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盈餘管理實證研究本科生畢業論文

盈餘管理實證研究本科生畢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4-25 06:58:24

A. 《基於借款費用准則的盈餘管理研究》請問這篇論文要怎麼寫啊,是我的畢業論文啊

基於借款費用准則的盈餘管理研究:
【摘 要】新會計准則的頒布與實施對企業盈餘管理有了諸多新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可利用的操作空間。本文從新會計准則對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影響出發,主要就新准則下盈餘管理方式受到的制約和尚存的空間進行探討。
【關鍵詞】盈餘管理 新會計准則 限制 空間

一、盈餘管理概述

盈餘管理是指企業的管理者為實現自身利益或市場價值最大化目標,在會計准則允許的范圍內,以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為前提,通過會計估計的合理變更、會計方法的選擇運用、交易事項的時點控制以及關聯交易的適度調節等方法來達到平衡利潤、穩定股價、合理避稅等目的。適度的盈餘管理是一個公司的財務管理技術不斷走向成熟的標志,是企業管理當局管理水平的體現,但濫用盈餘管理則會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新准則的頒布使得傳統的盈餘手段受到限制,對利潤的操縱行為有制約作用,提高了盈餘數據信息質量。

二、新准則對盈餘管理的限制

1.取消了發出存貨計價的後進先出法
新會計准則規定企業應當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取消了原來存貨發出時可以採用後進先出法的規定,使企業的存貨流轉得以真實地反映,所有企業的當期存貨費用,都以客觀的歷史成本反映,加強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消除了人為調節因素。後進先出法在存貨發出計價時,是使用最後一次購入的原材料價格計算發出材料成本。先進先出法則是使用最開始購入的原材料價格來計算發出材料成本。在兩種同時可供選擇的計價方法下,當原材料價格下跌時, 企業就會採用後進先出法擴大公司的利潤;當原材料價櫻棗液格上升時,則改用先進先出法,以此達到控制利潤的目的。新會計准則取消後進先出法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消除了人為調節因素。
2.部分資產的減值准備一經計提,不得轉回
運用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和沖回,達到操縱企業利潤的目的,是我國一些上市公司經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新准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和「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等,計提後不得在以後會計期間內轉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時,再進行會計處理。這一規定遏制了企業利用減值准備的計提和沖回在各會計期間之間調節盈餘的企圖。
3.擴大合並報表的合並范圍
新的合並財務報表准則所依據的基本合並理論已經發生變化,從側重母公司轉為側重實體理論。新會計准則對子公司的衡量標準是基於實質上的「控制」而不再是股權比例。母公司控制的所有子公司都應納入合並范圍,包括小規模公司、業務性質特殊的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這一變革遵循了實質性會計原則,使得合並報表是對企業集團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信息的真實反映,使企業無法採用以股權比例分離子公司的手段將經營狀況不好的企業從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中剔除來粉飾企業集團整體業績。
4.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以賬面價值代替公允價值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進行合並時被合並方的資產和負債按照原賬面價值確認,不再按公允價
值進行調整,也不形成商譽,有利於防止企業利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操縱利潤。

三、新准則下盈餘管理的空間

1.新准則有條件地引入了公允價值計屬性,使企業盈餘管理彈性增強
我國新的會計准則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等方面引入了公允價岩渣值的計量屬性。現階段我國並不完全具備採用公允價值的經濟環境並且資產評估市場不夠充分,在這種情況下公允價值的確認顯然很難公允。
2.新准則擴大了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范圍,為上市公司操縱利潤提供了途徑
一是擴大了可予資本化的資產范圍:原來僅為允許資本化的只有固定資產,而根據新會計准則規定,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是指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的資產。這就既包括了固定資產,也包括了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達到可銷售狀態的存貨以及投資性房地產等。二是擴大了可予資本化的借款范圍:原來僅為專門借款,現在包括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根據規定,如果相關資產的購建或生產佔用了專項借脊物款之外的一般借款,被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允許資本化。
3.資產減值准備制度的局限性給盈餘管理提供了機會
新會計准則體系擴大了減值使用范圍。應當計提減值准備的不僅局限於原先的八項資產、存貨,生物資產、建造合同資產、金融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等,均應在會計期末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相應計減值准備。4.新准則為企業利用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調節利潤提供可能
與舊規范債務重組收益計入資本公積不同,新准則規定由於債權人讓步,債務人獲得的利益將直接計入當期收益,進入利潤表。在企業無力償還債務或出現虧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債務重組,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部分豁免,企業都將會獲得利潤,財務狀況可能會因此而得到明顯改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准則規定以非貨幣性資產換入的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5.無形資產開發費用處理為企業的盈餘管理提供了方便
舊規范將無形資產研發支出全部計入管理費用,新無形資產准則將企業的研發劃分成兩個階段,區分研究階段支出和開發階段支出。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一定條件的,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盡管新會計准則對公司的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進行了定義區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無形資產研發業務復雜,風險較大,很難明確區分研究和開發的階段,各企業可以利用研發支出費用化和資本化的分界點的劃分操縱利潤,達到盈餘管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2]屈歡,楊世勇.新會計准則對上市公司贏余管理的影響.會計之友. 2009,(6)下.
[3]汪立,李小晗.新准則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及其審計要點財會通訊.學術版2009,(11).
[4] 郭長慧.從新會計准則看企業盈餘管理.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7).
[5]李晶波,蔣昌穩.淺析新會計准則對企業盈餘管理的影響.中國工會財會.2009,(9).

B. 盈餘管理方面的本科畢業論文,選中小企業還是上市公司

建議選上市公司。
盈餘管理主要具備這樣一些涵義:
第一,盈檔山余管理的主體是企業管理當局,它包括經理人員和董事會。
第二,盈餘管理的客體是企業對外報告的盈餘信息 (即會計收益)。
第三,襪棚盈餘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許的范圍內綜行好中合運用會計和非會計手段來實現對會計收益的控制和調整,它主要包括會計政策的選用,應計項目的管理,交易時間的改變,交易的創造等。
第四,盈餘管理的目的是盈餘管理主體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員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會成員所代表的股東利益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盈餘管理就是企業管理當局在遵循GAAP(或會計准則)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對外報告的會計收益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達到主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

C. 有沒有會計本科畢業論文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分析難不難寫

難寫。上市公司盈餘管理是個風險敞口比較大的題目,變數太多,各種假設下情況都不一樣。

不建議本科論文寫這樣的大題目,容易寫出空虛感,不聚焦,不落地。

如果可以改,最好能改一個比較聚焦的具體問題。本科階段,可以先嘗試解決具體某個會計理論舉灶與實踐結合的實踐分析。昨天有回答過類似的問題,下面再貼一下。

比如,今年2月巴菲特致股東純改的信中又一次吐槽,2018年開始實施的新會計准則,要求其根據期末報表日股價與成本價的差異來確認其持有股票的收益和損失。

對於伯克希爾哈撒韋這樣一個持有2000億美金左右股票投資的公司來說,股價的波動,導致了公司利潤表的上躥下跳。從巴菲特和芒格的角度來看,這個新政策並不能更好的反映公正褲扮司的實際財務狀況。

再比如,根據2019 年 1 月 1 日起執行新金融工具准則,上市公司將應收賬款壞賬計提方法,由原來的賬齡分析法,改變為預期信用法。2019年中報,海康威視使用新的預期信用法計算,應收賬款壞賬綜合計提比例按照原來的賬齡分析法略有下降,馬上就有投資人出來懷疑,公司是否利用新的准則來創作利潤。

其他方面:

還有,上個月中國平安出年報時,特意出來一個重大會計估計變更說明,說公司對其保險合同准備金計提的會計估計變更,造成公司2019年利潤減少207億。又有投資懷疑公司是否利用會計變更,保留利潤。這又是個沖突。

如果不能改題目,建議可以在盈餘管理中找到一個比較具體的視角和問題,對這個具體的問題做深入的論述和分析。比如,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對企業盈餘管理的影響。

D. 研究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問題的本科論文,後期好寫嗎

還行,數據好找

E. 求助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也就是大綱,錯了吧,開題報告是開題報告,大綱是大綱啊

F. 財務會計 論文。 是信息披露 、 財務會計報表分析、 准則和制度好寫啊 急。

信息披露,盈餘管理這方面的好寫,參考資料多,有固定模型,可以做實證研究,很多本科畢業論文做這個。

G. 公司管理畢業論文題目

公司管理畢業論文題目

公司管理畢業論文題目可以選擇那些,大家是否考慮好了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公司管理畢業論文題目,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1. 李寧公司培訓管理問題實證研究

2. 房地產經紀公司的客戶關系管理研究

3. 論跨國公司在華貿易公司的物流管理

4. 上市公司盈餘管理規范化的研究

5. 我國上市公司配股的盈餘管理研究

6. 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管理研究

7. 中化工程公司績效管理研究

8. 大型企顫歲業集團公司資金管理模式及一汽集團公司資金管理模式研究

9. 李爾中國有限公司的項目管理流程研究

10. 我國虧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研究

11. 完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運行機制的探討

12.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與市場操縱問題研究

13. G電力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研究

14. 建立與公司治理結構相適應的全面預算管理

15. A公司財務一體化管理研究

16.關於發展中國百貨零售業的新思考

17.全面預算管理在集團公司管理中的.應用

18. 融資融券的治理效應研究--基於公司盈餘管理的視角

19. 公司控制權轉移與盈餘管理研究

20. 風險投資“逐名”動機與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做胡

21. 集團管理控制與財務公司風險管理--基於10家企業集團的多案例分析

22. 中國上市公司營運資金管理調查

23. 投資集團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探究

24. 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審計研究

25. 基於地區差異視角的外部治理環境與盈餘管理關系研究--兼論公司治理的替代保護作用

26. 非經常性損益、會計准則變更與ST公司盈餘管理

27. 公司治理結構、盈餘管理動機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處置

28. 盈餘管理、公司債券融資成本與首次信用評級

29. 萬達集團資金管理模式研究

30. 我國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管理與控制研究

31. 多行業集團公司財務信息化管理體系研究

32. 機構投資者對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

33. 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與企業價值

34. 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真實盈餘管理的影響

35. XX汽車公司全面存貨管理探索

36. 基於風險管理的證券公司自營業務內部控制研究

37. 我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創新研究

38. 外部治理環境、終極控制人特徵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影響研究

39. 基於制度設計與措施選擇論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

40. 跨國公司執行力管理中國本土化模型的研究

41. 我國創業板公司IPO過程中的盈餘管理研究

42. 公司管理人員的勞動法適用問題研究

43. 小額貸款公司信用風險管理研究

44. IPO公司盈餘管理動因與治理研究

45.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中的盈餘管理實證研究

46. 治理與管理融合視角下上市公司內部監控機制研究

47. 基於權變理論的茄胡睜中國保險公司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研究

48. 我國保險公司經濟資本管理研究

49. DHM公司基於戰略的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

50. 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體系及其實施方案設計

51. 微利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實證研究

52. 一汽解放公司質量管理模式研究

53. 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研究

54. 我國國有上市公司高層管理者激勵機制研究

55. 企業集團母子公司管理與控制研究

56. 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資本運營若干問題研究

57. 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盈餘管理研究

58. 集團公司資金管理研究

59. 四川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60.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中的風險控制與管理戰略研究

61. 騰龍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62. AZ房地產公司管理診斷及建議

63. 資產減值會計政策與盈餘管理的實證研究

64. 公司治理下盈餘管理的實證研究

65. 壽險公司的利率風險管理研究

66. 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研究

67. 我國資產管理公司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68. 中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競爭力及發展策略研究

69. 金和公司研發管理體系設計

70. 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盈餘管理的研究

71. 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管理與公司績效分析

72. 銀行不良資產與金融資產的管理

73. 公司治理中風險管理的組織結構及職責

74. 跨國公司的跨文化管理

75. 中小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盈餘管理的影響

76. 我國ST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的盈餘管理分析

77. 我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渠道營銷研究

78. 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動機、方式與審計意見

79. 供電公司固定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研究

80. 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激勵制度研究

81. 我國小額貸款公司風險管理研究

82. 產品市場競爭與上市公司盈餘管理方式研究

83. 中國財產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研究

84. 公司並購、盈餘管理與高管薪酬變動

85. 公司戰略影響盈餘管理嗎?

86. 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餘管理行為研究

87. 四川長虹公司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問題研究

88. 家電銷售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研究

89. 完善小額貸款公司信用管理機制研究

90. 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重構

91.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92. SYDT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93. 公司治理與營運資金管理效率實證研究

94. 我國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問題探討

95. 基於公司戰略的全面預算管理研究

96. 公司現金流管理的實證研究

97. 公司快速成長期現金流管理問題研究

98. 上市公司營運資金管理問題探討

99. 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型法律問題研究

100. 上市公司資產減值准備對盈餘管理的影響研究

101. 基於公司戰略的應收賬款風險管理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


H. 新會計准則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影響文獻綜述。需要詳細介紹。畢業論文用。實證論文。主要兩個觀點。

我在2010年某一期的《中國注冊會計師》雜志上看到過一片論文,論述過該問題,你可以查詢一下。

I. 寫畢業論文 題目是 盈餘管理能否使企業困境企業擺脫財務困境 從哪方面入手比較好 給點建議吧

建議:
1、首先定義什麼是盈餘管理,什麼是財務困境
2、分析盈餘管理的作用
3、論證財務困境的幾種情況
4、氏跡對照盈餘管理的作用和財務困境的狀況,說明盈餘管理對企業擺脫財務困境所起的作用
5、總體的結論,我認為應該是:在企業高速擴張期,盈餘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李悔業抗風險能力,殲擾並減輕財務壓力。但盈餘管理只對有盈餘的企業有效,因嚴重虧損造成的財務困境,盈餘管理無能為力。

J. 本科生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

相關範文:

題目: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行為市場反應的實證研究

一、本論

本文以****年間因為信息披露違規行為被監管層處罰的188家A股上市公司及其188家配對公司為研究對象,運用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對公司信息披露違規的動因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大股東掏空程度、內幕交易程度以及盈餘管理程度與公司信息披露違規行為顯著正相關。本文豐富了信息披露研究的內容,為監管層加強監管、引導和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為提供了經驗證據。

二、序論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及時、准確、完整、合規,是評價證券市場是否規范、健康的主要標准。然而,我國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屢禁不止,嚴重地違反了誠信准則。這不僅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構成了很大的威脅,而且容易造成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喪失,還會產生和積聚較大的金融風險。2005年4月20日,ST東北電、飛彩股份、浙大海納和ST金荔等四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違規公告,創造了迄今為止同一交易日信息披露違規事項最多的紀錄。上市公司何以拋卻誠信,無視法紀,信息披露違規造假,其背後究竟有著怎麼樣的利益驅動呢?

Dechow et al.(1996)基於因會計報表不真實被美國證監會處罰的上市公司樣本認為,上市公司管理層操縱盈餘的主要動機在於降低公司的外部融資成本和避免債務契約條款的約束,而不在於操縱股價牟利。同樣基於美國數據,Beneish(1999)提出了不同看法,管理層之所以操縱盈餘全在於為獲得基於業績的經理期權分紅並通過股票內幕交易牟利,並非為了降低公司的外部融資成本和避免債務契約條款的約束。對於我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違規,大股東、管理層、中小投資者、監管層、學者和媒體,各有各的看法,但都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樣本實證研究支持。因此,本文嘗試從實證的角度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的問題進行動因分析,為投資者揭開違規上市公司的神秘面紗。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大股東掏空說
2.內幕交易說
3.盈餘管理說

(二)、研究設計

1.研究樣本的選取
2.研究變數的定義
3.研究方法的設計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1.公司違規的單變數分析
2.公司違規的條件Loaistic回歸分析

三、結論

實證結果表明,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的掏空程度越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越有可能發生。為了掩蓋掏空行為,大股東挖空心思,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完整、不真實,甚至肆意誤導和欺騙中小投資者。大股東的掏空行為已成為了我國股市健康發展的公認最大障礙,而無論它的產生有著多麼復雜的歷史背景。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意識到,在我國這樣一個新興的資本市場上,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將會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因此,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努力:一是完善投資者權益保護法律,從制度上保護中小股東免受控股股東和管理者的掠奪;二是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真正建立起獨立董事制度,並使外部董事占董事會多數以抑制大股東的掏空沖動;三是大力培育長期投資型機構投資者,以監督、鞭策和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為。

實證結果顯示,上市公司的內幕交易程度越高,信息披露違規越有可能發生。內部交易者利用信息在不同投資者之間非均質分布進行內幕操縱,嚴重損害不知情交易者利益。因此,本文建議加強對內幕交易行為的監管,比如,引進與完善內幕信息知情人報告制度,對信息知情者的股票交易情況進行有效監控,約束上市公司內部人利用信息優勢操縱市場,降低知情交易者與不知情交易者的信息不對稱程度。

同樣,實證結果顯示,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程度越高,信息披露違規越有可能發生。監管層提出的一系列關於新股上市、再融資和特別處理,甚至是退市處理的「盈餘硬指標」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實際上卻可能變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的壓力和動力。這值得監管層認真思考,是不是這種盈餘資格指標過於片面,並不足以體現上市公司的價值。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熱點內容
哈工大學生名單 發布:2024-11-24 01:59:06 瀏覽:99
研究生待遇比本科生好多少 發布:2024-11-24 01:42:34 瀏覽:883
據美國耶魯大學教授 發布:2024-11-24 01:30:27 瀏覽:775
2014年河海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 發布:2024-11-24 01:26:20 瀏覽:160
大學教授辦公室圖片 發布:2024-11-24 01:26:19 瀏覽:831
美國東北大學數學就業率 發布:2024-11-24 01:23:59 瀏覽:999
牛津大學博士站 發布:2024-11-24 01:18:20 瀏覽:874
雲南大學遺傳學博士導師 發布:2024-11-24 01:18:10 瀏覽:742
林肯大學美國圖片 發布:2024-11-24 01:13:01 瀏覽:816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呼吸內科住院 發布:2024-11-24 01:10:43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