再化生為氣、血、津液等;津液經過代謝,轉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氣的各種功能相互配合,相互為用,共同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比如,氣的推動作用和氣的固攝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氣推動血液的運行和津液的輸布、排泄;另一方面,氣又控制和調節著血液和津液的分泌、運行和排泄。推動和固攝的相互協調,使正常的功能活動得以維持。 4 氣機:氣的運動形式
氣機,即是氣的運動。氣運動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個方面,並體現在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之中。人體之氣流行於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在,推動和激發著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因而氣的功能是通過氣機來實現的。升與降,出與入,以及升降與出入,相互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體內部及其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化過程。升者升其陽,降者降其陰,出者吐其故,入者納其新。升降出入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基本過程,存在於生命過程的始終,是生命規律的高度概括。五臟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腎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連上下,為升降出入的樞紐。如肺呼氣為出,吸氣為入,宣發為升,肅降為降。六腑則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以降為順。氣機的升降出入應當保持協調、平衡,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氣機失常又稱氣機失調,是氣的運動紊亂,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在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體內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的紊亂,導致體內出現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的病理狀態。
氣機失常是人體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系出現紊亂的概括,也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與轉歸的內在表現。
4.1 氣滯
「滯」是指阻塞,不暢之意。氣滯,是指氣機郁滯而阻塞不暢的病理狀態。
氣滯的發生多與情志不暢、痰飲、水濕、食積、瘀血、結石等阻滯有關。由於上述因素,影響到局部或全身氣的運行,形成氣機郁滯不暢,可出現脹滿、疼痛。「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因此氣滯可導致血行滯澀,而形成瘀血。若氣滯導致水濕停滯,則可形成痰飲。
氣滯還可以使某些臟腑功能失調而形成臟腑氣滯,常見的肺氣、肝氣和脾胃氣滯,可見脘腹脹痛,時作時止,得矢氣、噯氣則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4.2 氣逆
「逆」是違背,不順從之意。氣逆,是指體內氣機升降失常,當升者升之太過,或當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狀態。氣逆的發生,多由情志內傷、飲食寒溫不適、痰濁壅阻及外邪侵襲等所致,與肝、肺、胃等臟腑關系密切。因肝主疏泄,升泄太過,肝氣上逆,可見頭痛而脹、目赤面紅、煩躁易怒等症狀,甚則導致血隨氣逆,出現咳血、吐血、中風、昏厥等症。因肺主肅降,肺失肅降而致肺氣上逆,則見咳嗽、氣喘、痰鳴等症。胃主降,胃失和降,則胃氣上逆,而見嘔吐、噯氣、呢逆、腹脹等症狀。
4.3 氣陷
「陷」是升舉無力,不足之意。氣陷,是指在氣虛的情況下,以氣的上升不及和升舉無力為主要特徵的病理狀態。氣陷的發生常因素體虛弱,久病耗傷或思慮勞倦等所致。氣陷多發生於脾臟,故又稱「中氣下陷」。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輸水谷精微於頭目清竅,另一方面托舉維系人體內臟器官位置的相對恆定。因此,在氣虛升舉無力的情況下,既可導致清氣不能上養頭目清竅,而見頭暈、眼花、耳鳴等症;又可出現臟腑器官的維系乏力,而引起某些內臟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等;還可兼見脘腹或腰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等症。此外,因氣陷是因氣虛發展而來的,故臨床中常見疲乏無力、氣短聲低、少氣懶言、面色不華、脈弱無力等氣虛徵象。
4.4 氣閉
「閉」為閉塞,不能外達之意。氣閉,是指氣之出入障礙,氣不能外達,閉郁結聚於內,而出現的突然閉厥的病理狀態。氣閉多於情志刺激而氣郁之極,或痰飲、外邪、穢濁之氣阻闊氣機所致。其發生,可因外感寒邪,束於肌表,陽郁而不達而無汗,感受穢濁之氣而致閉厥、外感熱病過程中的熱盛內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氣厥等。臨床上,還可因氣機閉郁,壅於心胸,閉塞清竅,可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陽氣內郁,不能外達,則見四肢逆冷,拘攣、兩拳握固、牙關緊閉;肺氣閉郁,氣道阻滯,則見呼吸困難、氣急鼻煽、面青唇紫;氣閉於腑,則見二便不通。
4.5 氣脫
「脫」即脫落、不內守之意。氣脫,是指氣不內守,大量向外逸脫,從而導致全身性嚴重氣虛不足,出現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氣脫多由正不敵邪、正氣驟傷,或正氣長期持續耗損而衰弱,以致氣不內守而外脫;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瀉等,使氣隨血脫或氣隨津泄所致。臨床上,因氣大量外散脫失,臟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現面色蒼白、汗出不止、目閉口開、手撒肢冷、脈微欲絕等危象。
5 病因中七情對於氣機的影響
七情的致病特性 過度的情志活動可以直接干擾氣機運動,造成氣機的紊亂,如怒則氣上,驚則氣亂,恐則氣下,思則氣結等,氣功的練習可以干預氣機運動,氣機平和則機體有機會得到修復,阻斷了致病因素。內養功初級靜功中松靜築基法,在自然呼吸同時配合松靜的練習,使大腦和身體同時放鬆和入靜,改善和提高機體的內環境,使身體處於較舒適的狀態,而得到將息溫養。
七情內傷直接影響其相應內臟,使其臟腑氣機逆亂,氣血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
5.1 直接傷及內臟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相應的臟腑。因為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而心是五臟六腑的統帥,它主宰著人的心理、情志活動。為此,七情致病均可損及心,並影響到其他臟腑,在七情致病中心起主導作用。另外,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又為氣機升降的樞紐。故情志致病,以心肝脾三臟失調為多見。如過喜、驚嚇、思慮勞神均可傷心,致心神不寧,症見心悸、失眠、健忘,甚則精神失常。郁怒傷肝,肝氣郁結,證見兩脅脹痛、善太息或咽中似有異物梗阻;婦女可見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肝氣上逆,出現嘔血、面紅耳赤、暈厥。思慮憂愁傷脾,脾失健運,見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等症。若思慮勞神,不僅損傷心脾,而且可導致心脾兩虛,同時會出現上述心神不寧及脾失健運的兼症。
5.2 影響臟腑氣機
七情對內臟的直接損傷主要為影響臟腑氣機,氣血運行紊亂。《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怒則氣上,致肝氣橫逆上沖,血隨氣逆並走於上,見頭脹痛、面紅目赤或嘔血,甚則昏厥卒倒。喜則氣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可緩和精神緊張,營衛通利;二是暴喜過度,致心氣渙散,神不守舍,見精神不集中,甚則失神狂亂。悲則氣消,過度悲憂損傷肺氣,使肺氣抑鬱,意志消沉,見氣短聲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恐則氣下,恐懼過度,使腎氣不固,氣泄於下,見溺頻、溲多或二便失禁,甚則面白、昏厥、遺精。驚則氣亂,突受驚嚇,損傷心氣,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見心悸、驚惶失措。思則氣結,思慮勞神過度,傷神損脾,致氣機郁結,脾運無力,見食慾減退、脘腹脹滿、便溏等。
5.3 七情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病情的發展
情緒波動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劇惡化,如肝陽上亢證,情緒的波動可誘發中風偏癱,此時對於情緒的調攝,運用氣功調神之法使患者能處於安靜愉悅的狀態,則可以避免和阻斷,能處於安靜愉悅。
6 氣功對於氣機的干預
氣功練習中,調神運用合理的良性意念替代和阻斷不良情緒的侵擾,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動功的練習可以使身體的氣機得到調整,動功的練習在中醫里也與中醫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行氣。
氣功通過三調的合理練習,對身心有序的調節,可以安神定志、養氣、行氣活血、舒筋通絡,達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動功如內養功動功、五禽戲、八段錦等。吐納如內養功的停閉呼吸法、六字訣等功法,辨證選功、辨證練功,符合中醫學理論的規律,合理的使用三調為宗技術,指導患者通過調神、調息、調身高效而安全的練功、養生祛病,練養結合來調達氣機。
在氣功的練習中,隨著功夫的提高會逐漸形成自然的深長的腹式呼吸,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自然提高了水谷精氣的形成。使宗氣生成和氣血的生成有了生化之源。深長呼吸更能獲得充足的自然清新之氣,使宗氣更加充足,氣血的運行動力更強勁。
在氣功練習中,由於是自我調控的功夫和技能,故在很多急重的情況下是很難完成這一技術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氣功的練習需要在緩則治本的階段來使用,對於氣功自我練習的適應症上亦以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復期為主,總之,是以病人自身能夠完成操作為前提。
總 結
通過上述的這些內容從生理到病因病機,中醫學對於氣的論述和實踐運用都是完善而成熟的,用於臨床亦行之有效。氣功學,尤其是中醫氣功學或醫學氣功、醫療氣功如何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合理指導病患者辨證的習練氣功,是我們中醫氣功學研究的的主要目標和方向。
猜你喜歡:
1. 中醫學職稱論文
2. 中醫臨床畢業論文
3. 中醫學教學現狀分析以及未來趨勢論文
4. 關於中醫臨床的論文
❼ 中醫學論文格式
中醫學論文格式
又到一年畢業季,下面我為大家提供了大學中醫學畢業論文的標准格式,標準是非常詳細的,共同學們參考借鑒。
關 於 畢 業 論 文 格 式 的 通 知,現將有關畢業論文的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為規范我校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保證我校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特製訂《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撰寫基本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教師須按照本《規范》要求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論文(設計),學生須按照本《規范》要求撰寫畢業論文(設計)。
一、畢業論文(設計)文本結構規范
1、畢業論文(設計)內容結構
(1)中、外文摘要 扼要敘述本論文(設計)的主要內容、特點,文字要精練、表述清晰。中文摘要約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關鍵詞要符合學科分類,一般為2-4個為宜,每個詞均為專業名詞(或片語),一詞在6個字之內。中、外文關鍵詞內容相對應。
(2)目錄:詳細列出畢業論文(設計)引言、章節、一級標題,標明頁碼。
(3)正文 (理工等類)包括選題背景、方案論證、過程(設計或實驗)論述、結果分析(含技術經濟論證)、結論或總結。
選題背景:說明本課題的來源、目的、意義、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應達到的.技術要求;簡述本課題在國內外發展概況及存在的問題,本設計的指導思想。
方案論證:說明設計原理並進行方案選擇,闡明要選擇這個設計方案(包括各種方案的分析、比較)的理由以及所採用方案的特點。
過程(設計或實驗)論述:指作者對自己研究工作的詳細表述。要求真實反映研究過程,論理正確、論據充分、邏輯性強、層次分明、表達准確。
分析: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主要的數據、現象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結論或總結:對整個研究工作進行歸納和綜合,闡述本課題研究的結論和尚存在的問題及進一步開展研究的見解和建議。
註:文科及其它學科,可根據學科特點,參照上述結構制定統一的正文結構規范。
(4)參考文獻:列出與畢業論文(設計)相關的文獻,按標准引用格式書寫。
(5)致謝:簡述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給予支持的老師和同學。
(6)附錄 包括與論文有關的非必要的圖表、計算機程序、計算書、運行結果,主要設備、儀器儀表的測試精度等。
2、工作量要求
(1) 論文(設計說明書)字數不應少於10000字;
(2) 原則上查閱文獻10篇以上。
3、排版基本要求
(1)目錄格式
格式如下:
錄
中文摘 英文摘 Ⅱ 目 Ⅲ 引 言 1
1、×××××× 4
1.1××××× 4 1.2×××××× 10
2、×××××××××××× 18
結 語 113 參考文獻 115 致 謝 118 附 錄………………………………………………………………121
(2)正文撰寫規格
① 論文開本及版芯
論文開本大小:210mm×297mm(A4紙);
版芯要求:左邊距:30mm,右邊距:25mm,上邊距:30mm;下邊距:25mm,頁眉邊距:23mm,頁腳邊距:18mm;
② 標題
論文題目:
論文的題名,用黑體、三號或16pt,段前、段後間距為1行。
章節標題:
論文分三級標題:
一級標題:黑體,四號或16pt,段前、段後間距為1行;
二級標題:黑體,小四號或14pt,段前、段後間距為1行;
三級標題:黑體,小四號或12pt,段前、段後間距為1行。
上述段前、段後間距可適當調節,以便於控制正文合適的換頁位置。
如:
1 材料和方法(一級標題4號黑體)
1.1 試驗材料(二級標題小4號黑體)
□□□□□□□□□□□□□□□□□。(正文5號宋體)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設計(三級標題5號黑體)
□□□□□□□□□□□□□□□□□□□□□。
1.2.2 儀器和葯品
□□□□□□□□□□□□□□□□□□□□□。
③ 正文字體及頁眉、頁腳
正文字體:正文採用五號宋體,行間距為18磅;圖、表標題採用小五號黑體;表格中文字、圖例說明採用小五號宋體;表注採用六號宋體。
頁眉、頁腳文字均採用小五號宋體,頁眉左側為「中國農業大學學士學位論文」,右(3磅);單面列印時頁碼排在頁腳居中位置,雙面列印時頁碼分別按左右排在切口一側。
物理量符號和數學變數的外文字母採用斜體,計量單位的字母採用正體,其他內容的字母採用正體。英文、羅馬字元一般採用Time New Roman正體。
④ 圖紙、圖表要求
文中所列圖形應有所選擇,照片不得直接粘貼,須經掃描後以圖片形式插入。圖紙、圖表布局合理,整潔,線條粗細均勻,標注規范,注釋准確;工程圖紙必須按國家規定標准或工程要求繪制。其他詳細要求見附文。
(2)參考文獻
為了反映文稿真實和廣泛的科學依據,體現文稿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方便讀者檢索和查考相關資料,文稿應按規范著錄相關參考文稿。參考文稿的著錄通常採用順序編碼制或著者一出版年制兩種方式。本《規范》規定採用順序編碼制,即在正文中按順序在引用參考文獻處文字的右上角[]標明參考文獻的序號,正文後按引用順序編制參考文獻表,參考文獻表中的序號與正文中[]的序號一致。
參考文獻的著錄,按著錄/題名/出版事項順序排列。
期刊:著者.題名.期刊名稱,出版年,卷號(期號):起始頁碼
書籍:著者.書名.版次(第一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頁碼(選擇項)
註: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7714-2005
(3)畢業論文(設計)封面設計
封皮須使用學校指定紙張和樣式。
二、基本規范要求的執行
1、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及答辯小組,負責組織對本單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基本規范要求進行審查。
2、畢業論文(設計)的基本規范要求的審查在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前完成,審查合格者經指導教師簽字後方可參加答辯。論文不符合本規范要求者,應要求修改,直到達到要求才能參加答辯。
3.學生參加答辯應提交經指導教師審閱並裝訂好的論文或設計說明書。
論文成稿之後必須要膠裝成冊,一式3份!
;❽ 中醫護理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中醫護理學是我國中醫葯學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中醫護理工作是中醫葯標准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中醫護理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醫護理畢業論文篇一:《中葯薰蒸療法的護理體會》
中葯薰蒸療法是近幾年在傳統中醫療法的基礎上,利用 現代科技手段,將中葯的有效成分以葯物蒸氣離子的形式作用於機體局部或全身,從而達到舒經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是中醫葯外 治療法的進一步延伸和 發展,臨床上廣泛應用於風濕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骨性關節炎、肩周炎、頸椎病、軟組織損傷、肌肉勞損、虛寒性胃腸疾病、中風後遺症、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及周圍血管病變,婦科慢性盆腔炎、痛經、慢性前列腺炎、毛細血管炎及雷諾氏症等多種結締組織病。我院自2005年開展此項治療 方法 以來,護理人員運用護理程序實施個體化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2892例中葯薰蒸患者護理體會 總結 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院中西醫結合科採用中葯薰蒸療法的患者共2892例,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12歲,其中腰椎間盤突出352例,類風濕關節炎263例,骨性關節炎487例,肩周炎275例,風濕性關節炎170例,頸椎病125例,中風偏癱者130例,軟組織損傷50例,虛寒性胃腸炎76例,慢性盆腔炎78例,慢性前列腺炎15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272例,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者23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及周圍血管病變195例,毛細血管炎23例,雷諾氏症者12例,其中住院患者657例,門診患者2235例。
2 方法
2.1 中葯薰蒸治療前准備:①治療前訪視:薰蒸室護士接到病區通知後,在治療前1天到病區查看病人情況並了解病情與患者交談並預約薰蒸治療時間;②薰蒸室的准備,常規消毒,根據醫生開具的協定處方為不同患者准備不同薰蒸葯液,同時准備血壓計、聽診器、溫開水、生理鹽液、口服補液鹽。
2.2 中葯薰蒸程序 將事先粉碎的中葯配方加水3000ml,放入薰蒸鍋內浸泡30分鍾後加熱煮沸後至薰蒸艙內溫度達45℃時將患者薰蒸部位放入薰蒸艙內根據患者耐受力及病情將溫度調控在45℃-52℃之間,時間定位30-45分鍾,在薰蒸過程中根據患者自我感覺,測血壓、心率1-3次並根據患者出汗量的多少,給予250-500ml溫開水或生理鹽液(ORS液)口服。
2.3 中葯薰蒸結果後的護理 中葯薰蒸時間達到設定時間後待薰蒸艙溫度降至37℃時將艙打開,扶病人出艙,用溫水沖洗干凈葯液,干毛巾擦乾全身皮膚穿好衣服,在薰蒸室休息10-20分鍾,待全身無出汗跡象後,送患者返回病房。
3 中葯薰蒸的適應症及禁忌
3.1 適應症 中葯薰蒸適用於風濕類疾病,肌肉勞損,退行性關節病變,腰椎間盤突出症、虛寒性胃腸病、慢性盆腔炎、痛經、慢性前列腺炎、毛細血管炎、雷諾氏征等結締組織病、糖尿病末梢神經病及周圍血管病。
3.2 禁忌症:①合並嚴重心肺功能減退者;②合並化膿性皮膚病或皮膚潰爛者③合並急性炎症性、傳染性疾病者。 4 中葯薰蒸護理注意事項
4.1 薰蒸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導工作,中葯薰蒸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傳統療法,很多患者對此療法持持懷凝或恐懼心理,故在薰蒸 治療前1天,根據患者的病情需仔細向患者說明薰蒸治療的作用及薰蒸過程安全性,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4.2 薰蒸前應對薰蒸艙進行嚴密消毒,防止一些未發現的傳染病交叉感染
4.3 針對第1次薰蒸的患者應由護士全程陪同並交流,了解患者自身感受,防止皮膚燙傷,一般將溫度調控止最低耐受點42℃然後在薰蒸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耐受力逐漸上調,一般不要超過52℃,對於合並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以全身微微發汗為原則,並及時監測血壓及心率,防止血壓及心率驟增。
4.4 薰蒸過程中根據患者出汗量可給予生理鹽水或溫開水250-500ml頻頻口服以防止出汗過多造成血容量驟減而誘發心腦供血不足甚至梗塞。
4.5 薰蒸結束後,不要讓患者急於出艙,防止溫度突降,引起全身不適,甚至感冒,出艙後應了解患者的自我感受,監測血壓、心率,並與入艙前作對比,防止血壓心率驟升、驟降造成對身體的損害。
5 討論
中葯薰蒸療法適用范圍廣,臨床療效佳、安全舒適,是一種無毒無害的綠色療法,近幾年,此項業務在我院廣泛開展,對護理流程及護理質量的要求逐年提高,通過對2800餘例患者臨床護理觀察,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針對性護理,通過薰蒸治療前後的評估,不斷 總結,改進護理方法,針對不同病種的患者,不同年齡的患者,不同 文化 層次的患者,不同心理素質的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取得了滿意的療效,使中葯薰蒸這一療法取得了長足的 發展。
中醫護理畢業論文篇二:《中醫護理在分診中的應用》中醫護理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框架,運用整體觀念,對疾病進行辨證施護,並運用傳統護理技術與方法,對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顧和服務,保護人類健康的一門應用學科[1]。在生活起居、情志、飲食、以及衛生保健、預防等方面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寶貴的 經驗 。中醫護理具有以下優勢。
1 優勢
1.1 理論優勢
中醫護理主張從人的聖體、心理、精神以及社會等各方面調理患者,現代醫學發展到上世紀末才把生物醫學模式轉成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強調“整體護理”的理念,到今天才知道以“人”為中心。中醫護理切合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等方面的需要,因此獲得了人們的喜愛。在人類最求返璞歸真、盡享天年的今天,中醫護理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1.2 方法優勢
中醫治療疾病的方法有八法:汗、吐、下、溫、清、消、補,這八法針對病因、症狀和發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療的方向。傳統醫學的醫護不分家,即“三分醫,七分護”,相對西醫護理來說,中醫更注重服葯時間、飲食等方面的配合。在非葯物治療方法方面,針刺、艾灸、推拿、火罐、熱敷、熏洗、挑割、葯枕、面浴、足浴、日光浴、溫泉浴等,均屬於中醫護理方法。這些技術操作具有器具簡單,操作方便,適應范圍廣,見效快、費用低廉、無毒副作用的特點,深受群眾歡迎。
1.3 應用優勢
通俗易懂、簡便易行、參與性強,易於推廣。中醫護理的方便性、實用性是其他現代護理無法比擬的,因此也就擁有更廣大的用武之處。按摩、氣功、葯浴等方法很容易掌握和運用;中醫“四氣五味”理論對飲食分類,指導患者飲食調養,亦很容易被理解和運用。中醫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一些西醫不能有效控制的疾病,運用中醫就會起到很好的療效。
2
2.1 獨特的診療技術
望、聞、問、切是中醫採集病史,收集疾病資料,作出診斷,實施治療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我們對患者病情作全面了解,准確反映病情,正確地預檢分診
2.1.1 望 觀察患者的神、色、形、態、頭、五官、皮膚, 如有甲亢體征患者分診到內分泌科。
2.1.2 聞 根據聽患者說話聲音的高低,呼吸聲以及咳嗽、嘔吐、呃逆聲音的變化,來判斷病位的深淺、虛實、寒熱等,以採取適宜的護理方法,做好相應的用葯指導,解除患者的痛苦。 如聲音嘶啞者分診到耳鼻喉科。
2.1.3 問 通過詢問患者及家屬,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生活、飲食習慣、家族史和既往史。根據這些資料, 及時准確地進行分診, 不能主觀導問或暗示患者, 以免分診不準。例如頭痛為例, 頭痛僅是一科症狀, 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因此, 在詢問病史時,要了解發生頭痛原因, 性質和規律。若系持續性頭痛並伴有進行性加重, 應考慮安排到神經內科就醫。如為外傷後引起的頭痛, 就有可能是腦外傷後遺症, 由神經外
科檢查比較合適。如高熱, 頭痛, 耳內有膿性分泌物, 考慮是中耳炎引起的, 應分診到耳鼻喉科就醫。
2.1.4 切 門診患者述說有心悸, 心累時, 我們應脈診, 了解是否是急症。
3 飲食護理?
中醫飲食保養:是指通過飲食的方法來治療與調護和預防疾病,包括葯膳、葯酒、葯茶、葯粥、葯飲等.食療既有利於疾病的治療與調護、病後的調理,又有利於 兒童 的生長發育、婦女的養顏美容。中老年人的延年益壽抗衰老[2]。如當歸羊肉生薑湯中羊肉得姜配合加強溫補之功,起協同作用,可治療虛寒性腹痛。如有些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喜好大魚大肉,此時應耐心講解危害性,改變其飲食習慣,宜進清淡飲食。肥胖患者應予清淡、化痰食物:體瘦者多食滋陰生津、補血食物、老年人及久病者脾胃功能虛弱,宜予清淡有營養、易消化食物,孕婦和哺乳期宜食富於營養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兒童生長發育時期,宜食谷肉果菜營養豐富的食物;哮喘患者和過敏體質者忌食魚、蝦等海腥及一些甘溫、香燥之品。
4 基本護理操作應用?
如可遵醫囑對風濕性關節炎、消化不良、痛經者予以溫灸理療:又如體質虛弱者可教患者經常按摩足三里穴以起到保健作用;呃逆患者按壓合谷穴可止呃逆等。
5 結語?
培養分診護士的中醫護理素質,要求處處關心患者,一心撲在患者身上,一絲不苟對待分診工作,經常關心患者的病情,加強中醫理論學習,貫徹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辨證施護的中醫護理理念,才能使中西醫護理學理論知識互補,臨床並用,才能使患者受益。?
參 考 文 獻
[1] 李玉霞,李麗萍.中醫護理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與探討.齊魯護理雜志,2009,17:90-91.
[2] 任娟,曾遠.中醫護理在社區醫院中的運用.新疆中醫葯,2009,5:51-52.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中 醫護 理畢 業論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