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中文系本科畢業論文範文參考

中文系本科畢業論文範文參考

發布時間: 2023-05-04 20:09:08

Ⅰ 漢語言文學論文精選範文

漢語言文學是繼承我國優秀的文化不斷傳承的,對發揚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漢語言文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漢語言文學論文範文一:語言意境漢語言文學論文

1.漢語言文學中呈現的意境

在漢語言文學中,中國的古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我國獨有的重要文學,也是國際上的學者爭相研究的文學對象。古詩之所以會如此受廣大學者的歡迎,主要是因為它不僅在韻律上朗朗上口,讓讀者新生喜愛,同時,在寫作手法上也是多姿多彩,經常會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欣賞著作者描繪的美景,感受著作者想要表達的心情,以及想要抒發的豪情壯志。

1.1意境源於生活,並不斷創新

由於漢語言文學歷史悠久,也造就了這一門語言的博大精深。在古詩中,詩人為了使整首詩歌更具特色,往往會為整首詩營造出一種氣氛,這種氛圍就是意境。我國的詩文中,一般是通過一些詩句或是一些詞語來營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於想要表達的感情不同,就會採取不同的方法來營造意境,這往往是因人而異的。而已經往往源於生活,是詩人通過日常的生活進行觀察,運用普通的事物來營造詩歌的氛圍,通過自己的感悟,來提升詩歌的美感,創造出一定的藝術境界。而營造意境,不僅能夠使詩歌的美感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還會使詩歌中描繪的實物更加真實,甚至會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詩中所要表達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讀者猶如身臨其境一般。宋代大詩人蘇軾在《題西林壁》這首詩中描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就是意境的典型例子,作者通過不同的角度對廬山進行了詳細的描寫與真切的刻畫,為讀者營造了一個全新的意境,這樣不僅是整首詩獨具特色,更加吸引讀者,同時還呈現出了很高的哲學道理,使讀者在欣賞詩歌的同時,還能夠將詩歌中的道理運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讀者在品讀詩文的同時,也會擁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漢語言文學就是這樣,能夠充分的運用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來映射出深刻的大道理,運用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素材來為文章營造意境,又能夠在營造意境的同時,實現突破,收獲驚喜。

1.2意境烘托內心,並不斷深化

在詩歌中運用意境,不僅是為了使整首詩歌的美感提升,同時也能夠從側面烘托出作者的感情,使文章更具作者的情感,塑造出更加生動、立體的形象。就像是我國自古以來都有以詩言志的說法,所以我國的很多大作家都是通過書寫文章,來刻畫出自己,表達自己的意志,就如杜甫、李白等古代詩人,或用詩歌抒發自己的報國無門,感嘆世間的百態,又或是運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豁達,開闊自己的仕途之路;猶如當代詩人魯迅、朱自清等等,都是運用詩歌來描繪社會的一種現象,旨在敲醒當代的人們,反抗就社會的不公,追求公平、公正的生活。一些文章往往會通過意境而使內心的情感更加深刻,使一些社會現象有所深化。在杜甫大詩人的《三吏三別》中,刻畫了許多的人物形象,但是讀者並不會因為人物的繁雜,而對整首詩產生陌生的感覺,因為這些人物就是為了營造詩歌的氛圍,讓讀者猶如在實際的生活當中遇到這些人物,所以就不會特別陌生,反而會彰顯這些人物的鮮明活潑的生命力,同時也烘托出作者對友情的珍愛,對朋友的依依不捨之情。同樣,在鄭燮大詩人的《石灰吟》中曾經寫到:“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營造了整首詩比較危機的氛圍,但是正是在這種危機氛圍的烘托之下,表現出了作者對國家的熱愛,寧可粉身碎骨,也不會被榮華富貴所誘,即使是死亡,也一定要留下自己的清白在這人世之間,正是這樣的意境,才深化了作者對於國家的熱愛,讓讀者更加深切的體會到作者的強烈的愛國之情。漢語言文學中的意境,往往源於日常的生活,並會不斷的創新;同時還能夠更加深化作者的情感,使讀者看作者所看,感受作者所感。

1.3構建意境易出現的問題

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意境的重要性,然而,在構建意境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以下兩方面的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一方面就是“有境無意”,就是指整首詩雖然擁有一定的意境,擁有很高的美感,但是卻是華而無實,沒有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詩歌當中,只是簡單的將現實中的實物描寫的較為逼真,但是卻沒有側面烘托出自己的真實感情。另一方面就是“有意無境”,在一些較為成功的詩歌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夠通過合理的意境來抒發自己的真切的情感,就是俗話說的作品中既要有骨頭,又要有肉,這樣詩歌就會變成一個有血有肉的載體,來幫助詩人像讀者抒發自己的真切情感。如果一首詩只是有骨頭,而沒有肉,就會使整首詩有意無境,往往這種情況是因為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的體會較少,沒有豐富的實踐作為後盾,致使整首詩只是空洞的抒發自己的感情,這樣就會適得其反,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不會體會到作者的真切情感,還會使整首詩都太平淡無奇,黯然失色。

2.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中的應用

2.1掌握語言規律

漢語言文學旨在研究語言,所以,學習了漢語言文學之後,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文學修養都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由於我國的人口較多,地域分布廣泛,少數民族以及各個地方的方言都獨具特色,在眾多語言中,普通話是最通用的,但是並不是所有地區都在使用普通話,因為由於不同地區的人對語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南方人很難分清捲舌,會不自覺的將一些讀音弄混,然而北方人的捲舌的敏感度比較低,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對於北方人來說也很不容易。在學習漢語言文學時,就是為了在實際應用語言的過程中,分析出語言的規律,正確的運用語言,進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一些語言規律。

2.2用於理解文學

漢語言文學,能夠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理解,然而文學理解與文學閱讀並不相同,文學理解是指深層次理解文學作品的文字,分析文字營造出的氣氛,而文學閱讀只是指僅僅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所以,學習了一些漢語言文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就可以掌握漢語言文學的真諦,從而為了以後的文學理解打下堅實的基礎,提供堅實的後盾。通過對經典文章的理解與分析,就可以去分析一些未曾見過的文章,並能夠在分析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理解文學的方法。

2.3寫作中的應用

漢語言文學的廣泛領域,不僅包括理解一些文學作品,同時還包括寫作與運用。在學習了一些專業知識之後,就會逐漸掌握文章結構,了解營造意境的方法,學會正確表達感情,這樣就會在日後的寫作當中,合理的運用語言,正確的組織文字。由於漢語言文學的獨有特色,這就使學者在日常寫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彰顯文章的獨特魅力,這樣才會吸引讀者的目光,為自己的作品增添光彩。

3結束語

漢語言文化是我國眾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漢民族文化、古代詩歌文化,以及世界華文文化等等。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獨特用法,以及語言營造出來的意境,能夠將讀者充分的帶入到文章當中,這也就使得漢語言文學受到了全世界更多學者的學習和研究,為了我國的語言更具有特色,更富有哲理,這就需要我們繼續努力研究漢語言文學,更加深入的進行分析,分析漢語言文學中語言實際的應用方式,以及如何營造出更引人注意的意境。

漢語言文學論文範文二:滿足人才需求的漢語言文學論文

一、目前各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不準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高等教育逐漸向大眾化發展,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使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很多高校對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各高校仍存在著對該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的問題。很多高校主要是地方高校仍然墨守成規,似乎停留在傳統專業教學上,沒有及時對該專業的培養目標進行調整,更沒有考慮到市場對該專業學生的實際需求。這就出現了一對矛盾,即社會的實際需求與專業培養學生目標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不解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將是一個大問題。

2.專業的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與科學性

因漢語言文學專業特殊的專業特點,該專業的畢業生只有少數繼續深造讀研究生或在中學任教當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因此,該專業的學生具有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只是以一種廣闊的文學背景而存在的,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並不大。

3.對學生的評價體系較為單一

目前各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育評價體系注重的只是對學生的知識評價,對學生能力的評價並不重視。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評價僅僅停留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例如:學生獎學金的評定、預備黨員的選取、優秀畢業生的評選等基本數據依據就是學生的各科考試成績,而對於學生的電腦技能、職業規劃、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評價標准。

二、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創新

1.對學科層次性的科學性定位

各高校應根據自己的特點與社會的不同需求來制定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例如:國家重點文科高校,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各種文學資料齊全,這類學校應該將培養目標定位於全面發展的人才。這類院校培養出的學生不僅能夠從事中學教學工作,還能夠從事各行業中的文字工作,有的還具有較強的科研與管理能力,這些都是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級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

2.課程設置要科學、合理

以市場為導向進行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的具體表現,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條件。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中,課程體系的設置是關鍵。首先,可以對傳統專業基礎課進行優化。目前漢語言文學中很多專業基礎課程重復設置,例如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而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課程設置必須精簡,每門課的設置要有針對性。另外,要對課程進行整合,盡量避免內容的交叉與重復。

3.學生的評價機制要具有全面性

新時期對學生的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學生的評價機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對每一名學生必須做出系統、公正、全面的評價。這就要求不同類型的高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特色與培養目標的具體要求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進行考核時,將傳統的試卷命題考試標准與能力的檢測標准進行有機結合,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核。

三、結語

Ⅱ 關於文學類畢業論文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開展與深入,與現代文學文獻的整理和挖掘息息相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文學類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文學類畢業論文 範文 一:中國現代文學副文本價值影響

摘要:作品中正文本之旁的副文本,是用以輔助理解內容的相關文本。這類文本既是正文本的映襯文本,也是整個作品的組成部分。我國現代文學占據著不可替代的文學地位,本文對現代文學作品副文本當中蘊含的史料內容進行解析,繼而探究副文本在現代文學中的重要作用與影響。

關鍵詞:現代文學;副文本;價值;影響

一、現代文學副文本由來

在我國文學史上,純文學作品歷來備受矚目,其也是文學研究的重點內容。但從史料內容看,文學史料的來源非常廣泛,除純文本以外還涉及到文學作品中的副文本,例如, 日記 文本、書信文字及年鑒或年譜等[1]。此外,現代文學有別於古典文學,二者史料內容也不相同。現代文學比古典文學多加入了新元素,包括扉頁引言、文本封面、 廣告 文本等,此類元素出現後,文學文本逐步被劃分成正、副文本,其中,正文本表明作品的本質特徵,而副文本用以表明輔助信息,帶有歷史特徵。鑒於此,副文本能夠用於探究多方面的歷史性問題,其史料內蘊相當豐富。

二、現代文學副文本的內含史料

1.序跋

一般而言,正文本附近位置穿插或環繞著副文本,這類副文本的用途是向讀者交代、闡明相關信息,因此,藉助副文本能夠獲取當中的史料。不過,多數副文本並不具備信息凸顯性,人們需要參照正文本及相關資料才可辨析出史料內容。副文本中的「序跋」囊括了大量的史料內容。現代文學的諸多作品中包含了序跋,其中通常闡述文學史、作品、作家等各方面的內容,可為後世提供有關的史料內容。例如,《<吶喊>自序》敘述了魯迅本人所經歷的轉折事件,《無妻之累》序跋交代了當時滬杭兇殺案件的相關情況。此外,序跋是作品和序跋撰寫者之間的聯系紐帶,例如,周作人為所教學生的作品撰寫序跋;魯迅常給左翼派作家書寫序跋。從序跋中可看出作品構思、作家思想等內容,藉助序跋表達這些內容,可以映射出創作背景、出版過程、傳播情況等信息。

2.扉頁、題辭、引語

現代文學出現了題辭、扉頁及引語,這類文本短於廣告,其短小精悍,蘊藏多種史料信息。扉頁、引語多來自經典詩詞、中外名著蘆岩等的部分內容,寫法接近於「用典」,把經典的中外文句引入現代文本中,既可幻化出新鮮的情境語言,也可體現中、外史料內容。例如,《採石磯》是郁達夫所著作品,當中引用詩句「 文章 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天末懷李白》杜甫)[2],用以表達作者自己對胡適的激憤之感。《走到出版界》的扉頁卷語借用《莊子&bull;秋水》中惠子和莊子交往 故事 ,用以暗喻魯迅衡卜和作者(高長虹)的關系。這類文本本身兼有史料性質,促使其成為古今、中外史料的「融合劑」。作者自寫題辭中可見更多的史料信息,例如,《綠頁》為蘇雪林作品,當中的扉頁題辭寫道「給建中--我們結婚的紀念」,由此看出,在結婚之初時,蘇雪林的婚姻生活十分甜蜜。此外,引語、題辭僅出現在某個版本里,其餘版本則被刪去,這一般是為了辨別版本所作的標記,憑借版本標記也可得到作品的版本史料。

3.注釋

少量文本中的注釋是由作家本人所標,多數是後人按照文本內容添加的註解,因此,注釋可視為後生、外生類副文本,這些內容需要放到正文本中才能獲得合理解釋。從用途看,注釋可對文本的細節內容作進一步解釋、說明,通過查看注釋,讀者可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深層含義及內蘊意義。注釋內容揭示出作家、作品的多方知識,讓讀者能夠更為系統地研讀作品。可以說,注釋的廣泛度超出序跋范圍。文本注釋有文內注、分題注兩種,其中,分題注囊括了版本變化、發表出處、作品背景、標題變動等情況內容;文內注包含的信息量更廣、更多。

4.圖像

作品中的圖像有插圖、封面畫、相關照片等。插圖、封面畫可傳達正文本的相關內容,其作為直觀內容具有很強的視覺性、功能性,用以圖證文學的史料陪攔御價值。例如,《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圖志》等。部分現代期刊也有圖文類作品。如,半月刊《戈壁》由葉靈鳳主辦,當中「魯迅先生」系列漫畫描繪出葉靈鳳和魯迅間的「 文化 恩怨」故事。此外,正文本出版之初已經附有的封面畫、圖像等,同樣富含各種史料。例如,《墳》一文扉頁穿插著翅收於胸、一眼睜一眼閉的貓頭鷹就是作者魯迅的現狀投影和真實寫照,《生死場》封面圖是由作者蕭紅所畫,展現出東三省處於不斷淪陷的真實境遇。

三、副文本在現代文學相關研究中的作用及影響

1.副文本為後世探索現代文學提供史料

文學作品當中的副文本可向人們展現多種類型的研究史料,這些史料主要是:①歷史遺物,諸如文人故物、故居及手稿等,此類史料可作為刊登原版文物時所用。②歷史文本,大致有年鑒、年譜、方誌、著述、家譜等;③文學純文本,包含小說、 散文 、詩歌、戲劇等;④部分文本介於文學、歷史兩種學科之間,此種文本亦稱作「亞文本」或者「副文學」,主要有人物傳記、信件、個人日記、游記、書話、回憶錄等。此外,副文本的形式多樣,一些類似宣傳、傳播的文本也可歸到其中,好比作品序跋、出版詞、刊登語、廣告策案等[3]。往深處看,還有一些常被忽略不計的「碎片文本」,包括作品中的筆名、引語、扉頁語段、題辭、圖像文字、注釋等。其實,這些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副文本中,蘊含著非常之多的史料,研究學者應當重視這些內容的信息研究。同時,作品文本和碎片文本間存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對其中一項內容進行探討時,應當緊密聯系另一文本內容,這樣才可全面地看待文學作品,副文本的運用價值也才得以充分發揮。

2.副文本是現代文學史學中的構成部分

現代文學中出現的副文本,其形式、內容都有豐富的史學資源,研究副文本相似於探究歷史本相,在副文本里可以探析出現代文學之原有面貌。例如,《地泉》中的會集序言、良友叢書的刊發廣告等。除了史實價值外,副文本還是人們理解正文本的重要信息,通過了解副文本,讀者能發現更多的情景語言及相關信息。作品敘述一個具體背景時,往往需要副文本加以深度刻畫,將作者成長經歷、閱歷情況介紹給讀者,讓人們全方位認識文本的敘寫內容。從大局看,副文本貫穿在現代文學的發展全程中,其參與到文學史論、思潮運動、社團運動、文類動態史的演變發展中。此外,還可編制關於現代文學廣告、序跋的史志。

四、結束語

自現代文學中形成副文本及其相關文本後,文學作品得以深度細化。對副文本展開研究,應當注重其史料信息的多方挖掘,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看待副文本的價值探究,從文本註解、內容闡述、史料內涵等多個方面進行解讀,鑒品副文本中蘊藏的人文價值。在解讀文本時,研究者要秉持「從細節入手、立足於邊緣」的原則,力求「復原」作品中的原有史貌,並以創新眼光審視文本的價值元素,開發其中的信息研究資源,運用辯證思維考慮文本史料的研究意義。副文本在現代文學中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人們對文學文本進行研讀時,應當用聯系、全局的視角看問題,不能將正、副文本進行孤立,而要整合副文本的諸多信息,綜合探討現代文學眾多作品,以彰顯文學的特殊魅力。

參考文獻:

[1]王雲霈,劉進才.現代文學研究的新拓展&mdash;&mdash;評金宏宇《文本周邊&mdash;&mdash;中國現代文學副文本研究》[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28):72-74.

[2]張虹倩.二十世紀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之敘事嬗變及修辭策略問題&mdash;&mdash;基於副文本目錄的考察[J].當代修辭學,2015,11(2):76-82.

[3]張元珂.論中國新文學文本改寫的向度、難度和限度[J].東岳論叢,2014,35(9):131-139.

文學類畢業論文範文二: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性內涵

摘要:在現代文學現代性的大局環境下,眾多文學家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參與到現代文學現代性內涵的逐步完善當中。他們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現代文學的現代性內涵,希望通過文明的重塑來提升民族的精神境界,進而逐步豐富現代文學的現代性內涵。

關鍵詞:現代文學;現代性內涵;民族精神;人性解放

中國近現代文學有著一定的優越性,它對我國文學事業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充分體現了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層面的矛盾與沖突。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精神核心是啟蒙,是對封建制度和傳統思想的重新審視,它呼籲人性解放、主張張揚個性,同時也主導了中國現代文學的主要發展潮流。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周樹人先生一生從事於國民思想和國民性的探索,他的《祝福》一文充分反映現代文學的啟蒙潮流。該文以年關之夜匆匆由外地趕回家中的「我」為引線敘述了整個故事,作為一個「現代化」、擁有全新精神世界及語言體系的「外來者」,面對一個封建守舊的魯鎮,「我」所接受的思想 教育 完全不能融入其中,甚至會對魯鎮腐朽的思想觀念感到無比沉痛和悲哀,而「我」也被長期遵循封建禮教和思想的魯四老爺所排斥,見面就寒暄「大罵其新黨」。從魯四老爺的身上可以看到一個沉浸於 傳統文化 不能自拔的老者形象,他們對新生事物充滿敵對心理。

從勤快迂腐的祥林嫂身上「我」看到一個備受傳統禮教和封建宗法所迫害的女性形象,祥林嫂認為「我」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因此,神神秘秘的來問「我」人死後是否有魂靈,「我」詫異、吃驚、疑惑,為什麼一個溫飽都不能解決的人關心的不是自身問題,反而是自己死後的情況,可見封建禮教制度對其迫害的程度之深。「我」所看到的有悲哀、失望,對於一個善良朴實的人死後亦然被罵「謬種」時,所發出的各種感嘆。從現代文明的視角來看,無論是魯四老爺還是衛老婆子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其長期受封建禮教浸淫的本性表露無遺。

精神文化才是治療疾病的良方,沈從文認為西方文化腐蝕著人們的德行,造成民眾精神和人格上的病弱,讓民族缺乏生機和活力,傳統的民族德行和品質僅存在於不受現代文明浸染的人性之中,只有那裡供奉著「人性」和「希望」,《丈夫》就是這樣一首人性之歌。青年丈夫讓自己的妻子賣身養家在湘西是一項極為尋常的風俗,而它卻是現代文明所不能容忍的。通過講述青年進城看望妻子的見聞,展現其麻木、愚昧,進而覺醒的過程。丈夫進城不僅受到老鴇的款待,就是見到妻子的嫖客水保後,也沒有現代人眼中的對立和尷尬,兩人相處較為平靜,最後丈夫帶妻子回到鄉下。如果硬性將其歸於階級沖突,還不如將其作為風俗舊習上人性感召的轉化。在妻子與別人交易時偷偷壓抑喘息,他感到羞愧、懊悔,因水保囑咐而心中不再平靜,在經過一系列心理斗爭和掙扎,最終下定決心帶妻子返回鄉下,這是人性的最終醒悟。在那艘船上他們沒有自由、沒有尊嚴,他甚至無法擁有與妻子的片刻溫存,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夢的破碎讓他幡然醒悟,在船上受到的不僅僅是人身體上的侮辱和侵犯,同時出賣的還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踐踏的是基本的權利,這也是年輕夫妻最終鼓起勇氣反抗命運和習俗的主要原因。

無論是水保、老七,還是丈夫中的任何一個人,他們活得都是那麼自然、不做作,盡管這個社會存在著種種違背人道主義的陳規舊俗,但是人性會引導其從命運的捉弄和陋習中擺脫出來,會讓人們最終步上正軌。正因如此,沈從文認定這樣遠離現代文明、符合人性的文化方式才是治癒中國民族的良葯,這樣人們才不會被現代文明中的各種不幸惡果所侵害。無論魯迅或是沈從文他們自身所接受的文化熏陶極大影響著其文化取向,正因為魯迅幼年時期在日本的求學經歷,使魯迅對西方國家價值體系產生了認同感,他認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文明且理性的,是值得中國模仿的。而古老的中國封建文化給人們帶來的是頹廢腐朽,需要摒棄。我們不能否認封建思想、制度當中確實存在著不良因素,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認其中仍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發揚、去傳承。

「中國的現代性起源於民族國家的救亡圖存運動,中國人對社會現代化渴望,大於現代化境遇中人對存在本身的探尋,更缺乏對現代性本身的質疑和批判。」因此,周樹人以在鐵屋中進行吶喊的方式,意圖喚醒正在沉睡中的中國人,冀圖實現人的現代化發展,從而使我國免於流落到淪喪的地步。然而,沈從文卻是背道而馳,他放棄了當時絕大多數讀者希冀的視野,反而以超越性的眼光去觸摸歷史的暗流,並且運用敏銳的洞悉力,去理性的分解文明。所以,沈從文以構築供奉「人性」的「希臘小廟」形式來 反思 和質疑現代文明,他孜孜以求的診斷「國民毛病」、修正「現實」的文學理想。也正因如此,我們也能從沈從文對現代性的自反特質之中了解到其對人性本體的態度。通過以上解析,現代性這個觀念在世界史范疇內的品質、特性、作用等就比較容易把握了。

現代性觀念在西方文化里生長出來,它起初是屬於西方的,後來變成屬於世界的。在各種文化中,西方文化發展出了此時此地的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在漫長的文化行程里發展成一種普遍的信仰。____文化與繼起的人道主義文化之間存在著正題&mdash;&mdash;&mdash;反題這樣的形式邏輯關系。在基督____,構成普遍理解活動之詮釋基礎的是「彼地彼時」這樣一種觀念。從文藝復興開始的人道主義世界正好是此前歷史的反題,西方的就都是好的,只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文明,才是我國文化發展的根本之道,才能夠使我國文化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1]張麗,李季.試論《西廂記》幾個主要人物形象的現代性特徵[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02):41.

[2]賈晶晶.茅盾「為人生」文藝觀溯源[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16-18.

[3]劉勇剛.雲間派文學研究[C]//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2010.


文學類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1. 文學類畢業論文範文

2.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

3.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4. 關於漢語言文學的畢業論文

5. 古典文學論文精選範文

Ⅲ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

漢語言文字,是漢語和文字相結合的一種語言形式,它是由這兩者的特點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語言 文化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漢語言文學 畢業 論文 範文 ,供大家參考。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篇一

《 新時代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學影響分析 》

內容摘要:語言作為人類進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時也是人類進行發展所自然產生的社會現象。漢語言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結晶,它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學內涵。隨著最近這幾年網路文化的崛起和發展,一些生造字和生造詞語逐漸出現於網路和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在極大的豐富人們的實際生活的同時,網路語言的飛速發展也嚴重的抑制了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網路語言;漢語言文學;影響

一、網路語言

網路語言,實質上就是指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區別於過去傳統平面媒介中的語言形式。主要是我國現有的網民們為了可以有效提高網路聊天的效率,或者是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需求而採取的形式。它的形式比較簡潔、易於交流、便於理解。簡單的說就是指在網路的虛擬空間中一種語言形式。主要類型包括:數字型78(去吧);諧音型粉絲(fans);字母型MM(妹妹);符號型,"0.0”表示“冷漠”的表情等。

二、新時代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

(一)有益影響

網路語言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以及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事件的播報。網路語言在網路環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推廣,並通過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得到最大化的普及。網路語言可以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發揮一定的現實作用,充分的表達說話人的具體表達含義和心理真實感受,並受到青年人的熱愛,青年人並將網路語言實際的應用到自己生活中。有諸多的網路語言逐漸被廣大的受眾群體應用到語言文學中。這主要展現於語文的 作文 內容中。當前階段,大部分的教師在進行出題的過程中,都會選用網路語言,以此來充分表達自身對網路語言的實際看法。而且也可以有效的進行傳達特定的 教育 意義,進而全面體現出其設定的社會深意,不斷教育當前階段的學生,使他們可以充分理解網路語言的利與弊。並學會正確的使用其網路語言。網路語言雖然受到廣大受眾的喜愛,但是我們也需要將此內容與漢語言文學進行區別的對待,進而全面的減少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產生的造成的阻礙作用。

(二)負面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對於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看似非常流行的網路語言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我國經濟社會中的 熱點 人物或者事件,進而從側面來具體闡述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為此,人們需要對其社會性質的問題加以關注,某一網路詞語在一個時間段頻繁的出現,其網路語言就可以充分的說明當時的一個事件。例如,“我爸是李剛”這句話曾經非常的流行,在網路乃至是人們的現實生活中,都引起了廣大受眾群體對事件自身的高度關注,由此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網路語言之所以會流行,也是因為受眾群體對於這一系類詞彙的出處的高度關注。當前階段中,網路已經走進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各個角落,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暢所欲言,網路不僅成為了受眾群體充分表達自己的實際看法和參與到社會生活最普遍最便捷的方式,同時也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最主要的一種方式。也正是因為這一現象,網路語言才可以如此迅速的進行發展。當前階段,現有的一部分網路語言嚴重偏離了漢語規范的網路語言,為了可以追求更加新穎的話題和方便,人們在諸多的方面都沒有嚴格的遵循漢語規范。有很大一部分的詞語詞義被人們所曲解,還有大量的刻意的錯別字,這一部分都會在語文教育方面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的影響。我國的網民的主要群體就是青少年,他們普遍喜歡新鮮的事物並且非常樂於並善於接受全新的事物,他們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並沒有比較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青少年時期正處於語言的學習的特殊階段,青少年大量的使用、接觸網路語言,在無形之中接受了其中不規范語言,非常容易養成不規范表達的惡劣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的漢語言學習,必定會造成不良的學習影響。例如,學生在進行實際考試的過程中,在試卷上答死亡的 反義詞 為“撲街”。這比較顯著的表明了學生在網路言語的應用過程中形成的錯誤觀念。與此同時我們自身的寫作能力、學習能力、對語言的鑒賞能力也會隨著不斷下降。網路是虛擬的,我們需要及時的進行劃分其與現實生活的界限,進而全面的進行營造一個語言交流的和諧文明世界。網路語言因為自身的豐富多樣性和巨大的推廣力,造就了一種全新的語言模式。此種簡單直白的文字和特殊的文字表達形式,迅速的滲透到了傳統的語言文化中,進一步的促使我國的傳統語言的功能抓緊淡化。為此,我們需要不斷加大對於漢語言文化傳播力度,盡最大限度的進行擴大漢語言的影響力,進而逐漸實現我國的漢語言的經濟化轉向國際化漢語言文學要注重樹立本身的特點,與此同時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擴大影響范圍,實現進一步的突破和提升。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網路語言,基本處於一種無人管制的狀態。但是在運用網路語言過程中,我們需要時刻謹記對 傳統文化 的保護和傳承,不可以只是單純的為了追求新穎和樂趣就隨便的篡改漢語文化,進一步嚴重的阻礙了漢語言文學發展。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篇二

《 漢語言文學師范生就業實踐能力培養 》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外語的應用范圍也在逐步擴張,這導致近些年出現了“外語狂潮”,國內甚至對於外語的追捧逐漸超過語文。面對這一情況,國家開展了一系列的 措施 ,以提升人民群眾對於漢語言的重視,其中以各省市高考改革方案的逐步推進最為明顯。而作為一名漢語言專業的師范生,應該採取怎樣的行為,響應國家的政策,將自己打造成一個適應時代新形勢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實現人生價值。本文就要對這些問題進行簡要概述。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師范生;就業;實踐能力

一、引言

“師者所以授業解惑者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漢語言作為五千年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基礎,所起到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言而喻。面對國際上的“漢語熱”和國內的“外語狂潮”,當前在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未來的預備語文教師,在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同時,也應當走進社會實際。也就是還要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入手,培養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從而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讓學生和身邊的人正視重視漢語言文學,發揮漢語言文學的潛在積極作用。

二、當前漢語言文學的社會現狀

普遍來說,社會上對於漢語言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就是掌握簡單的口語和淺近的文字,對於進一步更高深的漢語言知識不甚了解。社會上存在著很大一部分的人對於漢語言的應用不規范,諸如讀音不標准、用字用詞不當、習慣性使用網路語言等情況很是尋常。[1]同時,對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來說,對於漢語言文學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一味重視表面的華麗的知識的傳授,功利性過強,以致於掩蓋了漢語言文學的內在的魅力。另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沖擊,也令一部分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得到壯大。[2]以上這些情況使得外國人對於漢語言的研究和熱情遠遠大於國內的人民群眾,嚴重影響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進步。

三、培養就業實踐能力以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進

身為中華兒女,身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范生,所要承擔的弘揚、發展漢語言文學的使命也就更重大。同時面對當前就業困難,社會對於應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的師范生可以用培養提高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以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行。

第一,立足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是最直接、最全面、最仔細研究五千年以來形成的語言文化的一部分人,除了具有文學修養和鑒賞能力以及較強的寫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外,還要了解語言文學學科的新發展,不斷吸收本專業和相關專業新的研究成果,實現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而作為一名師范生,除此之外還擔負著教書育人、培育下一代的使命,所以更是要立足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質,提升教學水平技能,轉變自身思想觀念。同時,相比其他的學習者對於漢語言文學應該有更深的熱愛,更真摯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將自身所學真正根據社會需要和教育發展的需要發揮出來。另外,還需要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范生規范漢語言文學的日常使用,對於發音、用字、用詞等都要十分嚴謹細致,以自身的行為帶動周邊人對於漢語言文學觀念態度的轉變,逐漸實現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行。[3]作為一名還沒有畢業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范生來說,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進一步提升專業知識、培養起對漢語言更高的熱情,為未來自身的發展和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做貢獻。

第二,創新漢語言文學學習、教育、工作觀念。除了時代的沖擊以外,漢語言文學自身的一些特徵如果不跟隨潮流進行創新發展,就會令漢語言文化的魅力被掩蓋,無法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所以作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范生來說,在學校求學期間對於教師傳授的知識要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性學習,在掌握所學知識的精髓同時,將自己的見解和思想融入其中,將所學的漢語言文學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當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畢業,面臨就業時,無論以後是從事教育工作還是其他行業,都要記得自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出身,要通過自身的行為將漢語言文學的內在魅力展示、弘揚出去,潛移默化之間影響更多的人。而對於希望從事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的在校師范生來說,創新自身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從內心真正熱愛漢語言文學,體會到漢語言文學對於人的積極作用,從而糾正目前社會中對於漢語言文學的錯誤認識。而這一切都需要在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范生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轉變、創新漢語言文化學習觀念做起。

第三,引導自身適應社會、逐步培養就業實踐能力。所有的專業知識和思想觀念都是走向社會,實現好發揮好漢語言文學育人引導作用的前提基礎。對於在讀的師范生來說,還要逐步培養起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既要積極入世了解漢語言文學當前的實時環境,了解社會需要的漢語言專業師范生的側重點,於在校期間將自己培養成一名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同時,隨波逐流也是不可取的,漢語言專業的師范生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當初的目的,忘記對漢語言的那份熱愛和執著。也就是,要在漢語言專業的師范生再將自己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後以自己的實際行為表現,將漢語言文化中的精髓進一步弘揚發展,令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喜愛漢語言文學。

四、結束語

當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所發揮的引導、育人作用也是大打折扣。而在讀的漢語言文學師范生既是漢語言文化的傳承者、創新者,又是未來漢語言文學的傳播者和發展者,所承擔的歷史使命意義重大。面對這一情況,身為一名在讀的師范生更是要肩負起國家和人民的重託,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目前這種局面。而以筆者的觀點就是,應當首先培養提高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在工作崗位上,進一步以自己的行為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行。

參考文獻:

[1]任志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培養[J].教育評論,2012(03):57-59.

[2]劉思聰,文俊灃,郝丹丹.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技能培養現狀與改進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11):28-30.

[3]黃志剛,劉麗娟,高建青.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J].宜春學院學報,2015(08):117-120.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篇三

《 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研究 》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斷發生變化。傳統教育注重應試教育的漢語言文學培養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多理論知識比較豐富。如今的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越來越看重,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不再適用。本文針對教育領域當前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素質教育;教學質量

1.漢語言文學教學意義

時代在發展,急需高素質人才的同時競爭日益加劇,所以人才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漢語言文學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漢語言文化的學習關繫到我國優秀歷史文化的發揚,對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具有不能輕視的力量。只有我國的下一代學好漢語言文學,我國的優秀歷史文化才不至於流失在歷史長河裡。漢語言文學就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所以讓當代學生學好漢語言文學對我國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

2.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分析

2.1教師轉變教學角色

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多是採用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很少把學生主體性當做教學活動的主要標准,對學生的具體需求不明確,所以教學活動對學生教育的針對性不是很強。長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提高,沒有自主學習的激情,自然對學生學好漢語言文學有一定弊端。而且學生參與的互動機會比較少,學生在理論課堂中逐漸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失去興趣,對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能完全接受,所以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漢語言文學有更好的幫助,老師需要先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再以自己為主導,而且真正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起到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以前那種老師就是權威的教學思想應該摒棄。

2.2制定教學目標

傳統的漢語言文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制定教學目標或者是制定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只是根據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刻板的理論講解,教學內容大多比較散亂,沒有邏輯。這樣散亂的教學內容沒有明確目標,對學生系統學習漢語言文學具有負面影響。想要強化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老師就要明確教學目標,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都要圍繞制定的教學目標展開。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學生來說應該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要解決大問題,就可以將其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來解決。學習漢語言文學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學好漢語言文學,老師應該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把復雜的漢語言文學學習分解成小部分,每部分都制定詳細的教學目標,老師要通過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的認真分析研究,找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每個階段及時調整重新評價教學目標,直到最終培養出具有漢語言文學素養和應用能力的人才。老師在制定目標時不能僅考慮課程要求,也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不同,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培養人才,而每個人的差異性決定了人才培養方式不是唯一的,因材施教是一個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同時要注意觀察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對跟不上老師教學腳步的同學及時給予幫助,為他們制定更加簡單詳細的教學目標。

2.3組織學生有效學習

漢語文學學習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老師的教學目標能否高效實現,學生能否真正理解吸收老師教授的漢語言文學知識。為了激發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熱情,老師可以採用多樣化的 教學 方法 增強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漢語言文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都蘊含一個歷史 典故 ,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多向同學講述一些相關 歷史 故事 ,講解其中典故、詩詞的由來。在講解 文章 的時候多介紹一些當時的時代背景及寫作背景。現如今是信息化時代,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科技優勢,採用影視資料、網路課件、圖片配音等方式給同學們創設情境,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同學們對漢語言文學課堂的參與度。老師除了要在課堂上創新教學方法之外,還要引導同學們在課堂之外進行自主學習,主要是培養同學們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預習,在網路上查閱課堂上要學習內容的背景知識,先自己大致了解。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對所學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老師加以及時指導,解決問題。

3.結語

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在教育事業中受到了很大重視,因為漢語言文學關繫到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對我國未來的發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受到當前教育者的充分重視是理所當然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模式一定要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改革創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素質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薛梅.論背誦在高校漢語言文學學習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8).

[2]曲文軍.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10(02).

[3]周文偉.新歷史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08).

有關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推薦:

1. 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2. 關於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

3.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例

4.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精選範文

5. 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6.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

7. 有關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Ⅳ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例

漢語言文學領域和信息化的結合,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培養全能型漢語言人才的重要途徑。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漢語言文學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篇一

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 教育 滲透

摘要:漢語言文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瑰寶,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個人人文修養和自我審美意識。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將審美教育完美地融入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本文主要以審美教育為前提,詳細地從四個方面來闡述了審美教育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有效開展和完美滲透,旨在更好的指導學生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審美教育;漢語言文學教學;滲透性

漢語言文學是高校課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審美教育融入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當中,使學生能通過文學作品來提升一定的審美能力,從而感受中華 文化 的博大精深。

一、挖掘文本中的審美因素,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漢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美,而文學作品也帶有自身的審美因素,它們是各個作家智慧與審美的結晶。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去利用這一點,不能完全的進行“照本宣科”,教師要注意挖掘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具體的內容和字眼,組織學生體會其中的內涵和延伸意義,觀察作品中所使用的文學表現形式以及文學作品內在的結構,從而去挖掘作品中的審美因素,以此來吸引學生自主地去發現作品的美,從而情不自禁地產生審美意識,在這日積月累的過程中來提升自己的審美的能力。比如,在古代文學《唐詩三百首全卷》中李白的《行路難》中,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來象徵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大有比興的意蘊。試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句話,詩人更是藉助雲帆、長風以及滄海這樣的意象,來描述出了詩人美好的願景,忽隱忽現的雲帆正在他心中的憧憬。教師就是要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小細節,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注重教學中的方式革新,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

若要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活動中不動聲色地滲透審美教育,首先教師要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方式進行一定的創新;同時還要結合學生個人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來展開教學,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其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增加一些互動的環節,從而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我們的教學要把重心由聽講放到理解上,在課堂上可以隨機安排學生進行部分作品初理解的分享與交流。只有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才可以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例如,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當中,可以通過將名人 故事 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教學方式來融入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中。像講到新月派的現代格律詩的時候,談到了《徐志摩詩集》,學生可能因為之前了解他因接受過西方的教育,擅長寫一些浪漫的詩文,如《再別康橋》。但是理解還是淺層次的,那麼我將徐志摩的一生在不同的時期遇到的不同女人而寫作風格的不同變化一一呈現開來,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凌淑華、陸小曼四個女人之間的 愛情故事 以及作品的不同特徵講,學生聽的也入迷,自然也會激發去自主閱讀更多的格律詩歌。

三、利用作品內的作者情感,鍛煉學生的審美鑒賞

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文學,也因為不同的作家給我們文學的世界帶來了不一樣的審美景觀。漢語言文學中很多作品中所描述的場景或意境,無一例外都是作者真實的生活經歷或者內心寫照,帶有著強烈的時代感。因此,教師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解讀作家的文學作品,而是要解讀作家本身的情感。通過作品幫助學生走到作者所描述的意境中,去感受作者當時在寫作時的某種情感。要體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文學內涵和深刻情感,就靠教師對於學生審美鑒賞的鍛煉了,以此方可追求更深層次的美。比如,在1980年的中國文學就是傾向於對於歷史的沉思,以至於整個時代的主旋律為審美中的沉思。通過作家創作的角度看出,歷史的沉思以及政治的撥亂反正也正是賦予文學創作的心靈呼喚。像盧新華的《傷痕》,高曉聲的《陳奐生上城》、柯雲路的《新星》、張宇的《疼痛與撫摸》等,在這些作品當中,作家的感情是充分流露出來的。正是由於對人生解放的追求,以及對直面人生的審美沉思,才使得那個年代的作品富有了獨特的意味和自身的特點。教師可以教學生從作者的感情入手,來鍛煉審美鑒賞。

四、引導學生來自由想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定的文學作品其實都是作者內心思想感情的物化。很多教師在進行漢語言文學講課的時候過於重視一些純粹地理論性知識,忽視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自身實踐,這樣就導致了整個文學課堂的“滿堂灌”現象和全班學生的“有口說不出”的尷尬境地。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一定要藉助熟悉的實物或者情境,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避免純粹的理論呈現,使學生能夠對漢語言文學產生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觀察能力,真正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比如,在曹雪芹《紅樓夢》中,其實有很多地方就是通過夢境來表現了主題和人物心理的場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思維拓展,站在作者的角度進行遐想。像中間秦可卿將寶玉安排到自己卧室,然後寶玉就做了夢,夢中與可卿有了兒女之事。讓學生通過這個場景來猜想秦可卿這個人物。就有同學說,這個人物應該是有原型的,是曹家實有的一個裊娜纖巧的人,而雪芹可能在少年時代也曾被她所痴迷,長大後通過理性的分析,出來了紅樓夢中的可卿。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美育的教育就不是教育。”所以,在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文學的優勢和特點,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徐武生.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審美教育[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4)

[2]王尹華.漢語言文學教學與審美教育芻議[J].北方文學,201(52)[3]師會敏.美育視野中的文藝學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335)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篇二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寫作能力培養思考

摘要:寫作能力是當今社會判斷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一個重要標准,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一項專業技能以及進行日常學習的一個基本要求。本文將通過幾個方面就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寫作能力培養 方法 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寫作能力;關鍵問題

漢語言文學專業面向就業方向比較廣泛,涉及教育、傳媒、出版、文秘和行政管理等行業,社會需求量也相對較大,而這些崗位對就業人員的重要要求就是具備較強的寫作能力,即便是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寫作能力也不能被信息技術所取代,所以,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成為社會發展需求的一個必然趨勢。

1注重教學的長效機制,開啟寫作系列課程

隨著科技進步,我們越來越多的學生是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成長的,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顯得難以適應當下的發展。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應該跟上社會發展的節奏,不能僅僅局限於大一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遠達不到目的的加強培訓課程,需要針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傳統教學模式中僅開一門基礎課、並只開一學期,在有限的課時內根本無法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目的的方式作出改變,重新建立更具科學合理性的有效教學方案。注重將課堂的專業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設置寫作系列課程,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寫作訓練從大一一直貫穿到大四,形成具有長效機制的寫作能力提高教學模式。

1.1培養基礎技能。

在大學的第一年,首先要培養學生“會寫”的基礎,培養學生基本的寫作能力。這一階段主要是講授基本的寫作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廣泛閱讀優秀作品的好習慣,在長期閱讀中積累素材,拓寬自己的視野,加強學生對 文章 的理解和欣賞力。在這個階段里奠定基本的寫作理論,引導學生進行自由的寫作訓練,題材不限,形成長效訓練機制。倡導學生組成興趣小組,積極對寫作技巧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基礎訓練的積累和點評,奠定良好的寫作基礎。

1.2進行技能訓練。

在大學第二年,對學生的寫作技能進行重點培養。教師可以設置專項訓練,讓學生們在其中對寫作要求進行理解和掌握,比如:寫作的基本內容包括什麼樣的文體?涉及怎樣的寫作風格?內容要以什麼樣的情緒呈現?接著訓練學生對文章的猜想構思能力、應用分析能力、抒發表達能力、素材積累應用能力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不同文體的寫作能力,包括應用文寫作、新聞寫作、文學創作等。

1.3進行技能提升。

大學的第三年,要對學生進行時間的合理分配進行指導,在這個階段中有效提升自己身的專業技能。通過前面兩年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積累,通過拓展來提升自己對文學的鑒賞力。通過多種文體以及不斷的寫作練習,提升不同文體的寫作技能水平,包括詩歌、小說、 散文 、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寫作。要對自身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進行充分利用,加強評論性文體的寫作實踐,通過多次的訓練,不斷提高自身對多種文體的寫作能力,從實踐中找到寫作的技巧。

1.4寫作成果驗收。

大四時大學的最後階段,學生要利用好自己所學到的專業知識技能獨立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老師通過學生完成的畢業論文的反饋信息來評定學生是否具備較強的寫作應用能力,例如:學生可以通過實習實踐,對自身的應用文寫作水平進行實戰演練,最後以畢業論文的寫作來考究學生的寫作能力。老師可以推薦一些高素質的學生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在利於學術交流的同時留下有利的參考資料。

2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增加教學趣味性

全國各大高等院校中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課程所應用的教學方式不具備統一性,比較多樣化,但其中大多數的教學方式都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效。範例教學是多年教學實踐得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 教學方法 之一,那麼什麼是範例教學呢?就是把教科書中的寫作理論與課堂講授的內容進行有效地融合,讓抽象的概念以實際應用的例子具象化。通過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變為生動有趣的實際應用來講授知識的教學方式來活躍課堂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主動性,扭轉學生慣有的消極學習的狀態。只有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才能夠達到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例如:在進行基礎寫作和文學寫作的授課時,應當注重將寫作課程與其他文學課程進行融合講解,在寫作課程講授中引入古今中外文學的精華知識,有效地結合文學與寫作理論。具有很強規范性的寫作中,無論是技能性較強的應用文寫作,還是實踐性強的學術論文寫作,都應從經典的 範文 中提取相應精華和寫作理論,在進行相應知識授課前使用適當的例文鋪路,讓學生對相關寫作理論有感性認識,講解結束後通過範文來印證寫作理論,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讓學生寫作更規范。

3建立寫作評價體系,培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客觀的評價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科學客觀的評價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得出寫作教學過程中效果和問題的精確反饋,對今後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做出正確的判斷,還能夠讓學生對自身的寫作水平進行一定的了解,認識自己在寫作中的優點和缺點,能夠通過與老師的交流思考寫作改進的方法,激發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在評價收到的信息中不斷地完善自己。因此,科學客觀的寫作評價體系的設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寫作課程也分多種,並且各有不同,那麼對他們之間的評價也應當是存在差異的。寫作評價體系設立完成後,要求教師和學生都按照相應標准對寫作進行客觀的評價,可以讓學生進行 自我評價 ,分小組進行互相評價,以及教師綜合評價。對評價的結果進行公布和點評講解,對學生差異個體進行盡量全面的 寫作指導 ,整體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學生能夠在點評和指導中對自身進行改進。

4結束語

總之,為了讓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就要採取有利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專業的基本技能,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寫作能力不僅能為學生就業鋪就順暢的道路,也能夠提升學生自身的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林.基於系統論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寫作能力培養[J].唐山學院學報;2012(4):97-99.

[2]徐淵.強化寫作能力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J].學理論;2011(10):226-227.

[3]黃悠純.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能力延續性訓練的探索與改革[J].湘南學院學報;2011(6).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篇三

漢語言文學教學優化策略

【摘要】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漢語言文學教學既有發展機遇也存在發展困境。優化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教學發展的策略是:規范漢語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路流行語;基於網路平台提升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多元性和多樣化的合作式教育方式。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漢語言文學教學;發展困境;優化策略

漢語言作為人們交流、互動的重要載體,如今其發展已逐漸呈現 出國 際化的趨勢。網路時代的到來,新媒體的出現,漢語言文學的教育體系,大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均具有了新的特色。本文就新時期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問題展開了研究與討論。

一、新時期網路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困境

1、網路流行語的沖擊

網路流行語是在新媒體時代,網路日益普及的情況下,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的基礎上,在通過網路交流過程中逐漸形成並流行的語言。其主要在漢語言詞彙的基礎上,通過語法結構、用語習慣等的改變,從而形成了幽默詼諧的網路流行語。一方面,網路流行語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於漢語言的一種創新,將部分漢語言賦予了個性化的特點。能夠更加形象生動的反映生活中、社會上的部分現象與問題。比如網路流行語“喜大普奔”,其是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四個 成語 的縮略形式,體現了一種愉悅、激動的心情。網路流行語的傳播具有新的特點,其表現出了跨越時空、數字化、網路化的特點。實踐中,越來越多的人們習慣於通過微信、QQ、微博等現代多媒體網路平台交流與互動,網路語言的出現使人們之間交流更加多樣化與富有活力。[1]另一方面,網路語言的出現對於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沖擊與不利因素。因為網路語言的形成有時往往與嚴格的漢語言語法結構、造詞規律有不符合之處,未遵循正確的漢語言用語規范。對於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具有消極的作用,尤其對於正處於學習、貯備知識的青少年而言,會對其使用正確漢語言的習慣產生一定的誤導,在一定程度上更不利於 傳統文化 的弘揚與發展。[2]

2、受眾地位和作用的變化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與以往相比較而言,使得受眾地位和作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實踐中,人們在交流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依賴於電子傳媒載體,隨著網路流行語的形成,人們使用漢語言的方式與習慣體現出更加隨意的特點。在多媒體的影響下,部分人往往出現了提筆忘字的現象,傳統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與漢字魅力逐漸被人們忽視。長此以往,會影響到漢語言文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多媒體的出現,人們的在網路上發言的權利與用語方式受到很小的限度與制約,同時更多的年輕人已成為了主要的力量,漢語言受眾地位與作用的變化,不利於正確漢語言 思維方式 與規范的形成,對於優秀漢語言人才的培養產生不利影響。

3、漢語言文學教學知識脫離現實生活

在新時期的今天,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學環境與內容。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仍然體現出了只重視理論知識、課本知識,缺乏課堂互動與實踐性不強等特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漢語言思維習慣由於受到多媒體的影響,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改變。在網路時代的今天,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漢語言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加強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效果,注重新時期大學生正確漢語言文學思維方式與習慣的形成與培養。同時,培養學生系統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分問題、解決問題實踐能力的培養,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

二、漢語言文學傳播在網路平台資源中的特徵

1、運用網路教學資源的多樣性和便捷性

在知識經濟的今天,新媒體迅速發展,對於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首先,漢語言文學的教師要與時俱進,善於利用、搜集、整合有利於教學的各種網路資源,是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課堂更加的生動化與形象化。在課堂上可以通過網路視頻、圖片、數據等多種題材展現、分析漢語言文學所涉及到的各種人物特點、故事背景等,充分實現網路資源的優化與共享。同時,教師可以提出網路中比較 熱點 的問題,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引導學生組成各小組展開討論,交流。老師對於大家的觀點進行點評與評析,加以科學的引導。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有利於大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口語表達能力、思辨能力的鍛煉與提高。

2、網路教學資源的可塑性

目前,我們可以通過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嚴格按照教學大綱來進行編排,這樣就可以打破一定的結構順序進行整合。換種角度看,就是可以作為一個漢語言文學知識的資料庫而存在。如,我們可以加強漢語言文學口語知識的練習,將諸多名家口語集錦放在專門的地方,通過網路平台將自身所需的資料進行整合,最後才能更好地變成自身的知識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漢語言文學課堂上進行相關的練習解讀。[3]

三、優化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具體策略

1、規范漢語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路流行語新媒體時代,面臨網路流行語對於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應當規范教學方式,對於大學生普遍使用網路流行語的現象予以積極正確的引導。網路流行語的形成與發展呈現出良莠不齊的現象,符合漢語言規范、能夠形象反映社會現象的網路流行語是對於漢語言的發展與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鑒與學習,豐富日常用語。然後對於那些不符合漢語言規范、不文明的網路流行語應當堅決的杜絕,引導學生樹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意識,加強傳統優秀文化的學習與弘揚。[4]

2、基於網路平台提升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現階段要想更好地促進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穩健發展,我們就必須要緊密依靠網路平台,打造現代化的漢語言文學。而且,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的變化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所以,當務之急,便是如何來促進多媒體 網路技術 為漢語言文學發展奠定基礎,如何來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這些方面都是顯得越來越重要。

3、建立多元性和多樣化的合作式教育方式

在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採用老師為主導,同時進行單方面的知識傳播,這樣對這門應用型很強的學科是非常不利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為此,只有在網路環境開放的情況下,逐步建立一個多元性和多樣化的合作式教育,學生才可以通過網上將自身所遇到的問題反饋給老師,並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網路時代新媒體的出現與發展,對於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提出了一定挑戰。本文對於網路時代漢語言發展困境、特點的研究與討論,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新時期漢語言文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漢語言文學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首先教師要與時俱進,接受新事物並對新事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認識、對待網路流行語、豐富漢語言文學知識。學生無論是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還是生活用語中都應注重漢語言的規范性與規律性。

【參考文獻】

[1]黃踐.論漢語言文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J].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3)60-64.

[2]吳玉成.對目前黨校漢語言教學培訓中存在問題分析[J].考試周刊,2014(53)30-49.

[3]湯玫英.網路語言創新的動因及其不當取向.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04).

[4]高嶺,土寧寧,馬駿鷹.《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實踐性教學的研究》課題研究 報告 [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2).

有關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推薦:

1.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精選範文

2. 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3. 有關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4. 關於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

5. 漢語言文學專業論文

6. 關於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Ⅳ 漢語言文學類畢業論文

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高校都在進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新課改培訓,這一活動,極大地提升了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水平。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思考

一、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思考

1.加強古典文學的教育

以西方的教學為例,西方在教學過程中從來沒有放棄對古典文學的教育,學生不僅學習到了很多文史哲所遺留下來的經典,還學習到了為人處事的精髓。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的語言文化已經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活著的語言文化,就應該更好地把它發揚光大。激發學生學習古代漢語言文學的興趣,就是需要在古典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品讀詩詞歌賦的能力,可以進基吵含一步提高創作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應積極探索自學古典文學的能力,激發學生積極創作。

2.加深現代文學的教育

在現代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對現代文學作品探索、運用的能力,更加註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漢語言文學的實踐講座,兼顧學生的文化知識、實踐工作能力。在現代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地讓漢語言文學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充滿正面的情感意識,真正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並採用有效的現代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間之間的互動,完成現代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學習,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3.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完成漢語言文學的專業教學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藉助多媒體技術可以生動形象、圖文並茂地把文字、影象、聲音與專業教師的講解充分融合到一起,積極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這樣不僅把文學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場景真正地展示在課堂中,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真情實感,讓學生在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過程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獲得最佳的感知體驗。建立學校專屬的漢語言文學的資料庫,為學生研究漢語言文學提供專業的研究成果,提高學生自學漢語言文學的能力。

4.滲透德育的教學

專業教師在進行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德育教育,針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科特色,培養學生熱愛漢語言文字的情感、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增強愛國主義的熱情。把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工作帶入到學生精神層面,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自我約束的能力、形成科學的判斷力,達到良好的應變能力、創新能力。

5.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只有漢語言文學的專業教師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過硬的業務水平,才能促使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應該在古典文學、現代文化、國外文學、現代漢語等方面多下功夫,熟練掌握漢語言文學相關的知識系統、理論框架。還應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掌握最新的教育資訊,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吸收更多的專業理論,用自己現有的知識體系,構建出新的教學方法、教育思想,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漢語言文學提供專業引導。

二、結束語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給當前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工作契機。整合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的系統知識,創新好教學方法,現代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才能彰顯其獨特魅力,不斷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讓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趨於領先的水平。

範文二: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應用與實碰凳踐

一、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寫作課程的有效途徑

1.為學生提供策略模式,使學生在寫作個性和共性之間的問題

為了明確和規范公文的寫作,在公文寫作中,結合每個文種講解的特殊情況, 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公文總體形式與內容的撰寫策略模式,才能使學生在寫作個性中反省共性,在寫作共性中思考個性。如:為了解決應用文體中的標題撰擬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鍵問題, 要根據教師的寫作教學經驗, 為學生提供一個規范的標題模式。公文的標題主要有發文機關、事由、文種等三個部分組成。而這三個部分中是由介詞來連線的, 如:「XX 市人民 *** 關於號召全體公務員向 XX 同志學習的通知」中「關於」是介詞,搏笑而「的」是助詞,再加上主謂結構就組成了事由連線文種。 如:「XX 市人民 *** 關於公務員工資待遇調整的統治」中,連線文種是動賓結構和介詞「關於」組成的。 這樣從連線詞、語法等方面,進一步的規范了公文標題的寫作。同時,在這三個部分的內容解讀中,標題是告訴讀者,「XX 市人民 *** 」是發文的機關單位,是高級別的發文單位,同時也是有權利發文的單位,其次告訴了讀者這篇公文負責人。

2.展開主體,按照主體要求、期望相輔相成,實現應用文體的寫作目的

為了實現應用文體的寫作目的, 要根據應用文體的各個文種,統治內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的敘述,展開主體,按照主體要求、期望相輔相成,如:公文中的行文背景是行政單位具體行政過程中管理視野的體現,是前提、原因、條件,在行政工作中,要關注全面工作從大局出發,為規范自身的行政行為提供標准與參考。 其次,發文事由中,關註上級相關活動、要求體現了一種行政歸屬。上級單位工作計劃的一部分是對於自身工作的安排,因此,公文寫作中,行文的原則就是在安排過程中上級相關活動、精神,也是行文權利的保障。 另外,公文寫作中行政事業單位行政行為的連續性決定了內容的選擇與設計具體、明確。因此,針對此次工作之前所召開的相關會議,發文要確立相關精神。由此可見,按照國家巨集觀層面專業、行業背景、上級工作、活動本級工作、活動、前期工作目前工作、群體個體等順序來考慮安排寫作內容,而行文的核心事項、背景、意義等組織安排、希望、要求,可以為應用文體的寫作內容實踐提供行文的形式策略路徑,可以作為具體的行文方向。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寫作課程實踐的有效途徑

1.採用工作過程中系列文種實踐模式,設定課程設計環節

根據課時設定與專業特點, 應用寫作課程採用工作過程中系列文種實踐模式,設計課程設計環節,如:在年中總結活動中,單位會依次產生 XXX 關於年度先進個人、 集體選拔的實施意見、XXX 關於召開 XX 年度先進個人、集體表彰大會的通知等四個文種。根據課程設計的要求,為學生設定一次活動,選擇一個獨立虛擬的工作環境,以下級單位的名義迴文,以上級單位的名義行文,從而以小組的形式完成課程設計的內容。 並且為了給學生提供專業角度的意見,要選擇相關課程教師參與評判這類課程設計,從各個專業角度進行考核。

2.熟悉掌握常用公文,並進入其實踐環節

重點訓練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會進入到行政事業單位工作,因此,要按照級別區分熟練掌握常用公文,公文寫作內容必須要進入其實踐環節,重點訓練公文的寫作,如:根據設定主題下文,把學生分成小組,第一組為上級,重點訓練行文的語氣、要求、內容的組織安排等。 根據上級來文選擇文種,第二組為下級進行迴文,重點訓練迴文的語氣、目的等,接著兩組互換位置進行第二次寫作時間訓練。

3.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進行寫作實踐與訓練,突出日常實用性的寫作實踐與訓練

大一的學生保留著高中寫作思維慣性,因此,要重點掌握理解基礎寫作知識,設定是敘述性、說明性較強的工作計劃、總結、報告等文種的訓練。大二、大三的學生具備了基礎知識,因此採取各類專業文書的實踐訓練,結合其他專業知識,與其他課程的學習形成知識的應用和互補。而大四的學生重點是學習就業單位急需實操性文書,因此,要滿足學生的實際就業需求,吸引學生更好的進行寫作實踐訓練。 另外,在家庭生活、學習的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需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設定寫作實踐,突出應用寫作課程的實用性,推廣到整個班級,從而實現寫作實踐訓練的目的,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Ⅵ 漢語言文學的畢業論文優秀例文

漢語言文學作為人文類的傳統學科,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漢語言文學的畢業論文優秀例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漢語言文學的畢業論文優秀例文篇1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歷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設置最普遍的基礎性文科專業之一。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應用型、復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大眾化過渡,對傳統漢語言專業在承擔社會人才培養的功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的到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發展,正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觀念,沖擊著傳統的人文學科的命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歷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設置最普遍的基礎性文科專業之一。缺乏鮮明的特色和實用的技能,是傳統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培養表現為以下方面的發展變化,體現出時代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一、傳統型模式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為適應計劃經濟時代對漢語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比較切合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發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場需求的實際。

漢語言文學專業國家人才培養基地開設課程有:文學概論、寫作、文學作品導讀、現代漢語、古代漢語、邏輯學、語言學概論、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美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學術思想通史、西方哲學概論、高等數學、英美文選、科學概論、史學專題、科研論文閱讀與寫作,共19門。

課程的設置基於培養目標。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培養目標極不明確的專業,它培養的學生所從事的職業,涉及新聞、廣告、出版、廣播、影視、戲劇、文秘、教育、行政(文化宣傳、各級政府)等部門,專業的設置較為寬泛,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對象無法做到精確的定位,課程的安排沒有一個明確的導向。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在課程觀念上,重語言文學輕文章。第二,在課程結構上,重學術輕實踐。第三,在課程內容上,重學科專業輕文化基礎。

傳統知識型人才培養模式,知識的講解傳授成為教學和考試考查主要內容。導致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相當嚴重。在市場經濟社會背景下,本專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創業普遍困難。

學生專業不專,特色不突出,就業競爭能力較差,出現了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不相適應,學生知識結構、能力與素質不相適應,教師素質能力與人才培養定位不相適應等系列問題。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顯得尤為必要,優化應用型漢語言文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迫在眉睫,我們應該探索出一種既能有效解決目前的各種矛盾,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培養出真正合格的人才的培養模式。

二、應用型模式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階段進入大眾教育階段。在大眾化教育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樣化的形態,尤其是對具有較強實踐應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更為迫切。

應用人才,是指培養人才不以學術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為取向,而以適應廣大用人單位實際需要的大眾化教育為取向,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強化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既注重智育又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創新型人材,是指培養的人才比技能型應用人才有更“寬”、“專”、“交”的知識結構和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具有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應用知識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開發的能力。致力於培養出既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又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在行政、教育、新聞出版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領域從事編輯評論、文秘及文化宣傳工作的漢語言文學創新型應用人才,是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首要任務。

市場經濟社會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具有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談判、公關、策劃、教學、寫作等活動中,運用美好的、得體的、雄辯的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通過語言能夠進行廣告宣傳和公司企業形象設計等。由此,專業課堂教學中的文學觀念、語言觀念發生了變化。文學的認知功能、宣傳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潛移默化的心理疏導功能、娛樂功能、審美功能等在增強。社會要求通過文學培養人才的主要目標:在人文素養的教學中,培養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審美品位。在專業教學中,語言的符號學性質得到確認,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社會對通過語言進行交際的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母語交流溝通的水準要求越來越高。另外,對寫作人才的需求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漢語言文學專業應該是上承學科研究成果,下接職業技能訓練的中間環節,肩負著吸收學術成果、拓展能力、指導具體實踐、形成職業技能的任務。概言之,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既要有理論的修養做功底,又要在此基礎上實現知識的遷移、職業技能的培養,這才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的基本定位。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模式應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為主的能力型教學模式,遵循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教學規律,設計新的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改變教學手段,配置相關教學資源。本專業課程體系將以文學類課程為主,語言類、寫作類、實踐類課程具體落實本專業人才的能力培養目標。具體操作方式是:

(一)文學類:著重培養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和諧社會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根據新的時代要求,改變觀念,以提升人文素質、塑造完美的人、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人品為目標,重點培養學生的藝術感悟、藝術欣賞和審美判斷能力,使學生對文學的把握從側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會歷史轉變為側重理解生動形象的人。課程設置也作相應的調整。

(二)語言類: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重視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和傾聽理解能力協調發展,更注重交際溝通能力。

(三)寫作類: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由於社會整體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筆桿子”,而能說會寫也是畢業生就業最好的標簽。寫作課將以培養學生實踐寫作能力為主,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提供相應的文學寫作、公文寫作、新聞寫作的課程,外聘著名作家、記者、編輯、秘書等開設專題講座,負責學生課外寫作輔導,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從本質上改變原有寫作課側重於理論的性質,使寫作課的實踐本質落到實處。

(四)實踐類: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一是專業工作能力層,通過學期論文、課程論文和各類實習讓學生掌握綜合能力;二是創新能力層,通過課外職業實踐活動、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培養學生的工作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根據各個層次的培養目標,實踐教學體系優化應採取的主要措施即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和實踐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

漢語言文學專業應在完善和改革教學的基礎上,形成較為清晰的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模式,應該面向社會、重視基礎、強化實踐,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說、能寫、能辦事的高素質應用型中文人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應立足於傳統中文基礎與現代實用中文基礎的有機結合,立足於課堂的拓展和實踐教學的深入展開,立足於立體開放型師資結構的建立。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體現人文精神,對社會、對生活、對人體悟的最直接的載體,它擔當著傳承與提升全民語言與文化素質的重任。該專業的主幹內容是中外的優秀文學文化遺產,它是一個知識系統,更是一種價值譜系,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對自身、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對人類的一種認識與社會責任感。漢語言文學專業所培養的學生主要是從事與人有關的工作的,需要廣博的知識、敏銳的觀察力和反應力、較強的分析歸納能力,需要寬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夠的合作意識等等。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重心在於學生的人文素養,它的應用性主要體現在對社會觀念與精神取向的影響上,它作用於人的精神層面,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有著實用性專業不可替代的作用。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價值不在於創造可以計量的經濟效益,而在於創造無法用數字統計出來的社會效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是與“高素質”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不能僅強調與職業技能相關的動手能力,而更應該注重與人的素質相關的專業素養。動手能力的強化,可以使學生快速適應自己的工作,但能否勝任或者是否有發展前景,則要看他的內功和修養。[1]

大學的類型、層次不同,對 社會的功能自然有所差異,漢 語言 文學專業在不同大學也自然有不同的定位,實現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

三、復合型模式

高校是人才的培養基地,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人才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就業的質量,也決定著學校的社會聲譽。因此,為實現學生的充分就業,高校必須始終堅持從源頭抓起,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學生充分就業的根本來抓;必須根據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來適時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全面實施素質 教育,強化大學生的 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培養,努力打造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 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得以不斷提高,並以此來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水平和質量。

當代社會是一個知識 經濟初現端倪,信息化和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時代。為了更快地適應這一時代對高層次人才的需要,我國政府及時地調整了高等教育政策,以擴大招生規模的方式淡化高等教育的精英色彩,推進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同時在人才使用上採取就業渠道多元化的市場化人才調配方式,這給大學教育理念及人才培養規格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也對高等教育改革帶來了深刻影響。

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當代社會現實和高等教育理念的這些變化無疑對人才培養規格及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深刻影響。[2]

(一)當代社會需要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漢語人才。隨著就業渠道的多元化,一種 職業定終身的現象恐怕再也不會重新出現了。人才的培養教育必須從傳統的“專才型”向一專多能“復合型”方向 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上進行深入研究和調整。在保證學習好本專業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前提下,既要重視類似於講演辯論、新聞 寫作、公文寫作、節目主持、書法 藝術、廣告設計、篆刻剪紙、編輯采訪等與本專業比較接近課程的開設與學習,也要重視其他跨類較大的學科如法律、經濟、旅遊、 計算機、外語等知識的學習,同時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還要鼓勵他們攻讀第二學位。

(二)當代社會需要精通雙語的高素質應用型漢語人才。在漢語言文學方面基礎深厚又精通兩門以上外語的人才肯定倍受青睞,這就為我們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 計劃時提出了開設類似於“雙語教學”這方面課程的現實要求。

(三)當代社會需要富於創新精神的開拓型漢語人才。當代社會需要個性特色鮮明的人文精神來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這就要求作為人文學科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為我們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開拓型人才,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同時,這種創新還包括對 文化載體及傳播媒介的重新認識,因為單一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化正在被以視像和 網路文化為主的多媒體文化所分割,這就需要我們培養的漢語人才具有整合跨類藝術的才能,它不僅需要創新,而且還需要開拓文化的新局面。那種在文學、影視和網路媒體多棲的創新型人才一定會倍受推崇。因此,人才培養計劃必須增加類似於“影視創作與欣賞”、“博客教程”等方面課程的比重。

(四)當代社會需要文化底蘊深厚純正的風范型漢語人才。隨著21世紀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必然需要一大批人文素養深厚、道德品質高尚的風范型人才來引領社會健康發展,這是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漢語言文學專業以語言文學為研究對象,是一個傳統的基礎性專業,其本身肩負著兩個責任:一是對本民族語言、文學和文化進行研究和傳承,這方面側重於理論研究;二是使人們能在實際 工作中更好地駕馭語言文字、更好地宣傳民族文化等,這方面則側重於實際應用。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市場對人才需求的發展,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功能逐漸傾向於實際應用方面。高校應充分根據自身的實際和社會市場需要,靈活地制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教育教學方式、考核評價體系等,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內容在注重人文方面的同時,必須有所改變,應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與經濟、科學教育相配合,從而使學生成為既有謀生能力,又有人文素養,講究責任與道德的新型復合型人才。

高校能否調整自己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規格,為社會提供大量學生和家長認可、企業需要、就業前景良好、創業意識強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判斷一所高校是否有社會責任意識的標志。加強高等院校辦學的社會責任意識,重視對具備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就業能力、創業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將是各級相關高校貫徹落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注釋:

[1]周興華.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當下之思[J].黑龍江高校研究,2008,(01).

[2]彭松喬.問題與出路——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漢大學學報,2004,(05).

漢語言文學的畢業論文優秀例文篇2

淺議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構想

一、前言

電大開放式現代遠程教育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是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獲得終身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隨著漢語言文學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社會在職人員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選擇了漢語言文學作為他們繼續教育的專業,走進了電大。他們積極進取,希望學業有成,但參差不齊的文學水平和嚴重的工學矛盾使他們在電大的漢語言文學習中困難重重,怎樣克服他們學習上的障礙,怎樣使他們的學習輕松有趣,怎樣順利地完成電大學業,成為我們每位電大漢語言文學教師不容推卸的責任。

二、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員的學習障礙

(一)電大學員的基本情況

電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大事業蓬勃發展,已培養了百萬多人才。然而,電大開放教育的學習特點和學生的構成特點給他們的學習增加了困難。電大學員是具有學生與成人雙重身份的特殊群體,他們來自不同專業、不同級別的單位,成分復雜。他們的社會經驗、學識水平、心理狀況都有別有普通大學生。電大學員大多是來自社會青年.在人生的歷程中,他們初嘗了充滿希望、夢幻破滅、不甘沉淪的酸甜苦辣,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當代青年人的奮斗和追求、矛盾和困難。

(二)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特點

漢語言文學是研究中國語言的詞語、句法,賞析古今詩歌、散文、小說等眾多的文學作品,熟悉有關編輯出版的基本知識的一門學科。通過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可以具備扎實的中國語言功底和較強的寫作能力,知道如何去評價一個文學作品,進行編輯出版工作,而且還將擁有一筆財富——寬廣的知識面和優秀的人文素質。首先是“語言”,然後是“文學”,其中“語言”起修飾“文學”的作用,“文學”是中心詞,二者呈偏正關系。電大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包括:

1.語言性的學習。如:《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漢字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等課程。

2.文學性的學習。如:《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二》,《現代文學作品選》,《當代文學作品選》,《外國文學作品選》等課程。

3.文學教育性的學習。如:《美學》,《寫作學》,《文學概論》等課程。

(三)學習中的困難

1.工學矛盾。電大學員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問題,是制約電大辦學規模和提高教孕質量的一個突出問題.一方面學員工作單位要實行崗位責任制,優化組合和目標管理;另一方而學員所在學校要求不遲到、不早退、不缺席,紀律嚴格.這事實上造成了學員不得不採取單一選擇。

2.對生僻文字、語言難以理解。由於學員文學水平的參差不齊和一些生僻文字、語言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用到,使得他們理解起來很費力。致使一些課程的過關率較低,如《古代漢語》、《古代文學作品選》、《文學概論》等。

三、教學構想

(一)培養電大學員的自學能力

培養電大學員的自學能力,是電大教學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也是提高電大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自學能力是指一個人獨立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這種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作為電大函授學員,他們學習時間主要是從生活和工作中擠出來的,比較零碎,要把這些零碎的時間用於學習,就需要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突飛猛進,知識老化、過時速度加快,一個人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憑借學校所習得的知識謀求自身長久發展,學習將貫穿於人的一生,可謂“活到老學到老”。自學能力是學員完成遠程開放教育的必要條件,是實現終生學習的基石。廣播電視大學,是以現代化遠距離為手段,以在職成人學員為主要對象的一所學校。它既具有普通專科高校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教學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施行遠距離教學,師生分離,藉助媒體,通過IP課件、BBS討論等先進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間接教學。因此,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廣闊的前景。實踐證明,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必須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遠距離教育的最本質的特徵是獨立學習。事實上,電大教學雖然明確了採用遠距離教學、面授輔導、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但從教學實際過程看,自學的環節沒有很好的落實,學生在教學中的中心地位沒有得到真正體現。

(二)提高閱讀水平

利用遠程教育的廣闊平台,增加學員的文學閱讀量,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水平。眾所周知,閱讀水平的提高並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閱讀也不例外。最有效的辦法只有兩條:一條是積累,一條是轉化。

1.積累。不少人學習時只滿足於掃清文字障礙,尤其是古文,認為老師已講清楚,我也明白,這就夠了。這種學習方法是極不可取的。尤其是學習文言文時一定要注重積累,而積累的最好辦法就是背誦,把文言文中的若乾重要篇章熟記在心,文言的實詞的意義、虛詞的運用、各種句式的變化等也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過背誦可以學到古代名篇的構思立意、布局謀篇、語言修辭等方面的要義,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隨著誦讀篇目數量的增加,對文言的語言感知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文言的閱讀水平也就會越來越高。這就好比蓋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堅固,房子也就可以蓋得越高。背誦就是學習文言文的地基,這是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的根本途徑。

2.轉化。這里說的轉化是指遷移能力,即在閱讀背誦的基礎上,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學習規律和方法。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課內學習是第一位的,是基礎,課內學得好、學得精,腦中裝的文章就多,知識便可轉化為能力,就會舉一反三,閱讀的水平也就會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時不好好學習課文,學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做題,考試時全憑猜測,那麼,十個有十個是不會成功的。

四、結論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專業,遠離社會,它就沒有生命力。傳統知識型人才的培養,知識的講解傳授成為教學和考試考查主題內容。在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 興行動計劃” 中,明確提出實施“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工 程” 形成開放式教育網路,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在開放教育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中心將逐步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無疑得到提高。開放教育教學過程的優化是實現開放教育目標要求的基本保證,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及與其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學習模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的客觀要求。為貫徹落實《面向對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央電大從1999年實施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研究和探索開放教育的教學模式是實施開放教育的關鍵。聯合國教科文組總幹事馬約爾在會上指出:“提供終身教 育與培訓是我們惟一能夠用必要的知識與能力武裝人民的途徑,使他們能夠在變化的世界中生存”。市場經濟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具有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談判、公關、策劃、教學、寫作等活動。面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所處的社會環境,作為電大教師,我們應該積極關注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尋求應用型專業發展之路,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適應性。

Ⅶ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

漢語言文學審美問題的研究有助於促進其更好的發展,對於做好漢語文學審美 教育 有一定價值,要准確把握漢語言文學特性與時代審美特徵,深入研究審美問題,進一步促進漢語言文學的創新發展。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漢語言文學 畢業 論文 範文 ,供大家參考。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篇一

《 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

人文應用型人才是集 文化 思想與實踐應用於一體的全面性人才,可以在學習中不斷地提升文化情懷與自身素養,並能夠滲透到工作實踐中,影響社會。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學習文學史、哲學史等社會科學知識,它的精神價值一直對人內心的修習產生重要作用。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

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我國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培養了無數學者與優秀人才,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深化課程,開始涉及到互聯網、對外交流等方面,擴大了專業學習內容。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是針對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進修學習,中外世界文學、哲學、歷史等方面是課程必修內容,而隨著時代進步,這些文化信息越來越多,理論知識也越來越廣,所以,專業人才技能也隨之進步。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長久積累文學、歷史、哲學等知識,使得學生自身文化思想層面高、文筆扎實、思維跳躍,在寫作、分析、引經據典方面優越於其他人。

二、人文應用型人才

應用型人才包括諸多方面,人文應用型人才只是其中一個分支,主要就是針對文學素養高的人文科學方面的人才。人文應用型人才有兩大特點:一是文學素養程度高,精神價值高於物質,將我國特有的百家思想和西方自由平等尊重的思想集於一體,提倡新的文化思想素養;二是針對我國提倡的“人才需要 社會實踐 ”觀念,應該將自身專業技能用於社會實踐,並能在社會實踐中將優秀的人文精神感染給身邊的人,通過“滾雪球”的方式將這種優秀的人文思想傳播給社會,對社會造成良好影響,改善社會不良風氣。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人文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培養對象,需要將自身的技能在社會實踐中體現出來,人文知識是人精神層面的慰藉,而應用於實踐便是人的精神產物,需要有良好的培養模式才能將精神與實踐相結合。

三、培養模式

(一)課程改革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人文素養和知識技能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可以保證精神境界的教育。所以,課程設置應該多開設實踐應用課程,確保學生人文精神的學習有用武之地,而不再只是存在於腦海心間。現代社會注重的就是人才的實踐能力, 經驗 豐富的人與初出茅廬的學生肯定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課程向實踐改革是必需的,可以多增加學生專項能力寫作、古典文學演講、 辯論 等課程,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語言能力”“文學能力”突出出來。

(二)社會實踐

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大多從事編輯、寫作、文秘等文職工作,強調良好的文化底蘊,但是沒有經過社會的歷練,學生就不會懂得工作的性質。所以,在人才培養上,應該固定讓學生參加社會工作的實踐,比如假期去一些社區、機構、公司做兼職工作,既可以有工作經驗又可以提升實踐能力。

(三)多元化學習,專業性人才

漢語言文學專業包括文秘、新聞、教育等單獨模塊,在進行人才培養時,可以多方面學習,但是,術業有專攻,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對自己的發展前景進行規劃,進行專業培養。我國教育要求人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只有專業人才專攻其事,才能將自身能力完全施展。所以,在漢語言的學習中,文化知識的培養固然重要,但也要認清自身特點,將人文知識分門別類,針對自己精通的模塊專業學習,其他模塊輔助學習,這樣才能做好人文應用型人才。

四、結語

大眾對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印象就是文化素質高的文學人才,對於專業性能不夠了解,但應用型人才是時代發展的必需品,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必須在擁有文化素養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各項技能才能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更有優勢。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需要不斷開拓新思路,增強全方位的人才培養模式,增強自身人力資本,更好地適應社會要求。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篇二

《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策略 》

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各行各業對創新型人才都有非常大的需求。但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仍缺少一定的創新能力,需要對其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因此,需要對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在創新方面的問題進行改正,從而提升其創新能力。

1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基本現狀

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基本狀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第一,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性。當前一些大學不能根據時代發展變化,及時對教材進行調整,致使教學內容老套;第二,缺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識。當前一些大學教師仍是上完課就走,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利於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增強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

增強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對於漢語言文學的利用與開發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都呈現出一定的問題,需要對其進行調整和改進。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無異於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添加了生機,給漢語言的利用與開發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第二,有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學生在養成創新意識以後,會有增強其實踐的動力,進而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得到鍛煉。

3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 措施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豐富與完善,對教學環節的改進,以及增強學生創新意識,關注學生的感受三個方面著手,只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了自主創新的意識,才能有效推動學生的實際行動,使其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3.1完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內容

漢語言專業學生需要具備的 基本素養 之一就是擁有審美能力,尤其是體現學生人文素養的文學審美。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關繫到其對專業知識學習的敏感度,對其未來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高級文秘需要具備的特質之一就有審美能力,因此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專業課中,文學理論課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主要課程之一,對於學生對於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具有重要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學生的 興趣 愛好 ,選擇恰當的文學作品對作品中的語言運用、技巧的使用等進行鑒賞分析,進而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在班級組建討論小組等形式,增強學生對該方面內容的興趣,促使學生有意識的增強自身的審美能力。

3.2豐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環節

助理、教師等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將來主要從事的職位,這就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然而在實際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對於學生能力的培養卻缺乏一定的重視,因此要求對其進行一定的改革創新,強化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得到一定的重視,促使其具備工作中應具備的能力。例如,現代漢語教師在上課時,不要僅僅局限在教材之上,而是應該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超越教材。由於大學中通常都會有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學生,因此在發音上也會存在差異。教師就可以利用這種情況,在將中國七大方言時,分別選取代表,讓學生自己體會感受,各地方語言的不同,從而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或者教師可以在班級組織一次 作文 比賽,針對學生中的病句等問題進行講解,從而幫助學生增強對學生語言交際等能力的培養。

3.3關注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感受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需要較高的寫作能力,寫作能力不僅是學生專業能力的體現,更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反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的專業素養,從其寫作水平就可以體現。因此,學校在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寫作方面的力度一定要加強,為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第一,提升學生的理論修養。在培養學生的理論修養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豐富學生的閱讀量等方式,增強學生的思想深度與高度,使其在閱讀分析以後,理解 文章 的內涵;第二,加強學生的用詞的准確度。當前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存在詞彙量貧乏,並且不能正確使用使用的現象,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這種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從而改善當前這種狀況,使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做到用詞精準簡潔;第三,加強對學生語法的掌握。當前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語法的過程中,仍不能有效的掌握其中的使用 方法 ,需要教師根據班級學生對語法掌握的實際狀況,採取有效地措施與方法,加強對語法的學習,從而使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能夠靈活使用語句,降低出錯率,進而增強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各大高校都有的專業,其在高校中所佔的比重也是不容小覷的。但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教學中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需要不斷對其進行改進。為此,各大高校應該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教學進行調整,通過對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的改變,增強學生的創新的能力,使其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

有關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推薦:

1. 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2. 關於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

3.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例

4.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精選範文

5. 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6.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

熱點內容
大阪大學的知名教授 發布:2025-01-25 01:32:49 瀏覽:355
泰安到濟南大學城 發布:2025-01-25 01:32:35 瀏覽:552
南京理工大學電力電子技術考研真題 發布:2025-01-25 01:28:17 瀏覽:969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 發布:2025-01-25 01:26:41 瀏覽:422
吉林大學張輝教授 發布:2025-01-25 01:25:59 瀏覽:184
甘肅聯合大學附屬中學 發布:2025-01-25 01:23:38 瀏覽:468
暨南大學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發布:2025-01-25 01:22:53 瀏覽:255
大學風水學專業 發布:2025-01-25 01:22:01 瀏覽:770
四川示範大學研究生考試 發布:2025-01-25 01:19:46 瀏覽:983
暨南大學附屬弟一醫院精神心理科 發布:2025-01-25 01:18:59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