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电脑
① 美国大学生日常生活
发信人: wangzhong (wangzhong.lqqm.net), 信区: Ecation
标 题: 美国大学生的生活
发信站: 两全其美网 (Thu Jul 20 07:37:49 2006), 转信(lqqm.net)
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学问上的长进外,大学环境对学生的态度、信念、自信心
、行为及未来的成就均有重大影响。美国的高等院校一般都允许学生有较大的自由来塑造
自己的校园生活。
学生对学校事务的参与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学生要求并且得到在学校决策方面更大的权力
。许多院校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学生的抗议活动反映了学生
对他们认为是专横和过时的校规的不满,同时学生的要求亦涉及课程和教学计划的改革。
虽然积极参与媒体上大肆渲染的校园抗议示威活动的学生在全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但许多学校当局认为应改弦更张,比如普遍放松对学生宿舍的管理,更多地让学生自行
其是,从而使学校远离代替家长的传统角色,在课程上也允许学生有更多的选课自由。但
学校当局都不主张学生在聘请教员方面有发言权,并视之为对学术自由的威胁。
长期以来美国的大学一直有学生的自治团体,主要目的是帮助校方维持同全体学生的
有效合作,并为学生提供自我管理的直接经验。学生干部由学生自治会主持的选举产生。
学生自治组织的权威和职能因校而异,有的只是参与组织某些学生活动,有的则在制定校
规和制约惩戒学生方面起很大作用。在60年代后期的校园骚动后,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增
加了他们在制定和执行校纪校规上的权力,一些院校在其校董会中也增补丁学生成员。学
生参与校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1970年通过的投票权宪法修正案,它把青年在国家选举中投
票的最低年龄从21岁减至18岁,许多州也把法定成年年龄从21岁减至18岁。
文娱活动
学生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是美国大学的传统,而且被视为大学教育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但大多数学生专业课程的负担较重,只能参加2-3项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选
择范围很广,通常有剧社、乐队、合唱队、辩论社、电影协会、法语俱乐部等等。
许多院校有公认的一流戏剧系,而几乎所有校园均有剧社。舞台演出通常与公众演讲
、英语文学及外国语言和文学的训练与 创作活动相结合。学生表演的戏剧、音乐剧、轻
歌舞剧在学校校庆 等重大场合往往能吸引大批观众,其中不仅有学生也有当地居民;
学校的电台往往由学生管理主持,有的电台由于出色报道当地新闻事件而受到全国的
瞩目。绝大多数院校都鼓励学生出版各种刊物,如日报或周报、年刊、文学期刊或幽默杂
志,这些刊物的编辑和出版经理有相当大的责任,亦受到广泛尊敬,因此这些职务成为许
多学生奋斗的目标。设有新闻系的院校,通常由新闻系负责校刊的出版,但许多著名的大
学校刊,如耶鲁大学的《每日新闻》和威斯康星大学的《每日要闻》,却是由非新闻专业
的本科生负责出版的。各种学生刊物层出不穷,自生自灭,它们造就了难以计数的作家和
新闻工作者。诺曼·梅勒、约翰·阿什贝利、约翰·厄普代克等就是在哈佛大学校刊《绯
红色》上撰文而开始写作生涯的。
体育活动
许多院校的校际运动会是由得到校方财政大力支持的高效率的体育部主办的。一些运
动项目,特别是橄榄球和篮球,通常是商业化的,庞大的体育场馆往往座无虚席。目前越
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减少对只有少数学生可以参加的体育竞赛的偏重,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推
广有广泛参与性的体育活动。
学生会
美国第一个学生会于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成立,但直到1930年才在全国范围得到
较大发展。作为校园里的社区中心,学生会不仅为学生,也为教职员、校友和来访者提供
社交和娱乐活动的机会。一栋典型的学生会楼通常有礼堂、餐厅、小吃部及一些可供跳舞
、展览、音乐欣赏、电子游戏之用的游艺室。
宗教活动
校园里的宗教活动也因校而异,从要求学生每日到学校教堂做礼拜到由学生自由选择
参与宗教活动,形式多样。由于美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公立院校的课堂设施不能用来
宣教,但对学生的课外宗教活动则无限制。在大多数非教会院校,许多不同的教会团体共
同指定一位校牧来处理学校的宗教事务,并与校方和设在校外的学生宗教个心合作。由于
美国的高等院校大多有宗教背景,各种建筑风格的教堂俨然成为校园一景。
学生宿舍
如果学校提供宿舍的话,绝大多数美国大学生喜欢住校,因为这不仅增加了社交和受
教育的机会,其费用通常也比租借私房要低。许多院校对学生有住校的规定,除非他们的
家就在学校附近。学校宿舍有的是大旅馆式的建筑,如哥伦比亚大学;有的则是小农舍式
的平房,如西北大学。住宿条件出人很大,有的院校的学生宿舍有起居室和卧室,但一般
只有卧室并附有公用的会客室、自修室、康乐室、厨房和洗衣设施等。有的学校如芝加哥
大学安排本科生、研究生、神学生、医学生、法学生等同住一楼以增进接触交流。学校通
常聘用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为宿舍顾问,负责管理宿舍并辅导学业和个人问题。许多院
校依靠男女大学生联谊会来解决大部分学生的住宿问题。
男女大学生联谊会
校园里这种以2个或3个希腊字母命名的联谊会是从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各种文学社团
或读书会发展而来的,开始时常有秘密性质,人会者须互助并保守秘密,现在的联谊会一
般只侧重社交和共同兴趣爱好。各种男女大学生联谊会大小不一,有的联谊会在遍及各地
数以百计的院校设有分会,有的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分会,目前全国性的男大学生联谊会
有150个左右,女大学生联谊会也有65个左右。至于地方性的联谊会则数不胜数。
南北战争后,美国男女大学生联谊会开始购屋建房以供其成员居住,后来也向非成员
提供住所。对其成员来说,这些校园建筑是最重要的社交中心。近年来,绝大多数大学生
联谊会在吸收新会员时,放弃了歧视性的规定。在一些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有的院校禁止
所有的联谊会组织,或只允许少数地方性联谊会活动。
荣誉学会
在许多院校,学生的最高荣誉就是被选人Phi Beta Kappa,它在1776年建立时是一个
社交性团体,后来变成纯粹的学生荣誉组织,并在200多所院校设有分会。成员评选的主
要标准是学习成绩,虽然也考虑其他条件。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荣誉学会,优秀大学生可
以经评选加入,如Sigma Xi专门挑选优秀的科学研究人员为成员,而Phi Delta Kappa则
由教育界杰出人士所组成。
同级会和校友会组织
早在1792年,耶鲁大学就有同级会并没有秘书。第一个校友会组织是1821年在威廉斯
学院成立的,此后各校纷纷仿效,目前几乎所有的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友会。由各校校友会
干事组成的美国校友会理事会旨在推动校友会的活动并促进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一年一度
的校友返校活动是美国的一大社会风俗。各院校均在校友间积极展开筹款活动,校友的捐
款占据了高等教育自愿捐款的相当大一部分。
② 美国大学生都用什么电脑
大多数绝对不是苹果,应该是dell居多,苹果这两年有上升的趋势,但绝对不占大多数。毕竟windows系统兼容软件多
③ 请问有谁知道美国大学生使用电脑的情况,一般他们都用电脑做什么对他们的生活与什么影响
美国大学生使用电脑抄学习的比重较大,比如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把笔记本带到课堂里查资料或做笔记,写论文或交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娱乐可能占的比较少,因为看电影可以去电影院,听歌可以买CD,(因为美国免费下载电影和MP3是非法的,保护版权)就剩下聊天(MSN)了,但是美国人比较直接,因为PARTY,宴会等活动比较多,可以认识很多朋友(包括男朋友和女朋友)。因此美国宅男就比较少了。
④ 美国大学生的生活费一个月是多少
看在的地区,也看学生自己,每个州的物价和消费税都不一样,所以很不好说。版以印第安纳权来说的话房租大概$400-500的样子,再加上吃啊,零花啊,一个月大概$1500-$2000的样子。
而且学校在的地方也会有很大影响,例如是在城市还是在村里,城市里的话生活费会很高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有问题的话追问就好了^_^
⑤ 为什么美国学生(特别是大学生)那么爱用笔记本电脑,随时都带着,好象他们就是用那个记笔记的,不用笔记本.
对啊,没看过日本电影吗?它们日本人上课笔记本都摆桌上的,记笔记,用MSN聊天~!很普及!
我必须用这个”它”来形容日本人~!
⑥ 美国大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美国的大学可说是美国生活最充满活力的部分。大学即城市,没有围墙的校园意味着校园生活就是社会生活,师生们的生活甚至是社会生活最精彩的组成,比如研讨社会问题,反对战争,实践各种肤色和种族和性别交融,等等。
首先还是去图书馆看看吧,研究生图书馆和本科生图书馆及各类专业图书馆虽然有分类区别,实际上却是可以随时进出,不分等级的。图书馆多半实行循环开放,如第一天上午8点到第二天上午5点,或者第一天下午8点到第二天上午9点,也就是说,图书馆几乎是不关闭的,你可以选择自己爱好或者方便的不同时间段进入自己学习状态。联机电脑和无线上网使得交流和找寻资料很方便。而阅览室分为单独间,几人间,和多人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状态选择学习环境,以求最好效果。对于那些喜欢闹中求静的读者来说,可以交谈的多人空间自然最令人神往,而这样的空间往往人也最多,就像一个嗡嗡的蜜蜂箱。现在我就在这个箱中像一只蜜蜂一样专心自己的花朵。我的手提电脑连接着大阅览室一个廊柱上的插座,以保证电压稳定,无线上网使得我可以随意到达中国网站,包括我们自己的两性视野网。
现在去学生们的学术活动空间,这样的空间往往是流动的,并且不需要导师参与,学术主持人由学生们轮流担任,学术主题由现实国际情况提炼出来,比如支持谁竞选,支持谁得奖,研讨某国重大问题,或者战争问题,国际关系等等。如果邀请相关学者为这样的学术活动主讲,往往是学生们自己申请相关课题经费,吃饭则是 AA制,学生们共同分担。学术不仅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术活动组织本身,也成为展示社会活动能力的场所。
一次我和一位哈佛大学来密西根大学任教的朋友交谈,得知美国大学生对于论文选题的选择,不仅与个人兴趣相关,更与国际形势需要相关,一些学生们甚至把中国问题研究当成自己的论文方向。我想到在国内很少有学生会把美国问题研究当成自己个人的论文选题,便向朋友细了解这些美国学生对于中国问题的理解深度,结果令我吃惊,他们中有人研究中国农民问题,从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王光美的桃园经验,再到中国农民问题调查报告,一一有认真比较阅读和研讨。一位研究中国婚姻法的学生则对中国婚姻立法的各次细变都有认真了解。在国内常常听到的乐观论调是,中国人对于世界的了解,特别是美国的了解,比美国人要强得多,说美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基本上停留于文革,甚至还在小脚、小辫子阶段。从美国大学生的论文,代国家思考、有国际视野来看,这样的论调可说不攻自破。反而是我们国内的英语教育堪忧,常常仅仅停留于语言学习而不进入文化体制和问题教学,即使英语很好到了国外也需要重新学习生活和制度,自然很难对于别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批评了。
美国大学师生都有租房住的习惯。大学老师在没有成为副教授之前,随时可能流动到不同学校,所以租房住的情况很普及。而学生们也很少住集体宿舍,合租房住,和非学生的房东及其他各类人合住,生活的一切都得自己动脑动手,大学生活不仅是读书,更是学会社会人生,体验生活复杂和学会把生活搞好,生活和学习一体的实践,令学生们对于经济和知识和社会体制,都有深入地体验和思考,并且因而可以和学习互动,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的大学课堂上,老师会更多倾听学生提问和自己解答,因为学生和老师一样,都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反思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美国大学生每学年需要阅读很多书,老师通常不讲解书的内容,而是在课堂上提问和让学生提问并讲解,而相关提问和讲解与更多书联接,如果不自觉阅读,几乎不能进入知识系统,所以大量时间在图书馆可说是学生生活日常状态。与此相关是到各地和各国体验生活,由一位老师带领,到中国或者其他不同于美国的国家实地体验,并且要求到别人的家庭中观察生活,感受文化和文明的日常差别。学会与差异相处,和多元共存,从而理解自己,这一切,就是美国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当然不可能与现实的生活脱节,也不会发生毕业后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情况。因为大学生生活就是最好的社会生活。
⑦ 为什么美国大学生有mac 知乎
美国媒体统计,在过去的5年里,苹果成为学生首选的笔记本电脑品牌。版
调查结果显示,目权前95%的大学生至少拥有一台电脑,其中83%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24%拥有台式电脑,15%既有笔记本电脑也有台式电脑。在这些拥有笔记本电脑的大学生中,有27%的学生拥有的是Mac笔记本。在拥有台式电脑的大学生中,14%使用的是Mac。在有意购买新电脑的大学生中,87%打算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其中47%有意购买Mac笔记本。
⑧ 美国的大学生都用的什么牌子的电脑
apple
⑨ 在美国大学用什么笔记本好
选择什么电脑,取决于你的用途。
你是计算机专业,所以:
如果常用编程,专其实什么机型都可属以。
如果常用Linux环境,建议购置配置稍高的可兼容多系统的机型。
关于苹果,其实没有什么绝对优势,我们学校很多CS很牛的都不是用苹果,性价比太低。
如果主攻图像处理,可能需要显卡较好的,也就是所谓偏游戏的电脑。
如果更专业一些的图像处理,经济许可前提下可以选择工作站,现在价位都下来了。
关于是否在美国买电脑:
如果是国产品牌,比如联想、华硕,建议还是国内买,美国这边太贵。
如果是苹果,那么美国便宜很多(因为没有关税),学生在门店买还可以送打印机等活动。
关于美国报价,自己亚马逊(美国网站)上搜,出入不大。
关于教授想法,以我的经验,一般美国教授看你的成果,不管这些细节。
另外,懂装机的可以选择自己买高端显卡、内存什么的,便宜很多。
希望能有帮助!新年快乐!
⑩ 美国大学生用什么牌子的电脑多
国内便宜 现在手提就降到 小于3000了 美国买个新的 得六七百美金
使什么牌子的都有 日本牌子的电脑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