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名单 » 美国东南大学

美国东南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1-12 13:16:16

『壹』 东南大学相当于美国什么大学

工科很强,相当于MIT

『贰』 美国都有哪些学校有类似东北大学的pathway

首先,我建抄议LZ不要盲目崇拜东北大学袭的桥梁~ 据说,仅仅是据说,能从东北大学的桥梁课程转入正规东北大学的学生很少很少很少,大多数都被“流放”到东北大学的下属学校了~ 所以,除非用钱砸学位,或者去美国混学位,否则东大的桥梁都不应该成为你的选择~ 当然,这仅仅是我听他们别人说的~ 我自己还真不知道详细情况,所以如果LZ执意要去东大,我建议LZ,去BBS上找几个东大毕业的学生,问问他们东大桥梁倒底是怎么回事,转入东大正规学校容易么?问清楚在决定去不去东大~

美国开设桥梁的学校真就不多,我知道的只有东大和亚大。俄勒冈州立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楼上说的ASU没有桥梁课程,因为我就是ASU的学生~ 不过亚利桑那大学有桥梁课程,而且我建议 如果你要是弄学术上的东西,亚大的很多学术专业排名比东大好(别看综合排名比东大低),而且亚大的桥梁可以在国内上,省钱省精力~ 我不是亚大的托~ 只是告诉你事实,希望LZ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桥梁上,美国的桥梁是迫不得已才能上的过度课程,费钱费精力费时间压力大~ 所以但得能不上就不上,还是要尽力达到学校的正规要求以避免上桥梁为好~ 有问题可以hi我~ 祝你顺利!

『叁』 我要采访一位名叫教授的生物~~~当然了我只知道是大腕~~东大的~美国回来的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那么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做到哪几点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的经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认为可以将之归纳为“五要”。在此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要准备充分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奥丽亚娜·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用了两天时间,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那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不太难。对方合作得很好,应该说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法拉奇认为成功的采访与她访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她在访问邓小平以前,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
同样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在进行专访前,至少准备好三十至四十个“扎实”的问题;而在通常情况下,他在纸上会记上一百个问题。
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拟好问题,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材料了事,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二、要问具体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我国高校扩招的头一年,湖南日报社的一位记者去某所大学采访,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偶然说起新修的一座澡堂,记者马上追问,澡堂有几层?有多少间?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洗澡?每周的开放时间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新设施?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
三、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一次,笔者到部队采访,想了解官兵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名战士:“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战士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士兵欢迎的队长,他应具有哪些素质?”这下,战士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部队某位高层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四、要尊重对方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
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
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 。
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五、要营造和谐的气氛
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她说这照片好比桥,把她与毛主席联系了起来;在采访王震时,她找的媒介是自已与王震同年和歌曲《南泥湾》,这使得采访气氛活跃了起来。
某省记者也曾谈到他采访一位连长时,前几次都吃了“闭门羹”,好不容易遇到本人了,结果对方却总不大开口说话,气氛一度很僵,他忽然想到那位连长平时爱琢磨训练器械,于是,他就问那位连长最近改进的一种器械效果怎么样,那位连长立即来了兴趣,与记者热烈探讨了起来,态度也热情了,记者因势利导,趁机提问,得到不少素材。
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总之,记者在采访时,就是要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肆』 我户口在东南大学,现在我去美国读全额奖学金博士,请问我的户口还可以留在东南大学吗

可以,一般大学可以保留户口,但是如果你长时间不在那所大学了,还是需要提前和大学负责人联系版,让他帮你保存,在美国读权大学中国的户口和地址不是真的很要紧的,关键是你的美国地址,资金,当然全额肯定没问题,还有就是留美倾向了.

『伍』 美国诺瓦东南大学好不好,是不是野鸡学校

诺瓦东南大学 下设本科学院、研究生院、骨科医学院、药学院、眼科学院、应用健康和专护理学院、医学院、牙属科学院、法学院、海洋生物和海洋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和信息科学院、人文科学院、冲突化解学院、家庭治疗学院、多学科研究学习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和咨询学院等18所学院。

热点内容
美国大学生留学条件 发布:2024-10-09 04:18:14 浏览:322
烟台大学化学专业 发布:2024-10-09 04:18:12 浏览:394
苏州科技大学各专业 发布:2024-10-09 04:18:05 浏览:521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专业 发布:2024-10-09 04:17:30 浏览:55
北京大学2013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发布:2024-10-09 04:12:25 浏览:999
大学生家庭困难情况说明 发布:2024-10-09 04:08:11 浏览:555
天津大学2014研究生开学典礼视频 发布:2024-10-09 03:53:08 浏览:369
中北大学徐宏教授怎么样 发布:2024-10-09 03:48:49 浏览:729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 发布:2024-10-09 03:35:24 浏览:348
百度招聘本科生 发布:2024-10-09 03:35:23 浏览: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