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葯理學本科畢業論文ppt

葯理學本科畢業論文ppt

發布時間: 2023-04-12 14:32:18

『壹』 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優秀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培養是我國醫學院的重點,但是本科生臨床專業的學生培養質量還有待提高。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本科臨床醫學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本科臨床醫學畢業論文 範文 篇一:《臨床醫學八年制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思考》
醫學微生物學是基礎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聯系基礎與臨床的橋梁課程,它與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密切相關。隨著生命科學的不斷發展,醫學微生物學所涵蓋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泛。這就要求醫學專業學生在掌握這門課程基礎知識的同時,學會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然而,由於醫學微生物學課程本身具有知識點多而散、難記憶、易混淆等特點,因此,傳統的以課本為主體,老師為中心的 教學 方法 不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也不利於實現現代醫學 教育 培養實用型、創新型綜合性醫學人才的目標[1]。本校對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的培養實行的是“3+5模式”(即3年 文化 基礎教育加5年醫學教育)。作為醫學基礎課程之一,《醫學微生物學》被安排在醫學教育第2學年的第2學期。在此之前,該專業學生已經就《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組織胚胎學》等醫學基礎課程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學習,具備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其次,就學員本身素質而言,八年制學生基礎扎實,思維活躍,求知慾及接受能力強。再者,本校八年制班級人數一般為20人左右,人數少,具備了小班開課的條件[2]。因此,針對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結合八年制學生自身的特點,本研究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的《醫學微生物學》教學進行了改革和探索:

1案例引導教學法

《醫學微生物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通常是先講授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學形狀,再講其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則。

這種系統、規律的教學方式便於學生對於各種理論知識點的橫向比較記憶,但相對枯燥平淡,不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可以利用醫學微生物學與臨床結合緊密的特點,用一個臨床案例引出教學內容。臨床案例的選擇很重要,既要貼近臨床,接近實際,又要體現出基本知識點。首先,通過給出一個合適的臨床案例,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度;然後由老師對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知識進行系統講解;接下來,回到開始的臨床案例上,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對病例提出診斷診治辦法,最後由老師對學生們的意見進行歸納 總結 ,去偽存真,查漏補缺,提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要求。例如在乙型肝炎(簡稱乙肝)病毒的教學中,可以先給出一個人的“乙肝兩對半”的檢查 報告 單,提出問題:該受檢對象是一名健康人還是病毒攜帶者亦或是感染者?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進行接下來的學習;通過老師對乙肝病毒基本知識點如形態結構、致病性等的講解,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開始的病例展開討論;最後由老師總結,強調幾個重要知識點如乙肝病毒的形態結構、乙肝的診斷與防治等的掌握[3]。這樣的課堂組織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活學活用,並能從中找到學以致用的成就感。

2文獻閱讀研討課

醫學微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與醫學有關的致病微生物,它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不斷有新的病原微生物被鑒定,也有過去已被基本控制的致病微生物又重新流行,構成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而相對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的瞬息萬變,課本上的知識是相對固定的,課本更新換代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知識發展的速度[4]。因此,想要了解一門學科的前沿進展,閱讀文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對臨床八年制學生的醫學微生物學授課中開設了文獻閱讀研討課,並將其安排在了理論課的最後兩次課,此時學生已經對微生物學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有了閱讀相關文獻的基礎。課程的開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准備工作。在課程開始之前,筆者會擬定一個專題,例如: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與流行,然後列出幾個相關問題,如(1)禽流感為什麼會導致人類感染?(2)什麼情況下可能導致禽流感大的流行?(3)目前針對禽流感有哪些有效的防治 措施 ?(4)針對禽流感引起的民眾的恐慌,作為一個醫學生,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後,給出經典的綜述的相關中英文文獻1~2篇,讓學生課下針對專題和給出的題目,閱讀文獻查找資料。接下來,就是課上討論部分。針對八年制學生人數少的優勢,進行分組討論。將20位同學分為A、B、C、D4個大組,每個大組的5位學生分別對應1~5的編號,即A1、A2、A3、A4、A5等,每組分別就一個問題進行討論,5~8min後,每組選派一個代表就自己討論的問題進行總結陳述;然後,A、B、C、D4組中每組編號相同的同學重新組合成新的一組,即A1、B1、C1、D1為一組,以此類推,共5組。5組同學就4個問題進行交叉討論5~8min。最後,老師對整個文獻討論進行歸納總結。文獻閱讀研討課的開設,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交叉討論的分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參與得更徹底,對文獻了解得更全面[5]。

3學生自主授課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是老師“教”、學生“學”,學生學習知識相對來說是一種被動接受的過程。筆者通過挑選合適的教學章節,在臨床八年制班級中推行角色互換,讓學生由過去單純“聽”到主動“講”。這一轉變迎合了青少年們挑戰自我、展示自我的心理特點,在激發學生學習的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學生自主授課的開展,第一要素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社會關注度高,易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和學習動力,因此本研究將逆轉錄病毒中的HIV這一節作為學生自主講課的內容。為了防止內容上的重復和單一,筆者將20位同學分成4個組,給出4個專題,例如(1)HIV的流行現狀及發展趨勢;(2)HIV的致病性及臨床表現;(3)HIV傳播途徑及防治原則;(4)HIV的研究現狀及有無有效治療方法。每組針對一個專題進行備課,准備15min左右的PPT。課上,每組隨機抽取一位同學上台講授。每位同學講完,老師從教學內容、PPT製作形式、語言組織能力等方面作簡要點評,同時學生也可以對講課同學的表現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最後,老師對4個專題的內容進行抽提歸納,方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整體把握。同時,由於時間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學都上台授課,為了讓所有同學都有參與感,筆者要求同學講自己製作的PPT內容列印為紙質版上交,設立評分標准,由老師批改打分,按10%的比率計入最後成績[6-7]。實踐表明,這種學生自主講課的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可以讓老師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並加以改正。

4第二課堂活動

對於醫學微生物學這種臨床基礎性學科,實驗課的開設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實驗課的設立,有利於幫助學生驗證和鞏固醫學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微生物學基本操作技術,鍛煉其動手能力。但由於課時的限制,實驗課的內容多是一些單純性驗證學科基本理論的簡單實驗,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另外,本校在對臨床八年制學生的培養中,有一定的科研任務要求。因此,筆者在對臨床八年制學生的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針對一些學有餘力的同學,開設了第二課堂的活動。所謂第二課堂,就是在課余時間開展的老師對學生的科研輔導活動[8]。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實行“雙向選擇”,在老師選擇學生的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科研方向選擇指導老師。一般1位老師帶教1~2名學生。在第二課堂活動的實施中,筆者首先會對所有參與學生進行集中培訓,內容包括實驗室規則及儀器的安全使用、分子克隆實驗技術的基本操作等。然後由帶教老師對所帶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具體輔導。老師會給出3~5篇相關研究領域的綜述類文獻,學生閱讀後與老師展開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與理解,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由學生提出科研問題並完成實驗方案設計,在這一階段中,通過文獻的閱讀及實驗設計,有助於學生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論證方案的可行性之後,接下來就是實驗操作階段,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實驗,期間老師可一周組織一次實驗進展的匯報討論,及時解決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最後,以學生匯報答辯的形式對第二課堂活動進行總結。對於實驗進展順利,實驗結果理想的學生,老師應鼓勵其撰寫研究論文並發表,並給予一定獎勵[9]。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提高了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質量,充實了實驗教學內容,給學生打開了一扇了解科研、接觸科研的窗口,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獨立思考的能力。綜上所述,針對醫學微生物學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筆者在對本校臨床八年制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嘗試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創新。案例引導教學和學生自主授課,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考驗了老師的課堂組織能力,同時也給了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獻閱讀研討課和第二課堂活動的開設,給熱愛科研的學生創建了一個平台,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盡管新的教學方法在老師和學生們中普遍得到好評,但仍有改進的空間,需要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探索和實踐,為推動醫學微生物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不懈地努力。

參考文獻

[1]李明,申曉冬,黎庶,等.《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改革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1(6):116.

[2]李亞敏,陳俊國.臨床醫學八年制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4):117-118.

[3]陳靜,李樹清,張穎,等.以病案為基礎的PBL教學法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4,43(20):2677-2678.

[4]胡曉梅,汪正清,胡福泉,等.醫學微生物學創新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11):1108-1110.

[5]汪鳳蘭,邢鳳梅,張小麗,等.文獻導讀研討教學模式對護理學碩士研究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4,43(11):1399-1401.

[6]陳霞.學生自主講課方式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醫葯指南,2012,36(36):662-663.

[7]張洪平,張永紅,張海英.中葯葯理學教學改革初探———對大學生自主講課的幾點思考[J].中國中醫葯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5):70-72.

[8]何海洋,吳玉章.醫學本科生第二課堂教學實踐與體會[J].現代醫葯衛生,2014,30(12):1885-1886.

[9]王文,任浩,趙平.開展醫學微生物學第二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5):492-493.
本科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範文篇二:《臨床醫學專科畢業生就業現狀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臨床醫學專科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及原因,從專業建設的角度上,為改善畢業生就業提出了解決途徑。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畢業生;就業狀況

0引言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兩個文件中明確要求,“以市場為導向,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畢業生就業”。本文就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2015屆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分析,把人才培養與就業緊密結合起來,根據崗位要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方向,通過更新、調整及增加必要的專業技術課程和實訓實習項目,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適應性。

1調查研究結果

以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2015屆臨床醫學專科畢業生為調查對象,就業情況如下:本校2015屆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共87名,統計時間截止到9月底為止,綜合就業人數59,綜合就業率67.81%,靈活就業率8%,實際就業率為59.81%。靈活就業主要為通過“專升本”升入本科院校就讀。實際就業率中,面向三級醫院比例為3.4%,鄉鎮、社區醫院及以下比例為28.73%,未就業率32.18%。通過以上數據顯示,暫緩就業畢業生較多。選擇到縣以上醫院進修一年,等待助理執業醫師考試,希望拿到助理執業醫師資格證以後再到經濟效益好的城市大醫院就業的畢業生有近三分之一。還有近8%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因為其獨特的專業特性,導致其就業 渠道 相對狹窄;其在校期間學習壓力巨大,與社會的溝通和信息交流能力較低,對就業信息的獲取或就業趨勢的了解不足,進一步加重了其就業困境。

2應對策略

如何面對越來越沉重的畢業生就業壓力,是擺在所有高校,尤其是高職高專學校面前的嚴峻挑戰,如何應對壓力走出困境,也是每一位高校教師都應思考的問題。

首先,加強就業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力度,扭轉畢業生的擇業觀念,打開面向基層就業的廣闊空間和重要渠道。就全國醫療衛生人才需求情況分析,雖然以省會城市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對基礎人才的需求基本飽和,但從整體水平上考慮醫療機構對基礎人才的需求依然存在,廣闊的新型鄉鎮、社區及邊疆地區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依然巨大。隨著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急需大量的人才,它們擁有接納和吸收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畢業生的巨大潛力。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在促進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並構建了以面向基層就業為導向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作為一所高職高專醫學院校,從每年新生入校的第一堂就業指導課開始就為學生樹立面向基層就業的思想,強調服務基層、服務鄉村的醫療理念。針對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在見習和實習階段,打破原有班級結構,以地域和學生自主報名為基礎,設置多個臨床見習、實習基地,使學生的實習醫院和自身擬就業的場景靠近,有利於畢業生就近了解擬就業的醫療機構服務特點。在臨床醫學專業班級的管理上,設置專業輔導員作為負責人,在學生入學到畢業的三年中一直負責學生的學習督促和就業指導,並將就業指導落實到系部每一位授課教師身上,在授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自我定位和確立正確的擇業觀。

其次,幫助畢業生參加並順利通過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獲得醫師執業資格,合法上崗,提高用人單位使用醫學專科畢業生的積極性。全面優化課程結構,提高培育精度,針對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對學生進行專門培訓,提高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學校擬行在畢業生畢業後開設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課程,協助學生考取助理醫師及醫師資格,為學生的高質量擇業再盡綿力。同時在課程體系建設中,以執業醫師考試大綱為藍本,確立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應對實踐技能考試和綜合筆試為目標,組織編寫實用型校本教材。組織青年教師親身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從綜合復習和臨場應對中總結 經驗 ,將第一手的應考經歷融合在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教學中;再將輔導教學中總結提煉的歷年考點和知識點融匯在常規教學中,注重實踐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臨床專業專科畢業生的綜合能力,在就業和以後的臨床工作中具有更好的適應性。

再之,鼓勵臨床醫學學生輔修或者參加特色專業課程培訓,開設兒科、婦幼衛生、急診急救等專業方向課程學習,有針對性地滿足農村基層醫療衛生在此方面的人才需求。市場化機制的不斷完善,使我們認識到有特色、有個性的商品會更有市場競爭力。雖然醫院對應聘畢業生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專科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但是基層醫院在專長型人才方面始終都有相當穩定的需求。也就是說在人才培養方向上,不僅是要培養高素質的全科醫療人才,還要讓培養的學生具有特色,在自己喜愛的特殊學科上,在專業老師的引導下,課堂學習、網路學習和自我學習相結合,形成自己的專長,提高就業競爭力。同時,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畢業生與社會的溝通和信息交流能力,從而在就業信息的獲取或就業趨勢的把握方面得到加強。

3結語

綜上所述,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指導思路,將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與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就業的崗位設置相結合,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反饋,徵求基層醫療一線專家意見,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而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學有所長的專業型醫療衛生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皓,肖愛平.關於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畢業生就業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09,8(6):741-743.

[2]牛春紅,劉斌焰,李麗芬,等.醫學畢業生就業現狀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1):16-18.
本科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範文篇三:《新形勢下提高臨床醫學生骨科實習質量》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教育模式培養高素質的醫務工作者[1]。在實習期間,尤其是骨外科的學習,其專業性較強,涵蓋范圍廣泛,對帶教老師及教學方法有著更高的要求。本文對如何提高醫學生在骨科實習期間的教學質量作一些探討。

1 影響臨床實習教學主要因素

1.1 醫患關系不和諧

當前社會環境下,隨著患者及其家屬的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醫患關系不和諧以及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給醫學生的臨床實習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患者從自身利益出發,不能理解臨床教學的目的,將實習生拒之門外;患者質疑實習生的臨床診療資格,不讓實習生進行一些簡單體格檢查的行為時有發生[2]。但是,患者及其家屬並不完全認可這些規定,造成了醫生在開展醫療工作也愈發小心翼翼,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帶教教師將手中的診療權利下放給實習生,一些本可以讓實習生參與的診療操作全權代理,如此一來,實習生的臨床技能無法得到全面的提高,臨床實習教學的成效就大打折扣。

1.2 考研 及就業與實習沖突

國家的大規模擴招和大學教育的大眾化,學生越來越多,七年制本應該是定位培養高級臨床醫生,但綜觀全國形勢,可見每年全國各個醫學院校七年制招生將近幾千人,教學質量如何保障,實習作為教學培養的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在所難免。同樣引發的就業問題也不能不面對,本科生基本就無法找到合適理想的工作,面對生存的壓力,學生又怎能不逃實習去准備考研,以取得更高的學位,只為找到理想的工作。

1.3 實習時間短

一個科室3周,根本無法系統地掌握各專科常見病的診治,尤其對於七年制目標就是培養臨床型的研究生,應該前期適當壓縮課程,至少要在大四前完成對理論的學習。然後安排1~2年的時間輪轉實習,這樣一個科室基本能有1~2個月時間,這樣才能參與一個完整患者的診治全過程,不至於出現現在的自己出科,患者還沒出院的現象。

2 提高骨科實習質量的措施

2.1 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

醫生與患者及其家屬間的矛盾由來已久,社會大眾普遍存在不信任醫生的心理,不論是在醫術上,抑或是在醫德上;而醫生則認為很多時候是患者的無理取鬧,於是醫患之間缺乏最基本的信任,這種現象在短期內是很難消除的。醫生和患者、醫院和患者要換位思考,相互理解。醫生應從患者的角度出發,耐心傾聽患者訴說病情,真誠地同情並支持患者,努力為其消除或者緩解病情,用真心關懷每一位患者;這樣有利於患者更好地配合臨床教學工作,對實習生參與診療操作能夠充分理解。同時,努力提高公眾對臨床實習的認識,社會各界也應增加對醫院和醫生的理解,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為臨床教學的開展建立良好的氛圍[3]。

2.2 加強醫學生考勤考評制度

學生的臨床實習是學校與實習醫院共同的工作,需要相互配合和協作,加強與實習醫院交流,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盡可能地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骨科的常見病種有所了解。例如在骨腫瘤的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備,選擇足夠多、各重點病種的患者,備齊有特徵性的影像學資料,重點和主要的精力放在病例講解、比較以及提問上,進而調動學生主動思維理解[4]。另外,在實習的不同階段,設立一定的考勤及考評機制,督促學生更好地實習。

2.3 嚴格選拔帶教人員,確保臨床帶教質量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起著最重要的主導作用,帶教教師隊伍素質,是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提高帶教隊伍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強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培訓: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實踐[5];Sally pickard教學過程中採用模擬患者,促進實習生操作技能[6]。同時,定期組織同行間、師生間開展教學評議活動,促進教學。

2.4 注意提高實習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臨床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踏實的臨床實踐能力離不開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科學的思維能力。應重視學生骨科臨床思維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啟發學生研討有關的基礎與臨床知識,並定期開展讀書報告會。

3 小結

實習很重要,尤其對於畢業後立即選擇工作者。實習可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開拓自己臨床視野。開始了從學生過渡到醫生心理角色的轉變。所以要求實習生掌握最基礎的醫療常規,比如採集病史、體格檢查尤其是各專科的體檢,掌握對常見病的常規檢查與處理;掌握基本醫療文書的書寫,比如病歷、病程、化驗單;掌握最基本的手術操作、術前准備,培養起碼的無菌原則等。對於帶教老師尤其是高年資老師學會對於醫生成長至關重要的 人際交往 的方法、談話的技巧,特別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如何獲得患者對自己的信任。實習生應充分重視和清楚認識自己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這段珍貴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臨床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蘇博,劉鑒汶. 高等醫學教育學[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

[2]喻格書,胡崗. 影響醫學生臨床實習質量的因素及對策探討冊[J]. 時珍國醫國葯,2009,20(7):1824-1825.

[3]高永軍,徐蔚,劉靜,等. 從“北大醫院事件”看醫學生臨床實習教學[J]. 中國醫學倫理學,2010,23(6):70-71.

[4]魯英. 骨科骨腫瘤、骨病臨床教學的體會[J]. 中國骨腫瘤骨病,2005,4(3):175-176.

[5]李紅衛,蘇彥河,楊現會,等. 七年制醫學生實習帶教的實踐與認識[J]. 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2):109-110.

[6]李柳炳,沈憶新,崔鳳梅,等. 提高七年制臨床醫學生實習質量的探討[J]. 安徽醫葯,2009,13(6):693-694.
猜你喜歡:
1. 本科醫學畢業論文範本

2.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3.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下載

4. 電大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5. 本科畢業論文範文模板

6. 本科護理畢業論文範文

『貳』 葯理學碩士論文

葯理學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葯理學課程 教育 對醫學生未來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形成起關鍵作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葯理學碩士論文,供大家參考。

葯理學碩士論文 範文 一: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葯理學元認知分析

摘要:針對新形勢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醫學生終身教育的目的,採用問卷形式調查臨床醫學專業186名學生在學習葯理學課程時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情況,針對元認知調查結果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葯理學教學提供有益指導。

關鍵詞:葯理學;元認知;臨床醫學

葯理學是研究葯物與機體之間相互作用及作用規律的學科,是醫學與葯學、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也是一門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的實驗性學科[1],它為防治疾病、合理用葯提供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科學思維 方法 。學生學習葯理學的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葯理學知識的過程,而且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現代葯理學的教學重點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葯理學內容繁雜、散而抽象、負擔重、難於理解,因此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難度大。元認知是美國心理學家弗拉威爾(J.H.Flavell)於1976年提出的認知概念,是對認知的認知,即“認知主體關於自身認知過程、認知結果及相關活動的知識,是認知主體為完成某一具體任務或目標,依據認知對象對認知過程進行主動監測、調節和協調的過程”[2]。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3個部分,三者緊密聯系,彼伍做螞此影響,共同制約著人的認知活動。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只是踏入醫學領域的第一步,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有限,遠遠滿足不了臨床需要,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需要在臨床工作中自我完善和提高。因此,了解學生葯理學元認知情況並將元認知理論引入葯理學本科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元認知理論積極監控和調節葯理學學習過程,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對學校教育和學生 畢業 後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將本次研究的相關情況介紹如下。

1調查對象和內容

1.1調查對象

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本校臨床醫學專業2012級A班、B班的學生進行葯理學元認知調查,發放問卷186份,收回有效問卷18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對調查信息採用百分比法進行統計處理。

1.2調查內容[3-4]

根據元認知的3個基本部分設計元認知調查問卷(包含24道選擇題),以探求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A班、B班學生在葯理學學習中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及元認知監控3個方面的基本狀況。

2調查結果

2.1元認知知識狀況調查結果

胡銀關於本校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186名學生在元認知知識的認知主體知識(認知主體對自身在認知方面特徵的知識)、認知任務和目標知識、認知策略知識3個方面的調查結果顯示,75.1%的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 愛好 、學習習慣和能力;74.9%的學生了解自己的記憶、理解水平與別人相比是強還是弱;84.5%的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說明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自覺或者不自覺地獲得了一些元認知知識,進行進一腔埋步的元認知培養時具有良好的基礎。65.9%的學生認為學習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努力程度,71.2%的學生沒有 學習計劃 或某一時間段有學習計劃,81.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效率一般或較差,說明學生的元認知知識和技能比較欠缺,尚不能通過元認知來指導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2.2元認知體驗狀況調查結果

在本校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186名學生元認知體驗(伴隨著認知活動而產生的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中,55.8%的學生不喜歡與同學交流彼此的 學習方法 ,64.1%的學生不習慣同學之間互相提問的學習方式,31.6%的學生很少在學習過程中覺察自己在思考,說明部分學生不能在學習過程中提出一些問題,以引導自己的學習過程、檢查自己的學習質量。75.2%的學生認為學習過程中壓力大,有懼怕心理;53.4%的學生從來都不能調整和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認知體驗不足以讓他們領略到成功的喜悅,使其有意識地控制、調節學習活動。52.9%的學生有聽課時提出問題的習慣,47.1%的學生聽課時從來都不提問題,說明部分學生習慣於灌輸式的授課方法,對教師所講知識 反思 很少,導致元認知體驗缺乏激情。本校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186名學生中,48.1%的學生沒有學期學習計劃;70.3%的學生沒有預習習慣;42.6%的學生沒有課後復習或對前後章節內容進行比較的習慣;66.5%的學生沒有積極、自覺地監控和調節學習過程,說明大部分學生缺乏主動監控學習的計劃及意識,直接導致元認知知識和策略缺乏、元認知監控行為減弱。在元認知監控方法性方面具體表現為:65.7%的學生沒有或很少有學習策略;8.6%的學生遇到和學習計劃相沖突的事時,先做要做的事;18.8%的學生不做或很少做筆記。在元認知監控執行性方面具體表現為:59.8%的學生對不同章節的學習內容沒有或很少有不同的學習策略,63.7%的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意識不到或很少意識到自己的策略。在元認知監控反饋性方面具體表現為:22.5%的學生在學習成績不理想時不反思或很少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元認知補救性方面具體表現為:16.4%的學生遇到困難不尋求或很少尋求解決辦法。在元認知監控 總結 性方面具體表現為:19.0%的學生不進行或很少進行階段性總結、反思。

3對策

3.1豐富教師元認知知識,增強學生元認知觀念

當前醫學模式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社會-心理的醫學模式,教學模式也由傳統灌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因此客觀上要求教師不斷豐富自己的元認知知識,在教學中自覺傳授元認知知識,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接受元認知方面的訓練,促進學生在脫離教師和教學的外部監控時,能自發地遷移到不同的學習內容上。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學生上課前沒有或很少有學期計劃、不進行或很少進行 課前預習 和課後反思,這是導致其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針對這個問題,一方面,教師在每學期開課初期,通過葯理學緒論部分的講解,使學生明白葯理學課程的特點、內容設置、授課順序及重點章節,使學生形成一個總體目標;每節課上課時,展示教學大綱,讓學生明確掌握的知識、熟悉的知識和了解的知識;授課後組織學生討論、反思學習過程,逐漸讓學生在頭腦中繪制葯理學脈絡圖,總結章節的內在聯系。另一方面,學生要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訂學習目標和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計劃,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和注意力。

3.2積累元認知體驗

元認知體驗產生在認知活動的每一個階段,可以是對“知”的體驗,也可以是對“不知”的體驗,是元認知中最活躍的成分,能對元認知產生強烈的影響。學習者可以通過學習中產生的認知體驗和情感體驗領略到成功的喜悅及失敗的滋味,從而激發高度的自覺思維,制訂教與學的各種策略。教師可以採用多元化的、交叉運用的 教學方法 ,如對葯理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採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對重點葯物和復雜用葯採用案例式或者討論式教學方法、對難理解的問題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採用探究式學習方法、合作式學習方法及同學之間的討論式學習方法等。通過教與學的成功體驗,使學生心情愉悅、興趣倍增,增強教和學的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形成教和學的良性循環。

3.3提高元認知監控能力

自我監控是元認知調控和實現自主學習的關鍵過程,在醫學教學領域,教學效果主要依靠教師和學生的自覺性,因此在葯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監督與調節學生的學習,促使學生能夠自覺地開展學習。例如在教學之初,教師要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針對具體的內容設計包含學習重點和難點的預習提綱並發放給學生,學生制訂明確的學習計劃,形成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逐項實施和落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醒學生要明確學習目標,不斷強化對自身特點以及學習任務的分析,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和學習手段,通過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互相提問和自我提問,充分認識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把握學習趨向,使學習按計劃有序進行;在教學活動之後,學生要學會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反思,如果沒有達到既定目標,要查找原因並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和 學習態度 ,改進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手段,以提高學習效率。

4結語

隨著高等學校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越來越受到重視。大量研究證明,元認知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本研究調查了我校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A班、B班學生的元認知情況,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對於葯理學教學過程中的元認知實證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在今後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葯理學元認知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將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升到元認知層次,使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特點,靈活使用各種學習策略,教師通過案例式、討論式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為學生自主學習葯理學能力的提升注入強勁動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國泰,任遠,王志旺,等.信息分類耦合適宜教學法在葯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8):125-126.

[2]高暉.論元認知理論框架的構建[J].商業 文化 ,2012(6):372.

[3]林輝,李媛媛,符逢春,等.中醫學專科生“元認知”的調查研究[J].湖南中醫雜志,2013,29(1):108-110.

[4]孫君艷,董麗平,仝勝利.不同層次的專科生學習遺傳學的元認知意識研究[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3(2):144-145.

葯理學碩士論文範文二:臨床醫學葯理學說課設計

摘要:葯理學是高等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必修課程,說課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就《葯理學》中鎮靜催眠葯安定的說課設計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以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鎮靜催眠;說課;臨床醫學;葯理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說課”以其獨特的形式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活動。它指執教者在特定的場合,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對某節課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簡而言之,就是授課教師系統描述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從而達到相互交流切磋、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活動[1]。葯理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重要橋梁學科。根據中等職業教育“圍繞目標,強化技能”的教育理念,筆者以執教的葯理學中的鎮靜催眠葯安定為例,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五個方面進行設計,提出可供廣大葯理學教師參考的教學實例。

1.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選教材為濟南出版社出版,萬麗英老師主編的《葯理學》,該教材適用於臨床醫學、檢驗、葯學等專業的專科教學,能滿足高職院校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時參考了楊寶峰主編的《葯理學》第八版和張慶主編的《葯理學和葯物治療學》的教材。由於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有睡眠障礙的人數與日俱增。鎮靜催眠葯是有效幫助睡眠和改善睡眠質量的良葯,而安定(又稱地西泮)的作用可靠,副作用小,被稱為醫學史上三大經典葯物之一,臨床上應用廣泛。但安定具有依賴性,屬於精神葯品,臨床上須合理使用,嚴禁濫用。

(2)教學目標。根據目前職業教育以就業為指導,以技能為核心的指導思想,結合學生認知事物的規律,將教學目標確定如下。①知識目標。掌握安定的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應;熟悉安定的用葯注意事項;了解其作用機制。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對病人進行正確的用葯指導。③情感和態度目標。通過本次課,大家要理性對待安定的利與弊。培養學生嚴謹學習態度和醫學職業的責任感使命感,使其具備勝任臨床崗位必需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質。

(3)重點難點。據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即安定的作用、用途和主要不良反應。難點是安定的作用機制。

2.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二年級專科生,已經系統學習生理、生化、解剖等專業基礎課程,也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初步掌握了醫學相關課程的基本學習方法。但學生的年齡階段處於17-20歲, 邏輯思維 能力相對較弱,對知識興趣感不強。同時,學生對相關知識的遺忘比較嚴重,給新知識的學習帶來一定困難。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本節課教學中,通過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掌握主要知識點的基礎上,注意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的結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說教法

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是教學的前提,而教法是教學程序中重要環節,教師通過恰當的教法,有效地傳遞知識信息,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本著“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筆者在安定教學過程中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分析、問題討論等方法。並使用多媒體演示法將枯燥知識有趣化,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也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說學法

古人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能力的同時,應該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將為他們今後繼續教育或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生預習本節內容的前提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採用多種學習的方法:聽講法,自主探究法,對比法等,對於本節中難以記憶的知識,要培養學生採用聯想記憶或藉助口訣諧音記憶的方法掌握知識。此外,在課堂上教會學生理論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教會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正確應用安定。

5.教學過程分析

(1)情境導入。讓學生“一見傾心”:通過圖片展示,瞬間吸引學生的眼球,同時引出要介紹的主角—經典葯物安定。提到鎮靜催眠葯,同學們腦海里便可浮現出“睡覺”二字,因此可以以睡覺為話題引入,講解失眠和睡眠時相,從而導入安定。

(2)內容詳解。讓學生“學有所用”:通過講授,使同學們掌握安定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應,尤其是隨著劑量的增大依次出現的作用。通過圖片展示和藉助視頻觀看服用安定自殺的實例,從而讓學生謹記服用安定勿過量,知道一旦過量用什麼特殊的解救葯。

(3)歌訣總結。讓學生“寓學於樂”:葯物的葯理作用冗長,採用歌訣教學,讓學生朗朗上口,記憶深刻[2]。安定口訣:鎮靜催眠用安定,生理睡眠成癮輕,能抗癲癇有鎮驚。靜注過快呼吸停。

6.結語

這是筆者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和課程內容總結而來的。通過說課活動,可以引導教師去思考更好的教學策略,去探討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3],進一步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理清教學思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是迅速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張躍偉.高效利尿葯的說課設計及體會[J].現代醫葯衛生,2012,28(11):1732-1733.

[2]尹艷麗,張蘭,王樂.解熱鎮痛抗炎葯阿司匹林的說課設計[J].教育教學,2015,29:269-270.

[3]丁燕.心肌梗死患者護理說課設計探討[J].醫學信息,2011,24(4):575-577.


葯理學碩士論文相關 文章 :

1. 葯學論文

2. 本科葯學畢業論文:淺論臨床葯學實習管理

3. 葯學本科臨床葯理學教學與實踐論文

4. 關於中葯學畢業論文

5. 莪術油微乳制劑的葯學研究論文

『叄』 葯理學論文

葯理學作為連接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的一門橋梁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葯理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葯理學論文 範文 一:葯理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

【摘要】伴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邁入了信息時代,而信息技術也在社會的各行各業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國的 教育 事業也在緊跟時代的步伐,以計算機技術與 網路技術 為基礎的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多媒體教學也成為了當前教育體系當中極具活力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對聲音、圖像、文本等信息非常強大的處理功能,使得葯理學教學當中較為抽象的一些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葯理學教學的效果。筆者在下文中分析了葯理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存在的問題,並探討了具體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葯理學;教學;多媒體技術;應用策略

1.分析葯理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存在的問題

1.1忽視了教學內容,過於注重多媒體的教學形式。由於一部分教師在葯理學的課堂教學當中,過於注重多媒體教學形式的應用,卻忽視了葯理學教學的內容,導致葯理學課堂教學出現了本末倒置的情況,多媒體課件質量不高,已經成為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問題。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教師往往為迎合學生的興趣,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並未將課程內容的科學性置於首位,只是在表面上追求花哨、新穎、活潑、動感的教學形式與藝術效果,教學內容與教學設計被忽視,使得學生將注意力過多的集中在多媒體技術展示方面,並未對教學信息本身產生直接的興趣。在這樣的環境下,葯理學教學的有效性明顯不高。

1.2對多媒體的依賴性較強,教師的引導作用未得到充分地發揮。在課堂上不管是哪種教學手段或者 教學 方法 的使用都要依靠教師有效的引導,教師的這一重要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實踐教學當中,教師必須按照授課的內容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狀態表現,通過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優美的板書以及較為形象的支體動作,為學生講解葯理學的知識,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但是,一部分教師對於多媒體技術的過分依賴,導致其教學的思路被已有的葯理學教學課件所制約,使得課堂教學失去了靈活性,導致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技術時,往往成為課件的解說員或者放映員,對於課堂缺乏運籌帷幄的能力,對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表現缺乏關注度,也缺乏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對教學節奏進行調整的能力,使得教和學這二者之前出現脫軌的現象,使得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被弱化,影響了師生間的有效交流,教師人格魅力無法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有效性普遍偏低。

1.3過快的教學節奏,學生在課堂上缺乏思維活動發展的過程。由於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葯理學教學的信息量明顯加大,往往會比傳統葯理學教學模式的信息量高出2-3倍,為了將教學任務完成,很多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這時都缺乏對教學節奏的控制,使得課堂教學的內容過多且信息量較大,播放課件的速度也明顯加快,學生在課堂上用於思考的時間較少,這種情況下學生有如走馬觀花。在這種快節奏的葯理學課堂,由於葯理學信息量較大,學生往往沒有思考與做筆記的時間,對於課堂的內容更是難以消化與理解,學生的大腦在一種極其疲備的狀態下,學習注意力很難集中,根本無法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2.探討葯理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策略

2.1以教學內容為依據,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葯理學教學當中,教師要按照葯理學的教學內容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在製作課件時,首先要避免把課件做成與教材內容完全相同的電子書,避免把屏幕視為電子黑板,其次要避免對視聽效果進行盲目地追求,避免將一些與葯理學教學內容沒有直接關系的音樂、動畫、圖像等內容融入到課件當中。所以,教師在製作課件時,一定要與葯理學的學科特點與內容相結合,精神做好教學的設計工作,在對教材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有效的歸納並 總結 ,不要過於簡單的羅列,要保持課件畫面的清新、簡潔,且要突出重點、布局合理,還要確保流暢的播放。另外,葯理學教學課件還要按照具體教學要求與課堂實際情況來調整與補充,使多媒體這一教學工具的輔助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升葯理學的教學效果。

2.2結合傳統教學方式,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葯理學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必須結合傳統葯理學教學手段存在的優勢,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實際教學當中,多媒體教學要避免一刀切的教學方式,要按照葯理學教學內容,合理地安排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兩者所佔的時間比例。多媒體教學的過程當中,必須將多媒體教學方式形象生動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再把傳統教學當中的板書講授教學合理地插入其中,通過教師自身的語言藝術有效地吸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注意力,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討論與交流的效果。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效地結合起來,可以相得益彰,提升葯理學教學的有效性。

2.3控制多媒體教學的信息量,調節葯理學課堂的教學節奏。多媒體教學具有快捷性與集成性的特點,使葯理學課堂教學時的信息量增加了很多。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不對學生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進行科學的分析,一部分學生極有可能無法接受大量的信息,教學效果反而會受到影響,導致教學率低下。葯理學課程的內容具有復雜性與多樣性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必須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的信息量,避免因信息量過大導致學生找不到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另外,教師對於教學節奏的控制也是葯理學教師教學藝術的展現。

3.結語

綜上所述,葯理學教學當中,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再結合傳統教學方式,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同時教師必須控制多媒體教學的信息量,調節葯理學課堂的教學節奏,才能使多媒體教育技術成為傳統教學的有益補充,提升葯理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梓南,常剛,劉志遠.淺談葯理學教學改革[J].中國葯房,2011(28).

[2]游秋雲,李沄.葯理學多媒體教學的特點與應用[J].中國中醫葯現代遠程教育,2012(14).

葯理學論文範文二:臨床醫學葯理學試卷分析與教學思考

摘要:目的:評估全科醫學《臨床葯理學》期末試卷質量,反饋教學效果,探討教學方法。方法:對我院2010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全科方向)255名學生《臨床葯理學》期末考試成績用試卷分析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最高分92.0,最低分44.0,平均分75.4,及格率97.3%,難度系數0.75,區分度0.19,信度系數0.79。結論:考試成績可以信賴,試卷總體難度偏簡單,區分度較差,試卷質量需進一步提高,教學方法需進一步改進。

關鍵詞:臨床葯理學;試卷分析;試卷質量;教學思考

《臨床葯理學》是臨床醫學生的一門限選課程,以促進醫葯結合及基礎與臨床結合,指導臨床合理用葯,提高治療水平,以推動醫學與葯理學發展為目的。考試是評價教學效果和發現教學問題的重要手段。試卷分析是課程考核統計分析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重要的反饋信息。本文通過對2010級全科醫學《臨床葯理學》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分析,以評價試卷質量來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材料與方法

(一)資料來源

本院2010級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全科方向)2013—2014上學年選修《臨床葯理學》的學生共255人,以李俊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臨床葯理學》(第五版)為教材,共18學時。

(二)命題與考試

授課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命題,共兩套試卷,分別為A、B卷,考前由教學部隨機抽取其中一套作為期末考試試卷,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90分鍾,滿分100分。考試題型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共52題,具體題型及其對應的題量和分值分別為:單項選擇20題(共40分),多項選擇5題(共10分),判斷題10題(共15分),名詞解釋4題(共10分),填空題10題(共10分),簡答題2題(共10分),分析題1題(共5分)。

(三)方法閱卷

使用統一的評分標准,為避免主觀因素對成績的影響,採用流水作業方式,每位閱卷教師判一種題型,由雙人核查分數。閱卷完成後,使用試卷分析軟體分析分數分布、難度系數、區分度、信度系數等。使用時首先錄入試卷分析的原始數據,包括班級名稱、課程名稱、試題編號、標准分值等,再導入學生學號,依次錄入每份試卷每題的實際得分,對其進行分析。

二、結果

(一)分數分布

有效試卷共255份,最高分92.0分,最低分44.0分,全距48.0分,平均分75.4分,分數段在40.0~49.0分的有2人,佔0.78%;50.0~59.0分的有5人,佔1.96%;60.0~69.0分的有48人,佔18.82%;70.0~79.0分的有117人,佔45.88%;80.0~89.0分的有82人,佔32.16%;90.0~99.0分的有1人,佔0.39%;優秀(≥85.0分)16人,優秀率6.3%,及格(≥60.0分)248人,及格率97.3%,247人(96.9%)成績集中在60.0~89.0分,成績近似正態分布。

(二)難度

難度指考生對某一試題考點知識的掌握程度,它反映了試題的難易程度,用難度系數P表示,P=得分的平均分滿分,P>0.7表示試題容易,0.7≥P≥0.3表示試題難度適中,P<0.3表示試題較難。經試卷分析系統分析,全卷難度系數為0.75,容易題(P>0.7)共34題,分值佔68.5分,其中名詞解釋2題、單項選擇16題、多項選擇4題、判斷題7題、填空題3題、簡答題1題、分析題1題;難度適中的題(0.7≥P≥0.3)共15題,分值佔26.5分,其中名詞解釋2題、單項選擇3題、判斷題3題、填空題6題、簡答題1題;難題(P<0.3)共3題,分值佔5分,其中單項選擇1題、多項選擇1題、填空題1題。

(三)區分度

區分度是指通過考試將不同程度和不同能力的學生區別開來,是衡量試題鑒別考生水平差異能力的重要指標,用D表示。D≥0.30表示區分度良好,0.3>D≥0.2表示區分度適中,D<0.20表示區分度差。經試卷分析系統分析,全卷區分度為0.19,區分度較好的題(D≥0.30)共9題,分值佔16分,其中單項選擇2題、多項選擇1題、填空題5題、簡答題1題;區分度適中的題(0.3>D≥0.2)共13題,分值佔29分,其中名詞解釋3題、單項選擇1題、多項選擇2題、判斷題2題、填空題3題、簡答題1題、分析題1題;區分度差的題(D<0.20)共30題,分值佔54分,其中名詞解釋1題、單項選擇17題、多項選擇2題、判斷題8題、填空題2題。

(四)信度

考試的信度是考試客觀性及考試結果准確性的一種反映,試卷的信度高表明考試結果很少受隨機因素影響,考分能真實可靠地反映出受試者的學業水平。本次採用Cronbach'sa信度系數,反映測驗的可靠性,通常應大於0.6,經試卷分析系統分析,本次考試信度系數為0.79。

(五)各題型分析

各題型平均得分分別為:名詞解釋6.8分,單項選擇34.4分,多項選擇6.6分,判斷題11.7分,填空題5.2分,簡答題6.6分,分析題3.7分。各題型難度系數分別為:名詞解釋0.68,單項選擇0.86,多項選擇0.66,判斷題0.78,填空題0.52,簡答題0.66,分析題0.73。各題型區分度分別為:名詞解釋0.23,單項選擇0.13,多項選擇0.25,判斷題0.11,填空題0.27,簡答題0.31,分析題0.24。

三、討論

(一)試卷題型及分值分布

本套試卷客觀題與主觀題所佔分值比例約為1.9∶1,題量比約為2.1∶1。客觀題主要考察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主觀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靈活運用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從難度系數及區分度看,反映出的結果是學生對各章節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難以對其綜合分析,不能做到靈活運用,在今後的教學內容中應多增加實例,鍛煉學生對知識綜合分析運用的能力,而且要在以後的考試中適當增加主觀題的題量及分值。

(二)試卷質量

本套試題切合教學大綱,試題考核內容基本覆蓋各教學的重難點,與教學大綱考核要求一致。本套試卷共七類題型,考察多個知識點,考察方式多樣,試卷信度系數為0.79,說明測試結果真實可靠,可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全卷難度系數0.75,說明試題總體難度偏容易,其中單項選擇、判斷題、分析題難度系數分別為0.86、0.78、0.73,容易題較多,名詞解釋、多項選擇、填空題、簡答題難度適中。全卷區分度為0.19,說明區分度較差,不能很好的區分優秀學生及學困生的學習效果,其中單項選擇和判斷題的區分度分別為0.13和0.11,區分度差的題所佔比例較大,簡答題區分度較好。

(三)教學思考

葯理學是臨床醫學基礎教育中的重要課程,通過試卷分析發現,學生基本掌握了教學大綱的要求,對臨床合理用葯的重點概念及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得較好,但存在忽視重點知識細節、所學知識與臨床應用脫節等問題,因而有部分題目普遍回答較差,案例分析不夠深入, 學習方法 簡單、思路狹窄,缺乏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本課程屬於限選課,課時較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抓住重點,兼顧大多數學生,但本次試題總體難度較簡單,容易的題相對較多,尤其是單選題和判斷題,區分度差,因此今後應適當減少單選題和判斷題的題量及分值,增加簡答題、分析題等主觀題的題量及分值,切實考察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對基本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建議增加課時數,以便教師上課時結合臨床案例深入講解,有利於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和臨床用葯思維的養成。另外,建議將每次考試中質量較高的題目保留,分門別類地納入題庫,有利於試卷的標准化建設。考試是檢驗教學效果和發現教學問題的重要手段,通過考試和試卷分析,教師應不斷總結提高,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改進教學方法,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同時積極學習考試理論和命題技巧,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讓學生明確考核目的,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做好了教學環節中的每一步,才能真正保證教學質量,讓學生學有所獲,從而培養出優秀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俊.臨床葯理學[M].第五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趙一衡,方進博.《護理管理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與教學思考[J].護理研究,2013,11(27).

[3]饒敏,盧小澍,陳波,等.《預防醫學》試卷質量分析[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8(4).

[4]王一任,曾小敏,王樂三,等.《醫學統計學》試卷分析與教學改革思考[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2).

[5]吳承禎,何麗華,林立群,等.試卷質量分析方法及其應用[J].中國林業教育,2008,26(3).

[6]張文靜,梁浩浩,黃翠,等.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葯理學試卷評價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10(18).

[7]景建民.試卷分析在醫學統計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12(7).


葯理學論文相關 文章 :

1. 葯學論文

2. 本科葯學論文

3. 葯學本科臨床葯理學教學與實踐論文

4. 本科葯學畢業論文:淺論臨床葯學實習管理

5. 關於中葯學的論文

6. 本科中葯學論文範文

『肆』 葯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2)

葯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篇3
題 目 名 稱: 番瀉葉對小鼠尿量的影響

研究現狀:

一、普魯蘭酶

普魯蘭酶(Pullulanase,EC.3. 2. 1. 41)是一種能夠專一性切開支鏈澱粉分支點中的α-1.6糖苷鍵,從而剪下整個側枝,形成直鏈澱粉的脫支酶。普魯蘭酶還可以分解普魯蘭多糖,普魯蘭酶來源於微生物,R-酶則來源於植物。普魯蘭酶最初是由Bender和Wallenfels於1961年通過產氣氣桿菌Aerobacter. aerogenes}(典型菌為肺炎克雷伯氏桿Klebsiella.pneumoniae)發酵獲得,他們報道了該酶良好的酶學性能。之後,各國的科研人員經過廣泛深入研究,從不同的地區、微生物中獲得該酶,掀起了開發普魯蘭酶的高潮。

在澱粉加工工業中,α澱粉酶最為常用,它的功能是水解澱粉的α-1,4糖苷鍵,單獨用它時,產物中含有大量分支結構的糊精,其中就含有大量的α-1,6糖苷鍵。假如不把澱粉的α-1,6糖苷鍵徹底分解的話,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浪費。自然界中,存在有能分解澱粉的α-1,6糖苷鍵的酶,通稱為解支酶。如寡α-1,6葡萄糖苷酶( E.C3.2.1.68, Oligo-l,6-glucosidase ),普魯蘭酶(E.C3.2.1.41Pullulanase ),異澱粉酶( E.C3.2.1.68, Isoamylose ),支鏈澱粉一6-葡聚糖酶( E.C3.2.1.69,Amylopectin-6-gluanohydrase ),其中普魯蘭酶要求的底物分子結構最小,故而可以將最小單位的支鏈分解,導致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澱粉,所以在澱粉加工工業中有著重要的用途和良好的市場前景。故而許多國家都爭相開發,但是到現在為止,只有丹麥的NOVO公司具有普魯蘭酶的生產能力。我國只有向其進口,但是其價格昂貴,限制了普魯蘭酶在我國的應用。其實,我國早在七十年代就開發普魯蘭酶的產生菌,但是該菌的酶學性質不適合生產,至今我國在普魯蘭酶的國產化方面還沒有報道。

在澱粉的加工行業上,對普魯蘭酶的酶學性質的要求是耐酸耐熱,其原因是因為通常使用外加酶化法,由於所用酶類的限制,普魯蘭酶的添加可以在兩步反應的任何一步,但必須滿足上述的反應的條件。因此所開發的普魯蘭酶的酶學性質必須滿足現有的酶法水解製糖的條件,也就是耐酸耐熱。

二、普魯蘭酶的研究現狀

1.產普魯蘭酶的微生物

普魯蘭酶最初是由Bender和Wallenfels於1961年通過產氣桿菌(Aerobacter

aerogenes)發酵獲得。他們報道了該酶的良好性能之後,各國的科研人員經過廣泛深入的研究,從不同的地區的微生物中獲得該酶,掀起了開發普魯蘭酶的高潮。但是迄今為止,盡管發現許多微生物能夠產普魯蘭酶,但是由於當今工業生產條件(酸性,溫度),大多數微生物所產的普魯蘭酶並無商業價值。以下便介紹一下普魯蘭酶的生產菌種。

1.1蠟狀芽抱桿菌覃狀變種(Bacillus cereus Var.mycodes)

由日本的ToshiyukiTakasaki於1975年發現。該菌同時產生兩種澱粉酶:β-澱粉酶和普魯蘭酶。最佳作用條件為pH6~6.5,溫度50℃,最大轉化率(澱粉水解產生麥芽糖)大約為95%.酶學研究中發現,此酶在pH5,溫度60℃依然保持大部分活性,該菌的營養細胞呈棒桿狀,聚集成長短不等紊亂鏈狀,無運動性,格蘭氏陽性,產芽抱時細胞無明顯膨脹。該菌最適生長溫度30℃~37℃ ,最高生長溫度在41℃~45℃,可以利用葡萄糖,甘露糖,麥芽糖,海藻糖,澱粉和糖原。

1.2嗜酸性分解普魯蘭多糖芽抱桿菌(BaciIluS.Acidopullulyticus)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丹麥Novo公司獲得此菌,此菌所生產的普魯蘭酶耐熱

(60℃),耐酸(pH4.5)。該公司經過投入巨資開發研究,1983年Nov。公司在日本和歐洲市場同時商業化銷售,商品名Prornozyme。如今,它是應用最廣,產量最大的普魯蘭酶。Bacillus.Acidopullrrlyticus呈棒狀,深層發酵幾小時後,可觀察到類原生質體的膨脹細胞,較穩定,飽子呈圓柱體或橢圓體。格蘭氏反應陽性,37℃生長良好,45℃以上和pI-1高於6.5以上不長,在以普魯蘭糖為碳源的培養基((pH4.8 ~5.2)上生長良好。

1.3枯草芽飽桿菌(Bacillus subtilis)

1986年,日本的Yushiyuki Takasaki報道了一株能產生耐熱耐酸普魯蘭酶的菌種,被命名為Bacillus subtilis TU。此菌種所產生的酶為普魯蘭酶和澱粉酶的混合物,可水解澱粉為麥芽三糖和麥芽搪.水解普魯蘭糖為麥芽三糖,其中普魯蘭酶最佳作用pH為7.0~7.5,但在pH5.0時亦有約50%的酶活,此普魯蘭酶最佳作用溫度60℃。

1.4耐熱產硫梭菌(Clostrim Themosulfurogenes)

1987年.德國的E.madi等報道了一株能同時產a澱粉酶、普魯蘭酶和葡萄糖澱粉酶的菌種:耐熱產硫梭菌。該菌種所產普魯蘭酶有較廣的溫度適應范圍(40℃~85℃),在pH4.5~6.0有較高的活性,在如此廣的范圍內都有較強活力無疑將擴大該普魯蘭酶的應用領域.

1.5 Bacillusnaganoensis,Bacillus deramificans,Bacillus.Acidopullulyticus

上世紀九十年代,Deweer發現了普魯蘭酶產生菌Bacillus naganoensis;Tomimura篩選出Bacillus deramifrcans。這兩株菌所產的普魯蘭酶的酶學性質與Bacillus. Acidopullulyticus的酶學性質相似。這兩株菌都是中度嗜酸菌,在pH6.5以上就不生長,溫度超過45℃以上同樣也不生長。這兩株普魯蘭酶產生菌的發現,進一步拓寬了普魯蘭酶的應用。

1.6產普魯蘭酶的高溫菌菌種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人們逐漸意識到在通常的自然條件下,很難篩選得到極端耐熱的普魯蘭酶生產菌種,於是各國的科學家便把目光轉移到溫泉嗜高溫細菌的篩選,而且現在已經取得較多的成果。Bacillus如vorcaldarius所產普魯蘭酶的最適溫度和pH分別是75~85℃, pH6.3, Thermotoga maritime的最適溫度和pH分別是90℃, pH6.0, Thermurs caldopHilus的最適溫度和pH分別是75℃,pH5.5, Fenidobacterion pernnavoran最適溫度和pH分別是80~85℃, pH6.0o

2.普魯蘭酶的分子結構

至今為止,許多普魯蘭酶的基因己經被克隆,但是還沒有見到任何有關普魯蘭酶結構的報道,但是在根據序列相似性對糖普鍵水解酶的分類,普魯蘭酶屬於第13家族,α澱粉酶家族,這個家族中包含了30多種酶,可以分為水解酶,轉移酶。異構酶三大類。這些酶能夠水解和合成α~1.4,α~1.6,α~1.2,α~1.3,α~1.5,α~1.1糖苷鍵。其中很多酶的結構已經被報道,它們都採取了(β/α)8的結構,通過生物信息學的研究,這個家族的蛋白都有一個共同的結構,酶的活性中心都是(β/α)8折疊筒的結構,命名為結構域A。第13家族的大多數酶還具有結構域B,它是位於(β/α)8折疊筒中,第三個β片層與第三個α螺旋之間的一段序列,其特點是結構和長度差異較大,推測其功能是與底物的結合有關。在緊接著(β/α)8折疊筒後,還有C結構域,緊接C結構域,部分家族成員還有結構域D。

3.普魯蘭酶的應用

普魯蘭酶,在食品工業中是一種用途廣泛的酶制劑和加工助劑。它能專一性分解澱粉中的支鏈澱粉和糖原分子及其衍生的低聚糖分支中的α~l, 6糖苷鍵,使分支結構斷裂,形成長短不一的直鏈澱粉。因此,將該酶與 其它 澱粉酶配合使用時,可使澱粉糖化完全。近年來,普魯蘭酶己作為澱粉酶類中的一個新酶種,應用於澱粉為原料的食品等工業部門,在食品工業中有如下幾方面的作用:

3.1單獨使用普魯蘭酶,使支鏈澱粉變為直鏈澱粉

直鏈澱粉具有凝結成塊,易形成結構穩定的凝膠的特性,因此,可作為強韌的食品包裝薄膜。這種薄膜對氧和油脂有良好的隔絕性,又因塗布開展性好,故適合於作為食品的保護層。它還適合於澱粉軟糖製造,也可用作果醬增稠劑,用於裝油脂含量高的食品,以防止油的滲出以及肉食品加工。近年來在食品工業中提倡使用可被生物降解的薄膜,直鏈澱粉在這些方面具有較大的發展前途。豆類直鏈澱粉含量較高,因此綠豆澱粉製成的粉絲韌性比其它澱粉好,如果用普魯蘭酶處理穀物澱粉,再製成直鏈澱粉後,可以製成高質量的粉絲。一般穀物澱粉中,直鏈澱粉含量僅佔20%,支鏈澱粉含量約為80%。工業上每生產1噸直鏈澱粉就有4噸副產品的支鏈澱粉。美國雖然通過遺傳育種的方法.得到含直鏈澱粉60%玉米新品種,但不大適於大量生產。國外已採用普魯蘭酶改變澱粉結構,可使支鏈澱粉變為直鏈澱粉。據報道,採用此法收率可達100%.製造直鏈澱粉的方法為,先採用普魯蘭酶分解經液化的分支部分,使其轉變為直鏈澱粉,並以丁醇或緩慢冷卻法沉澱澱粉。再回收含少量水分的晶型沉澱物,最後通過低溫噴霧乾燥法製成粉狀的直鏈澱粉。

3.2普魯蘭酶與β~澱粉酶配合使用生產麥芽搪

飴糖是我國傳統的澱粉糖產品,其中所含部分麥芽糖,廣泛用於糖果、糕點等食品工業。目前生產方法是以α~澱粉酶進行液化,再用β~澱粉酶水解支鏈澱粉,這樣只能水解側鏈部分。接近交叉地位的α~1.6糖苷鍵時,水解反應停止。但如果使用普魯蘭酶共同水解,便能使分支斷裂,提高澱粉酶水解程度,降低了β極限糊精的含量,大大提高了麥芽糖的產率,有利於生產麥芽搪漿。目前對加普魯蘭酶進行糖化己作了較大規模的試驗。

試驗條件為。每批投料量約為900公斤碎米,粉漿濃度為15~16Be°數皮用量1.5%(對碎米計),β~澱粉酶活性2,000單位/克以上,pH5.8;普魯蘭酶活性45,000~55,0 00單位/克,系由產氣氣桿菌生產,每批用量為1公斤。試驗結果表明,加入普魯蘭酶糖化的試驗糖與對照糖品相比,還原糖平均增加14.8,麥芽糖含量平均增加了45.6,糊精含量平均減少了26.7高濃度麥芽糖漿較之高濃度葡萄搪漿,具有不易結晶,吸濕性小的特點,所以高濃度麥芽糖漿在食品工業中有著廣泛的用途。採用普魯蘭酶與p一澱粉酶配合使用,成本低廉,麥芽糖收率達到70%左右,其至更高。

3.3用於啤酒外加酶法糖化

啤酒生產中麥芽,既是釀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也為釀造過程提供了豐富的酶源。在啤酒釀造的糖化過程中,麥芽中分解澱粉的主要酶是α~澱粉酶、β~澱粉酶和分解澱粉α~1. 6糖瞥鍵的R一酶(植物普魯蘭酶或植物茁霉多糖酶)。β~澱粉酶與另兩種澱粉酶協同作用,可使澱粉分解成麥芽糖(也包括少量的麥芽三糖和極少量的葡萄糖)和低分子糊精。使麥芽汁有比較理想的糖類組成。在工業生產中為了節約麥芽用量,採用所謂外加酶法糖化,即在減少麥芽用量的前提下,增加澱粉質輔助原料的比率,並加入適當種類的酶制劑進行搪化。要使大麥及其它輔助原料糖化完全,需要外加a一澱粉酶和分解α~1.6糖苷鍵的普魯蘭酶制劑等。單獨使用a一澱粉酶時產生麥芽糖和麥芽三搪是很不完全的。假如分解澱粉α~1.6糖苷鍵的酶活性不足,澱粉分解就不完全,其結果是可發酵性糖含量低,製成的啤酒發酵度達不到要求。若採用能分解α~1.4和α~1.6糖苷鍵的糖化型澱粉酶,則其反應產物為葡萄糖,容易使酒味淡薄。採用普魯蘭酶與α~澱粉酶協同,效果良好,其分解產物主要是麥芽糖和少量的麥芽多糖。採用外加酶法糖化時,加入酶制劑的用量為:澱粉酶6~7單位/克大麥及大米:蛋白酶,60-80單位/克,並配合以菠蘿蛋白酶10ppm,普魯蘭酶50單位/克大麥。以上三種酶制劑均添加於糖化或酒化開始。

總之,普魯蘭酶無論作為酶制劑和食品工業的加工助劑均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研究目的和意義:

酶制劑工業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己經形成的一個重要的產業,目前世界酶制劑總產值達100億美元,我國的產值約為100億人民幣,並且隨著其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以及新酶種的開發,這一市場正在迅猛發展。但是全球酶制劑產業幾乎被幾家外國公司所壟斷,其中丹麥的NOVO公司幾乎佔全球總銷售額的一半。本研究對普魯蘭酶的開發,對酶制劑產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其次我國自從七十年代開始便對普魯蘭酶進行研究開發,但是所開發得到的普魯蘭酶,既不耐熱也不耐酸,這就使其在工業化應用中受到了局限。為了改變我國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填補我國這一領域的空白,尋找一條國產化的道路,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自然微生物資源,普魯蘭酶,提高我國澱粉原料的利用率,從而提高整個澱粉加工行業的生產率,這對我國澱粉加工產業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研究內容(內容、結構框架以及重點、難點):

一.普魯蘭酶產生菌的篩選

(1)樣品的採集;

(2)菌種初篩;

(3)菌種復篩;

(4)菌種保藏方法;

(5)酶活力測定方法的建立。

二.產普魯蘭酶菌株的產酶條件的研究

(1)碳源,氮源對發酵產酶的影響;

(2)初始PH對發酵產酶的影響;

(3)接種量對發酵產酶的影響;

(4)發酵溫度對產酶的影響;

(5)金屬離子對產酶的影響。

重點或關鍵技術:

(1)純菌株的分離;

(2)菌株的鑒定方法的選擇。

研究方法、手段:

一.普魯蘭酶產生菌的篩選

(1)樣品的採集:選擇適合產生的地點(麵粉廠.菜地.果園等)採集土樣

(2)菌種初篩:在採集的土樣用無菌水稀釋後,在含有澱粉類的培養基中做平板塗步, 37℃培養48h後,用碘液進行顯色反應,將有澱粉酶產生的菌落接於斜面中保存。

(3)菌種復篩:將前期分離的能產生澱粉酶的菌株塗步於普魯蘭糖平板上,37℃培養48h後用95%乙醇進行透明圈實驗。有透明圈產生說明菌株產生普魯蘭酶,將產生透明圈的菌落挑於斜面培養基培養。

(4)菌種保藏方法: 採用4℃低溫保藏。

(5)酶活力測定方法的建立:採用發酵培養液經過離心後利用DNS顯色法 520nm測定吸光值,測定標准葡萄糖標准曲線,利用標准曲線計算普魯蘭酶酶活大小。

二.產普魯蘭酶菌株的產酶條件的研究

(1)碳源,氮源對發酵產酶的影響:採用不同碳源,氮源培養基培養一段時間,測定酶活力。(其他條件相同:接種量,裝瓶量,初始PH值,轉速,培養時間。)

(2)初始PH對發酵產酶的影響:採用相同發酵培養基,在不同初始PH下接種等量種子液。在相同條件下培養,測定發酵液的酶活。(其他條件相同:接種量,裝瓶量,轉速,最佳培養溫度,最佳培養時間。)

(3)接種量對發酵產酶的影響:在發酵培養基中分別接入2%,4%,6%,8%,

10%,14%,18%的種子培養液於最佳碳源,氮源,最佳初始PH的培養基中,在相同條件下培養,分別檢測酶活。(採用以上確定的最佳碳源,氮源,最佳初始PH。)

(4)發酵溫度對產酶的影響:採用相同培養基,在不同溫度下(25℃,30℃,35℃,40℃,45℃)培養一定時間,測定酶活力。

(5)金屬離子對產酶的影響:在基礎培養基中加入少量不同金屬離子,發酵後測酶活。(金屬離子有: 錳離子,鈣離子,鋅離子,鎂離子,鐵離子,銅離子。)

研究進度

:完成項目總體進度30%,樣品土樣的採集及前期的准備工作,菌株的初篩,包括(樣品土樣原液的塗步培養及搖床培養,產支鏈澱粉酶菌株的挑選及斜面培養)。

:完成項目總體進度50%,菌株的復篩,包括(產普魯蘭酶菌株的篩選及斜面培養),葡萄糖標准曲線的測定,酶活測定方法的建立,並以酶活大小對菌株進行再次篩選。

:完成項目總體進度80%,產酶條件的研究。包括:碳源,氮源,初始PH值,接種量,發酵溫度,金屬離子。並通過各中單因素試驗確定發酵培養基的最佳碳源,氮源,初始PH值,接種量,發酵溫度,金屬離子。

2009、4—2009、5 :完成項目總體進度100%,課題總結,撰寫論文。

文獻綜述(包括:國內外研究理論、研究方法、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參考依據等)

自從1961年Bender H.等人在研究一株產氣氣桿菌Aerobacter aerogenes(典型菌為肺炎克雷伯氏桿菌Klebsiella.pneumoniae)時首次發現普魯蘭酶後,國際上對產生這種酶的微生物進行了廣泛研究,發現許多微生物可以產生此酶,並篩選出一些適用於工業化生產的優良菌株。隨著該酶的應用發展,對耐熱性普魯蘭酶的研究也逐漸增多,已成功克隆並表達了該酶的基因。國內1976年開始對一株產氣氣桿菌(Aerobacteraerogenes 10016)的普魯蘭酶進行研究,對該菌株的產酶條件、酶的分離提取及酶學性質作了報道,並研究了該酶的食品級提取技術。此外,陳朝銀、劉濤等人從雲南溫泉水樣中篩選到一株產普魯蘭酶高溫棲熱菌菌株,通過誘導等實驗將該酶的酶活從0.069u/mL提高到170u/mL,酶產量提高了近2500倍左右,酶的最適作用溫度及pH分別是75℃和4.5,具有一定的耐熱和耐酸特性。

陳金全等從溫泉水樣中篩選到一株產耐熱耐酸普魯蘭酶的野生菌株,並根據形態、生理生化特徵、細胞化學組分分析及16SrDNA序列比對、基因組DNA的G+C摩爾百分含量、同源性比對等實驗,鑒定其為脂環酸芽抱桿菌屬(Alicyclobacillus)的一個新種,所產酶最適作用溫度為60℃,最適pH值4.0,具有較好的耐熱耐酸特性。楊雲娟等利用畢赤酵母成功構建了普魯蘭酶表達量較高的基因工程菌,搖瓶發酵酶活可達350.8U/mL,最佳發酵條件下產量可達504.5-510.1U/mL .酶的最適作用溫度為600C,最適pH值4.5,具有較好的耐熱耐酸性。目前我國仍沒有具備獨立生產普魯蘭酶能力的廠商,要實現低成本、國產化的生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技術應用於耐熱脫支酶的研究,使耐熱異澱粉酶的研究有了很大發展。Coleman等人將嗜熱厭氧菌T. brockii普魯蘭酶基因克隆到B.subtilis中得到的克隆子分泌的普魯蘭酶數量高於出發菌株,Okada等人將Bacillus Steanther, onhiu:中編碼熱穩定異澱粉酶的基因克隆到B.subtilu:中,得到的轉化菌株其異澱粉酶能在60 ℃穩定15分鍾。Burchadf將。ostridium thermosulf urogenes DSM38%的嗜熱異澱粉酶基因克隆並在E.coli中表達,所得酶的最適pH和最適溫度與出發菌相同,而且在高溫下仍能保持活性.Antranikiam等人將Pyrococcus舟riousous的異澱粉酶基因克隆到E.coli中並分離得到了酶蛋白。盡管如此,目前尚未有已將轉基因的耐熱性異澱粉酶工程菌應用到工業生產中的報道。眾所周知,利用物理和化學誘變劑單獨或復合處理微生物細胞是選育高產變種菌株行之有效的經典方法,它在為培育多種抗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激酶(尤其是蛋白酶和澱粉酶)的高產變種菌株方面曾經起過極為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是方便易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主要參考文獻:

[1][美]惠斯特勒等編王雛文等譯.澱粉的化學與工藝學[M].北京:中國食品出版社,1988

[2]張樹政.酶制劑工業[M].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98

[3]鄔顯章.酶的工業生產技術[M]. 吉林: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4]Taniguchi H, Sakano Y, Ohnishi M, Okada G(1985) Pullulanase[J].TanpakushitsuKakusan Koso. Ju1;30(8):989-992. Japanese

[5] Jensen, B. F., and B. E. Norman. 1984. Bacillus acidopullulyticus pullulanase[J].:application and regulatory aspects for use in the food instry. Process Biochem.19:351-369

[6]Tomimura E, Zeman NW, Frankiewicz JR, Teague WM. [J]. Description of Bacillus

naganoensis sp. nov.Int J Syst Bacteriol. I 990 Apr; 40(2):123-125

[7]吳燕萍,等. 微生物法生產普魯蘭酶的研究[J]. 生物學技術, 2003,8(6):14-17

[8]金其榮,等. 普魯蘭酶初步研究[J]. 微生物學通報, 2001,28(1):39-43

[9]程池. 普魯蘭酶Promozyme 200L. 及其生產菌種[J].食品與發酵工業,1992 ,(6)

[10]唐寶英等.耐酸耐熱普魯蘭酶菌株的篩選及發酵條件的研究[J].微生物學通報,2001 28(1):39-43

猜你喜歡:

1. 關於醫學開題報告範文

2. 葯學論文開題報告

3. 生物制葯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4. 葯理學開題報告範文

5. 葯品市場營銷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6. 葯學論文題目大全

『伍』 葯學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葯學的畢業論文寫法如下:

談怎麼寫之前,先說寫哪一類,蔽鉛仔我給你分開來說。葯學專業畢業論文分綜述類、調研類和實驗類。葯學專科畢業論文可以寫綜述類或者實習報告。

葯學本科畢業論文要求有數據分析,只能寫調研類和實驗類,且大部分學校會要求寫實驗類。調研類畢業論文,可通過調查問卷收集數據進行分析。

也可對已有的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例如醫院某一段時間處方用葯的分析)實驗類畢業論文,分葯劑、葯分、葯化、葯理等實驗,選題也各不相同。

三、葯學本科畢業論文要求有數據分析,只能寫調研類和實驗類,且大部分宏汪學校會要求寫實驗類。調研類畢業論文,可通過調查問卷收集數據進行分析,也可對已有的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例如醫院某一段時間處方用葯的分析)。

四、實驗類畢業論文激虧,分葯劑、葯分、葯化、葯理等實驗,選題也各不相同。一般制備工藝和質量研究類較容易。

『陸』 葯學本科畢業論文

葯學論文是葯學工作者知識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體現。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葯學本科畢業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葯學本科畢業論文篇1

醫院葯學服務狀況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人們健康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普遍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要求有用葯知情權和用葯選擇權;另外,葯品分類制度的實行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樂於採取自我葯療的手段來進行保健與治療。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保證用葯的安全與效果,提供全面的葯學服務,已經成為了廣大醫葯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葯學服務的現狀

1.1葯學服務體系未形成 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葯學服務的概念與體系,並且有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與之相適應,同時還有相應的行業自律的管理機制來彌補法律規定上的不足。

而葯學服務這個概念引入我國的時間還不久,當前葯學服務的研究還處於初始階段,大家對葯學服務的認識還不夠,葯學服務體系在我國還是一個空白。

1.2葯學服務機構不完善 提供葯學服務的一個重要場所是醫院葯房,然而目前我國大多數醫院葯房進行的仍然是簡單的制劑、處方調配、發葯的工作,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封閉的、被動的服務模式上。

醫院葯房的葯師在工作中缺乏與醫師和患者的交流溝通,不能主動地參與葯學服務工作。

社會葯房作為另一個提供葯學服務的重要場所,在歐美發達國家也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作用。

在我國,有相關數據表明,葯品供應重心正逐步地由醫院葯房向社會葯房轉移,民眾日常使用的葯品有一半來自醫院外葯房的比例。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葯房更應該發揮葯學服務的作用,但是實際情況非常不令人滿意。

目前,我國社會葯房的葯師主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葯物銷售上,對如何做好葯學服務及其意義沒有足夠的認識,服務范圍狹窄,缺乏深度和廣度, 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眾用葯的質量、效果和安全。

1.3葯學服務提供者整體素質堪憂 作為葯學服務提供者的葯師,整體素質堪憂。

在最近的一次對執業葯師調查的數據顯示,71.9%的被調查人員對於常用OTC 葯物的使用方法比較熟悉;67.4%的人認為能夠准確理解開方者的意圖, 並按照要求調配處方; 50.5%的人認為熟悉常用葯物的配伍禁忌及葯物間的相互作用;47.2%的人認為熟悉常用抗菌葯物的治療周期。

這表明多數被調查者的工作還處於葯師工作比較初始的審核、調配處方階段,缺乏提供葯學服務所要求的能力,在提供葯學服務方面還存在相當的困難。

2葯學服務開展不力的原因

2.1葯學服務起步晚,缺乏制度保障 我國,傳統葯學工作理念現在還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而葯學服務的理念進入我國也不過短短數年,影響甚微。

直至2003年2月25日,我國第一個與葯學服務相關的行業規范《優良葯房工作規范(試行)》(GPP)才由中國非處方葯物協會發布。

而相關的法律法規至今也還沒有能夠制定出來。

缺乏國家法律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僅靠一部行業規范來推動葯學服務的發展確實舉步維艱。

2.2葯學服務提供機構對葯學服務重視程度不夠 我國醫院長期以來"重醫輕葯",醫院葯房工作質量的評價標准並沒有將葯學服務質量納入其中,主要以葯品供應以及葯房經濟效益情況為依據。

對葯師工作的評價也不考慮葯物治療效果。

這使得葯房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更重視葯品的供應,而不是如何提供優質的葯學服務。

而社會葯房的發展仍在起步階段,對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與發展的規律認識不夠,在經營上以經濟效益為重,對葯學服務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少開展葯學服務的氛圍。

大部分社會葯房葯師的工作以銷售為主,有的地方甚至讓葯師當起了"葯托"。

2.3葯學人才培養模式與選拔機制存在問題 我國葯學高等教育一直沿襲前蘇聯過於學術化的培養方式,葯學課程的設置以化學為主幹,知識系統主要是為科學研究服務。

而生物醫學課程所佔比例很小,導致學生生物醫學知識欠缺。

同時,葯學學生臨床實習時間普遍不足甚至沒有,這很不利於對學生實際處理合理用葯問題能力的培養。

葯學服務要求葯師不僅要懂得葯學知識,還應該懂得醫學,管理學的知識,並且還要具有較強的與醫生和患者交流的能力。

以目前的葯學模式所培養的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不足使他們對開展葯學服務工作感到力不從心,只能充當"葯品售貨員"的職能。

另外,作為葯師選拔機制中重要一環的執業葯師資格考試也存在明顯的缺陷,其內容的設置偏重於工業生產及大化學知識方面,忽略了臨床用葯、葯房咨詢、用葯指導等方面的知識考核。

這種機制很不利於選拔具有葯學服務能力的專業人才,也使得執業葯師資格的獲得者不重視臨床實踐,導致我國執業葯師普遍缺乏面向患者提供葯學服務的能力,對於處方葯物是否會發生相互作用,劑量是否正確等問題,缺乏審核把關的能力。

3解決開展葯學服務困境的對策

3.1吸取國外先進經驗,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葯學服務體系 借鑒國外的實踐經驗,確立一套葯學服務標准化方法指導原則。

以WHO的GPP的主要內容與要求為依託,參考發達國家的葯學服務相關規范,結合我國目前醫療改革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與葯學服務相關的法律規范與行業規范。

根據醫院葯房與社會葯房各自的特點,確定相應的葯學服務實施的量化指標。

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使有關各界充分認識葯師在患者葯物治療中的作用和實施葯學服務能夠給患者和社會帶來的益處。

全方位推動我國葯學服務事業的發展。

3.2轉變觀念,建立新的葯房工作制度 無論醫院葯房還是社會葯房,都應該明確這一點,葯房其實不只是賣葯,在銷售葯品的同時,還應把健康提供給消費者。

充分認識到提高葯學服務質量不但可以使消費者獲得更好的治療與保健,同時也可以提高單位自身的競爭力。

將葯學服務納入葯師的評價體系,以GPP為指導,重新構建葯房的服務規范。

根據醫院葯房和社會葯房的不同情況設置各自專門的葯學服務區域,配備相應設施,安排專職葯師,提供相應服務。

3.3改革葯學人才培養模式與選拔機制 優化教學計劃,改革傳統教育模式。

調整化學類課程內容與學時,增加生物醫學課程,臨床基礎課程以及管理類課程,使葯學教育模式由"化學模式"轉為"生物醫學-管理學-葯學"模式。

增加臨床實習時間,讓學生有更多機會直接面對患者,了解患者的用葯史,參與建立患者葯歷,對治療葯物進行監測等工作,培養他們的葯學服務意識與能力。

葯學本科畢業論文篇2

新形勢下醫院葯學發展的要求與轉變

【摘要】 隨著醫葯衛生改革和現代制葯技術的發展,醫院葯學逐漸由以往的單一供應服務型模式向科技服務型擴展,從傳統的葯品調配到參與臨床的合理用葯是葯學未來的發展方向,醫院葯學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和難得的機遇。

【關鍵詞】 醫院葯學; 發展

在醫療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醫院葯學已經逐漸成為葯學領域中的重要學科之一。

醫院葯學的發展,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有著直接影響,時刻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葯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

本文從葯學發展的幾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探討如下。

1 醫院葯學的概念

醫院葯學是研究、實踐醫院葯品供應、葯事管理、葯物制劑、葯學技術和以患者為中心、葯品為手段,運用葯學專業知識指導、參與臨床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的葯物治療方案[1]。

醫院葯學包括下列專業:葯品調劑、葯品供應、葯物制劑、葯品檢驗、臨床葯學、臨床葯理、葯事管理、葯物研究等。

其內容涉及化學、物理學、葯理學、葯劑學、臨床醫學、治療學、生物學、臨床檢驗學、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信息學、法學和倫理學等學科。

醫院葯學這一概念是20世紀40年代中期由美國提出的,現已廣泛為世界各國所接受,我國在80年代才明確提出這一概念。

2 醫院葯學的發展階段

隨著社會化的前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醫學葯學事業有了很大的進步。

醫院葯學的形成和發展可分為3個階段。

2.1 傳統葯學階段 傳統的葯師服務是按方配發葯品。

在配方服務崗位上,葯師的責任主要是認清處方、保證質量和交待清楚用法,通過發葯窗口與患者接觸。

葯劑科的工作就是保障葯品供應、調配簡單制劑。

2.2 醫院葯學服務階段 此階段的特點是以合理用葯為中心的臨床葯學服務。

自70年代末臨床葯學概念引入我國以來,全國各醫院根據自己的特點積極開展了臨床葯學實踐。

臨床葯學的興起是葯師服務的一次突破。

葯師與臨床結合,參與葯物治療,推動合理用葯。

在葯師與患者關系方面突破了原來配方的局限,關繫到患者的用葯方案,調劑工作由傳統窗口供應服務型向技術服務型轉變。

2.3 葯學監護階段 90年代初,美國Minnesota大學葯學院Hepler和Srtand教學提出了葯學監護(Pharmaceuical Care, PC)的概念[2],這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醫院葯學界的廣泛關注。

按照最初定義,葯學監護是提供負責的葯物治療,目的在於實現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既定結果。

這些結果包括:(1)治癒疾病;(2)消除或減輕患者的症狀;(3)阻止或延緩疾病進程;(4)預防疾病或症狀的發生[3]。

指出葯學監護具有3種職能,即識別潛在的和實際存在的葯物問題的發生。

美國《醫院葯師協會》葯學監護的統一定義是:葯師的使命是提供葯學監護。

葯學監護是提供直接的、負責的、與葯物有關的關心照顧,目的是獲得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確定結果。

由於上述定義不夠完善,又作了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新的定義為“葯學監護是執業者(如臨床葯師)對患者葯物有關需要承擔責任並為滿足這些需要負責實踐”。

PC強調葯師在葯物治療中必須承擔責任,要求醫院葯學的各個環節都要以患者為中心,葯品為手段,運用葯學專業技術知識來開展工作、提供服務。

例如,用艾絨不僅達到治療的目的,還要考慮到患者生存的質量;解除患者用葯顧慮,提高患者用葯的依從性;宣傳葯物的正確使用,防止葯品不良反應;如何減輕患者負擔等。

“PC”這一概念的出現,標志著醫院葯學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時代。

人們開始明確醫院葯學專業的發展方向,認識到醫院葯學實踐必須由過去“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模式,即從“對物”轉變為“對人”,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在葯房)等候服務為上門(病房、門診)為患者服務。

PC要求葯師必須去臨床,成為葯學治療小組成員,直接接觸患者,參與臨床葯學治療,並對患者的葯物治療結果承擔責任。

也就是說,醫師和護士合作共同對患者的健康負責。

葯學監護與醫療監護、護理監護一樣,是為了滿足患者需要,是強調患者葯物治療有關的需要。

葯師需要弄清楚患者正在服用的所有葯物(包括非處方葯物OTC),根據患者的情況,評估用葯是否合理有效,制定治療方案,並對治療的進展情況定期隨訪。

葯師必須學會如何確定患者的葯物治療需要及如何制定滿足這些需要的監護計劃。

近年來,國外醫院葯學學科發展突飛猛進,逐步從多年來醫院葯學的單一供就服務型模式向科技服務型發展,以患者為本,向臨床延伸。

葯學部(葯劑科)在醫院是技術職能部門,不是單純“買賣葯品”。

結合到筆者所在醫院,自從開展臨床葯學以來,葯劑科、臨床葯學室做了大量服務於臨床的工作,如:首先建立了由醫師、臨床葯師和護士組成的臨床治療團隊,開展起了具體的臨床合理用葯工作;參與臨床葯物治療,進行個體化葯物治療方案的設計與實施;開展葯學查房,為患者提供葯學專業技術服務;參加查房、會診、病例討論和疑難、危重患者的醫療救治,協同醫師做好葯物使用與遴選;對臨床葯物治療提出意見或調整建議,與醫師共同探討對葯物的治療方案。

開展了使用抗生素專項整治工作,已進行了臨床應用監測,對臨床大夫實施了處方點評與超常預警,從而促進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同時,掌握與臨床用葯相關的葯物信息,提供用葯信息與葯學咨詢服務,向公眾宣傳合理用葯知識,真正使臨床葯師在治療患者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未來醫院葯學發展方向主要是葯學監護。

面向21世紀,適應醫學葯學發展的要求,承擔起患者監護中的責任,為葯師在患者治療中發揮作用提供了機遇,也是挑戰。

另外,我國醫療制度的改革,特別是醫療保險制度的出台和對葯品收入在醫療保險制度中的規定要求必須重視合理用葯,避免造成葯品浪費,減少患者經濟負擔,逐步實施葯學監護實踐,推動我國醫院葯學不斷向前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吳永佩.葯學綜合知識與技能[M].北京: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00:1.

[2] Heple CD, Strand LM. Opportumities and resplnsibil ities in pharceutical care[J]. Am J Hosp pharm,1990,47:533.

[3] 余自我,王宏圖,張楠森.葯學監護實踐――21世紀中國葯師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中國醫院葯學雜志,2000,20(6):355.

新形勢下醫院葯學發展的要求與轉變【2】

[摘要]新形勢下,筆者就臨床葯學管理思想,電腦網路化管理,信息與咨詢服務,提高葯師專業知識等方面分析醫院葯學面臨的要求和轉變。

關鍵詞:臨床葯學網路化管理信息服務專業知識

隨著科技進步與醫葯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用葯需求不斷增加。

面對新形式的發展與變化,現代醫院葯學如何轉變職能、拓寬葯學服務的內容、轉變葯學人員的思想觀念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是對醫院葯學發展的一個挑戰。

醫院葯學要正確處理並兼顧國家、患者、醫院三者的利益,通過醫、葯、護三方密切合作,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在葯品使用中體現以服務病人為中心、以合理用葯為核心,開展葯學技術服務。

筆者在多年的葯師工作實踐中,積極思考,總結經驗,認為新形勢下醫院葯學發展必須做到以下幾點轉變。

1建立臨床葯學管理思想

傳統的醫院工作模式使葯學專業人員的職能停留在技術含量較低的事務性工作上,醫院領導對醫院葯學重視不夠,這為臨床葯學的發展造成了困難。

隨著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發展,醫院應定期安排從事臨床葯學工作的葯師學習必要的臨床醫學知識。

使之在科室輪轉,參與管理患者,處理醫囑和葯物治療,增進醫、葯、護間的溝通交流,提高醫院葯師的葯學服務水平,推動臨床葯學工作的發展。

事實上臨床葯學已經是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主要通過葯師進入臨床,協助醫師提出個體化給葯方案,並監測患者的整個用葯過程,最大限度地發揮葯物的臨床療效。

葯師走向臨床,醫葯結合,參與合理用葯,保證病人用葯安全有效,這是臨床葯學的基本任務,也是加速臨床葯學發展的關鍵。

培養專職臨床葯師長期深入病房參與葯物治療,發揮葯學所長,積極培養葯師走向臨床與醫師合作,為病人葯物治療服務,加快臨床葯學發展。

通過葯學與臨床醫學的有效結合而實施醫院葯學及葯學監護工作,葯師的工作才不再是單純地保證葯品質量,而是以病人為中心,與醫師合作共同保證服務質量。

即根據各個醫院的特色和技術要求,將葯學實踐工作盡可能與臨床分科接軌,劃分為專科葯師,以便提供相應的高質量的葯學服務。

2進一步加強電腦網路化管理

目前我國醫療行業已基本進入電腦全程化管理。

從葯品入庫開始基本實現了電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葯品管理方面,由於數量完全在控制之下,不僅可以減少無意的浪費,還可以杜絕工作人員私用和盜用。

在提高服務質量方面,減少了病人看病的環節,使整個管理更加規范化、科學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醫療水平,從而整體提高了服務質量。

同時,為了加強醫療管理和工作需要,葯品電腦管理系統程序須不斷完善與更新,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和現代化管理的要求。

電腦用於葯品管理,主要是葯庫和葯房葯品等,應加強提高計算機葯品系統程序,實施全程電算化管理,促使葯房葯品數量、金額雙向管理,避免收費處劃價的葯品庫存不穩定。

3加強葯物信息、咨詢工作,開展信息資料交流和咨詢服務

葯物信息交流及咨詢服務是臨床葯學的重要內容,在我國醫院,這方面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礎。

但從發展來看,不僅是選擇、儲備各種醫葯書刊、雜志及資料供葯學人員參考和編寫定期刊物供院內醫務人員參考,如何擴大服務范圍,值得研究,例如編制本院病人用的葯品資料,為葯事委員會編寫和修改本院處方集,提供擬增添的新葯系統資料與原有同類葯物相比和價格分析,匯總有關物葯不良反應資料,供增刪葯品品種參考。

提供有關葯物及醫療保健方面新知識新技術的發展信息,將有關資料加以綜合分析,幫助醫葯人員在為病人治療、科研、學術活動中提供服務,建立院內計算機聯網的葯物咨詢系統,開展咨詢服務,爭取與院外葯物信息交流。

4不斷提高葯師的葯學專業知識

促進合理用葯是葯學服務的核心內容,葯物則是葯師開展葯學服務的載體。

所以葯師必須加強葯物結構、理化性質、葯理作用機制等知識的學習,並在為病人提供葯學服務同時,要積極參與葯物不良反應監察、葯物流行病學研究、葯物經濟學分析、葯物利用評價、新葯開發等相關課題的研究,不斷拓展醫院葯學領域的深度和廣度。

作為綜合性醫院的葯師還應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有義務為實習生、進修生、醫護人員開展學術講座及至整個社會進行臨床葯學普及知識教育。

總之,在新的形式下,醫院葯學需要在制度上做相應的轉變,以及嚴格要求葯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才能滿足科技進步與醫葯衛生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嚴寶霞.臨床葯學各論[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1999.

[2] 王茜,朱立勤.提高新時期現代化.醫院葯學的服務質量[J].天津葯學, 2008, 20(6): 49-50.

[3] 張琦媛,關於縣級醫院葯學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J].醫院管理,1007-8517 (2010) 02-0203-01.

[4] 蔣亞萍.加強醫院葯學管理創新醫院葯學服務[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0,17(2):106-108.

『柒』 標準的中葯學畢業論文怎麼寫

目前制葯工程專業中葯學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情況
摘要:制葯工程是化學、葯學和工程學相互交叉的工科專業,以培養從事葯品製造工程技術人才為教學目標。代寫碩士論文本文針對目前制葯工程專業中葯學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情況,提出組合葯學課程群這一教改思路,以減少基礎課課時,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專業課程。
關鍵詞:制葯工程; 課程設置; 優化組合; 改進
一、葯學基礎課程設置中遇到的問題
制葯工程是化學、葯學和工程學相互交叉的工科專業,以培養從事葯品製造工程技術人才為教學目標。面對制葯工程本科專業主幹課程「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有特色」的設置原則及專業特點,學生在學習制葯工程專業課程之前,必須打下堅固的基礎知識。中葯學畢業論文範文這些基礎知識主要包含人文及社會科學、數學物理、化學、葯學、生物及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等。筆者對我國理工科院頌態櫻校制葯工程專業課程設置進行了初步統計。
在制葯工程專業4年制課程學習中,學生除了學習十幾門公共基礎課及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外,在剩餘的教學時段內還必須修完化學專業、葯學專業、化學工程專業、生物及生物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最後必修制葯工程專業課。
也就是說,制葯工程專業的學生除學習化學專業、葯學專業、化工專業的三類專業的基礎課程之外,還需必修制葯工程的專業課(選修課尚未包含在內)。在這樣的教學課程設置下,太多的課程容易分散教學課時,在課時分配上無法強調專業重點,教師上課泛泛而談,學生在學習中較難將知識點自我串接,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
以葯學基礎課程為例,全國制葯工程專業的葯學基礎課均設立了葯物化學、葯理學、葯物分析三門課程。其中,葯理學作為葯學基礎中一門重要課程設置,但理工科高等院校均未開設生理學、臨床醫學概要等重要基礎課程,導致在葯理學教學中有關生理、病理、臨床的概念和專業術語,教師不講解學生野叢聽不懂;若講,又會花費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逐一講解,教學內容因而斷斷續續,造成教學進度的延緩,使教學效果降低。而學生作為初學者,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將葯學中各知識點融會貫通,往往為應付考試強行記憶,考完即忘。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在參與了本專業多年教學計劃的制訂工作之後,提出改進建議以供探討。
二、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合理組合專業基礎課程
制葯工程專業培養的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制葯工程方面知識和設計研究能力,基礎厚、專業寬、素質高、能力強、後勁足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因此,課程設置必須密切圍繞這一目的來安排進行。針對本專業學科特點,必須對課程進行合理整合與優化組合。筆者認為,可將葯學基礎、工程基礎、化學基礎三大主幹基礎課由教師歸納總結後,融會貫通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仍以葯學基礎課為例,學生學習葯學基礎課的目的是為具備葯學專業知識,為專業課的感知與理解打下基礎。葯物化學要求學生學習葯物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及構效關系;葯理學要求學生學習葯物的效應;葯物分析要求學生學習葯物的分析、鑒定方法,三者的關系密不可分。
葯化、葯分與葯理三者的關系以往教學中葯物化學、葯理學、葯物分析三門課程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交集性,浪費了正常的教學時間。教學改革後可將這三門課程內容並為一門課,定名為《葯學綜合課》。通過三大知識點的融會貫通,合理組織了知識群,使學生更容易感悟領會各類葯物知識要點。
與傳統教學比較,改革後的教學課程設置有以下幾個特點:
1?減少課程總學時,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自學與思考
傳統教學中葯物化學、葯理學、葯物分析三門課程課時總和大約為120學時,平均每門40~50學時。一方面,教師在總課時內幾乎不可能詳細全面地授完教材中的所有內容,往往會刪減部分閉謹章節;中葯學畢業論文而另一方面,在教學中,葯化必講葯理與臨床作用;葯分必講葯物化學結構和理化性質;葯理也需要演示葯物的化學結構,而構效關系的內容,更是葯化與葯理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此,合理組合葯學基礎課成為一門綜合課,可免去三門課的部分重疊教學時間,加強了課程群中各個課程之間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能更好的去吸收消化相關知識,真正落實制葯工程專業「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有特色」的設置原則。
2?設一門《葯學導論》課程,引導學生入門
在《葯物綜合基礎課》之前,應先設一門《葯學導論》課程。內容包括葯物發展史,化學葯物命名原則、葯理學相關術語與概念、葯物分析基礎知識等,約20個課時,這樣在《葯物綜合基礎課》中可僅針對各類葯物進行講解。
3?採用綜合實驗配合教學
為了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還可將三類課程所涉及的實驗也進行綜合進行,如通過阿司匹林合成、分析、制劑實驗的連續操作,使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最終使學生在基本操作技能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
4?多媒體教學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教學中可採用多媒體教學,可使用PPT、Flash、VCD等課件模式穿插開展教學,使教學內容具體、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對知識點的感知和理解。
三、以阿司匹林為實例進行葯學基礎課程綜合教學
模式:PPT課件
1?阿司匹林的發展史:由「你曾服用過阿司匹林嗎?」這一問題開始,講述現今市場上常用的含有阿司匹林的葯物,接下來簡述其發展史,引發學生的興趣。(範文 .)
2?化學結構與化學命名。
3?葯理作用與臨床運用:以阿司匹林為什麼被譽為「葯物常青樹」為引線,講述其葯理和臨床作用與不良反應。
4?理化性質與分析鑒定方法:由結構特徵→理化性質→分析鑒定方法(含葯典法定的方法,及水楊酸檢測)。
5?合成方法。
6?結構修飾:以阿司匹林結構衍化為例,詳述葯物的化學結構修飾的概念。
7?相關實驗:合成實驗(合成、精品)→分析(含量、雜質)→制劑。通過講解,學生可清晰地對解熱鎮痛葯阿司匹林的基本知識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而不需自己再去歸納總結,為後續專業課程(如《化學制葯工藝學》)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同樣,在中葯葯學基礎課程群中,也可將《生葯學》、《天然葯物化學》、《中葯葯理學》、《中葯分析》組合為一門綜合課,以中葯的化學結構分類為切入點,中葯學畢業論文題目即生物鹼、黃酮、萜類、醌類、苷類、香豆素類、有機酸類等。每類化合物都講解幾個代表葯物,內容包括:生葯學特點(含生葯葯材、飲片的圖片及實體或顯微結構);化學特點;葯理特點;分析鑒定方法(含中國國家葯典標准指定方法),這樣可避免某些課程不能不學,但作為制葯工程專業而言,也沒必要單設一門課程的問題發生。
總之,合理優化組合制葯工程專業中的基礎課程群,對專業學生更有效地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具有積極作用。作為專業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該站在「教」的角度去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和領悟所學的專業知識,並使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中「減負」。學生在基礎課程階段中思路清晰了,才能為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元英進?21世紀高校制葯工程本科專業建設設想[J].葯學教育,2002,18(3):1-4?
[2]姚日生?制葯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02,3:39-41?
[3]楊汝德?制葯工程專業的創辦與建設[J].葯學教育,2002,18(3):23-24?
[4]於奕峰?制葯工程專業學科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葯學教育,2004,20(4):23-25?
[5]朱卡林?綜合性大學高等葯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葯學教育,2004,20(4):9-12?
[6]余國琮.面向21世紀的化工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
[7]柴誠敬.面向21世紀加快制葯工程新專業建設步伐[J].化工高等教育.2002,1?

熱點內容
重慶北站到交通大學輕軌時間 發布:2025-01-04 15:57:10 瀏覽:350
無臂大學生 發布:2025-01-04 15:40:05 瀏覽:820
大學生黑名單查詢系統 發布:2025-01-04 15:18:54 瀏覽:340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 發布:2025-01-04 15:13:56 瀏覽:492
日照大學城駕校學費 發布:2025-01-04 15:13:12 瀏覽:532
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 發布:2025-01-04 15:08:14 瀏覽:966
2016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大學排名 發布:2025-01-04 15:08:11 瀏覽:111
山東大學專業排行 發布:2025-01-04 15:03:51 瀏覽:153
西北大學數學考研難嗎 發布:2025-01-04 14:47:27 瀏覽:370
燕山大學考研復試英語 發布:2025-01-04 14:40:51 瀏覽: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