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史本科畢業論文
❶ 關於李鴻章3000字論文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多方面寫出對李鴻章的看法。
作為清末重臣,中興元老,中國工業革命當之無愧的先驅——李鴻章。甲午戰爭後,窮兵黷武的明治維新成了文明的代表,而你推動的以民生為本的洋務運動反而被國人貶為「維護腐朽制度的嘗試」,不知道那時你的心情如何。
封建王朝日趨末落,中國早已脫離世界發展的軌道,獨自做著離心運動。多少靈魂在無奈中麻木,而你號召先進的知識分子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面對動盪不堪的政局,你完全可以逃之夭夭,亦或以死明志,得一精忠愛國的芳名,但你沒有,是說你太天真還是太蠢,偏偏要在兵荒馬亂的時局中「逞強」。
也許你知道,死亡對於一個落後的民族而言無濟於事,撥開民族的陰霾才是重要之事。於是你操並中帶練海軍,創建北洋艦隊,用微弱的力量與外敵抗爭,開啟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上天並不憐憫你,甲午戰爭成了你的滑鐵盧,讓你聲音狼藉。不久後,朝廷需要你了,任你為「議和全權大使」,赴日商定協議。
難道你不知道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會讓你成為百姓的「公敵」嗎?你的付出最終換來的是滿天唾沫,聲聲刺耳的「賣國賊」、「亡國奴」將你罵得無處遁形。其實當時的晚清如同一間「破屋」,而你就是那裱糊匠,東補西貼,既不能將破屋推倒重建,也不能將其修好,最後那殘局還是需要你來收拾。問問歷史,過客匆匆,多少人懂你?
梁啟超評價你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之遇……一言蔽之,則以李鴻章為中國獨一無二之代表人也!」美國總統格蘭特稱你為當時世界上四大偉人之首。我不了解你的過去,不敢隨意評價你,但我知道議和主意起於慈禧,割地賠款也經朝廷同意……最後你卻要承擔如此深重的責任。
真的,太多的無奈讓你成為眾矢之的,太多的傷痕讓你體無完膚,撥開歷史的迷霧,依舊可見你錚錚的愛國忠魂。是功是過?是對是錯?或褒或貶?或悲或喜?這一切早已培衡化作縷縷青絕蘆煙,可歷史的那片星空卻因你變得糾結、美麗。
❷ 本科歷史畢業論文什麼題目好寫點
本科歷史畢業論文的題目,我們肯定還是常規論點要好一些,比如說這個經濟對政治的影響,比如說那個人的遷徙情況,這些都是歷史的,這個考察當中比較重要的方面,而且也是論述比較多的,容易寫出論文來
❸ [image]20 本人歷史專業學生,由於實在是想不到好的論文題目,求畢業論文選題,謝謝大家了!
1、春秋戰略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 2、試論戰國時期商業發展版 3、韓非的社會發展觀
4、秦朝權的思想統治政策 5、淺析秦漢經濟的特點
6、試析中國封建社會「重農抑商」政策
7、漢代的思想統治政策
8、兩漢時期匈奴敗退的原因探討 9、試論王莽的私屬改制
14、試析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結構對資本主義萌芽的影響 15、試析長安城的歷史演變過程 16、試論唐代官府手工業發展的原因
23、唐代河東道縣令的出身
24、五代時期南中國經濟發展及條件 25、《太平廣記》中的再生觀念
32、中國商業經濟的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因素 33、試論歷史上交通運輸與經濟都會發展的關系 34、略論明代鹽商資本的形成與發展
39、如何看待清朝前期的「盛世」 40、乾嘉學派的史學成就及其影響 41、禮儀制度問題的探討
55、明代皇莊經濟對社會的影響 56、明代宦官專權的階段性論述 57、中國古代宰相開府輔政制度
我寫得是近代杭嘉湖地區的教會職業教育[qq:13]
比較偏的選題
❺ 法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
中華法系的終結和中國法制的現代化,尋根溯源,始自清末沈家本主持的法律改革。此次改革是在全面揚棄中國法律傳統,全盤引進西方國家立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單從形式上看,毫無疑問,這次中國有史以來開天闢地第一次的大規模法律移植活動是卓有成效的:自成一體、源遠流長的中華法系在國家法的層面上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六法為中心的西方現代意義的法律體系,中國法制乃以此為契機,開始了向現代化的轉型。沈家本也因此而獲得了後世的持久贊譽和推崇,被譽為「中國法律現代化之父」,著名學者楊鴻烈稱其為「有清一代最偉大的法律專家」,「中國法系全在他手裡承前啟後,且又是媒介東西方幾大法系成為眷屬的一個冰人」。
然而,無論從主事者的初衷還是最終的結局看,改革的結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之外。它不僅未能挽救風雨飄搖的清王朝,相反地加劇了晚清政局的動盪。而如果對這場改革賦予更多現代意義的解讀,把它視為中國百年現代化運動的重要方面和部分,或者視為中國法制現代化開端的話,那麼,其得失的評價將會變得十分的復雜和困難,而現有的流行的結論總給人以失之於簡單和膚淺之感。眾所周知,清末修律是在歐風美雨催化下發生的,原非中國自身社會發展的自然訴求,復被用作擺脫內外困境、實現政治功利目標的工具,宛若揠苗助長的父母蔭庇下的早產兒,難以保證其心智健全、肢體完好。由於它超越了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階段,失之空闊而缺乏適用性,從而使法制的現代化建築於流沙之上,不可避免地流於形式而無法得到持久的支撐和生命力。先天的不足,加上後天的乏力,直接導致法制移植和建構過程中非制度層面意識、精神因素的缺失,從而在本土化過程中遭遇困境和悖妄,而這一切都可以從清末改革那裡找到其淵藪:正是由於這一改革與生俱來的缺陷和失誤,註定了由沈氏肇端的中國法制現代化之路的曲折和坎坷。
清末修律的成果並不曾因清室覆滅而化為烏有,從形式到內容,它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民國初造,其立法建制即以修律的成果為基礎,其後,中國法制建設在多次狂風暴雨的社會變革間歇艱難前行,經歷了取法日德,到以俄為師,而後兼采英美的近百年發展道路,這一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乃是清末法律移植運動的延續。因而,它的成與敗、得與失無不濫觴於清末修律。從更廣闊的范圍看,沈家本主持的法制現代化運動是整個民族國家現代化的縮影和重要方面,它與政治、經濟的現代化息息相關、不可分離。重新審視近一百年前發生的這場改革,以明其得失利鈍和發展流變,無疑是法律史上一項饒有趣味的課題,且對未來的法治現代化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一
與中國歷史上的變法運動不同的是,清末律改革運動根源於西方先進文明的沖擊。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經濟、政治、文化解體和制度性危機,救亡圖存是當時朝野上下一致的呼聲,而變法修律則是清廷再三權衡猶豫之後作出回應的重大舉措。盡管如此,如果簡單以沖擊———回應模式描述清末修律與外來因素的互動關系,仍不足以揭示其內在的必然性,也無法解釋在其整個過程中出現的諸多現象。歸根結底,改革還是中國社會自身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仍然不能擺脫傳統思維模式的制約,因為我們從修律的指導思想以及具體方案的選擇這兩個具有根本意義的問題上,發現的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傳統模式的明晰可辨的印跡。
早在1865年11月6日,英人赫德(Robert•Hart)即撰《局外旁觀論》,向清政府提出學西人器物長技、整頓財政、加強外交三項建議。總理衙門認為「中外情形尚能留心體察,然究系局外議論,且亦非急切能辦之事」而予擱置。後英駐華公使參贊威妥瑪(Thomas•F•Wade)著《新認略論》並照會清總理衙門,其中言及「借法興利除弊」等事,希望清政府改弦更張,有所作為。總署認為其意似在借故尋釁,欲有事於中國,遂將該文並赫德氏前文發交各省督撫,「勿論成見」,詳慎籌劃。各省督撫反應不一,如左宗棠即認為此不過是英人慾借變法控制中國內政外交以取得在華優勢地位,雖出於惟利是圖之心,但於我有利無害,不妨採行之。江西巡撫劉坤一更借題發揮,主張改革科舉。他們代表了一部分掌握地方實權的洋務大員的觀點。事實上,英人的目的無非是希望清廷順應世界大勢,修法制律以促進和保護其在華商業利益,但由於英人建議未涉及具體措施,流於空泛,故而在清廷內部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也可見中國此時尚抱著天朝上國的虛驕之心,對西政認識尚停留在表面和皮毛,雖然有地方實力派推動的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自強運動,但多限於制船造炮,未遑顧及和留意政治法律層面。同治六年十二月(1867),英公使致函清廷,建議設立新法,整頓舊基。總署回復「依照西洋制度,自致強盛,如時事大局情形無礙……亦甚願意」。可見,清廷在制度變革上態度曖昧,一方面對傳統盲目自信,對改革心存疑懼;同時又迫於世界時勢,懾於列強淫威,不得不虛與委蛇、敷衍搪塞,若非「時事大局」所迫,萬難有所變易。[2](P4)
自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國際局勢趨於平靜,出現了較長時間的中外相安的局面,洋務派主持的自強運動亦成績斐然,中國甚至擁有了近代化的海陸軍。正當清廷陶醉在「同光中興」的幻夢中時,日本已經率先邁入了現代化的門檻。日本於19世紀50年代由美國人柏利率先叩開國門,此後列強紛紛跟進,訂立商約,通商貿易,了無滯礙。日本也自覺自願,以全盤西化為救亡自強之方,不料倏忽數十年間,卓然崛起於東方,竟與列強分庭抗禮。中日甲午一戰,清廷強大的北洋水師竟傾覆於一旦,於是朝野震動,而停留於器物層面的洋務運動也因之而宣告失敗。敗於日本的奇恥大辱讓有識之士警醒,於是乎輿論也為之一變,皆言變法方可強國,守制足以喪邦。中國之積貧積弱非但是器物不如人,如在民法典制定以前,大清民律草案一直是各級審判廳審理民事案件的法律淵源,其後民法典的制定亦以之為藍本,學者多將其作為解釋和適用民法典的立法史資料而予以引用。更是制度不如人,這個結論漸成輿論界的共識。日本成功的經驗成為了維新人士吁請變法的借口,這對清廷後來決意改弦更張、變法改制不乏推動作用。
治外法權的喪失,乃是修律最直接的導因。1842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最先認可了領事裁判權,爾後列強紛紛援例並不斷擴大其范圍。就清廷而言,司法主權的喪失,無論如何也是一件顏面失盡的事情,故其設法收回權利之心尚存。當時輿論大凡涉及修律之事,無不以之為托詞。而日本在大改法律之後成功收回治外法權的先例,無疑給清廷以巨大的觸動。1902年中英條約就這樣寫道:「中國深欲整頓中國律例,以期與西國律例改同一律,英國允願盡力協助以成此舉。一俟查明中國律例情形及其審斷辦法及一切相關事宜皆臻妥善,英國即允棄其治外法權。」[3]列強的承諾是個誘餌,對當時倍感屈辱的朝野上下而言,很難不為之動心。
毫無疑問,上述兩大因素對促成修律意義不菲。但對清廷而言,任何的恥辱都無法抵銷對政權安危的憂慮,如何維持統治乃是他們的頭等大事,一切變革如果危及政權本身,都將不可能得到認可。從這個意義上說,張之洞的「中體西用」說的提出,乃是最終決定修律的根本原因。作為洋務派後期的首領和重要的封疆大吏,張之洞在晚清政壇上的影響舉足輕重,其「中體西用」的思想充分體現在他撰寫的《勸學篇》中。在這篇以「會通中西,權衡新舊」為宗旨的文章里,張之洞將法制劃歸為「用」的范疇。「夫不可變者,倫紀也,非法制也;聖道也,非器械也,心術也,非工藝也。」[4]法制與器械、工藝等量齊觀,這與中國傳統社會根深蒂固的法律工具論不謀而合。於是,在「中體西用」的大旗下,法制的變革漸被視為一件無關宏旨的事情,一種與歷朝歷代的變法相類似的措施而已。《勸學篇》在當時曾名噪一時,影響極大。清光緒皇帝覽後,認為「持論平正通達,於學術人心,大有裨益」,且命各省「廣為刊布,實力勸導,以重名教,而杜卮言」。[5](P6)晚清變法改制,無不畏手畏腳,虛應輿論,惟修律一事放開了手腳,動了真章,這與張之洞的上述言論大有干係。
二
除張之洞外,一些封疆大吏以及其他洋務派首領對推動修律也不乏積極的貢獻。在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的過程中,一批漢族地方官僚得以進入統治集團上層,並形成地方的實權勢力。典型者如曾國藩,清廷曾授權其直接統轄江、浙、皖、贛四省軍務,中央「不加遙制」。他們編練團練(如曾氏兄弟左宗棠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掌握了私人武裝,並由於他們在鎮壓農民革命、籌辦洋務和對外交涉中的出色表現,他們在清統治集團中的地位也隨之提升,影響力不斷擴張。在人事方面上,中央有李鴻章為督辦政務大臣,地方的張之洞、劉坤一等人「亦著遙為參預」。這批封疆大吏大多是既接受傳統儒家教育又不乏精明干練的實際經驗、注重實效、力主變法的實權人物。他們對現實體制存有憂慮、對清朝宗室貴族獨攬中央大權不滿,因此積極主張變法自強,謀求國家富強以挽救危局,鞏固和擴張自身勢力。同時,在洋務運動發展過程中,他們直接或間接參與了現代意義上的工業企業的創辦(如江南造船廠、漢陽鐵廠等近代著名企業),與新興民族資產階級、官僚買辦階級接近,實際充當了他們在政治上的代言人,因此,他們的變法呼聲也反映了扶持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要求。他們的開明態度使他們區別於盲目排外、故步自封的保守派。同時,在與清廷的密切關系和堅持中體西用的溫和路線上,他們又有別於主張激進改革的維新派。庚子事變後,頑固派被清算,地方實力派成為清廷的依靠,得以對中央人事任免和內外決策施加影響。這正是變法改制的最佳時機1901年,張之洞、劉坤一在上清廷的三道籌辦新政折中,詳細闡述了在行政、軍事、法律、教育諸方面進行改革的構想,而清廷也試圖通過改弦更張,推行改革,樹立求新求變的形象,內安輿情,外示好於列強,同時以改革為借口,重新進行權力配置,加強中央集權,實現軍令、政令的統一。
誠如前文所述,在鎮壓農民運動過程中,地方督撫乘機坐大,獨攬地方大權,對中央決策施加影響,以至中央對地方控制削弱,尾大不掉之勢已顯。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東南諸省督撫對清廷的宣戰上諭陽奉陰違,置身戰事之外,乃有東南互保之議,雖然此為西太後議和留下餘地,但也增長了清廷對地方勢力的疑慮,只是迫於內外形勢,未敢有所舉動。所以,作為清廷而言,試圖通過此次新政,不著痕跡地重樹權威,乃其秘而不宣之隱衷。清廷1910年2月7日頒布《法院編製法》的上諭中雲:「……以前部院許可權不清之處,即著遵照此次奏定名節切實劃分……嗣後各審判衙門朝廷既予以獨立執法之權,行政各官即不準違法干涉。」[6]於此已見端倪。職是之故,實力派的變法主張得到了在內外交迫下急於尋找出路的清廷的首肯和支持,認為「事多可行,即當遵照所陳,隨時設法,擇要舉行」,[7]並責成二人「慎選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數員到京,聽候簡派,開館纂修」。[7]沈家本遂由袁世凱、張之洞、劉坤一聯名保奏,揭開了清末修律的序幕。
沈家本一經奉旨修律,便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一前無古人的事業中去,幾年之內,進展神速,不僅率先廢除了舊律中不合於現代潮流的酷刑和肉刑,而且在短時間內頒布或編訂了大量新式法律,主要計有:1906年奏進《刑事民事訴訟法》(未通過),1907年奏呈《大清新刑律草案》(1910年頒行)、《法院編製法》(1909年頒布)和《違警律》(1908年頒行),1908年編訂《大清現行刑律》(修改後於1910年頒行)和《商律》(次年奏進),1909年頒布《國籍條例》和《禁煙條例》,1910年奏進《刑事訴訟律草案》和《民事訴訟律草案》,商部編訂了《大清商律草案》,1911年奏進《大清民律草案》。自新律編訂之日起,新舊兩派之間的斗爭就一直不曾停歇。如在制訂訴訟法過程中,即發生了法理派和禮教派的激烈論爭。地方督撫反對訴訟法頒布的重要原因是訴訟法一旦頒布,則必然帶來司法機構的相應改革和調整,有可能觸及實權人物的既得利益,從而削弱他們手中的權力。沈家本首先選擇制訂訴訟法作為「改變舊律、修訂新法的第一著」,這首先是出於訴訟法本為中國傳統舊律所無,且不涉及實體利益,阻力較少的考慮。同時也與沈家本認為中國刑獄冤濫,皆因缺乏程序性保障和制約,遂使貪官胥吏得以上下其手,出入人罪之故有關。他認為欲變舊律,「尤以刑法為切要」,而欲變刑法,須先從程序入手,「查諸律中,以刑事訴訟律尤為切要,西人有言曰:刑律不善,不足以害良民,刑事訴訟律不備,即良民亦罹其害」。但是,新訴訟法激起了地方督撫的強烈反對,其中以張之洞最具有代表性。張於草案奏進的次年即上《復議新編刑事民事訴訟法折》,認為:該草案「襲西俗財產之制,壞中國名教之防,啟男女平等之風,悖聖賢修齊之教」。他認為新法應當與中國國情民俗相適應,量為變通。而且以中國目前情勢,自司法官以至律師、陪審員、證人等,皆缺乏專門道德,只會使「訟師奸謀得其嘗試」,「到堂陪審者,非干預訴訟之劣紳,即橫行鄉曲之訟棍」,如不顧中國實際,則新法只能變為具文,無補於事。[8]應當承認,盡管帶有保守的偏見和利益的爭奪,但張氏言論也確實擊中了修律的要害,即過分注重引進外國典章制度而忽略了國情,在當時的中國,這樣一部「時髦」的法律與依然故我的社會現實之間缺乏相融和契合的基礎,這也決定了此次修律的最終結局。近人楊元濟氏反思此次修律得失時,即認為「溯自前清變法之初,醉心歐化,步武東瀛,所纂民律草案大半因襲德日,於我國固有之民事習慣考證不詳,十餘年來不能施行適用。」這種說法在奏進《破產法》時達到了印證,當時戶部與代表民間新興經濟勢力的滬京錢商即在破產財產的分配次序上發生爭議,致使新法廢止。再如1908年志田鉀太郎擬定的大清商律草案也由於農工商部以其直接抄襲日德商法,不合國情為由而未能通過。從某種意義上說,反對派的意見是對的,因為「中國名教」與西方法律的精神冰炭不能同器,「徒襲皮毛」的抄襲條文,其後果不幸被反對派所言中。這也是中國法律現代化的悲劇之源。三
1902-1911整整十年間,沈家本在修律大臣任上直接主持和具體參與了修律的全過程,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精深造詣、對中國政治現狀的深刻體察和兼收並蓄、變法救國的胸懷使他得以擔負這一歷史賦予的重任,並取得了巨大成就———盡管是短暫的和有局限性的。同時,沈家本個人的知識背景和素養不足以使他成為一位真正的法律變革運動的領袖他對西方法律的誤讀和認識的局限也直接影響了這場法律變革的氣質和命運。
1902年,沈家本與曾留學英倫的伍廷芳一起被任命為修律大臣,這種傳統加西學的組合本身就具有象徵性。沈氏出任修律大臣固是張之洞等人鼎力保舉的結果,但也確實是眾望所歸的不二人選,在眾多或激進或保守而不切實際的人中,他溫和而不偏激,務實而不虛誇。更重要的是,他是這一領域無可爭辯的專家,他對中國刑律造詣精深,在清統治集團中聲譽早著。他一方面具備了中國傳統律學的深厚功底,一方面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難能可貴的是,他在痛感國家貧弱、民族衰微之餘,能清醒認識到西方富強之源,主張「有志之士當討究治道之原,旁考各國制度,觀其會通,庶幾采擷精華,稍有補於當世。」[9]他以日本為例,闡述變法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光明前途:「日本舊時制度,唐法為多,明治以後,採用歐法,不數十年遂為強國」。[10]他的學習西方是立於富國強兵的愛國主義願望之上的。在政治立場上,他主張變革,同情維新派,對維新失敗感到「慘矣哉,痛哉」,並總結經驗教訓在欲速則不達,中國數千年之積弊,非一朝一夕所能根除。因此,他傾向於漸進、溫和的改革。他還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與新的異質文明的對接點,甚至認為中西法律之間形異而實同,即都貫穿著「仁」。他從仁這個溝通中西法律的精神支點入手,辯白變法並非以新法亂政,西法的要旨皆可為中國舊學所涵攝,「各國法律之精義,固不能出中律之范圍。」[11]他鼓吹在中國實行法治,認為當今之世,「法治之說洋溢乎四表,方興未艾」,[12]實行法治實是中國富強之根本。遺憾的是,盡管他認識到西方的法治原與中國法家不同,「申韓之學,以刻核為宗旨,恃威相劫,實專制之尤。」而「泰西之學,以保護治安為宗旨,人人有自由之便利」,[13]已經初步接觸到了問題的實質,但他與當時許多主張變法維新的知識分子一樣,對法治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和靜態觀察的層面,不能從精神本源的高度去認識和理解法治,從而就不能意識到法治與中國名教的沖突和對抗,進而也無法看清他領導的修律運動的死穴之所在。
作為身處新舊交替時代的歷史人物,舊的思想不可避免地要在他身上打下烙印,在主張兼收並蓄各國良法的同時,他又強調「舊不俱廢,新亦當參,當能使新律融會貫通,一無扦格」,「當此法治時代,若但征之今而不考之古,但推崇西法而不探討中法,則法學不全又安能全面通之,以推行於世?」[14]這里沈家本強調變法應適於中國國情,避免生搬硬套「以推行於世」固然值得贊同,但是何者當廢,何者當參,沈氏既沒有給出一個標准,也沒有作出成功的實踐。深厚的儒學修養和常年治獄的經歷,使他保有對中國舊的法律傳統的偏好和留戀,從而未能徹底擺脫傳統思想的桎梏。這種進步性與局限性的並存,使其所主持的變法既超出了清廷的預期,在許多方面帶有時代的先進性,同時又帶有重大的缺陷和失誤,在與傳統分裂的道路上不可能走得太遠。同時,作為一個務實的和懷有忠君觀念的舊官僚,他深知能否獲得清廷的支持是變法成敗的關鍵,因此在立法意旨上也亦步亦趨,與之保持一致,而在實際修律過程中,往往屈從於守舊勢力,不得不違心地做出這樣那樣的讓步,變法得其人而不得其時,這是他的局限也是他的悲劇。盡管這可歸咎於其個人認識的局限,但究其根本,則總歸是由其所處的客觀現實環境所決定的。
四
反思清末修律之得失,一個很方便的參照系是日本。鑒於日本近代法制變革的相對成功,我們不能不正視並回答這樣一個問題:近代以來,日本與中國面臨的挑戰一樣,變法圖強的起點也相似,何以日本能藉明治維新一蹴而就,法律現代化之路看起來較中國平坦得多?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日本之所以能在短短數十年間跨入現代化國家行列,當得益於日本民族傳統價值觀念的優勢,進而歸結為海洋性國家與大陸性國家氣質和經驗迥異使然。這種說法固有所據,但似乎忽略了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這一決定性因素。其實,日本法律移植之所以順利,首先得益於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諸條件的相對成熟,也得益於日本在移植外來文明的時候成功地對自身土壤進行了改造。傳統日本雖與中國同屬儒家文化圈,但其具體社會結構和發展道路卻又具有自身的特點而區別於中國的具有高度同一性的禮俗社會。早在明治維新前夕,日本的社會結構發生一系列巨大變化:國內組織已高度商業化,各大名為保證物質供應而實行的「樂市」和「樂座」政策基本奠定了全國性的商品流通和供應格局並造成了體系間的緊張關系。商業城市大量涌現,出現了強大的商人和商業組織,如販賣農作物的「藏元」、「諸仲間」(商會)、「問屋」(批發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得到了巨大發展並日益滲入農村,加速了小農經濟的破產和解體。作為舊經濟體制支柱的武士階層也發生質變。在政治方面,日本長期存在的二元政治威權(天皇名義下的幕藩體制),導致天皇威福下移,地方分權得以發展,從而維新只需對既成事實給予承認即可,表面上看似勇猛激進、雷厲風行,實則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新制度之組織加諸新經濟結構長期的演化,而並不僅僅是少數人的卓越才幹或是獻身精神所能造成的奇跡。相較而言,傳統中國雖經受西方文明浸潤,但其為時既短,廣度和深度亦自有限。一方面是少數大城市(如上海、廣州等)的高度繁榮,另一方面,城市之外的廣大農村卻仍維持著千百年來的舊習。整個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觀念等各個領域,均不曾發生深刻的變化,以支撐起脫胎換骨的法律移植。尤其是,中國欠缺的是思想意識形態領域的啟蒙運動,不曾經歷類似於日本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波及全國的「自由民權運動」。也許,全民性的啟蒙對一個國家政治法律的真正變革具有決定性意義。
我們今天回顧歷史,將清末修律納入整個國家現代化的視野之中來考察,應該能夠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其一,統治者的動機與目的,是制約任何政治法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清末修律是內外交迫之下統治者所做出的一種姿態,以作為挽回人心或是實踐私利的應急性策略措施,並無真心貫徹的誠意。民族主義激情、個人野心和偏見摻雜其中,使得這場改革泥沙俱下、魚龍混雜。顯而易見,在這場由上層和少數知識精英一手包辦的自上而下的政府推進型改革中,法律僅被視為一種器物,一種治理工具,這樣建立起來的新法制自然缺乏基礎和生命力,也難以獲得普遍的接受和認同。同時,對變法動機的懷疑和法律工具主義的傳統也導致民眾對法律本身的正當性的質疑。其二,變法超越了時代的進程。法律作為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結構和現實生活的確認和宣示,它是向後看的,具有滯後性。而變法修律機械照搬西方制度,試圖模仿西方數百年來動態演化的靜態結果,以泰西資本主義之良法,移用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實寓有以法制推進經濟、政治改革,塑造現代化社會的深意,殊不知往往有本末倒置之害。在社會急劇變化的轉型期,大規模立法建制,不但束縛了手腳,也損害了法律的權威和穩定性,進而危及對法制信仰的培育和養成。其三,變法失之倉促,在變法時機的選擇和具體操作上操之過急,「數百年之舊說,千萬人之陋習,雖極愚謬,積久成是」(楊深秀語),決非一朝一夕所能輕易改變。以中國地域之廣、人口之眾,建法立制,更需深思熟慮、通盤籌劃以求周全。而此次改革專注於典章制度而忽略人心風習,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忽視系統和配套改革,僅僅滿足於表面上的冠冕堂皇,未能在基層結構中創造一種「各因素能相互交換的局面」(黃仁宇語),在銳意革新的同時不可避免對於傳統社會價值體系的留戀和回歸。改革作為新政的重要組成部分,雖有仿行立憲、官制改革相輔,但缺乏內在聯系和呼應,雖各有成績但無法在整體上溝通,中間頗多窒礙難行之處,或不合於國情,或拘泥於舊法,難收實效。以上三端,決定了變法乃至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命運從一開始就已註定,非人力所能挽回。
在現代化仍然是中國發展的主要任務和現實需求的情況下,(依照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部署,中國現代化的實現,當是本世紀中葉以後的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百年前沈家本所面的使命及其困擾,在今天依然擺在國人面前。今之學者,對百年前的這場改革雖評價不一,但對主持這一千年變局的沈家本及其同事們卻不能不抱有某種超越時空的同情和敬意,分享著共同的焦灼、困惑和痛楚。西哲有雲:「在一般法律方面,欲平衡一大國或社會,……乃極為艱巨的工作。任何人間才子,盡管博學多能,亦不能僅靠理性與沉思可以期冀完成。在此項工作中,必須集中眾人的判斷,以經驗為先導,靠時間以完善之。在其初次實驗中,不能超越發生的錯誤,須由實踐中感到不便時加以改正。」如果缺乏一種廣闊的歷史眼界和對吾國吾人的真切關懷,那麼對於吾輩學人而言,欲「踵武前賢,繼續沈氏事業,實現法治於中國」[15],恐怕也將是一種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吧?
[參考文獻]
[1]楊鴻烈.中國法律發達史.[M].上海:上海書局,1990.
[2]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
[3]中外舊約章匯編(第二冊)[M].
[4]勸學篇•變法[M].
[5]德宗景皇帝實錄(卷四二一)[M].
[6]劉偉.清末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調整[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4);王霞.地方督撫與
清末法制變革[J],人文雜志,2001,(4).
[7]清實錄•光緒朝[M].
[8]李政.中國近代民事訴訟法探源[J].法律科學,2000,(6).
[9]寄簃文存六•政治類典序[M].
[10]寄簃文存•歷代刑法考•新譯法規大全序[M].
[11]寄簃文存•刪除律例內重法折[M].
[12]寄簃文存•歷代刑法考•重刻明律序[M].
[13]寄簃文存•歷代刑法考•法學名著序[M].
[14]寄簃文存六•薛大司寇辭稿序[M].
[15]梁治平.憲政譯叢(總序)[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❻ 本科法學方面畢業論文範文參考
法律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學專業的人才培養也越來越重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本科法學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本科法學畢業論文篇一:《國內私立法律的歷史發展道路》
[摘要]近代中國私立法律 教育 經歷了由嚴禁到准允的轉變,打破了官辦法律教育的專制壟斷體制,為這一時期法律教育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其從無到有,大量涌現,很快就遍布全國,並在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中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理念。其辦學理念的時代意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辦學主體觀念的轉變;二是教育體制的完備;三是教學內容及形式的改善。在其一波三折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識的價值和特點,啟示著我們進一步認識法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基本問題。
【關鍵詞】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辦學理念;現代化
中國傳統教育向來是官學和私學並存,及至近代中國的大學教育仍承襲了這一傳統。但近代中國新式法律教育在清末一度是被官辦學校所壟斷的,後因立憲形勢緊迫才開通禁令。就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而言,其經歷了由嚴禁到准允的轉變。私立法律教育從無到有,再到大量涌現,並很快遍布全國。雖打破了官辦法律教育的專制壟斷體制,在近代中國新式法律教育辦學主體上增加了一種新形式,是對官辦法律教育的一種補充,為這一時期法律教育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毋庸諱言,由於其發展中呈現出泛濫成災的趨勢,也產生了一些消極的影響。本篇擬以辦學理念為視角,探索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發展,並 總結 其正反兩方面的歷史 經驗 和教訓。
一、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辦學理念
近代中國的新式法律教育是伴隨著法律制度的變革發展起來的。寫作論文在清末法制改革中,為適應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清政府不得不把法律人才的培養和法制變革緊密結合起來,開始以西方資產階級法學教育的思想、 方法 來培育法律人才。但在其起始階段,私立法律教育並未納入清廷政策的許可范圍。1904年的《學務綱要》明令規定:「私學堂禁專習政治法律」。直到1910年清廷才明令准辦並推廣私立法政學堂的設置。此後,私立法政學堂從無到有到大量涌現,很快就遍布全國,並在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中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理念。
第一,以養成專門法政學識,足資應用為宗旨。清末,由官治走向自治,在時人看來,「所有議員自治職員審判官吏,非有法政之素養不足以趨赴事機,需才既眾,自宜廣加培成以資任使,若專恃官立學堂為途未免稍狹」,需要另闢辦學 渠道 、擴大辦學規模,進而培養大批具有法學專門知識的人才,進入立法、司法、執法和行政部門。也就是在這一背景之下,1910年學部奏議復浙江巡撫折,准予私立學堂專習政治法律。同年,為進一步適應立憲形勢發展的需要,學部在改訂法政學堂章程的立學總義中.將此前的「以造已仕人員,研精中外法律各具政治知識足資應用為宗旨」,[2]改定為「以養成專門法政學識,足資應用為宗旨」。[3]這一培養宗旨的調整,不僅突破了先前「以造已仕人員」的局限,將招生對象擴大了,而且用「以養成專門法政學識」置換「研精中外法律各具政治知識」,很顯然較之前更強調法政學堂教育的應用性。
第二,取法日本法學教育模式,與官辦法政學堂整齊戈哇一。在1910年的《學部奏改定法政學堂章程折》中,雖明言「參考各國學制,擬具改訂法政學堂章程三十一條」,但無論是其課程體系設置,還是其課程所反映的教學內容大多都蹈襲日本,這一局面及至民初也沒有大的改變。為整肅私立法政教育,不僅在此前頒布的《學部奏議復浙撫奏變通部章准予私立學堂專習法致折》中規定,「各科課程、學生入學程度均按照官立法政學堂本科章程辦理」,而且在《學部奏改定法政學堂章程折》中又申令,此後京外新開的私立法政學堂,均按照此改定章程辦理。
第三,適應時勢變化的客觀需要,因時制宜調整辦學層次和規模。在《學部奏議復浙撫奏變通部章准予私立學堂專習法政折》中,為防範「趨於簡易,以滋速成之弊」,明令私立法政學堂「附設別科,惟不得專設別科」。但時隔半年之久,面對當時中學畢業生人數過少,各處法政學堂的正科難以正常開辦的實際困境,為應一時之需,學部認為「自應量予變通,准其先設別科,以應急需,俟將來中學堂畢業生漸多,再將別科章程廢止,¨做了應時變通的調整。及至民國二年,「各處法政專門學校紛紛添設別科,入學新生,動輒數百。考其內容,大率有專門之名,無專門之實。」學部為遏止流弊的發生,則嚴令「不得再招考別科新生」。同年,教育部又通咨各省,嚴令「所有省外私立法政專門學校.非屬繁盛商埠、經費充裕、辦理合法、不滋流弊者,應請貴民政長酌量情形,飭令停辦或改為法政講習所可也。」通過強化監督管理,關閉了一些條件不合格的私立法政學校。
第四,適當放寬辦學地點,使用統編的審定教材。1910年,清廷在解禁私立法政學堂之始,為便於監督,參照日本的做法,將私立法政專門學堂的辦學地點限於省會。但時隔不到半年,鑒於「按照光緒三十四年憲政編查館奏定逐年籌備清單,省城及商埠地方等處各級審判廳須於第三年內一律成立。則通商口岸須用司法人材實與省城同關緊要,自應將私立法政學堂限於省會一節,酌量推廣」,規定「凡繁盛商埠及交通便利之地,經費充裕課程完備者,一律准於呈請設立法政學堂,以廣造就。」[7]與此同時,學部基於「各國法政之學派別不同,各有系統,必折衷於一是,始可以杜歧趨而崇政體」的判斷,擬取京師法政學堂和京師法律學堂的各科講義,「慎選妥員審定刊行,以資研究而端趨向,庶於制宜通變之中,仍寓劃一整齊之意。」[8]在解禁私立法政學堂的同時,設想以頒發統一教材的辦法來加以調控。
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辦學理念集中體現了社會轉型對新式法律人才的需求,而由於私立法律教育本身是在轉型社會矛盾運動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在其發展的不同時期,其辦學理念自然不可避免地包含著某些它自己無法徹底解決的矛盾,清末民初私立法政教育的畸形繁榮就是其外在的表現。
二、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辦學理念的時代意義
任何時代的特定社會的教育,都是這一時代和特定社會的產物。寫作畢業論文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也不例外。其辦學理念所體現的就是盡可能滿足和適應時代和社會的需要。可以說,它既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構成。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產生和發展不僅僅表現在新式法律教育量的增加和擴展,更體現於其辦學理念的時代意義中。具體而言,其辦學理念的時代意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辦學主體觀念的轉變;二是教育體制的完備;三是教學內容及形式的改善。
在1904年《學務綱要》中,清政府出於對瀕危政治統治自救的目的,一方面,肯定了學習外國法律的重要意義,反對那種認為學堂沒立政法一科將啟自由民權之漸的觀點;另一方面,又「害怕學生們可能會反對它而鬧事,會蔑視皇帝的權威和不分輕重地一味堅持他們的權利」,極力詆毀人們談論民權自由,嚴令「除京師大學堂、各省城官設之高等學堂外,余均宜注重普通實業兩途。其私設學堂,概不準講習政治法律專科,以防空談妄論之流弊。應由學務大臣咨行各省切實考察禁止」,、法律教育完全官方壟斷而排除私人加入。[10]
但在新政浪潮的推動下,法律教育變革的風帆已經高高揚起,沒有任何勢力能阻止其前進的步伐,轉型社會的歷史推動著清政府不由自主地進行變革。1907年10月,清廷諭令在中央設資政院不久,又令各省在省會設咨議局,並預籌各府州縣議事會。接著,1908年7月22日頒布《咨議局章程》62條和《咨議局議員選舉章程》l15條,限令各省於一年內成立咨議局。新政的迅猛發展,要求打破官辦法律教育的專制壟斷體制,開禁民間法律教育.從而滿足社會變革對新式法律人才的廣泛需求。為此,1909年浙江巡撫增韞上奏清廷,要求變通部章,准予私立學堂專習法政。1910年,學部奏准「各省私立學堂專習法政,以廣教育而重憲政。」[11]自此,近代中國法政教育官方一統的壟斷局面徹底被打破,辦學主體走向多元化。
清政府由嚴禁私立學堂專習政治法律,到明令准辦並私立法政學堂的設置,這不僅在辦學主體上增加了一種新形式,帶來了辦學主體觀念的轉變,而且更重要的是辦學主體觀念一定程度的轉變也促進了教育體制的完備,法律教育的布局、層次和結構日趨復雜多樣。在私立法政學堂開禁之初,雖規定開辦地點應局限於省會,但此後不久,這一規定即被突破,私立法政學堂擴展到包括繁盛商埠及交通便利之地,官辦和私立法政學堂迅速地遍布全國。在1913年,僅江蘇一省就興辦了15所官辦、私立法政大學和法政專門學校,學生數為4742人。其中,私立法政大學和法政專門學校有13所。[12]
為配合法政教育的發展,1910年,學部參考各國學制,擬定了改訂法政學堂章程,出台了一整套法政教育的具體規劃。分設正科和別科,正科分法律、政治和經濟三門,均四年畢業。別科不分門,三年畢業。如因學生過少,正別兩科不能同時許設的,准其先辦一科。正科學生須在中學堂得有畢業文憑者,經考試錄取後,始准入學。別科學生以已仕人員及舉、貢、生、監,年在二十五歲以上、品行端正,中學具有根底者,經考試錄取後始准入學。每年級學生名額,按照各地方情形酌定,但每級至少在百名左右。[13]列官辦法政教育與私立法政教育並重政策的制訂,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以往法政教育偏狹的局面,推進了法律教育的大發展。
教育體制的完備要求教學內容的相應改善,其努力方向是進一步規范專業教學的課程設置,提升辦學層次。自清束至民國,學部(教育部)都與時俱進改革原有課程,增設新課,對於法律門(科)的應設課程作了詳細規定。在1910年的《學部奏改定法政學堂章程折》中,其明確規定:「從前所定法政學堂章程,其應修改者,約有三端:一日課程。當訂章之際,各種新律均未頒布,故除大清會典、大清律例之外,更無本國法令可供教授。今則憲法大綱、法院編製法、地方自治章程等,均經先後頒行,新刑律亦不日議決,奏請欽定施行,此後法政學堂此項功課,自當以中國法律為主,此應改者一。」在其法律門課程表下又特附註:「民法、商法、訴訟等法,現暫就外國法律比較教授,俟本國法律編訂奏行後,即統照本國法律教授。」及至民國,教育部在1912年公布的《專門學校令》中,又首次提出「專門學校以教授高等學術、養成專門人才」的教育宗旨,規定「專門學校學生入學之資格,須在中學校畢業或經試驗有同等學力者」,將法政專門學校完全定位為高等學校層次。與此同時,在同年教育部頒布的《法政專門學校規程》十條中,又把法律科的必修課目定為:憲法、行政法、羅馬法、刑法、民法、商法、破產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外國語;把法律科的選修課目定為:刑事政策、法制史、比較法制史、財政學和法理學。此時,法律教育雖仍處於模仿引進階段,但較之以前課程設計明顯趨於成熟。
三、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歷史 反思
在我國傳統法律教育向現代法律教育的轉型中,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產生和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波三折的發展歷程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識的價值和特點,啟示著我們進一步認識法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基本問題。具體而言有:
第一,法律教育不應是政治的簡單附庸,不應是服務於短期政治目標的實用工具。教育既有別於政治,寫作碩士論文又從屬於政治。可以說,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教育制度,都不可能游離於這個國家的社會政治制度。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發展史不僅反映了近代中國法律命運的變遷史,而且也折射出了近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新政」之初,在清廷統治者看來,「蓋科學皆有實藝,政法易涉空談,崇實戒虛,最為防患正俗要領」,因而私立法政學堂「概不準講習政治法律專科,以防空談妄論之流弊。」一直至1910年,才因立憲政治對新式法律人才的急需而有限開禁。很顯然,新式法律教育在近代中國的發展,不單單是教育事業自身發展的結果,政治因素的影響也至為明顯。清政府在法律教育發展之初就已把興辦法律教育與政治穩定聯系在一起,且服從於政治發展的需要,對法律教育本身的價值和特點重視不夠,忽視了其發展的獨立性。這就導致近代中國新式法律教育從一開始就染上了政治至上的病毒,並一直隱藏於其肌體中起著不同程度的破壞性作用,嚴重製約了法政教育的健康發展,使得近代中國新式法律教育在產生的階段就是個先天不足的畸型兒。近代中國法律教育現代化之所以表現出貧困和幼稚,這可以說是病根之一。
第二,時代落差造成的近代中國法律教育現代化變革,其形式上的模仿並不等於已認識到了西方近代法律教育的真正內涵。由於近代中國法律教育的現代化發展並非是傳統社會的自我演進,而是在西方法 文化 與中國傳統法文化的沖撞交融中整合而成的,從已經凝固的文化心理、情感和觀念出發,中國傳統法文化必然對西方法文化產生某種抗阻。在新式法律教育中,往往是封建思想的束縛依然故我,「新式法律教育」培養的只是「本領要新,思想要舊」的「新人才」。以《學部奏議復浙撫奏變通部章准予私立學堂專習法政折》為例,清廷學部就明言:「學術之所宗,必求與政治相應」,「蓋君主立憲政體之國,一切法制必擇其與國體相宜者然後施行,無桿格之弊,此則講求法政學者所必應共喻者也。」[15]很顯然,中國新教育的主持者並未真正領悟西方近代法律教育的精髓,不過是為消解內憂外患的交相煎迫,運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推證,極力模仿西方法律教育制度而已。這就使得在磨難中產生的近代中國法律教育陷入既豐富多樣又膚淺粗糙的困境,最終難以形成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嚴密的法律教育體系。
第三,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價值目標和高昂的教育理想,法律教育發展就會喪失意義和迷失方向。清末民初,為適應國家由專制而走向立憲、進而創共和的形勢需要,私立法政學堂從無到有到大量涌現,很快遍布全國,出現了舉國學法政的繁榮景象。但其數量的增長和質量的提高並未同步實現。據1913年教育部經過調查後發現,數量眾多的私立法政專門學校,多為迎合人們尋找新的入仕之階而設,「考其內容,大率有專門之名,而無專門之實。創辦者視為營業之市場,就學者藉作獵官之途徑,弊端百出,殊堪殷憂」,[16]一些私立法政專門學校的辦學已完全背離了教育部制訂的法政專門學校規程,淪為失去靈魂、見利不見人的「教育工廠」。
第四,私立法政專門學校的畸形繁榮,導致教育設置的結構性失調。私立法政專門學堂自清末設立並推廣後,進入民國即在數量上高居不下,寫作醫學有泛濫成災之勢。黃炎培在《讀中華民國最近教育統計》一文中徑言:「蓋當民國初元,國家乍脫專制而創共和,社會對於政治興味非常亢進;一時法政學校遍於全國,有以一省城而多至八九校者,其獲列於政府統計,僅其一部分耳。」據其在民國二年的調查統計,在江寧、蘇州、上海、鎮江、清江等五處,即辦有13所私立法政專門學校。對此,他大聲疾呼:「諸學校之學生,與法政學校之學生較,其數乃不足十之一。」[17]這種私立法政專門學校過度興旺的發展態勢,自然阻礙了此時整個教育體系中門類的協調和均衡的發展,帶來法政人才的相對過剩。與此同時,這種畸形的比例又掩蓋了另一種不合理的現象。據(1916年8月一l9l7年7月全國專門學校統計表》統計,吉林、黑龍江、安徽、陝西、甘肅和察哈爾等省份,名義上雖已遵照新學制辦起了高等教育,但實際上僅僅辦了一所法政專門學校,造成地區分布上的嚴重失衡。這種教育結構發展不合理的現狀,必然會對一些地區社會文化的綜合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長期以往,將會造成一種惡性循環,帶來長久的社會不穩定因素。超級秘書網
第五,在謀求現代化急速發展的後進國家,法律教育必須協調好發展規模與綜合國力的關系。清末民初,為滿足政治制度由封建帝制到民主共和的人才需求,私立法律教育一哄而上。但此時因綜合國力太弱,造成師資、生源、經費、設備和校舍等配套條件都無法跟上。私立法律教育的實際情況是,「大致以各校無基本金,僅恃學費收入,支給校用」,「教員資格不合,學生程度甚差,規則違背部章,教授毫無成績,學額任意填報,學生來去無常,教習常有缺席,實屬辦理敷衍」,[18]教育質量毫無保證。1913年,教育部雖通咨各省酌量停辦私立法政學校或改辦講習科,但並未起到明顯的抑製作用。「以一個法治健全社會的標准衡量,這種局面是極為危險的,因為法學的失誤可能導致災難性的結果」。[19]
平心而論,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對中國法律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既有適應和促進的一面,又有制約和滯後的一面。而在此雙重效應中,適應大於制約是毋庸置疑的。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中產生的問題,比之官辦法律教育的一統局面,總是一大進步。關於這一點,可以從近代中國新式法律教育在社會極其動盪的環境下仍有較大發展的事實中得到證明。可以說,近代中國波涌浪擊、多元並爭的法律教育浪潮,拓展了中國教育界的視野,促進了中國新式教育的實踐和理論的發展。近代中國私立法律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昭示我們:法律教育制度要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其現代化是一個長期且艱難的歷史進程。
參考文獻
[1][8][I1][15]學部奏議復浙撫奏變通部章准予私立學堂專習法敢折[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2輯下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490,491,490,491.
[2]外務部右侍郎伍刑部左侍郎沈奏請設立法學學堂折(附章程)[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2輯下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471.
[3][4][13]學部奏改定法政學堂章程折[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2輯下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493,492,493.
[5]教育部限製法政學校招考別科生令[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3輯上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613.
[6]教育部通咨各省私立法政專門學校酌量停辦或改為講習科[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3輯上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615.
[7]學部附奏推廣私立法政學堂片[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2輯下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491—492.
[9]費正清,劉廣京.劍橋中國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442.
[10][14]張百熙,榮慶,張之洞.學務綱要[A].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上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06,206.
[12][17]黃炎培.教育前途危險之現象[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3輯上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656,656.
[16]教育部通咨各省私立法政專門學校酌量停辦或改為講習科[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3輯上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615.
[18]1913年教育部派員察視私立法政之結果[A].朱有璃.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3輯上冊)[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647.
[19]楊振山.中國法學教育沿革之研究[J].政法論壇.2000,(4)。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本 科法 學畢 業論 文」
❼ 歷史論文附錄
一、歷史本科畢業論文的附錄放在哪個部分
有利於及時調整,避免大返工。
在畢業論文的研究和寫作過程中,作者的思維活動是非常活躍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從表面看來不相關的材料,經過熟悉和深思,常常會產生新的聯想或新的觀點,如果不認真編寫提綱,動起筆來就會被這種現象所干擾,不得不停下筆來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寫的從頭來過;這樣,不僅增加了工作量,也會極大地影響寫作情緒。畢業論文提綱猶如工程的藍圖,只要動筆前把提綱巧悶考慮得周到嚴謹,多花點時間和力氣,搞得扎實一些,就能形成一個層次清楚、邏輯嚴密的論文框架,從而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返工。
另外,初寫論文的學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寫成提綱,再去請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較易提出一些修改補充的意見,便於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導。
二、歷史論文的格式是什麼
歷史論文的標准格式 ⑴ 題名。
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語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的不常見的省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字數一般不宜超過20個題名用語。 ⑵ 作者姓名和單位。
兩人以上,一般按貢獻大小排列名次。 ⑶ 摘要 是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中文摘要一般不會超過300字,不閱讀全文,即可從中獲得重要信息。
外文250詞。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內容,使用方法;③總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見解,闡明最終結論。
⑷ 關鍵詞 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3-7個。 ⑸ 引言 回來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布局,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
⑹ 正文 ⑺ 結論:是指全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要求准確,完整,明晰,精練. ⑻ 致謝:是對論文寫作有過幫助的人表示謝意,要求態度誠懇,文字簡潔. ⑼ 參考文獻表(注釋),文中直接引用過的各種參考文獻,均應開列,格式包括作者,題目和出版事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頁碼)連續出版物依次註明出版物名稱,出版日期和期數,起止頁碼. ⑽ 附錄:在論文中註明附後的文字圖表等. (7)晚清史本科畢業論文擴展閱讀: 論文格式就是指進行論文寫作時的樣式要求,以及寫作標准。直觀地說,論文格式就是論文達到可公之於眾的標准樣式和內容要求。
論文常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 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族寬高成果論文等,總稱為論文。 論文注意事項: 1、畢業論文一律列印,採取a4紙張,頁邊距一律採取:上、下2.5cm,左3cm,右2.5cm,行間距取多倍行距(設置值為1.25);字元間距為默認值(縮放100%,間距:標准),封面採用教務處統一規定的封面。
2、字體要求 論文所用字體要求為宋體。 3、字型大小 第一層次題序和標題用小三號黑體字;第二層次題序和標題用四號黑體字;第三層次及以下題序和標題與第二層次同正文用小四號宋體。
4、頁眉及頁碼 畢業論文各頁均加頁眉,採用宋體五號宋體居中,列印「xx大學xxxx屆x科生畢業論文(設計)」。頁碼從正文開始在頁腳按 *** 數字(宋體小五號)連續編排,居中書寫。
5、摘要及關鍵詞 中文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二字採用三號字黑體、居中書寫,「摘」與「要」之間空兩格,內容採用小四號宋體。「關鍵詞」三字採用小四號字黑體,頂格書寫,一般為3—5個。
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字體為小四號times new roman。 6、目錄 「目錄」二字採用三號字黑體、居中書寫,「目」與「錄」之間空兩格,第一級層次採用小三號宋體字,其他級層次題目採用四號宋體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標題層次應整齊清晰,相同的層次應採用統一的字體表示。第一級為「一」、「二」、「三」、等,第二級為「1.1」、「1.2」、「1.3」等,第三級為「1.1.1」、「1.1.2」等。
8、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要另起一頁,一律放在正文後,在文中要有引用標注,如*** [1]。 9、外文資料及譯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論文格式。
三、歷史小論文的格式是什麼
一、基本特點
歷史小論文,實際上就是「小型的政論文」,篇幅不大,強調史論結合,具體地說有以兆尺下特點:
1.議論的方式,有立論與駁論之別
①立論題,就是從正面論證某論點的正確性,或談談對某一正確觀點的理解與認識。如範文瀾先生說過: 「腐爛了的封建主義決不能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請結合鴉片戰爭前後的中國情況對這一觀點進行分析。
②駁論題,就是對錯誤的觀點或立論進行反駁,否定對方的錯誤之處,以辯正是非,形成正確的認識。如 ,趙爾巽在《清史稿》中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國危亡,實兆於此。」這一觀點對不對?請圍繞階 級斗爭的進步作用,結合太平天國革命作一小論文。
2.命題的形式,一般有三類
①直接提出評論的對象與內容。評論的對象有人物、事件、制度、著作及現象。評論的內容不外乎原因、性質、制度、地位、影響、作用等。如,試論民主革命時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歷史地位。
②提供一些材料進行命題論析。如,1990年上海市高考歷史試卷問答題:根據下列論述,聯系有關中外史 實,談談你對愛國主義的看法
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愛國主義」,有我們的愛國主義。對於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謂「愛國主義 」, *** 員是必須堅決地反對的。日本 *** 和德國 *** 人都是他們國家的戰爭的失敗主義者。……我們 的口號是為保衛祖國反對侵略者而戰。對於我們,失敗主義是罪惡,爭取抗日勝利是責無旁貸的。
——《中國 *** 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
③提出一種或幾種觀點,進行立論或駁論。如,隋煬帝楊廣是歷史上一位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一身 是過」,有人說他「功不可滅」。請你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作一評價。
四、高中歷史論文格式
歷史論文的標准格式
⑴ 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語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的不常見的省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字數一般不宜超過20個題名用語.
⑵ 作者姓名和單位,兩人以上,一般按貢獻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責自負;②記錄成果;③便於檢索
⑶ 摘要:是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中文摘要一般不會超過300字,不閱讀全文,即可從中獲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實詞.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內容,使用方法;③總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見解,闡明最終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⑷ 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3-7個,有專用《主題詞表》.
⑸ 引言.回來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布局,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
⑹ 正文
⑺ 結論:是指全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要求准確,完整,明晰,精練.
⑻ 致謝:是對論文寫作有過幫助的人表示謝意,要求態度誠懇,文字簡潔.
⑼ 參考文獻表(注釋),文中直接引用過的各種參考文獻,均應開列,格式包括作者,題目和出版事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頁碼)連續出版物依次註明出版物名稱,出版日期和期數,起止頁碼. ⑽ 附錄:在論文中註明附後的文字圖表等.
我覺得論文格式都是定的,高中和大學論文的區別應該在於內容質量上,而不是格式上
五、歷史小論文1500字
秦國經,1936年出生,河南汝陽人。
24歲就到明清檔案部工作了,並且一直從事明清檔案T作,到他退休時,已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T作了37年,他所從事的一直是明清檔案這一塊工作。秦先生所積累的明清檔案知識無幾入能及,他本人也被稱為清史專家。
秦先生在T作時就有很多論文發表、著作出版,如《論乾隆帝治理宮廷的功績》、《想有作為的光緒》等。而他退休後,更是筆耕不輟,獨撰、主編了《紫禁城皇家生活全景》、《御筆詔令說清史》、《清代文書檔案圖鑒》等,還有本文要介紹的《明清檔案學》。
《明清檔案學》是秦先生在退休後,用十幾年的時間研究明清檔案的積淀寫就的力作。2005年於學苑出版社出版。
秦國經先生將近四十年的檔案1二作經驗和長年累月積累的學識,都融進了這部57萬字的巨著——《明清檔案學》。拿到該書時,實在為該書的厚度驚嘆,覺得這么厚的一本書,讀完就得耗費很多精力吧,更何況是編寫這部巨著!因此,不得不對秦國經先生感到欽佩。
一、全書內容和結構梗概該書分七編,一共三十四章。第一編主要是歷史背景,為後文的出場做引導,像論文的序言。
第二編和第三編是對各館所藏明清檔案的介紹,讓我們對明清檔案的現狀有一個大概的理解,主要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台灣故宮博物院文獻館、遼寧檔案館、吉林檔案館、四Jlib案館、山東檔案館等幾十個檔案保管機構所保存的明清檔案以及民間的契約、譜牒等檔案,還對國外留存的明清檔案進行了介紹,從而展現了現存於世的2000多萬件明清檔案的全貌。第四編是按照檔案的內容,分專題對明清檔案進行介紹,有政務總類、宮廷皇族、職官吏役、軍務、政法、民族事務、中外關系等十八類檔案。
第五、六、七編則是對明清檔案業務丁作上的介紹,主要包括明清檔案的開發和管理工作。從管理者的角度和工作思路告訴讀者這些明清檔案在編排上的內部聯系,這就便利了我們進行明清檔案的檢索和查閱。
章節之間的結構安排,我們會發現每一編根據需要會有所不同。第一編根據時間先後順序,先明朝後清朝;第二、三編則按檔案館進行排序,先第一歷史檔案館,然後是台灣和海外,然後是各省檔案館;第四編則更顯示了其中的邏輯,作者將不同的內容進行了排序,總體來說是先政治,接著是文化,最後是經濟,而政治當中又從皇族到宮廷,到官場,最後到百姓的一種自上而下的順序。
第五、六、七編里則按照檔案管理和整到順序的先後來排序了。該書的編排有很強的邏輯眭,像極了一篇行文緊湊的文章,步步相扣,緊緊相連。
渾然一體。二、多功能性質品讀《明清檔案學》是一部擁有高尚靈魂的書。
它的內容並不是單一的某一方面的,而是正如學界的評價:「既是研究明清檔案、檔案丁:作和明清檔案事業的一部學術著作,同時也是檢索利用明清檔案的一部工具書。」…n,包羅了明清檔案的萬象。
正是它的這些豐富的內容,使得該書具有多種功能,具體如下:1.史著功能:檔案產生的相關歷史背景介紹。在書的開始,作者安排了第一編的《明清王朝的國家機關與文書檔案制度》,在該編當中,作者簡要介紹了明清王朝的國家機構的設立及其改革,並重點介紹了這兩個王朝的文書檔案制度。
例如作者在介紹明朝政治制度和國家機構的時候介紹了明朝廢除行中書省,設內閣,立「三司」等等措施。而介紹兩朝的文書檔案制度則是更加直接地為我們了解明清檔案服務了。
介紹機構變更和文書檔案制度將現今保存的明清檔案形成、流傳、歸檔、保管的整個過程像歷史重現一樣展現在我I'II艮前,對我們了解明清檔案提供了大量的歷史背景。當然,作者的這些介紹也意外地收到了另一個效果,即向讀者展示了明清兩朝的機構和文書檔案制度發展史.讓本書也擁有了「史著」的一個身份。
而且,作者在介紹每一個館藏檔案的時候,還會對檔案形成機構進行介紹,如在介紹清朝的內閣檔案的時候,就對內閣這個機構的設立、職責、發展等做了簡要的論述。同時,該書還有大量的史料分析、論述等,這也是它擁有「史著」性質的原因之一。
如在第四編當中,對明清檔案分類研究和論述的時候,作者基本對每一個類別的檔案都做了一定的背景介紹。如在介紹政務總類的檔案時,將清朝每一個皇帝都進行了介紹。
這無疑對我們了解清朝皇帝和歷史是有很大幫助的。2.全宗指南:各館明清檔案保管情況介紹。
當開始介紹各明清檔案時,作者採用了分館介紹的辦法。先是保管最為豐富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接著是我國各地和國外所藏的明清檔案的介紹。
在介紹每一個館藏的檔案的時候,作者都會對形成檔案的機構和背景先做一下簡單的介紹,然後再對該類檔案的收藏情況做一下介紹,最後再將該館是如何對這一類別的檔案進行分類的予以說明,便於讀者按圖索驥。可以說這部分的內容使得該書很像各個檔案館關於明清檔案的全宗介紹,因此,該書具有了一定的「全宗指南」的性質,讀者可以根據這個指南在檔案館找到相應的檔案。
3.工具書:大量史料匯集。大量史料的匯集集中體現在第四編,《明清檔案分類與歷史研究》。
在這一篇當中,作者將檔案像圖書館圖書分類般將明清。
六、歷史小論文,初一,寫什麼好
毫無疑問,如果不是1974年被發現,這座考古遺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將依舊沉睡於地下。
秦始皇,這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歿於公元前210年,葬於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圍環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
結構復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那些略小於人形的陶佣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成為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簡介: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另兩資料分別為:秦始皇陵位於臨潼以東5千米處的下河村。秦始皇陵位於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它南依驪山的層戀疊嶂之中,山林蔥郁;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卧的渭水之濱。
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陵園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約115米,現仍高達76米,陵園內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40米,外城周長6210米。
內外城廓有高約8—10米的城牆,今尚殘留遺址。墓葬區在南,寢殿和便殿建築群在北。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姓嬴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國京都邯鄲,公元前246年13歲即立為秦王,22歲加冕親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諸侯國,徹底結束了戰國群雄割據的歷史,在血與火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
「秦皇掃六合,虎勢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即位的次年即開始修陵園。到公元前208年完工,歷時39年。
(另兩資料:一、他在位37年,而為其修建陵墓的時間就長達36年;二、秦始皇陵於秦始皇即位起開工修建,前後歷時38年之久)。當時的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由大將軍章邯監工。
共徵集了72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
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園按照秦始皇死後照樣享受榮華富貴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咸陽的布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築有內外兩重城垣,陵園內城垣周長3870米,外城垣周長6210米,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
據史載,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
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於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另一資料:陵園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後經風化侵蝕及人為破壞,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
建築材料是從湖北、四川等地運來的。為了防止河流沖刷陵墓,秦始皇還下令將南北向的水流改成東西向。
陵園的南部有一個土冢,高43米。築有內外兩道夯土城牆。
內城周長3890米,外城周長6249米,分別象徵皇城和宮城。在內城和外城之間,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葬馬坑、陶俑坑、珍禽異獸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馬廄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員的墓室。
已發現的墓坑有400多座。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長2000米。
經調查發現,整個墓地佔地面積為22萬平方米,內有大規模的宮殿樓閣建築。陵寢的形制分為內外兩城。
內城為周長2525.4米的方形,外城周長6264米。秦始皇陵的規模之大遠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著稱於世。1956年陝西省人民 *** 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2002年秦始皇陵榮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貴全部帶入地下。
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築的核心部分,位於封土堆之下。《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 ,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余件。
在陵園里設立有多處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20年來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區,重現當年陵園內科學周密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
七、文科歷史論文怎麼寫
文科類論文(設計、作業)格式及模版1. 紙張為A4紙,頁邊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左裝訂線0.5cm2.裝訂順序: 中央電大畢業設計(論文)評審表→目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注釋→參考文獻→致謝→附錄 (黑體部分為必備項目)論文裝訂方式統一規定為左裝訂。
3.目錄:「目錄」 黑體小二號,加粗居中;內容黑體小四號,行距1.25,由論文的摘要與關鍵詞、章、節、條、和參考文獻組成,序號採用數字為:一級標題「一、」;二級標題「(二)」;三級標題「3.」4. 中文摘要: [摘要]和[關鍵詞]均為宋體小四號加粗,內容宋體小四號,行距1.25cm5.正文:(1) 標題:黑體二號居中,上下各空一行(2) 正文:小四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行距為多倍,1.25(3) 一級標題格式:一級標題:序號為「一、」,小三號黑體字,獨占行,起首空兩格,末尾不加標點(4) 二標題序號為「(一)」,四號宋體,加粗,獨占行,起首空兩格,末尾不加標點。(5)三級標題:序號為「1.」,起首空兩格,空一格後接排正文,小四號宋體,加粗。
(6) 四、五級標題序號分別為「(1)」和「①」,與正文字體字型大小相同,可根據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後必須加句號。
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7) 注釋 (根據需要):正文中需注釋的地方可在加註之處右上角加數碼,形式為「①、②……」(即插入腳注),並在該頁底部腳注處對應注號續寫注文。
注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每個注文各佔一段,用小5號宋體。注釋的格式要求:著作: [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①嚴元章.中國教育思想源流[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93.11:137-141.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 引用部分起止頁①陳素雅.體育教育專業改革應注重調整培養目標[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2.2.26-28會議論文集:[序號]作者.譯者.文章名.文集名 .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①朱小蔓.關於學校道德教育的思考[A].二十一世紀中國德育改革與創新[C].銀川:學苑出版社,2002:121-133(8) 論文中的圖、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 *** 數字分別依序連編編排序號。序號分章依序編碼,其標注形式應便於互相區別,可分別為:圖2.1、表3.2、公式(3.5)等。
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五號宋體加粗;內容五號宋體;單起頁。參考文獻應是論文作者親自考察過的對畢業設計(論文)有參考價值的文獻。
參考文獻應具有權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獻。 畢業論文作者應在選題前後閱讀大量有關文獻,文獻閱讀量不少於5篇。
參考文獻的表示格式為:著作:[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會議論文集:[序號]作者.譯者.文章名.文集名 .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
7.頁碼:從正文起排,頁面底端居中。3. 目錄 (黑體小二號,加粗居中)中文摘要與關1一、教育成本的含義 1二、電大系統進行教育成本管理的意義1(一)教育成本應是合理確定學費標準的依據 2(二)建立教育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是降低成本開支的保證 …2(三)電大辦學方式的多樣化決定了進行教育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2三、電大系統教育成本管理的方法探索3(一)教育成本管理必須遵循的原則31.成本管理原則42.成本分配的原則4(二)電大系統教育成本管理方法選51.有條件的部門可實行企業化管理62.在全校范圍內大力推廣目標經濟責任制7 參考文獻8(內容黑體小四號,行距1.25,由論文的摘要與關鍵詞、章、節、條、和參考文獻組成,序號採用數字為:一級標題「一、」;二級標題「(二)」;三級標題「3.」)4.[摘要] 隨著教育市場競爭機制的日趨完善,「以質論價」、「成本核算」,這些反映市場規律的名詞,如今也走進了學校,走近了教育。
如何加強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必將成為高校財務管理的重點。作者認為要加強教育成本管理,必須遵循以下原則:1.成本管理原則;2.成本分配的原則。
文章認為應區分不同的情況實施不同的管理辦法,即有條件的部門可實行企業化管理,同時在全校范圍內大力推廣目標經濟責任制。總之,要想降低教育成本,就要樹立成本意識。
[關鍵詞] 電大系統;教育成本;成本管理;成本意識([摘要]和[關鍵詞]均宋體小四號加粗,內容宋體小四號,1.25cm)5.論文題目**廣播電視大學的主要任務是舉辦現代遠程高等專科、本科教育和中等專業教育,**(正文:小四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行距為多倍,1.25)因此,對成人教育而言,這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成人教育的發展必將與市場經濟相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決定了成人教育更加社會化和市場化。
一、教育成本的含義 (一級標題格式:序號為「一、」,小三號黑體字,獨占行,起首空兩格,末尾不加標點)(一)教育成本的含義(二級標題 格式:序號為「(一)」,四號宋體,加粗,獨占行,起首空兩格,末尾不加標點。)。
八、初中歷史小論文怎麼寫
歷史論文的標准格式⑴ 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語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的不常見的省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字數一般不宜超過20個題名用語. ⑵ 作者姓名和單位,兩人以上,一般按貢獻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責自負;②記錄成果;③便於檢索 ⑶ 摘要:是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中文摘要一般不會超過300字,不閱讀全文,即可從中獲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實詞.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內容,使用方法;③總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見解,闡明最終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⑷ 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3-7個,有專用《主題詞表》. ⑸ 引言.回來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布局,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 ⑹ 正文 ⑺ 結論:是指全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要求准確,完整,明晰,精練. ⑻ 致謝:是對論文寫作有過幫助的人表示謝意,要求態度誠懇,文字簡潔. ⑼ 參考文獻表(注釋),文中直接引用過的各種參考文獻,均應開列,格式包括作者,題目和出版事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頁碼)連續出版物依次註明出版物名稱,出版日期和期數,起止頁碼. ⑽ 附錄:在論文中註明附後的文字圖表等.
如果是一個話題或者是討論一個小課題的話,可以從引用書本加以分析,另外,採取以探討問題的方式作為一種手段,論文格式就是指進行論文寫作時的樣式要求,以及寫作標准。直觀的說,論文格式就是論文達到可公之於眾的標准樣式和內容要求。歷史小論文要一針見血,針對問題的前因後果,結合歷史情況加以分析。希望採納。
❽ 近代中國屈辱百年原因歷史論文800字
回首中國近代百年前期屈辱史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東方大國,歷經上古、夏、商、周、秦、漢、三國、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幾千年的文明史把中國沉澱
成了一個底蘊深厚、獨立自強的國家。如果沒有意外,中國將一直這樣下去,千
秋萬代,成為世人的眼中的「天朝上國」汪或
。然而,幾百年前的清朝後期愚昧的人
們所不知道的是,
世界在那個時候悄然變化。
西方國家已經完成了資本主義制度
改革,開始了近代化工業的進程,經濟正在飛速發展。而當時的中國,仍然做著
「天朝上國」的黃粱美夢,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漸漸落後於時代潮流。中國至
此埋下了喪國辱權飽經外敵侵略的百年屈辱的禍根。
中國近代百年屈辱史是在
1840
年鴉片戰爭到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
百餘年時間里。在這百年間,在中國的土地上,經歷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
奴役、
壓迫和反壓迫的歷史事件,
它們如實地記載了外國列強和本國封建統治者
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如實地記載了革命和進步力量與反動勢力的殊死較
量,
如實地記載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民族民主革命並取得最終勝利
的輝煌歷史。在這里我們來回顧一下百年前在中國這片炙熱的土地上發生了什
么,這近代百年屈辱史的開端是怎樣的,這百年歷史的前期有過怎樣的創傷。
我們知道當時晚清的中國社會矛盾十分尖銳,整個民族處於一種委靡的狀
態。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
中國處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絲綢、
茶葉等自給自足,
還遠銷海外,
帶來大量外匯。
而這時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
到了十九世
紀,
鴉片輸入額逐年增多。
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抵銷英中貿易方面的入超現象,
大
力發展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貿易,
以達到開辟中國市場的目的。
到了十九世紀初
輸入中國的鴉片為
4000
多箱,
到
1839
年就猛增了十多倍。
英國資產階純肢級從這項
可恥的貿易中大發橫財。
由於鴉片輸入猛增,
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
並使吸食
鴉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摧殘。
如不採取制止措施,
將要造成國
家財源枯竭和軍隊瓦解。於是,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入口。
1839
年,清朝欽差
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
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鴉片煙土全部繳出,
聽候處
理,並宣布:
「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
之理。
」
林則徐克服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和不法煙商的阻撓、破壞,共繳獲
英國商人煙土多達幾百萬斤,從
6
月
3
日至
25
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
整整燒了二十幾天,給中國人民更給英國資本主義國家帶來了轟動。
面對清政府的禁煙措施,
英國資產階級特別是其中的鴉片利益集團,
立即掀
起一片侵華戰爭叫囂。
對急於打開中國大門的英國來說,
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借
口,英國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
1840
年
6
月,英艦封鎖珠江海口,
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英國侵略中國的戰爭正式開始。
在英國發動了侵略中
國的鴉片戰爭後,
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南京
條約》
。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歷史也以鴉片戰爭為標
志進入近代史,
這是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歷史,
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抗爭的歷
史,
這是一部災難深重的屈辱史,
中國人民飽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凌。
至此,
中國開始了無止境地被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
這部屈辱史一開始就沒有停止,
甚
至長達百年。
繼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之後,
中國又相繼遭受了英法聯軍第二次鴉片戰爭、
八
國聯軍侵華、
甲午中日戰爭。
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
由於科技
落後,
政治腐敗,
中國在西方的侵略戰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
於是被迫簽訂不
平等條約大大小小竟達幾百個。
中國因此欠下無數債款,
割讓了許多土地,
這些
喪國辱權的條約給中國人帶來了無比深重的屈辱。
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和大批的不
平等條約,
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
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加劇了近代中國的
貧窮和落後,
並嚴重地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
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也在這水深火熱中苦苦掙扎。
然而,
在西方列強野蠻侵略中國的同時,
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的華夏子孫
卻沒有逆來順受,
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
有來自社會底層,
也有來自清政府
內部,有的是有組織的,有的是群眾自發的。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盡管清政府
昏庸腐敗,
卻也認識到了鴉片的危害性,
發起了抵制鴉片的斗爭。
廣大愛國官兵困褲伍
也進行了一些英勇的戰斗,涌現出像林則徐、海齡、關天培等大批愛國將領,盡
管收效甚微,甚至不足以對英軍造成大的創傷,但是,他們終究站起來過,他們
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也出現了前仆後繼抗爭的壯烈場
面。在中法戰爭中,馮子材無所畏懼,領導取得了鎮南關大捷:劉永福領導黑旗
軍威鎮敵膽,
愛國海軍在馬尾海戰中表現出了臨危不懼、
英勇戰斗的精神。
在中
日甲午戰爭中,鄧士昌、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職,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各
地民眾自發抗日,都體現出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愛國抗爭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愛國官兵的抗爭外,
廣大人民群眾從未放棄斗爭,
帝國主義侵
略到哪裡,
就在哪裡受到抵抗。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
廣州三元里民眾的自發的
抗英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抗精神。在
19
世紀六七十年代,還出現了大量
的反洋教斗爭。
在中國近代史上,
還有兩次大規模農民運動給帝國主義主義勢力
以沉重打擊。
第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規模巨大的反封建
反侵略的農民革命運動,
在打擊中國封建統治的同時,
還承擔起反對外來侵略的
任務,給外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國殖民化的企圖。
第二次是義和團運動。
1900
年爆發的震驚中外的義和團運動,是一次以農民為
主體的人民群眾為捍衛民族獨立而展開的反帝愛國運動。
雖然它失敗了,
但表現
出的中華民族的不畏強暴、
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使帝國主義認識到中華民族的不
可征服性,
充分保衛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尊嚴。
在這期間中國先進分子進行
的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中國的現狀,
到最後都破產了。
歷史證明改良並不適合中國國情,並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中國人民進行的這些斗爭雖然都失敗了,
但他們的精神永在。
一個斗爭者倒
下了,
還有千千萬萬個斗爭者會站起來。
在這些斗爭都無濟於事之後,
這時的中
國人意識到了唯有革命、
徹底的革命才能真正改變中國現狀。
於是孫中山、
毛澤
東等一批偉大的革命者涌現出來,
在中國這片廣袤又炙熱的土地上開始進行轟轟
烈烈的革命斗爭,中國從此開始了推翻帝制、實現民族共和、抵禦外敵侵略、實
現民族獨立的曲折探索
......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中國人民從一個古老封閉的封建國家,
在世界大潮來臨之
際,
在無法抵擋的外力之下,
通過與外部世界不斷地交流、
摩擦,
最終這個古老、
龐大的國家,
轉變成一個能夠適應於現在的國際世界的國家。
這看起來簡單的一
個轉變,
其實經歷了無比漫長的時間的蛻變,
無數的人為了推動這樣的一種轉變
在歷史的舞台之上奉獻著自己的生命。
這樣簡單的一種蛻變,
其間通過技術的轉
變,
通過學習外界的科學技術,
再然後是政治體制的轉變,
通過學習西方的政治
體制,而最最困難的莫過於思想的改變了,民主共和的觀念在國家的飛速傳播,
不斷地深入人心,
是這個轉變之中的關鍵所在,
而通過了這不斷深入的轉變過程
之後,
我們終於可以站在這片土地之上,
懷著對這片土地深切的熱愛,
驕傲的宣
布著對這片土地無可爭議的主權。
❾ 清華大學歷史系本科教材
清華大學學生入學後,先在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試驗班(自2005年起為人文科學試驗班)完成三個學期的人文學科的基礎訓練後,再進行歷史學的學科專業訓練。除各種公共課程之外,人文學科的基礎訓練,主要依託中西經典研讀方面的課程(其中,「中國經典研讀」和「西方經典研讀」分別連續開設三個學期)和「文史哲學術入門」等課程來進行。在進入歷史學科的專業訓練之後,開設的主幹課程有「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晚清史」、「民國史」、「現當代中國史專題」、「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現代史」、「世界地區與國別史」、「歷史文獻學」、「歷史文選」等。此外,學生應在第三學年結束時完成專業實踐的訓練環節,並於第四學年在相關領域教師的指導下,撰寫本科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