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名单 » 西南大学资环学院2015复试名单

西南大学资环学院2015复试名单

发布时间: 2024-06-23 14:03:32

① 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② 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初试和复试该如何准备

应用经济学是以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等理论为基础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该专业着重面向各大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金融监管部门及大型企业培养所急需的、兼备较强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应用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初试和复昌亏试分别该如何准备,如何复习?下面跟随猎考考研一起来详细看一下吧~为大家总结各院校应用经济学考研初试和复试备考方法详细汇总
西南财经大学,位于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一)初试
1、应用经济学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经济学二
2、应用经济学研究方向以及招生人数:(不包括推免生)
学院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001)经济学院(01)国民经济运行研究3(02)宏观经济调控研究(01)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02)城市与区域经济开发研究(03)区域旅游经济文化开发(002)财政税务学院(01)财政理论与政策11(02)区域经济与地方财政(03)财政理论与制度研究(04)公共经济与预算管理研究(05)公共投资项目管理(01)税收理论与政策(02)税法与税收管理(03)税收管理与实务(04)国际税收与跨国公司税务管理(05)理财与税收筹划(003)金融学院(01)货币银行40(02)证券投资(03)公司金融(04)国际金融(05)财富管理(06)行为金融(01)金融资产定价22(02)金融风险管理(03)金融产品创设(04)量化金融分析(05)资产组合管理(01)个人消费金融5(02)债券资本市场(03)金融大数据分析(004)工商管理学院(01)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5(02)产业组织、企业成长与监管政策(03)产业投融资和企业投融资决策(04)数据科学与产业分析(01)消费宏观调控理论与消费政策研究3(02)居民消费行为与消费市场研究(03)金融消费(01)流通产业发展研究(02)流通渠道研究(03)流通组织经营管理研究(005)国际商学院(0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6(02)国际贸易与金融(03)国际服务贸易(04)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006)统计学院(01)宏观经济统计8(02)金融统计(03)商务统计(01)金融含厅数量分析12(02)计量经济理论与应用(00)不区分研究方向6(007)中国金融研究中心(01)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40(02)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0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04)金融工程与资产定价(05)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06)金融科技(008)证券与期货学院(01)证券市场运行与监管16(02)证券与期货投资(009)公共管理学院(01)劳动力市场理论与政策1(02)劳动关系与劳动政策(03)劳动资源管理与开发(01)政府经济管理理论与实务(02)公共经济政策(03)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011)经济信息工程学院(01)互联网金融6(02)金融科技(03)金融风险管理(01)电子商务2(02)支付结算(03)电子政务(013)保险学院(01)风险与保险理论与实践5(02)国际保险财务与会计(03)保险精算(020)经济数学学院(01)金融资产定价模型及方法12(02)金融计算与仿真技术(03)投融资决策与方法(021)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1)资本市场0(02)公司金融(03)国际金融耐老神(04)家庭金融(05)金融机构研究(023)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01)城乡统筹理论与实践2(02)现代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03)农村金融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③ 应用心理学专硕考研,有哪些大学招生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等。
建议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心理学院2015年计划招收应用心理专硕200名(其中推荐免试生30名,全日制50名,非全日制120名)。

分设为五个专业方向:

1.职业心理健康与EAP(员工帮助计划)

2.心理健康与生涯发展

3.临床心理与箱庭疗法

4.婚姻与家庭治疗

5.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

具体方向介绍详见附件“2015年北师大心理学院MAP招生说明”。

一、接收推免生

本专业面向国内重点院校接收推荐免试生30人,组成专硕基地班。凡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攻读我校应用心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点击此处查看接收办法。

推免生按照全日制方式培养,学制两年,有单独的培养方案。可以选择任一专业方向。

二、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生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包括本科就读学校认可属于“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于2015年6-7月本科毕业的“专接本”“专升本”“3+2”类的全日制学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和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可以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条件为①修完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②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

(5)非应届在读研究生(含单证专业学位硕士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就读院校同意,并在录取时先办理原就读院校的退学手续。我校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攻读两个以上(含)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本科学历不能报考。在国(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二) 报名流程

【说明:考生报名前应仔细阅读我校的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必须如实、准确地填写信息。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报考资格审核将在录取阶段进行。】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缺一不可。考生须于2014年10月10日至31日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并于2014年11月10日至14日持有效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应届生持每学期均注册的学生证)、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

(三) 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

a.初试

1.初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初试具体地点由报考点安排。

2.初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②204英语二(满分100分)、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满分300分),均为笔试。

以上科目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为全国统考科目,请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的最新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详细请参考附件“《北师大心理学院2015年MAP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3.准考证请于规定时间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考生凭《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b.复试

1.达到我校自主划定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具有复试资格。复试初步安排在2015年3月中旬,复试办法将于复试前在我校研究生院和心理学院网站上公布。

2.复试主要内容为心理学专业基础。

3.实行差额复试。

4.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要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相应能力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四) 录取

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其工作业绩、思想政治表现等,择优录取。

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非定向就业硕士生的人事档案必须转入北师大,户口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迁入北师大,毕业时采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就业硕士生的人事档案、户口均不迁入北师大,毕业后必须回定向单位就业。

全日制定向就业的考生报考时必须提供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材料。考生需自行处理与工作或学习单位因考试录取而产生的所有问题。如果因此造成不能复试或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任何时候发现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责任由考生自负。

三、学制及培养

应届推免生与全日制应用心理专硕学制两年,采取全日制方式授课。

非全日制双证应用心理专硕采取非全日制方式(心理健康与生涯发展利用寒暑假授课;其余方向进行模块式授课,每月集中授课4天)集中进行课程学习,随后在职进行研究,撰写论文,学制两年。

学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规定学习内容,符合毕业要求的,颁发应用心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应用心理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培养过程以课程学习和专题实践为主,辅之专题讲座和综合案例分析报告,主要重视以下环节:

第一,课程学习。以教师讲授、专家专题讲座、案例教学、课堂报告与讨论、课外小型实证研究与报告撰写、自学等方式开展。聘请中外著名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学员讲课或开设讲座。课程学习不少于1.5年。

第二,实习实践。本项目将与国内外一流机构和优秀企业联合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员更多地参与,包括参观交流、现场教学、移动课堂等。实习期不少于半年,学员需提交高质量实习报告一份。对优秀的学生,我院将资助其在我院的美国大学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三个月至半年的进一步深造。

第三,毕业论文要求。毕业论文强调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包括真实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实践。注重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员配备导师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和考核。

四、学费及住宿

应用心理专硕学费待定,分学年平均缴纳。

全日制非定向生在校期间按照北京市有关管理规定,统一办理“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学生也可以自费购买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非定向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仅推荐免试研究生安排住宿,其余学生自行解决。北京地区的定向就业生不安排住宿。

五、奖学金

所有应用心理专硕均可申请由学院设立的专业硕士奖学金,用于资助在我院美国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的部分费用。

④ 西南大学 考研

你好。除了所列参考书之外,所有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学的相关书目和论文都可以看,这一点在复试时尤其重要,因为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讲,导师更看重学生的知识面。重点要看该专业导师的论文。

给你几篇论文,如果你在学校,很方便下载的:
1 论以色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杨兴礼, 陈俊华, 岳云华 - 人文地理, 2000
2 以色列水资源问题与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
王传惠, 杨兴礼, 龙明锋, 王珏玮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3 重庆市城市经济区系统分类发展研究
徐艳, 杨兴礼 -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4 论资源问题与21 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
杨兴礼 - 经济地理, 2000
5 我国旅游资源产权问题探析
杨晓霞 - 经济地理, 2004
6 重庆陪都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
杨晓霞, 陈国生 - 经济地理, 1997
7 略论嘉陵江小三峡旅游资源的保护
杨晓霞 -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4
8 蜀南竹海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研究
杨晓霞, 张明举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9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综合探讨--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邱道持, 田水松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0 小城镇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探讨—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邱道持, 薛俊菲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
11重庆市建设用地预测模型探讨
邱道持, 廖和平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6
12 合川市基准地价评估方法浅析
邱道持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5
13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探讨——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刘筱非, 杨庆媛, 廖和平, 周滔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1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难点及对策分析
廖和平, 文森, 谌海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15 中国耕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廖和平, 沈琼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16 国外土地整理: 性质, 研究领域及借鉴
杨庆媛, 涂建军, 廖和平, 周宝同, 田永中 - 绿色中国: 理论版, 2004
17 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攀枝花市仁和区为例
廖和平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还有,你留言问到专业课试题下载网页:http://yanzhao.swu.e.cn/exam/

⑤ 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有哪些

张武军:中国现当代文学 李子荣: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寇鹏程:美学
黄大宏:中国古代文学 李永东:中国现当代文学 肖伟胜:文艺学
肖伟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余纪:文艺学 曹建:中国古代文学(书法史)
代迅:文艺学 代迅:美学 何宗美:中国古代文学
王本朝: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王本朝:中国现当代文学 赵伶俐(美学)
刘明华:中国古代文学 赵伶俐:美学

⑥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电话:023-68252370

学校所在地: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传真:023-68254191

邮政编码:400715网址:http://www.swnu.e.cn

西南师大资源环境科学学院系1950年由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相关专业合并组建而成,后又相继有川大、昆师、贵师部分师生并入。盛叙功、赵廷鉴、陈平章、王钟山、杨宗干、杨定中、穆桂春等知名专家长期在此执教。改革开放以来,学院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一批硕士、博士先后来系工作,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特别是著名岩溶地质与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袁道先教授的到来,使得学院有了德高望重的国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将学科建设和发展推进到了新的历史时期。

西南师大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已为国家培养输送地理与资源环境类专门人才3000多名,其中研究生200余名。

一、地质类专业设置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下设地理科学和城镇与资源环境科学两个系,包括人文地理教研室、自然地理教研室、GIS教研室、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室。另有校办科学研究机构8个、资源环境研究中心、岩溶环境与石漠化防治研究所、灾害防治研究中心三峡研究中心、亚热带生物地理研究所(与生命科学学院合办)、西亚研究所(与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合办)和地图应用研究所。

目前设置专业有:自然地理学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6个硕士点;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非师范专业)、地理信息系统(非师范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非师范专业)4个本科专业;还有其他不同学制、学位的成人教育招生专业。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8人,硕士生80人,全日制本科生330人。本科毕业生目前一次性的平均就业率为88.7%。

二、地质类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学院拥有在岗教授11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教授(岩溶环境学)、况明生教授(地貌学与环境信息系统)、王建力教授(自然地理学与第四纪环境学)、谢世友教授(应用地貌学)、刁承泰教授(城市地貌学)、徐刚教授(灾害地貌与环境)、石辉教授(水土保持学)、张明举教授(区域经济学)、杨兴礼教授(世界经济地理学)、陈年教授(区域可持续发展)、黄京鸿教授(地理教学法);副教授有24名,讲师12名,助教及其他教辅行政人员20余名。教师中11人拥有博士学位,95%的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现有各类在册学生1000名,其中本科生650人、专科生100人、函授生200人,研究生105人,是西南地区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地理与资源环境类院系之一。现任院长由王建力教授担任。

三、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资环学院重视科学研究,科研活动活跃。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展开了我国西南自然环境及其开发治理方面的科学研究。目前,本学科为我国西南地区惟一的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地理学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研究力量,学科点内梯队结构合理,学历层次普遍较高,且年富力强,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成果颇丰。在国际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与南斯拉夫、奥地利、美国、俄罗斯等国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连续三次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GCP项目。在国内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点通过承担大量的岩溶环境及其治理、山地灾害防治和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课题,使本学科点成为了我国西南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自然环境形成与开发保护研究方面的研究基地。

本学科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本学科点带头人袁道先院士自1991年就开始承担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至今已培养博士研究生5届,共9人。目前本学科点毕业的研究生大都在我国的科研、管理和高校等部门工作,他们中间有的成为我国的跨世纪人才,有的已成为地方管理部门的领导,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2000年以来,本学科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已经投入200万元建设经费的基础上,将继续按每年固定投入100万元的规模用于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本学科在最近5年内取得了很大的科研成果,公开发表论文534篇,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25篇,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5篇,出版专著13部,获国家级三等奖的1项,获省部级奖励的9项。

本学科各具特色,现分述如下。

1.岩溶环境学

近二十多年来,岩溶环境学研究在解决岩溶地区的各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过程中,围绕许多国内、国际的重大课题展开了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以下研究特色,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1)岩溶动力系统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西南岩溶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分类和碳循环,阐明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和耐受能力。建立西南地区岩溶石漠化地区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石漠化地区、良性生态区与过渡区的对比研究,探索石漠化的驱动因子;建立了石漠化分类评价体系与专家系统,阐明了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趋势并为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岩溶地区的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阐明不同类型岩溶系统水循环的主要过程与演化特征,揭示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及其带来的生态后果;探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岩溶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对环境的影响及响应。

目前已经将岩溶动力系统同全球变化相结合,并由此对全球碳酸盐岩通过岩溶作用对大气CO2浓度的影响做出了恰当的评估,这一成就对完善人类的地球科学观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三次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UNESCO/IGCP)项目主席,使我国的岩溶环境学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岩溶地区占据世界陆地面积的15%,居住着10亿以上的人口。我国的西南岩溶地区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岩溶生态环境脆弱带中连片分布面积最大、岩溶地貌发育最复杂、岩溶生态问题十分突出的区域,历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现又正值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西南部大面积的岩溶石山地区因其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因而必须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岩溶环境中的生态系统的开发与重建是西部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方向在进一步展开岩溶环境学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能够为解决岩溶环境问题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出所需的合格人才,同时也一定能够为完善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和推进人类地球环境科学观的更新做出必不可少的贡献。

2.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本专业围绕我国西南区域地貌、地貌分类与制图、地貌发育演变、水土保持等内容展开了研究,集中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对四川盆地特别是三峡库区周围的山地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地质构造变动、地貌演化致灾机理、灾害防治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形成了第四纪环境变迁、灾害地貌与东亚季风演化、水土保持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大量成果。1998年以来,共主持各类基金课题5项,SCI收录论文3篇。

1)第四纪环境变迁。自1996年以来,主要从事长江三峡及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主持了教育部项目“长江三峡河谷地貌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参与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及生态系统演变研究,参加了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和中科院重大基金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第二课题“青藏高原隆起和环境变化重大事件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

2)灾害地貌与东亚季风演化。基本摸清了重庆地区山地灾害类型及发生原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先后完成了《中国1∶100万地貌图(成都幅)》和《四川省1∶100万地貌图》及其文字说明书的研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近十余年来,结合我国青藏高原形成过程这一重大研究项目的实施,本专业在联系西南季风的形成演变的基础上,相继展开了对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堆积地层、冰碛地层、气候地层和地貌地层以及第四纪年代学(包括ESR测年、南方红壤发育年龄测定等技术)等项内容的系统研究,获取了关于西南地区环境演变过程的较为完整的沉积学、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的客观记录。在此基础上,对西南地区的地貌发育过程,环境演变规律以及泥石流发育史、山地灾害系统的成灾过程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3.水土保持研究

主要从事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发生机理、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研究各类课题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对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不同降水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模数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研究的重点是长江三峡的水土流失防治。

由于西南地区是我国西南季风活动的主要区域,又有三峡库区,并同青藏高原相连,因此,本研究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完善我国自然地理科学观做出必要的贡献;同时,亦可为西南山地灾害防治、环境治理等方向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基础的合格人才。

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现正承担“巫溪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研究”和“璧山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研究”项目。另外,我们还与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威尔格教授长期合作,承担荷兰基金项目多项。近三年来,共有科研经费102.3万元,平均每年34.1万元。

4.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的核心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以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经济地域差异形成和发展条件、劳动地域分工与专门化特点、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地域运动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与产业各部门合理布局的科学途径,实现人类经济活动的最佳效益,推动经济地域系统的不断进步。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其对产业布局、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区域规划、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地理、第三产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即在老一辈地理学家盛叙功、刘清泉、刘惠君等的带领下开展经济地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4年第二批获得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为止共培养硕士115人(其中已有35人考上博士)。在科研领域突出与地方经济联系的特色,以区域产业布局、区域规划、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城市地理、旅游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为研究重点。20年来出版了教材、专著50余部,发表论文340多篇,获得各种奖项70余项,研究成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学术水平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在西南地区居领先地位。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交往方面,现已同美国、日本、英国、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德国及中国香港地区等建立有学术联系,并积极派出访问学者与留学生。

(撰稿:王建力)

热点内容
西南大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考试答案 发布:2024-06-28 13:27:33 浏览:733
自考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发布:2024-06-28 13:26:52 浏览:435
昆山大学城有哪些学校 发布:2024-06-28 13:08:47 浏览:207
四川大学研究生岩土工程录取比 发布:2024-06-28 13:03:40 浏览:654
顶替上大学山东省 发布:2024-06-28 13:01:03 浏览:21
四川大学牙科本科几年 发布:2024-06-28 12:56:52 浏览:810
燕山大学研究生部 发布:2024-06-28 12:55:43 浏览:517
南京大学揣教授 发布:2024-06-28 12:24:32 浏览:690
应用心理学专业自考本科科目 发布:2024-06-28 12:22:02 浏览:114
怀柔大学城规划图 发布:2024-06-28 12:06:18 浏览: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