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无伴奏合唱
A. 这张图片是谁
全名:Declan John Galbraith
生日:1991年12月19日
星座:射手座
出生地:英国
成长地:爱尔兰
(Declan是英国的英格兰人,爸爸是英格兰人,妈妈是爱尔兰人.生在英格兰的肯特郡,有爱尔兰和英格兰的血统)
家人:爸爸 Alec
妈妈 Siobhan
妹妹 Bernardette
最好的朋友:Joe(堂兄)
最喜欢的足球明星:Alan Shearer
最喜欢的流行歌手:Robbie Williams
最喜欢的游戏:PS2
最喜欢的玩具:遥控车
最喜欢的运动:足球(英式)
最喜欢的歌曲:Danny Boy(小时候),Vincent(Declan变声后在中国开演唱会时说他最喜欢这首歌)
最喜欢的学科:数学,科学
喜欢的书籍:《哈利•波特》
喜欢的歌手:Carole King,The Fureys,Christy Moore, Led Zeppelin,Robbie Williams 和Westlife。
不大擅长的技能:绘画
Declan Galbraith从4岁开始展露歌唱天赋,8岁那年,他开始参加一些音乐比赛,并在14个月中获得了16个大奖。同时他也获得了词作家Barry Mason(写过Last Waltz-最后的华尔兹的作者)的欣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们听到的这首「Walking In The Air」录制于2001年,那时候他才9岁。据传有好几家唱片公司争相与他签约,最后EMI(百代)以超过百万英镑之巨,签了他3年,并承诺发行3张唱片。
大家都相信这个小男孩的音乐天赋和对爱尔兰传统音乐的理解及热爱,来自他的祖父Ben。才6个星期左右,就是Ben照顾他了。Ben常常在酒吧演奏六孔笛和爱尔兰鼓,并常常带上他,Declan从小就耳濡目染。祖父于1996年去世,可是Declan忘不了他,他的第一张专辑《Declan》就是献给他祖父的。
Declan的声音,清亮脱俗,演唱歌曲的范畴也是极广。从流行的「Angels」之类到「Carrickfergus」这样传统的爱尔兰歌曲,他都把握得不错。而这个小小童星的心愿却是有一天能够不再翻唱别人的歌曲,能有几首属于“Declan Galbraith”的歌。
除了天使般的声音,Declan小小年纪,已经表现星探们热衷的所谓“明星气质”—— 一头松软的深色头发,浓密的睫毛,明亮清澈的橄榄绿眼睛,充满童真颇富感染力的笑容,还有满满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他从不怯场,每次上台都异常兴奋。应该说,也有过一次紧张,那是在圣保罗大教堂为女王献唱的演出上。曾为Robbie Williams和Phil Collins制作MTV的John Carver十分有信心的说,“Declan注定要成为一个超级巨星的,不仅是因为他超群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他极好的个性,他非常聪明。”
除了他的音乐天赋,以及身后的百万合同,Declan和其它男孩没有什么分别。喜欢足球,电脑游戏和游泳,房间里贴满海报,还喜欢Robbie Williams、Westlife和哈利波特。他也曾为签名不够快而苦恼,直到听从父亲的建议,用“Dec”签名才算解决。他也会在采访中忍不住想要从凳子上逃走,当然会事先礼貌的问“我可以很快去踢球吗?”还有一次Declan在接受访问时说自己曾经梦到Alton.Johnson邀请他去参加 Alton的音乐会,主持人问他如果成真他是否会接受邀请。Declan说:“应该会,不然他可能会哭,那样我最终还不是要说‘别惊慌,我会去的’。”
Declan一边上学一边参与专辑的推广。他有专门的家教,确保他不会因为缺课而影响学业;他有专门的造型设计师,也有专门的声乐导师和专属经纪人,有自己专门的歌迷网……这对于一个床头还摆着恐龙惦记着遥控车的小男孩,似乎的确有些兴师动众了。因此,他没有太多的朋友,除了堂兄Joe。
英国媒体对于过早享有声名的儿童,通常不是太客气的。当2002年Declan发行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就有媒体预言在他16岁之前,不会吸毒就会酗酒,而父母多半等不到那时候就已经离婚了。Declan的父母,颇有信心的表示他们不会做激进的父母,他们只需要支持Declan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当然,他们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就已经获得了经济上的保障,而不必像普通人那样为分期付款担心,的确不是太好的事。
事实上,Declan已经是这个4口之家(父母和妹妹)唯一的经济来源。妈妈自小孩出生后就离职了,做电工的爸爸也已经辞工全程陪同Declan。对于很多成人歌星也羡慕的百万合同,Declan说,“其实我拿不到这么多,100万是公司承诺投入在我身上的全部资金。不过我不在意,我只是喜欢唱歌而已。”在一段自白中,Declan也说道,他最希望的是能够照顾好家人,父母再也不用去工作。如果他有了钱,会给爸爸买一辆新车,如果还有剩余,就给自己买些足球和球星卡,如果还有多,就存进银行。足以见出他是一个很可爱很单纯的小孩。
经过四年忙碌的表演之后,2006年DEC从EMI转签美国一知名的娱乐公司Saban娱乐,并于当年发行了专辑《Thank you》,华纳特意请到德国的制作人,所有制作都将在德国完成,而这回的制作阵容更强大。这对DEC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在最近一次接受电视访问时,14岁的他说:“不,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如何找到应对的方法,而不是自怨自艾!”
继《Thank you》在德国取得巨大成功后,2007年DEC又推出了第三张专辑《You and me》,如今DEC完全变声后极赋魅力的嗓音又带给我们以惊喜。大家共同来鉴赏吧!
[编辑本段]发行的专辑介绍
Ⅰ、《DECLAN》专辑简介:
在美国的热门音乐史上,曾经有好几位以嘹亮的歌喉崛起、让人印象深刻的少年歌手,例如70年代的Michael Jackson (迈可杰克逊)、Donny Osmond (唐尼奥斯蒙),还有在2000年改写「吉尼斯世界记录」,成为史上最年轻冠军歌手的Billy Gilman 。其实,在欧洲方面,也陆续出出现好几位同样杰出的少年歌手,其中又以60年代的Heintje和80年代的Aled Jones最具有代表性。事实上,2002年时,就在Billy Gilman风靡全球的时候,英国也出现了另外一位堪称歌唱奇才的少年Declan Galbraith(以下简称DEC),而且他比Billy Gilman更年轻,当时才十岁,不但以他的首张专辑「Declan」轰动欧洲,他还缔造了另外一项「吉尼斯世界记录」:当他在贝尔法斯特巡回演唱的时候,主办单位通过电话与网络的连线,让超过八万名儿童,在英国与爱尔兰的每一个角落,陪伴着他一起演唱,成了有史以来全世界规模最庞大的合唱。
被英国媒体推崇为「终生难得一见的歌唱奇才」的DEC,1991年的12月19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来自苏格兰,母亲则来自爱尔兰。他从小跟着在小酒馆表演爱尔兰传统音乐的祖父,很早就显露出惊人的天赋,才两岁左右,就开始喜欢唱歌了,而且唱得有模有样的。八岁那年,他开始参加当地一些才艺竞赛,在短短十四个月的期间内,拿下了十六个冠军,也引起了唱片界高度的兴趣,没有多久,就得到了唱片合约。他所参与录制的第一张唱片,是一张圣诞歌曲的合辑,其中收录了包括猫王、Elton John和Westlife等超级巨星的名曲,而他所翻唱的卡通「雪人」(Snowman)主题曲「Walking in the Air」,丝毫不比那些「老前辈」们的差,引起了广大的关注,获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上遍几乎所有电视与电台的节目,成了英国与爱尔兰家喻户晓的名人。当节目主持人问起他平日喜欢些什么的时候,他的回答几乎让人跌破眼镜,因为,除了足球、游泳和电动游戏之外,他所喜爱的音乐,竟然包括了「齐柏林飞船」(Led Zeppelin)和「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而这也就难怪,年纪小小的他,演唱的风格跟曲目都宽广得超越他的年龄了。
在许多方面他是一个正常的10岁的男孩,他喜欢电脑游戏,游泳和足球。 他和他的父母和六岁姊妹居住。他的堂兄弟姊妹Joe是他最好的朋友。但是Declan不只是一个普通的10岁男孩。Declan Galbraith小的时候,是和他的祖父班度过。班是音乐家。他和爱尔兰的民谣乐团演奏传统的爱尔兰音乐。他们到处在酒吧和俱乐部等地方演唱。Declan与他的祖父乐团搭配并学习演唱。在他的祖父死之后,他继承了祖父的演唱事业。
为了争取DEC的合约,唱片公司不惜开出一百万英镑的承诺,使得他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负责养活一家四口。原本担任工人的父亲,特别辞去工作,专职陪伴他四处表演。他曾经在英国女王的庆典音乐会上,跟圣保罗教堂唱诗班一起演唱「Amazing Grace」,而应邀参加艾尔顿强的演唱会,在众多观众面前表演,更是他难以忘怀的经验。虽然年方十岁,他对未来已经有了很多的期许,不想老是唱别人的歌,很希望能够拥属于自己的作品。他的杰出表现,赢得曾经谱写「The Last Waltz」等许多经典的名家Barry Mason (贝瑞梅森)赏识,不但担任他的制作人、为他编曲,更亲自为他谱写新歌。2002年十月二十九日,DEC的首张专辑「Declan」发表,立刻造成轰动,除了英国和爱尔兰,包括德国在内,许多欧洲国家也纷纷邀请他前去演唱。他展现了高度的技巧,在专辑中,他甚至以无伴奏清唱的方式,“率领”一支庞大的成年人合唱团,演唱了福音歌曲「Amazing Grace」,令人感动。
在这张专辑中,DEC总共演唱了十四首歌曲,除了原创的作品,还包括翻唱的流行经典,以及传统的民间歌谣,当然,他都带来了清新的诠释。专辑开始,他首先唱出脍炙人口的爱尔兰名曲「Danny Boy」和「Carrickfergus」,稚嫩而嘹亮的歌声,非常的讨人喜欢,也让我们明白,他是个爱尔兰的孩子。接着,他唱出John Lennon的不朽经典「Imagine」,把那份祈求世界和平的心愿,表现得令人动容。这也让我们想起,比他稍早出道的Billy Gilman,也有着同样的特质。他们都以有如天使一般纯净的歌声,唱出了孩子们对于美好世界的柔性诉求,比起一些动不动走上街头、口出恶言的青少年,真的是可爱得太多了。而当我们听着DEC的歌声,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麦可杰克森,果然,他紧接着就带来了麦可杰克森当年赢得无数热爱的经典歌曲「I'll Be There」,令人无法抗拒。
假如我们仔细留意从过去到现在、曾经获得大众喜爱的少年歌手们,我们就会发现,除了「世界和平」,「友情」与「爱心」也是他们共同的主题。在DEC的这张专辑中,也有这相同的诉求。原创作品「It All Begins With Love」和「Your Friend」通过比较流行的编曲风格,呼应着这样的主题,前者比较柔美,后者则有着比较明快的节奏,带来了相当舒服的变化。接着,他唱出「贾德氏」 (The Judds)母女解散之前最后一张专辑的名曲「Love Can Build a Bridge」,这首由乡村创作歌手Paul Overstreet和「贾德氏」的母亲Naomi Judd联手谱写的作品,生动的告诉我们,爱心可以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跟着出现的「Mama Said」和「Till the Day We Meet Again」,都是原创的作品,也可以说是比较贴近「儿童」的歌曲,在DEC的演唱下有着恰如其份的效果。在清唱的「Amazing Grace」之后,他带来了「Circles in the Sand」,在流行风味浓重的编曲之下,也相当悦耳。接着,我们听到Robbie Williams跟他昔日的创作搭档Guy Chambers共同谱写的名曲「Angels」,虽然歌词的内容有点「超龄」,DEC却以嘹亮而宽阔的音域,为这首歌带来另外一种不同的感受。据说,就连Simon Cowell听过他的歌唱,也不禁同意,这个小家伙潜力十足,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成为超级大明星,而从他现在的成绩来看,他推断是完全正确的。
专辑接近尾声的时候,DEC唱出了另外一首主打的原创作品「Tell Me Why」,在一支大型合唱团的搭配之下,对世间许多的现象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大家可以对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们视而不见?他要怎么做,才能够变成一个男子汉? 是不是必须通过争强狠斗,才能够证明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他的生命必须浪费在一个充满战争的世界吗?有谁可以告诉他,为什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内容,对于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来说,确实又是比较「超龄」的,但我们也无法否认,他的演唱技巧,确实是无懈可击,让我们听过之后,不得不深思与反省。最后,他以重新谱曲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当作结束,余音绕梁的歌声让人回味无穷。
Ⅱ、《THANK YOU》专辑简介:
少年歌手高亢而嘹亮的清纯歌声,总是能够吸引不少厌倦于一般流行歌曲的爱好者。2002年,来自英国的十岁小男孩Declan Galbraith(以下简称DEC)以他的首张专辑「Declan」轰动欧洲,被英国媒体推崇为「终生难得一见的歌唱奇才」,据说就连「流行偶像」 (Pop Idol)系列的名人Simon Cowell听过他的歌唱,也不禁同意,这个小家伙潜力十足,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成为超级大明星。以他受欢迎的程度,照理说唱片公司应该会趁热打铁,趁着他还没有变声,继续推出他更多的专辑,不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虽然他在这几年来仍然不断的在欧洲各国公开演唱,他的新专辑却迟迟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相隔整整四年之久,才发行第二张专辑「Thank You」,而且是由另外一家唱片公司发行,更选在德国推出,让其他地区的歌迷们几乎是望眼欲穿。而尽管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看见那家德国公司进一步的动作,至少这张新专辑已经在德国获得良好的反应,打进了德国专辑排行的前五名。
在年满十五岁前夕发行第二张专辑的DEC,有着标准的居尔特血统,父亲来自苏格兰,母亲则来自爱尔兰。由于祖父是一支爱尔兰传统民俗乐队的成员,他从小跟着祖父,不但爱上了音乐,也显示出惊人的天赋。在他的家乡,人们每年一度会举行一项为期两天的「狄更斯庆典」活动,所有人都穿着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用各种方式向大文豪狄更斯致敬。DEC七岁那年,自己坚持要参加节庆的表演,而当他打扮成小小扫烟囱工人的模样开始歌唱之后,所有的人都为他喝彩。不久,他更开始参加各种才艺竞赛,在短短十四个月的期间内,拿下了十六个冠军,也引起唱片界高度的兴趣,没有多久,就得到了唱片合约。他所参与录制的第一张唱片,是一张圣诞歌曲的合辑,其中收录了包括猫王、艾尔顿强(Elton John)和「西城男孩」(Westlife)等超级巨星的名曲,而他所翻唱的卡通「雪人」(Snowman)主题曲「Walking in the Air」,丝毫不让那些「老前辈」们专美于前,引起了广大的瞩目,获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上遍几乎所有电视与电台的节目,成了英国与爱尔兰家喻户晓的名人。为了争取DEC的合约,唱片公司不惜开出一百万英镑的承诺,使得他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负责养活一家四口。原本担任工人的父亲,特别辞去工作,专职陪伴他四处表演,也借此给予适当的报道,让他不会在名利之中迷失。
熟悉英美两国文化背景的人或许曾经留意到,这两个国家的音乐界,对于处理少年歌手的态度,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基本上,英国人倾向于发挥那些少年的清纯特质,安排他们演唱的曲目,在风格上也显得比较典雅,而美国方面则似乎商业得多,让一些少年歌手跟一般「世俗」的流行音乐比较靠拢一些。从DEC的第一张专辑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综合了英美两国的路线,有传统民谣和一些比较贴近「儿童」的曲目,但同时也包括了不少翻唱的流行名曲,而从他所挑选、声称自己最喜爱的流行经典来看,他显然非常偏爱一些「超龄」的内容,因为那些歌曲的意境,不论是对于爱情的探讨,或者是对于生命的观感,都应该是由年纪至少比较成熟一点的人来演唱才对的。但尽管如此,他对于这一类歌曲的诠释,仍然相当不错,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跟当代其他备受瞩目的少年歌手比起来,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同,因此,当原先的唱片公司没有进一步动作的时候,一位媒体大亨就决定将他网罗,当作新成立的唱片品牌「Starwatch」进军市场的法宝,并且选择在德国第一个推出。
许多男性的青少年,都会从十四、五岁的时候开始进入尴尬的变声期。DEC在开始录制这张专辑的时候才十四岁,得天独厚地还没有开始变声,仍然维持着原有的嘹亮高音。当然,历经了前后这几年在演艺圈的打滚,我们仍然会发现,他的演唱技巧与风格,跟四年前又不太一样了,「流行」的感觉更为浓厚。而在曲目的挑选上,也延续着上一次的模式。专辑开头,我们首先听到崛起与70年代,在欧洲各国尤其特别受欢迎的家族团体「凯利家庭」(The Kelly Family)合唱团脍炙人口的「An Angel」。这是一首动人的作品,非常符合清纯的少年歌手,而DEC的表现也的确很好。接着,「超龄」的歌曲开始出现,他先后唱出「皇后」(Queen) 合唱团的「Love of My Life」、Moody Blues乐团的「Nights in White Satin」等经典,当他以还很稚嫩、带着颤音的歌喉唱出这些歌曲的时候,也许一些观念比较保守的人就要有点不以为然了。还好,他的表现中规中矩。然后我们听到艾力克莱普顿(Eric Clapton)悼念爱儿的经典「Tears in Heaven」,他们采用了崭新的编曲,吉他与和声的部分尤其动人,令人激赏。
一连三首比较流行的曲目之后,DEC改变口味,挑选了许多位少年美声歌手都几乎不会放过的「Bright Eyes」,这是1978年一部英国卡通「Watership Down」里面的插曲,虽然卡通的内容不是很适合儿童,这首歌倒是老少皆宜的。接着,DEC再度「超龄」,演唱了民歌经典「House of the Rising Sun」,歌曲的内容描述一个浪子在纽澳良一家风月场所断送美好前途的感叹,幸好制作人很讨巧的把歌词稍加修改,变成一个少年叙述自己父亲的遭遇,把令人争议的程度降低,而DEC的表现也显示出他多年以来喜爱经典老摇滚,确实让他吸收了不少演唱的技巧。「Saved by the Bell」是「比吉斯」(Bee Gees)早年的经典,DEC对于「比吉斯」显然相当偏爱,因为他在后面又挑选了另外一首他们早年谱写的「Only One Woman」,当然,内容是否符合他的年龄,又是见仁见智了。同样受到DEC偏爱的,则是「凯利家庭」合唱团。这支当年由一对夫妻率领这十多位儿女组成的团体,向来都是走老少皆宜的歌路,DEC也翻唱了他们的成名曲,又名「Who'll Come with Me」的「David's Song」。由于同样有着居尔特民族的背景,他的演唱也是相当讨好的。
才刚刚「清纯」了一下,DEC马上又再度超龄,翻唱了Air Supply的招牌情歌「All Out of Love」,我们不禁要好奇的猜想,有一天他长大了,真的有了失恋的经验,重新诠释这样的歌曲,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呢?接着,他带来了R&B女歌手Toni Braxton与「娃娃脸」(Babyface)携手合作的「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尽管他的歌声仍然充满着稚气,还是可圈可点的。当然,如果一定要挑毛病,那就是他在演唱的时候有点「性别错乱」,为了配合他身为「男性」的身份,他把歌词中的第三人称予以修改,但或许是因为他习惯Toni Braxton的原唱,经常忘记应该修正的部分,变成从女性的角度来叙述,稍微有那么一点可惜,不过还算是瑕不掩瑜的,甚至可说是这张专辑最佳的演出之一。
这张专辑总共收录了十五首歌曲,其余曲目还包括Don McLean向梵高致意的经典歌 「Vincent」、90年代电影「最后的独角兽」(The Last Unicorn)主题曲,曾经由「亚美利加」(America)二重唱唱出的「The Last Unicorn」,以及洛史都华(Rod Stewart)早年的抒情经典「Sailing」等等,最后以「Diana Ross & the Supremes」曾经轰动歌坛的「Where Did Our Love Go」当作结束。整体来说,还是相当悦耳动听的。
Ⅲ、《You And Me》专辑简介:
《You And Me》是DEC在完全变声后的第一章专辑。专辑里虽然没有DEC儿时的天籁知音,但低沉洪亮的音色却也是魅力十足。这张专辑中,“属于DEC的歌”几乎是接近百分之百了。而该专辑中,他翻唱Kaci的《I Think I Love You》又以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令听众大吃一惊十分欣赏。他在《Ego You》的MV中,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才变完声的DEC虽然在处理尾音方面还不太如从前那般游刃有余,在《You And Me》、《Moody Blues》《Guardian Angel》中的高音部分有些吃力,但这些丝毫不会影响这张专辑的价值。应该说,这张专辑是DEC的第二起跑线~!
[编辑本段]2008中国巡演
行程安排
2008年5月22日 到达北京
2008年5月24-27日 中国巡演(24:北京 26.27:深圳)
2008年5月29日 到达上海(举行成人礼)
北京演唱会
2008年5月24日晚7点半,有英国音乐神童之称的Declan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在中国的首次个人演唱会。将近两个小时的演唱会上,Declan演唱了《Tell Me Why》《Vincent》《More Than I Can Say》《I’d Love You to Want Me》等歌曲,精彩的演唱赢得了观众无数的掌声和喝彩声。
观众“拖家带口” 粉丝多是大学生和小朋友
Declan演唱会的观众以大学生和小朋友居多。演出没开始前,北展剧场门外停满了私家车,许多家长“拖家带口”带着儿女举家前来倾听Declan的演唱会,让自家宝贝能够一睹偶像风采,享受一场视听盛宴。这些小朋友不仅是演唱会的观众,很多还充当起了家庭摄影师的角色,纷纷拿着相机有模有样的拍照。还有许多学生模样的粉丝,自发组织起来,在演出现场分发荧光棒和印着口号的宣传单。
演唱会尖叫声不断 安可曲引爆全场
当一首中国观众很熟悉的《More Than I Can Say》(《爱你在心口难开》)响起时,顿时掀起了演唱会的一个小高潮。Declan更是在台上时而号召大家挥动双臂,时而号召大家跟着节拍击掌等,台下的观众也用英文和他交流毫无障碍。当Declan说到“这是最后一首歌”时,台下的观众明显表示很惊讶,安可的呼声一遍又一遍的响起。返场歌结束后,人们还是迟迟不离开,呼喊着“安可”,全场气氛被渲染到最热烈。
当“天使”变成“凡人” 愿Declan能走越更远
Declan八岁开始在乐坛崭露头角,十岁就红遍欧洲,一直以高亢、嘹亮、未经修饰的完美童声为人们所喜爱。而今,已经十七岁的Declan不得不面临着变声的问题。演唱会上,虽然曲目还是曾经属于他的经典,但是声音中已很难在找到曾经那份清澈和纯净了。当“天使”降落人间变成“凡人”,听者也只能在熟悉的旋律中凭吊往日的情怀了。笔者听到许多观众从现场出来,还是会感慨曾经天使的声音已然不再,尽管这是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却还是会有些许遗憾。不知道从天真到帅气的转变后,Declan的音乐之路能否越走越好。
深圳演唱会
5月26日、27日,一场名为《天使的声音——迪克兰深圳演唱会》的演出将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据悉,这场演出将拉开深圳移动“全球通爱心行动”的帷幕。深圳保利剧院联手深圳移动将把800多名全球通客户通过短信方式进行积分献出的30多万元爱心善款全额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为灾区的重建尽一份力。
据悉,本次中国巡演,迪克兰本人相当重视。参加巡演的人员共有13个,其中包括两名为迪克兰作和声和伴唱的德国女孩,还有键盘手、吉他手、贝司手、小提琴手等。迪克兰的专辑及演出制作都是由德国公司负责的,这两名金黄色头发、蓝眼睛的美丽德国女孩曾跟迪克兰一道配合过多场演出,配合默契。这次,这两名德国女孩将在舞台上一起演唱迪克兰的著名歌曲《告诉我为什么》、《天使》、《我说不出那么多》在内的二十余首精华曲目。
迪克兰本人、其父及经纪人曾于去年10月来北京和上海进行考察。由于去年对中国的良好印象,此次迪克兰来华演出,其父母、妹妹以及经纪人的妻子都要求一并来华访演,看看在他们印象中的“神奇的中国”。据悉,迪克兰格外钟情中国唐装想在本次中国巡演“玩”一把中国风的迪克兰,将有可能将在今明两晚是演出中穿唐装演唱其中若干曲目。据悉,深圳是《天使的声音——迪克兰演唱会》在中国巡演的第二站。也是三个巡演城市中唯一举行两场演唱会的城市。
演唱会相关视频.照片.资料
http://tieba..com/f?kz=388746448
http://tieba..com/declan/tupian
http://tieba..com/f?kz=398369112
B.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最低生活标准是每月多少钱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一流的综合、公立研究型大学,是很多业界专业人士出产的摇篮。很多对学术有追求的国际学生,热衷于申请这一所大学。在此之前,一起来了解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费信息吧。
美国UCLA大学学费如下:
· 本科学费/年 $18168
· 硕士学费 $23071
· 本科总费用/年 $34419
· 硕士总费用/年 $39322
(1美元≈7.01人民币)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申请须知事项一览
01学校简介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简称UCLA,创办于1919年,位于美国洛杉矶市,是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它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中的第二所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齐名,是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之一。它是南加州地区入学竞争最激烈的学校,也是整个加州最大的大学。
UCLA在美国享有声望,于2006年被列为全美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它被誉为美国商业金融、高科技产业、电影艺术等人才的摇篮,是美国申请人数最多的大学。同时,是开设专业最多和招收人数最多的美国大学,其31个系入选全美前20,13个系进入前十。拥有全美最大的研究型图书馆,藏书高达800多万册。
02学校排名
√ UCLA在2018-19 Wall Street Journal、Times Higher Ecation以及US News等多个排名中均高居美国公立大学第1
√ 2019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3
√ 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7
√ 2019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2
√ 2018福布斯最具价值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美第1
√ 2018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第11
√ 2018QS毕业生就业力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
√ 2015年Washington Monthly美国大学排名第5
√ 2015年Center of Measuring University Performance美国大学排名第8
03留学申请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要求申请者的托福总分不得低于83分,雅思总分不得低于7.0分,托福和雅思成绩均无单项要求。除此之外,申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国际学生入学之初可能会被要求参加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能力测验(ESLPE),如果未通过此测试,需参加一段时间的语言课程。
综合来说,建议学生的托福总分最好不要低于100分,单项不低于22分;雅思总分不低于7.0分。同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要求申请者递交SAT或ACT+写作考试成绩,不要求SAT II考试成绩。SAT阅读均分为570-710,数学均分为600-750,写作均分为590-730;ACT均分为25%-75%;SAT综合为25-3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专业大多数均必需有GRE成绩(少数艺术类专业除外),商科专业一般要求有GMAT成绩,部分理科还可能要求递交相应的GRE Subject成绩,未设定有统一的最低GRE/GMAT要求。
04就业情况
由于学校位于经济发达的洛杉矶,所学生84%的学生选择州内就业,就业城市集中在洛杉机、旧金山、圣地亚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雅图等地。最受欢迎的就业领域表现为商科类、数据分析类。
最受欢迎的公司为:Wells Fargo &Co、Blue Shield of California。根据payscale给出的报告,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的毕业生早期薪资在80200美元,职业中期为193000,超过加州伯克利。
05校园生活
UCLA 的食堂非常有名,被很多留学生称为 “神一般的食堂”。洛杉矶这个城市本身就是美食的天堂,UCLA 的食堂更是让学生在校园中尝遍各地的美食。学校有大大小小七八个食堂,最大的食堂可以容纳700人,由于其菜色丰富还常常吸引游客到访。从早餐到宵夜,从健康素食到甜点饮料,亚洲菜、墨西哥菜、印度菜、意大利菜等等,迎合各种口味。
学校为10,000多名本科生和3,000多名研究生提供住宿,大多数学生住在校园西侧的十四幢公寓楼中。学生可以有多种住宿选择,并能享受到全美最顶级的食堂以及其他文娱设置如自习室、篮球场、网球场及带游泳池的健身中心等。
UCLA 的校园活动非常丰富。学校拥有800多个学生组织,包括70多个兄弟会和姐妹会。学校校园位于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和迪士尼音乐厅附近,学校内部有许多艺术活动,包括古典乐团。学生还可以参与学校水上运动中心的帆船运动、冲浪、帆板运动,划船和皮划艇。学校还有非常成功的无伴奏合唱团 Awaken A Cappella,2011年到2013年在国际大学生无伴奏合唱锦标赛中名列第二。
UCLA 也因学生在奥运会等体育赛事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闻名于世,其学生和校友参加了自1920年以来的每届奥运会,获得了包括123枚金牌(位居全美第三)在内的233枚奥运会奖牌,总奖牌数位列全美第三。其出产的 NBA球 员数量位居全美第二。在美国 NCAA(全国大学体育协会)的联赛中,UCLA 总共拿下了116个冠军,冠军总数位列全美第一。
C. 人文爱乐合唱团
人文爱乐合唱团简史 2004-2009
逯 建
序
2004年以前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发展简史,我已经在五年前的文章中记述过了。自2004年以来,合唱团还发生了许多事情,有必要在时隔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回顾反思。与2004年之前合唱团的重点任务主要是理顺人员组织相比,2004年之后的合唱团则将关注的重点完全放到了合唱艺术之上,围绕着合唱团的种种外在的制度改变都被一些细小的内部变化所代替,让准确完整地描述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变成了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一、走入真正地“合唱艺术”(2004.9-2005.12)
因人文学院的分院,人文爱乐合唱团变成了一个校级合唱社团。这一变化虽然给合唱团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却也赋予了学生在社团组织中更大的权利。2004年春湖北省合唱协会下属的几支高水准的合唱团到武汉大学梅园小操场的演出,使得人文爱乐真正接触到了湖北省最高的合唱水平,也认识到了自身水平的差距。合唱团趁此机会加入了省合唱协会,为日后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月22日“金黄色的云朵安睡了”专场结束后,合唱团下决心今后一律使用五线谱记录的曲谱进行排练,并使用固定调唱名法唱名。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团员的音高意识,也可以扩大曲目(特别是来自国外的一流曲目)的选择范围。2004年的暑假,合唱团进行了第一次的暑期集训,利用不到一周的整段时间,团员们进行了发声、呼吸、识谱等训练,也试排了《Habana Linda》等作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4年春,合唱团曾进行了一次人员补招,但那次招新无论从组织还是规模都谈不上正式。2004年9月,合唱团正式面向全校2004级同学进行了一次招新。新同学或是经过在食堂门口发放传单、现场报名的海选模式,或是通过已有的合唱团成员的推荐,再集中到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面试。面试环节分自我介绍、模唱、试唱、歌曲选唱等环节,试题的难度也随着新同学的能力有所变化,这样总共只有不到5%的同学被录取。被录取的同学很快成为了合唱团的主力,合唱团还在日后的排练中不时推出各种考核、PK活动,以保证每个合唱个体的训练水平。
2004年的下半年,合唱团并没有任何演出,转而专心于团队的内部建设上,2005年,合唱团代表武汉大学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获得了湖北省一等奖。5月又在物科院报告厅上演了现代音乐专场,在全校合唱爱好者中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通过一年的训练与探索,合唱团团员们终于认识到了合唱艺术与作为群众活动的歌咏的区别。我们普通所指的“合唱”,一般指的是参与人数多、很能调动群众情绪的歌咏,它的目的更多是抒发胸臆,陶冶情操。而合唱艺术则要在歌咏之上要求的更多,除了需要精确处理音准、节奏、呼吸、咬字、发声方式以外,还需要体会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歌曲应有的意境,是比歌咏高很多层次的。作为大学生合唱团,理应在艺术方面有更高的追求,因此如何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提高自身的水平就成为了合唱团发展的主要任务。
虽然合唱团明确了合唱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但究竟该排练什么作品仍是一个大问题。国内公开出版的合唱谱集还达不到真正的合唱艺术歌曲的水准,要想获得适当的曲谱还需另想办法。此时,加入省合唱协会所带来的好处就逐渐凸显出来。通过合唱协会的平台,人文爱乐逐渐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田晓宝教授及他所指挥的TIANKONG合唱团取得了联系。TIANKONG合唱团此时已在国内合唱界小有名气,他们向人文爱乐提供了许多高水平的曲谱,也在具体的排练上给予了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通过观摩TIANKONG合唱团与美国的哈丁大学、奥古斯塔那大学合唱团、德国德累斯顿德国无伴奏合唱团的交流演出,人文爱乐的团员们领略到了国外高水平合唱的高超实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团员提高自身水平实力的斗志。
二、参加“世界合唱比赛”(2005.12-2006.7)
参加世界性的合唱比赛,当然是人文爱乐一直期望的一个目标。由于TIANKONG合唱团于2004年到德国不莱梅参加了第三届世界合唱奥林匹克大赛(World Choir Olympic Games,现改称“世界合唱比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且第四届比赛在厦门举办,参赛费用可以大大节省,因此合唱团冒然决定准备参赛。但当下了决心以后,大家却发觉困难重重。人文爱乐的水平离TIANKONG合唱团尚有一段距离,而且从没有过参加国际比赛的经验,完全不知道国际主流的合唱曲目以及合唱风格是什么,如果文不对题,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挫伤团员的积极性。不过这种担忧很快就被团员们的热情所化解。本来奥林匹克的精神就是重在参与,那么通过参赛本身就是一个锻炼提高的机会,得奖与否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合唱团在达成了如此的共识以后,就开始了忙碌而漫长的一年准备工作。
参赛之前的准备,整体上说是比较凌乱的。结合自身的特点,合唱团选择了参加难度大、竞争激烈的黑人灵歌以及混声室内两个组别。直到报名截至之前的最后三个月,合唱团才收集完所有的参赛曲谱,许多曲目的排练也要远落后于计划,许多团员都为排练的进度捏了一把汗。不过好在合唱团的备赛得到了武汉及全国音乐界前辈的鼎力支持,田晓宝老师曾多次给予人文谱务及排练的建议,省合唱协会会长王秀峰老师及夫人林静白老师则多次亲自到合唱团参与排练,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燕老师在最后集训时也给予了合唱团很大的指导,在赛前给予团员们很大的信心。团员们在排练中也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五一”与七月前半个月的暑期集训,虽然比较辛苦,却也使团员们从水平的提升中体会到了快乐。
参赛的经费是另一项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世界大赛在国内进行可以节省大笔费用,但仅5000元的报名费就让合唱团难为了许久。由于是学生自发的组织,团务组对团员愿意承担多少额度的食宿费用并不清楚,所以并不敢估计总体的经费缺口。就在此时,恰逢刘道玉老校长的回忆录《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出版,书的封底上留下了刘道玉基金会的联系方式,团务组借此与基金会取得了联系。基金会方面在多次与人文爱乐的团务组同学进行沟通并现场考察了人文爱乐的排练情况之后,对合唱团发展十分肯定,决定给予合唱团5000元的报名费赞助。之后,合唱团陆续收到了一些团员的个人赞助,在团的团员也表示能够承受赴厦门的食宿费用,赴厦门比赛期间又受到了武大厦门校友会的鼎力支持,经费紧张的问题的才得以基本解决。
在2005~2006年的一年中,人文爱乐共主办了两场正式演出。第一场是2005年11月底的人文爱乐六周年庆典,这场音乐会同时也肩负了厦门比赛预赛报名录音的任务,第二场是2006年6月10日与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爱乐合唱团的交流演出,当然这场音乐会也是赴厦门前的一次曲目汇演。值得一说的是,与省歌爱乐的交流演出也开启了后来两支或多支合唱团相互交流的先例。最终,人文爱乐在厦门获得了混声室内复赛金奖决赛银牌和黑人灵歌复赛银奖的成绩,应该说已经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了。
三、广泛的交流与学习(2006.9-2009.12)
世界合唱比赛的获奖,从外在的形式上证明了合唱团具有了一定的实力,然而合唱团的真实水平的提升,还必须从反复的演出实践中获得。从厦门归来后,合唱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学习。由楚天音乐台的名主播阿申主持的湖北省图书馆合唱专场是厦门归来之后的人文爱乐走出去的第一场音乐会,节目的录音当日晚上还在《阿申爱乐》播出。而利用省合唱协会的平台,人文爱乐也学习到很多东西。2006年底,人文爱乐参与了湖北省合唱协会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主办的学生合唱团交流音乐会。自2007年开始,省合唱协会的会长王秀峰老师及夫人林静白老师更是对人文爱乐进行过多次亲自的指导。通过王老师对排练和林老师的声音训练,使团员不论是在对曲谱的理解、音准节奏的控制还是声音及情感方面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层次。武汉音乐学院的朱步熹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的王燕教授也对人文爱乐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两位教授曾多次到合唱团的排练现场指导排练,合唱团还有幸在朱步熹教授指挥专场音乐会上与朱步熹教授有过合作。
除了向合唱音乐界的前辈悉心学习之外,人文爱乐还广泛与其他合唱团进行交流。武汉大学常青合唱团是武大的退休老教师组成的老年合唱团,他们对由武大的学生组成的人文爱乐有着特殊偏爱。除与人文有一次非常深入地交流以外,还多次向人文提供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排练场地。省歌爱乐合唱团是王秀峰、林静白老师亲自指挥的合唱团,人文也与他们有过交流和同台演出。黄石爱乐是省协会中另一只活跃的合唱团,人文曾与他们在省歌舞剧院有过一次同台演出,2008年“五一”人文还曾到黄石市铁山区与黄石爱乐进行过交流。2008年3月,人文爱乐接待了到访武汉的香港重唱艺术团,并与之进行了交流和共同演出。一年之后的2009年7月,人文爱乐回访香港,并与香港重唱艺术团在香港大会堂共同举行过演出。
随着合唱团水平和社会影响的逐步提高,人文团员构成及训练方式在这几年间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由于报名的踊跃,团员的基础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多数团员都能熟练识谱,其中大部分团员具有相当好的乐器基础,有人甚至能演奏多种乐器。通过外聘声乐指导(如声乐顾问叶自强)的方式,合唱团尽可能地弥补团员在声音方面的先天不足。2007年秋,在大多数团员的要求下,人文每周增加一次日常排练,大大增加了排练复杂作品的可能性。在这三年中,人文爱乐尝试排练过许多不同语言、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合唱团还尝试变化,采用合唱、重唱、小组唱的形式来对这些作品进行演绎。通过大量新鲜且风格迥异的作品的排练,团员对合唱艺术的理解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团员在舞台上的表现力感染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时值2010年世界合唱比赛又要在中国举办,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合唱团又开始了针对在绍兴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的系统准备工作,力争在这次比赛能取得好的成绩。
四、内部管理
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固然是一个社团追求的目标,而稳健的内部管理,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人文爱乐的发展逐渐步入了正轨,内部管理也逐渐趋于规范化、制度化。自建团之始,人文爱乐就同时拥有合唱团团长与艺术总监两个职务。合唱团团长平时一般负责内部纪律、演出时负责协调场地后勤等事务,艺术总监则负责排练等业务问题。团长一般任期一年,特别情况下可以续任,2009年下半年开始,合唱团又尝试了团务小组的制度。在团长(团务小组)之下是声部长。原来的声部长在合唱团中仅作为上传下达的职务,但在实际训练中逐渐发现,声部长对合唱团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声部长逐渐负责排练中试唱、本声部的基本的音准节奏等问题,同时还要负责声部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随着人文爱乐的逐渐成熟,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团员的入团,可担任声部长的人选逐渐增多,不少富有热心的同学主动请缨,声部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合唱团的中坚,排练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2004下半年起,随着五线谱识谱要求的提出,合唱团内部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位——谱务主管。谱务主管负责曲谱的保管、简谱向五线谱的转换以及分声部的MIDI制作。设置这一职务最初的考虑主要是个别团员还存在识谱的困难,需要借助辅助排练的手段,但随着合唱团团员素质的提高和积累的作品的增加,谱务管理的工作逐渐变得比较简单。2006年开始,合唱团又设立了财务主管的职务,财务主管不仅管理日常的经费,还负责制订诸如外出比赛表演时的预算。财务主管一般由经管学院(尤其是会计学专业)的同学担任,实行人事与财务事务上均独立于团长(团务组)的运作模式。而在每次校内招新和公开演出的宣传中,合唱团都要制作多种海报,于是海报制作又成为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专业的工作。虽然海报的设计并不仅局限于专业同学,但一般倾向于城市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大型活动之后,一般也有同学专门负责向学校的主要媒体写稿。通过以上的内部管理,合唱团为许多团员提供了能力锻炼的机会,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也通过分散权力与职责达到了稳定合唱团的管理目的。
五、基金顾问支持
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发展,一直得到了刘道玉基金会的鼎力支持。刘道玉老校长一直希望将这个基金会的资金用于鼓励教育特别是创新型教育,人文爱乐这种自发的、探索型的发展理念完全符合基金会的设立精神。自2005年底收到合唱团的求助邮件以来,基金会的老师们就一直主动与合唱团进行沟通,并多次对合唱团的发展表示肯定。开始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基金会使用的是每逢大型比赛演出一次性支付一定费用的支付方式,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基金会将对人文爱乐的支持经费设立成为专项,提高支持的额度并接受公众监督。有了此笔经费,大大拓宽了人文爱乐的活动范围,到香港演出、到绍兴的比赛都得以成行,从而开拓了团员的视野,结交了大批合唱爱好者,提高了合唱团的社会知名度。
还有几位教授在合唱音乐、西方艺术文化等方面给予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艺术系的江柏安教授一直通过公选课程《西方音乐文化》和“周末艺苑”的演出平台对人文爱乐进行宣传和鼓励,他还主持过一场合唱团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演出晚会。哲学学院赵林教授是指挥周锴的导师,他对西方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研究也通过著作、讲座以指挥转述的方式在合唱团广泛传播。通过介绍,合唱团指挥赴香港及台湾交流访问,使人文爱乐得以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温伟耀教授、台北爱乐艺术总监杜黑先生取得联系。温伟耀教授对宗教哲学和音乐文化都很有研究。2007年6月,他曾在武汉与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全体团员有过一次比较深入的音乐文化交流。2009年,人文爱乐赴香港演出期间也回访了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台北爱乐的杜黑先生是台湾合唱界的前辈,他对人文爱乐合唱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除了安排排练观摩之外,还赠送了许多富有台湾特色的歌谱,使合唱团得以了解海峡对岸的合唱音乐及合唱社团文化。
六、同时期的其他学生合唱团
人文爱乐合唱团的团员,来自全校各个学院,通过团员对各个学院合唱团的带动,使得各个学院合唱团的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坚持全年训练的团队从2004年之前的生科、法学两家扩展到了经管、数学、信管、外语、化学、国软等学院,所排练的曲目也基本摆脱了歌咏合唱的范畴,大量的合唱艺术作品进入到金秋艺术节比赛的选择范围,其中不乏国际合唱比赛难度级别的作品。各个学院合唱团在比赛的前后还开展了相互观摩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各合唱团的相对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各合唱团的友谊和联系,各学院合唱团间那种彼此不相往来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2007年,人文爱乐与部分学院合唱团开始发起春季合唱展演。展演在2008年之后逐步演变成五院联合演出,以及后来的合唱艺术节。
各院团的蓬勃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人文的进步。通过与院团的互动,一些未被人文面试招录到的高水平团员得以进入到人文爱乐,提升了合唱团的实力。各个学院在提供排练场地、后勤支持、宣传方面对人文爱乐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各学院合唱团的团员还成为了人文爱乐历次演出的忠实观众。随着生科院、经管等学院的合唱团加入湖北省合唱协会,以及五院合唱展演的开展,武大的合唱社团群体已初具规模,引起了周边其他高校合唱爱好者的关注。
人文爱乐虽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社团,但并不排斥其他学校同学的加入,先后有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的学生成为人文爱乐的成员,这些团员的到来大大促进了人文与这两所高校合唱团的交流。除此之外,人文爱乐还先后与中科大学生合唱团、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等非武汉的高校合唱团建立了联系,北洋合唱团还在比赛信息和曲谱方便给予了人文爱乐很大的帮助。这些都为人文爱乐将发展的视野拓宽至全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对未来的定位
如果说2004年之前的合唱团还更像是个小学生,所体现的更多是同学们对大学校园生活的美好向往,那么2004年之后的合唱团就更像是一个有执着追究的年轻学者,在她的身上更多地体现出的是艺术人文气质。建团十周年以来,虽然人文爱乐的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理想状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认清自身所处的位置、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机会,才能正确地找到快速发展社团的途径。
从已存的或潜在的问题来说,首先,合唱团接触严格意义上的合唱才几年,很难说真正理解到了合唱艺术的真正内涵,其次,由于国内资源的缺乏,合唱团在曲目的选择时比较有限,对曲目理解还谈不上非常深入,造成了演出效果不尽人意的情况。从艺术的推广角度来讲,合唱团的受众较多是高校的爱乐人士,那些对艺术了解不多的人士被拒之门外,因此如何在自身艺术水平的提高与合唱艺术的普及上有所作为,的确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合唱艺术,虽然是“小众艺术”,但并不是不可推广的。而作为高校的爱乐合唱组织,如何利用高等学校的平台,利用与其他合唱团的关系,最大可能地推广普及该种艺术,是摆在人文和所有合唱爱好者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未来的设想:社团化应该是人文爱乐应该坚持的办团方向,只有这种形式才能最大可能地去除功利心,同时调动所有团员的积极性。坚持高雅音乐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在大学校园里更加积极普及合唱艺术,应该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人才理念将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人文爱乐应该能够借助此种趋势,尽可能地提升自身的价值。
附:人文爱乐合唱团历年主要的音乐会及交流演出(2004~2009)
2005年5月 现代音乐专场音乐会 物理学院
2005年11月 人文爱乐成立六周年庆典音乐会 武大教五楼报告厅
2006年6月 与湖北省歌舞剧院爱乐合唱团交流音乐会既赴厦门比赛汇报演出 武大人文馆主厅
2006年10月 招新专场音乐会 樱顶大学生俱乐部
2006年11月 省图专场(阿申主持) 湖北省图书馆报告厅
2006年12月 湖北省合唱协会学生合唱团交流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
2006年底 与武大常青合唱团交流 武大老年活动中心
2007年6月 纪念金秋艺术节20周年专场音乐会(与生科院、经管院合唱团合办) 武大人文馆主厅
2007年10月 与洛杉矶华人合唱团、黄石爱乐合唱团交流音乐会 省歌舞剧院
2007年12月 人文爱乐成立八周年庆典音乐会 樱顶大学生俱乐部
2008年3月 与香港重唱艺术团交流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
2008年5月 与黄石爱乐合唱团交流 黄石市铁山区
2008年6月 参与武大五个学院合唱团交流音乐会 武大人文馆主厅
2008年11月 参与朱步熹指挥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
2009年7月 与香港重唱艺术团交流音乐会 香港大会堂音乐厅
2009年5月 人文爱乐成立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之一:合唱重唱专场) 武大理学院
2009年10月 人文爱乐成立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之二:迎新专场)樱顶大学生俱乐部
2009年12月 人文爱乐成立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之三:中国歌曲专场) 武大教五楼报告厅
2009年12月 武汉大学新年音乐会合唱专场 武大法学院模拟法庭
2010年5月初稿
2012年6月修改
特别感谢苏小笛对本文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