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学时间
① 西南联大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汪告岁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友闹,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
所以西南联大是北大、清华、南开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建立的联合大学,46年学校完成历史困睁使命,各校回归京津复校。
② 西南联大是怎么回事出过什么名人吗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应势而生。在南开大学遭受炮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陆续被占的情势下,当时参加庐山会议滞留南京的三校校长决定在湖南长沙联合组建一所临时大学。
然而到了1937年底,南京沦陷,长沙危急,空袭不断,长沙临大决定迁往昆明。一因昆明地处西南,距前线较远;
二因滇越铁路可通海外,采购图书设备较为方便。1938年1月20日,近千名师生分批从长沙出发,分水、陆两路前往昆明。1938年4月2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名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友(含附中附小校友)中共有174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163人,中国工程院13人,朱光亚、郑哲敏为双院士,徐匡迪曾任中国工程院院长)。此外,在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评选中,全部81位院士中,有27人出自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知名校友
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冯友兰、胡适、傅斯年、梁思成、钱端升、肖公权、陈达等。
(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学时间扩展阅读:
西南联大解散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决定复员北返,师范学院则留在昆明继续办学。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在新校舍图书馆举行了结业典礼,之后,学生分乘卡车,经过贵州的崇山峻岭进入湖南,从长沙乘江轮至汉口、南京;各批学生陆续转赴上海后,乘海船直赴天津,最后回到北平。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师生陆续返回北平、天津,其部分校舍划归昆明师范学院,在1948年的《昆明市街图》上,原西南联大校舍处已经标注为“昆明师范学院”
1946年8月1日,昆明师范学院成立,迁入原西南联大新校舍与昆华中学南北院。在1948年10月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编制的《云南分县详图》所附的《昆明市街图》的西北部,西南联大原校舍处已经标注成了“昆明师范学院”,即今云南师范大学。
③ 西南联大是哪三所大学
西南联大是国立北京大学搜拆隐、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英文: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简称:NSAU)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世厅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
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
其旧址现为全国重点御神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④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学校发展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府,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 。
1988年清华大学在清华园工字厅南面重新建立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由北京清美珑琥艺术馆副馆长、著名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金德年老先生所题写。
历史沿革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岳麓山下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危及衡山湘水,师生们于1938年2月搬迁入滇,4月,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课,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滇8年期间,于1938年春在蒙自建立分校。于1940年8月设叙永分校。
1946年5月,上述3校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组织机构
校行政有两个机构,一个是校务委员会,一个是教授会。
校务委员会是权力管理机构,校务委员会委员由教授会民主推荐,校长批准任命,校长为校务委员会当然主席。校务委员会通过民主讨论和决议全面主管全校重大事务。西南联大有三位校长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前两位老教育家为了支持校长负责制一元化领导(实则是无力领导),公推年青的梅贻琦校长主持校务,他们二位退居二线,留守重庆,从国民政府教育部方面谋求对西南联大的实力支持。所以西南联合大学自始终至终都棚芦是由梅贻琦校长主政,实行了“校长负责制”。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中主管管理的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全部都是知名教授,其中包括常设的校务委员会秘书长、教务长、总务长、训导长、建设长等,全部由教授担任,由教授会民主推荐,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长批准任命。
教授会是一个校务咨询机构,虽不是裤悉权力机构,但很有威望,成员包括全校教授,经常工作由全校教授推选常委会主办。教授会是校长的得力参谋,也是办学校务得力骨干的资源库。各学院有院教授会,学系有系教授会。院教授会主席后来改称为院长,系教授会主席后改称为系主任,由相应院系教授会民主推选,校务委员会讨论备案,报校长批准任命。各院系教学及管理业务,统由教授会评议,由院长系主任执行实施。所以院系教授会实际上是院长系主任领导下的民主办学权力机构。
专业设置
西南联大共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学院,共26系,另有先修班和体育部。
校园建设
西南联大先租得蒙自海关、昆明大西门外昆华农业学校、拓东路迤西会馆等处为校舍,总办公处设在城内崇仁街46号。1938年7月,学校以昆明市西北胡和乎角城外荒地124亩为校址,修建新校舍。
1939年4月,西南联大新校舍落成,有学生宿舍36栋,全是土墙茅草顶结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56栋,为土墙铁皮顶结构;食堂2栋,图书馆1栋,为砖木结构。
⑤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的事后纪念以及旧址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的塌轿正式开学日期11月1日被定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庆日。每到周年日,三校都会开展校庆活动。50周年老让校庆时,南开大学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长沙临大的教学楼旧址为长沙韭菜园东原湖南省政府西侧第三办公楼。教学楼旧址也为湖南圣经学校教学楼旧址。其他保存至今的还有圆亭等建筑。理工学院旧址岳麓书院保存完好。1935年清华大学在左家垅(今址中南大学)团含肆所建的校舍留有民主楼,和平楼等.
⑥ 西南联大历史简介,西南联大有哪些名人
1、历史简介
1935年,北京的局势日益危急,为了防止突哪派和发的不利情况,清华大学秘密预备将学校转移至长沙。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战局问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校长,在庐山会议后并未立即返回京津,而暂时留在南京和上海。7月29、30日,南开大学遭到日机轰炸,大部校舍被焚毁。8月28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分别授函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指定三人分任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1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这一天,后来定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庆日,临时大学综合了清华、北大、南开原有的院系设置,设17个学系。
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大开始迁徙昆明。
1938年4月2日,教育部发电命令国立长沙临羡脊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文、理、工、法商、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校本部所在地现为云南师范大学。
1938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开课。
1946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师范学李盯院留昆独立设置,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2、知名校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友(含附中附小校友)中共有174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163人,中国工程院13人,朱光亚、郑哲敏为双院士,徐匡迪曾任中国工程院院长)。此外,在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评选中,全部81位院士中,有27人出自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知名校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冯友兰、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钱端升、肖公权、陈达等等。
(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学时间扩展阅读: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⑦ 西南联大存在多少年啊,由哪几个学校组成的,校长是谁
一、从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于1937年8月建立,到国立西南联大1946年7月31日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
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三位校长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
(7)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学时间扩展阅读
西南联大的成就令国际瞩目
西南联大虽然物质条件极为困窘,但各系学人始终关注国际前沿的学术进展和教育改革,办学水准和成绩亦举世瞩目。1939年,陈寅恪获选为首位牛津大学华籍讲座教授(未就任)。不久后,牛津大学的知名学者休斯,亦不远万里到西南联大访学,并长时间地求教于陈寅恪的学生、当时年仅30来岁的少壮派教授邵循正。
从剑桥大学来访的李约瑟,到中国后为西南联大极高的办学水准而惊异。西南联大不仅在中国学研究方面遥遥领先,数理、地学等学科也是全球瞩目。物理主要得益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基础,它曾是当时中国“最接近国际水平、最有望启渥未来大师的摇篮”,系中的吴有训、赵忠尧都曾作出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果不其然,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即出自西南联大物理系。
截止1965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华裔人士有6位,其中4人曾在西南联大求学或任教,分别是陈省身、林家翘、李政道和杨振宁;还有一位是清华校友赵忠尧的爱徒吴健雄。
⑧ 抗战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至昆明联合组成的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侍渗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敬谈缓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亮模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
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发展:
1940年11月13日,第161次常委会讨论后,决定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叙永分校,由杨振声任分校主任。叙永分校于1941年10月全面结束迁回昆明。
1946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⑨ 西南联合大学在那里
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9)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学时间扩展阅读: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乃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开学。因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师生们于1938年2月搬迁入滇。
其中有200余位师生从湖南步行至昆明,行程数千里,被誉为“文军长征”。1938年4月,学校定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分别复校北上;师范学院留在昆明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
在滇期间,西南联大还曾先后设蒙自分校和叙永分校。西南联大设有校务委员会,由3位校长任主席: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实则始终由最年轻的梅贻琦主政。西南联大内部俊彦云集,巨擘济济。
其中校内各院系和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亦均为一线名流,如文学院院长冯友兰、理学院院长叶企孙、法商学院院长周炳琳、工学院院长施嘉炀、师范学院院长黄钰生等,皆一时之选。
此外,校中的陈寅恪、刘文典、朱自清、沈从文、钱穆、金岳霖、吴有训、周培源、吴大猷、华罗庚、陈省身、陈岱孙、张奚若、潘光旦等也久负盛名。
如此“奢华”的师资阵容,更是培养了大批英才。西南联大8年,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3300余人,涌现了众多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台湾“中研院”院士;其中有杨振宁、李政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
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于敏6位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宋平、王汉斌、彭佩云则成为国家领导人。
三校原在平津,远离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组成西南联大后,更是偏安昆明,远离政治中心重庆。由此获得了高度的大学自治和充分的学术自由。在一次校庆中,时人曾用对联描绘西南联大说:“如云如海如山,自然自由自在。”
意指三校各不相同的风气:清华智慧如云,北大宽容如海,南开坚定如山。几十年后,有人问沈从文:为什么当时条件环境那么苦,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却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出的人才的总和?沈从文回答了两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