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考大学升学率
⑴ 美国哈佛大学真的好读,好考,好进,好毕业吗
进入哈佛大学并非易事,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学生不仅要熬夜学习,还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项目。哈佛大学的学术要求非常高,即使有幸被录取,毕业也并非易事。美国顶尖大学的共同特点是进容易,但毕业却极为困难,哈佛大学也不例外。全球顶尖的学校,自然不会轻易接纳学生,更不会轻易让学生毕业。
哈佛大学的学术氛围异常浓厚,学生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们常常需要熬夜到深夜,才能完成繁重的课业任务。除了学术上的挑战,哈佛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以全面发展个人素质。哈佛大学的毕业要求极为严格,即使成功进入哈佛,学生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顺利毕业。哈佛大学作为全球顶尖学府之一,其毕业难度可见一斑。
哈佛大学之所以被称为世界顶尖学府,不仅是因为其卓越的学术资源,更在于其严格的学术要求和毕业标准。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非常严格,学生需要在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方面付出大量心血。同时,哈佛大学还强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团和实践活动,培养综合素质。哈佛大学的毕业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成绩,还包括综合素质、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
哈佛大学的入学竞争异常激烈,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申请者,而录取率却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哈佛大学的学生们需要具备出色的学术成绩、丰富的课外活动经历以及优秀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入哈佛大学是一场艰苦的战斗,而毕业则更像是一场持久战。哈佛大学的学生们不仅需要应对繁重的课业任务,还需要应对各种学术挑战和压力。
哈佛大学的学术环境和毕业要求使得其成为了全球顶尖的学府之一。尽管进入哈佛大学并不容易,但是一旦成功录取,学生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和严格的学术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匪浅。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们不仅具备卓越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还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
⑵ 美国高中生中有多少比例能考上斯坦福大学
很小很小的比例,斯坦福的录取率只有4%左右,但并非所有人都会申请,每年美国有上百万高中生会进入大学,而进入斯坦福的学生只有几千名。
⑶ 世界上最难考的十所大学,第一名在印度,清北均不在前十名吗
说起世界上最难考的10所大学,排名第一的是在印度,清华北大并不在前10名,清华北大居然是国内一等一的高校,但是跟国际知名高校相比,仍然是具有一定的差距,那么世界上最难考的大学分别是哪10所大学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六所:普林斯顿大学位于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也是一一所非常知名的高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这所大学创建于1764年,普林斯顿大学也培养出了多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曾经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颜宁教授也曾经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过。
第七所:芝加哥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也是一所非常有名气的高校,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曾经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过,芝加哥大学的录取率大概在7.8%左右,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考的一所大学之一。
第八所: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也是一直保持着比较低的录取率,其录取率只有8.01%。
第九所: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的招生门槛也是相当高的,这所大学每年招生名额是非常少的,只有成绩相当优异的考生才能够考上加州理工学院。
第十所:美国布朗大学美国布朗大学是美国长春藤名校之一,也是美国本土非常知名的高校,美国布朗大学的录取率也在8%左右,考虑难度是相当高的。
⑷ 在美国,真的不用功就能上好大学吗
那是一定不可能的,连美国本土的学生读书都非常努力,国际生更是不能松懈,很多美剧里面你看人家玩乐的很high,那也是在他们学习后,study hard play hard
给你看一下一名留学生的亲生经历
我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有一个小朋友迈克,今年刚上大学一年级。芝大经济系诺贝尔奖得主云集,是闻名全球的“芝加哥学派”的发祥地。在他的帮助下,我像一个大一新生一样背起书包,走进他们的LiberalArts课堂听课。
芝大的General Ecation在全美独树一帜,素以苛刻的标准和繁重的学业压力而著称,但也正因为此才保证了芝大本科人才培养的过硬质量。这一切大概要归功于哈钦斯校长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启动的本科教学改革。在那次堪称革命性的变革中,芝大建立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影响的GeneralEcation课程体系和小班教学模式。
我选了一门希腊思想史的讨论课。本来我还想多选一些,但迈克建议我最好只选一门,从头到尾听下来。我听了很不服气。想当年,我在北大读书时一学期至少要选十门课。现在虽然年纪大了点,芝大的课程难一点,但也不至于差距这么大。迈克很直率地告诉我,他一学期只选了五门课,已经快要崩溃了。我将信将疑。
果不其然,这门课的难度极大。学生平均两到三个星期要读完一本像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样的著作(芝大LiberalArts课程从不讲活着的人的思想)。一学期下来大约要读四本原著,还不包括补充阅读材料。在课堂上,一般会有一个学生先做一个15分钟左右的报告,然后大家开始讨论。一节课90分钟,老师只讲大约50分钟,而且老师讲课并非一个人的表演,会提很多问题,学生也可以随时插话提问,参与讨论。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学生在课后必须要读原著,否则既不能完成作业,也无法参与课程讨论,而这些会统统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更为要害的是,上这样的课,从一开始就必须非常努力,也不能逃课,否则,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有一次我因为要参加一个会议,落了一节课,结果后面立即陷入听不懂的状态。
上完课后,迈克带我到食堂去吃饭。他几乎是连跑带颠地取完东西——顺带帮我也取了午餐——坐下之后就从书包里拿出书和笔,一边吃一边在书上写写画画。说是吃饭,他基本上是在看书,饭其实是在五分钟之内吃完的。我问他怎么会这么紧张。他告诉我下午化学实验课的内容还没有完成,而如果完不成的话,课就没法上了。这使我大为惊奇。迈克的专业是经济学,如果要选数学课还可以理解,但和化学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匆匆吃完饭后,迈克对我说,下个星期他会非常忙,因为要开始期中考试了。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不一定有时间和我见面。我马上说,没关系,你先忙,我们可以两个星期后再见面。迈克面露难色地说,恐怕也不行。这些期中考试会一直持续到学期结束,也就是说,是和期末考试连在一起了。
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迈克以及其他芝大的学生那么忙,以至于几乎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但不要以为这些学生只是在读书。迈克每个周日要到城里去上班,平时还要参加和欣赏各种各样的音乐会。
相比而言,国内本科学生的单位课程压力要小很多。北大学生算是辛苦,但对于一些特别聪明的理科生和大部分文科生来说,日子要轻松得多——他(她)可以偷懒。我上大学的时候也很辛苦,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但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读自己喜欢的书和社会活动上,真正用在课业上的时间并不多。即便如此,我的成绩也还不错。原因很简单,每次期末考试之前,我就把班里笔记记得最好的同学的笔记借来抄一遍,往往得分比他还要高。他的笔记好到什么程度呢——他可以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包括老师讲的笑话,然后在笔记本上注明 (笑声) 。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种在没钱复印的时候只能抄笔记的办法,实际上帮助我加深了对老师授课内容的理解;而那位笔记记得特别好的同学,也许因为记笔记时过于专心致志,反而忽略了老师讲课内容的实质。因此,我特别怀念那些既没有钱技术也不发达的日子,并且在我也成为一名教员之后,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反复告诫学生们千万不要去认真地记笔记。后来有了钱,复印价格也大幅下降了,再也没有辛辛苦苦地抄过笔记,考试成绩反而没那么好了。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偷懒在芝大几乎不可能发生。而且,和国内本科教育恰好相反,越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单位课业负担反而越重。因此,芝大学生在选课时非常谨慎,一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绝对不会出现借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来凑学分的情形——而这种情况在国内大学实在是太普遍了,越是文科学生越好混日子。
芝大学生很少偷懒的首要原因是选课制度。学校规定,学生选课是自由的。但在本科一二年级的LiberalArts课程中,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都有相应的学分要求。并且在学生的选课目录中,小班讨论课必须要达到一定比例。如果说,上大课时学生还有可能偷懒的话,那么,在十来个人的小班讨论课上就无论如何偷不了懒。如果学生不读书,不完成课后作业,不要说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就连讨论都插不上嘴。而且学生必须从一开始就非常努力,否则,稍有疏忽就会给后面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就好像欠了高利贷,一旦还不上,利滚利就会越滚越多,最后想补救都来不及。每一门课程的成绩都包括了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因此,只靠期末考试前背背笔记就蒙混过关的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迈克告诉我,芝大学生很少偷懒的根本原因在于,上芝大的费用太高,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接近6万美元。因此,在芝大学习的每一天,上的每一堂课,都可以相应地折算成学费。他必须要在芝大学习尽可能多的东西,否则对不起爸爸妈妈付出的高昂成本。换句话说,当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学费同样多时,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谁学到的东西越多,就意味着谁获得的超额利润越高。因此,每个学生都卯足了劲儿拼命地学习。对于那些依靠奖学金读书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奖学金是按照年度发放的。学生如果不努力,成绩不好,很可能意味着下一年度会失去奖学金;另一方面,那些本来上不起芝大的学生因为获得奖学金而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并且希望毕业之后能够取得成就反馈母校曾经的帮助。从心理学上说,这种内生性的激励效果最为显著。
我原来以为,美国顶尖大学学生很少偷懒是因为他们实行“宽进严出”制度,淘汰率高,在过程中迫使学生不敢偷懒。这可能是一个误读。实际上,对于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来说,入学竞争极为激烈,条件一点也不“宽”——入门条件“宽”的多数是公立大学和社区大学;除了像加州理工学院等少数大学外,许多大学的淘汰率并不算很高。芝大也是如此。尽管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培养质量,但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太难为学生。只不过,对学生而言,如果成绩单上都是C的话,不要说自己看着不好意思,在就业时也会丧失竞争力——就业机构并不会因为你仅仅是芝大毕业生就会雇佣你。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如果你不能获得一个具有理想收入的职位,那就意味着你为上大学所付出的巨额投资将付之东流,这显然是学生和家庭都不能接受的。
相比而言,中国大学——即使是最顶尖的北大、清华——的学费很低,一年只有5000元人民币,还不到1000美元。除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和学校往往对这部分学生有减免学费的政策——之外,许多学生并不觉得上大学的成本有多高,或者说,他(她)们对于上大学的成本的直观感受并不强烈。因此,多学一点和少学一点对他(她)们而言是无差异的。另一方面,由于高考之前的重复性训练的确是过于艰苦,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难免会产生出一些混混日子的想法。此外,由于大学课程和社会需求脱节,用人机构不能从课程成绩单中观测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只能通过替代性的指标——比如学校名气、社会活动,甚至是父母身份——做出录用与否的决定,反过来也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因此,和美国学生上大学以后异常辛苦——而且越是人文学科学生越辛苦——的现象恰好相反,中国学生上大学以后相对要轻松得多——而且越是人文学科学生越轻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质量。
美国顶尖大学学生很少偷懒这一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是和美国的私立大学制度、就业市场的多样性以及社会诚信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美国教育是与其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因素相适应相匹配的复杂系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忽略了这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制度性因素而单纯倡导甚至移植某些具体措施和政策——比如所谓的“宽进严出”和AP课程,等等——是不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⑸ 美国的教育状况
美国的教育状况
寄托留学站 [http://abroad.gter.net] 2004-09-07 23:16 PM 寄托天下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教育体系早在其建国时就初具规模,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形成了今天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体制。
美国现有各类高等院校3130多所,分为“大学”和“学院”两大类。高等院校的规模大小不一,大学比学院要大,招生人数要多,图书馆和科研设施要好,师资队伍学术水平要高。著名的大学在校生人数达十几万人,教师数万名,教学和科研经费充足,下设十几个分院,几十个研究所、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而有的小学院,学生只有几十人,各方面的条件都无法与名牌大学相比。
美国高等院校半数以上是私立的,因为这些大学最初主要是由教会和其它宗教团体创立的,虽然今天这些学校依然同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却不再以宗教教育为主了。全美50个州中,几乎每个州至少都有一所由州政府或当地出资创办的公立大学,虽然经费来源与私立大学不同,但学制和课程设置并无多少差别。
美国现有的院校主要实行二年或四年的学制,二年制的多为技术专科学校和社区学院。近年来,这类院校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发展得较快,截至1990年,二年制学院总数已达1230所,在校学生近600万,占全美大学生总数的47%以上。其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它是连接高中和正规四年制大学的一个桥梁,主要培养美国社会需求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而且学费低廉。正规四年制的学校主要为文理学院、独立专业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代表着美国科研和教学的最高水平,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院校除教学外,还承担着美国政府的大量高精尖的科研任务。著名的高等学府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乔治敦大学等。
美国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历高,教师要在四年制高等学校任教通常必须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适应专业需要.高校教师在职期间竞争十分激烈,教师开设的课程如果在二个学期内选修学生人数达不到最低标准,就面临着被校方解聘的可能。
在美国,学生18岁高中毕业后不需要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就能升入高等院校学习,6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都能进大学继续深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优先进入好的大学学习。外国学生要申请入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就必须参加美国高校规定的托福考试,取得高分。在校前二年为基础学习阶段,学生学习英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通用课程,待进入高年级后才开始专攻某一方向或学科。
美国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师在每学期开始时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书目和材料,培养学生自学和学术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完成课程论文,得到学分。学生平均每学期能修满16~18个学分,四年制的本科生要想获得学士学位,必须按规定修满120~128个学分,通过考试和撰写学位论文,合格后才能获得学位。
美国高等院校规定,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或相应的学位后才有资格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学位体制采用五级制,即:准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和第一专业学位。其中,硕士学位分为两种:一种必须撰写学位论文,另一种不要求写论文,但对学分有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进行口试和笔试。进入硕士和博士学习阶段,导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人情况,具体制订学制,加以指导。美国高等院校实行三种学期制:二学期制、三学期制和学季制,一学年通常约为34周,8月或9月开课,次年5月或8月结束。硕士学位学制通常为二学年,博士学位为2~3年。博士研究生由几名专家和教授组成的指导小组负责具体指导,专业考试合格,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获得学位。
美国高等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为大学生提供各类经济资助,如奖学金、助学金、校内长期低息贷款、短期贷款、校外长期低息贷款、联邦政府勤工俭学计划、学校内外兼职工作和打工。近年来,全美高等学校的学费和食宿费突破3.5万美元,就连美国人也感到不堪重负,难以接受高等教育。此外,高等学校自身开支不断加大,日渐依赖工商界、私人基金会和联邦政府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