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
⑴ 美赛o奖是什么水平
1. 在数学建模竞赛这个圈子内,O奖非常厉害,可以说是每个数模参赛者都想获得的荣誉。
O奖全称Outstanding winners,中文翻译为特等奖,是美赛里的最高奖项了。首先,O奖的比例非常低。以2014年美赛为例:A,B题一共6755支队伍,共有13个O奖;C题一共1028个队伍,共6个O奖。也就是说每个题都有上千甚至几千支队伍,但该题获得O奖的队伍是个位数(一般是六七个)。这个比例还是非常低的,2014年MCM获O奖比例大概是1/500, ICM获O奖比例大概是1/200
因为这么低的比例,所以这个奖在国内的数模圈子里有种传说的色彩。国内很多实力不错的学校历史上都没拿过O奖,比如在湖北就只有我们学校拿过,像武大这样数模实力出色(国赛拿过高教杯)的学校在美赛也只拿过F,离O还差一点点。在我们学校,哪一届有人获得了O奖,也会是数模基地的一件大新闻,论文会被当做范文流传,基地的老师也会反复在学弟学妹面前讲解分析O奖论文;因为每年都有不少国赛一等奖与美赛一等奖,而O奖在我们学校也是几年出一次。
2. 在圈子外,数模美赛O奖也只是一个头衔,并没有特别大的意义。
很多同学会有一个误解:既然数模美赛O奖这么难得,那拿了这个奖应该工作啊出国留学啊都不用愁吧? 对于这种情况,我只能说---- 你们想多了-_-# 虽然从统计意义上来讲,获得O奖的同学出路都不错,但并不代表有了这个奖就可以在找工作、出国申请上无往而不利。从我的经验来看,其实大部分公司、大部分教授都没听说过数学建模这个比赛;即使听说过,也只是听过这个名字,并不知道O奖在这个比赛中的分量。以我自身为例,面试阿里的实习生的时候,每轮面试的面试官都不知道这个比赛;面试香港科技大学MPhil的时候,导师也仅仅只是听过这个比赛。虽然这些面试我都涉险过关,但我觉得美赛的作用不是那么大。我的另外两个队友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他们也拿到了不错的offer;但这更多是因为他们GPA上的优势,况且他们课外除了数学建模比赛之外还有很多别的积累。
从我自己所经历的以及所见所闻的事情中总结出的两条结论:
(1)美赛O奖在大部分情况下对找工作、出国申请的帮助并不大。
统计意义上O奖获得者的毕业去向也往往不错,因为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比较高,往往GPA也处于专业前列,课外也做了很多别的事情。
(2)对找工作(IT
⑵ 美赛e题是什么类型
美赛e题是环境科学题。
美赛赛题类型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目前分为两种类型,MCM(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和ICM(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两种类型竞赛采用统一标准进行,竞赛题目出来之后,参数队伍通过美赛官网进行选题,一共分为 6 种题型。
在比赛期间,由三名学生组成的竞赛团队解决以下六个问题中的一个。MCM问题A(连续),MCM问题B(离散),MCM问题C(数据洞察),ICM问题D(运筹学/网络科学),ICM问题E(可持续性),ICM问题F(策略)。
⑶ 大学生美赛是什么
大学生美赛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也称为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是一项面向大学本科层次的一个国际性比赛,题目类型有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MCM)和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ICM)两种。
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MCM),俗称数学建模竞赛,有三道题:problem A,problem B和problem C。A题是连续型的题,B题是离散型的题,C题是数据处理前或岩的题,大都是会给出大量的表格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美赛的意义
从大学生角度来说,美赛是一个任何学科都可以来参加的建模比赛。它非常考验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对于具体问团掘题的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可能平时学习的建模知识比较死板,但是美赛能够让你感受如何将工具运用到世界中的大大小小问题中,如何来自洽逻辑,如何用建模的视角来观察每一个问题,如何短时间内搜寻资料来完善补充自己的结论。
如果能够慧御找到合适的队友,只要有合适的时间,就算不为了奖项,仅仅来感受建模的魅力,参加一次美赛也很值得。