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工程大学红安拉练多长时间
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的办学条件
截止2014年,学校下设5个学院(理学院、动力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勤务学院),7个系部(兵器工程系、舰船工程系、核能科学与工程系、信息安全系、管理工程系、装备经济管理系、训练部)。有20个本科专业。 专业设置 类别学院专业合训专业军队指挥类舰艇通信潜艇陆战非合训专业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雷达工程导航工程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军用光电工程通信工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军用水声工程动力工程学院舰船动力工程核动力工程舰船工程系舰船与海洋工程舰船消磁工程勤务学院战勤指挥军需勤务信息安全系信息安全训练部外国语言文学
截止2014年,学校拥有教授、副教授500多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90%以上。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马伟明教授,有军队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朱石坚、何琳教授,还有35岁破格晋升教授、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得者王东、帅长庚等一大批年轻优秀骨干,有4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进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次进入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6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有4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38人次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人获得军队育才金奖。
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马伟明
两弹一星功臣(1人):姚树人
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王源升
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名师(1人):康颖
全军重大专业技术贡献奖获得者(1人):刘德志
质量工程 截止2014年,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军队院校优质课程4门,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第二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个。
特色专业: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舰船动力工程、核动力工程、军用水声工程、舰船消磁工程等
国家精品课程(3门):大学物理(康颖)、内燃机(欧阳光耀)、舰船动力装置原理(曾凡明)
军队院校优质课程(4门):大学物理(康颖)、内燃机(欧阳光耀)、舰船物理场(林春生)、舰船动力装置原理(曾凡明)
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第二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个):电力系统电磁兼容创新研究群体(马伟明、2005年) 教学成果 截止2008年,学校获得全国和全军教育成果奖近100项,其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项、全军一等奖9项。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建立由理论教学、社会实践、业余生活三大课堂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体系”
学校曾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全军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和全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先进单位,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 学生获奖 截止2008年,海工大学员连续12年获得30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4个全国二等奖;2000年以来我校学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6个特等奖、27个一等奖,并捧回全国大学生首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08年学校将承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67人次获中国航海学会和中国造船学会奖学金。
2013年5月12日,海军工程大学代表中国海军参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6届土耳其国际航海技能竞赛,一举夺得总分第一和4个单项比赛中的2项冠军。 这项国际赛事由土耳其海军学院于1998年创办,共设帆船、船艺、游泳和救生4个比赛项目,每年4至5月举行。中国海军此次参赛的6名选手均为海军工程大学本科学员,其中4人为首次参赛。
毕业的研究生先后有1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3人获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13人获全军、海军优秀毕业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总数在全军综合大学排名第二),获省部级表彰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3篇。张达伍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海防事业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 截止2014年,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专业领域、8个海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2个省级优势学科、2个省级特色学科、3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7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领域面向全国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博硕士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兵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等
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军事装备学、电气工程、军事后勤学、兵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军事训练学等
工程硕士专业(12个):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兵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2个):轮机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2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舰船动力工程
省级优势学科(2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
省级特色学科(2个):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兵器科学与技术、核能科学与工程 截止2014年,学校有“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等15个重点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新能源研发中心1个,全军重点实验室2个,海军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新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 截止2014年,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5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军队一等奖35项;申请专利600多项。国际首创的“交直流电力集成新技术”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年度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交直流电力集成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入选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先后在舰船动力系统、武备系统、信息系统等领域共申请国家专利5项,国防专利9项。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舰船新型供电系统(马伟明)、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李决龙、姜海波)等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两热源正反向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和优化(陈林根) 校训 严谨求实、拼搏创新 校歌 《海军工程大学校歌》
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肩负着人民的期望
年轻的战友集合在一起
誓把青春献给海防
大海的波涛呼唤着我们
要像海燕搏击风浪
啊!海工
你是革命的熔炉
啊!海工
你永远充满着力量
海军一代代优秀人才
从你这里奔向万里海疆 校徽 学校实施大德育工程,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确保办校治学的正确方向;积极构建大文化体系,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国龙狮运动协会解放军首个龙狮基地正式在学校挂牌,学校龙狮队多次参加全国龙狮大赛获奖,07年8月代表国家赴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华人龙狮邀请赛,获特别荣誉奖。新生入伍教育演讲、红安野营拉练、校园放歌篝火晚会、博士论坛等品牌传统活动效果很好。衡阳抢险英雄群体三次赢得胡主席亲笔批示,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同时也涌现出了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献身海军事业的模范干部、云南救火三英烈等大批先进群体,学校被评为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
Ⅱ 为什么湖北简称为『鄂』
既然问题由小弟已引发,又见路人丁的回答无端端删除了,故分享我的想法。 湖北古代虽属楚国及荆州,但楚京郢都,以及荆州治府南郡,都位于现在湖北西部的江陵市。而湖北的首府武汉位于湖北东部,古称鄂州,既然武汉已是湖北首府,又是华中最重要的城市,故湖北可能因此以『鄂』为简称。 不过找到一些报导及文章,近年湖北人有意见想将湖北简称改作楚: 有关人士建议:湖北简称应改为“楚” (2002-01-01 05:57:40) 荆楚在线消息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军)湖北的简称“鄂”好,还是“楚”好?近年来,常有市民议论。昨日,民进湖北省委出版委员会主任唐瑾提出:湖北简称“楚”更合适,并表示准备向省政协提交此提议。 唐瑾说,湖北称“鄂”是从隋朝开始的,但“鄂”不能代表湖北全境。而“楚”是湖北境内最早兴起的国家,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如随州的曾侯乙墓等,而且楚国兴起、发展、繁盛的中心是湖北。 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楚史研究专家刘玉堂认为,楚国是春秋五霸之一、战国七雄之长,一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楚文化博大精深,在海内外都有广泛影响。现在我国有些省份的简称也采用当时大国的名称,如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因而湖北称“楚”比“鄂”更好。 *********************** 湖北应该简称楚 俺是湖北佬,可是对我们湖北为什么要简称这个不伦不类、偏僻难懂的“歼镇郑鄂”字一直弄不明白,甚至还有些忿忿不平。 一、先看看湖北简称“鄂”字的四宗罪 1、偏僻难懂 要是湖北不简称鄂,恐怕很多国人不会认识这个很偏僻的字。在现实生活中,该字除了作为湖北的简称外、作为地名“鄂州”(旅汪湖北一城市)外,很少再有应用。另外,三国时候武昌城好像叫鄂城,而武昌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据说因为此,湖北才有这么个难听难看的简称。 2、缺乏文化内涵 与齐(鲁)、秦、冀、晋、蜀等这些世家望族相比,“鄂”极其缺乏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就像是个穷瘪三。 3、读音可恶,面目可憎 因其读“e”(音同恶人的“恶”),而且长得十分磕碜(形似鳄和愕),无形中限制了被广泛应用。 4、组词能力差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鄂”字的组词能力很差,很多本应使用“鄂”的场合却被楚、荆楚、湖北代替了。仿佛正室因长相丑陋而失宠,却让众多偏房占了上风。比如,楚剧、楚人、湖北菜、湖北妹子等说法大行其道,却没人会说鄂剧、鄂人、鄂菜、鄂妹子。。。 二、余不禁要问,湖北为什么不简称“氏颂楚”呢? 楚国最早发源于今天的湖北秭归一带【湖北省建制沿革,作者: 潘新藻,出版日期: 1987年02月第1版。正文第141页:一、西楚丹阳 《史记·楚世家》:楚子熊绎,事周成王。成王封熊绎子爵,治丹阳。按:秭归县东南七里,丹阳故城,周围八里。】,随后六百余年波澜壮阔的楚国历史是以勤劳勇敢智慧的湖北人民为主体并且主要在今天湖北境内上演的:楚国的核心疆域、都城、祖陵等都在湖北,乃至楚国的精华文物差不多都在湖北出土(尽管湖南、河南、江西等地亦有发掘)——战国晚期楚国都城曾因战乱一度漂移在河南淮阳,安徽阜阳、寿春等地。 可以肯定的说,湖北完全有理由作为楚国/楚文化的长子,完全有理由继承“楚”这一无形资产,完全有理由简称为“楚”。可是,为什么没有简称“楚”呢?俺暗自揣测,可能是我们的毛头搞的鬼。毛头博学多艺,深知“楚”字的分量有多重,但作为湖南人(也可以说是楚人)出于地方观念,断然不会让湖北大哥独占“楚”家财产的,于是私字一闪念。。。。。。哈哈,外行妄自揣测,还望方家教我。 三、尾巴 另外,按照各省市区简称的一个惯例,湖北也可以简称“汉”。因为湖北境内有汉江(比如,湖南简称湘、江西简称赣、福建简称闽、浙江简称浙等等)。但,不言而喻,“汉”字的分量更重了,湖北是消受不起的。 湖北自古是楚国的发源地 楚国的都城就在郧 也就是湖北中南部一带 楚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深厚的文化 我们这些楚人的后代应该珍视和发扬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荆楚早已是我们的称呼 为什么湖北要简称鄂啊!!!!!!!!!!!!!!!!!!!!!!! 而且现在好多省的简称都是战国时代所在国的名字 如山东简称鲁 山西简称晋 为什么湖北不能简称楚 我们为是楚人的后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请道同的朋友支持我!
其实我原本以为用鄂原因
是如以下:据《史记•楚世家》、《唐•括地志》、《清,武昌府志》、《武昌县志》、《湖北通志》等载,楚子熊渠封中子(即第二个儿子)红为鄂王。熊红称鄂王后,即在此筑鄂王城。而熊渠死后,熊红继位,仍居所封之鄂。熊红传六世至熊鄂,仍以鄂为都城。民国著名史学家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也明确定论:“周夷王时,熊渠崛起,东向拓地至于鄂,即今武昌县境。渠子红继位,即都于鄂,以后六传至熊鄂不改。楚国有七代国君都于鄂,其中的一代国君还用鄂作名字,可见鄂作为楚国都城的时间不短。 鄂作为楚的发源地
又是湖北地区最早兴盛的地方
所以有可能因而有称
湖北省简称「鄂」,中国的第一级行政区,地处中南部的长江中游,因全境位于洞庭湖以北得名「湖北」。省会为武汉市。 湖北又称「千湖之省」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春秋时期属于楚国,西部为楚文化的发源,东部大部分被沼泽覆盖,是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 秦代统一中国后,要经此南下,因此成为交通要道,人口开始增加,沼泽经过排水逐渐成为良田。 汉代设置江夏郡和南郡;三国时代成为蜀汉和吴国必争之地。 晋代设置荆州;唐代设置鄂州。 宋代设置湖北路和京西路,由于北方金兵入侵,战乱不止,大批人口南迁,湖北逐渐繁荣,带来北方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技术,湖北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元代设置湖广行中书省,武昌成为两湖流域农产品的最大集散地。 明代设置湖广布政使司,明末商业发展,汉口成为当时四大名镇之一。 清代分设湖北省,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沿长江上溯,汉口、宜昌相继开辟为商埠。洋务运动兴起,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兴办大量洋务企业,使得湖北经济迅速发展。 辛亥革命在湖北打响的第一枪(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得以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后经济一度迅速发展,但在抗日战争中又受到严重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中南局设置在武汉,管辖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六个省区,湖北又有较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中南地区的中心。
历史 主条目:湖北历史 湖北又称「千湖之省」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春秋时期属于楚国,西部为楚文化的发源,东部大部分被沼泽覆盖,是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 秦代统一中国后,要经此南下,因此成为交通要道,人口开始增加,沼泽经过排水逐渐成为良田。 汉代设置江夏郡和南郡;三国时代成为蜀汉和吴国必争之地。 晋代设置荆州;唐代设置鄂州。 宋代设置湖北路和京西路,由于北方金兵入侵,战乱不止,大批人口南迁,湖北逐渐繁荣,带来北方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技术,湖北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元代设置湖广行中书省,武昌成为两湖流域农产品的最大集散地。 明代设置湖广布政使司,明末商业发展,汉口成为当时四大名镇之一。 清代分设湖北省,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沿长江上溯,汉口、宜昌相继开辟为商埠。洋务运动兴起,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兴办大量洋务企业,使得湖北经济迅速发展。 辛亥革命在湖北打响的第一枪(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得以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后经济一度迅速发展,但在抗日战争中又受到严重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中南局设置在武汉,管辖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六个省区,湖北又有较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中南地区的中心。 [编辑] 地理 蕲春乡间,2005年接邻省区: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重庆 湖北省位于中国大陆的华中地区,地处「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南,因而是南方省份,气候为副热带季风气候。 湖北省三面环山,西部是大巴山区,东北部是大别山区,东部为幕阜山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横穿全省,长江三峡有两峡在湖北境内,在湖北境内一段是长江弯道最多的「荆江河曲」,湖泊众多。大巴山东段的神农架在远古冰河时期受周围山地的保护,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有许多活化石孓遗物种被保护下来,武当山位于西北部十堰境内。 [编辑] 地形 湖北山地为56%,丘陵岗地为24%,平原占20%,三面环山,中间低平。地形可以分为四类: 鄂西山地 江汉平原 鄂东北低山丘陵 鄂东南低山丘陵 [编辑] 气候 鄂西南长江三峡以南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其余广大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区,具有季节变化明显和南北过渡性的气候特征。 [编辑] 河流湖泊 [编辑] 资源 [编辑] 行政区划 湖北省现有、地级、县级行政区划(2005年) 编辑 说明:湖北省之地级行政区自2000年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后数量无变更,共计13地级行政区即12地级市和1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县级行政区在2001年以前变更很频繁,之后数量无变更,共计102县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 (14个) 县级行政区(122个) 县 (37个) 县级市 (24个) 自治县 (2个) 市辖区 (38个) 武汉市 无 无 无 江岸区 江汉区 礄口区 汉阳区 武昌区 青山区 洪山区 东西湖区 汉南区 江夏区 黄陂区 新洲区 黄石市 阳新县 大冶市 无 黄石港区 西塞山 下陆区 铁山区 十堰市 郧县 竹山县 房县 郧西县 竹溪县 丹江口市 无 张湾区 茅箭区 荆州市 监利县 公安县 江陵县 洪湖市 石首市 松滋市 无 沙市区 荆州区 宜昌市 秭归县 远安县 兴山县 宜都市 当阳市 枝江市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西陵区 伍家岗区 点军区 猇亭区 夷陵区 襄樊市 南漳县 谷城县 保康县 老河口市 枣阳市 宜城市 无 襄城区 樊城区 襄阳区 鄂州市 无 无 无 鄂城区 华容区 梁子湖区 荆门市 京山县 沙洋县 钟祥市 无 东宝区 掇刀区 孝感市 云梦县 大悟县 孝昌县 应城市 安陆市 汉川市 无 孝南区 黄冈市 红安县 罗田县 浠水县 蕲春县 黄梅县特别行政区 麻城市 武穴市 无 黄州区 咸宁市 嘉鱼县 通山县 崇阳县 通城县 赤壁市 无 咸安区 随州市 无 广水市 无 曾都区 省直管 县级行政区 无 仙桃市 天门市 潜江市 神农架林区 无 恩施州 建始县 来凤县 巴东县 鹤峰县 宣恩县 咸丰县 恩施市 利川市 无 无 [编辑] 经济 湖北的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工业产值占总产值一半以上,其中重工业多集中在武汉、宜昌、黄石、襄樊、十堰等地。例如,中国 三大钢铁集团公司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位于武汉;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厂之一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位于武汉,在武汉、十堰和襄樊设有工厂;长江第一座大坝葛洲坝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在建)在宜昌境内。湖北矿产丰富,有大冶铁矿,应城石膏矿,荆襄磷矿等,因此冶金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历史悠久,比较发达。 湖北农业是中国北方产麦区和南方产稻区之间的过渡区,因此已经实现稻麦和棉麦两熟,南部实现了双季稻和三季稻,因此农业产量相当高。由于湖泊众多,水产养殖是湖北的强项,是中国三大淡水养殖区之一,长江鱼苗可以供应全国,著名的「武昌鱼」更是闻名遐迩。 [编辑] 农业 [编辑] 工业 [编辑] 交通 湖北交通发达。 公路: 国道:316国道、318国道、106国道、107国道、207国道、209国道 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公路 铁路: 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焦柳铁路、汉丹铁路、襄渝铁路、武九铁路、武麻铁路、长荆铁路、鸦宜铁路 航空: 湖北省内有四个大中型民用机场,分别是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中国民航总局指定的华中地区唯一的综合航空枢纽和最大的飞机检修基地)、宜昌三峡机场、襄樊刘集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 水运: 湖北内河航运发达,长江、汉水是两大水运干线。 桥梁: 湖北内有已建和在建的长江大桥17座,自上游到下游分别是巴东长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夷陵长江大桥、葛洲坝三江大桥、宜昌长江铁路大桥、宜昌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荆州长江大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黄梅县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黄石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大桥南端在江西省境内)。 [编辑] 人口 湖北省2003年总人口为6005万,人口密度为334人/km3,人口多集中在江汉平原,鄂西山区人口稀疏。湖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6‰,男女性别比为107.59,劳动适龄人口为70.8%,少儿22.8%,老龄人口6.7%。城市人口比重为40.59%,文盲率为7.15%。 少数民族:苗族、土家族、 *** 、满族等50多个,多分布于鄂西。 湖北人聪明、精干,俗谓:「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比喻湖北人能如同九头鸟一样眼观六路,主意层出不穷。因此湖北制作的工艺制品也相当精巧,如沔绣、江绫、汉绣、竹器、贝雕等。 [编辑] 文化 楚文化指先秦时期在楚国蕴育,产生并发达的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荆楚文化特指楚国灭亡后,楚文化在湖北地区的继承,延续和发展。荆楚文化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历史文化名城: 江陵(荆州)(1) 武汉(2) 襄樊(2) 随州(3) 钟祥(3) [编辑] 自然文化景观 黄鹤楼黄鹤楼 东湖 武当山 武当山古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1994年) 神农架 长江三峡 神农溪 禅宗四祖寺(黄梅) 禅宗五祖寺(黄梅) [编辑] 教育 湖北是教育大省。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都在中国名列前茅。 [编辑] 高等教育 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五大高等教育中心之一。 目前湖北共有普通本科院校39所,其中部属普通本科院校8所,普通本科军事院校6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5所。全省所有高等院校的名称和地址参见中国大学列表。 部属普通本科院校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普通本科军事院校 军事经济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空军雷达学院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通信指挥学院 武警武汉指挥学院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湖北大学 长江大学 江汉大学 三峡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科技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 湖北中医学院 湖北师范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 襄樊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孝感学院 黄石理工学院 咸宁学院 郧阳医学院 湖北警官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参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Ⅲ 红安文化名人
红安名人
文化艺术
耿定向:字在伦,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明朝户部尚书,著名学者。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穆宗隆庆五年前后在世,年七十三岁。 叶君健:民盟成员。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38年在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国际宣传工作,同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香港主编英文刊物《中国作家》,任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师,1944年应聘赴英任中国抗战情况宣讲员,剑桥大学英王学院欧洲文学研究员,1949年归国,历任辅仁大学教授,文化部外联局编译处处长,《中国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民盟中央委员,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著有长篇小说《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寂静的群山三部曲》(《山村》、《旷野》、《远程》),散文集《两京散记》,短篇小说集《叶君健小说选》、《叶君健童话故事集》等。 另外译著《安徒生童话全集》等。 叶君健 他的《安徒生童话》前记,被选入上海七年级语文课本第五单元:步入书林第22课。 冯天瑜:湖北红安人,著名的历史学家。生于1942年3月。 张培刚:湖北红安人,著名的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荣誉奖-“大卫.威尔士奖” 亚洲惟一获得者。
红安将军
建国后红安籍授衔将军 上将8名:曾任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的郭天民,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的周纯全,曾任.中央军委顾问的王建安,曾任.中央军委常委的韩先楚,曾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秦基伟,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锡联,曾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王诚汉,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谢富治。 中将12名:曾任南京军区顾问的刘飞,曾任广州军区顾问的詹才芳,曾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的张仁初,曾任北京军区顾问的徐深吉,曾任解放军二炮政委的李天焕,曾任国家一机部副部长的徐斌洲,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的张天云,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长的王近山,曾任北京军区顾问的吴先恩,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聂凤智,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刘昌毅。 少将52名:程儒珍、韩卫民、袁克服、金世柏、罗厚福、李世炎、耿锡祥、黎锡福、邹国厚、徐绍华、贺键、熊应堂、程悦长、殷国洪、卢燕秋、张天恕、郑国仲、况玉纯、秦光远、陈美藻、李定灼、江波、刘福胜、赵鹤亭、马忠全、闵学胜、戴克林、戴克明、程启文、罗应怀、甘思和、胡正平、汪运祖、何德庆、张志勇、涂锡道、张竭诚、詹少联、谢正荣、周世忠、江腾蛟、高厚良、肖永银、肖永正、肖志贤、吴世安、吴振挺、张潮夫、伍瑞卿、何辉燕、黄立清、吴杰。 需要说明的是:1952年9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黄安县正式更名为红安县,同时划出部分区域分别归属河南新县和湖北大悟县,在划出的行政区域里还诞生了14位原黄安籍将军,他们是刘华清上将、 聂凤智中将、吴先恩中将、 高厚良少将、黄立清少将、萧永银少将、吴世恩少将、 严光少将、吴林焕少将、萧德明少将、姚运良少将、 周明国少将、萧志贤少将、伍瑞卿少将。 红安因此成为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将军县”,徐向前元帅曾为红安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军事政治
董必武: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副主席、代主席。生于1886年,卒于1975年4月2日。 李先念: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生于1909年,卒于1992年6月21日。 韩先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湖北黄安(今红安)人,生于1913年1月30日,卒于1986年10月3日。 郭天民: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任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部长、兼任陆军训练部部长。生于1905年8月,卒于1970年5月26日。 周纯全: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生于1905年10月,卒于1985年7月。 王建安: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生于1907年11月,卒于1980年7月25日。 秦基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防部长,北京军区司令员。生于1914年11月,卒于1997年2月2日。 陈锡联:曾用名陈普庆,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副总理。生于1915年1月,卒于1999年6月10日。 谢富治: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副总理公安部副部长。生于1909年,卒于1972年3月26日。 王近山: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生于1915年10月,卒于1978年5月10日。 刘华清:湖北黄安(今大悟)生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生于1916年,卒于2011年。
Ⅳ 有没有人知道红安223位将军的名字
湖北红安---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红安,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总面积179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15.2万亩,耕地51.9万亩。全县总人口为61.68万人。县城距武汉112公里,距黄州130公里。 京九、京广铁路联络线从县南穿过,加快了红安与外地的联系和交流。红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是 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中将军衔的13人,少将军衔的58人,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br>
<br>
<br>
红安——将军的摇篮 <br>
湖北省红安县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秦基伟、陈锡联、韩先楚等两百多名将军,其中1955-196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他们是郭天明上将、周纯全上将、王建安上将、韩先楚上将、 秦基伟上将、陈锡联上将、王诚汉上将;谢富治上将 被授予中将军衔的10人, 他们是刘飞中将、詹才芳中将、张仁初中将、徐深吉中将、 李天焕中将,徐斌洲中将,张天云中将, 胡奇才中将、 刘昌毅中将,王近山中将;被授予少将军衔的42人,他们是 程儒珍少将、韩卫民少将、袁克服少将、金世柏少将、 罗厚福少将、李世焱少将、 耿锡祥少将、黎锡福少将、 邹国厚少将、徐绍华少将、贺健少将、陈焱清少将、 熊应堂少将、程悦长少将、殷国洪少将,卢燕秋少将、 张天恕少将、郑国仲少将、 况玉纯少将、秦光远少将、 陈美藻少将、李定灼少将、江波少将、刘福胜少将、 赵鹤亭少将、马忠全少将、闵学胜少将、戴克林少将、 戴克明少将、程启文少将、 罗应怀少将、甘慧高举思和少将、 胡正平少将、旺运祖少将、何德庆少将、吴振挺少将、张志勇少将、涂锡道少将、张竭诚少将、詹少联少将、 谢正荣少将、周世忠少将。 <br>
<br>
需要说明的是:1952年9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黄安县正式更名为红安县,同时划出部分区域分别归属河南新县和湖北大悟县,在划出的行政区域里还诞生了14位原黄安籍将军,他们是刘华清上将、 聂凤智中念缓将、吴先恩中将、 高厚良少将、黄立清少将、萧永银少将、吴世恩少将、 严光少将、吴林焕少将、 萧德明少将、姚运良少将、 周明国少将、萧志贤少将、伍瑞卿少将。 <br>
红安因此成为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徐向前元帅曾为红安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请到红安来看看! <br>
<br>
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 <br>
建国后红安籍授衔将军 <br>
上将8名:曾任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的郭天民,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的周纯全,曾任.中央军委顾问的王建安,曾任.中央军委常委的韩先楚,曾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秦基伟,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锡联,曾任成都军区前碧司令员的王诚汉,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谢富治。 <br>
中将12名:曾任南京军区顾问的刘飞,曾任广州军区顾问的詹才芳,曾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的张仁初,曾任北京军区顾问的徐深吉,曾任解放军二炮政委的李天焕,曾任国家一机部副部长的徐斌洲,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的张天云,曾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长的王近山,曾任北京军区顾问的吴先恩,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聂凤智,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刘昌毅。 <br>
少将52名:程儒珍、韩卫民、袁克服、金世柏、罗厚福、李世炎、耿锡祥、黎锡福、邹国厚、徐绍华、贺键、熊应堂、程悦长、殷国洪、卢燕秋、张天恕、郑国仲、况玉纯、秦光远、陈美藻、李定灼、江波、刘福胜、赵鹤亭、马忠全、闵学胜、戴克林、戴克明、程启文、罗应怀、甘思和、胡正平、汪运祖、何德庆、张志勇、涂锡道、张竭诚、詹少联、谢正荣、周世忠、江腾蛟、高厚良、肖永银、肖永正、肖志贤、吴世安、吴振挺、张潮夫、伍瑞卿、何辉燕、黄立清、吴杰。 <br>
<br>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br>
红安以“将军县”闻名,除为人所熟知的老一辈将军外,还有一批共和国的新一代将军。如吴晓恒少将,她是1988年第一批授衔的女将军,时任某军医大学校长;黄俊峰少将,时任总后勤部某部副部长;江建曾少将,现任某军区空军副司令;胡先贵少将,现任海军某基地司令;罗毅少将,现任某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秦卫江少将,现任某军副军长;李平少将,现任某军副军长;刘晓坤少将,现任某省军区参谋长;程志,总政歌舞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他是文职干部,享受少将待遇。 <br>
<br>
<br>
<br>
<br>
<br>
共和国以“红”褒奖 <br>
1952年9月,为了表彰党领导下的黄安人民革命斗争业绩,湖北省政府报请中南军政委员会转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将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共和国以“红”命名褒奖的县,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例。 <br>
翻开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史册,红安有着精彩纷呈的篇章:中国共产党人引领劳苦大众求解放的呼喊,唤醒世代饱受压迫欺凌的黄安人民,在大别山腹地英勇奋斗,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坚持斗争26年,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br>
在民主革命中不屈不挠寻求革命真理,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于1923年冬在自己创办的武汉中学,召集家乡黄安籍党员学生开会,组建了党的黄安工作组,并派回黄安,播撒革命种子,从而揭开了黄安革命斗争序幕,为党在这一地区领导开展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br>
这里是彪炳史册的黄麻起义发生地。1927年11月14日,黄安、麻城3万多反抗压迫、剥削的农民,揭竿而起,手持刀、矛、土铳、撇把子枪,一举攻克黄安县城,建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震惊敌胆。这是继八一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党领导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br>
这里是中国革命数支军队的诞生地。在黄麻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1928年,鄂东军先后改称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第十一军,实现武装割据。1930年,党中央把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的武装统一起来,成立了属中央领导的红一军。1931年11月,徐向前任总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于七里坪,下辖由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的红四军和红十五军。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参加长征、西进川陕后,.鄂豫皖省委在腥风血雨中重建红二十五军。随后,党又组建红二十八军,直至抗战爆发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在一个县域,先后诞生多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为中国革命史所仅见。 <br>
<br>
<br>
湖北红安 <br>
<br>
<br>
毛泽东:保持红安永远红 <br>
<br>
1958年7月,毛泽东主席在武昌东湖宾馆接见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代表,鼓励说,你们要继续努力,保持红安永远红 <br>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br>
<br>
1996年9月18日,.中央总书记.视察红安时说,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的生命,我们应该永远怀念。烈士陵园有规模、有气势,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应该好好利用。 <br>
<br>
李先念:董老是一面旗帜 <br>
<br>
1988年4月20日,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在红安参观董必武纪念馆,感慨地说,董老是湖北革命的一面旗帜,我们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br>
<br>
徐向前:红安贡献永不磨灭 <br>
<br>
1983年,曾在红安指挥红四方面军的徐向前元帅,在北京接见红安县负责同志,深情地说,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根据地的摇篮,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永不磨灭的。 <br>
<br>
吴邦国:红安真是了不起 <br>
<br>
1995年4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视察红安时说,我一到红安,就肃然起敬。红安县出了200多个将军,为中国革命牺牲了14万人,真是了不起 <br>
毛泽东:保持红安永远红 <br>
<br>
1958年7月,毛泽东主席在武昌东湖宾馆接见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代表,鼓励说,你们要继续努力,保持红安永远红 <br>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br>
<br>
1996年9月18日,.中央总书记.视察红安时说,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的生命,我们应该永远怀念。烈士陵园有规模、有气势,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应该好好利用。 <br>
<br>
李先念:董老是一面旗帜 <br>
<br>
1988年4月20日,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在红安参观董必武纪念馆,感慨地说,董老是湖北革命的一面旗帜,我们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br>
<br>
徐向前:红安贡献永不磨灭 <br>
<br>
1983年,曾在红安指挥红四方面军的徐向前元帅,在北京接见红安县负责同志,深情地说,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根据地的摇篮,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永不磨灭的。 <br>
<br>
吴邦国:红安真是了不起 <br>
<br>
1995年4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视察红安时说,我一到红安,就肃然起敬。红安县出了200多个将军,为中国革命牺牲了14万人,真是了不起 <br>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 <br>
<br>
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也是孕育将军的摇篮红安(原名叫黄安)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县”(同时也被誉为“将军城”)。这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孕育了两位共和国的主席——董必武(代主席)、李先念,以及韩先楚、陈锡联、秦基伟、王诚汉、周世忠、谢富治等223位将军。徐向前、叶剑英、许世友、徐海东、陈赓、陈再道、刘华清等我军一代高级将领都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在我军历史上有五支红军部队在红安成立、重建和改编。从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革命斗争中,红安有14万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10大军区,其中8大军区的司令员或政治委员由红安籍将军担任。后来10大军区改为8大军区,先后又有6大军区的司令员或政委是红安人。红安,一个山区小县,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县”,一个孕育将军的摇篮,一座熠熠辉煌的“将军城”,这不仅是一个“中国之最”,而且也一个“世界之最”。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br>
红安籍将军轶事----------刘飞和《沙家浜》 <br>
传奇将军刘飞和《沙家浜》的由来 <br>
剧作《沙家浜》家喻户晓,与之有关的人和事,散见于报刊的也不少。但有一个人物却未见提及,那就是1955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刘飞。可以说,不是刘飞将军也许不会有《沙家浜》。 <br>
他曾在阳澄湖上领导过40多名伤病员,是《沙家浜》中郭建光的人物原型之一 <br>
《沙家浜》一剧的素材,来源于1939年发生在苏南阳澄湖的故事。 <br>
那年9月下旬,以新四军为主力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 )击退了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大规模进攻。为避免与国民党军发生冲突,10月初“江抗”被迫从苏州、江阴、无锡、常熟、太仓地区(即东路地区)撤往扬中,而将40多名伤病员和10多名医护人员留在了阳澄湖。在伤病员中,伤势最重的是“江抗”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刘飞,敌人的一颗子弹头打进了他的肺部,虽经全力护理伤口没有恶化,但一咳嗽就吐血。因刘飞的职务最高,伤病员、医护人员自然都由他负责,他也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领导重任。 <br>
“江抗”刚刚西撤,日伪军便严密封锁了阳澄湖及其周边村庄。面对严峻的形势,乡亲们自发地保护、供养新四军的伤病员。一发现日伪军进村,他们就马上把伤病员转移到小木般上,隐匿进阳澄湖的芦苇荡里;日伪军走后,他们又将伤病员接回,并在厨房、牛棚、猪圈、草堆里建起隐蔽的病房。尽管这样,还是有伤员遭到日伪军的捕杀,也有伤员因不停转移,缺少药物治疗,得不到很好休息,伤口感染导致败血症而牺牲。到10月底,伤病员只剩下《沙家浜》中所说的36名。在那艰难的日子里,刘飞躺在门板上还在鼓励大家保持革命的乐观精神,战胜伤痛、战胜敌人。为了防范敌人的突袭,他把一些轻伤号组织起来担任警戒,并给阳澄湖一带的地方武装头领写信,晓以大义,消除他们的敌对行动。经过努力,刘飞又同主力部队取得了联系,给伤病员们带来极大的鼓舞。 到10月底,除刘飞伤势仍不见好,其余伤病员的身体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有的已基本痊愈,不少人提出要回主力部队去。是让大家走还是把大家留下来?刘飞目睹当地群众对“江抗”的期盼之情,讲出了阳澄湖上生建“江抗”的想法。伤病员们都表示赞同,于是一份报告辗转送达新四军军部,上级同意了重建“江抗”的主张。 <br>
11月初,原“江抗”三路政治部主任杨浩庐,前来向刘飞等人传达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关于建立新“江抗”的指示,并商讨成立“江抗”东路司令部事宜。大家公推刘飞出任司令员,但刘飞考虑到自己的伤势不能亲自带部队行动,提出只参与新“江抗”的创建,不担任领导职务,推荐病已痊愈的原“江抗”司令部参谋夏光出任司令员。11月6日,“江抗”东路司令部宣告成立,伤愈的10多名干部战士组成司令部特务连,刘飞和警卫员何彭福的短枪便成了新“江抗”初期仅有的两枝打得响的枪。 <br>
新“江抗”组建后不久,在陈毅安排下,刘飞被转移到上海疗伤。3个月后,刘飞重返“江抗”任政治部组织科长,协助政治部主任谭震林工作。不久,刘飞又成为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淮海战役时的一个偶然机会,他无意中为《沙家浜》找到了第一作者 <br>
新“江抗”不断发展壮大,几经改编,到淮海战役进的建制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师。这时刘飞已任第一纵队的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叶飞因病留济南就医后,部队由刘飞指挥参战。在淮海战役中,一纵创下了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册的辉煌战例,也正是这一战例为《沙家浜》的产生找到了第一作者。 <br>
淮海战役开始后,在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合力攻击下,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的左翼第六十三军,妄图经徐州地区的窑湾镇渡大运河西逃。华野总部电令一纵追击敌第六十三军,争取于窑湾将其歼灭。接到命令后,刘飞和纵队其他领导决定:为了争取时间,纵队不留预备队,各师自定一个团作预备队,从北、东北、东南三个方向,迅速包围压缩敌第六十三军于窑湾,肃清外围;尔后,纵队对各师不再调整部署,即转入总攻击。纵队不留预备队、总攻时纵队不再调整部署,这是没有先例的,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造,被称为“急袭的战法”。 <br>
1948年11月9日傍晚,一纵终于成功地将敌第六十三军围困于窑湾。敌第六十三军军长陈章令所部在包围圈里南冲北撞一昼夜,没能打出一个突围的口子,只好求救。当黄百韬告知接应的邱清泉兵团于两天后赶到时,他绝望地说:“来不及了。”在一纵的总攻击下,陈章于12日拂晓丢下部队,率卫兵窜到运河边企图泅水逃跑,被我一纵部队击毙,随后该军1.37万人被全歼于窑湾。这次作战,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应用急袭战法,以一个纵队的兵力歼灭敌人一个军的战例,华东野战军首长为此发出通令予以嘉奖。 <br>
战斗刚结束,随军记者、作家崔左夫就来采访刘飞。在硝烟渐逝的战场,刘飞对崔左夫说:“如果写作战指挥就不要提我刘飞,决心是大家下的,仗是部队打的,不能让我贪了大家的功劳。”崔左夫跟在后面边走边听,刘飞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前面一批正在打扫战场的官兵对他说:“我建议你好好写写二师,这个师是由36个伤病员发展起来的,阳澄湖的那段岁月真让人难忘啊!”说完,刘飞就快步向二师走去,丢下崔左夫站在那里发愣。刘飞身边的工作人员补充解释说:“我们刘司令员对二师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也是36个伤病员中的一个。由36个伤病员组成的新江抗发展成旅时,他当旅长,发展成师时,他当师长。他装着一肚子江抗的事,他就爱和人说这些事,你什么时候采访采访他吧!” <br>
当晚崔左夫就找到刘飞,采访“江抗”的事。听了刘飞的讲述,崔左夫激动不已,他向刘飞立下“军令状”:一定要把“江抗”36个伤病员不平凡的经历写出来!于是数年后,崔左夫志《沙家浜》的第一作者。 <br>
从《血染着的姓名》到《芦荡火种》,他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br>
由于战事不断,崔左夫对“江抗”36个伤病员的事迹未能作进一步采访,建国后,崔左夫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没有放下这个素材。在刘飞的帮助下,他获取了“江抗”36个伤病员的名字以及其中大部分人的工作单位,并陆续对他们深入进行了采访……1957年,他终于以“江抗”36个伤病员的战斗生活为素材,饱含激情地写出了《血染着的姓名》。 <br>
那年文化界正举办解放军建军30年征文活动,上海沪剧团正想寻机找到优秀征文改编成剧作公演,当该团副团长、崔左夫的老战友陈荣兰听说崔手头就有一篇好征文时,赶忙索要。读罢《血染着的姓名》,陈荣兰兴奋不已,又推荐给剧团编剧文牧。文牧看后也热血沸腾,埋头苦干了一个多月,将《血染着的姓名》改编成为剧本《碧水红旗》。 <br>
此时的刘飞已担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当陈荣兰和文牧得知刘飞就是36个伤病员的领导人时,便将剧本拿来征求刘飞的意见。刘飞当时虽然身患重病,仍认真听夫人朱一念完了剧本,提出了要进一步贴近生活的意见,并拿出由他口述、朱一和秘书高松整理的反映当年战斗生活的回忆录《火种》,交由陈、文二人参考。两人回去后,根据《火种》又对剧本作了认真修改,并更名为《芦荡火种》。刘飞对剧本十分满意,还亲自安排剧组到由“江抗”36个伤病员发展起来的部队体验生活…… <br>
不久,《芦荡火种》在上海公演引起反响,1964年5月被选调到北京公演。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此剧,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当时江表想通过文艺进入政治舞台,借机立即组织人马将《芦荡火种》移植为京剧《沙家浜>
Ⅳ 现役将军湖北省黄冈市籍名单
★2000年7月授予和晋升的少将:
杨应林(1946-)湖北黄冈,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基知任
★2001年7月授予和晋升的少将:
秦卫江(1955-)湖北红安,第65集团军副军长,秦基伟之子
★2002年7月授予和晋升的少将:
刘晓琨(1950-)湖北红安,广东省军区参谋长
★2003年7月授予和晋升的少将:
秦天(1957-)湖北红安,防化研究院副院长
★2004年7月授予和晋升的少将:
黄明雨(1946-)湖北黄梅,总参谋部管理保障部副部长
陈再方(19XX-)湖北红安,总装备部政治部副主任握锋拍
刘俊(1949-)湖北蕲春,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
李平(1952-)湖北红安,天津警段羡备副司令员
★ 2005年7月授予和晋升的少将:
阮成友(19XX-)湖北红安,总参谋部情报部副部长
刘晓北(19XX-)湖北红安,总参谋部第三部副部长
罗刚(19XX-)湖北红安,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
★2006年7月授予和晋升的少将:
程晟(19XX-)湖北红安,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总队长
还有
孙黄田 现任后勤部副部长 红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