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的興衰本科畢業論文
『壹』 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化關系的論文
洋務運動開始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自強」,後期叫「富國強軍」。他們在中央有親王奕昕支持,在地方有李鴻章,張之洞等大臣支持,練習新軍,開辦新學,期間創辦了很多實業,像開灤彎嫌煤礦(後為日本人攫取開采權),漢陽軍工廠(仿造德國的毛瑟槍,國內叫「漢陽造」),江南製造總局(散姿江南造船廠的前身)等等
但是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干擾和自身在經營上的失敗,這些實業往往處埋掘手於虧本運營的狀態,但是不可否認,這些實業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對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貢獻,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的外依賴
『貳』 洋務運動及其影響 (800字的論文喲~)
(1)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洋務派繼毀祥承了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搜握強」、「求富」為目纖漏搏標,發展軍事工業,發展若干民用企業,使資本主義經濟成份在社會經濟中明顯增長. (2...
『叄』 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化 議論文
經過短短一個學期的近代史學習,我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務運動」產生了興趣。想藉此機會談一下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和體會。
洋務運動發軔於1861年初。當時留守北京議和的欽差大臣恭親王奕欣,領銜上奏《統籌全局折》,經過王公大臣會商同意和咸豐批准,正式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從此,洋務運動便正式開場。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洋務派苦心經營十餘載的新式陸軍和北洋艦隊一敗塗地,清政府被迫於次年4月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洋務運動從此而宣告失敗。
這場歷時35年的運動,作為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一直受到許多爭論。洋務運動可謂中國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這第一炮並沒有放響,基本上是失敗了,沒有把中國改變成為獨立的近代資本主義社會。所以對於這場運動一直是褒貶不一的。
我只是一個大一學生,而且是學工科的,所以不可能又很深刻的見解。就我個人的看法而言,我認為應先從洋務運動開始的前一段時期開始閱讀這段不長不短的歷史,只有這樣才能更為全面的看待。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鴉片戰爭可說是洋務運動產生的間接因素。因為正是這兩場戰爭使得一向懦弱無能的清政府種出現了比原來的腐朽之臣更懂得反抗的「洋務派」。所謂洋務派就是清政府的統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的一種勢沒殲族力,與之相對的是「頑固派」。
洋務派主張利用資本主義發展的工商業的手段來維護清的封建統治。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改良運動「洋務運動」。以大學士倭仁為首的頑固派,高唱「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主張「以忠信為甲胄,禮義為干櫓」,抵禦外侮。他們攻擊洋務派學習西方先進生產技術是「陳甚高,持論甚正」,然而「以禮義為干櫓,以忠信為甲胄,無益於自強實際。二三十年來,中外臣僚正由於未得制敵之要,徒以空言塞責,以致釀成庚申之變」。洋力派與頑固派互相攻擊,斗爭十分激烈。總理衙門是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但洋務派勢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實權的總督和巡撫。慈禧明白,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要保持清朝的統治地位,必須依靠擁有實力並得到外國侵略者枯弊賞識的洋務派。所以她暫採取了支持洋務派的策略。
在中央,不久前成立的總理衙門辦事大臣,恭親王奕欣成為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勢力。而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中,多數與曾國藩有關:
曾國藩(漢族,道光十八年進士,湘軍領導人) 李鴻章(曾國藩的門生,漢族,道光二十七年進士,淮軍領導人,清朝後期的實力派)張之洞(漢族,同治二年進士,號稱「香帥」)左宗棠(曾國藩的屬下,漢族地主,率領軍隊收復新疆)。都是在洋務運動中又過卓越表現的大臣。
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1861年,曾國藩創辦的安慶軍械所,任用中國工匠,仿製西式槍炮,是中國最早的近代軍事工業。從1862年起,用三年時間研製成功的我國第一艘輪船「黃鵠」號。
洋務運動後期,洋務派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民用工業。諸如:天津機器製造局、上海輪船招商局等等。
其中北洋海軍實力最為雄厚。1888年,北洋艦隊正式組成,擁有軍艦25艘,官兵4000多人,由淮軍將領丁汝昌任海軍提督。與此同時,旅順口和威海衛兩個海軍基地竣工,整個北洋海防體系的建設宣告完成。李鴻章得意地說:北洋改簡海軍「聲勢已壯……入可以駐守遼渤,出可以援應他處,輔以各炮台陸軍駐守,良足拱衛京畿。」(可以想像當時的風光,只可惜這批聲勢浩大的艦隊在日後的甲午戰爭中依然敵不過他國的小艦隊,這其中的緣由也是很值得深思的。)
更值得贊賞的是,在增強戰力的同時,洋務派還注意到了人才的培養。這一點從舉辦了京師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等一些新式學堂,培養翻譯人材、軍事人材和科技人材;又先派幾批留學生出國深造中可以看出。
綜上幾點,「洋務派」的產生與發展都是十分具有意義與實際作用的,它不僅增強了清政府當下的國力,也同樣做到了今天所說的「可持續發展」。
但為什麼還會是以失敗告終的結局呢?我大概地總結了幾個原因: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阻撓,通過各種渠道破壞洋務運動。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在當時那種情局之下,面對以「師夷長技以自強」為口號的洋務運動,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勢必會百般阻擾。
其二問題就在於洋務運動它本身不完善的思想路線。就像之前提到過的,這運動主要還是用來穩固封建統治的。洋務派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希望利用先進的技術維護封建統治,改革不觸動封建制度。可見這些「洋務派」們與「頑固派」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只是他們的發放更為進步罷了,其根本的利益目標還是十分落後的,這就在最初奠定了洋務運動會失敗的基調。
其三是在於這些「洋務派「自身的素質條件。整個洋務運動缺乏一個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洋務派官員自身的近代化修養不足,沒有意識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制度建設對其經濟發展所起到的關鍵作用。相反,洋務派企圖靠單純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而不徹底變革封建剝削制度,試圖在中國搞所謂的「中體西用」,即用中國的封建制度作容器,去盛載西方的先進技術,對兩者的內在矛盾認識不足,因此必然導致失敗。
來源:中小學作文網http://www.zuowen86.com/ 原文參考:http://www.zuowen86.com/lunwen/20090324/11644.shtml
『肆』 評價洋務運動,寫一篇歷史小論文,不超過150字
洋務運動是一場由失敗的封建大地主統治階級領導的自救運動。
19世紀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現了暫時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統治集團內的一些開明人士為了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自強」「求富」的措施,雖然其目的是為了擺脫「內憂外患」維護封建統治,但這一運動是符合歷史潮流的。
並且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促進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和國防的近代化。
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
1、洋務運動推動了近代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2、洋務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
3、洋務運動打開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務運動促使了國防的近代化。
『伍』 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化關系的論文
總體大綱有這幾個應該,。
第一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 的一部分,
第二洋務運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始。
第三洋務運動 是地主階級為主導的一次中國近代化探索。
洋務伏如老運動給中國帶來現代銀行體系、現代郵政體系、新式教育(新學)、新式軍隊(滿清新軍)、新思想(共和)、鐵路、重工業(礦山鐵廠)等影響後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務往來、科學技術上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 洋務運動時期建立的機構和系統今天還能見到,如:郵政系統、電信系統、鐵路系統、招商局、江南造船廠、交通銀行等均由晚清延續至今。
洋務運動的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缺乏完整的計劃、主事者識見不足、守舊人士的反對、官僚政風的敗壞等。 例如慈禧太後,挪用軍費起建頤和園,又極力阻撓洋務運動的發展。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指出,所謂「洋務」乃由於西方社會注重效率,與中國傳統社會習慣大相逕庭。每一件兵器的使用,都受到傳統文化、思想之約束,而這些都是在每一方面都受到影響。如開辦各類實業工廠,社會上需要有各類商業組織作配合,如零件、銀行、保險等等,但這些在十九世紀的中國都全付闕如;會計沒有完善的管理概念,使會計帳目不能有效核實;人事管制漫無標准,蓋因傳統文化欠缺現代人事管理思維。
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但也有一定成就,影響日後中國的發展。洋務派抵制商品輸出,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 中國在洋務運動其間引橡猜進西學,促進思想開放。而引入西方科技,則令中國缺升開始現代化。期間創辦的同文館,培育不少人才,在外國留學的學生,習得技能,這些學生對西方科技有一定認識,他們對中國日後發展有莫大幫助。
『陸』 以評價洋務運動為主題,寫一篇歷史小論文
大家都知道洋務運動嗎?那是清王朝的一種自救的行為,可是它成功了嗎?沒有,隨著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這場轟罩寬困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結束了………………
歸根結底洋務運動雖然是一場偉大的運動,它促進了中國的經濟!它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路程!但是它只引進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沒有學習外巧滑國的先進思想,這是它的一大物念失敗,這說明光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中國當時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是不行的,但是它促進了日後一個偉大的階級的產生與發展-資產階級!
這就是洋務運動,一場偉大卻失敗了的運動………
『柒』 高分求一篇關於洋務運動,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比較的論文,3000字左右,
轉載: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之比較研究
改革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對比(總述)
在改革前,中日兩國都是封建專制的國家,都面臨著國內人民起義不斷和外部列強侵略加劇。因此,兩國近代化道路上都充滿了激烈的斗爭。但由於兩國的傳統以及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不同而又有所差異,並對近代化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中國
屬於集權官僚型的政體,權利集中於皇帝一人,官僚機構龐大,民間難以形成類似明治維新中的各種社會勢力,政權的社會基礎難以擴大,改革的道路必將曲折。
中國的清末憲政只是一場統治階層的自救運動,其目標不是改變落後面貌,而是為了加強對人民的控制,清政府發布的政令都流於書面,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戊戌變法雖然有涉及政體方面,但光緒皇帝沒有實權,他頒布的詔書對各地官員沒有約束力,得不到實行;維新派沒有注意到發動群眾,改革僅局限於部分知識分子階層,沒有像明治維新那樣強大的基礎力量,康梁等人提出的改革措施很少涉及農民階級的切身利益。
中國洋務運動在國家出資興辦近代企業後,實行壟斷經營,排斥商人投資新式企業,而明治維新時期,政府不但引進技術,而且鼓勵和支持私人資本的經營。
● 日本
屬於傳統體制屬於封建世襲領主制。在幕藩體制下,日本是一個鬆散的有多個藩地組成的國家,藩主有很大的自治權,可以說是地方自治;但是這些藩地有很強的天皇中心觀念,這使得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權體制相對簡單得建立起來。
幕藩體制下等級森嚴,被統治階級受著本國統治階級和外國侵略的雙重壓迫,日本農民階級的反封建反侵略斗爭高漲,成為明治維新成功的最根本動力。這一系列的反抗,使本身已經危機重重的統治秩序更加不穩定。
在「尊王」的口號下,各階層很自然得都擁戴天皇,使天皇在實際上取得了統治權。
(中日兩國都是「後發型」現代化,但日本「後發」的同時又是「外生」的,有學者認為日本實現較徹底改革的關鍵是立志推進現代化的領導人掌握了國家實際的政治權力,能將傳統政治領導轉化為具有現代化傾向的政治領導,並維持領導集團內部的高度團結。[高旺:《晚清憲政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政治發展中的影響因素分析》求索,2001.5]
日本在幕府時代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天皇並無實權,幕府末期,掌握實權的幕府統治者又不得人心,在對內對外的政策上引起了國內人民的不滿,出現了統治危機。這使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得以發動並成功。無實權的天皇和下層資產階級可以聯合以奪取實權,下層的資產者可以利用天皇的名義去反對幕府統治者,這些條件在中國是沒有的。[董以山:《中國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之比較》,山東大學學報,1995.1〕)
(日本統一的國內市場形成較早,試圖組織商品生產或商品流通的現象,主要只是在江戶時代的初期才能見到,到了幕府末年,無論是幕府還是諸藩,都承認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現實。中國傳統的經濟觀主要以劉錫鴻為中心,他提出「農務久安」的觀點,反對發展工商業,其主要觀點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而強化對農民的封建剝削,為防止封建社會瓦解而極力反對採用新的交通手段去促進商品流通,阻止工商業的發展。
日本建立了統一的國內市場,以次為背景商業資本也獲得長足發展,並為求得利潤的擴大而重視海外貿易,到了幕府末年出現了貿易振興論和商品立國論等思想。隨著傳統的經濟觀逐步崩潰,中國的傳統經濟觀在經歷了林則徐、魏源等人之後也有所動搖,但是始終不能像日本那樣徹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封建的自然經濟觀仍然占統治地位。[依田憙家:《中日兩國近代化比較研究》(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1月)第233、240-241、252頁〕
(中國戊戌變法時期與幕府末年經濟水平相當,當時中國已經擁有一些正規的資本主義企業,而幕府時期的「日本資本主義還處於它的前身階段--商業高利貸資產階級的階段」,然而這個階級卻「成了維新的社會基礎和經濟基礎」。[吳嘉延:《戊戌與明治時期的中日維新運動之比較》世界歷史,1987.4]中國農村自然經濟接替過程緩慢,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強大的抵制力量,日本幕府的商品資本卻沖破樊籬,侵佔了生產領域。不像中國的商業資本停留在奢侈性消費,日本商業資本利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大生產,促使商業資本向工業資本轉化。中國商業分散,且規模小,多與農業生產和家庭副業結合起來,成為資本主義資金積累的障礙。)
(一)政治方面
明治維新時期政治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制定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憲法,制定憲法的核心人物依藤博文在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的樞密院會議上說:「創立憲法的精神,第一是限制君權,第二是保護臣民的權利。」明治憲法規定大臣的任免權、對外締約權、宣戰、媾和、議會的開閉幕和解散權歸天皇,但同時又規定天皇的許可權要由國務大臣輔佐實施;規定統帥權歸天皇,但「軍人敕諭」中說:「朕統帥兵馬大權,但其司掌委之臣下。」由此可見,明治憲法中相當強調「限君權」。在這樣的明知體制下,操縱這一體制的元老們藉助於天皇的權威逐步形成了後來的軍部獨裁。[依田憙家:《近代日本的歷史問題》]加強中央集權。
1868年3月,新成立的天皇政府發表了《五條御誓文》,闡明了新政府的基本方針,表明了「天皇親政」和「廣興議會,萬機決於公論」的大政方針。[王金林:《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太政官制和內閣制的確立》世界史,1999.5]同年閏4月又公布了《政體書》,整頓和充實了政府組織,確定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此後又通過建立常備軍和警察制度進行了軍事改革和警察治安制度的改革。通過「奉還版籍」和廢藩置縣鏟除了地方割據勢力,完成了建立現代資產階級中央集權制國家的任務。同時明治政府通過頒布「徵兵令」和實行「佚祿處分」等措施把舊有的餓剝削轉變成新型資產階級和新式地主。1885年起,政府又實行了內閣制,第二年開始設國會,從而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君主立憲的國家制度,完成了政治制度領域的改革。[董以山:《中國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之比較》,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1995.1]
與明治維新相比,同樣是由一個皇帝領導的、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問題的戊戌變法卻走向失敗。在政治方面,中國維新派提出了開言路、興民權、裁撤臃腫機構,以及在百日維新之前作為運動先聲所提出的反對簽訂不平等條約等等,所涉及的都顯然不是社會生活的個別問題或枝節問題,而是重大政治問題。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知識分子精英們,簇擁著光緒皇帝在政壇上興雲布雨,以期達到運動的目的,而日本則是得到武士支持的長州、薩摩二藩以及一些有識之士,把天皇推到歷史前沿,以實現自身的抱負。[孫光禮:《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的比較研究》,世界史,1998.5]
兩國在同樣走過了圍繞皇帝、發布政令之後,由「同途」走上了「殊歸」。
(二)經濟方面
經濟改革是政治改革及其它一系列改革的基礎。經濟狀況與社會穩定有著直接聯系,中日兩國在近代化改革中都涉及到了經濟,但是由於兩國改革的目的不同,引起的社會反響和結果也不相同。
明治維新是一場大規模流血的暴力革命,而不是和平改良;通過戰爭,掃除了腐朽勢力,日本才得以全新的面貌勵精圖治,奮發求強。對比之下,中國的洋務運動是通過太平天國戰爭,改組了清統治集團後,進行的經濟方面慢步調整的改革。[羅肇前:《中日兩國近代化殊途原因》,史學月刊2001.6]
明治政府在經濟方面首先改革了土地制度。1870年明治政府提出了田租改革方案,接解除了幕府規定的土地永世不得買賣的禁令,推行了新的有利於政府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貨幣地租制度。在工商業方面,明治政府成立以後,採取了一系列直接扶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措施,成立了國家銀行,創辦了國營企業,扶植私人資本主義企業,使日本的工商業得以迅速發展起來。[董以山:《中國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之比較》,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1995.1]
洋務派首先創辦的是軍事工業,而不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業;之後創辦的民用工業其目的也不是單純為了「求富」,而是為軍事工業服務的。因此,得不到廣大人民的贊同。洋務派的改革幾乎沒有涉及到工商業,也不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創辦的企業多為官辦或官督商辦,實際經營權都在官府手裡,且生產不計成本利益,導致官員腐敗貪污成風,最終洋務派的改革消沉下去。
(三)軍事方面
近代化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建立新式的軍隊,掌握了武裝才是鞏固政權的最有力手段。甲午戰爭是中日近代化改革以來第一次大規模交鋒,兩國軍備不相上下,但是由於 中國軍制建設不如日本完善,致使官兵素質、指揮系統、艦隊作戰能力遜於日本,最終導致了甲午戰爭中國的慘敗。這不得不對中日兩國軍事制度及其形成作分析比較。
明治政府成立之後,在軍制上作了重大調整。軍政制度方面,將海域劃分為若干海軍區,並頒布條例規定了鎮守府指責,完善了海軍組織體制;艦隊編制方面根據作戰能力和任務來劃分,以最大限度發揮海軍作戰能力。中國洋務運動中雖然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四支海軍力量,但力量過於分散,各省督撫的抗命使海軍衙門形同虛設。[姚錦祥:《十九世紀中晚期中日兩國近代海軍軍制之比較》,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0.1]
武器裝備上,日本政府比較注重實戰,從炮火和速度上著眼編制,在訓練中制定了《軍人敕諭》,規定了必須遵守「忠節」、「禮儀」、「勇武」、「信義」和「質朴」五德,要求士兵一切行動唯天皇是從。並且,日本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兵役制度,給了志願兵種種照顧,既保證了充足的兵源,又提高了海軍士兵的素質。相對來說,清政府海軍裝備在實力上很強,但只知裝配不知活用,再加上恤奉制度不完善,訓練上軍紀廢弛,導致艦隊實力上的下降。
兩國海軍建設內容大致相同,但成效迥異,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首先,兩國的社會制度不同。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已經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統治階層要求改革建立新式軍隊,而中國的洋務運動之所以建立海軍完全是依賴封建皇帝的「恩准」,其次,兩國建立海軍的目的不同,同時也導致了建設綱領的不同。日本建立海軍完全是為了求強,發展對外貿易和對外擴張;洋務派形式海軍的建立則是為了維護舊式政權的統治,因此在更新完善上不能同日本相比。黃海海戰後鎮遠艦槍炮官曹嘉祥、守備饒鳴衢總結道:「既設海軍,必全按西法,庶足以御外侮,西人創立海軍多年,其中利弊,著書立說,無微不至。我國海軍章程與泰西不同,緣為我國朝制所限,所以難而盡仿,所以難而操勝算也。」[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三《甲午中日戰爭》下冊,第400頁]
(四)教育方面
19世紀60年代,兩國在內外交困中分別以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為契機啟動了近代化教育的巨輪。日本在明治時期的40多年裡不斷更新教育制度,並由此建立了一套強有力的教育系統;而中國雖然前有洋務運動後有戊戌變法先後對教育進行改革,但始終沒能徹底改變封建的教育制度。
在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之後,政府把教育作為文明開化政策的重心,並派考察團到歐美各國學習考察,有力得推動了改革。1871年廢藩置縣剛結束,明知政府立即設立了文省聲,統轄全國的教育事業,第二年又頒布教育改革法令--《學制》,正式開始改革。1879年又以《教育令》取代《學制》,1880年的《改正教育令》又對《教育令》作了修改。為了維護新建立的近代天皇制,1890年以天皇的名義頒布《教育敕語》。除此之外為保證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政府在資金投入上也不遺餘力,在經費的籌集和投入上採取了強制性和保護性的措施,教育經費的來源有了充分的保障;不但中央撥款,民間的贊助也成為學校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何桂端:《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時期中日教育改革比較研究》,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6]
而在中國,洋務派雖然也很重視教育改革,設立了外國語學堂、軍事學堂和技術學堂等30多所學校,但是始終沒有統一的學制來對教育進行管理,並且,改革是在西太後的「授權」的情況下進行的不可能初級封建專制及其相關聯的封建教育制度,改革流於形式,新式學堂沒有得到發展。
戊戌變法中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雖然一次又一次得上書要求進行教育改革,但他們他出的教育措施只局限於知識分子,沒有涉及到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沒有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政府對教育改革也不夠重視,興辦的新式學堂大多夭折。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後,為了改變日本的落後狀態,維護國家和民族的獨立,發展資本主義,明治政府採取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吸收方式,從政治、經濟等各方面推行了西方的制度和社會生活方式。與此相比,中國則是伴隨著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所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片面、孤立地吸收,在不同時期所吸收的西方文化是割裂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整體,加上受到當時種種政治力量的牽制和阻礙,致使中國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政治體制和落後狀態。
人物及思想
人是歷史活動的主體,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對歷史進程的影響特別突出,中日兩國近代化道路上所出現的人物或類似落迥異,存在著解很大的可比性。
中日兩國改革中的領導階層具有很多不同點,這也是兩國改革朝著不同方向發展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有無統一並且強有力的領導核心
明治維新是在中央政府的統一部署下進行的;中國的洋務運動卻始終缺乏有力的規劃和領導,戊戌變法的領導者是被幾個知識分子 擁護的沒有經驗沒有實權的皇帝。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成功地實現了領導核心的轉換,將政治權力集中於以明治天皇為首的具有改革開放的下級武士的手中。[高旺:《晚清憲政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政治發展中的影響因素分析》,求索,2001.5]他們相信即使現代化以為著喪失他們的特權也是值得嚮往的。因此,國家政權掌握在下層武士手中,對改革是相當有利的。明治維新是一種國家的行為,自始至終貫穿著國家政權的權威。[何明良:《淺論中國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的差異性》,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1.12]洋務運動時期雖然名義上有清政府的各項政令及總理衙門的管理,但實際上只是李鴻章等人在地方上的各自為政,興辦「洋務」,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力量分散,難以對清政府的統治構成威脅;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戊戌變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了大量的宣傳,使維新思潮傳播開來,但由於反動勢力強大,光緒皇帝及康梁等人對於慈禧太後為首的的頑固勢力所發動的政變無能為力。
清末憲政改革中,政治領導集團並沒有徹底現代化的決心和勇氣,在改革上就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在內憂外患必須改革,另一方面又必須鞏固原有的體制,以至於難以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
其次,領導人本身的能力和經驗也有很大的差異
明治維新領導人同藩主有較密切的聯系,對藩內政治改革也有較多的發言權,同時又比較了解下層武士的動向;在參與藩鎮改革中比較鞏固得掌握了藩內實權,積累了豐富的政治斗爭經驗。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的政治謀略和行政才幹是戊戌變法領導人所不能比的,他們善於利用形勢,維新前,矛頭直指幕府,爭取和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調動平民乃至農民的武裝。維新成功後,對封建貴族採取贖買政策,顯著減少了封建階級的反抗激烈程度,保證了實施改革所必須的政治安定局面。對西方有進一步的了解,從1871年到1873年,明知政府曾派改革派大臣木戶孝允等人組成考察團到歐美各國考察。[方雪利:《近代日本和中國社會變革一成一敗原因淺析》,呂梁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5.2]
相對來說,戊戌變法人物則缺少謀略。他們不注意團結社會各種勢力,以減輕維新的阻力。在維新運動初期,對實力最強的李鴻章派系加以排斥。在處理翁同合問題上也犯了同樣的錯誤,至於同民眾運動的聯系就更談不上了。中國維新派對政治斗爭的殘酷性,對封建勢力的反動性也缺乏清醒的認識,和足夠的心裡准備,在頑固勢力發動的無須政變時,大多沒有勇氣面對而到處尋求庇護。在策略上,沒有條理,維新短短的103天中,上書無數,,內部分輕重緩急,並且幾乎沒有一條能夠扎實貫徹下去的。[劉越英:《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若干條件之比較研究》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3.11]作為書齋型的改革派,康梁等人沒有到國外做系統考察的經歷,完全憑自己的主觀發動維新,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洋務運動的領導者,如李鴻章、張之洞等,本身就是封建官僚,雖然學習西方,但引進的只有技術,不可能初級封建統治,各派系為擴大自己的勢力又不斷斗爭,削弱了改革的力量,最終免不了失敗。
再次,領導人人的對比
佐久間象山和魏源。兩人所處的社會背景不同,所持觀點也有所不同,佐久間象山認識到了研究自然科學的重要性,形成了與傳統儒學相抵觸的思想;而魏源始終認為「師夷長技」,信奉「器變道不變」,沒有吸收西方近代科學精神和理性思想。
吉田陰松和康有為。他們都是西方近代思想的傳播者和改革者。吉田久經政治風浪的考驗,富於大無畏的精神,他以他的聲明實踐了「由當殺身成仁」的誓言,並影響他的學生繼續戰斗。中國的維新派也富於獻身精神,但一旦事到臨頭,惟有「大眾痛哭不成聲」,戊戌政變後,康有為到處尋求庇護以保其身,無一人挺身而出收拾殘局。[吳嘉延:《戊戌與明治時期中日維新運動之比較》,世界歷史,1987.4]
明治天皇與慈禧太後。明治天皇學習新知識,對當時社會形勢有相當的了解,具有改革精神,大力推行明治維新運動,終於實現了日本的近代化。而慈禧太後卻相形見絀,作為封建舊勢力的代表,所希望的只是如何鞏固自己的勢力,維護封建專制,因循守舊,排斥西方近代思想,根本不可能推動中國近代化順利實現。[姜鐸:《慈禧與洋務運動》,歷史研究,1991.4]
『捌』 關於 洋務運動與民治維新 的小論文,600到800字
最近剛在做這方面的研究,終於發現一個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人了。如果你照著書本上理解,那麼一定是腐敗,思想落後,體制不行。這都是對的,但是,那是廢話。如果你是為了找個答案,就照著這些廢話答。如果你是想搞清楚為什麼,那你就要好好看看我的研究結論了。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很多,歷史久遠,我不能說完全了解了。就目前可以從網上查到的大概史實,可以得出如下一家之談。
我認為,洋務運動失敗的最大原因,是清朝沒有繼承明朝的特務制度,沒有完善的特務組織。這是現代國家的必備組織。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錦衣衛,乃至後來的明朝東廠和西廠,在中國古代文人眼中自然是罪大惡極,可是作為現代國家,沒有特務組織行嗎?蘇聯有契卡和克格勃,納粹德國有蓋世太保,英國著名的007間諜更是風靡全球,美國也有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的腳步踏至全球。然而清朝有什麼特務組織呢?清朝,就只有康熙皇帝制定的密折制度,基本上就是靠揭發,尤其是官員之間的揭發,和明朝的特務機構的專業程度比,簡直就是太失敗了。清朝失敗的特務制度,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沒有發現清朝重要的淮軍洋務大臣李鴻章,乃是西方共濟會下羅斯切爾德財團的中國代理人,而這樣的代理人,比比皆是。李鴻章通過興辦洋務,簽署賣國條約,從中撈取回扣,在世界上已是人盡皆知,唯獨中國人不知。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聽說有人把李鴻章比作中國的俾斯麥,發出長嘆:但願我死後不會被稱為德國的李鴻章。其中意味深長。不僅如此,李鴻章甚至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蓄意誤導北洋水師,甚至將本來就很短缺的精煤運送給日本聯合艦隊,李鴻章的外甥、天津軍械局總辦張士珩為牟取暴利居然盜賣彈葯給日本軍隊。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通過上海候補道張鴻祿向日本軍隊出售大米等糧食。李鴻章本人在處理日本間諜的問題上,也表現出十分明顯的袒護之意。對清軍抓獲的間諜,李鴻章不僅不殺,還以殺了要賠錢為由,送給他們路費,釋放他們回國。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實際上根本就不受清政府控制。我看我們現代的很多電視劇,往往將近代中國共產黨的內部肅反當做反面形象來描述,的確不是個滋味。肅反擴大化,的確是不應該,但是,沒有理由因此就否定肅反工作。試問,世界上那個國家能夠沒有內務安全機關和情報機關,還能獨立存在?沒有肅反隊伍的國家,他的軍隊就會像北洋水師那樣不明不白地被消滅掉。試問,北洋水師與聯合艦隊的差距並非天壤之別,日艦無一損失,放到哪裡都說不通。因此,在賣國賊李鴻章參與的洋務運動里,其失敗的命運是在所難免了。
其次,洋務運動缺乏系統的國家戰略。戰略上失敗了,在戰術上再成功也是無意義的。洋務運動興辦洋務,引進堅船利炮,甚至自主製造,這都是正確的。但是,對於這條路的目標是什麼,我看,他們沒有正確的認識。洋務派可能都沒有收復國家主權,建立強大的現代國家的經濟體系的認知。他們最多恐怕只是想用洋槍洋炮洋務來苟延饞喘,這在經濟上必然導致失敗。我在這里糾正一個看法,那就是洋務運動因為沒有實施制度改革,所以失敗了。這種觀點是沒有錯的,但是屬於廢話。洋務運動發展到一定時候,當然要因勢利導地進行一些制度改革,以適應富國強兵的需求。洋務派的確止步了,但是,這並不是說,洋務派需要做的就是搞資產階級民主化的那一套,那是不對的。這是因為,相對於帝國主義,中國的資產階級在當時已經非常弱小了,必須用國家集中資本的辦法,尚可有一條生路。
第三,洋務運動的國防工業缺乏強大的經濟支柱。國防工業,沒有不賠錢的。這是因為現代國家誰也不會停止先進武器的研發,但是誰也不會把關繫到本國安全的先進的武器出口出去。國防產品不同於消費產品,它註定是要賠錢的。洋務運動最失敗之處,就是沒有利用國防工業奪取國家主權,再利用國家主權發展國民經濟,從而利用經濟增長的稅收來資助國防工業的發展。只有走上了這一條良性循環的道路,才有不斷發展的可能,否則,必然是國防工業不斷消耗國家有限的財政,最終不得不自行消亡。
第四,洋務運動沒有引進現代企業制度。沒有聽說他們有成本核算和現代會計這回事。他們的初期投入往往是不計成本的。洋務運動嚴重缺乏自主人才,即使是引進技術,其官員也不懂技術,而是委派給洋人來引進。一個國家的國防工業依仗外人,還有什麼國防機密可言,這無疑是引狼入室。
洋務運動發展到後期,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的。福州船政可以製造出近海巡洋艦平遠號。北洋海軍總查琅威理(LangWilliam M)(又是個洋人)對該艦檢查後甚為滿意,於1890年5月16日調歸北洋海軍,更名為「平遠」。該艦在甲午海戰中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舊中國的國防工業,始終被資金不足的夢魘縈繞,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那種荒唐地以為,洋務運動失敗,是因為走的是官辦企業的道路,而不是所謂的市場經濟的道路的說法,是別有用心的。我們承認,封建社會的官辦企業是落後於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下的企業的,計劃經濟下的企業,是講究成本核算的,但更重要的是,計劃經濟的蘇聯和新中國,都是擁有獨立的國家主權的,擁有強大的國家財政來支持國防工業的發展。那種以為搞個什麼市場經濟,就可以帶活洋務運動的想法,在帝國主義殖民舊中國的歷史背景下,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玖』 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論文2000
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摘要洋務運動作為近代中國第一次崛起的嘗試,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於其失敗的原因及其經驗教訓,歷來是史學界探討的熱點。
關鍵詞洋務運動;侵略戰爭;中央集權;清政府
一、洋務運動失敗的外部原因——列強不允許中國「自強」
1.資本主義國家構築侵略中國的戰略包圍圈
在整個十六、十七世紀,中國反對西方殖民侵略的斗爭一再取得重大勝利,甚至是一些明朝的殘余勢力,如鄭成功等也戰勝了號稱「海上馬車夫」的強國的荷蘭。中國取得這些勝利,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碰租中國擁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能夠集中全國力量反對外國侵略;二是西方殖民者還處於工廠手工業階段,生產力與東方封建國家相比並不佔絕對優勢。侵略中國的失敗,使西方殖民者意識到,中國太大太強了,要使中國屈服,必須做好侵略准備升吵遲。為此,在整個十八世紀及十九世紀中期,西方侵略者都在做這項工作——構築侵略中國的前沿陣地。
2.資本主義國家用武力中斷中國的自強之路
洋務運動期間的清政府,可以說無歲不在戰爭之中。帝國主義國家,用侵略戰爭的方式,中斷中國的自強之路主要有兩種吵李方式,一種是在中國國內挑起戰爭,進而鼓動它國干涉中國內政,典型的事件是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最終迫使清政府派左宗棠勞師遠征,歷時數年,前後耗掉協餉五千二百三十萬兩之巨。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聯合侵略,以及由此造成的中國國內連綿不絕的戰爭,致使清政府在財政經濟上限於破產的
『拾』 論文《洋務運動與中國的近代化。》3000字字左右
題外話: 對外政策只能是當時的合法政府 太平天國都不算的啦
主題:太平天國:經濟上:對外貿易主張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下建立商業關系,鼓勵外貿。 但是嚴禁販賣鴉片 政治上: 堅持平等交往
洋務運動: 經濟上: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跟外國發展貿易,但實際遭受外國壓迫。 政治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提倡跟外國發展友好平等關系。實質上也是不平等的。喪權辱國。 但有一些開明人士,還是堅決抵抗外辱的,像左宗棠之類的,鄧世昌啊。
義和團 : 盲目排外 拒絕一切外國事物
洋務運動後的清政府:經濟成為帝國主義走狗,對外關繫上完全淪為帝國主義走狗,出賣國家主權維 持其統治。兩個字「賣國」!!慈溪說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埋仿」
辛亥革命後,沒被袁世凱把持之前: 對外號稱堅持平等原則 和平來往 但對外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有效,企圖換來帝國主義對新政府的支持,-----資產階級軟亂性的體現
袁世凱時期 :大肆出賣國家主權,換取帝國主義尤其是日本的支持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 不同軍閥分別勾結不同的帝國主義國家,出賣國家主權,換取支持
蔣介石的民國政府:衡模 宣稱與外國平等交往 但是 實則賣國 對日本 不抵抗政策 對美國 出賣主權 換取支持 對蘇聯為代表的紅色政權 敵視 斷交 不承認後期因為二戰大環境的需要 名義上廢除了與英美帝國主義的不平等條約 但實質上繼續遭受帝國主義特權壓榨 二戰勝利後 以五大國姿態出現 對外交往應該來說彎攔纖 除了與美國之外 應該是平等的交往 算揚眉吐氣 但是 對美國的賣國行為加劇了 全面投降美國
汪精衛的武漢國名政府(後遷往南京),即,偽政權.投靠日本帝國主義,出賣國家民族利益,換取個人利益 正真意義上的賣國賊!!!!
還有前期的溥儀偽滿洲國 全面倒像日本 也是鬼子卵翼下的賣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